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章零件圖8.1零件圖的內容8.2零件圖的視圖選擇8.3零件圖的尺寸標注8.4零件結構的工藝性8.5零件圖的技術要求8.6零件測繪8.7讀零件圖二、零件圖的作用一、零件圖的概念8.1零件圖的內容表達單個零件結構形狀,尺寸大小和技術要求的圖樣。是制造和檢驗零件的依據,是直接用于指導生產的重要技術文件。三、零件圖的內容一組視圖完整的尺寸技術要求標題欄一組視圖用一組視圖完整、清晰地表達零件的內外結構形狀。完整的尺寸應正確、完整、清晰、合理地標注零件在制造和檢驗時所需要的全部尺寸。技術要求用規定的符號、代號、標記和簡單的文字表達出對零件制造和檢驗時所應達到的各項技術指標和要求。標題欄在其中一般應填寫單位名稱、圖名、材料、比例、圖號以及簽名等。一、零件的分類8.2零件圖的視圖選擇機械零件的形狀千變萬化,根據結構特點等,一般將它分為五類:軸套類輪盤類叉架類箱體類鈑金類在選擇視圖時,首先選擇好主視圖;再選一組合適的其他視圖,且每個視圖都要有一個表達重點,互相配合,互相補充,且不重復,并考慮看圖方便,制圖簡單。二、零件視圖選擇的一般原則1.主視圖選擇主視圖是表達零件的關鍵視圖。選擇主視圖時,首先應考慮零件的安放位置和投射方向。安放位置:一般盡可能反映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或在機器中的工作位置。軸套類和盤蓋類零件常按加工位置安放;叉架類和箱體類零件常按工作位置安放。投射方向:遵循形狀和位置特征原則,即反映該零件各組成部分形狀和各部分之間相對位置的方向作為主視圖。2.其他視圖選擇優先選用基本視圖或在其上剖切,來表達主視圖中未表達清楚的主要結構;對于次要結構和局部結構可采用局部視圖、斷面圖等輔助視圖來表示。三、各類零件的視圖選擇軸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傳動件,并傳遞運動的扭矩。裝配在軸上的套起軸向定位及聯接作用。1.軸套類零件視圖選擇:主視圖按加工位置將軸線放成水平。將其上的鍵槽、孔等結構朝前或朝上。其他視圖軸上的鍵槽、孔等結構,用移出斷面圖表達;砂輪越程槽、退刀槽、中心孔等結構用局部放大圖表達。采用加工位置的主視圖表達長度方向的結構形狀,兩個移出斷面圖表達兩個鍵槽的結構形狀,一個局部放大圖表達螺紋退刀槽的結構形狀。輪盤類零件主要包括手輪、皮帶輪、齒輪、法蘭盤和端蓋等。主要作用是用來傳遞力和扭矩,或起聯接、軸向定位、密封等。2.輪盤類零件視圖選擇:主視圖
按加工位置將軸線放成水平,并用剖視圖表示內部結構及其相對位置。其他視圖
除主視圖外,有一個或兩個左右視圖,表達輪盤上的孔槽、輪輻等結構的分布情況。主視圖選擇加工位置的全剖視圖,表達零件的內、外總體結構形狀和大小,左視圖用外形視圖表示了帶圓角的方形凸緣及其四個角上的通孔和其他可見的輪廓形狀。叉架類零件結構形狀差異很大,大部分有傾斜結構。包括撥叉、連桿、拉桿和支架等,一般用來操作機構、調節速度、支承和聯接等作用。3.叉架類零件視圖選擇:主視圖
一般按工作位置安放,投射方向按“形狀和位置特征原則”確定。其他視圖通常需要兩個以上視圖表達,它們的傾斜部分采用斜視或斜剖,安裝空腔、安裝板、支撐板、肋板等結構常用局部剖和斷面圖。左視圖采用視圖表達部分尚未表達清楚的結構,并采用局部剖視圖表達工作部分的光孔的結構形狀,采用細虛線使固定部分的底板形狀更加清晰,便于讀圖時理解。主視圖選擇工作位置,采用局部剖視圖表達底腳孔和上部調整螺孔的結構形狀,采用局部視圖表達調整螺孔端面結構形狀;采用移出斷面表達連接部分的斷面結構形狀。箱體類零件是組成機器及部件的主要零件之一。主要作用是支承、容納和聯接等。多是鑄件,結構復雜。4.箱體類零件視圖選擇:主視圖以工作位置或自然安放位置作為主視圖的安放位置,投射方向滿足形狀特征和位置原則。其他視圖常需要三個以上的基本視圖和足夠數量的輔助視圖。主視圖采用全剖視圖主要表達內部結構特點。左視圖采用半剖視圖,左側帶圓角的方形凸緣及四個螺孔的位置,中間部分的圓球體。俯視圖采用外形視圖主要表達外部形狀特征、大小,頂端的90°扇形限位塊。5.鈑金類零件
鈑金件是金屬薄板用沖模沖壓而成,一般在常溫下進行,包括剪、沖、折、焊接、鉚接、拼接、成型等。
鈑金件除基本視圖外還附有“展開圖”,展開圖可以單獨畫出,也可與基本視圖結合。平板零件圖中一般只畫零件的俯視方向視圖(作為主視圖),表達不清楚的部分進行局部剖視。
選取能看到彎折的方向為主視圖,并附展開圖,彎曲部分的中間位置在展開圖中用細線畫出,表示彎折線。8.3零件圖的尺寸標注為合理標注尺寸,必須對零件進行結構分析和工藝分析,確定零件的基準,選擇合理的標注形式。在零件圖上標注尺寸,除了要符合正確、完整、清晰的要求之外,還要盡可能做到標注合理。即:既要符合設計要求(滿足性能和功用),又要符合工藝要求(便于制造、測量、檢驗和裝配)。尺寸基準設計基準工藝基準用來確定零件在部件中的準確位置的一些面、線或點。選其中一個為主要基準。在加工或測量時確定零件位置的一些面、線或點。一、基準的選擇從設計基準出發標注尺寸,其優點是尺寸標注反映設計要求,能保證所設計的零件在機器上的工作性能。從工藝基準出發標注尺寸,其優點是把尺寸標注與零件的加工制造聯系起來,在標注尺寸上反映了工藝要求,使零件便于制造、加工和測量。標注尺寸時,最好把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統一起來,以減少加工誤差。兩者不能統一時,應以保證設計要求為主。
零件在長、寬、高三個方向至少應各有一個尺寸基準,稱主要基準,有時為了加工、測量需要,還可增加一個和幾個輔助基準,主要基準和輔助基準之間應有尺寸聯系。
常用的尺寸基準有:底板安裝面、重要的端面、裝配結合面、零件的對稱面、回轉軸線等。凸輪軸尺寸基準的選擇:凸輪軸徑向尺寸基準是軸線,它既是設計基準,又是工藝基準。凸輪是所有安裝關系中最重要的一環,凸輪的軸向位置靠尺寸為Φ20的右端軸肩來保證,所以設計基準在軸肩的右端面,這也是軸向主要基準。從軸向主要基準出發,標出與凸輪配合的軸向長度24;為方便軸向尺寸測量,選軸的右端面為工藝基準,作為軸向輔助基準。二、尺寸標注的原則1.主要尺寸要直接標注出來主要尺寸是指影響產品工作性能、精度的重要尺寸。如零件間的配合尺寸、重要的安裝定位尺寸等。正確錯誤2.考慮符合加工順序的要求(a)(b)(c)(d)3.考慮測量、檢驗方面的要求正確錯誤4.不要注成封閉的尺寸鏈正確錯誤
尺寸鏈:零件在同一方向按一定順序依次連接起來排成的尺寸標注形式。組成尺寸鏈的每個尺寸稱為環。
在一個尺寸鏈中,若將每個環全部注出,首尾相接,就形成了封閉的尺寸鏈。5.毛面與加工面的尺寸按兩組尺寸分別標注,各個方向要有一個面把它們聯系起來。正確錯誤6.光孔、螺紋孔、沉孔的尺寸注法類型旁注法普通注法說明光孔
四個直徑為4,深度為10,均勻分布的孔。
四個直徑為4,均勻分布的孔。深度為10的部分公差為H7,孔全深為12。類型旁注法普通注法說明螺孔
三個螺紋孔,大徑為M6,螺紋公差等級為7H,均勻分布。
三個螺紋孔,大徑為M6,螺紋公差等級為7H,螺孔深度為10,均勻分布。
三個螺紋孔,大徑為M6,螺紋公差等級為7H,螺孔深度為10,光孔深為12,均勻分布。類型旁注法普通注法說明沉孔
錐形沉孔的直徑?13及錐角90°,均需標注。
柱形沉孔的直徑?12及深度4.5,均需標注。
锪平?20的沉孔,深度不需標注,一般锪平到光面為止。一、鑄造零件的工藝結構1.起模斜度在鑄造時,為了便于起模,在沿起模方向的表面上均設計出拔模斜度,一般不畫出來,在技術要求里說明。8.4零件結構的工藝性2.鑄造圓角在鑄件表面各轉角處要做成圓角,以防鑄造砂型轉角沖壞落砂或在尖角處產生裂紋和縮孔,圓角一般不在圖中標出,常集中寫在技術要求中。加工后成尖角鑄造圓角縮孔裂紋3.鑄件的壁厚鑄件的各種壁厚要均勻或逐漸變化,防止產生突變或局部肥大,以免冷卻速度不同產生縮孔或裂紋。壁厚均勻
逐漸過渡
產生縮孔
產生裂紋4.零件圓角處的過渡線兩曲面相交兩曲面相切肋板過渡線過渡線過渡線二、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結構1.倒角和倒圓為了便于裝配和操作安全,必須去除零件的銳邊和毛刺,常在軸或孔的端部加工出倒角和倒圓。
45°倒角和倒圓的尺寸注法非45°倒角的尺寸注法2.螺紋退刀槽和砂輪越程槽
在切削加工中,特別是在車螺紋和磨削時,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使砂輪可以稍稍越過加工面,常在零件的待加工面的末端臺肩處,先車出螺紋退刀槽或砂輪越程槽。退刀槽
砂輪越程槽3.凸臺和凹坑
零件之間的接觸表面,一般都需要加工,以保證良好的接觸。為了減少加工面或減輕重量,以降低制造費用,常在鑄件上設計凸臺和凹坑。4.鉆孔結構設計的孔結構在加工時,不要讓鉆頭單邊受力,鉆頭軸線盡量垂直于被鉆孔的端面,以防鉆頭折斷。極限與配合表面結構幾何公差材料的熱處理和表面處理8.5零件圖的技術要求一、表面結構波距>10mm屬原始度輪廓。1.基本概念
波距<1mm屬粗糙度輪廓。波距1-10mm屬波紋度輪廓。表面結構: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紋度、表面缺陷、表面紋理和表面幾何形狀的總稱。表面粗糙度: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峰谷所組成的這種微觀幾何形狀特征。2.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1)算術平均偏差Ra:在一個取樣長度內,輪廓偏距Y(表面輪廓上的點至基準線的距離)的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取樣長度lr:用于判別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準線長度,通常包含至少5個輪廓峰和5個輪廓谷。Y取樣長度基準線2)輪廓最大高度Rz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峰頂線和輪廓谷底線之間的距離。最大輪廓峰高取樣長度最大輪廓谷深Ra、Rz中優先選用Ra。3)評定參數的規定數值Ra0.0120.0250.0500.1000.200.400.801.603.26.312.52550100Rz0.0250.0500.1000.200.400.801.603.26.312.525501002004008001600μm1)表面結構符號基本符號,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獲得基本符號加一短畫,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如車、銑、鉆、磨、拋光、電火花加工等。基本符號加一小圓,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獲得。如鑄、鍛、沖壓、熱軋、冷軋、粉末治金等。在上述三個符號的長邊上均可加一橫線,用于標注有關參數和說明符號意義及說明3.表面結構的注法符號畫法:H1=1.4h(h=字高)H2=2H1+1位置a:注寫表面結構的單一要求a和b:a注寫第一表面結構要求
b注寫第二表面結構要求位置c:注寫加工方法,如“車”、“磨”等位置d:注寫表面紋理方向,如“=”、“×”等位置e:注寫加工余量2)表面結構代號例8-1:解釋表面結構代號的含義。表示用任意方法獲得的表面,Ra的上限值為0.8μm,“16%規則”(默認)。表示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的表面,Rz的最大值為0.2μm,“最大值規則”。表示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的表面,Ra的上限值為6.3μm,Ra的下限值為3.2μm,“16%規則”(默認)。表示用“車”的方法獲得的表面,Ra的最大值為3.2μm,Ra的最小值為1.6μm,加工余量為0.3mm,“最大值規則”。極限值判斷規則分為兩種:16%規則:當被檢表面測得的全部參數值中超過極限值的個數不多于總個數的16%時,該表面是合格的。最大值規則:當被檢表面測得的參數值一個也不應超過極限值。16%規則是默認規則,應用最大值規則時須在數值前加注“max”或“min”,如Ramax0.8表示應用最大規則,Ra0.8表示應用16%規則。基本規定:3)表面結構的標注①在同一張圖樣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標注一次代(符)號,并按規定分別注在可見輪廓線、尺寸界線、尺寸線和其延長線上。②符號的尖端必須從材料外指向表面。③表面結構參數值的大小、方向與尺寸數字的大小、方向一致。標注方法:①表面結構可標注在輪廓線或其延長線上,其符號應從材料外指向并接觸表面。必要時,也可用帶箭頭或黑點的指引線引出標注。②在不致引起誤解時,表面結構可標注在給定的尺寸線上。也可標注在幾何公差框格的上方。③由幾種不同的工藝方法獲得的同一表面,當需要明確每種工藝方法的表面結構要求時,應分別進行標注。④圓柱和棱柱的表面結構要求只標注一次。如果每個棱柱表面有不同的結構要求,則應分別單獨標注。
零件上連續表面的結構要求只標注一次。⑤螺紋、齒輪工作表面沒有畫出牙(齒)形時,螺紋的表面結構標在尺寸線上,齒輪的表面結構標在分度圓上。⑥倒角、圓角、鍵槽、中心孔的表面結構要求按圖示標注。⑦當在圖樣某個視圖上構成封閉輪廓的各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結構要求時,在表面結構代號上加一圓圈,標注在圖樣中零件的封閉輪廓線上。圖示符號是指對圖形中封閉輪廓的六個面的共同要求,不包括前后面。⑧如果在工件的多數(包括全部)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結構要求時,其表面結構可統一標注在圖樣的標題欄附近。此時,表面結構符號后面應有:在圓括號內給出無任何其他標注的基本符號或者在圓括號內給出不同的表面結構要求。不同的表面結構要求應直接標注在圖形中。⑨如果零件的所有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結構要求,則可將表面結構代號統一標注在圖樣的標題欄附近。⑩多個表面有共同的表面結構要求時,用帶字母的完整符號,以等式的形式,在圖形或標題欄附近,對有相同表面結構要求的表面進行簡化標注。二、極限與配合當裝配一臺機器或部件時,從一批規格相同的零件中任意取一件,不經過修配或再調整,就能裝到機器或部件上,并能保證使用要求。零件的這種性質稱為互換性。零件在制造過程中,由于加工或測量等因素的影響,完工后一批零件的實際尺寸總存在誤差。為保證零件的互換性,就必須將零件的實際尺寸控制在允許變動的范圍內。1.零件的互換性2.有關尺寸的術語及定義1)尺寸:以特定單位(如mm)表示線性尺寸值的數值。2)公稱尺寸:設計確定的尺寸(?40mm)。3)實際尺寸:通過實際測量獲得的某尺寸(?40.001mm)。4)極限尺寸:允許尺寸變動的兩個界限值。零件合格的條件:下極限尺寸≤實際尺寸≤上極限尺寸即39.985≤實際尺寸≤40.006上極限尺寸:允許的最大尺寸。下極限尺寸:允許的最小尺寸。公稱尺寸?40上極限尺寸?40.006下極限尺寸?39.985上極限偏差=上極限尺寸-公稱尺寸。6)尺寸公差(簡稱公差)
允許零件實際尺寸的變動量。下極限偏差=下極限尺寸-公稱尺寸。5)極限偏差:極限尺寸減去公稱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公稱尺寸?40上極限尺寸?40.006下極限尺寸?39.985公差=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偏差-下極限偏差上極限偏差+0.006下極限偏差-0.015尺寸公差0.016零線:表示公稱尺寸的一條基準線,零線上方為正值,下方為負值。-0.015+0.006公差帶:在公差帶圖中,由代表上、下極限偏差的兩條直線所限定的一個帶狀區域。+-0?407)公差帶圖:上、下極限偏差圍成的方框簡圖。上極限偏差下極限偏差公差帶8)標準公差:國家標準規定的用以確定公差帶大小的任一公差。標準公差0標準公差標準公差公稱尺寸+-國家標準共規定了20個等級。即IT01、IT0、IT1—IT18,從IT01至IT18等級依次降低。標準公差表:0.016mm查表舉例:軸的直徑為?50mm,標準公差等級IT為6,則其公差為?公稱尺寸mm公差等級/μm/mmIT01IT0IT1IT2IT3IT4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IT13IT14IT15IT16>0~30.30.50.81.2234610142540600.10.140.250.400.60>3~60.40.611.52.545812183048750.120.180.300.480.75>6~100.40.611.52.546915223658900.150.220.360.580.90>10~180.50.81.2235811182743701100.180.270.430.701.10>18~300.611.52.546913213352841300.210.330.520.841.30>30~500.611.52.54711162539621001600.250.390.621.001.60>50~800.81.2235813193046741201900.300.460.741.201.90>80~12011.52.5461015223554871402200.350.540.871.402.20>120~1801.223.55812182540631001602500.400.631.001.602.50>180~250234.571014202946721151852900.460.721.151.852.90>250~3152.54681216233252811302103200.520.811.302.103.20>315~40035791318253657891402303600.570.891.402.303.60>400~500468101520274063971552504000.630.971.552.504.009)基本偏差:用來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位置的上極限偏差或下極限偏差。一般為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0公稱尺寸+-國家標準規定軸和孔各有28個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寫字母表示孔,小寫字母表示軸。?30f7軸的公差帶代號公差等級代號(大小)-0.041
-0.020?30f7=?30上極限偏差孔的基本偏差代號?30H7軸的基本偏差代號(位置)孔的公差帶代號10)孔和軸公差帶的代號下極限偏差公稱尺寸由基本偏差代號和公差等級代號組成。3.有關配合的術語及定義1)配合:公稱尺寸相同,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分類:
間隙配合過盈配合過渡配合0+-公稱尺寸孔軸孔軸孔軸孔大于軸,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于零)的配合。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最大間隙最小間隙①間隙配合孔軸②過盈配合軸大于孔,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最大過盈最小過盈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孔軸③過渡配合一批零件中可能出現間隙(孔大于軸)也可能出現過盈(軸大于孔)的配合為過渡配合。最大間隙最大過盈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孔軸國家標準對配合規定了基孔制和基軸制兩種基準制度。①基孔制: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選一個),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2)配合制
基準孔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公差帶圖:-0+基準孔的基本偏差代號為“H”,即下極限偏差為0,即下極限尺寸=公稱尺寸。基孔制:a——h通常形成間隙配合j——n通常形成過渡配合p——zc通常形成過盈配合基準軸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公差帶圖:0-+②基軸制: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選一個),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帶形成各種不同配合的制度。基準軸的基本偏差代號為“h”,即上偏差為0,即上極限尺寸=公稱尺寸。A——H通常形成間隙配合J——N通常形成過渡配合P——ZC通常形成過盈配合基軸制:配合代號用孔和軸公差帶代號組成的分數式表示,分子表示孔的公差帶代號,分母表示軸的公差帶代號。在配合代號中有“H”者為基孔制配合;有“h”者為基軸制配合。如H7/g6是基孔制配合,H7表示孔的公差帶代號;g6表示軸的公差帶代號。如K7/h6是基軸制配合,K7表示孔的公差帶代號;h6表示軸的公差帶代號。3)配合代號4)公差與配合的標注方法①零件圖上的標注a.標注公差帶代號:在公稱尺寸后注出基本偏差代號和公差等級數字。?30H8?30f7配合精度明確,標注簡單,但數值不直觀。適用于大批量生產和用量規檢測的尺寸。b.標注極限偏差:注出公稱尺寸及上、下極限偏差值。數值直觀,用萬能量具檢測方便。試制單件及小批生產用此法較多。①零件圖上的標注?30+0.0330
-0.041?30-0.020c.同時標注公差帶代號和極限偏差:在公稱尺寸后,注出基本偏差代號、公差等級及上、下極限偏差值,極限偏差值要加上括號。既明確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數值。適用于生產規模不確定的情況。①零件圖上的標注?30H8()+0.0330?30f7()-0.020-0.041?30H8f7?40F7h6軸軸套箱體?40H8f7②裝配圖上的標注或?40F7/h6孔的公差帶代號公稱尺寸軸的公差帶代號與標準件軸承配合的裝配圖上的標注:標準件滾動軸承為基準件,且滾動軸承的公差帶代號不標,只標相配合的零件公差帶代號。例8-2:查表寫出?30H8/f7的極限偏差數值。
H8是基準孔的公差帶代號
f7是配合軸的公差帶代號…+13+50000-10-19……+43+24+18+27+43+110+6-5……+35+20+15+22+36+90+5-4……FGHKN……877891177……+16+60000-12-23……+53+28+21+33+52+130+6-7……+20+70000-15-28…附表……
…
…
…
…
…
…
…
……-76-28-14-9-15-36-90+1……-50-16-60000+12……-40-13-50000+10……dfghk……976679116……-93-34-17-11-18-43-110+1……-65-20-70000+15……-117-41-20-13-21-52-130+2…附表……
…
…
…
…
…
…
…
…
18公稱尺寸mm大于至……61010141418302424
0
+0.033?30H8=?30-0.041
-0.020?30f7=?30三、幾何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僅存在尺寸誤差,還存在幾何誤差。零件的實際形狀對理想形狀的允許變動量稱為形狀公差。零件的實際位置對理想位置的允許變動量稱為位置公差。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統稱幾何公差。1.概念2.研究對象要素:零件上的點、線、面。被測要素:有幾何公差要求的要素。基準要素:用來確定被測要素方向、位置的要素。公差類型特征項目符號有無基準公差類型特征項目符號有無基準形狀公差直線度無位置公差位置度有平面度無圓度無同心度(中心線)圓柱度無線輪廓度無同軸度(軸線)面輪廓度無方向公差平行度有對稱度垂直度線輪廓度傾斜度面輪廓度線輪廓度跳動公差圓跳動面輪廓度全跳動3.幾何公差特征項目及符號4.幾何公差的標注1)幾何公差框格及其內容左邊第一格的寬度=格子高度=2h(h=字高)。幾何公差數值幾何公差項目符號幾何公差數值幾何公差項目符號基準字母基準字母幾何公差數值幾何公差項目符號2)被測要素的標注方法①當被測要素是輪廓線或表面時,箭頭垂直指向被測要素,與尺寸線明顯錯開。②當被測要素是中心線和中心面時,箭頭與尺寸線對齊。3)基準要素的標注方法基準符號:①當基準要素是輪廓線或表面時,基準三角形應在要素的外輪廓線外部或它的延長線上,應與尺寸線明顯錯開。②當基準要素是軸線或中心平面時,基準三角形應與尺寸線對齊。3)基準要素的標注方法例8-3:解釋圖中幾何公差的含義。①?10h7圓柱面的直線度公差是0.005mm;②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0.005mm;③6N9鍵槽對?16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0.02mm;④?16軸線對?10h7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12mm。零件測繪就是根據實物,通過測量,繪制實物圖樣的過程。8.6零件測繪
零件測繪工作常在機器設備的現場進行,受條件限制,一般先繪制出零件草圖,然后根據零件草圖整理出零件工作圖。一、測量工具
測量尺寸用的簡單工具有:直尺、外卡鉗和內卡鉗;測量較精密的零件時,要用游標卡尺、千分尺或其他工具。1.鋼直尺2.游標卡尺用游標卡尺測量圓柱面的直徑用游標卡尺測量圓柱孔直徑3.內卡鉗用內卡鉗測量時,必須借助直尺讀出零件的尺寸。4.外卡鉗用外卡鉗測量時,必須借助直尺讀出零件的尺寸。5.螺距測量拓印法測量螺紋規測量6.齒輪測量①用游標卡尺測量齒輪的齒頂圓直徑;②數齒數,計算齒輪模數,對照標準選取標準模數;③用標準模數反算齒輪的其他各參數。7.拓印曲面輪廓及推算圓弧半徑和圓心位置
對于板狀曲面體,可用拓印法勾印出其端面輪廓,然后用作圓弧上的兩條弦的垂直平分線的方法,作圖求出圓心和半徑。8.小圓角測量
用圓弧規測量較小的圓角。二、零件測繪舉例1.了解零件在機器(或部件)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北師范大學《金融數學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沅陵縣2025年小升初素養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皖南醫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款式設計與服裝改良考核試卷
- 無機鹽在光電子材料中的應用探索考核試卷
- 煤炭及制品批發市場市場準入機制考核試卷
- 期貨市場區塊鏈技術應用服務考核試卷
- 生物質成型燃料在熱電聯產中的應用實踐考核試卷
- 液體乳品生產工藝優化與效率分析考核試卷
- 獸藥零售的寵物醫療資源整合策略考核試卷
- 鄉村老年人活動中心建設方案
- 2025年上海外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英語課堂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策略研究
- 新文化運動課件
- 糖尿病合并輸尿管結石
- 管線標志樁施工方案
- 揚州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
- 汽車乘員仿真RAMSIS操作指南
- DB11T 1490-2017 人民防空工程防護設備安裝驗收技術規程
- 軍隊采購協議書模板
- 2024-2025學年中職語文基礎模塊 下冊高教版教學設計合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