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限時訓練題組一基礎練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有相同意思的一組是(3分)()A.eq\b\lc\{(\a\vs4\al\co1(①單于使衛律召武(蘇武)受辭,②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③我從去年辭帝京,④明于治亂,嫻于辭令))B.eq\b\lc\{(\a\vs4\al\co1(①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②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③而吾與子之所共適,④彼且奚適也))C.eq\b\lc\{(\a\vs4\al\co1(①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②低眉信手續續彈,③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④信可樂也))D.eq\b\lc\{(\a\vs4\al\co1(①操軍不利,引次江北,②控蠻荊而引甌越,③引趙使者藺相如,④以稍陵遲,至于鞭箠之間,乃欲引節))解析:C項,①使者,指媒人。②隨意,隨便。③④的確,實在。A項,①口供,引申為“審訊”。②辭謝。③辭別,離開。④應酬的言辭。B項,①出嫁。②適合、依照。③享用,享受。④到。D項,①后退。②連接。③延請。④自殺。答案:C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組是(3分)()A.eq\b\lc\{(\a\vs4\al\co1(①戍卒叫,函谷舉(攻占),②殺人如不能舉(盡)))B.eq\b\lc\{(\a\vs4\al\co1(①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有時,偶然),②讒人間之,可謂窮矣(離間)))C.eq\b\lc\{(\a\vs4\al\co1(①汝真女子之見(見識,見解),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偏指“我”)))D.eq\b\lc\{(\a\vs4\al\co1(①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欺負),②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失敗)))解析:①負:辜負,對不起。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3分)()A.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B.白露橫江,水光接天C.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D.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解析:A項,古義:兒女親家。今義: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B項,古義:白茫茫的水汽。今義:二十四節氣之一,在9月7、8或9日。C項,古義:包括父母兄弟在內的內外親屬,重在父母兄弟。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主要指旁系親屬。答案:D4.解釋下列成語中加點的實詞。(14分)(1)伐罪吊人:__________(2)細大不捐:__________(3)灑掃庭除:__________(4)聚訟紛紛:__________(5)何患無辭:__________(6)嚴懲不貸:__________(7)克日成功:__________(8)無所適從:__________(9)信手拈來:__________(10)童山禿嶺:__________(11)登峰造極:__________(12)無稽之談:__________(13)日薄西山:__________(14)尸位素餐:__________答案:(1)慰問(2)舍棄(3)臺階(4)爭論(5)擔憂(6)寬恕,饒恕(7)約定或限定(8)到,去,歸向(9)隨意(10)禿的,沒有草木的(11)到達(12)查考,考核(13)迫近(14)不做事情,空占職位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A.其曲中規 B.素善留侯張良C.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D.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解析:A項,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彎曲的弧度。其他三項均為形容詞活用為動詞。B項,與……友善。C項,遠離。D項,整飾。答案:A6.請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6分)(1)冀得一歸覲:________(2)下者飄轉沉塘坳:________(3)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________(4)須其力疲,乃可擊也:________(5)周窮振乏,家無余財:________(6)此兩家常折券棄責:________答案:(1)拜見。(2)深。(3)不周道,疏漏。(4)等到。(5)通“賑”,賑濟。(6)通“債”,債務。題組二語段練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題目。(4分)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也。墨者有巨子腹eq\a\vs4\al(),居秦。其子殺人,秦惠王令吏弗誅。腹eq\a\vs4\al()不許惠王,而遂殺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義,巨子可謂公矣。(取材于《呂氏春秋·去私》)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選出正確一項。(1)至公也()A.到達 B.極、最C.至于 D.導致(2)忍所私以行大義()A.忍耐 B.容忍C.對……狠心 D.抑制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1)文中的“至公也”是評論堯、舜禪讓的行為是天下最公正的。此處的“至”表程度,是“極、最”的意思。(2)“忍所私以行大義”的意思是墨學大師腹eq\a\vs4\al()忍痛殺掉自己的兒子來推行大義。這里的“忍”是“忍痛”“對……狠心”的意思。答案:(1)B(2)C8.閱讀下面的文段,試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義。(3分)建元六年,安國(指傳主韓安國)為御史大夫。匈奴來請和親,天子下議。大行王恢議曰:“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安國曰:“今匈奴負戎馬之足,懷禽獸之心,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為廣,有其眾不足以為強,自上古不屬為人。漢數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且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擊之不便,不如和親。”于是上許和親。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答案:①“倍”通“背”,違背。②“罷”通“疲”,疲勞。③“敝”通“弊”,害處。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題目。(6分)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節選自《荀子·天論》)(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A.大天而思之大:尊崇,形容詞活用為動詞。B.孰與物畜而制之物:把……當作物一樣,名詞活用為狀語。C.因物而多之多:與“少”相對,指數量多。D.思物而物之物:把……當作物,名詞的意動用法。(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A.孰與騁能而化之騁:施展。B.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有:掌握。C.故錯人而思天錯:錯誤。D.則失萬物之情情:本性。解析:(1)C項,這里的“多”應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意為“增多”。(2)C項,“錯”與“思”相對,也應是一個動詞,通“措”,放棄。答案:(1)C(2)C【參考譯文】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當作物一樣畜養起來而控制它呢?與其順從天而贊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變化規律而利用它呢?與其盼望、等待天時,哪里比得上適應天時而役使它呢?與其依順萬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按著人的需要有所變化呢?與其思慕萬物而使它成為能供自己使用的物,哪里比得上管理好萬物而不失掉它呢?與其希望萬物能自然生長出來,哪里比得上掌握萬物的生長規律呢?所以放棄人的努力而只寄希望于天,那就不能理解萬物的本性,也就不能去利用它了。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題目。(10分)崔光,本名孝伯,字長仁,高祖賜名焉,東清河鄃人也。慕容白曜之平三齊,光年十七,隨父徙代。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父母。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見于色。有毀惡之者,必善言以報之,雖見誣謗,終不自申曲直。皇興初,有同郡二人并被掠為奴婢,后詣光求哀,光乃以二口贖免。高祖聞而嘉之。雖處機近,曾不留心文案,唯從容論議,參贊大政而已。高祖每對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無意外咎譴,二十年后當作司空。”其見重如是。又從駕破陳顯達。世宗即位,除正侍中。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詞的翻譯)(1)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見于色。有毀惡之者,必善言以報之,雖見誣謗,終不自申曲直。(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祖每對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無意外咎譴,二十年后當作司空。”(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崔光年少即顯度量之大,喜怒哀樂均不見于表情。有人詆毀侮辱他,崔光必定好言好語作為回報,即使被人誣罵毀謗,他也不自己申辯曲直。(2)高祖經常對大臣們說:“憑著崔光的高才大量,如沒有意外的錯誤罪責,二十年后應該身任司空之職。”【參考譯文】崔光,本名孝伯,字長仁,名為高祖所賜,東清河鄃人。慕容白曜平定三齊,崔光時年十七,隨父遷往代州。家中雖然貧困,但崔光好學,晝耕夜讀,奉養父母。崔光年少即顯度量之大,喜怒哀樂均不見于表情。有人詆毀侮辱他,崔光必定好言好語作為回報,即使被人誣罵毀謗,他也不自己申辯曲直。皇興初年,同郡有兩人同時被掠去當奴婢,后來到崔光那里求救,崔光用另外二人把他們贖了出來。高祖聽說此事,十分稱贊。(崔光在朝,)雖身處機近,卻一向不大留心書面文案,只是行止從容,議論述說,替國家大政出謀劃策而已。高祖經常對大臣們說:“憑著崔光的高才大量,如沒有意外的錯誤罪責,二十年后應該身任司空之職。”其受高祖器重,可見一斑。后又跟隨皇帝剿滅陳顯達。世宗即位,升為正侍中。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題目。(10分)圣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禍乃不滋。夫積愛成福,積怨成禍。若癰疽之必潰也,所浼者多矣。魯季氏與郈氏斗雞,郈氏介其雞,而季氏為之金距。季氏之雞不勝,季平子怒,因侵郈氏之宮而筑之,郈昭伯怒,傷之魯昭公曰:“禱于襄公之廟,舞者二人而已,其余盡舞于季氏。季氏之無道無上,久矣。弗誅,必危社稷。”公以告子家駒。子家駒曰:“季氏之得眾,三家為一。其德厚,其威強,君胡得之!”昭公弗聽,使郈昭伯將卒以攻之。仲孫氏、叔孫氏相與謀曰:“無季氏,死亡無日矣。”遂興兵以救之。郈昭伯不勝而死,魯昭公出奔齊。故禍之所從生者,始于雞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翻譯)(1)夫積愛成福,積怨成禍。若癰疽之必潰也,所浼者多矣。(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季氏之得眾,三家為一。其德厚,其威強,君胡得之!(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禍之所從生者,始于雞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積累仁愛則帶來福祉,積聚怨恨則釀成禍患,這就如同癰疽必然要潰爛,并污染很多地方一樣。(2)季氏家族深得民眾支持,而且季氏三兄弟又聯合成一體,他們德高望重,實力強大,你君王又怎么對付得了!(3)這場災難的起因開始于斗雞之類的小事,禍事鬧大以后,竟然會導致國家滅亡。【參考譯文】圣人謹小慎微,行為舉動適合時宜,這樣災禍就不會產生。積累仁愛則帶來福祉,積聚怨恨則釀成禍患,這就如同癰疽必然要潰爛,并污染很多地方一樣。魯國的季氏和郈氏兩家斗雞,郈氏給雞披上鎧甲,而季氏則給雞裝上金屬尖爪。季氏的雞斗輸了,季平子非常惱火,便乘機侵占了郈家的宅院,還修建了房屋、圍墻。郈昭伯怒氣沖天,在魯昭公面前攻擊季平子:“祭祀襄公廟堂時,季氏只用兩人舞,其余的都去為季氏祖廟起舞了。季氏大逆不道、目無君王的時間已很長了,如不殺季平子,以后一定會危及國家利益。”魯昭公將郈昭伯的話告訴了子家駒。子家駒說:“季氏家族深得民眾支持,而且季氏三兄弟又聯合成一體,他們德高望重,實力強大,你君王又怎么對付得了!”魯昭公不聽,硬派郈昭伯率軍去攻打季氏。仲孫氏和叔孫氏一起商量:“如果沒有季平子,我們兩家不用多久就會滅亡。”于是興兵去救助季平子。戰爭的結果是,郈昭公戰敗被殺死,魯昭公也為之出逃到齊國去避難。這場災難的起因開始于斗雞之類的小事,禍事鬧大以后,竟然會導致國家滅亡。題組三綜合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19分)樂恢字伯奇,京兆長陵人也。其父,為縣吏,得罪于令,收將殺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門,晝夜號泣。令聞而矜之,即解出親。恢長好經學,事博士焦永。永為河東太守,恢隨之官,閉廬精誦,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諸弟子皆以通關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篤志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雖貴不與交信陽侯陰就數致禮請恢恢絕不答。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誅,故人莫敢往,恢獨奔喪行服。歸,復為功曹,選舉不阿,請托無所容。同郡楊政數眾毀恢,后舉政子為孝廉,由是鄉里歸之。辟司空牟融府,會蜀郡太守第五倫代融為司空,恢以與倫同郡,不肯留,薦潁川杜安而退。諸公多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后征拜議郎。會車騎將軍竇憲出征匈奴,恢數上書諫爭,朝廷稱其忠。入為尚書仆射。是時河南尹王調、洛陽令李阜與竇憲厚善,縱舍自由。恢劾奏調、阜,并及司隸校尉。諸所刺舉,無所回避,貴戚惡之。憲弟夏陽侯瑰欲往候恢,恢謝不與通。憲兄弟放縱,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諫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嘆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諫曰:“臣聞百王之失,皆由權移于下。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極不測。方今之宜,上以義自割,下以謙自引。”書奏不省。時竇太后臨朝,和帝未親萬機,恢以意不得行,乃稱疾乞骸骨。竇憲因是風厲州郡迫脅,恢遂飲藥死。弟子缞绖挽者數百人,庶眾痛傷之。后竇氏誅,帝始親事,恢門生何融等上書陳恢忠節,除子己為郎中。(節選自《后漢書·樂恢傳》)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雖貴不與交/信陽侯陰就/數致禮請恢/恢絕不答B.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雖貴不與交/信陽侯陰就/數致禮請恢/恢絕不答C.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雖貴不與交信陽侯陰就/數致禮請恢/恢絕不答D.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雖貴不與交/信陽侯陰就/數致禮/請恢恢絕不答解析:斷句時應先初步了解語句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結構特點和語言標志,先斷開容易理解的語句。答案:A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疏是一種文體,是臣子向帝王分條陳述說明的意見書。B.古漢語中拜、授、除表示授予、擔任官職,擢、進、遷、乞骸骨都表示古代官員職務升遷。C.“劾”意為揭發罪狀,劾奏,向皇帝檢舉官吏的過失或罪行。D.“萬機”,指當政者處理的各種重要事務,現在仍在使用這個意思,如“日理萬機”。解析:“遷”意為官職的調動,非專指“升職”;“乞骸骨”表示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答案:B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樂恢為人至孝。父親因得罪了縣令而被關押,年幼的樂恢晝夜痛哭不已,他的行為讓縣令動了惻隱之心,最后父親得以釋放。B.蜀郡太守第五倫與樂恢是同郡,所以當第五倫取代牟融為司空時,樂恢在推薦了杜安之后,堅決請退,表現了他為人正直的一面。C.老師焦永“以事被考”后,樂恢“不污于法”,拒絕為他托關系找門路;竇憲兄弟放縱,樂恢恨他們不依附自己,故不與他們交往。D.河南尹、洛陽令與權貴竇憲相互勾結,為非作歹,樂恢不畏權貴,上書彈劾。樂恢還上書彈劾竇憲兄弟,因竇太后的庇護,勸諫不但沒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解析:第三段,由“憲兄弟放縱,而忿其不附己”可知,選項C,“樂恢恨他們不依附自己”理解有誤,意思說反了。答案:C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永為河東太守,恢隨之官,閉廬精誦,不交人物。(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誅,故人莫敢往,恢獨奔喪行服。(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焦永做了河東太守,樂恢跟隨他到了官府,(他)閉門精心誦讀,不與(外界)人物交往。(得分點:“為”“之”“交”,省略句的翻譯。)(2)后來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殺,朋友中沒有誰敢前往奔喪,只有樂恢為他服喪。(得分點:“坐”“莫”“獨”“奔喪行服”。)【參考譯文】樂恢字伯奇,是京城長陵人。他的父親是縣里的小吏,得罪了縣令,(縣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殺死。樂恢當時十一歲,常常伏在官署門前晝夜不停地放聲大哭。縣令聽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親。長大后,樂恢喜好經學,跟隨博士焦永學習。焦永做了河東太守,樂恢跟隨他到了官府,(他)閉門精心誦讀,不與(外界)人物交往。后來,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為替焦永疏通關系被拘禁,樂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為有名的儒生。性情廉潔正直,孤高獨立,那些品行不與自己相投合的人,即使尊貴也不肯與他們交往。信陽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紙制品行業生產流程優化與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電子出版物批發商的跨國合作與海外市場拓展考核試卷
- 節能型紡織機械驅動系統考核試卷
- 肥料產業國際合作與交流考核試卷
- 寶石檢測設備的技術進展與準確性考核試卷
- 礦產勘查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試卷
- 零售行業商品識別系統租賃與培訓協議
- 通信設備質量檢測與糾紛解決補充協議
- 醫療廢物高溫處理廠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書
- 在線教育平臺虛擬教學場景設計與承包協議
- 2025專利代理師筆試考試題庫帶答案
- 第3課《校園文化活動我參與》教案 海燕版綜合實踐活動 三年級下冊
- 2025年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運動康復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2025屆百師聯盟高三聯考模擬預測(沖刺二)語文試題含答案
- 夜班巡查記錄表
- 潛山油氣藏勘探與開發
- 水利水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
- 醫藥物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
- 本溪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