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第二學期浙江省名校協作體試題高三年級語文學科含參考答案_第1頁
2023學年第二學期浙江省名校協作體試題高三年級語文學科含參考答案_第2頁
2023學年第二學期浙江省名校協作體試題高三年級語文學科含參考答案_第3頁
2023學年第二學期浙江省名校協作體試題高三年級語文學科含參考答案_第4頁
2023學年第二學期浙江省名校協作體試題高三年級語文學科含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浙江省名校協作體試題高三年級語文學科參考答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浙江省名校協作體試題

高三年級語文學科=

=

=

=

=

=

=

=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

(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中國畫在全世界的藝術中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經過幾千年的積累與沉淀,

集思維模式、哲學理念和美學思想于一身。而它最為鮮明的體現就是筆墨,筆墨

是中國畫的靈魂和生命,是它區別于所有其他畫種的重要形式,筆墨具有其他畫

種不可替代的獨立性和無法比擬的特殊性。脫離了筆墨,任何堂皇恢宏的表現,

任何華麗絕妙的色彩,都不能被定義在中國畫的范疇之中,只能將其作為“綜合藝術”等來看待。筆墨是中國畫的主體精神,五色俱全形神兼備,線條豐富墨蘊機巧,它是包

容的、開闊的、創新的。千百年中,它并不放棄創新,而是形成了江潮洶涌、百舸爭流、萬千風格的生態。近百年來,出現了黃賓虹的焦墨法、林風眠的西畫法、張大千的潑彩法、劉國松的揉紙肌理處理法、周韶華的拷貝紙收縮法、崔振寬的渾

融墨法等。這些藝術家們的大膽嘗試創新,豐富了中國畫筆墨的內涵,其價值也

逐漸地被人認識、認同,這些中國畫的藝術家完成了對中國畫創造性的轉換,成

為中國畫發展的重要鏈條。當代中國畫的創作已經從原有傳統的單一形式發展成

多元并存的繁榮格局,并逐漸進入跨文化的視野,影響著世界的藝術創作,在形式、范式、語言、表現手法等方面為世界提供獨特的文化創造與中國經驗。將中國畫融入世界,擺脫中國畫原有的筆墨語言乃至場所環境的限定,甚至將綜合材料、觀念藝術、數字與新媒體技術等都注入中國畫,這能不能成為可能?其實這些實踐已經成了現實,成了當代青年藝術家創作的一部分,甚至有些年輕

人離開電腦就不能創作。那它還是原來意義上的中國畫嗎?它保留了中國畫原有

的形式嗎?我認為它們不是中國畫。它們的確保留了中國畫的某些技巧及筆墨語

言,但脫離了筆墨紙硯的具體實踐情境,脫離了中國畫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我們可以稱之為電腦創作、虛擬創作、實驗藝術,但絕不能認同其為中國畫。我們尊重藝術家們的創作自由,無論使用任何材質,只要能創作出令我們感

動的作品,我們都會報以掌聲。也正如張仃先生所說:

“不想再用中國毛筆,甚

至完全不用筆,都是畫家的自由選擇。不用毛筆弄出來的畫當然會有自己的特點,也會產生一些奇異的效果,但肯定不是中國畫,因為無從識別。”(節選自吳川淮《筆墨是中國畫的靈魂》)脫離了具體畫面的孤立的筆墨,其價值等于零。我國傳統繪畫大都用筆、墨繪在紙或絹上,筆與墨是表現手法中的主體,因

之評畫必然涉及筆墨。逐漸,舍本逐末,人們往往孤立地評論筆墨。喧賓奪主,筆墨倒反成了作品優劣的標準。構成畫面,其道多矣。點、線、塊、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無

窮氣氛。為求表達視覺美感及獨特情思,作者尋找任何手段,不擇手段,擇一切

手段。果真貼切地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成為杰作,其畫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

或曰線、面,或曰筆、墨,或曰××,便都具有點石成金的作用與價值。價值源于

手法運用中之整體效益。威尼斯畫家味洛內則(Veronese)

指著泥濘的人行道說:我可以用這泥土色調表現一個金發少女。他道出了畫面色彩運用之相對性,色彩效果誕生于色與色之間的相互作用。因之,就繪畫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顏色,

赤、橙、黃、綠、青、藍、紫,無所謂優劣,往往一塊孤立的色看來是臟的,但在

特定的畫面中它卻起了無以替代的效果。孤立的色無所謂優劣,則品評孤立的筆墨同樣是沒有意義的。屋漏痕因緩慢前進中不斷遇到阻力,其線之軌跡顯得蒼勁堅挺,用這種線表

現老梅干枝、懸崖石壁、孤松矮屋之類別有風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濕漉漉

的點或倪云林的細瘦俏巧的輕盈之線。若優若劣?對這些早有定評的手法大概大

家都承認是好筆墨。但筆墨只是奴才,它絕對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緒的表達,情思

在發展,作為奴才的筆墨手法永遠跟著變換形態,無從考慮將呈現何種體態面貌。

也許將被咒罵失去了筆墨,其實失去的只是筆墨的舊時形式,真正該反思的應是作品的整體形態及其內涵是否反映了新的時代風貌。

舊的媒體也往往具備不可被替代的優點,如粗陶、宣紙及筆墨仍永葆青春,但其

青春只長駐于為之服役的作品的演進中。脫離了具體畫面的孤立的筆墨,其價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價值等于零。(吳冠中《筆墨等于零》)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經過幾千年的沉淀與發展,中國畫逐漸形成了特有的思維模式、哲學理念和美學思想,并始終在世界藝術中保持著獨立性。B.當代中國的青年藝術家喜歡利用電腦進行創作,完全擺脫筆墨語言乃至場所限定,將數字新媒體技術等注入了中國畫。C.

評論中國畫必然會涉及筆墨,然而許多評論者往往孤立地評價筆墨,僅僅根據筆墨的優劣來評判繪畫作品的好壞。D.屋漏痕線條具有蒼勁堅挺的特點,它是畫家用筆時緩慢行進、遇到阻力而產生的,這種線條用來表現老梅干枝是很合適的。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但凡被定義為“中國畫”的范疇的作品,必然以筆墨為語言,任何表現和色彩,都要用筆墨的方式呈現出來。B.

當代中國畫已經進入跨文化視野,給世界提供獨特的中國經驗,在形式、范式、語言等方面深度影響世界藝術創作。C.

并不是保留了中國畫的技巧及筆墨語言的畫作都能稱之為中國畫,它還需要筆墨紙硯的具體實踐情境及其他基本條件。D.

吳冠中運用威尼斯畫家味洛內則的例子,表明色彩效果誕生于色與色的相互作用,價值源于手法運用中的整體效益。3.下列選項,最能體現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A.

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

(石濤《畫語錄》)B.

筆以立其形質,墨以分其陰陽。

(韓拙《山水純全集》)C.墨以筆為筋骨,筆以墨為精英。(笪重光《畫簽》)D.

使墨之從筆,如云濤之從風,斯無施不可矣。

(劉熙載《藝概》)4.請綜合以上兩則材料,簡要概括“筆墨”與“中國畫”的關系。

(4分)5.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畫該如何創新?請結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議。(6分)高三語文試題

3/11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樹

下鐵凝項珠珠從省會調至老于的城市,做了副市長。老于老婆說,女市長和你不是同學么。老于說是。老于女兒說,中學還是大

能不能跟市長說說,給咱們找兩間有暖氣的房。老于說,怕不好開這個口。女兒

回家后,她對老于說,她的目標是北大、清華。老于支持女兒,可他拿什么支持

呢,至少他應該讓女兒住在有暖氣的房子里吧,至少他不該讓女兒凍得攥不住筆吧。

①也許真應該去找項珠珠同學,項珠珠市長。找找她又有何妨?誰讓她是父母官呢,難道老于不是歸她管轄的一個市民么。

再說找她又不是為我老于,是為我的女兒啊,她是個人才,人才不是父母的私有

財產,是屬于民族屬于國家的,讓屬于民族和國家的人有好一點的居住條件又有

什么不對呢?他想起前兩天,深夜苦讀書的女兒雙腳踩在炭火盆的邊沿上,炭火

烤著了女兒的棉鞋。要是有暖氣,女兒何至于要圍著一只小小的炭盆取暖呢。②老于越想越覺得理直氣壯。老于給項市長打了電話。電話里的項珠珠是很熱情的,稍事寒暄,便問老于

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老于連連說著沒事沒事真沒什么事,聲音挺大就好像誰說

有事誰就是誣陷了他似的。項市長說有事也沒關系只要她能幫忙。這邊老于仍高聲堅持說沒事,只是想見面聊聊。項珠珠就把家里電話、地址告訴了老于。這晚,老于騎五十分鐘自行車趕到項市長家。談話一開始老于就覺得渾身燥

熱,他沒有意識到,那是他穿了厚厚的棉襖、棉褲和棉鞋的緣故。在他的沒有暖

氣的家里,他整日這樣穿戴,老婆和女兒甚至整日把毛線帽扣在頭上。而在項市長溫暖的家中,

一件薄薄的開司米就足夠了,項珠珠就身穿一件薄薄的開司米圓領衫。老于一下子意識不到這些,他甚至看不見客廳里都擺列了些什么。房間闊

為什么談文學?記得有一回,幾個同學在一起議論文學名著,老于說了陀思

妥耶夫斯基,項珠珠連忙問道:誰?老于故作漫不經心且快而流利地又說了一遍

陀氏大名,項珠珠就對他說,你能不能念慢一點?老于內心得意著,那一次的得意始終存在老于的記憶里。如今的項珠珠對文學仍然保持著并不虛假的愛好,她很輕易地就說出了一大

串當代作家的名字和他們的小說,并和老于探討這些作家的長短、得失。老于談著自己的見解,他發現項珠珠臉上是信服的神態。他提到了作家的想象力。他說到新近讀過的美國小說《熱冰》,他稱贊《熱

老于想起了自己的女兒,想起了今晚的使命。這使他有點內疚,因為直至現在他

也沒能使談話趕上正路。可難道項珠珠不該知道這個美國小說么,不該知道他老

于涉獵文學范疇之廣么,不該知道他生活角色的平淡和他內心世界的高貴豐富不成正比么?他滔滔不絕著。他的話題越是寬泛,他說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狹窄;他說的

人物越是高雅,他的房子問題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說出房子,就越是說不

到房子上去。他以為他是會步步逼近房子的,卻不知為什么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

可是他必須講,

于是她又問老于真的沒有別的事么?沒有沒有沒有真的沒有……④老于邊擺手邊大步向門口走,叫人覺得你若再問反而是你對他的不禮貌了。出得門來,老于推起自行車在便道上走了幾步,站在一棵龍盤槐下。他一晚

上都說了些什么呀!什么熱冰啊莫扎特啊陳寅恪啊,他們和他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呢。他本是帶著一肚子請求從家里趕來的,他不能再將這請求原封帶回家。他應

該說出來,他必得說出來。他鼓動自己又朝龍盤槐靠近了一點,把這棵樹想成了項珠珠,對著樹說出了他那難以啟齒的請求,然后騎車離開了它。回到家,已是夜半時分。房間還亮著燈,老婆和女兒還沒睡,她們在等待他帶回的消息。他沒有立即進屋,因為他發覺自己又把另一個難以啟齒的請求帶回高三語文試題

5/11

了家來:他準備請求老婆和女兒再也別讓他請求市長了。老于堅信一年后女兒肯

又有什么對付不了的事呢。日子會好起來的。(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老于雖然家里窮,但女兒數學天賦好,有望考上名牌大學,他決定去求同學項珠珠市長,為女兒創造好一些的生活、學習條件。B.

老于找老同學幫忙的理由看起來很充分:當官就應該為民做主;女兒是人才;想到女兒受苦,他很心疼

……C.

項珠珠工作繁忙,卻依舊經常閱讀文學著作,她不僅能說出很多當代作家作品的短長,還能一定程度懂得作為行家的老于的見解。D.老于的失誤在于,他和項珠珠高談闊論了一個晚上的《熱冰》、莫扎特、陳寅恪,而這些東西和他并沒有什么關系。7.對文中劃線句子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句子①說明,老于很難把握他與項珠珠相處的分寸,對他來說,她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同學又是領導,他不知道如何向她開口。B.

句子②表明:老于想到很多去找項珠珠的理由,好像真是理直氣壯的,其實沒有一條理由站得住腳,說到底,他是心虛的。C.

句子③精彩地描畫出老于的行為特征:他喜歡跟人聊高級的話題,這個滔滔不絕到近乎聲嘶力竭的自己才是他本真的樣子。D.句子④話中有話:自尊心讓老于不能聽到項珠珠再追問自己,其實他渴望她再追問下去,只能用如此突兀的舉止來掩飾自己的尷尬。8.談論陀思妥耶夫斯基這一細節,潛藏多重信息和意蘊,請結合上下文,加以梳理概括。

(4分)9.最后,老于對樹說出了自己的請求,并相信日子會好起來。你覺得這個結尾好還是不好?請說明理由。(6分)高三語文試題

6/11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淵,如履薄冰。”此之謂也。昔成王封周公,周公辭不受,乃封周公子伯禽于魯。將辭去,周公戒之曰:

“去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矣。我,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今王之叔父也;

士。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不謙者失天下,亡其身,桀、紂是也,可不慎乎

!

昔堯履天子之位,猶允恭以持之,虛靜以待下,故百載以逾盛,迄今而益章。昆吾自臧而滿意,窮高而不衰,

位者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是以圣人不敢當盛。”子夏曰:

“善,請終身誦之。”魯有恭士,名曰機汜,行年七十,其恭益甚。冬日行陰,夏日行陽,參行必

對君之坐,豈不安哉?尚有差跌;

一食之上,豈不美哉?尚有哽噎。今若汜所謂

幸者也,固未能自必。鴻鵠飛沖天,豈不高哉?贈繳尚得而加之;虎豹為猛,人

釋恭為?

”(節選自劉向《說苑·敬慎》)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3

)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又相天子”與《游褒禪山記》

“無物以相之”中的“相”詞義相同。B.

“迄今而益章”與《離騷》

“芳菲菲其彌章”中的“章”詞義不同。C.

“自臧而滿意”與《出師表》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中的“臧”詞義相同。D.

“與時消息”與《蘇武傳》

“武氣絕,半日復息”中的“息”詞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伯禽被分封到魯國,周公以自身“握發吐哺”的例子告誡兒子要謙恭地對待士人,否則會有類似夏桀商紂的下場。B.孔子在讀《易經》中《損》和《益》卦時感悟到損和益之間的辯證關系,認為人只有懂得謙退才能獲得益處。C.

孔子將堯帝因謙恭而興盛與昆吾因驕傲而衰敗的例子進行對比,強調了謙恭的意義,子夏從中獲得很大的啟發。D.

機汜是魯國有名的謙恭之士,他看見穿粗布衣服的窮人,就對他們行禮,與他們一起吃飯,三次起身都不覺得羞恥。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8分)(1)存亡禍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誡,敬慎所忽。(2)行年七十,常恐斧質之加于汜者,何釋恭為?(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寄韓潮州愈賈島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隔嶺篇章來華岳,出關書信過瀧流。峰懸驛路殘云斷,海浸城根老樹秋。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

項是(3分)高三語文試題

8/11A.作者在首聯中回憶往事,不勝感慨:我曾經追隨韓公,

一直到遠在天涯的潮州。B.

詩人在長安讀到韓愈左遷的詩篇,并想象寄給韓愈的書信已翻山越嶺過瀧水了。C.

“瘴煙”點出了蠻荒之地的特點,瘴煙散盡,明月初上,則寄托了作者的祝福。D.

昔人稱贊孟郊“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這也可移用于評價賈島的這首詩。16.賈島因“推敲”而受到韓愈的賞識,這也成了一則佳話。請以頸聯為例,簡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推敲詞句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蘇洵在《六國論》中善用比喻說理:如“

”,形象地寫出子孫割地事秦,毫不珍惜;而其后果也正如古人所說“

”,柴火不斷火不滅。(2)柳永《雨霖鈴》中“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寫出了含淚相望、默

有異曲同工之妙。(3)桑樹是古代農村常見且重要的植物,古詩詞中多有吟詠,例如“

99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

I

(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2024年開年,哈爾濱.

A

_地火爆出圈,這座寒冷的城市突然成了最熱

的話題。光彩照人的鄂倫春人,盡展民族風情;放蕩不羈的“二埋汰”,昭示王

者歸來;巧奪天工的冰雕造型,彰顯藝術魅力……還有人造月亮、飛馬踏雪、“非遺”打鐵花、凍梨切片等,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在哈爾濱,游客

們受到賓至如歸的寵愛,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冰與火”,對“爾濱”人周到熱情的服務.

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去年,淄博燒烤、貴州村超、天津跳水,輪番登場,

再次引發新一輪的分析與解讀,各地文旅官員與專家希望破譯制造流量的密碼,

以期那“潑天的富貴”從天而降。淄博、天津、哈爾濱看似有一些共同之處,但他們走紅背后的根本原因完全是不同的,更是不可復制的。無法被模仿,卻可以被超越。①當今旅游已成為人們滿足不可或缺的美好生

活需求的一部分。②其他城市如果也能把游客“寵”出新的高度,③精準洞察游客需求,創新深挖旅游資源,④抓住機會完善城市基建和景區建設的“硬設施”,⑤把握機遇優化旅游業態、消費理念等“軟環境”,⑥定會營造出“潑天富貴”的另一道靚麗風景。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19.

文中第三段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4分)20.如果你的家鄉進行文旅宣傳活動,請你仿照文中畫波浪線句寫一段話,介紹你家鄉的特色文化。(3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如果我們使用了可再生能源,那煤炭就沒用了嗎?

。因為煤是碳氫化合物,我們可以把它變成材料。煤不是單純的碳,煤中的碳氫比是1比0.8,也

就是每10個碳原子伴有8個氫分子。

,就相當于把氫也一起燒掉了。如對煤進行分質利用,把煤所含的碳變成焦炭或半焦,就可以把氫拿出來利用。那么問題就是,將煤分質利用后,半焦要如何處理?如果用來燒,還是會產

生二氧化碳,所以要為半焦找到出路。我們知道碳本身也是還原劑,如果把半焦

加熱到一定溫度,碰到二氧化碳,就會把二氧化碳還原成一氧化碳。中國乙醇的

生產量只有200萬噸/年,不及美國的二十分之一。中國要生產乙醇,但苦于糧

最近我國正在研發一項將二氧化碳收集起來的技術,把發電廠煙囪里的二氧

化碳氣體重新變成固體儲存或者使用起來。發電廠煙囪里的二氧化碳約占所有氣

體的14%,科學家通過一些技術可以將煙囪里的二氧化碳氣體變成粉末進行回收,然后作為材料制造干冰等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之中。如果擺脫了能源的匱乏,我們將迎來一個新的時代,即從化石能源時代進入到可再生能源時代。屆時,化石能源也將從燃料變成材料。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22.

文章結尾,作者得出“化石能源也將從燃料變成材料”的結論,請你根據文中相關內容寫出作者推論的大小前提。(4分)關于大小前提和結論的示例如下: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結論:所以蘇格拉底是要死的。四、

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人我不欣賞:沒有一座山是他真正認識的,千種風景也會浮光掠影。我欣賞這樣

這就勝過你們對千種風景的一知半解。而我說的山,是指你被荊棘傷過,在山路上跌倒過,搬動石頭流過汗,采過上面的花,最后在山頂迎著風吶喊的山。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對你的學習和生活有何啟示?請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一、現代文閱讀(35分)1.(3分)B2.(3分)B3.(3分)A4.(4分)①筆墨是中國畫的主體表現手法。②筆墨是中國畫的靈魂和生命。③筆墨為畫面的整體效益服務。④畫作思想、情思的表達是核心,筆墨是手段。評分建議:每點1分。5.(6分)①要通過筆墨的創新推動中國畫的發展,實現對中國畫創造性的轉換。②要學習世界各國藝術創作手法和經驗,結合中國畫的特點,形成獨特的文化創作。③要保留中國畫的場所環境的限定與基本要素,

不能脫離筆墨紙硯而創新。④要體現出新的時代風貌,而不只是繪畫材料的更新。評分建議:每點2分。寫出3點即可得滿分。6.(3分)D7.(3分)C8.(4分)①少年老于的文學閱讀量遠超同儕;②因為讀了大量名著,老于擁有一個豐富的、與現實空間也許存在脫節的精神空

間;③擁有自己的精神空間的老于是自負的,也是自尊的;④正是自負、自尊的性格,讓老于無法對項珠珠說出自己的請求。評分建議:每點1分。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