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語文真題_第1頁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語文真題_第2頁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語文真題_第3頁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語文真題_第4頁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語文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語文真題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語文真題

一、選擇題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A.各種花的香都在空氣里醞釀(niàng)。鳥兒將窠(kē)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

B.他已是婦孺(rú)皆知的人物了,打斷別人使演講者難堪(kān)的事仍有發(fā)生。

C.他們怏怏(yàng)不樂地插上國旗,一面姍姍(shān)來遲的“聯合王國的國旗”。

D.我把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cuán)著錢,滯(dài)笨地轉過身子。

2.下列句子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

B.鄧稼先繼續(xù)他的工作,至死不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準確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國民黨反動派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催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匱退。

D.白雪由軟變硬,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著他們已經疲憊不堪的軀體。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組是()

①《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先描述個人__________,結尾處借助議論和抒情升華。

②“自欺”也并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__________了一切罷了。

③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是指表達時有新意,有個性,__________。

A.遭際籠罩不落俗套

B.生平彌漫故步自封

C.遭際籠罩故步自封

D.生平彌漫不落俗套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選擇性閱讀是一種目的性強,它和讀者的興趣、思考、關注的點相關。

B.他背著老師和家長和我到我們一直神往的風景區(qū)去游玩了好幾天。

C.“教養(yǎng)”折射出一個人對社會和自然,乃至對自己和家人的態(tài)度。

D.我們學習古代詩文,要注意把握它的意蘊,領悟的思想感情。

5.下列有關名著和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詩三百首》原是為兒童學詩而編的“家塾課本”,選篇精當,雅俗共賞。

B.早期長篇小說如《紅樓夢》具有英雄傳奇色彩,直到《水滸傳》才完全改變。

C.《儒林外史》由眾多故事連綴而成,表現了普通士人的生存狀態(tài)與精神世界。

D.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活的文化遺產,現在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二、句子默寫

6.按原文默寫

(1)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維《使至塞上》)

(2)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4)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陽樓記》)這種“先憂后樂”的思想,表現了他的憂患意識和奉獻精神。

三、綜合性學習

7.完成下面小題

(1)“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請用楷體將這副對聯抄寫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面空缺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有幾回,鄰居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①__________”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搖頭說:“②__________”于是這一群孩子都在笑聲里走散了。(3)請對下面這段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不超過30個字。)近250年以來,人類的經濟持續(xù)增長。經濟增長在今天被當作常態(tài),但250年前,經濟不增長是常態(tài)。250年前,人類生產和消費的產品種類大概只有100種到1000種,今天則是10億到100億種。人類過去250年的經濟增長,是三次工業(yè)革命的結果。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標志是蒸汽機的應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標志是電動機和內燃機的應用,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標志是電子計算機的應用。

(4)下面是2022年與2023年“五一”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游數據,請簡要概括其主要內容。(注意:答題以“2023年”開頭:除年份外,不得出現其他數字。)年份旅游人次(單位:億人次)旅游總收入(單:億元)游人人均消費(單位:元)2022年1.951176.76032023年2.741480.56510(資料來源:國家文化和旅游)

A.①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②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B.①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②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

C.①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②不多不多!我已經不多了。

D.①多乎哉?不多不多!不多了。②不多也,我已經不多了。

四、現代文閱讀

材料一調查研究,是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guī)律把攝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這就必須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調查了解情況。既要調查機關,又要調查基層:既要調查干部,又要調查群眾;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進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又要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研究問題。基層、群眾、重要典型和困難的地方,應成為調研重點,要花更多時間去了解和研究。只有這樣去調查研究,才能獲得在辦公室難以聽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況,找出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新思路和新對策。領導干部搞調研,要有明確的目的,帶著問題下去,盡力掌握調研活動的主動權,調研中可以有“規(guī)定路線”,但還應有“自選動作”,看一些沒有準備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隨機性調研,力求準確、全面、深透地了解情況,避免出現“被調研”現象,防止調查研究走過場。(節(jié)選自習近平《請讀調查研究》)

材料二①焦裕祿常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雖然直白樸實,卻含著很深刻的道理,體現了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實作風和尊重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②為徹底摸清蘭考縣土地的自然情況,焦裕祿帶領“三害”(內澇、風沙、鹽堿)調查隊,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調查研究。每次大風起,哪里風沙最大,焦裕祿就往哪里去。1963年夏季,蘭考縣連降暴雨,全縣一片汪洋。焦裕祿和其他縣委常委分頭帶隊冒雨觀察,查清洪水流勢,提出治理方案。③焦裕祿經常對干部們說:“在困難當中成就一番革命事業(yè),必須首先聯系群眾、向群眾學習”,“辦法還得到群眾中尋找”。④上任第四天,焦裕祿就到災情最重的老韓陵公社和大隊調研,挨家挨戶到群眾家串門。來到飼養(yǎng)員肖位芬老人的牛屋,焦裕祿虛心向這位有實踐經驗的老人請教改變蘭考面貌的辦法,在促膝長談中,老人把他幾十年在風沙中積累的經驗都說了出來:挖窮根種花生,要想富種桐樹。通過調研,焦裕祿和群眾一起制定出發(fā)展生產、戰(zhàn)勝災害的規(guī)劃:一是發(fā)展畜牧,二是多種花生,三是種植泡桐。實實在在地為蘭考以后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⑤開展調查研究,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做到有的放矢。焦裕祿搞調查研究,不是為了“出鏡”、走秀,而是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⑥要改變蘭考的面貌,干部是關鍵。在蘭考的475天,焦裕祿對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中的120多個進行調查走訪,獲得了大量真實的一手資料,也發(fā)現了不少黨員干部中存在的作風問題。通過調研走訪,焦裕祿發(fā)現一些干部不嚴格執(zhí)行縣委關于按勞分配的政策,挫傷了群眾的勞動積極性,群眾意見很大。他立即會同有關人員認真做了處理。第二天,向全縣發(fā)出通報,公開進行嚴厲批評。⑦正是因為焦裕祿在工作中牢固樹立問題意識,把堅持問題導向貫穿調查研究始終,在深入調研中發(fā)現問題、思考分析問題,才能找到癥結,針對蘭考的問題開出良方。向焦裕祿學調研,就要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在解決問題中推動進步、實現發(fā)展。(摘自朱佳《縣委書記焦格祿如何調查研究》)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9.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10.請結合材料歸納焦裕祿是如何進行調查研究的。

A.調查研究就是對一切問題的觀察分析和研究。

B.調查研究的重點是要多花時間閱讀調查報告。

C.“吃別人過的饃沒味道”體現了焦裕祿的工作作風。

D.到群眾中找尋,總是能夠找到解決各種問題的好辦法。

A.只要調查研究,就會找出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新思路和新對策。

B.防止調查研究走過場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不作安排的隨機性調研。

C.焦裕祿通過深入調研以后找到了問題癥結,針對問題開出了良方。

D.焦裕祿是開展調查研究的典范,為我們進行調查研究提供了借鑒。

示眾魯迅①首善之區(qū)的一條馬路上,這時候什么擾攘也沒有,只有腳步聲,車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趕緊逃出頭上的烈日。②“熱的包子!剛出屜的……。”十一二歲的胖孩子,細著眼睛,至了嘴在路旁的店門前叫喊,聲音已經嗄了,還帶些睡意,如給夏天的長日催眠。③像用力擲在墻上而反撥過來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飛在馬路的那邊了。)在他對面,其時站定了兩個人:一個是淡黃制服的掛刀的巡警,手里牽著蠅頭,繩的那頭就拴在一個穿藍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這男人戴一頂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帶。胖孩子身體矮,仰起臉來看。④剎時間,也就圍滿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禿頭的老頭子之后,空缺已經不多,而立刻又被一個赤胖的紅鼻子胖大漢補滿了,所以續(xù)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層,從前面的兩個脖子之間伸進腦袋去。禿頭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對面,胖孩子看見那白背心正研究著這發(fā)亮的禿頭,他也便跟著去研究。但是后面的一個抱著孩子的老媽子卻想乘機擠進來了;禿頭怕失了位置,連忙站直,看白背心的臉:草帽檐下半個鼻子,一張嘴,尖下巴。⑤又像用力挪在墻上而反撥過來的皮球一般,一個小學生飛奔上來),一手按住了自己頭上的雪白的小布帽,向人叢中直鉆進去。但他鉆到第三層,竟遇見一件不可動搖的偉大的東西了,抬頭看時,藍褲腰上面有一座赤條條的很闊的背脊,背脊上還有汗正在流下來。他知道無可措手。只得順著褲腰右行,幸而在盡頭發(fā)現了一條空處,透著光明。他剛剛低頭要鉆的時候,那褲腰以下的屁股向右一歪,空處立刻閉塞,光明也同時不見了。⑥巡警,突然間,將腳一提,大家又愕然,趕緊都看他的腳;然而他又放穩(wěn)了,于是又看白背心。⑦忽然,就有暴雷似的一擊,連橫闊的胖大漢也不免向前一蹌踉。同時,從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來,展開五指,拍的一聲正打在胖孩子的臉頰上。“好快活!你媽的……”同時,胖大漢后面就有一個彌勒佛似的更圓的胖臉這么說。⑧胖孩子也蹌踉了四五步,但是沒有倒,一手按著臉頰,旋轉身,從胖大漢的腿旁的空隙間鉆出去。胖大漢趕忙站穩(wěn),并且將屁股一歪,塞住了空隙。⑨抱著小孩的老媽子因為在騷擾時四顧,沒有留意,頭上梳著的喜鵲尾巴似的發(fā)髻便碰了站在旁邊的車夫的鼻梁。車夫一推,卻正推在孩子上;孩子就扭轉身去,向著圍外,嚷著要回去了。老媽子先也略略一蹌踉,但便即站定,旋轉孩子來使他正對白背心,一手指點著,說道:“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⑩“好!”什么地方忽有幾個人同聲喝彩,都知道該有什么事情起來了,一切頭便全數回轉去,圓陣立刻散開,都錯錯落落地走過去。?“剛出屜的包子啊!荷阿,熱的……。”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八日。1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12.小說用“像用力擲在墻上而反撥過來的皮球”形容賣包子的小孩后,又用同一比喻來形容小學生,同一比喻,形容不同身份的小孩,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13.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看客的共同特征。

A.小說通過寫身份不一的人聚在街頭圍觀,集中展示了看客群體。

B.小說圍繞看巡警事件,著力刻畫主人公,情節(jié)曲折,高潮迭起。

C.小說的筆調冷峻客觀,對事件不作評論,卻無聲勝似有聲。

D.讀者可以通過小說中人物的活動,推想其思想情感,認識時代。

五、名著閱讀

①時當六月中旬,炎天正熱。那一日,史進提個交床,坐在柳陰下乘涼。對面松林透過風來,史進喝彩道:“好涼風!”②正乘涼哩,只見一個人在那里張望。史進認得是獵戶李吉,道:“李吉!往常時,你只是擔些野味來我莊上賣,如何一向不將來賣與我?”李吉答道:“大郎不知:近日少華山添了一伙強人,打家劫舍,因此小人們不敢上山打捕野味。”自此史進修整門戶墻垣,整領刀馬,提防賊寇,不在話下。③且說少華山寨中三個頭領商議,來或與陳達、楊春說道:“如今山寨錢糧欠少,如何不去劫擄些來。”陳達隨即披掛上馬,點了小嘍啰,望史家村去了。史進聽得,上了馬,綽了刀,各史家莊戶都跟在后頭,一齊吶喊。史進喝道:“汝等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犯著彌天大罪,都是該死的人!”陳達道;“俺欲往華陰縣借糧,經由貴莊,假一條路。”史進道:“胡說!俺家現當里正,正要來拿你這伙賊。今日倒來經由我村中過,卻不拿你,倒放你過去,本縣知道,須連累于我。”兩個交馬,史進賣個破綻,把陳達輕輕摘離了嵌花鞍,丟在馬前,叫莊客綁縛了,回到莊上。④史進忿怒未消,莊客飛報道:“山寨里朱武、楊春自來了。”只見朱武、楊春步行已到莊前,兩個雙雙跪下,朱武哭道:“小人等三個,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當初發(fā)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雖不及關、張、劉備的義氣,其心則同。今日小弟陳達誤犯虎威,已被英雄擒捉在貴莊,無計懇求,今來一徑就死,望英雄將我三人一發(fā)解官請賞,誓不皺眉。我等就英雄手內請死,并無怨心。”史進聽了,尋思道:“他們直恁義氣!我若拿他去解官請賞時,反救天下好漢們恥笑我不英雄。”史進三回五次叫起來,那兩個那里肯起來。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史進道:“你們既然如此義氣深重,我若送了你們,不是好漢。我放陳達還你如何?”朱武道:“休得連累了英雄,不當穩(wěn)便。寧可把我們去解官請賞。”史進道:“如何使得。”當時解放陳達,三人謝了史進,回山去了。⑤不覺中秋節(jié)至,是日晴明得好。史進約三個頭領在后園飲酒,賞玩中秋,只聽得墻外一聲喊起,火把亂明,華陰縣縣尉引著兩個都頭,帶著三四百士兵,圍住莊院,兩個都頭叫道:“不要走了強賊!”史進和三個頭領,全身披掛,大開了莊門,吶聲喊,殺將出來,都到少華山上寨內,喘息方定。⑥過了幾日,史進心內躊躇,在此不了,對朱武等說道:“我的師父王教頭,在關西經略府勾當,我先要去尋他,只因父親死了,不曾去得。我如今要去尋他。”朱武道:“哥哥便在此間做個寨主,卻不快活。”史進道:“我是個清白好漢,如何肯把父母來玷污了。你勸我落草,再也休提。)”史進住了幾日,定要去。(節(jié)選自《水滸傳》第二、三回)14.下列對上面選段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15.少年史進對賊寇的態(tài)度有什么轉變?從這種轉變可以看出史進的性格有何缺陷?

A.開頭史進在柳陰下乘涼,田園風光,歲月靜好,筆調悠閑。

B.得知少華山有了賊寇,史進做好準備嚴防進犯,保境安民。

C.史進走投無路才想去找?guī)煾竿踹M,說明他們師徒關系疏遠。

D.文中畫線的句子是對朱武勸說的回答,體現了史進的性格。

六、課內閱讀

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6.對下面句子中加點調的解釋,有錯誤的一組是()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8.文中寫清潭中的游魚,蘊含著什么情感?

A.①從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②水尤(格外)清冽

B.①潭中魚可(可以)百許頭②日光下澈(清澈),影布石上

C.①斗折蛇(像蛇那樣)行②其岸勢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差互

D.①凄神寒(使……寒冷)骨②悄愴幽邃(深)

七、課外閱讀

寧越困窮,欲謁齊桓公,自衛(wèi)至齊,暮宿于郭門之外。桓公郊迎客,夜開門,爝火甚盛,從者甚眾。寧越望見桓公而歌。桓公聞之,撫其仆之手曰:“異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車載之。桓公賜之衣冠而見,說以天下事,桓公大說,將任之。群臣爭之曰:“客,衛(wèi)人也。衛(wèi)之去齊不遠君不若使人問之問之而故賢者也用之未晚。”桓公曰:“不然,問之,患其有小惡也,以人之小惡而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選自漢·劉向《淮南子·道應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