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3861-2020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DB32T3861-2020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DB32T3861-2020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DB32T3861-2020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DB32T3861-2020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30

B22

DB32

江蘇省地方標準

DB32/TXXXX—2020

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barley(wheat)-cottondoublecroppingoffull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2020-XX-XX發布2020-XX-XX實施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32/TXXXX—2020

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的田塊、機械、品種要求與主要田間管理環節

機械化生產技術,包括整地、播種、施肥、植保、收獲等。

本標準適用于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

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4404.1主要農作物種子標準—禾谷類

GB4407.1主要農作物種子標準—纖維類

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10395.1農林拖拉機和機械安全技術要求第1部分:總則

GB16151.9農業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播種機

GB16151.12農業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谷物聯合收割機

GB/T21397棉花收獲機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T499旋耕機作業質量

NY/T650噴霧機(器)作業質量

NY/T1133采棉機作業質量

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

NY/T3015機動植保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NY/T3213植保無人飛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

NY/T3247長江中下游冬麥區小麥栽培技術規程

DB32/T3520早熟棉直播栽培技術規程

3基本要求

3.1田塊

田塊集中、連片、平整,配有道路、溝渠及其他農田設施,預留便于作業機械調頭的機耕道。

3.2機耕道規劃

3.2.1田間道路

田間道路使用硬實路面,路面寬度4m以上,最大縱坡不得大于11%。設計為單車道,速度不大

于15km/h。選擇地勢相對平坦、開闊、前后無障礙物、通視良好的道路設置錯車道,錯車道處的路基

2

DB32/TXXXX—2020

寬度不小于6.0m,有效長度不小于10m。另設置一段水平路段并加鋪與交叉道路相同的路面作為機耕

便民道。

3.2.2進出田坡道

在田角設置坡道,坡道為扇形合成坡,坡度不大于18%,寬度不小于3.0m。坡道應采用混凝土面

層。

3.3機械

作業機械為合格產品,符合產品相關標準要求,性能和可靠性等達到設計指標。作業機械維護調試

良好。安全技術要求執行GB10395.1的規定。

3.4機械作業

3.4.1操作人員

機械操作人員應經過培訓,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技能,關鍵環節設備操作按要求規定應取得相應的證

件。機械操作人員在作業時應穿防護服。

3.4.2機械操作

作業前應檢查、調試作業機械,進行試運轉,保證機械工況正常。遇有運轉不正常或其他故障,應

立即停機檢查、排除。田間作業應提前規劃好路徑。安全技術要求執行GB10395.1的規定,機動植保

機械操作執行NY/T3015規定。

3.5品種選擇

大麥(小麥)選擇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適合本地種植的高產、優質、多抗大麥品種或全生育期210

天內的春性中熟或半冬性早熟小麥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的規定。

棉花選用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適合當地條件的高產優質、抗病(蟲)結鈴性強、生育期110天內早

熟品種,且株型緊湊,并對脫葉劑敏感及能適應機械收獲等農機作業要求。棉花種子質量應符合GB

4407.1的規定。

4麥作生產

4.1耕整地

棉花收獲后,用粉碎機粉碎棉花秸稈,將秸稈切碎規格至6.0cm以下,拋撒均勻。用旋耕機耕整

地,秸稈旋耕至地下(20~30)cm,旋耕機作業質量符合NY/T499規定。

4.2播種

4.2.1播期

11月15日前播種。

4.2.2播種量

一級標準良種高產田塊播種量(9~12)kg/畝,中等肥力田塊(12~15)kg/畝,肥力較差田塊15kg/

畝以上。

4.2.3播種技術

用旋耕施肥播種機條播,播種行距(20~25)cm,深度(3~5)cm,下種均勻,深淺一致,播種

后密實覆土。播后持續干旱,應及時窨水(滿溝水滲透、田面不積水),實現一播全苗。

4.2.4播種施肥機械

3

DB32/TXXXX—2020

選用旋耕播種施肥一體機。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執行GB16151.9規定,安全技術要求執行GB

10395.1的規定。

4.3作畦開溝

畦面一般(3~4)m,內三溝的縱溝深(30~40)cm,橫溝深(30~50)cm,田頭出水溝深度達

50cm以上。外三溝的田頭溝、隔水溝和主排溝深度分別達到1.0m、1.2m和1.5m以上。

可選擇帶開溝機的旋耕播種施肥一體機,播種施肥同時完成開溝。

4.4田間管理

4.4.1施肥

施純氮為(13~15)kg/畝;P2O5為(6~7)kg/畝;K2O為(6~7)kg/畝。氮肥基肥占70%,平

衡肥占15%~20%,拔節肥占10%~15%;磷、鉀肥基肥占50%~60%,拔節肥占40%~50%。肥料施

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

基肥在播種時用反旋耕播種施肥一體機完成;平衡肥及拔節肥施肥機械可選用撒肥機械、化學液肥

施用機、無人機等,可依據條件進行合理選擇。安全技術要求執行GB10395.1的規定,機動植保機械

操作執行NY/T3015規定。

4.4.2水分

冬前遇旱(20cm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60%),澆越冬水;春后遇旱結合施拔節肥灌溉。

4.4.3化學調控

拔節初期(2月底3月初),對群體偏大(每畝莖蘗數超過80萬)的麥田,可用矮苗壯60g/畝葉

面噴霧防倒。

4月中下旬結合病蟲防治,噴施氨基酸或腐植酸等葉面肥1~2次防早衰。

4.4.4病蟲草害防治

執行NY/T3247規定。農藥安全使用規范執行NY/T1276的規定總則,農藥合理使用準備應符合

GB/T8321的規定。

采用噴桿式噴霧機、機動噴霧機、電動噴霧機、農業航空植保等進行噴灑,不漏噴、不重噴。農藥

安全使用應符合NY/T1276的規定,農藥合理使用應符合GB/T8321的規定,噴霧機械操作應符合

NY/T3015的規定,無人機質量符合NY/3213規定,噴霧機作業質量應符合NY/T650規定。

4.5機械收獲

臘熟末期,籽粒金黃色、堅硬、含水量22%~24%時,選用帶秸稈切碎噴撒裝置的聯合收割機收獲,

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執行GB16151.12規定。

麥秸稈留茬高度<15cm、將秸稈切碎規格至5.0cm以下,拋撒均勻,不漏切。

用激光平地機平整田塊,整地質量達到“平、細、實”的標準。

5棉作生產

5.1整地

前茬麥子收獲時一次性完成秸稈還田、旋耕整地,具體見4.5。

5.2機械播種

5.2.1播期

4

DB32/TXXXX—2020

前茬作物及時收獲整地后,棉花搶墑播種或造墑播種,也可播種后窨水(滿溝水滲透,田面不積水)

促進一播全苗,播期不得遲于6月10日。

5.2.2技術要求

機械穴播,每穴播種(2~3)粒,蓋土厚度為(2~3)cm。大麥茬播種密度(6000~7500)株/畝,

小麥茬播種密度(7000~9000)株/畝。行距為76cm或81cm。如整地時未施入基肥可于播種同時,距

播種行(10~15)cm處開溝施入基肥。

5.2.3播種機械

機械穴播,播種機械運行安全符合GB16151.9規定。

5.3作畦開溝

執行DB32/T3520標準。

5.4田間管理

5.4.1施肥

執行DB32/T3520標準。肥料施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

基肥可在整地時帶施肥斗的反旋耕機施入,花鈴肥在初花時用中耕、除草施肥一體機施入。

5.4.2水分

執行DB32/T3520標準。

5.4.3化學調控

執行DB32/T3520標準。防治機械同4.4.4。

5.4.4病蟲草害防治

執行DB32/T3520標準。防治機械同4.4.4。

5.5脫葉催熟

5.5.1適宜時間

化學脫葉催熟一般在噴藥后連續7天氣溫不低于20℃時進行,徐淮棉區及沿海北部地區一般在10

月10日前,本省其它地區一般在10月15日前使用為宜。

5.5.2藥劑

畝用噻苯隆20g與40%乙烯利200mL混合兌水30kg全田噴霧。

5.5.3技術要點

脫葉催熟藥劑現配現用;噴藥后8小時如遇雨,應當補噴;噴霧霧滴小,噴灑均勻,使棉株所有葉

片均勻著藥。

5.5.4噴施機械

同4.4.4。

5.6機械采收

5.6.1機采時間

脫葉催熟處理后(15~20)天為機采的適宜時間(10月底11月初),脫葉率達到90%、吐絮率達

到85%以上,選擇晴好天氣采收。

5.6.2采收機械

5

DB32/TXXXX—2020

采凈率達到95%以上,含雜率在10%以下。采收機械要符合GB/T21397規定,采棉機作業質量要

符合NY/T1133的規定。

6

DB32/TXXXX—2020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揚州大學、農業

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瑞顯、周治國、陳德華、潘寧松、石磊、楊長琴、張國偉、楊學明、倪萬潮。

1

DB32/TXXXX—2020

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的田塊、機械、品種要求與主要田間管理環節

機械化生產技術,包括整地、播種、施肥、植保、收獲等。

本標準適用于麥棉輪作兩熟全程機械化生產。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

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4404.1主要農作物種子標準—禾谷類

GB4407.1主要農作物種子標準—纖維類

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10395.1農林拖拉機和機械安全技術要求第1部分:總則

GB16151.9農業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播種機

GB16151.12農業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谷物聯合收割機

GB/T21397棉花收獲機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

NY/T499旋耕機作業質量

NY/T650噴霧機(器)作業質量

NY/T1133采棉機作業質量

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

NY/T3015機動植保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NY/T3213植保無人飛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

NY/T3247長江中下游冬麥區小麥栽培技術規程

DB32/T3520早熟棉直播栽培技術規程

3基本要求

3.1田塊

田塊集中、連片、平整,配有道路、溝渠及其他農田設施,預留便于作業機械調頭的機耕道。

3.2機耕道規劃

3.2.1田間道路

田間道路使用硬實路面,路面寬度4m以上,最大縱坡不得大于11%。設計為單車道,速度不大

于15km/h。選擇地勢相對平坦、開闊、前后無障礙物、通視良好的道路設置錯車道,錯車道處的路基

2

DB32/TXXXX—2020

寬度不小于6.0m,有效長度不小于10m。另設置一段水平路段并加鋪與交叉道路相同的路面作為機耕

便民道。

3.2.2進出田坡道

在田角設置坡道,坡道為扇形合成坡,坡度不大于18%,寬度不小于3.0m。坡道應采用混凝土面

層。

3.3機械

作業機械為合格產品,符合產品相關標準要求,性能和可靠性等達到設計指標。作業機械維護調試

良好。安全技術要求執行GB10395.1的規定。

3.4機械作業

3.4.1操作人員

機械操作人員應經過培訓,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技能,關鍵環節設備操作按要求規定應取得相應的證

件。機械操作人員在作業時應穿防護服。

3.4.2機械操作

作業前應檢查、調試作業機械,進行試運轉,保證機械工況正常。遇有運轉不正常或其他故障,應

立即停機檢查、排除。田間作業應提前規劃好路徑。安全技術要求執行GB10395.1的規定,機動植保

機械操作執行NY/T3015規定。

3.5品種選擇

大麥(小麥)選擇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適合本地種植的高產、優質、多抗大麥品種或全生育期210

天內的春性中熟或半冬性早熟小麥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的規定。

棉花選用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適合當地條件的高產優質、抗病(蟲)結鈴性強、生育期110天內早

熟品種,且株型緊湊,并對脫葉劑敏感及能適應機械收獲等農機作業要求。棉花種子質量應符合GB

4407.1的規定。

4麥作生產

4.1耕整地

棉花收獲后,用粉碎機粉碎棉花秸稈,將秸稈切碎規格至6.0cm以下,拋撒均勻。用旋耕機耕整

地,秸稈旋耕至地下(20~30)cm,旋耕機作業質量符合NY/T499規定。

4.2播種

4.2.1播期

11月15日前播種。

4.2.2播種量

一級標準良種高產田塊播種量(9~12)kg/畝,中等肥力田塊(12~15)kg/畝,肥力較差田塊15kg/

畝以上。

4.2.3播種技術

用旋耕施肥播種機條播,播種行距(20~25)cm,深度(3~5)cm,下種均勻,深淺一致,播種

后密實覆土。播后持續干旱,應及時窨水(滿溝水滲透、田面不積水),實現一播全苗。

4.2.4播種施肥機械

3

DB32/TXXXX—2020

選用旋耕播種施肥一體機。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執行GB16151.9規定,安全技術要求執行GB

10395.1的規定。

4.3作畦開溝

畦面一般(3~4)m,內三溝的縱溝深(30~40)cm,橫溝深(30~50)cm,田頭出水溝深度達

50cm以上。外三溝的田頭溝、隔水溝和主排溝深度分別達到1.0m、1.2m和1.5m以上。

可選擇帶開溝機的旋耕播種施肥一體機,播種施肥同時完成開溝。

4.4田間管理

4.4.1施肥

施純氮為(13~15)kg/畝;P2O5為(6~7)kg/畝;K2O為(6~7)kg/畝。氮肥基肥占70%,平

衡肥占15%~20%,拔節肥占10%~15%;磷、鉀肥基肥占50%~60%,拔節肥占40%~50%。肥料施

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

基肥在播種時用反旋耕播種施肥一體機完成;平衡肥及拔節肥施肥機械可選用撒肥機械、化學液肥

施用機、無人機等,可依據條件進行合理選擇。安全技術要求執行GB10395.1的規定,機動植保機械

操作執行NY/T3015規定。

4.4.2水分

冬前遇旱(20cm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60%),澆越冬水;春后遇旱結合施拔節肥灌溉。

4.4.3化學調控

拔節初期(2月底3月初),對群體偏大(每畝莖蘗數超過80萬)的麥田,可用矮苗壯60g/畝葉

面噴霧防倒。

4月中下旬結合病蟲防治,噴施氨基酸或腐植酸等葉面肥1~2次防早衰。

4.4.4病蟲草害防治

執行NY/T3247規定。農藥安全使用規范執行NY/T1276的規定總則,農藥合理使用準備應符合

GB/T8321的規定。

采用噴桿式噴霧機、機動噴霧機、電動噴霧機、農業航空植保等進行噴灑,不漏噴、不重噴。農藥

安全使用應符合NY/T1276的規定,農藥合理使用應符合GB/T8321的規定,噴霧機械操作應符合

NY/T3015的規定,無人機質量符合NY/3213規定,噴霧機作業質量應符合NY/T650規定。

4.5機械收獲

臘熟末期,籽粒金黃色、堅硬、含水量22%~24%時,選用帶秸稈切碎噴撒裝置的聯合收割機收獲,

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執行GB16151.12規定。

麥秸稈留茬高度<15cm、將秸稈切碎規格至5.0cm以下,拋撒均勻,不漏切。

用激光平地機平整田塊,整地質量達到“平、細、實”的標準。

5棉作生產

5.1整地

前茬麥子收獲時一次性完成秸稈還田、旋耕整地,具體見4.5。

5.2機械播種

5.2.1播期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