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輪復習_第1頁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輪復習_第2頁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輪復習_第3頁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輪復習_第4頁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羅馬法的起源二、羅馬法的發展三、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四、羅馬法的評價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羅馬法是指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一、羅馬法的起源1、概念: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羅馬法的起源1、概念:2、起源:習慣法時間:局限:BC6c末~BC5c中期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為保護貴族利益提供了便利,損害平民利益貴族和平民矛盾尖銳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二、羅馬法的發展1、起源:從習慣法到成文法①原因:平民與貴族斗爭的結果②標志:《十二銅表法》的誕生(BC5C中期)③意義:審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保護(實質: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二、羅馬法的發展1、起源:從習慣法到成文法2、發展:從公民法到萬民法調整關系

時間適用范圍BC3c中期前AD3c中期后僅限羅馬公民羅馬帝國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主要調整財產關系

公民法

萬民法?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二、羅馬法的發展1、起源:從習慣法到成文法2、發展:從公民法到萬民法3、完善:査士丁尼《民法大全》時間:組成:意義:AD6c《査士丁尼法典》、《査士丁尼法學總論》、《査士丁尼學說匯編》、《査士丁尼新敕》等標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二、羅馬法的發展起源階段:發展階段:完善階段:習慣法公民法

成文法(《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査士丁尼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平民與貴族的斗爭羅馬帝國對外擴張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一、羅馬法的起源二、羅馬法的發展—條件羅馬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和

法學家的積極纂法平民與奴隸主貴族的斗爭羅馬共和國和對外征服區的擴大羅馬法

形式

結構

習慣法公民法成文法萬民法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三、羅馬法的主要內容1、劃分: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三、羅馬法的主要內容1、劃分: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核心內容: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四、羅馬法的評價1、積極:作用和影響對羅馬對后世2、消極局限:——保護奴隸制度,維護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希臘民主制度、羅馬法都是奴隸制性質的制度從根本上說,都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的“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種與自然相符合的正當理性,它具有普遍的實用性并且是不變而永恒的。羅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會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會不同,這是因為有的只是一種永恒不變的法律。任何時候,任何民族都必須遵守它;再者,人類也只有一個共同的主人和統治者,這就是上帝,因為他是這一法律的制定者、頒布者和執行者。”──古羅馬政治家和法律思想家西塞羅自然法精神1.全面認識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轉變 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轉變,是羅馬貴族為了滿足對外戰爭和鎮壓奴隸的需要,對平民做出的讓步。從根本上說是適應鞏固貴族統治的需要,絕不是為了維護平民的利益。2.公民法與萬民法的區別 公民法是調整羅馬公民之間關系的法律,側重于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等,適應于所有羅馬公民;萬民法是指羅馬帝國范圍內的國際法,主要調整的是財產關系。重點二維系羅馬國家統治的“神經元”——羅馬法[史論要點]要點1

試歸納羅馬法的特點。

提示:(1)羅馬法律內容豐富、體系完備,又有鮮明的階段性。

(2)羅馬法倡導平等、正義、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則。

(3)其核心內容是調整財產關系,規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4)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滲透自然法的思想。要點2

羅馬法的實質是什么?

提示:維護羅馬統治者利益,保護除奴隸以外的自由民權利的奴隸制法律體系。[史料印證]

體現羅馬法的實質是維護羅馬統治者利益及自由民權利的奴隸制法律體系史料二(節選自《萬民法》)●寧可漏網一千,不可枉屈一人。●任何人不能僅因為思想而受懲罰。●提供證據的責任在陳述事實的一方,而非否認事實的一方。強調證據、公平、平等、理性,體現了自然法思想1.羅馬法在財產關系上的核心主張是什么? 答案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任何人不能僅因為思想而受懲罰”? 答案體現了思想自由的思想。3.盡管羅馬法律在婦女繼承財產上做了嚴格限制,但一些聰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這說明羅馬法存在什么問題?答案羅馬法關于財產關系的規范不夠嚴密。下列條文選自古羅馬《民法大全》:

任何人不能僅因為思想而受懲罰。

判刑時必須始終考慮罪犯的年齡與涉世不深。

武力與畏懼完全與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馳,而后者乃誠實契約的根基;容許任何此類行為都是悖逆道德的。

父親的罪名或所受懲罰不能玷污兒子的名聲,因為每一方的命運均取決于自己的行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繼承人。世代相傳的習俗應受到尊重和服從,不得輕視,但其有效性不應凌駕于理性或法律之上。拷問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應作為首先方式,因此首先應當求助于證據;如果當事人涉嫌犯罪,則可以通過拷問迫使他供出同謀與罪行。拷問不得施加于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拷問不應該完全聽從原告的要求,而應本著合理與節制的原則。

任何人在缺席時不得被判罪。同樣,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與其判處無罪之人,不如容許罪犯逃脫懲罰。”羅馬法重事實,重證據,盡量杜絕冤假錯案對持不同思想的人一般不予追究保護未成年人甚至涉世不深者的權益反對在審案時刑訊逼供反對罪及親屬子女強調法律的最高權威讀表釋義比較古希臘文明與古羅馬文明的不同類型角度古希臘古羅馬文明拓展方式通過對外擴張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來文明來拓展希臘文明通過戰爭擴張疆域,在繼承古希臘文明、吸收外來文明的同時拓展羅馬文明國家組織形式實行小國寡民分散自治的城邦制,各城邦長期獨立自治實行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建立起統一帝國政治體制實行主權在民和輪番而治的民主政治初期實行貴族共和制,隨著對外擴張逐漸轉變為帝制政治文明貢獻雅典民主政治為近現代西方代議制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羅馬法是世界上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法律,是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現代法律的基礎合作探究:古希臘文明與古羅馬文明有何差別?答案:希臘民主制為人類提供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古羅馬文明創造出世界史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為廣泛的古代法律。[應用體驗]熱點材料: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思考:你認為當前我國的法律與古羅馬法律在本質上有何區別?答案:我國法律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法律,具有全民性。古羅馬法律是奴隸制性質法律,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解題答題示范]【高考典例】

公元前5世紀的一天,全體雅典公民集會于衛城。人們對泰米斯托克利議論紛紛,說這位民主派領袖、反波斯英雄正變得專橫跋扈,并將他的名字劃在碎陶片或貝殼上,最終他得票過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見,古代雅典民主是 (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專有的民主C.代議制民主 D.大多數居民的民主【題型分析】▲題型要素1

概念內涵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概念的理解。由于歷史概念便于考查學生透過歷史現象把握歷史問題本質和自主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在高考歷史試題的能力題中占絕對大的比重。學生通過對歷史概念的準確理解和深刻分析,可以揭示歷史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如本題主要通過陶片放逐法考查雅典民主的內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答案為A。▲題型要素2

本質(實質)型選擇題

是一種通過對歷史材料的分析,歸納和總結歷史規律,對歷史概念的性質、本質等屬性給予界定的一種題型。求答項多用“說明了”“反映了”等限定詞。基本解題思路是:先弄清楚題干所給的歷史現象“是什么”,再根據該現象總結“反映了什么”,最后結合其背景、特征、目的等進行思考解答。如本題主要通過陶片放逐法考查雅典民主的實質,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民主是一種直接的、少數人的民主。故答案為A。1.《十二銅表法》最重要的歷史地位是()

A.羅馬成文法誕生的標志B.平民利益的保護傘

C.最早限制貴族特權的法律D.內容最全面的法律課堂練習

2.羅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A.為皇帝和元老院的權力提供法律依據

B.為保護統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C.為了保護私有財產

D.為了擴大帝國的勢力3.《十二銅表法》被認為是平民的勝利,是因為()

A.損害了貴族的私有財產權B.有了按律判決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據C.主要是由平民參與編訂D.規定平民和貴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4.下列關于羅馬法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制定羅馬法的目的是維護貴族統治②羅馬法代表羅馬共和國內所有社會成員的利益③羅馬法的影響深遠而廣泛④羅馬法有力的維系了帝國統治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5.下列不屬于羅馬法由公民法發展為萬民法原因的是()A.公民法具有明顯的狹隘性

B.羅馬共和國版圖大,矛盾復雜C.商品經濟的發展使經濟活動中出現了新問題

D.帝國境內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消失6.德國法學家耶林說:“羅馬帝國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為持久的征服。”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其基本法是()

A.《十二銅表法》

B.《查士丁尼新敕》

C.《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7.羅馬法影響深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羅馬法內容嚴謹,對于法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有明確規定B.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C.羅馬法是現代亞歐大陸法系的基礎D.羅馬法對近代東西方一些國家的立法仍有影響

8.羅馬法經歷了一個復雜的發展過程,它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轉變從根本上說是適應了()

A.維系帝國的需要

B.鞏固貴族統治的需要C.外來移民的需要

D.維護平民利益的需要9.下列有關羅馬帝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B.帝國前期的皇帝們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C.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之間、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越來越明顯D.法學家也積極立法,進行法律解釋,在社會中享有崇高地位10.羅馬法為下列哪些法奠定了理論基礎()

①英國《權利法案》②美國《獨立宣言》③美國1787年憲法④法國《人權宣言》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1.古代羅馬的公民法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里的人人是指()A.除了廣大奴隸之外的一切自由民

B.羅馬統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C.羅馬帝國境內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D.僅僅指羅馬帝國境內的所有公民12.以下對雅典和古羅馬民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梭倫改革將國家引向民主的軌道

B.在雅典和羅馬,人人都可以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C.都是為解決平民和貴族的矛盾而實行的

D.羅馬法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承認財產神圣不可侵犯13、公元前6世紀中期,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設立機構匯編羅馬法,主要目的是(

)A.重振羅馬帝國昔日的雄風

B.建立完整的羅馬法律體系

C.給后世留下羅馬的文化遺產

D.恢復羅馬帝國的奴隸制度

14、古代希臘和羅馬對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寶貴的文化遺產是。(

)①以雅典為代表的民主制度

②古羅馬的法律體系

③雅典的奧運精神

④羅馬古城的建筑風格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根本相似點是(

A.用法律制度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B.維護和鞏固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位C.以對外擴張土地和掠奪人口為目的

D.給予較多的人以平等的政治權利下列條文選自古羅馬《民法大全》:

任何人不能僅因為思想而受懲罰。

判刑時必須始終考慮罪犯的年齡與涉世不深。

武力與畏懼完全與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馳,而后者乃誠實契約的根基;容許任何此類行為都是悖逆道德的。

父親的罪名或所受懲罰不能玷污兒子的名聲,因為每一方的命運均取決于自己的行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繼承人。世代相傳的習俗應受到尊重和服從,不得輕視,但其有效性不應凌駕于理性或法律之上。拷問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應作為首先方式,因此首先應當求助于證據;如果當事人涉嫌犯罪,則可以通過拷問迫使他供出同謀與罪行。拷問不得施加于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拷問不應該完全聽從原告的要求,而應本著合理與節制的原則。

任何人在缺席時不得被判罪。同樣,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與其判處無罪之人,不如容許罪犯逃脫懲罰。”請回答:

(1)通常情況下的“民法”指的是哪類法律?與古羅馬《民法大全》的“民法”有何不同?(1)

通常情況下的“民法”是指調解人的民事行為的法律,與刑法相區別。古羅馬《民法大全》中的“民法”則指古羅馬的一切法律,包括刑法在內。(2)古羅馬的《民法大全》有許多積極的成分,請根據上面所引條文作一簡單的評述(限200字以內)。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羅馬法對債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