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5單元 化學方程式(附答案解析)_第1頁
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5單元 化學方程式(附答案解析)_第2頁
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5單元 化學方程式(附答案解析)_第3頁
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5單元 化學方程式(附答案解析)_第4頁
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5單元 化學方程式(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第一節)1.(專題?株洲)在“2A+3B=2C+4D”的反應中,已知8g物質A完全反應生成11g物質C和9g物質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則物質B的相對分子質量()A.16 B.32 C.48 D.642.(專題?湘西州)根據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判斷,下列錯誤的是()A.Cu+2HCl═CuCl2+H2B.Na2CO3+CaCl2═CaCO3↓+2NaClC.2Fe2O3+C4Fe+3CO2↑D.CO2+Ca(OH)2═CaCO3↓+H2O3.(專題?上海)氯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2KClO32KCl+O2↑ B.2KClO32KCl+3O2C.2KClO32KCl+3O2↑ D.2KClO32KCl+3O2↑4.(專題?臨夏州)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語言.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Mg+O2═MgO2B.Cu+2HCl═CuCl2+H2↑C.NaOH+KCl═NaCl+KOHD.3H2SO4+Fe2O3═Fe2(SO4)3+3H2O5.(專題?懷化)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C+O2CO B.NaOH+H2SO4═Na2SO4+H2OC.CaCO3+2HCL═CaCL2+CO2 D.C+2CuO2Cu+CO2↑6.(專題?瀘州)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石灰水長期存放后產生的白膜用硝酸清洗:Ca(OH)+HNO3═CaNO3+2H2OB.硫酸銨與燒堿混合:NH4SO4+NaOH═NaSO4+H2O+NH3↑C.制取鋁:3Zn+Al2(SO4)3═3ZnSO4+2AlD.銅表面的銅綠[Cu2(OH)2CO3]用鹽酸除去: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7.(專題?永州)下列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KClO3KCl+O2↑ B.NaCl+KNO3═NaNO3+KClC.2Fe+6HCl═2FeCl3+3H2↑ D.CH4+2O2CO2+2H2O8.(專題?邵陽)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2Fe+6HCl═2FeCl3+3H2↑B.Na2CO3+2KNO3═K2CO3+2NaNO3C.Cu+2ZnCl2═CuCl2+ZnD.4P+5O22P2O59.(專題?濟寧)根據下面實驗內容書寫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在空氣中點燃鎂條Mg+O2MgOB.鋁片放入稀硫酸中Al+H2SO4═AlSO4+H2↑C.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鋇2NaOH+BaCl2═Ba(OH)2↓+2NaClD.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Na2CO3+2AgNO3═Ag2CO3↓+2NaNO310.(專題?巴中)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的是()A.鐵在氧氣中燃燒2Fe+3O22Fe2O3B.鹽酸除鐵銹Fe2O3+6HCl═2FeCl3+3H2OC.密閉容器中燃燒紅磷驗證質量守恒定律2P+O2P2O5D.CO還原氧化鐵Fe2O3+3CO═2Fe+3CO211.(專題?河南)下列化學的方程式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確的是()A.工業上用高溫煅燒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CaO+H2OB.醫療上用氫氧化鎂中和過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C.除去銅中少量鐵粉的方法之一:2Fe+6HCl═2FeCl3+3H2↑D.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的原因:CO2+H2O═H2CO312.(專題?宜賓)下列化學方程式及反應類型均正確的是()化學方程式反應類型ACO+O2═CO2化合反應B2KMnO4K2MnO2+MnO2+2O2↑分解反應C2Ag+H2SO4═Ag2SO4+H2↑置換反應DCuSO4+BaCl2═CuCl2+BaSO4↓復分解反應A.A B.B C.C D.D13.(專題?郴州)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體混合物,已知Na元素與C元素的質量比是23:3,把該固體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燒杯里殘留物質的質量是114.2g.則原NaOH和Na2CO3固體混合物中鈉元素的質量是()A.9.2g B.6.9g C.4.6g D.2.3g14.(專題?武漢)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A.X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C.X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D.X屬于有機化合物15.(專題?湖北)AgNO3固體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見光分解時產生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可能是()A.SO2 B.NH3 C.N2 D.NO216.(專題?邵陽)用下列裝置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托盤天平未畫出),能達到目的是()A. B. C. D.17.(專題?湖南)已知M、N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反應:M+2N=P+2Q,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若M、N、P、Q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則該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一定不變B.M、N、P、Q可能含有同一種元素C.若P、Q都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D.若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應,則M、N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218.(專題?蘇州)硝酸銀受熱時會發生如下反應:2AgNO32Ag+2X↑+O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推測X是()A.N2O B.NO2 C.N2O5 D.NO19.(專題?永州)將16gA和足量B混合加熱,A與B發生化學反應,16gA完全反應后生成12gC和8gD,則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是()A.1:1 B.2:1 C.3:1 D.4:120.(專題?邵陽)某化學反應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M+氧氣,根據以上信息,下列關于M組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只含有C、B元素C.含有C、H、O三種元素D.無法確定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專題?株洲)在“2A+3B=2C+4D”的反應中,已知8g物質A完全反應生成11g物質C和9g物質D.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則物質B的相對分子質量()A.16 B.32 C.48 D.64【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反應的B的質量,而后依據化學反應的物質質量之比求出B的相對分子質量即可.【解答】解: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的B的質量是:11g+9g﹣8g=12g,設B的相對分子質量是x2A+3B=2C+4D643x8g12g=x=32故選:B.【點評】在化學方程式計算時,計算質量時與化學式前面的系數無關,在計算相對分子質量時,與化學式前面的系數是有關的,這是解題的關鍵.2.(專題?湘西州)根據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判斷,下列錯誤的是()A.Cu+2HCl═CuCl2+H2B.Na2CO3+CaCl2═CaCO3↓+2NaClC.2Fe2O3+C4Fe+3CO2↑D.CO2+Ca(OH)2═CaCO3↓+H2O【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解答】解:A、銅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不能與稀鹽酸反應,故選項錯誤.B、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C、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3.(專題?上海)氯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2KClO32KCl+O2↑ B.2KClO32KCl+3O2C.2KClO32KCl+3O2↑ D.2KClO32KCl+3O2↑【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解答】解:A、該化學方程式配平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KClO32KCl+3O2↑.B、該化學方程式氧氣后面沒有標注↑,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KClO32KCl+3O2↑.C、該化學方程式缺少反應條件,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KClO32KCl+3O2↑.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4.(專題?臨夏州)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語言.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Mg+O2═MgO2B.Cu+2HCl═CuCl2+H2↑C.NaOH+KCl═NaCl+KOHD.3H2SO4+Fe2O3═Fe2(SO4)3+3H2O【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解答】解:A、該化學方程式中氧化鎂的化學式書寫錯誤,缺少反應條件,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2Mg+O22MgO.B、銅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不能與稀鹽酸反應,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鈉與氯化鉀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5.(專題?懷化)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C+O2CO B.NaOH+H2SO4═Na2SO4+H2OC.CaCO3+2HCL═CaCL2+CO2 D.C+2CuO2Cu+CO2↑【分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反應是否符合客觀事實,②是否已配平,③條件和符號是否漏缺,④化學式書寫是否錯誤.【解答】解:A、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方程式為:2C+O22CO,故A錯誤,B、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故B錯誤,C、生成物不正確,未標氣體符號,正確的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C錯誤,D、該方程式應用的原理正確,化學式書寫正確,滿足質量守恒定律,故D正確,故選D【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檢查應用的原理,然后在檢查化學式的書寫,最后應檢查是否進行了配平.6.(專題?瀘州)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石灰水長期存放后產生的白膜用硝酸清洗:Ca(OH)+HNO3═CaNO3+2H2OB.硫酸銨與燒堿混合:NH4SO4+NaOH═NaSO4+H2O+NH3↑C.制取鋁:3Zn+Al2(SO4)3═3ZnSO4+2AlD.銅表面的銅綠[Cu2(OH)2CO3]用鹽酸除去: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解答】解:A、該化學方程式氫氧化鈣、硝酸鈣的化學式書寫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Ca(OH)2+2HNO3═Ca(NO3)2+2H2O.B、該化學方程式硫酸銨、硫酸鈉的化學式書寫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C、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鋁弱,不能與硫酸鋁發生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7.(專題?永州)下列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KClO3KCl+O2↑ B.NaCl+KNO3═NaNO3+KClC.2Fe+6HCl═2FeCl3+3H2↑ D.CH4+2O2CO2+2H2O【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解答】解:A、該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B、氯化鈉與硝酸鉀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C、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8.(專題?邵陽)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2Fe+6HCl═2FeCl3+3H2↑B.Na2CO3+2KNO3═K2CO3+2NaNO3C.Cu+2ZnCl2═CuCl2+ZnD.4P+5O22P2O5【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解答】解:A、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B、碳酸鈉與硝酸鉀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C、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鋅弱,不能發生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9.(專題?濟寧)根據下面實驗內容書寫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在空氣中點燃鎂條Mg+O2MgOB.鋁片放入稀硫酸中Al+H2SO4═AlSO4+H2↑C.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鋇2NaOH+BaCl2═Ba(OH)2↓+2NaClD.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Na2CO3+2AgNO3═Ag2CO3↓+2NaNO3【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解答】解:A、該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Mg+O22MgO.B、該化學方程式硫酸鋁的化學式書寫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Al+3H2SO4═Al2(SO4)3+3H2↑.C、氫氧化鈉與氯化鋇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10.(專題?巴中)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的是()A.鐵在氧氣中燃燒2Fe+3O22Fe2O3B.鹽酸除鐵銹Fe2O3+6HCl═2FeCl3+3H2OC.密閉容器中燃燒紅磷驗證質量守恒定律2P+O2P2O5D.CO還原氧化鐵Fe2O3+3CO═2Fe+3CO2【分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反應是否符合客觀事實,②是否已配平,③條件和符號是否漏缺,④化學式書寫是否錯誤.【解答】解:A、生成物錯誤,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正確的方程式為:3Fe+2O2Fe3O4,故A錯誤;B、應用的原理正確,化學式書寫正確,也滿足質量守恒定律,故B正確;C、方程式的書寫需要進行配平,正確的方程式為:4P+5O22P2O5,故C錯誤,D、缺少反應條件,正確的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故D錯誤,故選B【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檢查應用的原理,然后在檢查化學式的書寫,最后應檢查是否進行了配平.11.(專題?河南)下列化學的方程式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確的是()A.工業上用高溫煅燒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CaO+H2OB.醫療上用氫氧化鎂中和過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C.除去銅中少量鐵粉的方法之一:2Fe+6HCl═2FeCl3+3H2↑D.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的原因:CO2+H2O═H2CO3【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解答】解:A、高溫煅燒石灰石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CaO+CO2↑.B、該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Mg(OH)2+2HCl═MgCl2+2H2OC、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12.(專題?宜賓)下列化學方程式及反應類型均正確的是()化學方程式反應類型ACO+O2═CO2化合反應B2KMnO4K2MnO2+MnO2+2O2↑xkb1.com分解反應C2Ag+H2SO4═Ag2SO4+H2↑置換反應DCuSO4+BaCl2═CuCl2+BaSO4↓復分解反應A.A B.B C.C D.D【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若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再根據反應特征確定反應類型.【解答】解:A、該化學方程式缺少反應條件、沒有配平,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CO+O22CO2,故選項錯誤.B、該化學方程式錳酸鉀的化學式書寫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2KMnO4K2MnO4+MnO2+O2↑,故選項錯誤.C、銀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不能與稀硫酸反應,故選項錯誤.D、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且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判定反應類型的能力,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特征即可正確解答本題.13.(專題?郴州)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體混合物,已知Na元素與C元素的質量比是23:3,把該固體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燒杯里殘留物質的質量是114.2g.則原NaOH和Na2CO3固體混合物中鈉元素的質量是()A.9.2g B.6.9g C.4.6g D.2.3g【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計算出二氧化碳的質量,進而求出碳元素的質量,根據鈉元素和碳元素的質量比求出鈉元素的質量.【解答】解:根據已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8.6g+100g﹣114.2g=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4.4g×(×100%)=1.2g,已知鈉元素與碳元素的質量比為23:3,則鈉元素的質量為:1.2g×=9.2g.故選:A.【點評】本題是一道化學計算題,解題的關鍵是質量守恒定律的巧妙使用,此題難度較大,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計算題.14.(專題?武漢)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A.X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C.X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D.X屬于有機化合物【分析】在化學反應中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可得X的化學式,在進一步分析.【解答】解:由X+2O2CO2+2H2O可知,左邊4個氧原子;右邊4個氧原子,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根據元素守恒,兩邊的原子種類和個數應該相等,所以左邊還差了1個C和4個H,那么X的化學式就是CH4.A、X的化學式就是CH4,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故錯誤;B、X的化學式就是CH4,相對分子質量為12+1×4=16,故錯誤;C、X的化學式就是CH4,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4:1,故錯誤;D、CH4是含碳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故正確;故選:D.【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15.(專題?湖北)AgNO3固體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見光分解時產生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可能是()A.SO2 B.NH3 C.N2 D.NO2【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初步的判斷生成物是什么,然后根據題中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可排除氮氣;根據反應前AgN03中存在銀、氮、氧三種元素,故反應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SO2和NH3.【解答】解:A、AgN03中不含有硫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S02,故錯誤;B、AgN03中不含有氫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NH3,故錯誤;C、N2無刺激性氣味,不可能含有,故錯誤.D、AgN03中存在銀、氮、氧三種元素,N02又有刺激性氣味,所以有可能,故正確;故選D.【點評】該題主要考查了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該題還要求學生要善于從題中挖掘出有用的解題信息(例如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以及要求學生要學會用排除法做選擇題.16.(專題?邵陽)用下列裝置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托盤天平未畫出),能達到目的是()A. B. C. D.【分析】做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時所選用的裝置應該考慮到:①如果反應物中有氣體參加反應,或生成物中有氣體生成,應該選用密閉裝置;②如果反應物中沒有氣體參加生成物中也沒有氣體生成,裝置可不考慮密閉.【解答】解:A、生成物中有氣體生成,裝置也不是密閉容器,不能驗證;B、兩種物質不反應,不能驗證;C、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反應后固體質量會明顯增大,因為有氧氣參加,另外該裝置也不是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不能驗證;D、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與硫酸亞鐵,反應物中沒有氣體參加生成物中也沒有氣體生成,裝置可不密閉,可以驗證.故選D.【點評】在做這種類型題目時,要求學生要注意總結規律,這樣學習化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長此以往,同學們的學習能力便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17.(專題?湖南)已知M、N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反應:M+2N=P+2Q,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若M、N、P、Q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則該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一定不變B.M、N、P、Q可能含有同一種元素C.若P、Q都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D.若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應,則M、N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2【分析】A、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可以據此答題;B、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鹽碳酸鈉和水分析;C、根據復分解反應的特點分析判斷;D、根據方程式列比例求解.【解答】解:A、若M、N、P、Q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則該反應前分子的數目為1+2=3,反應后分子的數目為1+2=3,故正確;B、M、N、P、Q有可能含有同一種元素,例如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鹽碳酸鈉和水,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故正確;C、復分解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雖然都是化合物,但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的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如: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故錯誤;D、設M、N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x、y則M+2N=P+2Qx2y16g64gx:y=1:2,故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反應類型等方面的知識,解答時要理解復分解反應反應的條件.18.(專題?蘇州)硝酸銀受熱時會發生如下反應:2AgNO32Ag+2X↑+O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推測X是()A.N2O B.NO2 C.N2O5 D.NO【分析】根據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AgNO32Ag+O2↑+2X↑,推斷反應中生成物X的分子構成,根據分子的構成確定X物質的化學式,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AgNO32Ag+O2↑+2X↑,可得知反應前后各原子的個數為:反應前反應后銀原子22氮原子20氧原子62根據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生成物X的2個分子中含有2個N原子和4個O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N原子和2個O原子構成,物質X的化學式為NO2;故選:B.【點評】此題是一道多點知識考查題,解題的關鍵是質量守恒定律應用,屬基礎性知識考查題.19.(專題?永州)將16gA和足量B混合加熱,A與B發生化學反應,16gA完全反應后生成12gC和8gD,則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是()A.1:1 B.2:1 C.3:1 D.4:1【分析】由題意可知,反應物是A和B,生成物是C和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進而求出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解答】解:16gA完全反應后生成12gC和8g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12g+8g﹣16g=4g,故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是16g:4g=4:1.故選D.【點評】本題解題的關鍵是運用化學中的基本思想:質量守恒思想.20.(專題?邵陽)某化學反應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M+氧氣,根據以上信息,下列關于M組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只含有C、B元素C.含有C、H、O三種元素D.無法確定【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通過對比反應前后物質水、二氧化碳以及生成的氧氣的組成元素,推斷M的元素組成【解答】解:解:反應物水由H、O元素組成,二氧化碳由C、O元素組成,反應前為C、H、O三種元素;生成物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根據反應前后元素不變,推斷M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選:A.【點評】此題只能定性進行分析,不能明確判斷M中是否含有O元素,要確定O元素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和探究.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第二節)一.選擇題(共16小題)1.(專題?河南)偏二甲肼(C2H8N2)與N2O4反應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該化學方程式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為COB.偏二甲肼中碳的質量分數為40%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生成N2和H2O的質量比為14:92.(專題?廣州)Sb2O5是一種重要的阻燃劑,工業制取該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為:Sb2O3+2X═Sb2O5+2H2O,則X的化學式為()A.H2B.02C.H2O2D.H2SbO43.(專題?常德)某有機物6.0g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則該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C.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D.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4.(專題?廈門)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中CaO為催化劑B.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C.反應后容器中固體質量減少D.反應后容器中氧元素質量分數增大5.(專題?湘潭)某氣體由CH4、C2H4、C2H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氣體樣品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22:9,下列對該氣體組成的判斷正確的是()A.該氣體可能是由C2H4和C2H2組成B.該氣體一定含有C2H4C.該氣體中可能含有CH4D.該氣體不可能同時含有CH4、C2H4、C2H26.(專題?廣安)物質X在4.8g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反應方程式為X+3O2RO2+2SO2,測得RO2和SO2的質量分別為2.2g和6.4g,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4.3gB.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6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D.產物為氣態時都是空氣污染物7.(專題?齊齊哈爾)在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氨氣和氧氣能發生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4X+6H2O,則X的化學式是()A.N2B.N2OC.NOD.NO28.(專題?昆明)某純凈物X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則X的化學式是()A.CH20B.C2H4C.CH4OD.CH49.(專題?衡陽)FeS2常用于在接觸法制硫酸過程中產生CO2,其化學方程式為:4FeS2+11O22X+8SO2,則X的化學式為()A.FeOB.Fe2O3C.Fe3O4D.FeSO410.(專題?鹽城)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值為22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D.W中碳、氫元素原子個數比為1:411.(專題?懷化)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質量如表:物質abcd反應前的質量/g6.414.03.21.0反應一段時間后的質量/g10.07.2x1.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a和b是反應物B.x=3.2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d一定是催化劑12.(專題?長沙)某市空氣受到SO2的嚴重污染,環保部門立即派出飛機噴灑X粉末,快速降低空氣中的SO2含量,該過程發生的化學反應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學式是()A.H2OB.Na2CO3C.CaOD.CaCO313.(專題?德陽)銅片與濃硝酸可以發生如下反應:Cu+4HNO3=Cu(NO3)2+2X↑+2H2O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成物X的化學式為H2B.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改變的原子與N元素化合價不變的原子的個數比為1:1C.濃硝酸屬于純凈物D.反應物Cu與生成物H2O的質量比為32:914.(專題?蘭州)把一定質量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測得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的質量(g)7.62.00.20反應后的質量(g)3.2X5.80.4A.X=0.4B.丁一定是單質C.甲和乙是反應物D.反應中的甲、丙發生改變的質量比是11:1415.(專題?舟山)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的新技術,該技術以納米鎳粒子為催化劑,將二氧化碳和氫氣混合加熱發生反應,生成甲烷等物質,從而減少碳排放.該反應前后發生變化的是()A.元素的種類B.碳原子的數目C.氫元素的化合價D.納米鎳粒子的化學性質16.(專題?邵陽)在2A+B═2C反應中,已知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是()A.16gB.16C.32gD.32www.xkb1.com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6小題)1.(專題?河南)偏二甲肼(C2H8N2)與N2O4反應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該化學方程式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為COB.偏二甲肼中碳的質量分數為40%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生成N2和H2O的質量比為14:9【分析】A、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據此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生成物X的化學式;B、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C、分解反應為“一變多”;D、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解答】解:A、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8N2+2N2O4═3N2↑+2X↑+4H2O,反應前碳、氫、氮、氧原子個數分別為2、8、6、8,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氫、氮、氧原子個數分別為0、8、6、4,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2個碳原子和4個氧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CO2;錯誤;B、偏二甲肼中碳的質量分數為:=40%;正確;C、分解反應為“一變多”;錯誤;D、生成N2和H2O的質量比為:3×(14×2):4×18=7:6;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利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守恒來確定物質的化學式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2.(專題?廣州)Sb2O5是一種重要的阻燃劑,工業制取該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為:Sb2O3+2X═Sb2O5+2H2O,則X的化學式為()A.H2B.02C.H2O2D.H2SbO4【分析】在化學反應中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比較反應前后的原子的種類和個數可以完成對X的化學式的推斷.【解答】解:從Sb2O3+2X═Sb2O5+2H2O看,反應前有2個Sb原子、有3個氧原子,反應后有2個Sb原子、有4個H原子、7個O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斷在2X中含有4個O原子、4個H原子,即其化學式為:H2O2.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物質化學式的推斷,學生應正確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來解答.3.(專題?常德)某有機物6.0g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則該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C.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D.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確定該物質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氫元素的質量和與該物質的質量進行對比,從而確定該物質的組成元素.【解答】解:17.6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17.6g××100%=4.8g,10.8g水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10.8g××100%=1.2g,生成物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中所含碳、氫元素的質量和=4.8g+1.2g=6.0g,6.0g=有機物的質量6.0g,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A、由上述分析可知,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上述分析可知,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C、由上述分析可知,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D、由上述分析可知,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式的計算,解題的關鍵是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4.(專題?廈門)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中CaO為催化劑B.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C.反應后容器中固體質量減少D.反應后容器中氧元素質量分數增大【分析】由三種物質在密閉容器這個反應前后質量比例的變化,確定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進而進而可以確定反應類型.【解答】解:反應后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的質量都增加了,是生成物,碳酸鈣的質量減小了,是反應物,該反應是碳酸鈣高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的反應;A、氧化鈣在反應中不是催化劑,是生成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該反應中反應物為一種,生成物為兩種,符合分解反應的定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該反應是一種固體反應物生成一種固體和一種氣體的反應,故反應后固體質量減少,該選項說法正確;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可知,反應后容器中的氧元素質量分數不變,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分析圖中質量比例的變化,靈活運用質量守恒定律.5.(專題?湘潭)某氣體由CH4、C2H4、C2H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氣體樣品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22:9,下列對該氣體組成的判斷正確的是()A.該氣體可能是由C2H4和C2H2組成B.該氣體一定含有C2H4C.該氣體中可能含有CH4D.該氣體不可能同時含有CH4、C2H4、C2H2【分析】根據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22:9,可計算出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據此解答.【解答】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22:9,則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2×):(9×)=6:1,故碳氫原子的個數比為::=1:2,A.C2H4中碳氫原子的個數比為1:2,氣體可能是由C2H4和C2H2組成;正確;B.若是含一個CH4和一個C2H2,則能達到碳氫原子個數比是1:2,該氣體中不一定含有C2H4,錯誤;C.若是含一個CH4和一個C2H2,則能達到碳氫原子個數比是1:2,正確;D.該氣體可能同時含有CH4、C2H2、C2H4,錯誤;故選:AC.【點評】主要考查了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和分子的構成.根據化學式進行有關的推斷時,要結合質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6.(專題?廣安)物質X在4.8g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反應方程式為X+3O2RO2+2SO2,測得RO2和SO2的質量分別為2.2g和6.4g,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4.3gB.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6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D.產物為氣態時都是空氣污染物【分析】A、根據X+3O2RO2+2SO2和質量守恒定律,由恰好完全反應時O2、RO2和SO2的質量計算出此時參加反應的X物質的質量;B、根據計算所得的各物質的質量得出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比,利用物質的質量比與的相對分子質量可計算X的相對分子質量;C、利用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不變,推斷物質X的組成元素;D、考慮二氧化硫氣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但二氧化碳不是.【解答】解:A、根據X+3O2RO2+2SO2和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2.2g+6.4g)﹣4.8g=3.8g≠4.3g;故A不正確;B、反應中X、O2、RO2、SO2四種物質的質量比=3.8g:4.8g:2.2g:6.4g=76:96:44:128,利用參加反應的3個O2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6,可計算出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6;故B正確;C、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得知,反應生成物的分子中共含有6個O原子,而反應物的3個O2中含有6個O原子,因此,X物質中不含O元素;故C不正確;D、根據B的分析,產物為氣態時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氣污染物,而二氧化碳不是;故D不正確;故選B.【點評】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比及構成各物質的粒子個數比,利用反應中的物質質量求出各物質的質量比是本題解答的一個重點.7.(專題?齊齊哈爾)在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氨氣和氧氣能發生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4X+6H2O,則X的化學式是()A.N2B.N2OC.NOD.NO2【分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據此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生成物X的化學式.【解答】解: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NH3+5O24X+6H2O,反應前氮、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4、12、10,反應后的生成物中氮、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0、12、6,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4X分子中含有4個氮原子和4個氧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1個氮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NO.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利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守恒來確定物質的化學式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8.(專題?昆明)某純凈物X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則X的化學式是()A.CH20B.C2H4C.CH4OD.CH4【分析】化學反應中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解答】解:由X+2O2CO2+2H2O可知,左邊4個氧原子;右邊4個氧原子,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根據元素守恒,兩邊的原子種類和個數應該相等,所以左邊還差了1個C和4個H,那么X的化學式就是CH4.故選:D.【點評】在化學反應中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總和.9.(專題?衡陽)FeS2常用于在接觸法制硫酸過程中產生CO2,其化學方程式為:4FeS2+11O22X+8SO2,則X的化學式為()A.FeOB.Fe2O3C.Fe3O4D.FeSO4【分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據此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生成物X的化學式.【解答】解: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FeS2+11O22X+8SO2,反應前鐵、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4、8、22,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鐵、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0、8、16,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4個鐵原子和6個氧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2個鐵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Fe2O3.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利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守恒來確定物質的化學式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0.(專題?鹽城)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值為22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D.W中碳、氫元素原子個數比為1:4【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利用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反應物質量會減小,生成物質量會增多,判斷反應物與生成物,進而書寫出反應的表達式,判斷反應的類型據此回答問題即可.【解答】解:由于四種物質中W和氧氣質量減小,所以是反應物,且反應物的總質量是8g+(20g﹣8g)=20g,而水的質量增加,且增加值是10g﹣1g=9g,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質量是20g﹣9g=11g;此反應的表達式可表示為W+O2→CO2+H2O.A、X的值為11,錯誤;B、由于該反應的表達式是W+O2→CO2+H2O,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錯誤;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由反應表達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則要通過生成物中的氧元素與反應的氧氣質量進行比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為:9g×=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量:11g×=8g,兩者的質量和為16g,而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20g﹣8g=12g,所以可判斷W中含有氧元素,錯誤;D、W中碳、氫元素原子個數比為::=1:4,正確.故選D.【點評】做這類題目的關鍵是反應后質量和反應前進行比較,質量增加了說明是生成物,質量減少了是反應物,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11.(專題?懷化)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質量如表:物質abxkb1.comcd反應前的質量/g6.414.03.21.0反應一段時間后的質量/g10.07.2x1.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a和b是反應物B.x=3.2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d一定是催化劑【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應后a質量增加了10﹣6.4g=3.6克,是生成物;b質量減少了14g﹣7.2g=6.8克,是反應物;d質量不變,做催化劑或者是雜質.生成物還少3.2克,所以c是生成物,所以反應后物質c的質量為3.2g+3.2g=6.4g,反應物是b,生成物是a、c,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從而可以解答.【解答】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反應后a質量增加了10﹣6.4g=3.6克,是生成物;b質量減少了14g﹣7.2g=6.8克,是反應物;d質量不變,做催化劑或者是雜質.生成物還少3.2克,所以c是生成物,所以反應后物質c的質量為3.2g+3.2g=6.4g,反應物是b,生成物是a、c,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A、反應物是b,生成物是a、c,錯誤;B、反應后物質c的質量為3.2g+3.2g=6.4g,x=6.4,錯誤;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正確;D、d質量不變,做催化劑或者是雜質,錯誤.故選C【點評】解此題需認真分析各物質的質量變化情況,依據質量守恒定律仔細推敲,即可求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認真分析各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情況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2.(專題?長沙)某市空氣受到SO2的嚴重污染,環保部門立即派出飛機噴灑X粉末,快速降低空氣中的SO2含量,該過程發生的化學反應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學式是()A.H2OB.Na2CO3C.CaOD.CaCO3【分析】此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都不變,分別統計出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及個數,比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得物質的化學式.【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都不變,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種類及原子個數為Ca,2;S,2;C,2;O,12;已知反應物中含有的原子種類及原子個數為S,2;O,6;比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其原子個數分別為1,1和3,故X的化學式為CaCO3故選D.【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際運用,只有掌握了這一知識的內涵,才能自由駕御,正確解答.13.(專題?德陽)銅片與濃硝酸可以發生如下反應:Cu+4HNO3=Cu(NO3)2+2X↑+2H2O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成物X的化學式為H2B.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改變的原子與N元素化合價不變的原子的個數比為1:1C.濃硝酸屬于純凈物D.反應物Cu與生成物H2O的質量比為32:9【分析】A.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B.根據在化學方程式中,硝酸與硝酸銅在反應中的質量比來分析;C.根據濃硝酸屬于混合物來分析解答;D.根據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比來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Cu+4HNO3=Cu(NO3)2+2X↑+2H2O可知,反應前銅原子是1個,反應后是1個;反應前氫原子是4個,反應后是4個;反應前氮原子是4個,反應后應該是4個,其中2個包含在2X中;反應前氧原子是12個,反應后應該是12個,其中4個包含在2X中;由分析可知,每個X中含有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是二氧化氮.故A錯誤.B.由方程式可知,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改變的原子是2,N元素化合價不變的原子是2,原子個數的個數比為1:1;故B正確;C.濃硝酸是溶液屬于混合物,不正確;D.反應中銅與水的質量比是:64:36=32:18,故錯誤;答案: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關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的質量比、元素化合價以,依據相關知識分析解答.14.(專題?蘭州)把一定質量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測得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的質量(g)7.62.00.2x.k.b.10反應后的質量(g)3.2X5.80.4A.X=0.4B.丁一定是單質C.甲和乙是反應物D.反應中的甲、丙發生改變的質量比是11:14【分析】化學變化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利用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X;根據反應后質量增加的物質為生成物、質量減小的物質為反應物,判斷反應的發生情況.【解答】解:A、X=7.6+2+0.2﹣3.2﹣5.8﹣0.4=0.4,正確;B、甲乙質量減少,是反應物,丙丁質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為單質,錯誤;C、甲乙質量減少,是反應物,正確;D、反應中的甲、丙發生改變的質量比是:(7.6﹣3.2):(5.8﹣0.2)=11:14,正確;故選B.【點評】該題要求學生要掌握好質量守恒定律并能靈活的加以運用,還要求學生具有會從圖表中挖掘出有效數據進行處理的能力.15.(專題?舟山)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的新技術,該技術以納米鎳粒子為催化劑,將二氧化碳和氫氣混合加熱發生反應,生成甲烷等物質,從而減少碳排放.該反應前后發生變化的是()A.元素的種類B.碳原子的數目C.氫元素的化合價D.納米鎳粒子的化學性質【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并結合化合價原則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選項錯誤;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碳原子的數目不變,故選項錯誤;C、根據化合價原則可知,反應前氫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反應后甲烷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故選項正確;D、反應中,納米鎳粒子為催化劑,化學性質不變,故選項錯誤.故選C.【點評】此題難度不大,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有關知識以及化合價原則等即可順利解答.16.(專題?邵陽)在2A+B═2C反應中,已知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是()A.16gB.16C.32gD.32【分析】解答此題需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質量總和相等,所以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和等于生成物C的質量,以此為突破口,可以求得A的相對分子質量.【解答】解:解:設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x,則根據反應前后質量總和相等可知:2×28+x=2×44解得:x=32分析所給選項可以知道選項C是正確的,故選D.【點評】熟練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知道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中考化學專題訓練: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第三節)一.選擇題(共20小題)1.(專題?湖北)AgNO3固體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見光分解時產生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可能是()A.SO2B.NH3C.N2D.NO22.(專題?武漢)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A.X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C.X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D.X屬于有機化合物3.(專題?郴州)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體混合物,已知Na元素與C元素的質量比是23:3,把該固體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燒杯里殘留物質的質量是114.2g.則原NaOH和Na2CO3固體混合物中鈉元素的質量是()A.9.2gB.6.9gC.4.6gD.2.3g4.(專題?安順)雙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氣的反應前后,發生改變的是()A.元素種類B.原子種類C.分子種類D.原子數量5.(專題?賀州)某有機物與氧氣充分反應,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則該有機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C、OB.H、OC.C、HD.C、H、O6.(專題?荊州)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為CO2+H2O淀粉+O2,下列關于說法中正確的是()A.淀粉中一定含C、H兩種元素B.淀粉中一定只含C、H兩種元素C.淀粉中可能含有三種以上的元素D.淀粉可能是一種單質或一種化合物7.(專題?鹽城)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值為22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D.W中碳、氫元素原子個數比為1:48.(專題?懷化)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質量如表:物質abcd反應前的質量/g6.414.03.21.0反應一段時間后的質量/g10.07.2x1.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a和b是反應物B.x=3.2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d一定是催化劑9.(專題?長沙)某市空氣受到SO2的嚴重污染,環保部門立即派出飛機噴灑X粉末,快速降低空氣中的SO2含量,該過程發生的化學反應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學式是()A.H2OB.Na2CO3C.CaOD.CaCO310.(專題?衡陽)FeS2常用于在接觸法制硫酸過程中產生CO2,其化學方程式為:4FeS2+11O22X+8SO2,則X的化學式為()A.FeOB.Fe2O3C.Fe3O4D.FeSO411.(專題?河北)“氣體烙鐵”是一種氣體X為燃料的加熱儀器,加熱溫度可達1300℃,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X+13O28CO2+10H2O,燃料X的化學式為()A.C3H8B.C4H10C.CH3OHD.C2H5OH12.(專題?湘潭)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物質為化合反應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該化學反應中甲、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5:7D.該化學反應中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413.(專題?漳州)如圖表示四種物質的密閉容器中反應一段時間后質量的變化,則其化學反應表達式是()xkb1.comA.a+b→c+dB.c→a+bC.a+bcD.ca+b14.(專題?邵陽)某化學反應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M+氧氣,根據以上信息,下列關于M組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只含有C、B元素C.含有C、H、O三種元素D.無法確定15.(專題?永州)將16gA和足量B混合加熱,A與B發生化學反應,16gA完全反應后生成12gC和8gD,則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是()A.1:1B.2:1C.3:1D.4:116.(專題?黑龍江)科學研究表明,氮氣在常壓下就可液化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車的清潔燃料,其燃燒時的主要反應為4NH3+3O22X+6H2O,則X的化學式為()A.N2B.NOC.NO2D.N2O17.(專題?蘇州)硝酸銀受熱時會發生如下反應:2AgNO32Ag+2X↑+O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推測X是()A.N2OB.NO2C.N2O5D.NO18.(專題?湖北黃岡)已知M、N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反應:M+2N=P+2Q,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若M、N、P、Q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則該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一定不變B.M、N、P、Q可能含有同一種元素C.若P、Q都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D.若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應,則M、N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219.(專題?邵陽)用下列裝置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托盤天平未畫出),能達到目的是()A.B.C.D.20.(專題?長春)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X+3O22CO2+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是C2H4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D.CO2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1.(專題?湖北)AgNO3固體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見光分解時產生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可能是()A.SO2B.NH3C.N2D.NO2【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初步的判斷生成物是什么,然后根據題中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可排除氮氣;根據反應前AgN03中存在銀、氮、氧三種元素,故反應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SO2和NH3.【解答】解:A、AgN03中不含有硫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S02,故錯誤;B、AgN03中不含有氫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NH3,故錯誤;C、N2無刺激性氣味,不可能含有,故錯誤.D、AgN03中存在銀、氮、氧三種元素,N02又有刺激性氣味,所以有可能,故正確;故選D.【點評】該題主要考查了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該題還要求學生要善于從題中挖掘出有用的解題信息(例如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以及要求學生要學會用排除法做選擇題.2.(專題?武漢)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A.X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C.X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D.X屬于有機化合物【分析】在化學反應中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可得X的化學式,在進一步分析.【解答】解:由X+2O2CO2+2H2O可知,左邊4個氧原子;右邊4個氧原子,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根據元素守恒,兩邊的原子種類和個數應該相等,所以左邊還差了1個C和4個H,那么X的化學式就是CH4.A、X的化學式就是CH4,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故錯誤;B、X的化學式就是CH4,相對分子質量為12+1×4=16,故錯誤;C、X的化學式就是CH4,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4:1,故錯誤;D、CH4是含碳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故正確;故選:D.【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3.(專題?郴州)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體混合物,已知Na元素與C元素的質量比是23:3,把該固體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燒杯里殘留物質的質量是114.2g.則原NaOH和Na2CO3固體混合物中鈉元素的質量是()A.9.2gB.6.9gC.4.6gD.2.3g【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計算出二氧化碳的質量,進而求出碳元素的質量,根據鈉元素和碳元素的質量比求出鈉元素的質量.【解答】解:根據已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8.6g+100g﹣114.2g=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4.4g×(×100%)=1.2g,已知鈉元素與碳元素的質量比為23:3,則鈉元素的質量為:1.2g×=9.2g.故選:A.【點評】本題是一道化學計算題,解題的關鍵是質量守恒定律的巧妙使用,此題難度較大,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計算題.4.(2016?安順)雙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氣的反應前后,發生改變的是()A.元素種類B.原子種類C.分子種類D.原子數量【分析】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在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在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元素種類都不變,分子種類改變.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分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5.(專題?賀州)某有機物與氧氣充分反應,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則該有機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C、OB.H、OC.C、HD.C、H、O【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改變來推斷.【解答】解:生成物二氧化碳、水中含有C,H,O元素,則反應物中也一定含有這三種元素.物質在空氣中燃燒是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氧氣由O元素組成,則C,H一定是從某物質中來,而某物質中也可能含有O元素.故這種物質中一定含有含C和H,可能含O.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質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種類守恒,難度較小.利用質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斷物質的組成.6.(2016?荊州)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為CO2+H2O淀粉+O2,下列關于說法中正確的是()A.淀粉中一定含C、H兩種元素B.淀粉中一定只含C、H兩種元素C.淀粉中可能含有三種以上的元素D.淀粉可能是一種單質或一種化合物【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CO2和H2O兩種物質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成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則淀粉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A、淀粉中一定含C、H兩種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B、淀粉中一定含C、H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C、淀粉中一定含C、H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最多含有三種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D、淀粉中一定含C、H兩種元素,不可能是單質,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7.(專題?鹽城)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值為22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D.W中碳、氫元素原子個數比為1:4【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利用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反應物質量會減小,生成物質量會增多,判斷反應物與生成物,進而書寫出反應的表達式,判斷反應的類型據此回答問題即可.【解答】解:由于四種物質中W和氧氣質量減小,所以是反應物,且反應物的總質量是8g+(20g﹣8g)=20g,而水的質量增加,且增加值是10g﹣1g=9g,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質量是20g﹣9g=11g;此反應的表達式可表示為W+O2→CO2+H2O.A、X的值為11,錯誤;B、由于該反應的表達式是W+O2→CO2+H2O,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錯誤;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由反應表達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則要通過生成物中的氧元素與反應的氧氣質量進行比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為:9g×=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量:11g×=8g,兩者的質量和為16g,而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20g﹣8g=12g,所以可判斷W中含有氧元素,錯誤;D、W中碳、氫元素原子個數比為::=1:4,正確.故選D.【點評】做這類題目的關鍵是反應后質量和反應前進行比較,質量增加了說明是生成物,質量減少了是反應物,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8.(專題?懷化)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質量如表:物質abcd反應前的質量/g6.414.03.21.0反應一段時間后的質量/g10.07.2x1.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a和b是反應物B.x=3.2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d一定是催化劑【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應后a質量增加了10﹣6.4g=3.6克,是生成物;b質量減少了14g﹣7.2g=6.8克,是反應物;d質量不變,做催化劑或者是雜質.生成物還少3.2克,所以c是生成物,所以反應后物質c的質量為3.2g+3.2g=6.4g,反應物是b,生成物是a、c,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從而可以解答.【解答】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反應后a質量增加了10﹣6.4g=3.6克,是生成物;b質量減少了14g﹣7.2g=6.8克,是反應物;d質量不變,做催化劑或者是雜質.生成物還少3.2克,所以c是生成物,所以反應后物質c的質量為3.2g+3.2g=6.4g,反應物是b,生成物是a、c,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A、反應物是b,生成物是a、c,錯誤;B、反應后物質c的質量為3.2g+3.2g=6.4g,x=6.4,錯誤;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正確;D、d質量不變,做催化劑或者是雜質,錯誤.故選Cwww.xkb1.com【點評】解此題需認真分析各物質的質量變化情況,依據質量守恒定律仔細推敲,即可求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認真分析各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情況解答此類題的關鍵.9.(專題?長沙)某市空氣受到SO2的嚴重污染,環保部門立即派出飛機噴灑X粉末,快速降低空氣中的SO2含量,該過程發生的化學反應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學式是()A.H2OB.Na2CO3C.CaOD.CaCO3【分析】此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都不變,分別統計出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及個數,比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得物質的化學式.【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都不變,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種類及原子個數為Ca,2;S,2;C,2;O,12;已知反應物中含有的原子種類及原子個數為S,2;O,6;比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其原子個數分別為1,1和3,故X的化學式為CaCO3故選D.【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際運用,只有掌握了這一知識的內涵,才能自由駕御,正確解答.10.(專題?衡陽)FeS2常用于在接觸法制硫酸過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