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美國小學環境教育的啟示和借鑒_第1頁
淺談美國小學環境教育的啟示和借鑒_第2頁
淺談美國小學環境教育的啟示和借鑒_第3頁
淺談美國小學環境教育的啟示和借鑒_第4頁
淺談美國小學環境教育的啟示和借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美國小學環境教育的啟示和借鑒【摘要】本文從借鑒學習的角度出發,總結了美國小學環境教育的主要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提出發展我國小學環境教育的建議:充分利用公共教育資源、將環境教育滲入學生的所有課程和活動中、鼓勵家長參與以及對師資進行專業培訓。

【關鍵詞】小學環境教育公共資源學科滲透

【abstract】theexperienceofenvironmentaleducationaboutelementaryschoolinuswasreviewedandtheinspirationandreferencewasgiventotheenvironmentaleducationofelementaryschoolinchina.usingofpubliceducationsource,gettingenvironmentaleducationintoschoolcurriculum,developmentfamilyactivities,trainingteachersaregoodmeasuresforenvironmentaleducationinchina.

【keywords】elementaryschoolenvironmenteducationpubliceducationalsourcegettingintoschoolcurriculum

20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同時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也更加嚴峻:水域污染、氣候變暖、“白色污染”、水土流失等問題愈演愈烈。據估算,我國每年因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元,[1]相當于20個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

小學生具有接受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等特點。因此,小學階段是人的各種行為習慣和人格特征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實施環境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環境意識的關鍵階段。如果他們從小受到良好的環境教育,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成年后就能從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自覺選擇無損于環境和創造最佳社會效益的生活方式。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環境教育的國家,[2]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環境教育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其環境教育已具較高水平,尤其是在小學環境教育方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而我國的環境教育起步相對較晚,發展狀況也不盡人意。本文主要從借鑒學習的角度,總結美國小學環境教育的主要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提出發展我國小學環境教育的建議。

一、充分利用公共教育資源

目前美國小學生環境教育利用的最多的公共教育資源有河海、沼澤、森林、國家公園、城市和鄉村環境以及大學校園中的環境教育中心等。[3~5]這些資源可以與小學生的環境活動密切聯系起來。例如在與河海相關的環境教育資源中,小學生們學習水的來源和分類、水資源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以及現實生活中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方法;在以沼澤、森林和國家公園為主題的教育資源中,小學生們學習和了解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的相互作用,樹立小學生維護生態系統的基本理念;在城市和鄉村中學生可以了解有關資源(如交通、能量)、建筑知識和人類對環境的影響。美國的大學幾乎每個學校都會設立一定的環境教育中心,耶魯大學有專門的環境教育中心(theyalepeabodymuseum’senvironmentaleducation知環境、對有關環境問題的寫作聯系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穿插環境中的各種幾何圖形的練習以及環境信息的量化;社會科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學生對公民的社會責任和公民的環境行為的學習;自然科學的課程是較易注入環境教育內容的,學生可以學習基礎生態學、自然環境的組成與進化過程,培養學生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并鼓勵他們親身參與;在體育課上,學生可以學習環境與心理及生理健康;健康教育課上,可以與學生討論環境對心理、生理健康的影響,環境中的危險化學物品,家庭與工作環境的空氣與水污染、噪聲污染等。

三、讓家長參與到課程中來

家庭環境教育因其特有的靈活性、實用性和極強的參與性,深受父母和孩子們的喜愛。家庭垃圾分類、統計家庭用水、家庭環保游戲等都是美國家庭中常用的環境教育形式。[12]

通過邀請家長參與到對孩子的環境教育中來,不僅可以讓小學生掌握家庭生活中的環境教育,更可以提高家長對環境教育和環境保護的認識,尤其是可以提升一些“環境盲”家長的環保意識。還可以通過對電視廣播節目的收聽、收看;對環境材料的閱讀,共同學習環境科學知識,同時還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節約用水、用紙;對塑料用品的使用;廚房油煙的處理;電磁波污染;噪聲;家庭裝修污染等問題及時給孩子進行解釋和介紹。[13]然而,小學生們可以把在學校學習到的環境教育理念帶給父母,監督父母的環保行為。這樣相輔相成,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良好的師資

環境教育的成敗常常取決于教師。教師在進行環境教學時,尤其是將環境內容滲入其他學科時,選擇性和靈活性都很大,這就使環境教育在更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依賴于教師對環境教育內容的選擇,對環境教學方法的運用,對整個環境教學過程的調節和控制。同時,在師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自身的思想意識和言行舉止無不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地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環境意識和環境行為的形成。

美國一直很重視對小學老師的環境教育培訓,在《環境教育法》中明確規定了對教師的環境教育培訓計劃,[14]并且美國各州的環境教育立法也要求教師必須接受正規大學的環境教育課程,[15~18]如在威斯康辛州、紐約州等都有明確的要求。

由于我國高等院校環境學科和大量的師范院校還未開設環境教育公共課,再加之受時間的限制,我國各中小學的教師缺乏基本的環境教育培訓,難以勝任基礎教育階段環境教育的重任。所以我國應在高等院校開設環境教育的課程并設立學位,培養專業的能勝任環境教育的教師;對在職的小學教師進行環境教育培訓,可以專題研討會、繼續教育課程、教師會議、教師進修和函授課程等形式展開。[16]

五、因地制宜的開展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應該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場所開始,鼓勵學生在環境學習中結合和了解與其最緊密的周圍環境;對當地環境的意識、知識和技能的認知了解是理解更大的環境系統、更廣泛的環境主題和更復雜的環境因果關系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在實際的環境教學中,教師在環境教育中要大量采用與當地社區有關的真實環境問題和分析當地的環境狀況。例如,生活在城市中的小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城市生活中的垃圾分類收集、環境變化、大氣質量狀況以及建筑和環境規劃,來了解城市的環境變遷、城市的環境規劃以及城市人口對環境的影響;生活在農村的小學生們可以在田間地頭直接了解化肥流失、農藥對水體的直接污染,白色塑料污染等。總之,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提供給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和學習的場所和機會,這種通過學生親自經歷對問題的發掘和探究,比由教師抽象的告訴學生,更具佳效,更能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

六、結論

美國是世界上較早開展環境教育的國家,它積累的經驗可以使我國的環境教育少走彎路。我國的小學環境教育應充分利用公共教育資源,將環境教育滲入學生的所有課程和活動中,因地制宜的開展環境實踐教育,鼓勵家長參與以及對師資進行專業培訓。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提升我國對小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侯吉俠.試論生態意識與環境道德[j].煙臺大學學報,1996(3):52~56

2swan,ja.environmentaleducation-oneapproachtoresolvingenvironmentalcrisis.environmentandbehavior,1971(3):223~229

3dcborahs.facilitatingteachers’useofnaturalareas:perceptionsofenvironmentaleducationopportunities.thejournalofenvironmentaleducation,1993(3):8~16

4unesco-unep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educationprogramme.enviornmentaleducationactivitiesforprimaryschools.environmentaleducationseries21,1994

5lichtveld,my.education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successe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usepa’senvironmentaleducationprogram.humanandecologicalriskassessment,2010(6):1242~1248

6nelson,a.environmentaleducation&ecologyinalifesciencecourseforpreservicek-8teachersusingprojectwildlifeinlearningdesign.americanbiologyteacher,2010(3):156~160

7brooks,r.environmentaleducationasgeneraleducation.journalofenvironmentaleducation,1973(3):8~9

8keach,et.howdowegetenvironmentaleducationintoschoolcurriculum?journalofenvironmentaleducation,1973(4):24~26

9hungerford,h.r.,peyton,r.b.,&wilke,r..goalsforcurriculumdevelopmentinenvironmentaleducation.thejournalofenvironmentaleducation.1980(3):42~47

10mclean,hw.simulationgames-toolsforenvironmentaleducation.elementaryschooljournal,1973(7):374~380

11王冬樺.人類與環境——環境教育概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91~92

12aguilar,om,krasny,me.usingthecommunitiesofpracticeframeworktoexamineanafter-schoolenvironmentaleducationprogramforhispanicyouth.environmentaleducationresearch,2011(2):217~233

13clark,wf.environmentaleducation-homebrewstyle.soilconservation,1973(1):14~15

14nationalenvironmentaleducationactof1990.overview,implementation,andissuesforcongress.crsreportforcongress,2007

15hug,jw.exploringinstructionalstrategiestodevelopprospectiveelementaryteachers’children’sliteraturebookevaluationskillsforscience,ecologyandenvironmentaleducation.environmentaleducationresearch,2010(3~4):367~382

16mckeown-ice.environmental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asurveyofpre-serviceteachereducationprograms.journalofenvironmentaleducation,2000,32:4~11

17peer,s.,goldmand.andyavetz,b.environmentalliteracyinteachertraining:attitudes,knowledg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