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語文二輪專題練:課外文言文練習(人物傳記)部編人教版九年級總復習課外文言文練習(人物傳記)
一、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①閱一死獄,欲活之無路,形于憂嘆。使吏抱成案讀之,至數萬言,背手立聽。至一處,忽點首喜曰:“幸有此可生?!彼斐銎淙恕?/p>
己巳之難②,英宗既北狩③,撻虜④將犯京城,聲言欲據通州倉⑤。舉朝倉皇無措,議者欲遣人舉火燒倉,恐敵之因糧于我⑥也。時周文襄公適在京,因建議令各衛軍⑦預支半年糧,令其往取。于是肩負者踵接于道,不數日京師頓實,而通州倉為之一空。
公巡撫時,往來皆乘小轎,驛站遇村莊僻處,詢訪民瘼⑧。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涼。公至,與并坐,說田里間事甚悉,俄而從者至,始知為巡撫,叩頭謝罪。公笑而撫之,且畢其說而去。
(節選自《玉堂叢語.清官周忱》)
【注解】①周文襄公:指周忱,歷任庶吉士、刑部員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撫、工部尚書。②己巳之難: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舉入侵,宦官王振挾持英宗集兵五十萬親征,大敗,英宗被俘,史稱“己巳之難”。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④達虜:對蒙古貴族及其所擁有的軍隊的蔑稱。⑤通州倉:設置在通州的糧倉,下文的“通倉”為其簡稱。⑥因糧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軍隊要掠奪我通州的糧食來解決供應。⑦衛軍: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軍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欲活之/無路B.舉朝/倉皇失措
C.時/周文襄公適在京D.說/田間事甚悉
2.解釋文中劃線句子。(3分)
(1)案()(2)恐()(3)謝()
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4分)
(1)至一處,忽點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2)公笑而撫之,且畢其說而去。
4.選文通過哪三件事來刻畫周文襄公的形象?請概括。
二、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進士第,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①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曲堤周氏子高橫縱,賊良民,力能動權豪,州縣吏莫敢詰,鞏取置于法。章邱民聚黨村落間,號“霸王社”,椎剽奪囚,無不如志。鞏屬民為保伍,使幾察其出入,有盜則鳴鼓相援,每發輒得盜。自是外戶不閉。
徙洪州。會江西歲大疫,鞏命縣鎮悉儲藥待求,軍民不能自養者,來食息官舍,資其食飲衣衾之具,分醫視診。
鞏性孝友,父亡,奉繼母益至,撫四弟、九妹于委廢單弱之中,宦學婚嫁,一出其力。
(節選自《宋史》,有刪改)
【注】①常平:官倉名.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1)甫冠,名聞四方()(2)諷富人自實粟()
2.與“奇之”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山行六七里B.腰白玉之環C.聞寡人之耳者D.父利其然也
3.翻譯下面句子。(2分)
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
4.曾鞏以“仁”為懷,有君子之風,請概括出表現他“仁”的事例。(3分)
三、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張千載高誼
千載字毅甫,廬陵人。文山①友也。文山貴顯,屢以官辟②,皆不就。文山自廣還,至吉州城下,千載來見,曰:“丞相赴京,某亦往?!彼煸⒂谖纳揭蛩鶄冉?,日以美食奉之,凡留燕三年。潛③造一櫝,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后,火其尸,拾骨置囊。南歸,付其家葬之。千載高誼,亦千載而下所不多見也!
【注釋】①文山:文天祥自號。②辟:征召。③潛:偷偷地。
1.下列加點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2分)
A.文山自廣還自富陽至桐廬
B.千載來見才美不外見
C.寓于文山囚所側近之次所旁叢祠中
D.凡留燕三年凡三往,乃見
2.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日以美食奉之。
四、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范石湖①使北(15分)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謂河南乃宋朝陵寢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茲事至重,須與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諭之,議定乃行?!鄙鲜卓?,既而宰相力以為未可,而圣意堅不回。至能遂自為一書,述圣語。至虜庭,納之袖中。既跪進國書,伏地不起。時金主乃葛王也,性寬慈,傳宣問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書,奏曰:“臣來時,大宋皇帝別有圣旨,難載國書,令臣口奏。臣今謹以書述,乞賜圣覽?!睍壬?,殿上觀者皆失色。至能猶伏地。再傳宣曰:“書詞已見,使人可就館?!敝聊茉侔荻?。虜中群臣咸不平議羈留使人而虜主不可。至能將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國書中明報,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墮欺罔之罪?!碧斨髟S之。報書云:“口奏之說,殊駭觀聽,事須審處,邦乃孚休?!奔冗€,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選自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注釋】①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至能(致能),自號此山居士,又號石湖居士,世稱范石湖。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6分)
(1)愿反侵地 (2)時金主乃葛王也(3)至能徐出袖中書
(4)再傳宣曰(5)使人可就館(6)虜主許之
2.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虜中群臣咸不平議羈留使人而虜主不可。
科網]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至能遂自為一書,述圣語。
(2)既還,上甚嘉其不辱命。
4.同樣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終“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終“挺劍而起”。你怎樣看待他們的行為?請簡要分析。(3分)
五、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白水素女
[東晉]陶淵明
晉安帝時,侯官人謝端,少喪父母,無有親屬,為鄰人所養。至年十七八,恭謹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①,未有妻,鄰人共愍②念之,規為娶婦,未得。端夜臥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晝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壺。以為異物取以歸貯甕中畜之十數日。端每早至野還,見其戶中有飯飲湯火。端謂鄰人為之惠也。數日如此,便往謝鄰人。鄰人曰:“吾初不為是,何見謝也?!倍四恍囊桑恢涔?。
后以雞鳴出去,平早潛歸,于籬外竊窺其家中,見一少女,從甕中出,至灶下燃火。乃到灶下問之曰:“新婦從何所來,而相為炊?”女大惶惑,欲還甕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漢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權③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婦,自當還去。而卿無故竊相窺掩。吾形已見,不宜復留,當相委去。雖然爾后自當少差,勤于田作,漁采治生。留此殼去,以貯米谷,??刹环Α!倍苏埩?,終不肯。時天忽風雨,翕然而去。
(選自《古代小說鑒賞辭典》,有刪改)
【注釋】①出居:單獨居住。②愍(mǐn):同情、可憐。③權:暫且、姑且。
1.用“/”為文中畫線處斷句(限斷三處)。(3分)
(端)以為異物取以歸貯甕中畜之十數日。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侯官縣有個名叫謝端的孤兒,被好心的鄰居收養,一直到了十七八歲,后來因為觸犯了法律,他就搬出來獨立生活了。
B.鄰居們都很關心謝端,按照鄉里的規矩,給他娶了一個妻子,但是謝端因為家中一貧如洗,沒有能夠留住這個妻子。
C.白水素女知道謝端從小父母雙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見他克勤克儉,安分守己,所以自愿下凡來幫助他。
D.白水素女的身份暴露后,必須回到天庭,不能再幫助謝端致富了,臨走前她留下了田螺殼,讓謝端有取之不盡的米谷。
3.下面是這個故事的尾聲,順序被打亂了,請排出正確的順序(只填寫序號)。(2分)
①居常饒足,不致大富耳。②端為立神座,時節祭祀。③于是鄉人以女妻之。④后任至令長云。
4.這個故事與“牛郎織女”“董永與七仙女”“灰姑娘”等故事,有相似的情節結構模式。請從人物身份、品質、境遇、結局等方面進行探究,寫出此類故事的模型。(3分)
六、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項王軍垓下①,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②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不愧于心乎?”
(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注】①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內。②籍:項籍,字羽。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4分)
力拔山兮氣蓋世虞兮虞兮奈若何
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2.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2分)
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
(1)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3分)
(3)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3分)
4.成語從這段故事而來,形容四面受敵,處于孤立危急的困境。(1分)
5.結合文本,談談你對項王這個人物的評價。(3分)
七、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吾母姓鐘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歸先府君①。時府君年四十余,任俠好客,樂施與,散數千金,囊篋蕭然②。越二載,生銓③,家益落。歷困苦窮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無愁蹙狀④,戚黨⑤人爭賢之。
銓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皆成誦。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聲⑥母與銓皆弱而多病,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⑦,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
先府君茍有過,母必正色婉言規?;蚺宦?,則屏息,俟怒少解,復力爭之,聽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邸,督銓學甚急,稍怠,即怒而數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撲之⑧,令跪讀至熟乃已,未嘗倦也。銓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嚴。
(選自蔣士仕《忠稚堂集》)
【注釋】①歸:古代女子出嫁叫“歸”。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親。②囊篋蕭然:這里是“錢物都用空了”的意思。③銓:作者蔣士栓自稱。④愁蹙狀:愁眉苦臉的樣子。⑤戚黨:親戚和鄉鄰。⑥吟哦聲:讀詩的聲調。⑦少痊:病體略微好轉些。⑧撲之:責打我(栓自指)。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家益落/益慕圣賢之道(《送東陽馬生序》)
B.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行拂亂其所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C.先府君茍有過/及魯肅過尋陽(《孫權勸學》)
D.聽而后止/智變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患!”(《愚公移山》
2.下列選項中加點文言虛詞的含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B.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C.咨臣以當世之事(《出師表》)
D.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隆中對》)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共6,每小題3分)
(1)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
(2) 令跪讀至熟乃已,未嘗倦也。
4.你是如何評價母親“垂涕撲之”的舉動?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出文段中母親的哪些行為舉動是值得我們稱贊的。(6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①閱一死獄,欲活之無路,形于憂嘆。使吏抱成案讀之,至數萬言,背手立聽。至一處,忽點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難②,英宗既北狩③,撻虜④將犯京城,聲言欲據通州倉⑤。舉朝倉皇無措,議者欲遣人舉火燒倉,恐敵之因糧于我⑥也。時周文襄公適在京,因建議令各衛軍⑦預支半年糧,令其往取。于是肩負者踵接于道,不數日京師頓實,而通州倉為之一空。
公巡撫時,往來皆乘小轎,驛站遇村莊僻處,詢訪民瘼⑧。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涼。公至,與并坐,說田里間事甚悉,俄而從者至,始知為巡撫,叩頭謝罪。公笑而撫之,且畢其說而去。
(節選自《玉堂叢語.清官周忱》)
【注解】①周文襄公:指周忱,歷任庶吉士、刑部員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撫、工部尚書。②己巳之難: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舉入侵,宦官王振挾持英宗集兵五十萬親征,大敗,英宗被俘,史稱“己巳之難”。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④達虜:對蒙古貴族及其所擁有的軍隊的蔑稱。⑤通州倉:設置在通州的糧倉,下文的“通倉”為其簡稱。⑥因糧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軍隊要掠奪我通州的糧食來解決供應。⑦衛軍: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軍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欲活之/無路B.舉朝/倉皇失措
C.時/周文襄公適在京D.說/田間事甚悉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朗讀停頓,也是考查對句子意思的理解情況。準確理解句義就能正確朗讀。D項,“說田間事甚悉”,這句話的意思是“談起田間地頭的事情,(周忱)很熟悉”。再從結構上看,“說田間事”動賓結構作主語,“悉”為謂語,“甚”為狀語。因此,應該是“說田間事/甚悉”,主謂劃分。
2.解釋文中劃線句子。(3分)
(1)案()(2)恐()(3)謝()
【答案】⑴案,案卷⑵恐,擔心、恐怕⑶謝,致歉、謝罪
【解析】本題解釋常見文言實詞的意思。“案”曾出現在“無案牘之勞形”中,此處是“案卷”“文案”之義,“恐”是個常見的文言實詞,如“恐前后受其敵”,此處為“擔心”之義?!爸x”一詞多義,如同“秦王長跪而謝之”,“謝”是“致歉”“謝罪”之義。
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4分)
(1)至一處,忽點首喜曰:“幸有此可生?!?/p>
【答案】聽到一個地方,突然點頭喜悅地說道:“幸而有這個地方,可以讓他活下來。”
【解析】本題翻譯句子,考查對句子意思的理解情況。本句主要考查“首”“幸”“生”三個關鍵詞的意思。首,頭、腦袋;幸,幸而、僥幸;生,使……活。翻譯時,做到句子通順,意思正確。
(2)公笑而撫之,且畢其說而去。
【答案】周忱笑著安撫他,并且讓他說完再離開。
【解析】本題翻譯句子,考查對句子意思的理解情況。本句主要考查“撫”“畢”“去”等常見詞語的意思。撫,撫摸、安撫。畢,完。去,離開。翻譯時,做到意思準確,語句通順。
4、選文通過哪三件事來刻畫周文襄公的形象?請概括。
【答案】第一件事,周忱救活一死刑犯;第二件事,周忱建議讓官兵自己搬運提前發放的糧餉,避免通州糧食落入敵人手中;第三件事,周忱與農民聊農事。
【解析】本題概括主要事件,考查對原文的理解情況,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解答時,可以先找出原文相關的關鍵詞句,借以理解,再按照“周忱+做什么”的格式敘述,要注意語言簡潔,視情況可以忽略一些要點如事件的起因、時間、經過等。
【參考譯文】
文襄公周忱讀一個死囚犯的卷宗,打算使他活下來卻沒有路子,心里焦急,表現為憂慮嘆氣。他讓官員抱著案卷讀給自己聽,聽到幾萬個字,背著手站在那兒聽。聽到一個地方,突然連連點頭喜悅地說道:“還好有這個地方,可以讓他活下來。”于是放出這個人。
己巳之難中,宋英宗已經被俘,蒙古軍隊將侵犯京城,聲言要占據通州糧倉。整個朝廷對此驚慌而沒有對策,議事的人打算派人放火燒毀糧倉,擔心敵軍掠奪我通州的糧食來解決供應。當時周忱正好在京城,他因此建議讓軍隊預先支付半年的糧餉,讓他們自己前去搬運。于是肩扛糧食的官兵絡繹不絕來往于道路上,不幾天京城糧食充實,通州糧倉為此空了。
周忱巡察安撫地方時,來往都乘坐小轎子,驛站在村莊旁這樣的偏僻處,就訪問老百姓的疾病痛苦。有個五保戶叫王槐云的,夏天有月光的晚上在樹下乘涼。周忱來了,和他一起坐著,談論田里的農事,周忱都很熟悉,不久周忱的隨從來了,王槐云才知道周忱是巡撫,磕頭謝罪。周忱笑著安撫他,并且聽他說完才離開。
二、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進士第,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①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曲堤周氏子高橫縱,賊良民,力能動權豪,州縣吏莫敢詰,鞏取置于法。章邱民聚黨村落間,號“霸王社”,椎剽奪囚,無不如志。鞏屬民為保伍,使幾察其出入,有盜則鳴鼓相援,每發輒得盜。自是外戶不閉。
徙洪州。會江西歲大疫,鞏命縣鎮悉儲藥待求,軍民不能自養者,來食息官舍,資其食飲衣衾之具,分醫視診。
鞏性孝友,父亡,奉繼母益至,撫四弟、九妹于委廢單弱之中,宦學婚嫁,一出其力。
(節選自《宋史》,有刪改)
【注】①常平:官倉名.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1)甫冠,名聞四方()(2)諷富人自實粟()
【答案】示例:(1)成年(2)規勸
【解析】此題考查文言文實詞的解釋。解釋時,要聯系具體語境進行具體分析。如“甫冠”的今義為“帽子”,明顯不符合“甫冠,名聞四方”這一語境??梢越Y合課內文章《送東陽馬生序》中的“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中的“冠”,指男子成年。“諷富人自實粟”可以結合課內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是“規勸”的意思。
2.與“奇之”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B.山行六七里B.腰白玉之環C.聞寡人之耳者D.父利其然也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詞語的特殊用法。解題時,先分析例句字的用法。如,奇是“以……為奇怪”,屬于意動用法。A項,沿著;B項,腰配,名詞用作動詞;C項,聽,是古今異義現象。D項,“利”是“以……有利可圖”,屬于意動用法。故選D。
3.翻譯下面句子。(2分)
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
【答案】示例:任齊州長官,他把迅速懲處惡勢力、盜竊犯作為主要工作。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時,要注意最好直譯,特別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現象,以及句子的特殊句式。如,句中“知”——任;“治”——懲處;“疾奸急盜”——惡勢力、盜竊犯;“本”——工作。注意語言通順連貫。
4.曾鞏以“仁”為懷,有君子之風,請概括出表現他“仁”的事例。(3分)
【答案】示例:勸說富人出售糧食,讓百姓度過饑年;整治治安,打擊豪強奸盜;改官舍為收容所,扶貧濟困;奉養繼母,撫恤弟妹。(答出其中三項即可)
【解析】此題是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解題時,根據題干要求——概括出表現他“仁”的事例。先找出文中表現“仁”的句子,如,“歲饑……諷富人自實粟”,可概括“勸說富人出售糧食,讓百姓度過饑年”,從“州縣吏莫敢詰,鞏取置于法。”“盜則鳴鼓相援,每發輒得盜”,可概括“整治治安,打擊豪強奸盜”,從“會江西歲大疫,……分醫視診。”“鞏性孝友,……一出其力?!狈謩e概括為“改官舍為收容所,扶貧濟困”“奉養繼母,撫恤弟妹”,最后加以整合。
【參考譯文】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他從小就機智敏銳,十二歲時,曾嘗試寫作《六論》,提筆立成,文辭很有氣魄。到了二十歲,名聲已傳播到四方。歐陽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驚異。
嘉祐二年考中進士,出任越州通判。這一年發生了饑荒,他估計常平倉儲存的糧食不足以用來救濟,而鄉間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來購糧。曾鞏就張貼告示曉諭所屬的各縣,勸說富人如實申報自己儲存的糧食,共有十五萬石,讓他們將這些糧食比照常平倉的價格稍稍提高一點后賣給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買到糧食,又不出家鄉,而且糧食有余。
任齊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惡、迅速嚴厲地打擊盜賊作為根本。曲堤有個姓周的人家的兒子周高橫行驕縱,殘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夠影響當地的權貴和豪紳,州縣的官吏都沒有人敢去追究。曾鞏逮捕了他,處以刑罰。章邱有百姓在鄉村里聚眾結伙,號稱“霸王社”,殺人劫財,劫奪囚徒,沒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鞏讓百姓組成保伍,讓他們偵察盜賊的行蹤,有盜賊就擊鼓傳遞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將盜賊擒獲。從此,齊州的人們連院門都不用關閉就可以安睡了。
調任洪州。適逢江西當年瘟疫大流行,曾鞏命令各縣鎮都儲存藥物以備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難不能養活自己的,就招來住在官舍,供應給他們飲食衣被等用品,分派醫生給他們治病。
曾鞏品性孝順父母,與兄弟友愛,父親去世后,他侍奉繼母更加無微不至,在家境衰敗,無所依靠的情況下,撫育四個弟弟、九個妹妹,他們的讀書、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辦。
三、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問題。
張千載高誼
千載字毅甫,廬陵人。文山①友也。文山貴顯,屢以官辟②,皆不就。文山自廣還,至吉州城下,千載來見,曰:“丞相赴京,某亦往。”遂寓于文山因所側近,日以美食奉之,凡留燕三年。潛③造一櫝,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后,火其尸,拾骨置囊。南歸,付其家葬之。千載高誼,亦千載而下所不多見也!
【注釋】①文山:文天祥自號。②辟:征召。③潛:偷偷地。
1.下列加點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2分)
A.文山自廣還自富陽至桐廬
B.千載來見才美不外見
C.寓于文山囚所側近之次所旁叢祠中
D.凡留燕三年凡三往,乃見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做此類試題,要善于積累,熟悉常見多義詞的意思,學會根據語境推斷常見詞語的不同語境義。A中的“自”,意思都是“從”;B中的“見”,前者意為“拜見”,后者意為“顯現”;C中的“所”,意思都是“……的地方”;D中的“凡”,意思都是“總共”。
2.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日以美食奉之。
答案:張千載每天拿精美的飯菜來侍奉(獻給)文天祥。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對于課外文言文的翻譯,除了要注意基本的要求之外,一定要做到字字譯準,尤其對于其中的得分點,更是不能馬虎,比如本題中的“日”“奉”“之”,一定要翻譯準確,它們是關鍵詞,往往是得分點,要特別注意,翻譯準確,如“日”作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項目管理考試源于實踐的經驗試題及答案
- 紗線廢料的處理與利用考核試卷
- 砼構件的施工安全關鍵點考核試卷
- 地基防潮濕的施工方案
- 氮肥產業的技術創新路徑與政策支持考核試卷
- 2025年【煤礦探放水】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反復學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實際應用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與預防性健康管理的結合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考試復習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0043經濟法概論(財經類)試題
- 備孕知識講座課件
- 腹瀉便秘課件
- 《開胸心臟按壓技術》課件
- 標準儀表進場程序課程設計
- 麻醉科臨床診療指南2020版
- 熱再生瀝青路面
- 餐券模板完整
- 燃氣管道保護辦法
- 全國水利ABC證單選題五
- 明框玻璃幕墻計算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