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產后抑郁影響因素及護理干預策略分析摘要:隨著我國人口的發展趨勢,二胎政策全面開放,產婦面臨諸多育兒難題,例如高齡化、精神壓力大、養兒成本高的問題。心理和生理處于強烈的壓力狀態,影響母親的心理健康,進一步的發展可能導致產后抑郁。目前產后抑郁癥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絕大多數學者普遍認為產后抑郁癥是多種因素的共同結果,除了生理因素、遺傳因素、產科因素外,社會因素也是導致抑郁癥的重要原因。因為產后抑郁癥的不確定因素及復雜性,所以產后抑郁癥的護理,應該是分階段的,更具綜合性的。針對產婦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階段,要有不同的評估,教育及管理。同時,社會支持是幫助產婦盡快走出產后負面心理狀態的重要資源,應該協助產婦及其家屬,發展良好的社會支持,以幫助產婦減少患產后抑郁癥的概率。關鍵詞:產后抑郁;心理健康;易發因素;護理干預
引言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生活環境的壓抑,患抑郁癥的人群越來越多。患抑郁癥的原因有很多,科學表明這可能與與個人因素,生活環境,生理因素相關。其中,遭遇某些應激性事件,也是抑郁癥的易患因素之一[1]。生育是絕大多數婦女所面臨的應激性事件,加上當今育兒成本的增加,生育往往會給產婦帶來強烈的心理負擔,這是孕婦出現產后抑郁癥的原因之一[2]。有研究表明,產后抑郁癥會嚴重影響產婦心理健康,使其產生自殺或殺死患兒的幻覺,對嬰幼兒的身心成長產生嚴重影響[3]。1產后抑郁癥相關概述1.1產后抑郁癥概述產后抑郁癥(postpartumdepression,PPD)是指分娩后的一段時間內發生的嚴重抑郁發作[4]。國內外文獻檢索發現,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是很高,但由于納入標準不同,尤其是時間標準不一致,統計的發病率有所差異,但是Meta分析和系統性回顧顯示,發病率高于10%[5]。產后抑郁癥表現為悲傷,哭泣和憤怒的負面情緒表達,它通常發生在產后大約六周,通常在3至6個月后恢復,在嚴重的情況下,可以持續1至2年[6]。1.2產后抑郁癥的發展趨勢國外產后抑郁癥發生率為3.50%-33.00%,我國為11.38%~15.01%[7]。最近有數據顯示,中國女性產后抑郁癥的患病率與西方女性沒有顯著差異[8-9]。大多數產后抑郁癥患者都得到治愈,但有些患者癥狀加重,成為精神疾病,這對家庭和社會產生極大危害。1.3產后抑郁癥的癥狀產后抑郁癥的常見癥狀,包括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精力減退,伴有睡眠和飲食的改變,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無價值感和自殺的念頭。分娩后的嚴重抑郁發作可能與精神病癥狀有關,而殺嬰通常與精神病性發作有關。它的特征是命令性幻覺殺死嬰兒或幻想這個嬰兒有害。具有精神病特征的產后抑郁癥的發作在初產婦中更常見。有情緒障礙史和雙相情感障礙家族史的女性產后精神病特征的風險顯著增加。2產后抑郁癥的影響因素產后抑郁癥的由于病因復雜,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所以在眾多學者中產生諸多假說。但絕大多數學者認為產后抑郁癥的發生與遺傳學,神經免疫,社會心理密切相關,是生物,遺傳和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1生理因素妊娠后期體內雌激素、黃體酮顯著增高,皮質類固醇、甲狀腺素增加。分娩后,該類激素迅速下降,從而影響高級腦活動。同時,分娩后的產婦,機體處于疲憊狀態,神經機能差,更加導致內分泌的改變,從而促使個人變得對事物敏感,任何刺激都可能引起心理失常。2.2遺傳因素抑郁癥的發生與遺傳物質的病理性改變有關,例如染色體數量和結構發生變化,或者基因突變。系統性回顧研究發現,在家族研究方面,重度抑郁癥相關的基因以及雌激素信號相關的基因中均發現陽性關聯,但其納入標準是分娩后不久即發病。如果再次懷孕,經歷過產后抑郁癥的患者可能會有20%至30%的復發率。在過去患有嚴重抑郁癥的女性中,產后抑郁癥的風險可能會增加30%至40%。2.3產科因素產科并發癥,分娩方式,對分娩疼痛感到恐懼都是產后抑郁癥患病的主要原因。謝日華等研究顯示,過長的產程時間也是產后抑郁癥的誘因之一,如果第一產程時間長,或者難產可能性大,加重恐懼等負面情緒,從而患上抑郁癥。李芬等探討了分娩方式與產后抑郁癥關系的結果顯示,陰道助產、剖宮產,會導致產婦在分娩中產生特定的心理活動,使產婦更容易患上抑郁癥。產婦或新生兒并發癥,特別是陰道助產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如新生兒顱內出血、缺血、缺氧性腦病,可加重緊張和焦慮,最新的一項Meta分析表明,緊急的非選擇性剖宮產是產后抑郁癥的高危因素。2.4社會家庭因素Beck等的Meta分析。結果表明,社會支持不足是患產后抑郁癥的一個顯著性預測因子,社會支持水平越低,越容易患產后抑郁癥。產婦遇到的負面生活事件往往導致產后抑郁癥的發生,例如家庭經濟壓力大,家庭關系不和諧,孩子患病,有些產婦甚至可能面臨產后失業,這些都是導致產后抑郁癥發生的常見因素。其次,生育對于女性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轉變,尤其是初次生育的女性,會因為各種原因過度擔心孩子的生長發育導致抑郁癥的發生。家庭不和睦是產后抑郁癥的重要易發因素,家庭的不和睦往往會給產后女性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從而誘發抑郁癥。3產后抑郁癥的護理干預策略產后抑郁癥狀不容易被發現。醫護人員在有效控制產后抑郁癥方面,面臨的困難之一是如何及早發現產后抑郁癥并采取預防措施以降低發病率。產后抑郁癥的不確定病因和多種風險因素,使得產后抑郁癥各個階段不能只用單一措施,因此需要我們發展多方面、多階段,更綜合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3.1產前評估、教育加強圍產期教育和全面評估孕婦的準確情況,包括經濟狀況,婚姻家庭關系,心理狀態,以及評估孕婦的社會關系,包括家庭成員,親屬,朋友的支持系統,評估產婦從這些支持系統中得到的情感支持和物質支持。觀察產婦的語言、動作行為及情緒,分析產婦的心理狀態,針對不同的產婦提供去有針對性的的心理護理。為產婦提供有關妊娠、胎兒發育、新生兒的成長等醫學知識,讓產婦更加認識妊娠的生理現象。幫助孕早期婦女克服生理上的不適,指導產婦的飲食營養搭配,制定力所能及的鍛煉計劃,為孕晚期的婦女提供分娩過程的知識宣教。夏偉紅等研究表明,心理護理干預可以幫助產婦解決其擔心的問題,改善產婦不良的心理狀態。預見性護理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護理模式,從孕婦家庭、生理及心理等方面進行疏導,可幫助孕婦學會自我調節生理與心理需求,消除自身的負面情緒,順利完成角色轉換,加強自身生活能力,再加上家庭配合,可充分調動產婦及產婦家屬主管能動性,及時排除導致產婦產后出現抑郁癥的不良因素,避免其分娩后出現不良情緒,對母嬰身心健康造成影響。3.2產時教育、管理為了消除產婦對生育的恐懼,醫護人員應該多于產婦待產期間交流,學會耐聽傾聽產婦,多鼓勵產婦并給予肯定,從而建立起良好信任的醫患關系。同時為產婦宣教分娩中的注意事項,讓產婦了解分娩的過程,做好健康宣教。讓產婦家屬、親人多鼓勵產婦,建立良好的信心。待產期的產婦可能隨時有各種意外狀況發生,應同時做好護理工作,指導家屬尤其是丈夫對產婦予以安撫,護理人員要保護好產婦隱私,動作態度輕柔,減少產婦心中的焦慮,穩定產婦的情緒。研究表明,產程的心理干預能夠使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遇到意外情況更容易保持冷靜,增強對于分娩的自信心。在產婦分娩后,結合產婦母乳分泌情況、心理情況、嬰兒健康情況、經濟情況、文化水平等,了解到產婦在分娩后,家人、朋友等方面對其的支持情況,密切觀察其情緒,對產婦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估,進而對其制定出個性化護理措施,酌情對產婦提供相關物質支持,以此來降低產婦家庭負擔與心理壓力。3.3產后教育、管理產后抑郁癥是一個緩慢累積的過程,產后6周是產后抑郁癥發生的高峰期,在此期間內對產婦實施有效的措施,可以減少抑郁癥的發生。例如為產婦提供良好的產后恢復環境,適當控制親友的探視,讓產婦有更好的休息時間。產婦的家屬應盡量滿足產婦的需求,營造一個良好的恢復環境。可以聽舒緩的音樂放松產婦的心情,除此以外,應避免提及因為分娩給產婦帶來的敏感的問題,照顧好產婦的情緒。產婦出院后應做好訪視工作,對其的身心狀態有一定的了解,如果發現問題應該及早解決。在做好產后訪視,產后檢查的同時,要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建立產婦的自信,指導產婦如何喂養嬰兒,建立良好的母嬰感情。建議產婦盡早出院(<4d),研究顯示,早起出院可以降低產后抑郁的發生。這或許是熟悉的家庭環境可以給產婦增加安全感,其他家庭成員可以參與照顧嬰兒,使產婦有更多的休息時間。由于大多數初產婦對于分娩知識了解較少,在分娩之后無法完全進入到母親角色中,生理與心理上都承受著較大壓力,再加上在妊娠期時,由于體內孕酮與雌激素降低,內分泌發生變化,直接影響到產婦心理與生理,在懷孕時所存在的抑郁情緒越高,那么其產后發生抑郁癥的幾率就會越高。另外,分娩方式不同也會對產婦造成影響,相較于順產孕婦而言,剖宮產孕婦情緒變化較大,若在產后調養過程中,由于活動受到限制、生活習慣發生改變、缺乏正常溝通與宣泄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其產后有較高幾率出現抑郁癥。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實施心理疏導,可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3.4建立社會支持一方面,社會支持為壓力下的個人提供保護,即緩解壓力;另一方面,它可以提高一個人對重大生活事件的應激能力,增加個人情緒控制和減少情緒障礙。產褥期婦女情感比較敏感,需要得到家人,尤其是丈夫的關懷與理解,產婦的各種壓力可以在丈夫的照顧理解下有效減緩。家人在對產婦給予情感、物質幫助之外,還應該對產婦多給予評價支持,包括給予產婦肯定和鼓勵,提高產婦的自信心。同時還應該強化其他社會支持系統,例如醫護人員應該及時為產婦提供信息指導,為產婦宣傳和教育有關育嬰的相關知識,更好地幫助產婦。幫助產婦正確面對和解決生活難題,樹立自信。社會支持是既可以促進產婦的身心健康,也是減少產后抑郁癥的重要資源。導致初產婦在分娩之后患上抑郁癥的因素較多,主要是與遺傳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這三個主要因素有關,其中遺傳因素指初產婦家族中既往有存在精神病者,其產后容易患上抑郁癥;生物因素指由于初產婦內分泌變化不正常,導致其情緒容易出現變化;而心理因素指初產婦由于首次分娩,心理上還未做好為人母的準備,且受到妊娠期中各種負面事件的影響,導致其對于分娩過程存在一定的消極態度,進而容易在產后出現抑郁癥。一旦產婦在產后患上抑郁癥后,其所產生的不良情緒不僅會影響到嬰兒與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時還會對家庭、夫妻關系造成嚴重影響。故而,應當先從物質上盡量滿足產婦的需求,降低其生活壓力與生活負擔,為產婦提供舒適、安靜的居住環境,可有效環節其不適感與焦慮情況,有助于產婦在產后得到良好休息,保持愉快心情;其次護理人員應對產婦家屬實施健康宣教,特別是其配偶,應多加關愛產婦、關心產婦,鼓勵產婦說出自己內心痛苦,促使產婦家屬能夠理解到產婦狀態,進而積極參與到母嬰護理中,讓產婦感受到家庭溫暖,以此來緩解其不良情緒,降低產后抑郁癥發生率。結論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加,二胎政策的開放,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婦會面臨產后抑郁的風險。產后抑郁的危害不僅嚴重影響到產婦及新生兒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脅到產婦及新生兒的人身安全,可能會給家庭帶來諸多不幸。由于產后抑郁癥的病因復雜且善未明確,醫護人員應該對不同的高危產婦,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階段性的給予產婦不同時期所需要的幫助,進行相關的知識宣教。生育是大多數女性一生中重要的事件,它也使女性生理、心理和社會角色上轉變,影響著女性的一生。生育時期的女性感情敏感,需要來自家人、親戚和朋友的支持,家庭不和睦是產婦患抑郁癥的高發因素,因此,發展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是幫助產婦減少患抑郁癥概率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結合之前文獻中的證據,產后抑郁癥的原因多樣且復雜。作為醫護人員,針對高危產婦應該采取不同宣教及生活指導幫助其建立自信,減少負面影響。幫助其社會支持系統的完善,能夠在實際意義上給予產婦在不同階段得到支持。
參考文獻[1]陳靜.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特點與干預路徑思路和防治重點[J].中國醫藥指南,2019,10(18):594-595.[2]謝日華,雷俊,廖順平.產后抑郁癥及其產科因素相關性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17,12(6):1284-1286.[3]范青,季建林.女性抑郁癥[J].國外醫學:婦幼保健分冊,2018,15(3):154.[4]AnnJosefsson.Obstetrics,somatic,anddemographicriskfactorsforpostpartumdepressivesymptom[J].ObstetricsandGynecology,2002,99(2):223.[5]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M].第5版.北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然之債協議書
- 蘇州就業協議書
- 退股補充協議書
- 調解道路協議書
- 合伙開餐廳合同協議書
- 移交存款協議書
- 勞務派遣人互助協議書
- 穿越管線協議書
- 湖北省分行合作協議書
- 醫護工作者合同協議書
- 太原市萬柏林區招聘社區專職人員考試真題2024
- 2024年杭州良渚文化城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蘇州蘇州工業園區部分單位招聘5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北京2025年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招聘應屆畢業生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安徽省部分高中2025屆高考生物四模試卷含解析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燃氣輪機服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初中學生安全教育課件
- 項目平行分包協議書范本
- 2025年江蘇武進經濟發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3953-2024電工圓銅線
- 消化內鏡檢查前胃腸道準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