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日記12篇-日記_第1頁
五年級數學日記12篇-日記_第2頁
五年級數學日記12篇-日記_第3頁
五年級數學日記12篇-日記_第4頁
五年級數學日記12篇-日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年級數學日記》五年級數學日記(一):20xx年6月9日星期三晴這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道思考題:一只蝸牛被困在了井里,井深15米,蝸牛每一天向上爬1米,半夜向下落30厘米,蝸牛什么時候能爬出井?我在草稿紙上列了算式:蝸牛每一天爬100-30=70厘米,蝸牛10天爬7010=700厘米,蝸牛20天爬7020=1400厘米,第21天蝸牛還剩1500-1400=100厘米=1米。蝸牛爬出井,共需20+1=21天。原先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啊!五年級數學日記(二):2月1星期四晴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哼著小調,興高采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這天有什么事這么高興爸爸說:這個月我漲工資了。我問道:那你此刻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說:我比你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聽了爸爸的話,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線段圖幫忙我理解:透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么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我驚奇地說。我報著好奇的情緒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準,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么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后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為(2800-100)2+100=1450元。聽完了我第二種方法的介紹,爸爸、媽媽笑了五年級數學日記(三):20XX年9月1日星期三晴這天,我去學校報名回家后,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的費用。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之后是奧林匹克數學學校的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的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的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學習用費:430+200+81.3=711.3(元)。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么呢我咬著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習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習用品。學習用品:一只筆袋8元,一只鉛筆盒3元(很便宜,清倉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XX.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約用錢呀!五年級數學日記(四):這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這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能夠和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當我從菜場出來,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了!透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就應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五年級數學日記(五):五年級數學日記400字這天,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的數據:一張厚度為0.01厘米的紙對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呢?這個數據無論怎樣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的紙,透過對折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峰嗎?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只有透過計算,這一切的謎底才能揭曉。隨即,我便把0.01厘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之后,我又把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13米轉化為884813厘米,透過比較,很明顯能夠看出對折30次之后的紙張的厚度的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而且還是后者的10多倍。其實,像這樣的驚人的數據在平常的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五年級數學日記(六):20XX年5月8日星期三晴這天,老師在復習時間單位,提到了平年閏年,閏年就是每四年才有一次的年份。在那一年,二月就會有29天,全年就有366天,這個我是能夠理解的,因為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有大約1/4天,四年后就會多出一天,就被加到天數最少的2月去了。但是,我最不能明白的是,為什么整百數的年份要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像20XX年,1800年都能被4整除,也就應算閏年才對,為什么必須要400的倍數呢為了尋找答案,我翻閱書籍,也沒有找到答案,只得到了一個數據,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5時48分46秒,我想:咦,說不定能夠透過這個計算出來。說干就干,我先把5時46秒轉化為20926秒,一天則有86400秒,用20926864000.2422(天),這就是人們每年少計算的天數,所以把這個數乘4等于0.9688天,人們為了簡便,就看成一天,而這樣就多算了1-0.9688=0.032(天)=46分4.8秒,再用46分4.8秒(1004)=19時12分,就是每一百年中多算出的時間,人們就把這些時間看作一天不貼在其他99(100-1)個年份上,而這樣,就又多算了24-19.2=4.8小時,就這樣,每四百年就多了4.8(400100)=19.2天,又將近一天,所以,四百年又一閏,即100-3=97(個),所以每四百年中只有97個閏年。哦!原先是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算出來了,雖然挺麻煩的,但也解開了我的一個心結。那感覺真棒。其實數學離我們生活很近,幾乎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就會有許多收獲的!五年級數學日記(七):以前,我一向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齊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澤群,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涂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群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此刻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于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夸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五年級數學日記(八):8月3日星期六天氣晴這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來。等到晚上8點多,媽媽回來了。吃蛋糕的時候,媽媽對我說:媽媽來考考你,如果答對了就能夠吃一塊蛋糕,好嗎我說了聲沒問題就開始答題了。媽媽出了第一題:媽媽今年36歲,你今年10歲,媽媽比你大幾歲姥姥的歲數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幾歲我很快口算出結果,我說:媽媽比我大26歲,姥姥今年60歲,太簡單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媽媽笑著說:驕傲了吧再來一題:小明今年8歲,他爸爸已經40歲了,問再過幾年,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2倍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來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媽媽說:怎樣樣,不會了吧讓我再想想,想不出來我不吃蛋糕。過了一段時間我想到一個笨辦法,我能夠把他們的歲數都找出來呀,過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歲,最后最后推算出來過了24年后爸爸的年齡剛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還有更簡便的方法的,之后就給我講起來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齡減去小明的年齡就是若干年后小明的年齡了,也就是32歲,再用32-8=24年就是經過的年份數了。我恍然大悟,原先能夠這么簡單呀。媽媽說:我能自己想辦法得出結果還是好樣的,作為獎勵給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難為情,以后我可不能在驕傲了,小朋友們也不要學我呀。五年級數學日記(九):數學?數學是什么?數學是生活的眼睛;數學是智慧的結晶;數學是文字的藝術。我從小就愛數學,愛做數學題,個性是數學廣角。說起數學廣角,我想起了這個學期的雞兔同籠問題,起初我一聽這名兒,便明白這個問題必須不簡單。但我并沒有被問題嚇倒,難題反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開始不斷研究此類題,我一下子就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原先這題能夠用假設法、解方程和列表格多種方法。但是我更傾向假設法,因為我發現這種方法有很大的挑戰性,十分搞笑。先假設它們全是雞,于是根據雞、兔頭的總數,就能夠算出在假設條件下共有幾只腳,再與原有的腳數相比較,看看差是多少,再從中求出兔的數量。從中我還發現了幾個數量關系呢!①兔=(實際腳數-每只雞腳數雞、兔頭的總數量)(每只兔腳數-每只雞腳數)②雞=(每只兔腳數雞、兔頭的總數量-實際腳數)(每只兔腳數-每只雞腳數)而且這類題目在我們日常現實生活中也會隨時遇到,前些日子媽媽帶我去萬壽宮買練習本,簿練習本0。8元/本,厚練習本1。5元/本,媽媽給我9。9元錢讓我買8本練習本。我立刻就明白媽媽是在考驗我呢!我可不能讓她小看了我,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我買了5本厚練習本、3本簿練習本。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只要你樂于探索,你就會有更多奇妙的發現。五年級數學日記(十):這天在數學的課本中看見了一道題生活中的數學題。題目是:我們國家大約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一天節約1角錢,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全國就節約了約1300萬元了。如果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大學大約要節約1萬幾千元錢了,那么這筆錢能夠供給1805位失學沒錢上學的小朋友,把這筆錢給那些人,那豈不是很好嗎!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為我想了想:如果這大約13億的人口,都浪費了1滴水,那么一共約浪費13億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1000滴水,用稱稱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260000000克=260噸真是不算不明白,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個月用了一噸水計算的話,那么260噸水就足足能夠用上2年了。我去問我爸爸:1噸水能夠發多少度的電?爸爸說:1噸水能發100度的電。那也就是說260噸的水能夠發26000度的電了。哇!我一下子驚呆了,260噸水竟然能夠發揮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們此刻要節約所有的水,不要浪費掉一滴滴的水了,我們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再浪費了。五年級數學日記(十一):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見學好數學是多么的重要!學習數學對我來說還有許多小插曲呢這幾個星期我們都在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由于不熟練,我不太能理解,做題時總是出差錯,媽媽總是有時間就教導我,但是我腦子里仍然一片空白,總是覺得媽媽說的就是一些亂七八糟我不理解的東西。媽媽拿我沒辦法,只好讓我自己去做題練習。媽媽先告訴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樓梯一樣,從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數,就把第二位數移下來,如果后面的數不夠除除數,就在寫商的地方直接寫0.媽媽說的話讓我明白了其中的奧秘,雖然做題時還是有錯誤出現,但是我很快就能糾正過來。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樓梯一樣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腳踏實地,要不然就可能會一步錯全盤皆錯!五年級數學日記(十二):有一天,我正在課室做數學作業。然后,我遇到了一道數學的題目弄不懂,這道數學題目是:求一個長方體的體積,題目給了我兩個條件,橫截面的面積是30平方厘米,寬是6厘米,我想:長方體的體積不是長乘寬乘高嗎?為什么題目只給我們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