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工業低品位余熱集中供熱系統技術導則》_第1頁
GB-T《工業低品位余熱集中供熱系統技術導則》_第2頁
GB-T《工業低品位余熱集中供熱系統技術導則》_第3頁
GB-T《工業低品位余熱集中供熱系統技術導則》_第4頁
GB-T《工業低品位余熱集中供熱系統技術導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7.120.01

F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XXXX—XXXX

工業低品位余熱

集中供熱系統技術導則

Generalprinciplesforcentralheatingsystemusinglowgrade

industrialwasteheat

(征求意見稿)

GB/TXX—200×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0)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

II

工業低品位余熱集中供熱系統技術導則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工業低品位余熱集中供熱系統技術方案選擇的基本原則、余熱資源的分類與指標計

算、工業低品位余熱集中供熱系統的設計、施工、調試、驗收以及運行管理。

本標準適用于以工業低品位余熱為熱源的集中供熱系統新建或改擴建項目,其它余熱熱源集中供

熱系統可參照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028

工業余能資源評價方法

GB/T

4272

設備及管道絕熱技術通則

GB/T

8174

設備及管道絕熱效果的測試與評價

GB/T

28638

城鎮供熱管道保溫結構散熱損失測試與保溫效果評定方法

GB

50242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T

50627

城鎮供熱系統評價標準

GB/T

50893

供熱系統節能改造技術規范

GB/T

51074

城市供熱規劃規范

CJJ

28

城鎮供熱管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CJJ

34

城鎮供熱管網設計規范

CJJ/T

55

供熱術語標準

CJJ

88

城鎮供熱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程

CJJ

105

城鎮供熱管網結構設計規范

CJJ/T

185

城鎮供熱系統節能技術規范

CJJ

200

城市供熱管網暗挖工程技術規程

CJJ/T

223

供熱計量系統運行技術規程

3術語和定義

CJJ/T

55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復列出了CJJ/T55中

某些術語和定義。

1

3.1

工業低品位余熱low-gradeindustrialwasteheat

工業生產過程中有利用價值但尚未充分或有效利用的品質較低的余熱。如95℃以下的液體、乏汽、

200℃以下的煙氣、400℃以下的固體等蘊含的可被利用的熱能。

3.2

余熱利用率wasteheatrecoveryrate

回收利用的余熱資源量占總余熱資源量的比例。

3.3

余熱供熱面積比arearatioofheatingwithwasteheat

以余熱作為熱源的集中供熱面積與當地總集中供熱面積的比例。

3.4

余熱供熱節能量energysavingamountofheatingwithwasteheat

提供相同供熱量,原供熱系統熱源側能源消耗量與余熱供熱系統熱源側能源消耗量的差值。

注:以標準煤量表示

3.5

污染物減排量pollutantreduction

采用工業低品位余熱作為熱源替代原供熱系統燃煤、燃氣等熱源后減少的污染物排放量。

3.6

余熱資源量quantityofwasteheatresources

通過技術經濟分析確定的可利用的余熱的數量稱為余熱資源量。

3.7

約定回水溫度agreedtemperatureofreturnwater

余熱熱源供給側主體與熱網需求側主體共同協商約定的、用于雙方進行熱量結算的一次網回水溫

度。

3.8

基本熱負荷baseheatingload

正常供熱期間最低的供熱負荷需求。

[CJJ/T55-2011,定義3.1.5]

3.9

調峰熱負荷adjustedpeakheatingload

基本熱源供熱能力不能滿足、由調峰熱源聯合提供的實際總供熱負荷與基本熱負荷之間的差額熱

負荷。

3.10

熱力站heatingstation

用來轉換供熱介質種類、改變供熱介質參數、分配、控制及計量供給熱用戶熱量的綜合體。

[CJJ/T55-2011,定義6.1.1]

2

3.11

水力平衡hydraulicbalance

熱水供熱系統運行時供給各熱力站(或熱用戶)的實際流量與規定流量數值的一致性。

[CJJ/T55-2011,定義8.3.11]

3.12

多熱源供熱系統multi-sourceheatingsystem

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熱源的集中供熱系統。

[CJJ/T55-2011,定義2.3.15]

4基本原則

4.1總則

工業低品位余熱集中供熱系統技術方案應符合城市發展規劃、城市供熱規劃、節能環保政策和

GB/T

51074的規范要求。

4.2安全可靠原則

余熱熱源供應單位應經營狀況穩定、資信良好,技術水平先進,所屬行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余

熱熱源宜作為基礎熱源,須配置相應的備用熱源和調峰熱源;對于波動性、間斷性余熱熱源宜配置儲

熱裝置以提高系統穩定性,確保供熱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4.3梯級利用原則

根據余熱資源品位,按照從高到低、以高帶低、以需定量的原則,規劃、設計余熱回收利用技術方

案,優選高效熱交換裝置或熱泵,在安全可靠、經濟可行的前提下,優化匹配余熱資源與供熱需求,最

大程度回收余熱,提高余熱回收利用率。

4.4余熱優先原則

立足當地能源資源情況,積極推動集中供熱的清潔化、高效化,優先選擇余熱作為供熱熱源,可

通過余熱供熱面積比來評估當地的余熱資源利用水平。

4.5節能高效原則

研發、推廣高效節能的換熱、熱泵、儲熱、保溫等新裝備、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針對余熱

資源特點提高供熱系統設計水平,鼓勵采用約定回水溫度或熱價與回水溫度掛鉤等創新商業模式,多

措并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分類與指標計算

5.1工業低品位余熱分類

依據載熱體形態將余熱資源分為三類:

a)固態載體余熱資源:包括固態產品和固態中間產品的余熱資源、固態排渣的余熱資源及可燃性

固態廢料等,如焦炭、爐渣、燒結礦、球團礦、連鑄坯。

3

b)液態載體余熱資源:包括液態產品和液態中間產品的余熱資源等,如冷凝水、冷卻水、冷渣

水、可燃性廢液、酸液。

C)氣態載體余熱資源:包括煙氣的余熱資源、放散蒸汽的余熱資源及可燃性廢氣等,如焦爐煤

氣、高爐煤氣、轉爐煤氣、煙氣、乏汽。

5.2主要指標計算

5.2.1余熱回收利用率

余熱回收利用率按式(1)進行計算:

100%

(1)

式中: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巴林右旗| 上犹县| 宝丰县| 古田县| 宣武区| 曲松县| 五指山市| 山东省| 垣曲县| 公安县| 榆林市| 桐乡市| 锡林浩特市| 辛集市| 贵港市| 门源| 沐川县| 松桃| 安吉县| 阜南县| 昌乐县| 丹巴县| 西盟| 黄浦区| 三台县| 民乐县| 山西省| 孙吴县| 鹰潭市| 上饶县| 南乐县| 崇义县| 无锡市| 临海市| 永康市| 永济市| 万全县| 金坛市| 三江|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