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項目模板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項目效果圖編制:審核:審批: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目錄2085一、工程概況 1309331、工程概況 1128512、結構設計概況 1184923、施工重點、難點及措施 121090二、編制依據 122302三、模板設計 2285211、板模板設計 399022、梁模板設計 3290463、墻模板設計 4158444、柱模板設計 4211985、模板配備情況 518155四、施工準備 595231、技術準備 584312、勞動力組織 5221933、機具準備:主要機具及工具準備詳見下表: 5134344、材料計劃 5287075、場地準備 61933五、施工方法 6178721、模板體系 647252、施工工藝 759943、模板驗收 2311034、模板拆除 2321765六、質量保證措施 2415518七、安全保證措施 27227401、安全保證措施 27109122、職業健康、安全環境、文明施工及成品保護措施 289125八、應急救援預案 3021191、組織機構: 30231632、職責 30220193、現場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應備的資源: 30301314、危險源識別分析 30260405、本工程可能出現的事故及救援措施 31221686、事故發生后的報告 34303647、救援方法 3424148九、計算書 35124971、墻模板計算書 35147462、柱模板計算書 3617783、樓板模板計算書 36282914、梁底模計算書 36299375、梁側模計算書 36XX項目模板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只需寫明項目地點、周邊環境及交通情況、建筑面積、樓棟組成、建筑層數及高度、有無特殊建筑構造)。2、結構設計概況(寫明編制范圍;列表對各個部位的高度、梁板結構尺寸進行說明,并根據87號文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專家論證,下表為示例)結構設計構件概況部位層高構件類型截面類型截面尺寸(單位mm)地下負四層4.2m墻厚度500、400、350、300梁寬×高200×300、200×400、200×500、200×600、200×650板厚度200、120、100柱長×寬600×600、600×700、700×700、750×750、750×800、750×850、850×850、900×9003、施工重點、難點及措施(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填寫,沒有則不要)二、編制依據序號類別名稱編號1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GB50204-2002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3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20084碳素結構鋼GB/T700-20065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7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2011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1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11建設部建質2009第87號文12其它XX項目施工組織設計13XX項目施工圖紙(注:編制依據應不限于以上內容,請查閱資料盡可能收集齊全)三、模板設計1、板模板設計部位計算書層高板厚(單位mm)模板及背楞支撐其他面板mm次楞mm主楞mm支撐形式立桿縱距mm立桿橫距mm水平桿步距mm地下負二層(不包含塔樓范圍內地下室)計算書(*)3.8m34015厚九夾板40×90木方,間距300φ48×2.7雙鋼管,間距900扣件式鋼管支撐900900≤1500水平剪刀撐在掃地桿和頂部各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5米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3.0m20015厚九夾板40×90木方,間距300φ48×2.7雙鋼管,間距900扣件式鋼管支撐900900≤15002、梁模板設計部位計算書層高截面尺寸(單位mm)模板及背楞支撐其他模板mm次楞mm主楞mm支撐形式梁底立桿橫距mm梁底立桿梁底立桿縱距mm立桿步距mm地下負四層地下負三層地下負二層(不包含塔樓范圍內地下室)計算書(*)3.8m200×300、200×400、200×500、200×600、250×400、250×50015厚九夾板梁底:40×90木方,間距100梁側:40×90木方,間距150梁底:φ48×2.7雙鋼管,梁側:φ48×2.7雙鋼管扣件式鋼管支撐1000無——兩側設置一道對拉螺桿,距梁底150mm,對拉螺桿水平間距460mm。計算書(*)3.8m250×650、250×700、300×400、300×500、300×550、300×600、300×650、300×700、300×750、300×80015厚九夾板梁底:40×90木方,間距100梁側:40×90木方,間距150梁底:φ48×2.7雙鋼管,梁側:φ48×2.7扣件式鋼管支撐9001根立桿900≤1500梁兩側設置對拉螺桿,距梁底150mm設置第一道,往上梁中設置一道,對拉螺桿水平間距460mm。3、墻模板設計部位計算書層高墻厚(單位mm)側模其他模板mm次楞mm主楞mm地下負四層地下負三層計算書(*)3.8m500、40015厚九夾板40×90木方,間距100φ48×2.7雙鋼管,第一道距地150,以上主楞距地分別為:650、1150、1650、2150、2650、3150。墻兩側主楞雙鋼管之間設置對拉螺桿,豎向間距同主楞間距,水平間距均為460mm。沿墻方向1米一道斜撐3m500、40015厚九夾板40×90木方,間距100φ48×2.7雙鋼管,第一道距地150,以上主楞距地分別為:650、1150、1700、2300。墻兩側主楞雙鋼管之間設置對拉螺桿,豎向間距同主楞間距,水平間距均為460mm。沿墻方向1米一道斜撐4、柱模板設計部位計算書層高截面尺寸(單位mm)側模其他面板mm次龍骨mm主龍骨mm地下負四層地下負三層地下負二層計算書(*)3.8m600×600、600×700700×700、750×750、900×150015厚九夾板40×90木方,間距300φ48×2.7雙鋼管,第一道距地150,以上主楞距地分別為:650、1150、1650、2150、2650、3150。柱邊長≤600,不設置對拉螺桿600<柱邊長≤900,柱中設置1道對拉螺桿,豎向間距同主龍骨間距900<柱邊長≤1500,柱中設置2道對拉螺桿,豎向間距同主龍骨間距3.0m600×600、600×700700×700、750×750900×150015厚九夾板40×90木方,間距300φ48×2.7雙鋼管,第一道距地150,以上主楞距地分別為:650、1150、1700、2300。5、模板配備情況(1)塔樓梁、板、墻模板:按標準層配置四套。(2)裙樓梁、板、墻、柱模板:地上兩層滿配計算。(3)屋面花架模板滿配1套。四、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項目總工組織項目部技術、生產人員熟悉圖紙,認真學習掌握施工圖紙的內容、要求和特點,同時針對有關施工技術和圖紙存在的疑點作好記錄,通過會審,對圖紙中存在的問題,與設計、建設、監理共同協商解決,取得一致意見后,辦理圖紙會審記錄,作為施工圖的變更記錄依據和施工操作依據。熟悉各部位戴面尺寸、標高、制定架體搭設方案。2、勞動力組織根據各區域的模板工程量、流水分區及總勞動力計劃,計劃建筑面積每1000m2配備木工人數為60人。3、機具準備:主要機具及工具準備詳見下表:機具及工具準備一覽表機具名稱規格數量錘子0.25kg、0.5kg450單頭扳手17~19、22~24450活動扳手最大開口65500鋼卷尺5m260工程檢測尺2m20水準儀DZS3-144、材料計劃材料計劃一覽表名稱規格規格數量備注1木膠合板1830×915×15mm10600㎡覆膜2木方40×90×3000mm550m33鋼管φ48×2.7mm95500m4扣件31700個5普通高強對拉螺桿M148500套5、場地準備根據現場總平面布置方案及各階段平面布置圖,專門指定了木工加工及材料堆放場地。三區主體施工階段總平面布置圖五、施工方法1、模板體系1.1、剪力墻模板采用15mm厚九夾板、40×90木枋配制成型模板。施工作業時,勞務隊施工員編制詳細配模圖,相應模板編號以方便吊裝。1.2、柱模板15mm厚九夾板、40×90木枋散拼而成。1.3、梁側模和底模采用15mm厚九夾板和40×90木枋散拼而成;板模由15mm厚九夾板和40×90木枋配制而成。梁側板配置兩層,梁底板及板模配三層,以備搶工所需。1.3材料進場要求1.3.1鋼管:規格φ48×2.7,鋼管表面應平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的銹蝕深度>0.5mm時禁止使用。1.3.2扣件:有裂縫變形的扣件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扣件的抗滑力不小于8KN。1.3.3木枋:40×90木枋必須用刨木機加工,必須保證木枋有一個截面尺寸準確。1.3.4墊塊:40×90木枋通長布置。1.3.5頂托:長度、絲數及頂托板的厚度必須滿足規范要求。1.3.6對拉螺桿:直徑14mm,不得有影響使用的銹蝕。力學性能需滿足設計要求。1.3.6材料進場由工程部組織,項目各部門參與驗收。2、施工工藝2.1操作要求鋼管支架的搭設,立桿的布置間距必須均勻,避免局部間距過大或過小的現象,以免造成澆筑混凝土后局部撓度過大,混凝土表面局部不平整;水平桿、剪刀撐和梁底立桿必須在上木枋之前全部做完,嚴禁在支架沒有做完就上木枋和模板,堅決杜絕在澆混凝土之前二次加固支架的做法。柱及墻模板底部找平,在模板的正下方,規格為沿柱周圍20mm寬20mm厚M5水泥砂漿底部找平,防止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漏漿。如下圖板底大龍骨,拉通線調整頂托高度,將大龍骨雙鋼管規格為φ48×2.7mm找平,此工作必須拉通線,嚴禁憑感覺找平。跨度大于或等于4m的梁必須起拱,起拱高度為全跨高度的3/1000,小于4m的梁不必起拱,起拱時先主梁后次梁。小龍骨(40×90)的布置間距必須均勻,避免局部過大或過小的現象,以免局部撓度過大,造成板面不平整。立桿的布置盡量靠近柱邊、梁邊、和墻邊,以免此部位大龍骨懸臂過長,造成澆混凝土后此部位撓度過大。2.2框架柱模板及加固施工順序:放線(邊線、控制線)→焊導墻筋→立模板(放模板對撐)→穿套筒→穿對拉螺桿→加背枋→鋼管臨時固定→調校→加固→驗收。本工程層高小于5米的普通鋼筋混凝土矩形柱柱子模板加固體系,采用40×90mm木方做龍骨,框架柱采用φ48鋼管成對放置φ14高強螺栓拉結固定,中間加一道對拉螺桿。第一道距樓面mm,第二道間距mm,,以上間距均為mm,采用雙螺帽。如下圖:(下圖僅為示意)框架柱支模圖2.3梁、板模板一般框架梁板支模順序:滿堂架搭設→鋪梁底→綁梁筋→立側模→鋪平臺板→加固。架子搭設:一般先按樓地面上預先放出的梁邊線順梁方向搭設梁架,梁架起好后在板中間位置補充立桿和水平縱橫桿。(1)梁寬≦mm,梁高≦mm,在距梁底mm設置一道對拉螺桿,對拉螺桿水平間距mm。板厚≦時,間距為,水平桿步距≦m,根據層高確定。板厚≥時,板底立桿間距,水平桿步距≦m,步距平均分布,根據層高確定。自由端長度≤mm,掃地桿距地面長度≤mm。掃地桿和頂部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米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如下圖所示:(下圖僅為示意)(2)梁寬≦mm,梁高≦mm時,梁底立一根立桿,立桿間距沿梁長度為mm設置,在梁側設置兩道對拉螺桿,在距梁底mm設置第一道對拉螺桿,mm設置第二道對拉螺桿。板厚≦時,間距為,水平桿步距≦m,步距平均分布。板厚≥時,板底立桿間距m,水平桿步距≦m,步距平均分布,根據層高確定。自由端長度≤mm,掃地桿距地面長度≤mm。掃地桿和頂部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5米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如下圖所示:(3)300mm<梁寬≦,梁高≦mm時,梁底立一根立桿,立桿間距沿梁長度為mm設置,在梁側設置兩道對拉螺桿,在距梁底mm設置第一道對拉螺桿,往上每mm設置一道對拉螺桿。對拉螺桿水平間距460mm。板厚≦150時,間距為1m×1m,水平桿步距≦1.5m,步距平均分布。板厚≥150時,板底立桿間距0.9m×0.9m,水平桿步距≦1.5m,步距平均分布,根據層高確定。自由端長度≤300mm,掃地桿距地面長度≤200mm。掃地桿和頂部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5米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如下圖所示:(4)mm<梁寬≦m,mm≦梁高≦mm時,梁底立兩根立桿,立桿間距沿梁長度為mm設置,在梁側設置兩道對拉螺桿,在距梁底mm設置第一道對拉螺桿,往上每mm設置一道對拉螺桿。對拉螺桿水平間距mm。板厚≦時,間距為,水平桿步距≦m,步距平均分布。板厚≥時,板底立桿間距m,水平桿步距≦m,步距平均分布,根據層高確定。自由端長度≤mm,掃地桿距地面長度≤mm。掃地桿和頂部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米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如下圖所示:(5)mm<梁寬≦mm,mm≦梁高≦mm時,梁底立兩根立桿,立桿間距沿梁長度為mm設置,在梁側設置兩道對拉螺桿,在距梁底mm設置第一道對拉螺桿,往上每mm設置一道對拉螺桿。對拉螺桿水平間距mm。板厚≦時,間距為,水平桿步距≦m,步距平均分布。板厚≥時,板底立桿間距m,水平桿步距≦m,步距平均分布,根據層高確定。自由端長度≤300mm,掃地桿距地面長度≤mm。掃地桿和頂部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米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如下圖所示:2.4剪力墻(1)內墻與外墻剪力墻模板采用雙鋼管φ48×2.7mm作龍骨@mm,用φ48×2.7mm鋼管成對放置并用φ14螺桿拉結固定。第一道距樓面mm,以上間距均為mm,最上面一層距樓面mm。采用雙螺帽,設置對拉螺桿水平間距460mm。墻厚≥400mm,每隔2m墻體兩側設置斜撐,墻厚<400mm,每隔3m墻體兩側設置斜撐。墻模板底部設置20mm寬,20mm高砂漿條,砂漿條上部放置海綿條,海綿條上部進行模板支設。見下圖:外墻(支模處)粘10×40的海綿條,防止跑漿,但要求海綿條距線10mm,防止海綿條打入墻內,影響外觀質量。根據模板外邊線用撬棍調整模板的平直和標高,用磁力線墜檢查對稱調整地腳螺栓來調整垂直,校正無誤后,擰緊螺栓。見下圖:內外墻接點平面圖地下室外墻采用Ф14止水螺桿,中間止水環為50×50×3。內墻做法如下圖:墻筋綁扎及梁板支撐架、操作架搭設→定位放線→墻根部水泥砂漿找平→一側墻模板安裝及調整→穿對拉螺桿→墻另一側模板安裝→調整驗收墻體模板操作要求(1)墻體放線必須放出墻體邊線和300mm檢查線,根據邊線和檢查線在墻體根部做水泥砂漿找平條,此砂漿條找平即可,不要求做高,特別注意找平砂漿不得入墻身內。(2)找平砂漿有強度后在模板位置粘貼海綿條,防止根部漏漿。(3)在樓面板混凝土施工時,在距墻邊約200mm處埋設Ф25鋼筋樁,鋼筋樁間距800mm用于墻體根部做壓腳板。(4)墻體合模之前,墻體區域內的雜質應徹底清理干凈,在墻體根部留設清掃口,間距4m。(5)墻體的外背楞均用40×90木方,螺桿加雙螺母,內背楞(40×90)木枋必須均勻放置,間距250mm。(6)內墻對拉螺桿加PVC管,配套膠杯。(7)墻體模板必須邊安裝邊檢查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的拼縫應嚴密,要求拼縫小于2mm,平整度(錯臺)小于1.5mm。(8)墻體陰角部位必須放置一根角鋼L100×100×10,陽角部位用螺桿鎖緊。(9)模板安裝就位后,必須吊線調整垂直度,要求垂直偏差不大于2mm。(10)墻體上、中、下設支點和拉點,支點和拉點的水平間距2m,拉點采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耒阳市| 盐边县| 贵定县| 华坪县| 柘荣县| 军事| 枞阳县| 钦州市| 墨玉县| 蚌埠市| 河池市| 正安县| 伽师县| 德州市| 荆门市| 曲水县| 深水埗区| 加查县| 喜德县| 岗巴县| 常德市| 宾阳县| 镇平县| 海丰县| 花垣县| 巢湖市| 温州市| 黑山县| 旅游| 禄丰县| 上栗县| 满城县| 伊吾县| 永顺县| 东至县| 克拉玛依市| 新昌县| 贺兰县| 南川市| 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