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4凍土地基11.4.1凍土的特點1.凍土的類別(1)季節性凍土。又稱融凍層,只在冬季氣溫降至0℃以下才凍結,春季氣溫上升而融化,因此凍土的深度不大。我國華北、東北與西北大部分地區為此類凍土。在基礎埋深設計中,應考慮當地凍結深度。(2)多年凍土。指含有固態水,且凍結狀態持續兩年或兩年以上的土。這種凍土很厚,常年不融化,具有特殊的性質。當溫度條件改變時,其物理力學性質隨之改變,并產生凍脹、融陷、熱融滑塌等現象。2.多年凍土的分布主要在我國的嚴寒地區,當地的年平均氣溫低于零下2℃,凍期長達7個月以上。主要集中在東北大、小興安嶺北部、青藏高原,以及天山、阿爾泰山等地區,約占我國面積的22%。3.凍土的分區與形態(1)按平面分布特征分區。
①零星凍土區:凍土面積僅占5%~30%;②島狀凍土區:凍土面積占40%~60%;③斷續凍土區:凍土面積占70%~80%;④整體凍土區:凍土面積>90%,厚度達30m以上。(2)豎向形態。①銜接的凍土:季節性凍層深度達到多年凍土頂面,如青藏高原的多年凍土屬這類;②不銜接的凍土:季節性凍層深度較淺,達不到多年凍土層頂面。兩者之間存在一層未凍結的融土層。東北地區的部分多年凍土屬這類。4.多年凍土發展趨勢(1)發展的凍土。凍土層每年散熱多于吸熱,則多年凍土厚度逐漸增大,屬這類凍土。(2)退化的凍土。凍土層每年吸熱多于散熱,則多年凍土層逐漸融化變薄,以致消失。如清除地表草皮等覆蓋,可加速多年凍土退化。12.5.2凍土地基工程措施1.換填法用粗砂、礫石等不凍脹材料填筑在基礎底下。換填深度對不采暖建筑為當地凍深的80%,采暖建筑為60%,寬度由基礎每邊外伸15~20cm。2.物理化學法(1)人工鹽漬化改良土。加入NaCl,CaCl2和KCl等,以降低冰點的溫度,減輕凍害。(2)用憎水物質改良土。如柴油等加化學表面活性劑,以減少地基的含水量。(3)使土顆粒聚集或分散改良土。如用順丁烯聚合物,使土粒聚集,降低凍脹。3.保溫法在建筑物基礎底部或四周設隔熱層,增大熱阻,推遲土的凍結,提高土溫,降低凍深。4.排水隔水法建筑物周圍設排水溝,防止雨水入滲地基,同時在基礎的兩側與底部填砂石料,并設排水管將入滲之水排除。5.結構措施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