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突發急性傳染病的識別與救治培訓目的掌握:五大傳染病臨床癥候群及其重點涵蓋的傳染病。熟悉:各種突發急性傳染病的臨床應對措施。了解:重點傳染病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2第2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突發急性傳染病突發急性傳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是指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需要對其采取緊急處理措施的新發生的急性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代表性傳染病:鼠疫、SARS、人禽流感、人感染豬鏈球菌病、各種出血熱、肺炭疽、新型H1N1流感等。涉及多系統、多器官,表現復雜,病情重,易誤診,易傳染,易暴發流行。3第3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癥狀癥候群的監測急性感染中毒癥候群鼠疫、炭疽、急性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出血熱(含登革熱)、布魯菌病等。急性呼吸癥候群聚集性呼吸道傳染病(SARS、流感、禽流感、肺鼠疫、肺炭疽、肺結核、其他非典型肺炎等)。急性腹瀉癥候群霍亂、傷寒(副傷寒)、急性痢疾、諾如病毒感染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癥候群乙腦、流腦、森林腦炎等。急性弛緩性麻痹癥候群脊髓灰質炎及其他需要鑒別的病癥。4第4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急性感染中毒癥候群臨床表現:急性發熱,寒戰,乏力,全身酸痛,頭痛,食欲下降,腹痛,腹瀉,血壓下降,出血傾向。主要包括人畜共患傳染病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鼠疫、炭疽、急性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出血熱(含登革熱)、布魯菌病等。5第5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畜共患傳染病的流行病學傳染源患病動物(鼠、旱獺、羊、牛、豬、犬等)患者傳播途徑節肢動物叮咬(蚤、虱、蜱、螨、蚊);接觸傳播流行特征:地區性,職業性,季節性。6第6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傳染性強、病死率高,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列為甲類1號傳染病鼠疫原發于嚙齒動物并能引起人間鼠疫流行,傳染源主要是嚙齒動物。傳播途徑主要是跳蚤。肺鼠疫病人也可成為傳染源,造成人類鼠疫流行7第7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鼠疫的流行病學傳染源鼠類和其他嚙齒動物,肺鼠疫病人、帶菌者。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傳播:又稱為人性流行。經鼠蚤傳播經皮膚傳播其他8第8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鼠疫基本病變是血管和淋巴管內皮細胞損害及急性出血性、壞死性病變。淋巴結腫常與周圍組織融合,形成大小腫塊,呈暗紅或灰黃色脾、骨髓有廣泛出血;皮膚粘膜有出血點,漿膜腔發生血性積液;心、肝、腎可見出血性炎癥。肺鼠疫呈支氣管或大葉性肺炎,支氣管及肺泡有出血性漿液性滲出以及散在細菌栓塞引起的壞死性結節。9第9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鼠疫的臨床表現潛伏期:腺鼠疫1~12天,一般3~4天。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數小時~3天。全身中毒癥狀:各型早期全身中毒癥狀相似:急起的高熱、顏面及結膜充血、出血,酒醉樣面容,步態蹣跚,極度衰竭、出血傾向、意識模糊、頭痛及四肢劇痛、局部淋巴結腫大等。10第10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肺鼠疫病死率高,流行病學方面的危害最大。包括原發性肺鼠疫和繼發性肺鼠疫具有嚴重的鼠疫一般癥狀外,還有呼吸系統感染的特有癥狀。潛伏期短,發病急劇,發展迅猛,發病數小時后出現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轉為大量鮮紅色血痰。呼吸困難與發紺迅速加重。肺部可以聞及濕性啰音,呼吸音減低,體征與癥狀常不相稱。未經及時搶救者多于2~3天內死于心力衰竭、休克。11第11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程第7天,X線胸片右肺呈“白肺”狀,左下肺可見片狀影病程第19天,肺部陰影吸收不明顯病程第23天,右上肺部陰影有所吸收,左下肺吸收明顯病程第30天,右上肺部陰影有所吸收,左下肺吸收明顯男,53歲,高熱,寒戰,體溫40℃,咳嗽、咳痰及胸痛,咳泡沫樣血痰,呼吸困難明顯,伴輕度頭痛12第12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腺鼠疫最常見,多見與流行初期;好發部位:腹股溝、淋巴結、頸部淋巴結,多為單側;淋巴結及其周圍組織顯著紅、腫、熱、痛,觸之堅硬、劇痛,以病后2~3d最重;1w后很快化膿、破潰,可發展為敗血癥或肺鼠疫。13第13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腺鼠疫患者14第14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敗血型鼠疫(鼠疫敗血癥)最兇險。多繼發于肺鼠疫或腺鼠疫。原發鼠疫敗血癥(暴發型鼠疫)。主要表現為高熱、寒戰、譫妄或昏迷,感染性休克、DIC及廣泛皮膚出血和壞死等。因發紺和皮膚出血壞死,死亡后皮膚呈黑色,故有“黑死病”之稱。15第15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其他類型鼠疫(均少見)皮膚鼠疫:疫蚤叮咬處出現疼痛性紅斑,迅速形成皰疹和膿皰可混有血液,亦可形成癤、癰。其表面被有黑色痂皮,周圍暗紅,底部為堅硬的潰瘍,頗似皮膚炭疽。腸鼠疫:除全身癥狀外,有嘔吐、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及黏液便、糞便中可檢出病菌眼鼠疫:病菌侵入眼部,引起結膜充血、腫痛甚至形成化膿性結膜炎腦膜型鼠疫:有明顯的腦膜刺激癥狀,腦脊液為膿性,涂片及培養可檢出鼠疫桿菌扁桃體鼠疫:病菌由口腔侵入,引起急性咽炎及扁桃體炎,可伴有頸淋巴結腫大16第16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鼠疫事件的隔離、消毒與防護患者進行嚴密隔離根據事件發生現場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消毒,滅鼠、滅蚤進入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特別采取三級防護措施對暴露者醫學觀察9d,同時預防服藥,口服磺胺嘧啶,每次1g,每日2次;或四環素,每次0.5g,每日4次,均連用6d病人的分泌物與排泄物應徹底消毒或焚燒;死于鼠疫的尸體應用尸體袋嚴密封包后焚燒17第17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炭疽炭疽是炭疽芽孢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動物和牲畜群落之中,牛、羊、豬、犬等家畜極易受染,并能造成環境的廣泛污染。人類主要通過接觸患病的牲畜、進食感染本病的牲畜肉類、吸入含有該菌的氣溶膠或塵埃,以及接觸污染的毛皮等畜產品而罹患本病。炭疽桿菌主要從皮膚侵入引起皮膚炭疽,使皮膚形成焦痂潰瘍與周圍膿腫和毒血癥,也可引起吸入性炭疽或胃腸炭疽,均可并發敗血癥。食肉動物也可從食草動物獲得感染。18第18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原體革蘭陽性粗大桿菌,長5~10μm,寬1~3μm,兩端平切,排列如竹節,無鞭毛,不能運動。在人及動物體內有莢膜,在體外不適宜條件下形成芽胞。本菌繁殖體的抵抗力同一般細菌,其芽胞抵抗力很強,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十年,在皮毛制品中可生存90年。能耐受高溫和一般的消毒劑。在普通瓊脂肉湯培養基上生長良好炭疽桿菌能產生毒力很強的外毒素,引起局部出血、壞死和周圍水腫,并引起毒血癥19第19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炭疽的流行病學傳染源:主要是患病的食草動物,人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其分泌物可被感染。患者本身也可以成為傳染源。傳播途徑:直接接觸傳播:人類主要經接觸牲畜的毛皮和肉類獲得感染;呼吸道傳播:炭疽桿菌可以通過呼吸道引起肺炭疽;消化道傳播:食肉動物可從食草動物獲得感染,感染的肉類進入市場,也可能造成傳播。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見于農牧民、屠宰、皮毛加工,獸醫及實驗室人員20第20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炭疽等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1-5日,也有短至12h,長至2周者。根據炭疽桿菌侵入途徑及部位的不同,臨床上主要分為皮膚炭疽、肺炭疽胃腸炭疽。部分患者可發展為敗血癥、腦膜腦炎等。21第21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皮膚炭疽:約95%以上炭疽病例為皮膚炭疽,在面、頸、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周圍組織腫脹及浸潤,繼而中央壞死形成1—3厘米潰瘍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圍皮膚發紅,腫脹,疼痛不顯著。引流該部位的淋巴結腫大且常化膿,伴有發熱、頭痛、關節痛等。少數嚴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腫和壞死。在沒有接受任何治療的皮膚炭疽患者中,死亡率大約是20%。如經及時診治,幾乎不會有死亡的情況發生。22第22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3第23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皮膚炭疽的發病規律第1日:皮膚破損部位出現斑疹或丘疹。第2日:皮疹頂部出現水皰,內含淡黃色液體,周圍組織變硬腫脹。第3~4日:病變中心出血壞死,水腫區域擴大。第5~7日:壞死部位破潰成淺潰瘍,血樣滲出物結成硬而黑似炭塊狀焦痂,下面有肉芽組織生成。第10日:焦痂脫落,肉芽組織逐漸愈合。24第24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肺炭疽約占2%-3%炭疽病例為吸入感染型(肺)炭疽。因暴露于芽胞或吸入污染芽胞塵埃所致。急性起病。多在暴露后2-5天出現低熱、疲勞和心前區壓迫等,持續2-3天后,癥狀突然加重。高熱,呼吸困難,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咯粘液血痰。肺部本征常只有散在的細濕羅音。X射線的主要表現為縱膈影增寬。常見胸腔積液。25第25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肺炭疽病人胸片26第26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7第27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腸炭疽占3%-6%炭疽病例為胃腸型炭疽。主要由于食入未煮熟的被炭疽桿菌污染的病蓄的肉類食品而引起,偶而可因飲入被炭疽病菌污染的水或牛奶而患病,與患者一起進食的人可相繼發病。癥狀輕重不一,輕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但便中無血,里急后重不明顯,可于數日內恢復。重者可表現為腹痛、腹脹、腹瀉、血樣便等急腹癥癥狀,易并發敗血癥和感染中毒性休克。如不及時治療常可導致死亡。腸炭疽導致的死亡病例占患者25%─60%。28第28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口咽部炭疽:表現為嚴重咽痛、頸部腫脹、吞咽困難、同時有氣管壓迫和呼吸困難。頸部和頸下淋巴結腫大炭疽性腦膜炎:起病急驟,有劇烈頭痛、嘔吐、昏迷、抽搐,明顯腦膜刺激癥狀,腦脊液多呈血性,少數為黃色,壓力增高,細胞數增多。病情發展迅猛,常因誤診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死亡29第29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炭疽敗血癥可發于以上各型,也可能直接發生。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高熱、寒戰,感染性休克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表現,皮膚出現出血點或大片淤斑,腔道中出現活動性出血,迅速出現呼吸與循環衰竭。在循環血液中可檢出大量炭疽芽孢桿菌。30第30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預防預防:嚴格隔離病畜;死畜嚴禁解剖,焚燒或深埋2米以下;對易感人群接種減毒活疫苗。31第31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預防家畜感染的防治和牧場的衛生防護嚴格隔離或處死深埋嚴禁現場剖檢取材,死畜剝皮或煮食,必經焚毀或深埋2m以下特異性預防減毒活疫苗疫區工人32第32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監測方案(試行)》稿中,將該病例定義為:1.發熱(體溫≥38℃)伴血小板降低,或2.發熱伴出血癥狀(黑便、牙齦出血、皮膚瘀點或瘀斑、眼結膜充血等出血癥狀中至少一項)。對符合上述病例定義第2項,但未做血象檢查或無血象檢查結果的患者,醫療機構應盡快對其進行血象檢查。明確診斷的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應排除。目前至少懷疑粒細胞無形體和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能夠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33第33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粒細胞無形體病人粒細胞無形體病(HGA)是一類由嗜吞噬細胞無形體(Anaplasmaphagocytophilum)引起,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細胞,以發熱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多臟器功能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新發人獸共患病,主要通過蜱叮咬傳播。人粒細胞埃立克體病(HGE)是1994年發現的一種新發傳染病,最初認為病原體是查菲埃立克體(Ehrlichiachaffeensis)。后來發現病原體是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故更名為人粒細胞無形體病。34第34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5第35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傳播途徑主要通過蜱叮咬傳播。蜱叮咬攜帶病原體的野生動物、家畜或小型嚙齒動物后,再叮咬人時,病原體可隨之進入人體引起發病。可通過輸血傳播。直接接觸危重病人或帶菌動物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有可能會導致傳播,但具體傳播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36第36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癥狀潛伏期一般為7-14天(平均9天)。全身不適,發熱、肌痛、頭痛。少數病人有關節痛及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腹瀉)、呼吸道癥狀(咳嗽、肺炎、呼吸窘迫綜合癥)、肝臟、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體征:表情淡漠,相對脈緩,部分病例可有淋巴結腫大、皮疹等。嚴重病例可發生多器官受累,如急性腎衰、代謝性酸中毒、呼吸衰竭、嚴重低血壓、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肝衰竭、心肌受損。發病第1周,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異型淋巴細胞增多。肝酶升高、心肌酶升高37第37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病新發現的病毒屬于布尼亞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屬(Phlebovirus),病毒顆粒呈球形,直徑80-100nm,外有脂質包膜,表面有棘突。目前認為,本病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在流行病學、臨床表現等方面均相似。38第38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隔離及防護對于一般病例,按照傳染病常規隔離防護即可。應避免接觸病人的血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治療或護理危重病人,尤其病人有出血或嘔吐現象時,應高度警惕,切實做好個人防護。39第39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預防減少接觸感染蜱是降低患病風險的主要措施。應盡量避免暴露于蜱棲息地,包括草地和樹林等。如確需到以上地區,尤其到已經發現過病人的地區活動,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可穿著緊口、明亮色、光滑的衣服,以防止蜱的附著或叮咬,且容易發現附著的蜱。也可在暴露的皮膚和衣服上涂抹軀避劑如DEET(n,n-二乙基-甲苯酰胺)等來驅除蜱。在蜱棲息地活動時或活動后,應仔細檢查身上有無蜱附著。蜱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如發現蜱附著在身體上,應立即用鑷子等將蜱輕輕取走。因蜱身上或破損處的液體可能含有傳染性病原體,不要直接用手將蜱摘除或用手指將蜱捻碎處理。40第40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急性呼吸癥候群臨床表現:急性發熱,寒戰,咳嗽,咳痰,咯血,流涕,鼻塞,憋氣,呼吸困難,紫紺。需要關注的呼吸道傳染病:SARS、流感、禽流感、肺鼠疫、肺炭疽、肺結核、其他非典型肺炎等。注意聚集性呼吸道傳染病的概念。41第41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聚集性呼吸道傳染病的概念兩周內發生的有流行病學相關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同一種類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病學相關性是指病例發病前曾經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環境,或有過密切接觸,或疾病控制專業人員認為有流行病學相關性的其它情況,具體判斷需由臨床醫務人員在接診過程中詳細詢問病例的流行病學史,或由疾病控制專業人員經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后予以判斷42第42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聚集性呼吸道傳染病理論上講,所有呼吸道傳染病都能夠聚集性發病目前所說聚集性呼吸道傳染病是一個狹義的概念,主要是指能夠引起肺炎表現、易于聚集發生的呼吸道傳染病,如SARS、流感、禽流感、肺鼠疫、肺炭疽、肺結核、其他非典型肺炎(鸚鵡熱、支原體肺炎)等43第43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病學傳染源主要為急性期病人健康帶菌者傳播途徑近距離飛沫傳播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空氣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也是一個可能的途徑,污染病毒的手接觸口、鼻、眼可以造成感染流行特征:季節性,地域性,職業特征。44第44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原人感染豬流感)是由變異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飛沫、氣溶膠、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臨床主要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少數病例病情重,進展迅速,可出現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損傷,嚴重者可以死亡。45第45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原學根據流感病毒感染的對象,可以將病毒分為人類流感病毒、豬流感病毒、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類群,其中人類流感病毒根據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為三類: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Avirus),又稱A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Bvirus),又稱B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Cvirus),又稱C型流感病毒感染鳥類、豬等其他動物的流感病毒,其核蛋白的抗原性與人甲型流感病毒相同,但是由于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分類只是針對人流感病毒的,因此通常不將禽流感病毒等非人類宿主的流感病毒稱作甲型流感病毒。46第46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行病學傳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為主要傳染源。雖然豬體內已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動物為傳染源。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過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有待進一步確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47第47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1-3天。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包括發熱(腋溫≥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痛、乏力、嘔吐和(或)腹瀉。可發生肺炎等并發癥。少數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出現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礎疾病亦可加重。48第48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醫務人員防護醫務人員防護采取分級防護原則。一級防護適用于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12層以上棉紗口罩。每次接觸病人后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洗必泰醇、新潔爾滅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鐘。49第49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醫務人員防護二級防護適用于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的醫務人員,接觸從病人身上采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體的工作人員,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司機。進入隔離留觀室和專門病區必須戴12層以上棉紗口罩,每4小時更換1次或感潮濕時更換;穿工作服、隔離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每次接觸病人后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洗必泰醇、新潔爾滅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鐘。對病人實施近距離操作時,戴防護眼鏡。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護。50第50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醫務人員防護三級防護適用于為病人實施吸痰、氣管切開和氣管插管的醫務人員。除二級防護外,還應當加戴全面型呼吸防護器。51第51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急性腹瀉綜合征臨床表現:急性發熱,腹瀉(水樣便、粘液膿血便、稀便),部分伴有惡心、嘔吐、腹痛。嚴重者可出現脫水、血壓下降、急性腎衰表現。需要關注的傳染病:霍亂、傷寒(副傷寒)、急性痢疾、諾如病毒感染,食源性疾病等。52第52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急性腹瀉的流行病學傳染源:患者,帶菌者,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傳播途徑:飲食傳播。流行特征:食物污染可致小暴發流行,水體污染常致大暴發疫情。53第53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霍亂(cholera)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由霍亂弧菌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傳播。臨床上主要以起病急驟,劇烈瀉吐、排泄大量米湯樣腸內容物、脫水、肌痙攣和尿閉為特征。嚴重者可因休克、尿毒癥或酸中毒而死亡。54第54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5第55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和帶菌者。輕型病人、隱性感染者和恢復期帶菌者所起的作用更大傳播途徑:可經水、食物、蒼蠅以及日常生活接觸而傳播。水型傳播是最重要的途徑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獲得一定免疫力,但再感染的可能性也存在56第56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表現潛伏期一般為1~3日,短者3~6小時,長者可達7日。多數為隱性感染,輕型占有相當數量。典型病人多為突然發病,少數病人在病前1~2日有疲乏、頭昏、腹脹等前驅癥狀。臨床經過可分三期:瀉吐期:多數以劇烈腹瀉開始,繼以嘔吐。腹瀉為無痛性(O139除外)。每日大便自數次至數十次或更多,開始時為黃色稀便,尚有糞質,后迅速成為米泔水樣。脫水期:由于嚴重瀉吐引起水和電解質喪失,可出現脫水和周圍循環衰竭。恢復期:脫水糾正后,大多數病人癥狀消失,尿量增加,體溫回升,幾天內逐漸恢復正常。57第57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分型輕型病例:無腹痛腹瀉,可伴有嘔吐,常無發熱和里急后重表現。少數病例可出現低熱(多見于兒童),腹部隱痛或飽脹感。個別病例可有陣發性絞痛。中、重型病例:腹瀉次數頻繁或劇烈,糞便性狀為水樣便,伴有嘔吐,迅速出現脫水或嚴重脫水,循環衰竭及肌肉痙攣(特別是腓腸肌)等休克表現。中毒型病例:為一較罕見類型(干性霍亂),在霍亂流行期出現無瀉吐或瀉吐較輕,無脫水或僅輕度脫水,但有嚴重中毒性循環衰竭。58第58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預防加強和健全各級防疫組織,設立腸道門診,流行期間來自疫區所有人員均應嚴格檢疫。發現病人立即隔離治療,疑似者應隔離檢疫,接觸者隔離觀察5天,均應在隔離日做糞便培養,三次陰性方能解除隔離做好“三管一滅”,即管好水源、糞便和飲食衛生,消滅蒼蠅。流行期間帶菌者、密切接觸者,均給予多西環素、利福平或喹諾酮類藥物預防。59第59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癥候群臨床表現:高熱,頭痛,嘔吐,抽搐,痙攣,意識障礙,頸項強直等。需要關注的傳染病:乙腦、流腦、森林腦炎等。60第60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腦膜炎奈瑟菌(又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播所致的一種化膿性腦膜炎。奈瑟菌屬,革蘭染色陰性雙球菌,菌體呈腎形或豆形,凹面相對成雙排列,亦可四個菌相聯。可產生自溶酶,在體外易自溶。本菌體外生活力及抵抗力弱,對干燥、寒、熱、常用消毒劑均敏感。分型13型(A、B、C、D、E、X、Y、Z、W135、H、I、K、L)其中A、B、C占90%以上。主要臨床癥狀包括發熱、劇烈頭痛、嘔吐、皮膚粘膜瘀點、腦膜刺激征等。61第61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行病學傳染原:帶菌者(最重要)、病人傳播途徑:經呼吸道傳播(飛沫)易感性:普遍易感,以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高。隱性感染率高,60%--70%為無癥狀帶菌者,30%為上呼吸道感染型和出血點型,僅1%為典型流腦表現。62第62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表現潛伏期:1~10天,一般為2~3天。前驅期(上呼吸道感染期):敗血癥期:腦膜炎期:恢復期:63第63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普通型(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前驅期:多數病人無此期表現。低熱、咽痛、咳嗽等癥狀,持續1~2天。敗血癥期:高熱寒戰,伴頭痛。70~90%皮膚粘膜瘀點或瘀斑,大小1~2㎜至1~2㎝,中央呈紫黑色壞死或大皰。腦膜炎期: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煩躁不安,腦膜刺激征陽性等。2~5天內進入恢復期。恢復期:體溫下降,瘀點消失,癥狀好轉。10%病人出現口唇皰疹。64第64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暴發型起病急驟(24小時內出現意識障礙),病勢兇險,死亡率高。又分為休克型、腦膜腦炎型、混合型。65第65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6第66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預防隔離菌苗預防注射藥物預防:SMZ.co、利福平67第67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流行性乙型腦炎(EpidemicTypeBEncephalitis)(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所引起的、經蚊蟲叮咬傳播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臨床特征為高熱、意識障礙、抽搐、腦膜刺激癥狀。重癥病人可有呼吸循環衰竭,部分病人可留有后遺癥。乙腦于1935年在日本發現,又稱為日本乙型腦炎。68第68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行病學傳染源:人和動物皆可成為本病的傳染源。豬為最主要的傳染源,其次為馬、狗等動物。人感染乙腦病毒后病毒血癥期短、病毒量少,不是主要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本病主要通過蚊蟲(庫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種)叮咬傳播。蚊蟲也是本病毒的長期儲存宿主,越冬蚊可帶病毒過冬到第2年,從蚊卵、蚊幼蟲體亦可分離出病毒。69第69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表現潛伏期:4~21天,平均2周左右。在潛伏期內病毒侵入血液內繁殖,大多數人隱性感染,機體獲得免疫。初期:病初1—3天。起病較急,發熱,伴頭痛、納差、惡心等癥狀。熱度上升快,1~2天內高達39~40℃,持續不退。幼兒在高熱時常伴有驚厥與抽搐。70第70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表現極期:病程4—10天。高熱不退,可達4O℃以上。意識障礙:嗜睡、譫妄、昏迷、定向力障礙。驚厥或抽搐:手、足、面部抽搐,重癥可全身抽搐或強直性痙攣,少數病人可呈軟癱。中樞性呼吸衰竭:呼吸節律不規則、雙吸氣、嘆息樣呼吸、潮式呼吸、抽泣樣呼吸甚至呼吸暫停。呼吸衰竭的血氣表現(PaO2<
60mmHg)體檢:腦膜刺激征,幼兒前囟門膨隆;瞳孔對光反應遲鈍、消失或擴大;腹壁、提睪反射減弱或消失;腱反射大多亢進;巴氏征陽性。71第71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表現恢復期:體溫下降,癥狀逐漸減輕、消失。大部分病人不留任何明顯后遺癥。嚴重者常遺留反應遲鈍、癡呆、失語、吞咽困難、顏面癱瘓、四肢強直性癱瘓等。經積極治療,多數能在半年內恢復,僅個別留有永久后遺癥。72第72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預防隔離病人,人畜居地分開,流行季節前對幼豬進行疫苗接種。按時接種乙腦預防疫苗;6—12個月嬰幼兒為主要接種對象,初種2次,每次0.5ml,間隔1—2周清掃衛生死角、積水,疏通下水道,噴灑消毒殺蟲藥水,消除蚊蟲孳生地,從而降低蚊蟲密度,切斷傳播途徑73第73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森林腦炎森林腦炎病毒感染所致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蜱叮咬感染,多見于林區,夏、秋季高發。潛伏期多為10~15天。輕者起病較緩,發熱,頭痛,3~4天出現神經系統癥狀。重者急性起病,高熱,1~2日內出現意識障礙,頸和肢體癱瘓以及腦膜刺激征,可迅速導致死亡。74第74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預防進入林區工作時,做好個人防護,穿用“五緊”防護服,將袖口、領口、褲腳等處扎緊,防止蜱蟲叮咬。蜱蟲攀附在人體后,一般經2~3小時才叮咬。故在林區野外活動時,每2小時互相檢查,發現蜱蟲立即殺滅。疫苗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森林腦炎,接種后1.5~2個月產生抗體,預防有效期約為1年。一旦發現有蜱蟲叮咬在身上,可用酒精涂在蜱蟲身上,使蜱蟲頭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下蜱蟲。或用香頭、煙頭輕燙蜱蟲露在皮膚外面的部分,使其頭部自動慢慢退出。然后用酒精或碘酒局部消毒。注意勿生拉硬拽,以免損傷皮膚或蜱蟲頭部殘留在皮膚內。75第75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急性馳緩性麻痹
(AcuteFlaccidParalysis,AFP)AFP指急性起病,肌張力減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癥候群76第76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AFP病例包括的疾病(1)脊髓灰質炎;(2)格林巴利綜合征(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GBS);(3)橫貫性脊髓炎、脊髓炎、腦脊髓炎、急性神經根脊髓炎;(4)多神經病(藥物性多神經病,有毒物質引起的多神經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經病);(5)神經根炎;(6)外傷性神經炎(包括臀肌藥物注射后引發的神經炎);(7)單神經炎;(8)神經叢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鉀性麻痹、高鉀性麻痹、正常鉀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癥肌無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發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癱、截癱和單癱(原因不明);(14)短暫性肢體麻痹。77第77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8脊髓灰質炎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于嬰幼兒,故俗稱“小兒麻痹癥”隨疫苗的普及,發病年齡后移呈全球性分布,溫、熱帶的發病比嚴寒地區多除靈長類動物可以感染外,無其他宿主或媒介昆蟲第78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脊髓灰質炎的流行病學傳染源患者隱性感染者無癥狀帶病毒者傳播方式糞----口途徑為主發病一周內可經飛沫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免疫缺陷者顯著4月齡~5歲為主各型無交叉免疫79第79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表現潛伏期1-2ws,最長40ds影響因素多臨床類型無癥狀型(2-5%)頓挫型(4-8%)無癱瘓型(>90%)癱瘓型(1%左右)80第80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表現---癱瘓型各期常交叉重疊,不易區分前驅期癱瘓前期癱瘓期恢復期后遺癥期81第81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臨床表現---癱瘓型前驅期呼吸道癥狀發熱---低熱或中熱頭痛、咽痛、輕咳伴全身不適消化道癥狀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如持續1-4ds后病情恢復,多為頓挫型82第82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3臨床表現---癱瘓型癱瘓前期再次發熱---雙峰熱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高熱、劇烈頭痛精神癥狀三腳架征吻膝征腦膜刺激征反射減弱---首先是腹壁反射植物神經受累腦脊液可異常第83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4臨床表現---癱瘓型癱瘓期與體溫下降同步出現癱瘓體溫正常后癱瘓停止發展侵犯部位不同,表現不同脊髓型腦干型腦型混合型第84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5臨床表現---癱瘓型脊髓型最多見,約80%典型AFP多不伴感覺障礙癱瘓多不對稱,輕重不一常見四肢癱瘓,但下肢為重且不同步出現可累及任何肌群,遠端大肌群更早、更重第85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6臨床表現---癱瘓型腦干型病變主要在延髓和橋腦顱神經損傷中樞性呼吸麻痹---中樞性呼衰血管運動中樞麻痹休克綜合癥至循環衰竭第86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7臨床表現---癱瘓型腦型同病毒性腦炎最終表現為強直性癱瘓混合型表現復雜多樣脊髓型與腦干型共存多見第87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8臨床表現---癱瘓型恢復期肢體遠端小肌群開始其次為近端大肌群肌腱反射隨即出現1-2ms內恢復較快6ms后恢復變慢12ms后仍有部分恢復第88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9臨床表現---癱瘓型后遺癥期肌肉萎縮畸形功能缺陷腦神經受損復元需要一定時日,但很少留有后遺癥第89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預防一旦發現病人,自起病日起至少隔離4O天患者衣物、用具煮沸或日光下曝曬2小時密切接觸者,連續觀察20天預防接種90第90頁,共106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預防接種注射疫苗口服疫苗減毒活疫苗OPV針對病毒分型,糖丸有3型I型紅色、Ⅱ型黃色、Ⅲ型綠色,但多為混合疫苗白色2、3、4月齡分別接種,間隔不少于28天4歲加強1次滅活疫苗IPV丙種球蛋白未服過疫苗的接觸者,0.3~0.5ml/kg91第91頁,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員工入職關懷培訓
- 湖北省“黃鄂鄂”2025年高三下學期4月聯考試題 政治 含解析
- 工程施工員試題庫+答案
- 浙江省鎮海市鎮海中學2025屆高考英語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
- 電力調度自動化維護員考試題(附參考答案)
-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質量檢測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測繪數據處理考核試卷
- 棉花倉儲物流成本控制策略考核試卷
- 玻璃行業綠色制造技術考核試卷
- 皮手套舒適性與人體工程學設計考核試卷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地理試卷(含答案)
- 大概念視角下的初中數學函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研究與實踐
- 海南省海口市(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統編版期中考試((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GB/T 13025.7-2012制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碘的測定
- 全文《中國式現代化》PPT
- 行政執法講座課件
- 心肺交互作用-
- 幼兒園中班課件:《預防感冒》
- 封條模板A4直接打印版
- 肛腸科 肛門濕瘍病中醫診療方案
- 毒理基因組學與系統毒理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