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人類起源于什么;2.描述人類發展的過程和原因;過程與方法對比觀察四種現代類人猿和人類起源與發展過程的示意圖,通過討論、分析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的變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點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教學難點認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教學方法講授、討論教具與學具查閱、搜集有關生物進化論和神創論觀點的資料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創設情景,引入新單元人的由來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小結:參觀博物館感想提問:有誰記得郭沫若先生《女神》這首詩?請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描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提問:關于人和地球關系,請談一談你的看法。小結引入課題。(板書課題)提問:我是從哪里來的?人類是從哪里來的?講述:要知道人類的由來,首先要從人的起源說起。指導閱讀:書P2人類起源的文字說明組織學生辯論教師講述:關于人類起源的一場辯論故事。1860年6月牛津大學的一次會議,爭論的焦點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地球上的生物是進化來的,還是神創造的,我們都要用事實來說話。請看下面的證據。資料分析:演示四種現代類人猿示意圖片。觀察后討論,回答問題。這些類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們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點?人類的數量在急劇增加,而類人猿的數量日益減少,為什么會這樣呢?類人猿在形態結構上確實與人有許多類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區別呢?教師總結提問: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板書)資料分析:地殼劇烈運動使地球自然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自然環境的變化對森林古猿的生活發生了哪些影響?古人類化石及石器反應出古人類運動方式和使用工具上有哪些特點?拓展:你參觀過博物館嗎?請談一談你的感想?引導學生小結。學生朗讀人和地球的關系回答閱讀分組辯論討論、回答回答分析談感想小結設計理念運用多種教學法是組織教學:通過學生已有知識《女神》導入新課——通過辯論,激發學生探究興趣——通過討論,使學生逐步對人類的產生和發展的知識有所了解。板書設計課后小結課題《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教案授課班級初一年級授課教師授課時間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人類起源于什么;2.描述人類發展的過程和原因;過程與方法對比觀察四種現代類人猿和人類起源與發展過程的示意圖,通過討論、分析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的變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點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教學難點認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教學方法講授、討論教具與學具查閱、搜集有關生物進化論和神創論觀點的資料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創設情景,引入新課人類的發展過程技能訓練——區分事實與觀點比一比,講述科學家的故事地球上出現了人類后,人類又如何發展呢?就“露西”少女的骨骼來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區別?根據四肢和骨盆的形態,想象一下她的運動方式怎樣?“東非人”用圖中所示石塊做什么?從石塊的形狀來推測,“東非人”已經具有什么能力?出示課題(板書課題)請你們結合討論,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小結:人類的發展過程。人與生物圈的關系。森林古猿——直立人——現代人。人類應當更加理智的發展和運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引導學生分辨事實、觀點的區別。事實是具體存在的事件。觀點是根據事實提出來的。不同的事實,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同一個事實也可能有不同的觀點。組織學生回答問題:古人類化石“露西”是在非洲發現的。“露西”生活在300萬年前。其他地區沒有發現200萬—300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其他地區沒有200萬——300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亞洲的直立人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講述科學家的故事。比一比,看誰講的故事更生動。聽完故事后,要多思考。師生共同分析學生閱讀學生學習學生回答事實事實事實觀點觀點學生講述故事激發學生對古生物學的熱愛設計理念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種學習資源,以學生為主體,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探究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體現“雙主”教學思想,體現新教學理念。板書設計課后小結《第一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說出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較得出人與類人猿的本質區別2、根據圖片、資料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形態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3、根據課文中的觀點澄清一些科學上的誤解能力目標:1、能夠區分科學事實、觀點和假說2、收集信息并嘗試判斷整理信息3、在討論交流中培養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感和價值觀目標:認同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以及科學是不斷發展的觀點【教學重點】:概述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教學難點】:1、認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2、認同現代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長期斗爭中進化來的觀點【課前準備】:教師:查閱有關生物進化的觀點、學說、證據。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像片;實物投影儀等。學生:搜集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現代類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狀態的圖片資料。【教學設計】:學習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人類的起源1、觀察與思考:四種現代類人猿2、看錄像:人類和現代類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3、推測森林古猿當時的生活狀況引言、組織交流、評價并補充放錄像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圖小組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人類起源的資料觀看、分析看圖、展開想象并描述人類的進化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2、進化的主要證據—化石3、人類進化過程中逐漸變化的幾個方面先讓在這方面有準備的同學講;投影展示課本中的“資料分析”展開討論實物投影展示化石圖片,指導觀察展示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強調人類進化過程中幾個方面的重要變化,語言產生及運用語言的重要作用。有專長的同學講;看資料分析討論,得出初步結論。觀察早期古人類化石圖片,發現并提出問題,根據提示分析“露西”、“東非人”所生活的時期及進化狀況。觀察描述;表達與交流。分組游戲(依據練習題第3題)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發展教育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滲透保護類人猿及瀕危動物的情感教育。小組討論:1、明確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尊重生態規律。2、人猿同祖,人猿應友好相處,我們有責任保護好他們。《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同步練習A1.19世紀著名的進化論建立者,在仔細比較了人和現代類人猿的相似之處后,提出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2.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逐漸用后肢,前肢,并逐漸學會了簡單的工具。久而久之,越來越靈巧,越來越發達。同時還產生了,使之能夠更好的合作交流。3.森林古猿從樹上到地下生活的原因是由于()A.為了換環境B.由于流星撞擊C.由于地殼運動和氣候變化D為了擴張領地4.古人類能夠更好的交流合作是由于()A.火的使用B.語言的使用C.工具的使用。D.直立行走B1森林古猿過的是()A.樹棲生活B.洞穴生活C.陸棲生活D.水棲生活2.出現最早的古人類化石是()A.北京猿人B.東非人C露西少女D山頂洞人3.在森林古猿到人的歷程中,最關鍵的是()A.使用工具B.使用火C.產生語言D.制造工具4.在距今1200萬年前,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A.非洲B.亞洲C.歐洲D.澳洲5.的使用,改善了的營養,促進了的發育,古人類在群體生活中產生了,并日漸豐富,進一步加強了交流合作,是古人類在與自然界的斗爭中越來越強大。C1.人在進化的過程中,身體的形態和結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其中與人的直立行走有直接關系的是()A.牙齒變小,分工更細B.下肢粗壯,腳板變寬C.身材高大,體質好D.體毛減少,胎生哺乳2.有猿到人關鍵一步是()A.制造工具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產生語言3.我們目前已經知道的人類歷史有600萬年,在漫長的歲月中,人類經歷了不斷進化的過程。迄今已知道的最早的人類化石被發現與肯尼亞,亞洲和歐洲也都已經發現了大量古猿人化石。而美洲和澳洲則沒什么重大發現,科學家發現美洲現在只有猴子,沒有猿類。澳洲連猴子也沒有,兩地都沒有發現古猿人化石。(1)人類可能起源于美洲和澳洲嗎?(2)請你推測亞洲、非洲所發現的古猿人化石大都分布于高緯度還是低緯度地區,并說明你推測的理由。答案A1.達爾文、森林古猿2.行走、解放出來、制造、手、大腦、語言3.C4.BB1.A2.C3.D4.A5.火、身體、腦、語言C1.B2.C3.(1)人類不可能起源于美洲和澳洲,因為兩地都沒有發現古猿人化石(2)亞洲非洲和歐洲所發現的古猿人化石大都分布于低緯度地區,因為低緯度地區氣候溫暖,食物充足,適于猿的生活。《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習題1、下列動物不屬于類人猿的是()A、森林古猿B、長臂猿C、猩猩D、黑猩猩2、下列陳述中,屬于事實的是()A、亞洲的直立人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B、古人類化石“露西”是在非洲發現的C、人類起源于類人猿D、北京猿人是中國人的祖先3、關于人類的始祖,現在普遍認同的觀點是()A、起源于亞洲B、起源于歐洲C、起源于非洲D、起源于美洲4、在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漫長歷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動物入侵B、由于地形和氣候的變化C、為了擴大領地D、為了躲避敵害5、在森林古猿進化成人的過程中,下列哪一項是人類的主要標志()A、能直立行走B、使用工具C、產生了語言D、腦量增加6、你認為下列動物中與人類親緣關系最密切的是()A獼猴B長臂猿C恒河猴D大葉猴7、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是()A長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D類人猿8、“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約300萬年前,她不可能具有的本領是()A、下地生活B、直立行走C、使用樹枝、石塊等工具D、產生了語言9、促使森林古猿向人類進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環境的變化B、降雨量的加大C、氣溫的變化D、身體結構的變化10、人區別于類人猿的特點不包括哪一項()A、人能夠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B、人有喜怒哀樂等表情C、人有語言、有意識D、人能直立行走,有靈活的雙手11、最能證明“東非人”時代的古人類比“露西”少女時代的古人類更進化的特征是,“東非人”時代的古人類能()A、站立B、直立行走C、制造簡單工具D、使用工具12、下列動物中,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B、長臂猿C、猩猩D、森林古猿13、下列關于人類由來的正確敘述是()A、人類具有動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與動物沒有根本區別B、環境的變化使猿進化成人C、猿適應了生存環境D、勞動對從猿到人的進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4、著名的北京猿人發現于()A、山頂洞B、小湯山C、周口店D、靈山15、關于人類起源的證據,說法正確的是()A、達爾文的進化論能證明人類的起源B、古書以及人類中的傳說都證明人類的起源C、古人類的化石,包括遺體、遺跡和遺物,是人類進化的直接證據D、通過模擬實驗可以證明人類的起源16、人類的祖先由于勞動和最初的群體活動產生()A、語言B、糧食和衣物C、生產工具D、貨幣交流答案:1-5ABCBA6-10DABCA11-16DCCABA《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習題1、人和黑猩猩有許多相似之處,這證明()A、人類是由黑猩猩進化來的B、人類是黑猩猩進化中的一個分支C、人類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D、黑猩猩是人類的原始祖先2、關于人類的出現,下列敘述中的哪一個正確()A、人類具有動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與動物沒有本質區別B、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勞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C、語言是人與動物唯一的本質區別D、與人類親緣關系越近的動物,與人類的共同祖先就出現得越早3、下列哺乳動物與人類親緣關系最密切的是()A、獼猴 B、長臂猿 C、恒河猴 D、大葉猴4、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長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類人猿5、森林古猿進化到人的特定的環境因素不包括()A、造山運動 B、出現冰川期C、森林變得稀疏 D、恐龍滅絕6、下列不屬于人類特有的特征是()A、有復雜的語言 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 D、大腦發達7、下列動物不屬于類人猿的是()A、長臂猿 B、森林古猿 C、猩猩 D、黑猩猩8、類人猿中的黑猩猩不論是在血型、骨骼以及內部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軟件工程師職業考題及答案
- 2025年市場調查與分析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投資項目評估與管理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職業資格考試卷及答案
- 2025年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與管理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互聯網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環境心理學領域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急救與應急救護專業考試題及答案
- 鄭麗玲《彩墨游戲》說課x 課件
- 重點中成藥品種含瀕危野生動物藥材調查表
- 2016年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指南解讀與抗生素應用
-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張拉記錄
- GB/T 41028-2021航空航天流體系統液壓軟管、管道和接頭組件的脈沖試驗要求
- 化工環境保護與及安全技術概論考試題及答案
- 領退轉款賬戶確認書
- 精益生產精管理培訓課件
- 鉗工技能-刮削與研磨課件
- 浙大中控DCS系統AdvanTrol-Pro軟件培訓-編程綜合編程案例課件
- 2021版《安全生產法》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