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通州區育才中學2024年中考歷史五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有學者認為,科舉制所體現的許多有價值的觀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為人類共同的基本理念。科舉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A.平等競爭B.注重實踐C.分科考試D.以德取才2.“他們不再熱衷于討論民主政治與君主專制孰是孰非,轉而探索民主社會在中國為什么屢屢失敗。他們確信沒有多數國民的民主覺悟,沒有一種賦予民主制度以真實生命力的廣泛心理基礎,是不可能真正建設和組織起‘西洋式的社會'的。”由此推斷,材料中的“他們A.堅持中體西用 B.主張維新變法 C.提倡民主、科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3.對下表信息理解錯誤的是1957年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同1952年對比情況表項目年份和增長率原煤(萬噸)鋼(萬噸)布(億米)糧(萬噸)1952年664913538.3163921957的1300053550.519505增長率(%)962963219A.工農業產品產量都呈現出增長趨勢B.工業產品產量增長率高于農產品產量增長率C.工業產品產量增長標志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D.工業產品產量增長率高是因為優先發展重工業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國家為捍衛國家主權、發展經濟進行了不懈的斗爭,殖民體系崩潰。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瓦解的是()A.萬隆會議的召開 B.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C.納米比亞的獨立 D.收回了巴拿馬運河主權5.2019年12月1日加拿大政府應美方要求逮捕華為CFO孟晚舟。加之先前出手對付中興公司,我們看到美國封殺中國技術的決心,但是我們的科學家依靠自己的力量依然可以突出重圍,例如20世紀60年代,我們A.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B.神舟飛船載人成功C.研制殲﹣20D.首艘國產航母下水6.下圖漫畫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態度的轉變,出現這種轉變的原因是A.新經濟政策推動了國民經濟穩步發展B.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成就顯著C.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遭到經濟危機破壞D.蘇聯開始進行大規模農業集體化運動7.人民政府組織土改工作隊下鄉人村,組織農民群眾劃階級定成分,經過自報公議,由鄉人民政府批準,張榜公布;接著便開展對地主面對面的說理斗爭;最后是重新分配土地。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運動B.農業合作化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8.“國父”孫中山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斗爭中愈挫愈勇,直到臨終前還在遺囑中告誡革命黨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A.沒有建立起中華民國 B.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C.沒有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了9.下圖所示內容是A.都江堰B.長城C.大運河D.北京城10.在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擇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人們居住條件改變中起決定因素的是()A.生產工具的改進B.種植技術的發展C.建筑技術的進步D.飼養水平的提高11.有網友來揚州之前,在微博上問,“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是揚州哪處景點的楹聯,你應該回答A.瘦西湖B.史公祠C.大明寺D.個園12.2018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關于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認識正確的有①指導了英國憲章運動②成為工人運動的思想武器③開辟了社會主義運動新局面④為如何改善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理論依據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3.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成為抗戰的前哨陣地,中日雙方在湖南進行了6次會戰,其中揭開正面戰場反攻序幕的是()A.第三次長沙會戰 B.常德會戰 C.衡寶戰役 D.湘西會戰14.清朝乾隆帝平定準部和回部之亂后設立的新疆地區名義上的最高軍政長官是()A.宣政院 B.西域都護 C.駐藏大臣 D.伊犁將軍15.《查士丁尼法典》規定:“一切債務,以應給付的物清償,或經債權人同意以他物代為清償……債務是由傷人清償,或由第三人代為清償……”材料表明A.法典只維護貴族的財產權益B.法典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C.法典協調了奴隸與平民間的關系D.法典加強了奴隸主對平民的剝削16.在歷史學習中,我們常常要對歷史要素的內在聯系進行分析。以下關聯不正確的是A.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B.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解決——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C.渡江戰役——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D.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17.在1932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活動中,民主黨候選人羅斯福許諾,利用計劃經濟的方法克服經濟危機。材料中的“計劃經濟的方法”是指()A.實行了自由放任B.加強了經濟干預C.強化了科技創新D.大力發展了高新產業18.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簽署的一系列條約中,侵害中國利益的條約是①《凡爾賽和約》②《四國條約》③《五國條約》④《九國公約》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19.小明同學在暑期游學時,參觀一處原始聚落遺址博物館,看到了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他參觀的是()A.元謀人博物館B.周口店遺址博物館C.西安半坡博物館D.河姆渡遺址博物館20.《湯姆叔叔的小屋》以細膩的手法和感人至深的情節無情揭露了南方奴隸制度的殘暴面目,激起了北方人民對奴隸制度的極度義憤,最終引發了一場戰爭。戰爭結束后,國家實現了統一,這場“戰爭”的領導人是A.華盛頓B.林肯C.亞歷山大二世D.章西女王21.2015年1月,中國海軍訪問英國。有英國網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軍艦……真遺憾,這是中國軍艦,不是英國的。記得我們國家曾經侵略過中國”。近代史上,英國發動或參與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有()①鴉片戰爭②第二次鴉片戰爭③甲午中日戰爭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下圖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漫畫,它印證的具體史實是()A.三國同盟形成 B.三國協約形成 C.大戰的爆發 D.凡爾登戰役的發生23.哥倫布航行到古巴附近時,明確向土著居民表示:“遠征軍司令來此目的乃尋找黃金”,然而在給西班牙國王信中,他又說:“這里的一切都應置于其(基督教)統治之下……因為發揚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關于哥倫布遠航的背景和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文化侵略的初衷多于經濟掠奪B.對外殖民與傳播宗教并行不悖C.宗教改革刺激人們遠洋探險D.工業革命促進開辟海外市場24.李厚澤先生對中國近代某一重大歷史事件有如下評述:“啟蒙性的文化運動”與“救亡性的政治運動”的關系是“相互促進”“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遺憾的是,這種局面并沒有延續多久,嚴峻的危亡局勢和劇烈的現實斗爭,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壓倒了思想啟蒙。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第一次工業革命改變了用于生產的動力,極大促進了大工廠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____”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的廣泛使用,使人類進入了“_____________”時代。26.________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先驅;在探尋新航路的過程中,航海家________“發現”了美洲新大陸。27.德、奧匈以______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是______。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毀了。尼米茲海軍上將始終認為,美國海軍的絕對優勢使勝利得以實現,而且只要有海軍的優勢就足以獲勝。蘇聯的觀點認為紅軍參戰是決定性的因素,即使沒有原子彈也會是這樣。(在我)看來這些因素(美蘇)綜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敗,然后又使失敗突然到來。——摘編自H采歇爾《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冊)材料中“紅軍參戰”(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最終是在哪一次會議上確定的?你同意作者關于日本失敗原因的分析嗎?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29.(6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直是所有中國人的夢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之光的四大發明,對改變世界面貌產生了巨大作用,而其在歐洲所產生的震撼作用尤為強烈。隨著造紙術、印刷術的傳入,歐洲的學校相繼建立并發展,讀書識字的人迅速增加。印本書沖破了少數人對知識的壟斷,成為動搖歐洲封建統治的巨大力量。火藥和火器的傳入,引發了歐洲武器的革命。▲的引進使歐洲船隊得以離開地中海和大陸周邊的近代海洋。——川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材料一中的橫線處為哪項發明?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四大發明在歐洲社會發展進程中所產生的“震撼作用”。材料二1793年,第一個來中國的英國使團在向乾隆皇帝提出建立貿易關系的請求后遭到了傲慢的對待。大清皇帝在給英王喬治三世的信中說道,英國的請求真是出乎意料。“正如你的大使親眼所見的,”他繼續寫道,“我們擁有一切,我不認為奇技淫巧有何價值,貴國的產品沒有用處”。事實上,這是自我吹噓,清朝后來還是同意了這些條款.——(英)彼得弗蘭科潘《絲綢之路》從材料二中我們得知乾隆皇帝認為西方技術(奇技淫巧)沒有價值,為什么淸朝后來卻“同意了這些條款”?材料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這一偉大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根據材料三概括抗日戰爭的勝利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材料四圖一開國大典圖二喬的笑圖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圖一反映的歷史事件為中國追趕世界打下了怎樣的基礎?圖三中的會議作出了怎樣的歷史性決策?在此次會議后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我們黨逐漸形成了什么理論體系?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應如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30.(7分)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追求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之夢。近代以來,一代代仁人志士為追求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得到了教訓,也獲得了啟示。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材料一反映了李鴻章的什么主張?有人認為洋務運動是成功的,也有人認為洋務運動是失敗的。你的觀點是什么?請說明理由。材料二梁啟超曾說過:“吾國四千余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以后始也。”有人認為戊戌變法在政治上具有君主立憲制目標和理想;在經濟上,它要推動民族工商業的發展。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戰爭失敗極大地喚醒了中國人。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希望通過改革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改革最終失敗。這說明了什么問題?材料三中國同盟會的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仿照材料三所示的中國同盟會綱領,資產階級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體制的“民國”?其勝利果實最后被誰篡奪?辛亥革命失敗后,一些先進的中國人認為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為批判封建文化,主張學習西方文化,提出了哪兩大口號?從洋務運動到新文化運動,中國人對救國道路的探索,在向西方的學習上,體現了一種怎樣的規律?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A【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科舉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體現了公平競爭的原則。所以說科舉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其體現的平等的原則成為人類共同的基本理念。BC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2、C【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他們不再熱衷于討論民主政治與君主專制的孰是孰非”可知,這里的民主政治指的是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他們確信沒有多數國民的民主覺悟,沒有一種賦予民主制度以真實生命力的廣泛心理基礎”指的是知識分子認為中國的問題在于國人思想觀念的問題,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探索。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張,選項C符合題意;堅持中體西用指的是洋務運動,排除A;主張維新變法指的是戊戌變法運動,排除B;宣傳馬克思主義是在新文化運動后期,俄國十月革命后,排除D。故選C。3、C【解析】
據“1957年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同1952年對比情況表”可知,從1952年到1957年我國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工業產品產量增長率高于農產品產童增長率,特別是鋼產量大幅度增加。這主要得益于我國在1953年-1957年實行了一五計劃。在1953年-1957年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黨和政府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一五計劃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所以C表述錯誤,符合題意,ABD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4、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二戰”后,非洲的獨立浪潮首先在北非興起,1990年,納米比亞贏得了獨立,這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故C符合題意;萬隆會議的召開、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收回了巴拿馬運河主權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5、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顆氫彈在中國西部地區上空試爆成功。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6、B【解析】
根據漫畫信息可知,西方國家開始認為蘇聯的一五計劃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到一五計劃完成時大吃一驚,這一轉變從側面反映出,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成就顯著。1928-1937年蘇聯實施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故B項正確。新經濟政策時間是1921年到1928年,A項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C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農業集體化運動主要在農村進行,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7、A【解析】
依據“接著便展開對地主面對面的說理斗爭;最后是重新分配土地”即對地主階級進行斗爭分配土地。”結合課本所學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同年冬起,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通過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建立起農民土地所有制。A項符合題意;1950—1952年土地改革已經消滅了地主階級,而農業合作化運動發生于1953——1956年;人民公社化運動發生于1958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生于1978年。BCD三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8、B【解析】
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建立了中華民國。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故選B。9、A【解析】
依據圖片信息可知,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都江堰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都江堰到現在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A項符合題意;BD項是屬于建筑方面的成就,C項是隋煬帝于605年開鑿的水利工程,以洛陽為中心,從南到北分為四段。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點睛】本題是圖片型選擇題,解題的關鍵是仔細觀察圖片材料信息—“內江、外江、飛沙堰、寶瓶口”,判斷歷史事件所指—“都江堰”。審題并弄清題目要求,最后結合所學知識再認再現基礎知識準確做出選擇。10、A【解析】根據題干“人們居住條件改變中起決定因素”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原始人最初居住在洞穴里,但是洞穴里潮濕陰暗,不利于人類的身體健康;而且洞穴生活可能存在水淹、野獸侵擾、等不安全因素;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生產工具的改進,原始農業出現,原始居民有了固定的衣食來源,這為定居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決定了他們必須過穩定的定居生活,在這些因素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工具的改進,所以答案選擇A11、B【解析】
依據所學,揚州城外梅花嶺,有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修建了史公祠,冢前有一副對聯,“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意思是,殘落的梅花瓣就像亡國者留下的血淚,明朝老臣的心也如同殘月一樣。激發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B符合題意;ACD不合題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題意,選擇答案B。12、D【解析】
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36年-1848年,英國工人掀起了一場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久的憲章運動,提出了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管理的《人民憲章》。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兩人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性文件。它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英國憲章運動的綱領是《人民憲章》。所以①不符合題意。②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標志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到科學,無產階級進行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成為工人運動的思想武器。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②符合題意。③《共產黨宣言》的誕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指導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武器,開辟了社會主義運動新局面。③符合題意。④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不是如何改善資本主義。④不符合題意。所以②③符合題意,①④不符合題意,即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3、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戰役戰爭,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雙方參戰總兵力28萬余人,戰線長達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揮下,湘西會戰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殲敵3萬余人。戰役以日本軍隊戰敗而結束。湘西會戰的勝利標志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御轉入反攻階段。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4、D【解析】
依據題干材料“乾隆帝平定準部和回部”“新疆地區”等信息,可判斷出軍政長官為伊犁將軍,故D符合題意;宣政院、西域都護、駐藏大臣的設置與西藏有關,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15、B【解析】
根據材料“一切債務,以應給付的物清償,或經債權人同意以他物代為清償……債務是由傷人清償,或由第三人代為清償”可知法律保護的是私有財產。故B符合題意;ACD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所以三題應選B。【點睛】本題是材料選擇題,解答材料選擇題要尊重原材料。原材料的關鍵詞語是“一切債務,以應給付的物清償,或經債權人同意以他物代為清償……債務是由傷人清償,或由第三人代為清償”。根據這一關鍵可知法典保護的是私人財產,由此即可找到正確答案。16、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49年4月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C項符合題意;中共一大標志中國共產黨誕生,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開國大典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由此分析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下關聯不正確”是解題的關鍵,1949年4月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17、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在美國經濟危機的時候當選總統后,開始實行羅斯福新政,其特點是采取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即計劃經濟的方法。A項是羅斯福新政實施前資本主義的經濟方式;CD項與材料內容無關。故選B。18、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上簽署了①《凡爾賽和約》,把中國山東的權力移交日本,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華盛頓會議簽署了④《九國公約》,使中國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符合題意;②《四國條約》和③《五國條約》沒有涉及到中國,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①④符合題意;②和③不符合題意;排除BCD三項,故選A。【點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的限定詞“侵害中國利益”,結合四項條約的內容解答問題,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功,能夠利用排除法解答問題。19、C【解析】
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一是彩陶,圖片二是半地穴式房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時期使用的陶器是彩陶,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AB項元謀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時期居住的是山洞,使用的是石器;D項河姆渡居民使用的是黑陶,居住的是干欄式房屋。所以ABD項與題意不符,C項符合題意,故選C。20、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說的戰爭是美國南北戰爭。隨著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南方奴隸制越來越不適應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1861年,主張限制奴隸制的共和黨人林肯就任美國總統,成為南方奴隸主發動戰爭的導火線,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戰爭,美國內戰爆發,B符合題干材料,ACD與美國內戰沒有關系,故本題選B。21、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侵華戰爭發動國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于1856年,英法聯軍在1860年闖入北京,火燒圓明園。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組成八國聯軍,由西摩爾率領進犯北京,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發動的,故答案選B。【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2、C【解析】
依據漫畫“塞爾維亞”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4年7月,奧匈帝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對塞爾維亞宣戰,隨后,俄國對奧匈帝國宣戰,德國對俄國宣戰,法國對德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因此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學會解讀漫畫,懂得抓住漫畫的相關信息“塞爾維亞”。23、B【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遠征軍司令來此目的乃尋找黃金”、“為發揚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傳播基督教的熱情是新航路開辟的精神動力;基督圣經是歐洲殖民者進行殖民擴張和殖民統治的重要欺騙手段。所以對外殖民與傳播宗教并行不悖。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24、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是一場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自救運動,而題目材料敘述的是五四運動,選項和題干材料表達的意思不吻合,故A不符合題意;維新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試圖挽救國家危亡而進行了一場政治救亡運動,而題目材料敘述的是五四運動,選項和題干材料表達的意思不吻合,故B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一場革命運動,而題目材料敘述的是五四運動,選項和題干材料表達的意思不吻合,故C不符合題意;根據材料“政治救亡全面壓倒了思想啟蒙”可知,該事件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則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蒸汽電氣時代【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瓦特蒸汽機出現以后,在許多的生產部門,人們利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為核心的革命。此后,電力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代蒸汽成為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主要能源。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因此,題干空處填寫:(1)蒸汽;(2)電氣。26、李大釗哥倫布【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的后期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頌揚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第一個舉起了社會主義的大旗,成為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先驅。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率領船隊從西班牙起程,橫渡大西洋歷時兩個多月到達美洲的古巴等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27、薩拉熱窩事件諾曼底登陸【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4年7月德、奧匈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44年6月,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國處于兩面夾擊的局面,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因此,題干空處分別填寫:薩拉熱窩事件、諾曼底登陸。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雅爾塔會議(2)不同意。作者僅看到美蘇軍事因素對打敗日本的作用,沒有認識到中國堅持十四年抗戰(中國戰場堅持抗戰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配合亦可)對打敗日本也發揮了重大作用。【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克里木半島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通過了一系列重大決議,包括:分區占領德國,徹底摧毀軍國主義和納粹制度,戰后成立聯合國,蘇聯決定在打敗德國后對日本作戰等。(2)不同意,根據材料關鍵信息“美國海軍的絕對優勢”、“蘇聯的觀點認為紅軍參戰是決定性的因素”、“所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敗”等,從材料不難歸納出美國因素(海軍、原子彈)、蘇聯紅軍、綜合因素等是致使日本戰敗的原因。顯然,這樣的分析是不全面的,因為它忽略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即中華民族全民族在抗戰中的作用。九一八事變后中國的十四年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這是不爭的事實。29、(1)指南針;促進了歐洲近代社會的到來、促使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2)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3)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反抗外國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洗雪了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錄。(4)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或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5)堅持科技創新,堅持改革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等。(至少寫出兩點)【解析】
(1)依據材料一“▲的引進使歐洲船隊得以離開地中海和大陸周邊的近代海洋”可知,此處是指南針的發明;依據材料一“對改變世界面貌產生了巨大作用,而其在歐洲所產生的震撼作用尤為強烈”的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四大發明促進了歐洲近代社會的到來、促使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2)依據材料二“事實上,這是自我吹噓,清朝后來還是同意了這些條款”和所學可知,鴉片戰爭失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3)依據材料三“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可知,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反抗外國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洗雪了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錄。(4)依據圖一開國大典可知,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依據圖三及所學可知,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漁業資源養護與開發技術平臺研發應用考核試卷
- 電氣安裝船舶與海洋工程考核試卷
- 石材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考核試卷
- 天然氣行業人才培養與技能培訓考核試卷
- 畜牧機械設計原理考核試卷
- 纖維素纖維的電磁波吸收特性研究考核試卷
- 電工儀表的模塊化維修考核試卷
- 江蘇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高三語文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第一中學2025屆高中畢業班第一次診斷性檢測試題歷史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四川體育職業學院《論文寫作與學術道德》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化工廠環保知識培訓課件
- 2023托福聽力高分筆記
- 2025年杭州市蕭山區國企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國華電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專題12:賓語從句 -2023年中考英語考試研究(解析版)(上海專用)
- 舞臺燈光系統施工方案兩篇
- 消防施工方案范本完整版
- 汽車制造業配件供貨應急預案
- 食品安全學化學物質危害
- 【MOOC】老子的人生智慧-東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2025學年北京西城區北京四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