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資陽市資陽市雁江區重點名校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資陽市資陽市雁江區重點名校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資陽市資陽市雁江區重點名校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資陽市資陽市雁江區重點名校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資陽市資陽市雁江區重點名校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資陽市資陽市雁江區重點名校2024屆初中歷史畢業考試模擬沖刺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國的首都幾次被西方的武裝力量所占領,這是近代中國最痛苦的一個時期。”“中國的首都”曾在下列哪兩次戰爭中被“占領”()①鴉片戰爭②第二次鴉片戰爭③甲午中日戰爭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學習歷史,要分清歷史事實和歷史觀點。以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例,以下哪一項屬于歷史觀點?()A.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B.1789年,制憲會議頒布《人權宣言》C.1804年頒布的《拿破侖法典》,成為其他國家制定民法的藍本。D.1815年,在反法同盟進攻下,拿破侖帝國覆亡。3.下列人類遺址中,對研究我國北方原始農耕文化幫助最大的是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半坡遺址D.河姆渡遺址4.利用立法手段鞏固革命成果,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特點之一。以下為鞏固英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的文獻是A.《權利法案》B.《臨時約法》C.《1787年憲法》D.《人權宣言》5.2012年12月,總書記赴廣東考察,從深圳、珠海,到廣州,輕車簡從,探訪民生,暢言改革。有人說這是踏著20年前鄧小平的足跡,醞釀新一輪改革。20年前的“足跡”給中國帶來的重大影響不包括A.經濟特區的建立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始建立C.對外開放不斷深化D.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深遠影響6.“1939年,國民政府財政部宣布停止向列強支付庚子賠款,37年間,庚子賠款總計實付之數為6.64億兩”,與“庚子賠款”密切相關的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璦琿條約》 D.《辛丑條約》7.我國在香港、澳門地區踐行“一國兩制”構想的重要舉措是建立A.自治區 B.經濟特區 C.特別行政區 D.經濟開放區8.2018年10月,在“周口店遺址文化節”的活動現場,九(1)班的小麗同學很想體驗一下北京人的原始生活。當主持人發給她一塊獸肉讓她切割時,她選擇的工具應該是A.B.C.D.9.下圖所示漫畫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后的場景A.九一八事變B.七七事變C.一二·九運動D.西安事變10.歸納和概括是學習歷史的重要能力之一。英國“光榮革命”后制定了《權利法案》,美國獨立戰爭后制定了1787年憲法,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些說明()A.新政權才需要法制建設 B.法制建設必定帶來民主C.三國法制建設十分完善 D.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11.《全球通史》中有這樣一段記述,“(1870年以后)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它們取代了孤獨的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點是()A.興起于重工業 B.歐美國家同時發生C.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 D.電力的廣泛使用12.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最根本的區別在于()A.戰爭所波及的范圍B.戰爭爆發的原因C.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程度D.戰爭的性質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的歷史性決策是什么?14.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世界矚目,美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位杰出的總統。根據所學知識,搽究下列問題:美國的首任總統是誰?他為美國的獨立和政權建設作出了哪些貢獻?他當選總統時美國面臨分裂的危險,這位總統是誰?他是如何維護國家統一的?在羅斯福總統的任期內,美國遭遇了兩次空前的危機。這“兩次空前的危機”分別指什么?他通過什么舉措使美國渡過第一次危機?這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哪些寶貴的經驗?上述三位總統相同的歷史作用是什么?15.2019年,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98周年。98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實現復興的凱歌。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下圖(黨的歷程刻骨銘心)圖1:開天辟地黨的誕生圖2:生死攸關歷史轉折材料二:(黨的探索亙古未有)20世紀5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由此開始了中華民族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建設,新中國不僅贏得了政治上的獨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已經建立,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1979年,中國農民以特有的首創精神奏響了改革的序曲。——中央電視臺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解說詞材料三:(黨的政策溫暖我心)(未來中國)不僅要推動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我們黨和政府要讓每一個中國人活得幸福而有尊嚴;讓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讓社會實現公平正義;讓每個人對未來有信心——2010年9月溫家寶接受記者專訪談(1)請說出與圖一、圖二相對應的重大歷史事件,并談談其重大歷史地位或影響。(2)結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民族復興發展道路的選擇上進行過哪兩次成功的實踐探索?(3)1979年,中國農民是怎樣“以特有的首創精神奏響了改革的序曲”?(4)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和當前時政,說說我們黨和政府為了中國人活得幸福采取了哪些措施?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試題分析: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占北京,闖進圓明園,將圓明園洗劫一空并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鴉片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中侵略者沒有進入北京。②④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D選項是正確的。【考點定位】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侵略與反抗?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04年頒布的《拿破侖法典》,成為其他國家制定民法的藍本,這句話是對《拿破侖法典》的地位的表述,屬于歷史觀點,選項C符合題意;ABC項都是對歷史事件本身的史實描述,故選C。3、C【解析】依據題干關鍵詞“北方原始農耕文化”,結合課本所學,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五六千年,北方黃河流域的陜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他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們居住著半地穴房子,種植的糧食作物是粟,并且開始種植蔬菜,體現了黃河流域的原始農耕文化。C項符合題意;元煤人遺址發現于云南元謀縣,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云南在南方。B項不合題意;北京人遺址發現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在距今約70-20萬年,過著群居生活,靠打獵和采摘生活,還沒有農耕。B項不合題意;河姆渡遺址發現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約七干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長江流域,他們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不屬于黃河流域北方,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點睛:“北方”“原始農耕文化”是解題的關鍵。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原始的農耕。南方原始農耕的代表是生活在長江流域,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他們的農作物是水稻;北方農耕的代表是生活在黃河流域陜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約五六千年半坡原始居民,他們種植的農作物是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4、A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為了限制君主的權利,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1787年憲法》是美國1787年制定,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其內容是:立法、司法與行政權三權分立。分權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權力平衡。為鞏固英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的文獻是《權利法案》、《1787年憲法》。AC符合題意,BD不符合題意,故選AC。5、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足跡”指的是鄧小平南巡,鄧小平南巡在1992年,經濟特區設立于1980年,經濟特區的建立不是鄧小平南巡給中國帶來的重大影響。所以A符合題意,BCD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6、D【解析】

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部分地區達到高潮,大清帝國和國際列強開戰,八國聯軍占領了北京紫禁城皇宮,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D符合題意;《南京條約》簽訂的時間是1842年,不屬于庚子年,A排除;《天津條約》簽訂的時間是1858年,不屬于庚子年,B排除;《璦琿條約》簽訂的時間是1858年,不屬于庚子年,C排除;故選D。7、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香港回歸的時間是1997年7月1日,澳門回歸的時間是1999年12月20日,我國在香港、澳門設特別行政區進行管理,港澳回歸是“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里,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腳分工明顯,但已經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9、A【解析】

依據題干漫畫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圖中我們看到“張學良”、“蔣介石”、“東北”、“不抵抗命令”等文字,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以想到蔣介石讓張學良在東北實行不抵抗政策,是發生在“九一八事變”后,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與漫畫無關,排除;故選A。【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掌握典型的識圖題的解題思路,學生需要認真觀察圖片從中找出有效信息結合問題確定答案。10、D【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說明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英國通過了《權利法案》,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都是用立法的形式來鞏固革命的成果,說明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11、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在歐美各國家同時進行,興起于重工業,標志是電力的廣泛使用,A、B、D三項說法正確,但材料沒有體現;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成就大多來源于一線的工人和技師不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突出特點是科學與技術的緊密結合,結合題目中的信息“(1870年以后)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可知C符合題意,故選C。12、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最根本的區別在于戰爭的性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故本題正確的選項是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14、(1)華盛頓。貢獻:領導獨立戰爭取得了勝利,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他主持制定了美國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或1787年憲法),組建了第一屆聯邦政府。(2)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領導南北戰爭取得勝利,維護了國家統一。(3)兩次危機: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日本偷襲珍珠港(或珍珠港事件)。羅斯福新政。經驗:國家干預經濟,進行體制性自我調整。(4)在關鍵時刻挽救了美國;促進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美國民主制度建設作出了貢獻。【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屬運用層面的要求,有一定難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的首任總統是華盛頓,他為美國的獨立和政權建設作出的貢獻有領導獨立戰爭取得了勝利,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他主持制定了美國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或1787年憲法),組建了第一屆聯邦政府。(2)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屬運用層面的要求,有一定難度。根據題干“他當選總統時美國面臨分裂的危險”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南北戰爭時總統是林肯。林肯執政以后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領導南北戰爭取得勝利,維護了國家統一。(3)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屬運用層面的要求,有一定難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兩次空前的危機”分別指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了緩解經濟危機給美國帶來的傷害,羅斯福上臺之后實行羅斯福新政。為別的國家提供了國家干預經濟,進行體制性自我調整的寶貴經驗。(4)本題考查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屬運用層面的要求,有一定難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上述三位總統都為美國國家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相同的歷史作用是在關鍵時刻挽救了美國;促進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美國民主制度建設作出了貢獻。15、(1)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遵義會議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2)三大改造;改革開放。(3)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4)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取消農業稅;農村合作醫療;對農村中小學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中小學生營養餐等等(言之有理,至少寫出兩項方可得2分)【解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中共成立、遵義會議及其意義。圖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會議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進行。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了黨在當時的中心任務,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圖2: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這次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2)本題考查建國以來在民族復興上的成功探索。閱讀材料二可知,“20世紀5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指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指的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現代化建設事業穩步推進,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并不斷完善,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