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訪談為工人階級拍電影_第1頁
張猛訪談為工人階級拍電影_第2頁
張猛訪談為工人階級拍電影_第3頁
張猛訪談為工人階級拍電影_第4頁
張猛訪談為工人階級拍電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猛訪談為工人階級拍電影!張猛,東北人,相貌挺典型,口音也很對味兒。他生在鐵嶺,長在沈陽。張猛在中戲時學的是舞臺美術,之后又跑到電影學院進修導演;之后,他到了本山傳媒,給趙本山的春晚小品寫劇本;之后,他辭職去做導演,拍了電影《耳朵大有福》和《鋼的琴》;再之后,《鋼的琴》在去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拿了獎,演員王千源成了影帝。頒獎禮上,王千源說,“我特別要感謝導演張猛,沒有他的支持我不會完成這部電影的拍攝。”許多看過《鋼的琴》的人說,這電影有點兒庫斯圖里卡的意思,很狂放很荒誕,同時也很現實。這樣氣質的電影,可以從中國生長出來,已然很魔幻。第一次當導演很較勁大眾也影:你選擇去中央戲劇學院讀書,是受家庭的影響嗎?張猛:我1995年考大學,當時就想,考什么呢?我爸是中戲畢業的,就讓我考那邊了。本來想學導演專業,最后考上了舞美設計專業。我們是最后一撥國家包分配的學生,畢業后我被分到遼寧電視臺舞美工程部。那時,電視臺經常下鄉演出,還有《七星大擂臺》那些節目,舞臺設計都是我們來做。這些都是千篇一律的工作,我覺得挺沒勁的。那時候,好多同學都在北京發展得挺不錯,我也想離開沈陽,就報了電影學院的一個研修班,讀了兩年的導演專業。大眾電影:后來為什么又離開北京去了本山傳媒呢?張猛:2004年的時候,我本來有機會拍《耳朵大有?!贰_@部電影的劇本是我上學時的一篇習作,當時已經籌到錢要拍了,可是沒有下雪。那時候第一次做導演,特別較勁,沒有雪不能拍,必須等著下雪。結果一場雪沒下,錢也沒了。那之后,我就回到沈陽,拍廣告賺錢。后來我去了本山傳媒,在那里呆了兩年半,期間給趙本山寫了兩個春晚小品,《功夫》和《說事兒》。不過,我還是覺得這個不是我要做的東西,所以就從本山傳媒辭職了。大眾電影:你的導演處女作《耳朵大有?!肥悄愫痛薰馐牡谝淮魏献靼?張猛:我當時并沒有放棄電影。沈陽每年都有個“韓國周”,我通過那個活動認識了崔光石。他在韓國做過一些紀錄片,我們兩個人聊得來,我就把劇本給他看。崔光石經?;仨n國,就把我的劇本送去釜山電影節的PPP計劃。結果從韓國拿到了一部分拍攝資金,2007年就開拍了《耳朵大有?!?。大眾電影:《耳朵大有?!穼δ阒蟮膭撟饔惺裁从绊憜?張猛:雖然這部電影口碑不錯,也沒賠錢,不過對自己的狀況沒太大改變。那兩年的投資形勢也沒有現在好,我自己去找投資什么的,也太累了,所以兩年后我才去做《鋼的琴》。“鋼的琴”是怎樣煉成的?大眾電影:據說當時你帶著七萬塊錢開拍《鋼的琴》,怎么敢這么冒險?張猛:《鋼的琴》劇本拿到上海國際電影節和韓國方面的不少創投資金。但是,創投有個限制,必須在那年六月份之前啟動項目,要不這部分資金就收回。雖然其他資金還沒完全到位,我膽子也不小,就先帶著七萬塊錢去鞍山開機拍攝。后續的資金也慢慢都過來了。大眾電影:秦海璐說自己是這部電影的“被出品人”,怎么回事?張猛:《鋼的琴》前期拍攝完成之后,我們做后期資金很緊張。秦海璐自己的片酬不要了,她另外又掏了一部分錢,讓我們把整個電影做完。所以,秦海璐說自己是“被出品人”。這部戲的主創配置很有意思,大部分人都是戲劇學院的。王千源是我和秦海璐的師兄,我們出發去鞍山之前,在戲劇學院的酒吧討論劇本,我們就說,這怎么像戲劇學院的作業一樣呢。大眾電影:用鋼鐵去做鋼琴,這個想法是怎么來的呢?張猛:我老家在鐵嶺。以前,我姑姑要裝修一個服裝店,她跟我說,你是學美術的,你先小試牛刀一下。我答應了。我到處找裝修用的廢舊木料,就到了“鐵嶺文工團”的排練場。因為我從小在那里面長大,知道排練場有很多木地板,可以拿來裝修。進去一看,木地板基本上都被人拆走了,只有一塊還留著,上面是架破舊的木頭鋼琴。回去問我爸才知道,當年條件最艱苦的時候,他們文工團的人自己做的鋼琴。后來裝修的時候又發生一件事,因為要銃一塊鋼板,我去了鐵嶺的鋼材市場,發現許多下崗工人集中在這里,還是做老本行,車、鉗、洗、卯、電、焊,整個工廠的這一套,又在這個市場里恢復了。這些事都給我挺大震動,后來慢慢的就形成了“鋼的琴”這個概念。大眾電影:這架道具“鋼的琴”實際是怎么做出來的?和電影里的工藝一樣嗎?張猛:我們自己拿鋼水鑄造的。你在電影里看到的那些鏡頭,就是我們真正在做鋼琴的情景。大眾電影:做了幾次?張猛:那一爐鋼得5000塊錢呢!就用了一爐資金有限。那個工廠是鞍山紅旗拖拉機廠,馬上就要倒閉了。原來廠子有5萬多人,現在只有100多人在里面干活。這架琴做好了也能彈出聲音來,但不好聽,聲音很脆。它畢竟是個道具,不是真家伙,我們也不是搞行為藝術啊(笑)。大眾電影:你之前說《鋼的琴》第一個鏡頭,本來想拍鞍山的一座鐵路橋,為什么變成現在的開場?張猛:這座橋連接了鞍山的鐵東區和鐵西區,當時蘇聯人在這里建的。第二個月準備拍攝時再去,已經拆掉了。于是就只能再換一個開場鏡頭。前后換了三個場景,最后才選的現在這個。我們主場景外面有一個檢斤站,檢查進出車輛運載的鐵的重量的地方。這個檢斤站的造型很有意思,它上面有兩個雨搭,很像兩個翅膀。其中一側雨搭已經支離破碎,另一側瓦片還很健全,這就像一個羽翼豐滿,而另一個卻再也無法負載飛翔了。于是我就讓陳桂林和他前妻站在這個檢斤站前面,他們站在鏡頭前談論婚姻的問題,他們后面背景的兩個不同的翅膀,代表著兩種力量,陳桂林的愛人代表的是資本的力量,陳桂林代表著一個只剩筋骨的男人自身的力量。為工業時代立此存照大眾電影:我們從《鋼的琴》里面看到,你對以前的工人階級有挺深的情感,這和你的生活背景有很大關系吧?張猛:我生活的沈陽是個大型重工業城市。我好多親戚不是住在鐵西區,就是住在大東區,他們好多人都曾經在工廠上班。我的許多同學也都出身工人家庭。我周圍70%的人都是這個家庭背景。東北產業改革之后,每個家庭發生的變化都能很清楚地看到。誰家孩子的爸媽離婚了,后來倆人都過得不好,又復婚了……等等這種事。工廠不停地倒閉。我以前一直在這個氛圍里面。這些曾經的工人積極努力地面對生活,現在活得都很好。但是,我覺得人不能把那個時代的記憶忘掉。對于我這種東北長大的人來說,把這種記憶重新挖掘出來,也是件有意義的事情。大眾電影:《鋼的琴》里面有個情節,工廠的大煙囪被炸掉之后,陳桂林和他的工友們又回到工廠里做鋼琴。我覺得這個情節有一些特別的意義。張猛:象征著曾經的重工業時代被后工業時代替代了。而一個人的回憶永遠建立在一種場景或什么符號上,這些工人有一種集體榮譽感。當煙囪倒掉,所有人再次回到工廠這是一個自發的行為。這些人終于明白,我將來再也不會在這里勞動了。大眾電影:對于自己在東北的這段生命經驗,你覺得還有什么想表達?張猛:我覺得自己還沒說完,如果能順利找到投資,我還有故事可以拍。我還是喜歡過去的那個時代。我覺得作為一個導演,有責任有義務把那個時代的影像留下來。明天都拆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