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江蘇省鹽城市五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1月期末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14題,每題2分,共計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有關神經系統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A.中樞神經系統是由大腦和脊髓組成B.下丘腦中存在呼吸中樞、水平衡中樞等C.自主神經包括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D.脊髓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的聯系通路〖答案〗D〖祥解〗人的神經系統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兩部分,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腦(包括大腦、腦干和小腦等)和脊髓組成,外周神經系統分布在全身各處,包括與腦相連的腦神經和與脊髓相連的脊神經。【詳析】A、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腦(包括大腦、腦干和小腦等)和脊髓組成,A錯誤;B、呼吸中樞位于腦干部位,不存在于下丘腦,B錯誤;C、自主神經只包括傳出神經,C錯誤;D、脊髓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的聯系通路,D正確。故選D。2.如圖是神經元結構模式圖,結合圖示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的⑥為神經纖維,只是由長軸突和髓鞘構成B.圖中的⑤是軸突的末梢,可把信息傳向其他神經元、肌肉或腺體C.圖中信息的傳導方向是③→②→④→⑤D.圖中的②是神經元的細胞體〖答案〗A〖祥解〗神經元分為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細胞體由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組成,具有聯絡和整合輸入信息并傳出信息的作用。突起有樹突和軸突兩種。樹突短而分枝多,直接由細胞體擴張突出,形成樹枝狀,其作用是接受其他神經元軸突傳來的沖動并傳給細胞體。軸突長而分枝少,為粗細均勻的細長突起,其作用是接受外來刺激,再由細胞體傳出。軸突除分出側枝外,其末端形成樹枝樣的神經末梢。【詳析】A、圖中的⑥為神經纖維,神經纖維可由軸突或長的樹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組成,A錯誤;B、圖中的⑤是軸突的末梢,可把信息傳向其他神經元、肌肉或腺體,利于信息的傳遞,B正確;C、興奮從神經元的樹突或細胞體傳向軸突,圖中信息的傳導方向是③→②→④→⑤,C正確;D、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圖中的②是神經元的細胞體,D正確。故選A。3.科研人員分別給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種激素后,觀察到的相應現象如下表,據此判斷激素a、b、c的化學名稱依次是()注射的激素注射后的反應a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并使軟骨生長明顯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體內產熱量增加A.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B.生長激素、胰島素、甲狀腺激素C.胰島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D.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答案〗C〖祥解〗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胰島分泌的胰島素具有促進血糖合成糖原,促進血糖的氧化分解,促進血糖轉化為非糖物質,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生長激素促進生長特別是骨的生長和蛋白質的合成【詳析】a激素引起血糖降低,是胰島素的作用;b激素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并使軟骨生長明顯,是生長激素的作用;c激素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體內產熱量增加,是甲狀腺激素的作用,ABD錯誤,C正確。故選C。4.小鼠甲狀腺的內分泌機能受機體內、外環境因素影響,部分調節機理如圖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飲食缺碘會引起甲狀腺組織增生B.TRH隨血液定向運輸至垂體起作用C.高于機體生理濃度時的TH對TSH的分泌起抑制作用D.注射抗TRH血清后,小鼠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弱〖答案〗B〖祥解〗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TRH運輸到垂體,促使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TSH),TSH隨血液運輸到甲狀腺,促使甲狀腺增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又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進而使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可見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也存在著反饋調節機制。【詳析】A、飲食缺碘會使TH合成減少,TH的負反饋作用減弱,所以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應激素增加,其中垂體分泌的TSH引起甲狀腺組織增生,A正確;B、TRH通過血液運輸,所以遍布全身血液,由于垂體上具有TRH的特異性受體,所以TRH定向作用于垂體,B錯誤;C、TH對垂體存在負反饋調節,高于機體生理濃度時TH對TSH的分泌起抑制作用,C正確;D、注射抗TRH血清后,使垂體分泌的TSH減少,從而使甲狀腺分泌的TH減少,TH促進新陳代謝,增加產熱,所以機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弱,D正確。故選B。5.下圖為人體局部組織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人體內不同部位的液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正常狀態下,②中的蛋白質含量高于①B.若該處為肝組織,②③構成了肝細胞生存的內環境C.圖中①處是血漿,②是組織液,③是細胞內液D.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進入①后,①中的H2CO3,可與之發生作用使pH維持穩定〖答案〗C〖祥解〗題圖分析:題圖為人體局部組織示意圖,分析題圖可知①是血漿,②是組織液,③是細胞內液,④是淋巴液,⑤是血細胞。【詳析】A、①是血漿,②是組織液,正常狀態下,②中的蛋白質含量低于①,A錯誤;B、若該組織為肝臟組織,則肝細胞生存的內環境是②組織液,③細胞內液不屬于內環境,B錯誤;C、題圖分析:題圖為人體局部組織示意圖,分析題圖可知①是血漿,②是組織液,③是細胞內液,C正確;D、①血漿中存在緩沖物質,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進入①血漿中,與①血漿中的NaHCO3與之發生作用,使pH基本穩定,D錯誤。故選C。6.下列①~⑤是有關內環境敘述,其中正確的是()①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于血漿中②長期營養不良會導致組織液中水分增加,形成組織水腫③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會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血糖濃度相對穩定也屬于內環境穩態的范疇,對于生命活動的能量供應具有重要的意義⑤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答案〗D〖祥解〗1、內環境是指體內細胞生存的液體環境,主要包括組織液、血漿和淋巴液等細胞外液。2、內環境的相對穩定需要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共同維持。【詳析】①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于血漿和組織液中,故①錯誤;②長期營養不良會導致血漿滲透壓下降,從而使更多的水分從血漿進入組織液形成組織水腫,故②正確;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水分的重吸收,從而可以降低細胞外液滲透壓,故③正確;④血糖濃度相對穩定也屬于內環境穩態的范疇,對于生命活動的能量供應具有重要的意義,故④正確;⑤內環境的相對穩定需要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共同維持,故⑤正確,D正確。故選D。7.正常人體的血糖濃度總是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下圖為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①過程是血糖的主要來源,當血糖濃度過低時,胰高血糖素可以促進①過程B.當血糖濃度過低時,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可提高血糖濃度C.當血糖濃度過高時,胰島素可以促進④⑤⑥過程D.人體血糖調節的神經中樞位于下丘腦〖答案〗A〖祥解〗1、血糖的來源:食物中的糖類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質的轉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轉化為脂肪、某些氨基酸。2、血糖平衡調節:由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島外圍)提高血糖濃度,促進血糖來源;由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分布在胰島內)降低血糖濃度,促進血糖去路,減少血糖來源,兩者激素間是拮抗關系。【詳析】A、①食物中的糖類消化吸收,該過程是血糖的主要來源,當血糖濃度過低時,胰高血糖素可以促進②、③過程,A錯誤;B、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也可提高血糖濃度,B正確;C、當血糖濃度過高時,胰島素可以促進④⑤⑥過程,增加血糖的消耗從而降低血糖,C正確;D、人體血糖調節的神經中樞位于下丘腦,D正確。故選A。8.人體失水過多或飲食過咸會導致()A.垂體滲透壓感受器興奮B.垂體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腦釋放促甲狀腺激素D.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答案〗D〖祥解〗體內水少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多→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飲水)。【詳析】A、滲透壓感受器在下丘腦,A錯誤;B、人體失水過多或飲食過咸,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合成分泌,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減少尿量,降低滲透壓,B錯誤;C、促甲狀腺激素是由垂體合成并分泌的,人體失水過多或飲食過咸不會導致促甲狀腺激素分泌,C錯誤;D、人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會升高,D正確。故選D。9.大雪紛飛的冬天,室外人員的體溫仍能保持相對穩定,其體溫調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代謝產熱是機體熱量的主要來源,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B.寒冷環境中,產熱量和散熱量均高于炎熱環境C.寒冷刺激條件下,人體皮膚血管收縮以增加產熱D.寒冷環境中,相關神經興奮促進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釋放〖答案〗C〖祥解〗人體體溫調節:(1)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2)機理:產熱與散熱保持動態平衡。(3)寒冷環境下:①增加產熱的途徑:骨骼肌戰栗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增加;②減少散熱的途徑:皮膚血管收縮等。(4)炎熱環境下:主要通過增加散熱來維持體溫相對穩定,增加散熱的途徑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膚血管舒張。【詳析】A、機體熱量的主要來源是代謝產熱,體溫調節中樞為下丘腦,A正確;B、寒冷環境中機體散熱量更大,產熱量等于散熱量,因此產熱量和散熱量均高于炎熱環境,B正確;C、寒冷刺激條件下,體皮膚血管收縮以減少散熱,C錯誤;D、當人處于寒冷環境中時,相關神經興奮促進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釋放以增加人體代謝,D正確。故選C。10.下列關于人體免疫三道防線的說法正確的是()A.人體的皮膚、黏膜和溶菌酶等殺菌物質構成了人體的第一道防線B.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淋巴細胞構成人體的第二道防線C.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人體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等構成的D.人體第一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二道防線和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答案〗C〖祥解〗人體的皮膚、黏膜構成了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而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屬于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即特異性免疫,由人體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組成。【詳析】A、人體的皮膚、黏膜構成了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而體液中的溶菌酶等殺菌物質屬于第二道防線,A錯誤;B、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是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組成的,淋巴細胞參與特異性免疫,即第三道防線,B錯誤;C、人體的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人體的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等構成的,C正確;D、人體的第一、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D錯誤。故選C。11.接種新冠滅活疫苗能誘導機體產生體液免疫,其過程如下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1是抗原呈遞細胞,可以特異性識別、呈遞抗原B.細胞2是輔助性T淋巴細胞,可以攻擊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細胞C.細胞4是漿細胞,細胞質中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比較發達D.細胞5是記憶B細胞,二次免疫可迅速產生大量抗體〖答案〗C〖祥解〗分析題圖:細胞1為抗原呈遞細胞,可以識別并呈遞抗原信息;細胞2是輔助性T細胞,可以激活B細胞并分泌細胞因子;細胞3為B細胞,活化后可以分裂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細胞4是記憶B細胞,二次免疫可迅速分化為漿細胞;細胞5為漿細胞,可以產生并分泌抗體。【詳析】A、細胞1是抗原呈遞細胞,可以識別并呈遞抗原,但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不具有特異性,A錯誤;B、細胞2是輔助性T細胞,不能直接攻擊被病毒入侵的靶細胞,B錯誤;C、細胞4是漿細胞,漿細胞可以分泌抗體,抗體屬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等的作用,故漿細胞的細胞質中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比較發達,C正確;D、細胞5是記憶B細胞,二次免疫可迅速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能產生大量抗體,記憶B細胞不能產生抗體,D錯誤。故選C。12.從19世紀末達爾文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并且設計實驗來探討其中的原因,隨后多位科學家通過進一步的實驗繼續探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溫特對比實驗進一步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一種化學物質引起的,命名為生長素,并從人尿中分離出吲哚乙酸。B.鮑森·詹森對照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C.拜爾通過胚芽鞘在黑暗中實驗證明,胚芽鞘彎曲生長是由于尖端產生的“影響”在下部分布不均造成D.達爾文對照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接受單側光刺激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答案〗A〖祥解〗1、生長素的研究從1880年英國達爾文→1910年丹麥的鮑森?詹森→1914年匈牙利拜爾→1928年荷蘭溫特→1931年從人尿中分離出吲哚乙酸→直到1946年科學家才從高等植物中分離出該物質。2、對照實驗必須有一個對照組,即保持原有狀態不變,也可以說是空白組,其它的為實驗組,而對比實驗都是實驗組,沒有對照組。【詳析】A、溫特對照實驗(單一變量是瓊脂塊是否與胚芽鞘尖端接觸)進一步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由一種化學物質引起的,并將其命名為生長素,溫特的實驗是對照實驗而不是對比實驗,其他科學家從高等植物體內分離到吲哚乙酸,A錯誤;B、鮑森?詹森對照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B正確;C、拜爾的胚芽鞘黑暗中實驗,以排除單側光照射的影響,證明胚芽鞘彎曲生長是由于尖端產生的“影響”在下部分布不均造成,C正確;D、達爾文觀察到在單側光照射下,胚芽鞘會向光彎曲生長,遮光部位在尖端時,胚芽鞘直立生長,遮光部位在尖端以下時,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結論為胚芽鞘尖端接受單側光刺激,就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D正確。故選A。13.下圖1表示將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培養一段時間后的生長情況;圖2表示不同生長素濃度與對圖1植株莖作用效應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1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分別是由重力和單側光引起的B.若圖1幼苗莖頂端的生長素濃度為圖2的h時,頂端不能生長C.圖1植物的根、莖、葉等器官生長的最適生長素濃度均為圖2的gD.若圖1幼苗a側生長素濃度為圖2的f時,則b側生長素濃度應大于f、小于2f〖答案〗D〖祥解〗分析甲圖: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響,生長素發生橫向運輸,b點的生長素濃度高于a點,。分析乙圖:M、D的生長素濃度不同,但促進效果相同,C點生長素濃度為促進效果最好的濃度,E點濃度既不促進也不抑制。【詳析】A、圖1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都是由重力引起的與單側光無關,A錯誤;B、當幼苗莖頂端的生長素濃度為圖2的h時,對莖來說,即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即正常生長,B錯誤;C、植物各部位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根>芽>莖,當生長素濃度為g時,只對于莖來說是最適生長素濃度,但不是根、葉生長的最適生長素濃度,C錯誤;D、圖中植物幼苗a側生長素濃度小于b側的生長素濃度,并且b側的促進效果大于a側,若圖1幼苗a側生長素濃度為圖2的f時,則b側生長素濃度應大于f、小于2f,D正確。故選D。14.科研人員用不同濃度的ABT生根粉(主要成分是吲哚丁酸鉀和萘乙酸鈉)浸泡福鼎大白茶樹插穗30min后進行扦插,63天后測定相關指標,結果如下圖所示。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應取生長健壯的插穗,所有插穗應保留數量不等的真葉和腋芽B.用ABT生根粉浸泡前,插穗可用70%的酒精消毒防止雜菌污染C.不同插穗基部生根的多少和長度是多種外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D.圖中數據表明100mg/L的ABT生根粉對插穗的生根效果最好〖答案〗B〖祥解〗1、探究不同濃度的ABT生根粉對福鼎大白茶樹插穗的生根情況:(1)實驗前,可用70%的酒精處理插穗,防止雜菌污染;采用生長健壯的插穗,保留相同數量的幼葉和腋芽。(2)圖中數據可以看出:清水組、50mg/LABT生根粉、100mg/LABT生根粉、150mg/LABT生根粉、2000mg/LABT生根粉相比較,100mg/LABT生根粉對插穗的生根效果最好。(3)由于實驗中的ABT生根粉的濃度相差較大,因此可以作為預實驗,確定ABT生根粉的適宜濃度范圍,再進一步進行實驗探究。【詳析】A、實驗用到的插穗是生長健壯、良好的,所有插穗應保留相同數量的幼葉和腋芽,保證無關變量的一致性,A錯誤;B、用ABT生根粉浸泡插穗前,可用70%的酒精消毒插穗,防止雜菌污染,B正確;C、不同插穗基部生根的多少和長度是多種外源激素和插穗自身產生的內源性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C錯誤;D、若只與圖中不同濃度的ABT生根粉比較,100mg/L的ABT生根粉對插穗的生根效果是最好的,但是由于50mg/LABT生根粉與100mg/LABT生根粉及150mg/LABT生根粉之間的范圍比較大,不能準確判定100mg/L的ABT生根粉對插穗的效果是否是最好的,D錯誤。故選B。二、多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4題,每題3分,共計12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15.下圖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體溫、水鹽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調節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激素A為甲狀腺激素,其分泌過程中存在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B.激素B分泌量減少會使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強C.圖中參與血糖調節的激素C包括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等D.在激素B的作用下通過調節尿量和尿的成分可實現水鹽平衡〖答案〗BCD〖祥解〗下丘腦地位和功能:①感受:滲透壓感受器感受滲透壓升降,維持水代謝平衡。②傳導:可將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導至大腦皮層,使之產生渴覺。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使之分泌相應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環境溫度低時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在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促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④調節:體溫調節中樞、血糖調節中樞、滲透壓調節中樞。【詳析】A、激素A參與體溫調節,且受下丘腦和垂體的調控,故激素
A
為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的過程中,既存在分級調節,也存在反饋調節,A正確;B、激素B是由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并能參與水鹽調節,故激素B為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減少,會使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弱,B錯誤;C、激素C為胰島細胞分泌的參與血糖平衡調節的激素,腎上腺素是由腎上腺分泌的,故圖中參與血糖調節的激素C包括胰島素、胰高血糖素,C錯誤;D、激素B為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因此,激素B通過調節尿量參與水鹽平衡的調節,D錯誤。故選BCD。16.內環境的穩態是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關于內環境成分的描述正確的是()A.內環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經遞質等B.葡萄糖、腎上腺素、細胞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屬于人體內環境的成分C.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具體內環境是組織液和血漿D.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生活的內環境為組織液和消化液〖答案〗AC〖祥解〗內環境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細胞外液。【詳析】A、內環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經遞質等物質,A正確;B、胰蛋白酶不存在于內環境中,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液中,屬于外環境,B錯誤;C、毛細血管管壁是由單層細胞構成的,在毛細血管管壁內流的是血液,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外面是組織液,因此該細胞在管內的內環境為血漿,在管外的內環境為組織液,故其生活的內環境為血漿和組織液,C正確;D、消化液不是內環境的成分,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組織液,D錯誤。故選AC。17.漸凍癥,一般指肌萎縮側索硬化(簡稱ALS),是一種持續進展不可逆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患者的運動能力逐漸喪失,肌肉也因此失去營養支持逐漸萎縮。下圖是患者的神經-肌肉接頭示意圖,ALS的發生及病情加重與補體C5激活后裂解形成的C5a和CSb有關,C5b與其他物質形成膜攻擊復合物后引起Ca2+等內流進入肌細胞。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正常機體中Ach與突觸后膜上的AchR結合,能引起肌細胞產生興奮或抑制B.巨噬細胞被C5a激活后攻擊運動神經元,使患者病情加重C.CSb形成的膜攻擊復合物引起Ca2+等內流,導致肌細胞滲透壓升高進而可能破裂D.理論上使用抗C5a或CSaR1的抗體均可延緩ALS的發生及病情加重〖答案〗BCD〖祥解〗興奮在神經元之間需要通過突觸結構進行傳遞,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因此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詳析】A、Ach為興奮性遞質,是一種信息分子,與突觸后膜上的AchR結合,能引起肌細胞產生興奮,從而引起肌肉收縮,A錯誤;B、C5a與受體C5aR1結合后激活巨噬細胞,巨噬細胞攻擊運動神經元而致其損傷,導致ALS的發生,使患者病情加重,B正確;C、C5b與其他物質結合形成膜攻擊復合物后,引起Ca2+等內流進入肌細胞,大量離子的進入導致肌細胞細胞液滲透壓增加,肌細胞可能會由于吸水過多而破裂,C正確。D、C5a的抗體可與C5a發生特異性結合,C5aR1的抗體可以和CSaR1特異性結合,使C5a不能與受體C5aR1結合,進而不能激活巨噬細胞,降低巨噬細胞對運動神經元的攻擊而導致的損傷,因此可延緩ALS的發生及病情加重,D正確。故選BCD。18.研究人員開展3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螞蚱腿子(一種觀賞小灌木)嫩枝插條生根數影響的研究,結果如下表。相關敘述正確的是()濃度/(mg·L-1)NAA處理/條IBA處理/條ABT處理/條011.3311.3311.335017.3315.6711.0010024.0018.679.6720024.3320.678.6730019.6718.338.33A.各組嫩枝上應保留少量的相同數量的幼葉或芽B.較低濃度的NAA處理插條時,將插條基部在溶液中沾蘸5sC.插條生根是植物生長調節劑與植物內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D.結果表明NAA、IBA表現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插條生根,ABT不利于生根〖答案〗AC〖祥解〗題意分析,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3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螞蚱腿子嫩枝插條生根數影響的研究,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和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因變量是插條生根數,其他變量屬于無關變量。【詳析】A、根據實驗目的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和濃度,為保證無關變量的一致或相同,實驗中對材料的要求是各組嫩枝上可保留少量的相同數量的幼葉或芽,A正確;B、較低濃度的NAA處理插條時,將插條基部在溶液中浸泡幾小時至一天,B錯誤;C、本實驗中,由于插條本身能產生植物激素,因此,插條生根是植物生長調節劑與植物內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C正確;D、通過表格數據可知,NAA處理、IBA處理實驗組生根情況都高于對照,沒有體現兩重性,ABT不利于生根,D錯誤。故選AC。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5題,共計60分。19.參與人體睡眠調節的物質有多種,其中褪黑素和腺苷是兩種重要的助眠因子。褪黑素是松果體分泌的一種神經內分泌激素,其分泌的調節過程如圖1所示。腺苷是一種體液因子,其產生、轉運及作用的過程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1,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能接受光周期信號的刺激,產生興奮,并以___________的形式沿著傳入神經向SCN傳導,SCN隨之產生的興奮經過傳出神經到達效應器,分泌褪黑素。該效應器是___________。(2)褪黑素可經___________運輸至SCN,與SCN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并___________SCN的興奮,此調節機制屬于___________調節,其意義是維持血液中褪黑素的相對穩定。(3)根據褪黑素的生理功能推測,睡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可能導致夜間褪黑素分泌量___________,進而影響睡眠。(4)據圖2,突觸前膜中的ATP通過___________方式釋放到突觸間隙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產生腺苷。突觸間隙中的腺苷發揮作用后的去向是___________,此去向大量發生時,能促進腦的覺醒。(5)咖啡因的結構與腺苷相似,但不具有腺苷的作用效應。喝咖啡能提神的機制可能是咖啡因與腺苷競爭突觸后膜上的(腺苷)受體,從而___________(填“促進”或“抑制”)睡意的產生。(6)上述光周期信號對人體睡眠的調節方式屬于___________。〖答案〗(1)①.電信號/神經沖動②.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體(2)①.體液②.抑制③.反饋/負反饋(3)減少(4)①.胞吐②.通過腺苷轉運體回收到細胞中(5)抑制(6)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神經-體液調節〖祥解〗光周期信號通過“視網膜→松果體”途徑對生物鐘的調控,該調控過程包括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其中神經調節的反射弧為:視網膜為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視交叉上核(或SCN)為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體為效應器。(1)有圖1可知,光周期信號刺激會使視網膜的感覺神經末梢產生興奮,興奮在神經元上以電信號的形式沿傳入神經向SCN傳導,傳到神經中樞,最后到達效應器,即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體。(2)褪黑素作為激素,通過體液運輸。由圖1可知,SCN把興奮傳遞到松果體,松果體細胞產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興奮,屬于負反饋調節,其意義在于可維持血液中褪黑素的相對穩定。(3)睡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其產生的光線可能導致夜間褪黑素分泌量減少,從而影響睡眠。(4)據圖2,突觸前膜中的ATP釋放到突觸間隙中形成囊泡,其運輸方式為胞吐。突觸間隙中的腺苷發揮作用后通過腺苷轉運體回收到上一個神經元中再次利用,此去向大量發生時,說明ATP消耗較快,有大量腺苷與突觸后膜結合,能保證突觸后膜持續興奮,能促進腦的覺醒。(5)由圖可知,咖啡因能與腺苷受體結合,從而使突觸后膜興奮,抑制睡意。(6)上述光周期信號對人體睡眠的調節方式屬于神經-體液調節,其中圖1褪黑素的作用主要是神經調節,圖2腺苷的作用是體液調節。20.圖1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示意圖,①②③④表示四種體液,ABCD表示相關系統,abcd表示相關物質,圖2為胰島組織示意圖。(1)①②③化學成分基本相似,但是____________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①②③的滲透壓大小主要與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關;其酸堿度保持相對穩定,與它含有的HCO3-、HPO42-等物質有關。(2)請寫出從外界環境攝入的K+進入組織細胞的途徑:____________(用圖中的序號、字母加箭頭表示)(3)圖2中飽食后乙處胰島素含量相對甲處____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O2含量相對甲處____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4)肺水腫是指肺內組織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調,大量組織液集聚,表現為呼吸困難、高燒、大汗淋漓等,并出現低氧血癥。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有____________A.患者呼吸困難導致體內CO2濃度升高B.呼吸運動的調節方式是體液調節C.大汗淋漓能夠增加散熱量,有利于緩解患者的高燒癥狀D.肺內組織液能進入肺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5)下丘腦為體溫調節中樞,若其損毀,機體體溫不能維持穩定。已知藥物A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現獲得A的結構類似物M,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將A、M分別用生理鹽水溶解后,用發熱家兔進行以下實驗,請完善實驗方案并寫出實驗結論。分組處理方式結果甲發熱家兔+生理鹽水發熱乙發熱家兔+A溶液退熱丙發熱家兔+M溶液退熱丁①____________發熱②分析甲、乙、丙三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③分析甲、乙、丙、丁四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①血漿②.無機鹽、蛋白質(2)外界環境→B→A→①→②→組織細胞(3)①.升高②.降低(4)ACD(5)①.損毀下丘腦的發熱家兔模型+M溶液②.M與藥物A一樣也具有解熱作用③.M與藥物A一樣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祥解〗據圖1可知:①是血漿,②是組織液,③是淋巴液,④是細胞內液;A表示循環系統,B表示消化系統,C表示呼吸系統,D表示泌尿系統;a表示營養物質,b表示CO2,c表示氧氣,d表示代謝廢物等。(1)據圖1可知,①②③④表示四種體液,①是血漿,②是組織液,③是淋巴液,④是細胞內液,①②③稱為細胞外液,即內環境,它們的化學成分基本相似,但是①血漿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①②③(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離子中,含量上占有明顯優勢的是Na+和Cl-。(2)鉀離子通過消化系統吸收后進入循環系統,由血漿進入組織液,最后進入組織細胞,圖1中A表示循環系統,B表示消化系統,C表示呼吸系統,D表示泌尿系統,因此從外界環境攝入的K+進入細胞的途徑為:外界環境→B→A→①→②→組織細胞。(3)圖2中飽食后,血糖濃度較高,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圖2為胰島組織示意圖,因此隨著血流方向,胰島素含量升高,即乙處胰島素含量相對甲處升高。胰島細胞會不斷消耗氧氣進行細胞呼吸,因此隨著血流方向,氧氣濃度隨著消耗而減少,即乙處O2含量相對甲處降低。(4)A、患者呼吸困難導致呼吸作用產生的CO2無法排出,導致體內CO2濃度升高,A正確;B、呼吸運動的調節主要是由CO2等體液調節因此刺激呼吸中樞,從而調節呼吸運動,調節方式屬于體液-神經調節,B錯誤;C、大汗淋漓時大量分泌汗液可以增加散熱,有利于緩解高燒,C正確;D、組織液中的物質可以流入血漿和淋巴液,因此肺內組織液能進入肺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D正確。故選ACD。(5)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組為空白對照,發熱家兔模型會出現發熱的癥狀;乙組是加了等量用生理鹽水溶解的A溶液,已知藥物A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因此發熱家兔模型會退熱;丙組是加了等量生理鹽水溶解的M溶液,也出現退熱現象,說明M與藥物A一樣也具有解熱作用;丁組小鼠出現發熱癥狀,由于要探究M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實驗需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與丙組相比,丁組的處理是①損毀下丘腦的發熱家兔模型+M溶液,損毀了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后,M不能起到調控體溫的作用。②由甲、乙、丙三組實驗結果可知(乙與丙都退熱),得出結論為M與藥物A一樣也具有解熱作用。③由甲、乙、丙、丁四組實驗結果可知(丁損毀下丘腦,M溶液不能解熱作用),得出結論為M與藥物A一樣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21.糖尿病顯著增加認知障礙發生的風險。研究團隊發現在胰島素抵抗(IR)狀態下,脂肪組織釋放的外泌囊泡(AT-EV)中有高含量的miR-9-3p(一種miRNA),使神經細胞結構功能改變,導致認知水平降低。圖1示IR鼠脂肪組織與大腦信息交流機制。請回答下列問題:(1)當神經沖動傳導至①時,軸突末梢內的____移至突觸前膜處釋放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的受體結合,使____打開,突觸后膜電位升高。若突觸間隙K+濃度升高,則突觸后膜靜息電位絕對值____。(2)脂肪組織參與體內血糖調節,在胰島素調控作用下可以通過____降低血糖濃度,IR狀態下由于脂肪細胞的胰島素受體____,降血糖作用被削弱。圖1中由②釋放的③經____運輸至腦部,miR-9-3p進入神經細胞,抑制細胞內____。(3)為研究miR-9-3p對突觸的影響,采集正常鼠和IR鼠的AT-EV置于緩沖液中,分別注入b、c組實驗鼠,a組的處理是____。2周后檢測實驗鼠海馬突觸數量,結果如圖2.分析圖中數據可知:b組與a組相比,正常鼠AT-EV對突觸數量____;c組與b組相比,IR鼠的AT-EV會使突觸數量____。據此可得出的結論為:____。(4)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認知障礙癥狀,運用腺病毒載體將miR-9-3p抑制劑導入實驗鼠。導入該抑制劑后,需測定對照和實驗組miR-9-3p含量,還需通過實驗檢測____。〖答案〗(1)①.突觸小泡②.鈉離子通道③.變小(2)①.葡萄糖轉化為甘油三酯(或葡萄糖轉化為脂肪)②.數量減少,結構異常③.體液④.相關基因表達(3)①.注入等量的緩沖液②.無影響③.減少④.IR鼠的miR-9-3P能使突觸數量減少(4)突觸數量,認知水平〖祥解〗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興奮時,鈉離子大量內流,因此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1)當神經沖動傳導至①時,軸突末梢內的突觸小泡移至突觸前膜處釋放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的受體結合,引發鈉離子通道開放,鈉離子內流,突觸后膜電位升高;神經細胞膜內的鉀離子濃度高于細胞膜外,靜息時鉀離子外流,若突觸間隙K+濃度升高,則細胞內外鉀離子濃度差變小,鉀離子外流減少,突觸后膜靜息電位絕對值變小。(2)胰島素是機體中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該過程中脂肪組織參與體內血糖調節,在胰島素調控作用下可以通過葡萄糖轉化為甘油三酯降低血糖濃度;胰島素屬于激素,需要與相應受體結合后發揮作用,分析題意,胰島素抵抗(IR)狀態下,使神經細胞結構功能改變,導致認知水平降低,胰島素受體的數量減少,結構異常,導致胰島素無法與其結合而發揮作用,降血糖作用被削弱;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miR-9-3p是一種miRNA,能夠與mRNA結合導致mRNA不能作為模板起翻譯作用,從而抑制相關基因的表達。(3)分析題意,本實驗目的是研究miR-9-3p對突觸的影響,則實驗的自變量是小鼠類型及miR-9-3p的有無,實驗設計應遵循對照與單一變量原則,據圖可知,圖中的a是對照組,b、c組是注射溶于緩沖液的AT-EV,則a對照組應是注射等量的緩沖液;據圖可知:b組與a組相比,正常鼠AT-EV不影響突觸數量;c組與b組相比,IR鼠的AT-EV會使突觸數量減少,說明IR鼠的miR-9-3P能使突觸數量減少。(4)IR狀態下突觸數量等均會改變,故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認知障礙癥狀,需測定對照和實驗組miR-9-3p含量,還需通過實驗檢測對照和實驗組突觸數量、認知水平。22.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兒童,臨床特征為全身出現丘疹、水皰。下圖為免疫細胞參與機體免疫的機制圖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種物質,④⑤⑥⑦代表某種細胞,其中抗原呈遞細胞能夠吞噬病原體。回答下列問題:(1)呼吸道黏膜受損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免疫系統的第______道防線被破壞。(2)水痘臨床診斷時,須注意與蕁麻疹相區分。與水痘的發病機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蕁麻疹是一種______現象,屬于機體免疫系統______功能過強的表現。(3)接種VZV減毒活疫苗(VarV)是預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下圖表示2007-2015年某地兒童水痘疫苗接種率及水痘發病率的調查結果。①由圖可知,隨水痘疫苗接種率的提高,水痘發病率總體呈______趨勢。接種疫苗是一種人工______(填“主動”或“被動”)免疫。②減毒活疫苗是指病原體經過各種處理后毒性減弱,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接種VarV后可引起人體的______(填“細胞”、“體液”或“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當接種水痘疫苗后,如再次接觸到VZV,體內的漿細胞的來源是______。(4)臨床上進行器官移植手術后,免疫系統會把來自其他人的器官當作“非己”成分進行攻擊,這就是器官移植容易失敗的原因。某醫療小組跟蹤多個肝移植病例,發現患者移植后因使用免疫抑制劑常出現細菌感染而使生存質量下降的現象。有學者利用大鼠就大腸桿菌感染對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響,進行了如下研究。請完善實驗設計,并回答問題。實驗目的主要實驗過程實驗分組準備30只①______的大鼠,均分為3組:G1、G2、G3實驗處理②______設置對照G1:每只大鼠皮下注射生理鹽水1mL/(kg·d)G2:每只大鼠皮下注射③______G3:每只大鼠皮下注射免疫抑制劑(環孢霉素A)1mL/(kg·d)實驗數據測定一段時間后,利用標準方法測定各組大鼠的④______,分為較輕、中等、較重三個等級G1、G2、G3中屬于對照組的是⑤______。〖答案〗(1)一(2)①.過敏(反應)②.防御(3)①.下降②.主動③.細胞免疫和體液④.B細胞和記憶B細胞(增殖分化)(4)①.生長健壯(健康)的長勢一致②.對大鼠進行肝移植③.大腸桿菌菌液1mL/(kg·d)④.免疫排斥情況⑤.G1〖祥解〗1、過敏反應:指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生的反應,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叫做過敏原,如花粉、油漆、魚蝦等海鮮、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因人而異)。2、體液免疫過程會產生相應的漿細胞和記憶細胞,再由漿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病毒侵入細胞后會引起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中的細胞免疫,產生相應的記憶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與被病毒侵入的靶細胞結合,使得靶細胞裂解釋放病毒。(1)呼吸道黏膜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一道防線,具有清掃、阻擋異物等作用,當VZV從呼吸道侵入人體時,呼吸道黏膜受損者,會失去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阻擋和黏液的吸附作用。(2)過敏反應是指已經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某些花粉引起的蕁麻疹屬于機體的過敏反應;它是針對非致病性抗原產生的免疫應答,屬于免疫系統的防衛(防御)過強的過度反應。(3)①由圖可知,隨水痘疫苗接種率的提高,水痘發病率總體呈下降趨勢;接種VarV的這種免疫方式能夠激發機體自身的免疫反應,屬于主動免疫。②減毒活疫苗仍免疫原性,故接種VarV后可引起人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當接種水痘疫苗后,如再次接觸到VZV,機體會發生二次免疫,此時漿細胞的來源是B細胞和記憶B細胞增殖分化。(4)為了避免無關變量對實驗造成影響,應選擇生長健壯的長勢一致的大鼠進行實驗。該實驗的目的是以大鼠為實驗材料,探究大腸桿菌感染對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響,所以實驗處理為對大鼠進行肝移植。由題意可知G1組為對照,G2組注射大腸桿菌菌液1mL(kg·d),G3皮下注射免疫抑制劑。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大鼠的免疫排斥情況。若大腸桿菌感染會減弱大鼠肝移植術后的免疫排斥反應程度,則G3排斥最弱、G2次之,G1排斥最強,即G3<G2<G1。23.“天下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新疆棉田是我國最優質的棉花生產地,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棉花的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的變化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棉花種植過程中適時要摘去主莖頂端(摘心),該操作是為了解除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國泰山版初中信息技術九年級下冊第二章第六節《勇敢的消防員》教學設計
- 中學生感恩演講稿(10篇)
- 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計-1.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教科版
- 公司采購部2025年終個人工作總結(18篇)
- 高一化學教師工作總結(5篇)
- 加薪自我評價(15篇)
- 2025年員工辭職報告范文(32篇)
- 私有房屋購買合同(18篇)
- 頂崗實習的心得體會收獲(16篇)
- 2025護士個人小結(4篇)
- 《疫苗管理法》法律法規解讀課件
- 自動跟隨行李箱系統設計
- 手動電葫蘆操作規程
- 創新方法論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西安理工大學
- 《上海市奉賢區小區機動車停放管理工作調查報告》4300字
- 刑偵工作調研報告
- 火力發電廠鍋爐智能燃燒控制技術導則
- 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心理學》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國家開放大學《現代漢語專題》章節自測參考答案
- 《工程制圖》期末考試試卷附答案
- 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市公開課一等獎省名師優質課賽課一等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