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歷史試卷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44頁《第0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同步練習(一)一.選擇題(共13小題)1.楊家將的故事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淵之盟訂立前()A.北宋與金的爭戰 B.南宋與遼的爭戰C.北宋與遼的爭戰 D.南宋與金的爭戰2.對澶淵之盟的評價不正確的是()A.沒有任何積極意義B.使遼宋之間維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C.有利于雙方開展貿易D.歲幣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3.宋遼和議與宋夏和議的共同點是()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②都加重了少數民族人民的負擔③都有利于北宋邊貿的發展④都是在北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前提下訂立的。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4.歷史學習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題。如果你要完成一篇關于“遼、宋、西夏、金時期”的歷史小論文,你可以確定的最合適的論文主題是()A.地方軍閥割據的時代 B.諸侯交替掌握政權的時代C.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D.封建國家統一的時代5.澶淵之盟后,宋遼邊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識干戈(戰爭)”這說明()A.北宋的軍事力量遭到極大地打擊B.宋遼雙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關系C.南方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的局面D.宋遼之間維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6.下邊是某同學整理的學習資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寫了標題,請你根據卡片內容,幫他擬一個標題()1004年遼軍大規模進攻北宋,直接威脅北宋都城,第二年遼宋訂立和約,北宋給遼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使雙方保持相對和平局面.A.澶淵之盟 B.宋夏議和 C.靖康之變 D.宋金議和7.如圖所示局面的出現發生在哪一事件后?()A.唐太宗大敗突厥后 B.澶淵之盟后C.靖康之役后蘇轍:《欒城集》 D.偃城大捷后8.圖示法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面對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確的是()A. B. C. D.9.下列人物屬于古代黨項族的杰出統治者的是()A.完顏阿骨打 B.忽必烈 C.耶律阿保機 D.元昊10.宋真宗時,針對遼的大舉南犯,堅決主戰的大臣是()A.寇準 B.宗澤 C.岳飛 D.于謙11.某班舉行辯論會,同學們的辯論題目中哪一個準確概括了兩宋時期的特征()A.盛世危機 B.短暫繁榮 C.帝國中興 D.政權并立12.1005年,遼與北宋訂立“澶淵之盟”:雙方撤軍,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給遼銀、絹等錢物,稱為“歲幣”。史書當中對此事評價不一,下列各項中肯定澶淵之盟積極作用的有()①澶淵之盟對宋朝是一個屈辱的城下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②澶淵之盟是宋遼實力均衡的產物,保持了長期相對和平的局面③北宋大臣說:“雖每歲贈遺,較于用兵之費,不過百分之一”④“(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統契丹,建政權,都上京,為太祖”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歷史上的哪一位君主()A.松贊干布 B.元昊C.阿保機 D.阿骨打二.填空題(共4小題)14.民族政權,分立更替。(1)916年契丹首領在上京建立了契丹國。(2)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發動兵變,建立了宋朝。(3)1038年族首領元昊自立為大夏王,都城設在興慶。(4)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稱帝建立了金朝,先后滅亡了遼和北宋。15.觀察如圖,請將民族政權名稱填在相應的方框內。A西夏B南宋C金。16.如圖:把下列字母填在圖中的方框里A:北宋B西夏C遼。三.解答題(共3小題)1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005年,遼宋議和,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摘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下冊》請回答:(1)材料中的遼是由哪個少數民族建的政權?(2)根據材料指出,澶淵之盟的主要內容有哪些?(3)你認為應該怎樣評價澶淵之盟?(4)京劇《澶淵之盟》中的劇詞“將舟船暫駐中流,寡人要一觀黃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歷史上的哪位皇帝?18.識圖題(1)填寫出遼、北宋、西夏的相應位置:A.B.C.(2)填寫建立遼、西夏民族的名稱:遼:;西夏:(3)仔細觀察上圖,你能看出這一時期政治特點嗎?(4)A和B兩國之間連年發動戰爭,后來兩國簽訂了什么條約?有人說,這是一個屈辱的條約。也有人說,它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你是如何看待這個條約的?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宋皇帝謹致誓書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續資治通鑒長編》材料二“……死時,遼朝大臣集會致哀,遼道宗說:‘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蘇轍《欒城集》材料三從歷史的后端看來,這1005年的協定有它的作用。……這種為和平付出之代價無疑比戰費來得低廉。……可是這種看法必須全部放棄當事人的觀感……他們無法承認這種妥協為事理之當然。中國歷史之中,從無一個統一天下的大帝國卑躬屈節地向一個文化程度低的邊區國家進貢。﹣﹣黃仁宇《中國大歷史》(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誰?“北朝”是指哪一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2)材料一中的“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統稱為什么?這一規定開始于雙方的哪一約定?(3)鏈接所學知識,請你談談材料二說明了什么?(4)辨析材料三,請你談談黃仁宇先生對“1005年的協定”的評價。參考答案和解析一.選擇題(共13小題)1.楊家將的故事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淵之盟訂立前()A.北宋與金的爭戰 B.南宋與遼的爭戰C.北宋與遼的爭戰 D.南宋與金的爭戰【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宋遼戰爭的認識.【解答】根據“澶淵之盟”的訂立可知,宋真宗時,遼大舉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宰相寇準力勸黃帝親征、宋真宗抵達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遼宋議和,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楊家將的故事正是反映了北宋與遼的爭戰,“澶淵之盟”以后,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扎實掌握宋遼西夏并立與和戰的有關史實.2.對澶淵之盟的評價不正確的是()A.沒有任何積極意義B.使遼宋之間維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C.有利于雙方開展貿易D.歲幣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了遼與北宋并立與和戰的相關知識,把握對澶淵之盟的正確評價.【解答】宋真宗時(1004年),遼大舉進攻北宋,宰相寇準力勸宋真宗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第二年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澶淵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但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有利于雙方開展貿易.所以澶淵之盟也不是沒有任何積極意義.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遼與北宋的戰和的相關史實.3.宋遼和議與宋夏和議的共同點是()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②都加重了少數民族人民的負擔③都有利于北宋邊貿的發展④都是在北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前提下訂立的。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以宋遼和議與宋夏和議為依托,考查的是遼、宋、夏、金民族政權并立的知識.【解答】宋遼和議與宋夏和議都是北宋送給遼和西夏歲幣,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宋遼和議與宋夏和議后,宋遼之間和宋夏之間都出現了較長時間的安定的局面,有利于宋遼和宋夏之間貿易的發展.故選A.【點評】本題以宋遼和議與宋夏和議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遼、宋、夏、金民族政權并立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4.歷史學習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題。如果你要完成一篇關于“遼、宋、西夏、金時期”的歷史小論文,你可以確定的最合適的論文主題是()A.地方軍閥割據的時代 B.諸侯交替掌握政權的時代C.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D.封建國家統一的時代【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遼宋夏金時期歷史特征的知識點.【解答】遼宋夏金時期,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該時期我國出現了遼、宋、西夏、金等幾個民族政權并立的局面.故選C.【點評】本題以遼宋夏金時期,中國歷史出現民族政權并立的局面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學生總結、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5.澶淵之盟后,宋遼邊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識干戈(戰爭)”這說明()A.北宋的軍事力量遭到極大地打擊B.宋遼雙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關系C.南方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的局面D.宋遼之間維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北宋和遼之間的關系,掌握澶淵之盟的影響即可.【解答】1004年秋,遼軍南下,深入宋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宋真宗御駕親征澶州城督戰,宋軍士氣大振.遼提出和議.1005年1月北宋與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宋、遼邊境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穩定,雙方互使,貿易發展.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對澶淵之盟的理解和運用,需要掌握宋遼和議的影響.6.下邊是某同學整理的學習資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寫了標題,請你根據卡片內容,幫他擬一個標題()1004年遼軍大規模進攻北宋,直接威脅北宋都城,第二年遼宋訂立和約,北宋給遼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使雙方保持相對和平局面.A.澶淵之盟 B.宋夏議和 C.靖康之變 D.宋金議和【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了遼與北宋的關系.【解答】根據題目給出的時間1004年、政權遼與宋及內容影響,可知是反映的是澶淵之盟.宋真宗時(1004年),遼大舉進攻北宋,宰相寇準力勸宋真宗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第二年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遼與北宋關系的相關史實.7.如圖所示局面的出現發生在哪一事件后?()A.唐太宗大敗突厥后 B.澶淵之盟后C.靖康之役后蘇轍:《欒城集》 D.偃城大捷后【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澶淵之盟,分析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理解澶淵之盟的影響即可解答.【解答】分析題干材料,“遼與朝廷(即北宋)和好多年,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愿打仗.”體現了遼與北宋的友好關系.結合所學可知,北宋與遼訂立“澶淵之盟”后,雙方南北貫通,互市不絕,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對和平的局面,雙方的經濟和文化都呈現出繁榮的景象.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澶淵之盟,需要準確理解的影響.澶淵之盟的訂立,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但是換來了雙方持續百年的和平,有利于雙方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所以應該肯定.8.圖示法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面對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確的是()A. B. C. D.【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兩宋與遼、西夏、金并立的歷史準確識記.【解答】依據已學知識可知,遼朝,又稱契丹國,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在北宋的東北;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夏在北宋的西北,史稱西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注意扎實掌握遼、宋、夏、金、元并立時期的主要史實.9.下列人物屬于古代黨項族的杰出統治者的是()A.完顏阿骨打 B.忽必烈 C.耶律阿保機 D.元昊【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了黨項族的杰出統治者.【解答】題目給出的阿骨打是女真族人,忽必烈是蒙古族人,阿保機是契丹族人,元昊是黨項族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相關人物的民族.10.宋真宗時,針對遼的大舉南犯,堅決主戰的大臣是()A.寇準 B.宗澤 C.岳飛 D.于謙【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真宗時堅決主戰的大臣寇準.【解答】宋真宗時(1004年),遼大舉進攻北宋,宰相寇準力勸宋真宗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第二年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澶淵之盟的時間、經過和影響.11.某班舉行辯論會,同學們的辯論題目中哪一個準確概括了兩宋時期的特征()A.盛世危機 B.短暫繁榮 C.帝國中興 D.政權并立【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兩宋時期的特征.【解答】兩宋時期,契丹人建立遼,黨項人建立西夏,女真人建立金,以及漢人建立宋朝.各民族政權并立,互相攻伐,有戰有和.因此兩宋時期,最顯著的時代特點是民族政權并立.故選D.【點評】本題以某班舉行辯論會為依托,考查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兩宋時期的特征.12.1005年,遼與北宋訂立“澶淵之盟”:雙方撤軍,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給遼銀、絹等錢物,稱為“歲幣”。史書當中對此事評價不一,下列各項中肯定澶淵之盟積極作用的有()①澶淵之盟對宋朝是一個屈辱的城下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②澶淵之盟是宋遼實力均衡的產物,保持了長期相對和平的局面③北宋大臣說:“雖每歲贈遺,較于用兵之費,不過百分之一”④“(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澶淵之盟的作用.【解答】肯定澶淵之盟積極作用的有,澶淵之盟是宋遼實力均衡的產物,保持了長期相對和平的局面,北宋大臣說:“雖每歲贈遺,較于用兵之費,不過百分之一”,“(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消極作用有澶淵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澶淵之盟的作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澶淵之盟是宋遼保持了長期相對和平的局面.13.“統契丹,建政權,都上京,為太祖”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歷史上的哪一位君主()【考點】契丹的興起和遼的建立.【分析】本題考查契丹的興起與遼的建立.【解答】遼朝,又稱契丹國,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機登基稱帝,國號“契丹”,定都上京.阿保機是遼太祖.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契丹的興起與遼的建立,屬于基礎知識.二.填空題(共4小題)14.民族政權,分立更替。(1)916年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在上京建立了契丹國。(2)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了宋朝。(3)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自立為大夏王,都城設在興慶。(4)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會寧稱帝建立了金朝,先后滅亡了遼和北宋。【考點】契丹的興起和遼的建立;陳橋兵變和北宋的建立;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遼、宋、夏、金并立時期的史實.結合所學即可解答.【解答】(1)結合所學可知,遼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地區建立的封建王朝.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在上京稱汗,國號“契丹”,后遼太宗改國號為“遼”,1125年為金國所滅.(2)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北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1127年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兵擄走,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3)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興慶稱帝建國,史稱西夏.1227年亡于蒙古政權.(4)女真是靺鞨部落的一支,居住在黑龍江的中下游地區.女真族首領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各部后,1115年于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先后滅亡了遼和北宋.1234年,金在南宋和蒙古政權的南北夾擊下覆亡.故答案為:(1)耶律阿保機.(2)陳橋驛.(3)黨項.(4)會寧.【點評】本題旨在考查遼、宋、夏、金四個政權建立的基礎知識,需要準確掌握相關知識點.還要認識:陳橋兵變、靖康之變等史實.15.觀察如圖,請將民族政權名稱填在相應的方框內。A西夏B南宋C金。【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宋、金、西夏的并立與和戰.【解答】11世紀前期,西北地區的黨項首領元昊建立西夏,12世紀初,東北地區的女真首領阿骨打建立金,1127年趙構在南方建立南宋,后來定都臨安.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宋、金、西夏的并立與和戰,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宋、金、西夏的位置.16.如圖:把下列字母填在圖中的方框里A:北宋B西夏C遼。【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本題考查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解答】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史稱北宋;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國號“契丹”,后改國號為“遼”,都城上京;1038年,黨項族元昊建立西夏,都城興慶.故答案為:從上到下:C、B、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圖讀圖的能力和準確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教材基礎知識.三.解答題(共3小題)1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005年,遼宋議和,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摘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下冊》請回答:(1)材料中的遼是由哪個少數民族建的政權?(2)根據材料指出,澶淵之盟的主要內容有哪些?(3)你認為應該怎樣評價澶淵之盟?(4)京劇《澶淵之盟》中的劇詞“將舟船暫駐中流,寡人要一觀黃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歷史上的哪位皇帝?【考點】契丹的興起和遼的建立;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遼政權建立的知識點.(2)本題考查的是澶淵之盟內容的知識點.(3)本題考查的是評價澶淵之盟的知識點.(4)本題考查澶淵之盟訂立時期的北宋皇帝.【解答】(1)由材料“1005年,遼宋議和,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可知題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是澶淵之盟的歷史.與北宋議和,訂立澶淵之盟的遼國是由契丹族建立的.(2)由材料“1005年,遼宋議和,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可知澶淵之盟的內容是: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3)據所學知,對于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一個屈辱的和約,“歲幣”成為北宋人民沉重的負擔.但是澶淵之盟的訂立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后的遼宋邊境長期處于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雙方展開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從長遠看有利于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4)依據題干信息“澶淵之盟”,結合所學知識:北宋真宗時期,遼軍大舉進攻北宋,宋遼澶州之戰后,北宋與遼簽訂了澶淵之盟.故答案為:(1)契丹族.(2)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3)對于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一個屈辱的和約,“歲幣”成為北宋人民沉重的負擔.但是澶淵之盟的訂立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后的遼宋邊境長期處于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雙方展開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從長遠看有利于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4)宋真宗.【點評】本題以“澶淵之盟”為切入點,考查了遼宋之間的關系,重點記憶澶淵之盟的內容及影響.18.識圖題(1)填寫出遼、北宋、西夏的相應位置:A.遼B.北宋C.西夏(2)填寫建立遼、西夏民族的名稱:遼:契丹族;西夏:黨項族(3)仔細觀察上圖,你能看出這一時期政治特點嗎?(4)A和B兩國之間連年發動戰爭,后來兩國簽訂了什么條約?有人說,這是一個屈辱的條約。也有人說,它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你是如何看待這個條約的?【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2)本題主要考查建立遼、西夏的民族.(3)本題主要考查遼宋夏金時期的民族政權并立.(4)本題主要考查對澶淵之盟的評價.【解答】(1)由圖可知,A為遼政權,B為北宋政權,C為西夏政權.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史稱北宋;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國號“契丹”,后改國號為“遼”,都城上京;1038年,黨項族元昊建立西夏,都城興慶.(2)北宋時期,與宋并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有遼、西夏和金.遼是契丹族所建;西夏是黨項族建立的政權.(3)觀察右圖可知,與北宋并立的政權有遼、西夏等政權.因此可以判斷這一時期的政治特點是民族政權并立.(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宋真宗時(1004年),遼大舉進攻北宋,宰相寇準力勸宋真宗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第二年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澶淵之盟雖然是一個屈辱的條約,北宋每年向遼國交納大量歲幣,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是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多年的戰爭,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對和平局面,促進了雙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故答案為:(1)A.遼;B.北宋;C.西夏.(2)遼:契丹;西夏;黨項.(3)民族并立或政權并立.(4)澶淵之盟;澶淵之盟雖然是一個屈辱的條約,北宋每年向遼國交納大量歲幣,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是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多年的戰爭,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對和平局面,促進了雙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和識讀地圖的能力.注意掌握遼宋夏金時期的民族政權并立.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宋皇帝謹致誓書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續資治通鑒長編》材料二“……死時,遼朝大臣集會致哀,遼道宗說:‘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蘇轍《欒城集》材料三從歷史的后端看來,這1005年的協定有它的作用。……這種為和平付出之代價無疑比戰費來得低廉。……可是這種看法必須全部放棄當事人的觀感……他們無法承認這種妥協為事理之當然。中國歷史之中,從無一個統一天下的大帝國卑躬屈節地向一個文化程度低的邊區國家進貢。﹣﹣黃仁宇《中國大歷史》(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誰?“北朝”是指哪一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2)材料一中的“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統稱為什么?這一規定開始于雙方的哪一約定?(3)鏈接所學知識,請你談談材料二說明了什么?(4)辨析材料三,請你談談黃仁宇先生對“1005年的協定”的評價。【考點】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分析】(1)本題考查的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的知識點.(2)本題考查的是澶淵之盟的知識點.(3)本題考查的是澶淵之盟影響的知識點.(4)本題考查的是對澶淵之盟評價的知識點.【解答】(1)由材料“大宋皇帝謹致誓書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澶淵之盟的歷史.“大宋皇帝”是指宋真宗.“北朝”是指由契丹族建立的遼政權.(2)由材料“大宋皇帝謹致誓書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澶淵之盟的歷史.澶州之戰之后,宋遼議和,遼軍撤走,宋朝給遼歲幣,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史稱澶淵之盟.(3)由材料“…死時,遼朝大臣集會致哀,遼道宗說:‘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可知澶淵之盟使北宋與遼之間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促進了雙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使雙方的經濟文化都呈現出繁榮的景象.(4)由材料“這種為和平付出之代價無疑比戰費來得低廉.…可是這種看法必須全部放棄當事人的觀感…他們無法承認這種妥協為事理之當然.中國歷史之中,從無一個統一天下的大帝國卑躬屈節地向一個文化程度低的邊區國家進貢.”可知黃仁宇先生認為一方面澶淵之盟使北宋與遼之間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這種用錢物來換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認為澶淵之盟對北宋來說是屈辱的.故答案為:(1)宋真宗.契丹族.(2)歲幣.澶淵之盟.(3)材料二說明了澶淵之盟的積極影響,它使宋遼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雙方的經濟文化都呈現出繁榮的景象.(4)提示:他認為一方面用錢物來換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認為此和約對北宋來說是屈辱的.【點評】本題以宋與遼的和戰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澶淵之盟和宋遼和戰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第0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同步練習(二)一、選擇題:1.下邊是某同學整理的學習資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寫了標題,請你根據卡片內容,幫他擬一個標題()1004年遼軍大規模進攻北宋,直接威脅北宋都城,第二年遼宋訂立和約,北宋給遼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使雙方保持相對和平局面.A.澶淵之盟
B.宋夏議和
C.靖康之變
D.宋金議和2.圖示法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面對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確的是()A.
B.
C.
D.3.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有一段描寫丐幫幫主喬峰與群雄相斗的慘烈文字,導火索是群雄發現了喬峰是契丹人的身世,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A.當時契丹與北宋沖突加劇,雙方處于戰爭狀態B.丐幫幫規不允許契丹人做幫主C.因為喬峰欺騙了大家D.有人嫉妒喬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4.2013年7月16日,黑龍江省博物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聯合在哈爾濱舉行“大夏尋蹤--西夏文物精品展”,西夏是以黨項族為主體建立的政權,在長達近兩個世紀的繁榮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西夏文化。西夏政權的都城是在()A.興慶
B.汴京
C.會寧
D.臨安5.宋遼議和、宋夏議和從本質上看,反映了()A.北宋政府腐敗無能,軟弱可欺B.宋、遼和西夏都想在三個政權并立中趨利避害C.歷史上中華民族大家庭內各民族和平共處、共同繁榮的主流民族關系D.三個政權誰都吞并不了誰6.下列沒有統一全國的朝代是()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7.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楊康和郭靖名字中的“靖”和“康”主要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關()A.宋金對峙
B.宋遼議和
C.金滅北宋
D.西夏的建立8.如圖所示局面的出現發生在哪一事件后?()A.唐太宗大敗突厥后
B.澶淵之盟后C.靖康之役后蘇轍:《欒城集》
D.偃城大捷后9.對澶淵之盟的歷史作用評價錯誤的一項是()A.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B.此后遼宋邊境出現長期的相對和平穩定狀態C.有利于雙方生產的發展和經濟文化交流D.沒有增加人民負擔10.你看過電視連續劇《天龍八部》嗎?劇中人物身份復雜,蕭峰是契丹人、段譽是大理人、虛竹是大宋人,還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那么,下列形勢圖中符合該劇故事背景的是()A.
B.C.
D.11.同學們在討論“澶淵之盟”,小華說:“是宋真宗的軟弱和北宋政府的無能造成的。”
小強說:“是對方太強大,北宋朝廷沒辦法。”同學們哄堂大笑…….小強說的“對方”
是()A.夏
B.遼
C.回鶻
D.金12.1004年,遼軍大舉進攻北宋時,堅決請求皇帝親自率兵征討遼軍的宰相是()A.寇準
B.文天祥
C.蘇軾
D.岳飛13.簽訂“澶淵之盟”時的宋代皇帝是()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欽宗14.“澶淵之盟”是下列哪兩個政權之間的盟約()A.北宋與遼
B.北宋與西夏
C.南宋與金
D.南宋與西夏15.北宋靖康年間,一位書生奮筆疾書:“恨金邦胡虜猖獗,哀兩帝身陷塞北”,詩中的“兩帝”是指()A.宋高宗、宋真宗
B.宋徽宗、宋欽宗C.宋高宗、宋欽宗
D.宋徽宗、宋高宗二、綜合探究題:16.探究題:構建和諧社會是當今社會的焦點話題之一。而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和諧,則更是事關國家統一、地區發展的重大問題。下面是對我國唐宋時期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關系進行的探討,請你也參與進來。【唐朝“和同為一家”的民族關系】列舉唐朝與少數民族友好往來的史實兩例。【宋朝先戰后和的民族關系】(2)請舉出宋朝與少數民族“戰與和”的事例各一項。(3)宋與少數民族政權維持相對和平關系有什么意義?【深入探究】(4)通過對唐宋時期民族關系的探究,你認為應該如何正確看待民族關系?三、讀圖說史題:17.(1)觀察《遼、北宋、西夏形勢圖》,請將下列相應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答題卡圖中對應的方框內A.契丹族建立的政權B.黨項族建立的政權(2)請結合地圖歸納這一時期的政治特征。四、材料解析題:18.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民族內部各民族間有矛盾、沖突與戰爭,也有和平相處與友好交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歷史上某一時期的形勢圖(如圖)材料二:“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請回答:(1)請寫出材料一中A、B所對應的政權名稱。(2)材料二指歷史上的什么事件?(3)材料三中“靖康恥”指的是什么事件?(4)概括這二段材料所反映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答案】1.A
2.B
3.A
4.A
5.C
6.C
7.C
8.B
9.D
10.B
11.B
12.A
13.C
14.A
15.B16.(1)文成公主入藏;唐蕃會盟,建立會盟碑。(2)戰:澶州之戰(或西夏進攻北宋);和:澶淵之盟(或宋夏和議)。(3)可以使雙方邊境相對穩定,進行貿易往來,促進經濟文化交流。(4)我國是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的歷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締造的。雖然民族間有過沖突與戰爭,但和平友好是民族交往的主流。17.(1)上框A,下框B。(2)民族政權并立。18.(1)由材料一圖中的“西夏、上京、東京”等信息可知,材料一中的地圖是《遼、北宋、西夏形勢圖》,因此材料一中A所對應的政權是遼,B所對應的政權北宋.(2)由材料“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澶淵之盟.(3)材料三出自岳飛的《滿江紅》,詞中的“靖康恥”指的是靖康之變.(4)材料三出自岳飛的《滿江紅》,詞中的“匈奴”指的是建立的金政權的女真族.(5)遼、宋、夏、金時期,我國出現了多個民族政權并立的局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封建經濟繼續發展.故答案為:(1)A、遼或契丹族;B、北宋.(2)澶淵之盟.(3)靖康之變.(4)女真族.(5)民族政權并立.《第0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同步練習(三)一、單項選擇題遼和西夏分別由哪個民族建立?()契丹族、黨項族B.漢族、契丹族回族、漢族D.黨項族、契丹族2.京劇《澶淵之盟》是一出歷史故事劇,其中歌詞“將舟船暫駐中流,寡人要一觀黃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歷史上的哪位皇帝()A.寇準B.宋真宗C.宋高宗D.明太祖3.宋遼戰爭的直接起因是()A.遼兵南下掠奪B.宋軍為奪取幽云地區C.遼國需要歲幣D.宋真宗懦弱無能4.“(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蘇轍:《欒城集》)。出現該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融合加強B.宋、遼邊境開設榷場C.宋遼訂立澶淵之盟D.岳家軍的抵抗5.澶淵之盟之后,宋遼邊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識干戈(戰爭)”。這說明()A.北宋的軍事力量遭到極大的削弱B.宋遼之間維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的局面D.宋遼雙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關系6.下圖是中國某一時代的形勢圖。從圖片內容判斷,該圖的主題最可能為()A.春秋的尊王攘夷B.秦朝郡縣制的推廣C.北宋與少數民族政權并存D.元朝民族融合7.下列不屬于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宋、金之間“議和”的共同點是()A.結束了雙方大規模的戰爭狀態B.導致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C.宋王朝都要交納歲幣D.客觀上有利于雙方和平相處8.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為()①北宋建立②澶淵之盟③阿保機建立契丹國④元昊稱大夏國皇帝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非選擇題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宋皇帝謹致誓書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續資治通鑒長編》材料二“……死時,遼朝大臣集會致哀,遼道宗說:‘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蘇轍《欒城集》材料三從歷史的后端看來,這1005年的協定有它的作用。……這種為和平付出之代價無疑比戰費來得低廉。……可是這種看法必須全部放棄當事人的觀感……他們無法承認這種妥協為事理之當然。中國歷史之中,從無一個統一天下的大帝國卑躬屈節地向一個文化程度低的邊區國家進貢。——黃仁宇《中國大歷史》(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誰?“北朝”是指哪一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2)材料一中的“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統稱為什么?這一規定開始于雙方的哪一約定?(3)鏈接所學知識,請你談談材料二說明了什么。(4)辨析材料三,請你談談黃仁宇先生對“1005年的協定”的評價。【參考答案】A2.B3.B4.C5.B6.C7.B7.D8.(1)宋真宗。契丹族。(2)歲幣。澶淵之盟。(3)說明了澶淵之盟的積極影響,它使宋遼之間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雙方的經濟文化都呈現出繁榮的景象。(4)一方面他認為用錢物來換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認為此和約對北宋來說是屈辱的。《第0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同步練習(四)一、課堂訓練1、澶淵之盟在客觀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削弱了契丹勢力B維持了長期和平C消除了民族矛盾D加速了北宋滅亡2、宋遼“澶淵之盟”后,雙方在邊境設置的貿易機構是()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場D.十三行3、五代后期,為結束分裂割據局面做出貢獻的是:()A.隋文帝B.隋煬帝C.北周武帝D.后周世宗4、宋與遼、宋與西夏訂立和議后,對雙方產生的主要影響是()A.雙方基本上維持了和平局面B.加速了遼、西夏封建化的進程C.加強了民族融合D.加深了北宋的經濟負擔5、北宋為奪回被遼占領地區,幾次北伐失敗后采取了()消極防御政策A步步為營B守內虛外C分兵把守D虛內守外6、下列與北宋互市邊境貿易的國家有()A后周遼B蒙古國西夏C遼西夏D南宋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藩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蘇轍《欒城集》)完成7-8題7、反映的是北宋與()關系A西夏B遼C女真D南宋8、上題引用蘇轍的那句話,能體現出()A遼宋開國以來一直和睦相處B宋遼實力均衡C北宋人民負擔大大減輕D統治階級為百姓謀利9、宋遼,宋夏和議共同點是()A遼夏向宋稱臣B北宋割地求和C北宋送給遼夏“歲幣”D互相禁止邊境貿易10、遼夏吸取南下劫掠遭抵抗的教訓,進而推行()A擴軍備戰B用嚴酷刑罰鎮壓C破壞被占領地區經濟D“以漢制待漢人”二、課堂回顧材料分析閱讀下列材料:自契丹侵取燕薊以北,拓跋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豪英,皆為其用。得中國(指中原)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敵(指遼、西夏)所為,皆與中國等。——《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50請回答:遼、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產生什么歷史作用?問答題你知道遼西夏與北宋如何在碰撞中融合的嗎?三、課堂延伸1、《遼、北宋、西夏并立形勢圖》說明2、、“行營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這首詩描述的是哪個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
B.女真族
C.漢族
D.匈奴族澶淵之盟發生在哪兩個政權之間?(
)A.遼和西夏
B.北宋和遼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3、連線題契丹
元昊
西夏
興慶黨項
阿保機
遼
上京北宋東京圖反映了什么?5、有人說,澶淵之盟是一個屈辱的條約,北宋每年向遼國交納大量歲幣,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也有人說,澶淵之盟有它的歷史條件,它結束了兩國多年的戰爭,增進了兩國的交往,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討論:澶淵之盟的歷史作用參考答案課堂訓練1、B2、C3、D4、A5、B6、C7、B8、B9、C10、D提示:1提示:見書P552提示:見書P573提示:見書P54小字第一段4提示:“對雙方產生”排除B、D,“訂立和議”馬上見效的是A排除C5提示:見書P55第一段6提示:見書P577提示:見書P55引句8提示:開戰排除A,造成危害排除C,統治者為自己考慮排除D9提示:見書P55-56找出相同點10提示:見書P57小字第一段二、課堂回顧1.材料題答:特點:遼和西夏都沿用唐代官制。遼統治者采取“蕃漢分治”的政治制度。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漢法。作用;促進了少數民族政權向封建制過渡,有利于民族融合。2.問答題答:①宋遼夏戰爭與和議,建立互市,邊境貿易繁榮,經濟文化得到交流.②遼夏南下遭中原軍民反抗,不得不“以漢制漢”,從而保護發展先進的中原文明。③遼、西夏的統治者獎勵墾荒,遷移大批漢人北上,促進經濟交流和民族融合,并在農耕文明的影響下效仿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遼統治者在推行漢法同時,注意革除北宋賦役繁雜的弊端,遼境漢人安居樂業。西夏模仿漢字結構創造西夏文字,翻譯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經,并用漢文鑄造錢幣。三、課堂延伸1、北宋基本上統一了中原地區和南方,北宋未能統一全國,同時并立的還有遼、西夏等政權2、A、B3、連線4、答:北宋已經不把商業區與居民住處分隔開來,交替縱橫,反映了統治者開放自由的思想,說明商業在城市非常發達。5、提示:此后南北貫通,互市不絕,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雙方經濟和文化都呈現處繁榮的景象《第0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同步練習(五)一.選擇題1.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以我國歷史上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為背景,契丹人蕭峰是小說中主要人物之一。在10世紀初,統一契丹各部的首領是()A.耶律阿保機B.趙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2.與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數民族政權是哪族建立的()A.契丹族B.女真族C.回紇D.黨項族3.考古隊員在甘肅某地發現了一塊刻有西夏文字的石碑,西夏文字的創制者是()A.完顏阿骨打B.耶律阿保機C.元昊D.成吉思汗4.與北宋并立的政權有()①遼②西夏③突厥④回鶻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學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沒有戰敗的情況下與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妥協議和,不僅稱兄道弟,還歲幣絹帛,這難道不是一種恥辱?”學生乙:“客觀上說,這次議和取得了通過戰爭沒有取得的結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雙方之間再無大規模戰事,禮尚往來、榷場貿易、互通有無,不也造福了百姓?”據此可知,兩位同學談論的“議和”出現在下列哪兩個政權之間()A.宋、遼B.宋、夏C.宋、金D.遼、夏6.澶淵之盟后,宋遼邊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房產獨家代理合同范文
- 二零二五委托投資理財合同
- 反擔保股份質押合同二零二五年
- 政府消費券合同范本
- 學校與醫院合同范本
- 豆制品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年車位租賃合同的范本示范
- 2025年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寧夏警官職業學院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育嬰行業前景及就業前景
- 2024年美容師考試理論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招聘(9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老舊城市燃氣管道更新改造工程設計方案
- 中醫經典臨證思維與實踐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浙江中醫藥大學
- 動火和受限空間作業監護人考試題有答案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園區智慧化評價導則
- 康復醫學科髖關節Harris-、膝關節HSS評分表
- 第五節 胡靜-常用正頜外科手術
- 礦井開拓方案比較
- DB23-黑龍江省建設工程施工操作技術規程-城鎮道路工程.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