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實踐學校素質教育的校園植物規劃研究_第1頁
基于實踐學校素質教育的校園植物規劃研究_第2頁
基于實踐學校素質教育的校園植物規劃研究_第3頁
基于實踐學校素質教育的校園植物規劃研究_第4頁
基于實踐學校素質教育的校園植物規劃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于實踐學校素質教育的校園植物規劃研究傳統中小學校園植物的各種討論,國內外都有所涉及,做為素養教育的新型載體,基于實踐學校素養教育的植物規劃討論目前還較少。作為素養教育的重要場所,科學合理的校園植物規劃,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直接影響學生對自然、環境、社會、人文、人際關系的認知,引導著學生形成積極、安康、負有責任心的生活態度。

2.基于素養教育的植物種植設計討論

溫州市實踐學校現有綠化植物總計289種,豐富多樣的植物品種,為學生學習植物科普學問供應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同時美麗的校園環境對學生的身心安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景觀多樣性植物選擇

2.1.1季相景觀植物。植物可以說是校園景觀設計中最為活潑的因素,大多數植物的景觀隨季節的更替而變化,具有較強的運動感。園林植物配置就是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季相特色,對植物在不同地域的物候習性及生態特點有充分的熟悉,根據美學的原理合理配置,利用植物的形體、色澤、質地的功能外部特征,發揮其干莖、葉色、花色等在各時期的最正確欣賞效果,盡可能做到一年四季有景可觀。

學校在選擇植物種植時就考慮到了四季風光,應用較多的植物種類,使校園環境在每一個季節都有代表性的特色景觀。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季節的交替,呈現出變化豐富的美麗風光,呈現出大自然給予綠地空間的無窮魅力。春有枝頭嫩綠,花團錦簇,代表植物如垂柳、玉蘭、櫻花、紫荊、紫藤、桃花等;夏有綠樹成蔭,枝繁葉茂,代表植物如香樟、無柄小葉榕、杜英等;秋有碩果累累,彩葉斑斕,代表植物如柑桔、甌柑、柿子、香泡、紅楓、雞爪槭等;冬有銀裝素裹,茶、梅含香,代表植物如蠟梅、紅梅、茶梅、茶花等。一年四季的季相變化,在這里充分表現出了它特有的藝術效果。來校參加實踐活動的學生,在這樣美麗的自然教室里,通過學校的實踐教育,既能學習相關的植物學問,又能領會園林植物的藝術美,從而更能讓學生體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魅力。

2.1.2群落植物。園林植物景觀配置時應注意群落構造的合理搭配,以形成層次豐富多變的植物景觀,通過地被、灌木與喬木的搭配可以構成多種空間,使它們相互間合理配置,制造出既滿意生物學特性,又到達較好的景觀綠化效果。

學校除溫室外現有喬木、灌木、地被種類總計137種,科學而又藝術地點綴著校園。在植物配置上特別注意喬木、灌木、草本的結合,形成具有上、中、下不同層次的植物群落,由于校園內部種植了大量的常綠、落葉大喬木構成的高層空間,使得校園形成一個獨特的小氣候,有利于校園中其他各類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生長,因此形成較好的校園植物景觀。另外,也充分考慮了植物的生態習性和欣賞特性,充分考慮了植物的大小、形態、顏色、質地,形成既和諧統一又有劇烈比照的喬灌木配置景觀。如學生家政訓練區,以規章式的糙面石板與草坪組合而成的,四周再配以從低矮植物到高大喬木的配置,層次清楚,凹凸錯落,顏色清楚,主要植物有:萱草、沿階草、綠葉十大功績、海桐球、紅花檻木球、四季桂、茶花、池杉、烏桕、紫葉李、廣玉蘭、水杉、香樟等,使得家政訓練區在簡潔統一中尋求變化,表達了一個安康活力,又積極向上的區域。

(1)喬木。植株一般較高大,主干明顯。校園現有喬木類84種,其中常綠喬木33種,落葉喬木51種。學校在種植喬木類設計時,就考慮了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的合理搭配,不再滿校園的突出常綠的主調,有些是常綠為主,零星點綴秋色葉的造景,有些局部則強調落葉樹種為主調,常綠樹種為幫助,既可滿意了色相變化,又實現了植物的和諧效果。

(2)灌木:植株一般較矮,自基局部枝,無明顯主干。校園現有灌木類40種,其中常綠灌木33種、落葉灌木7種。灌木在綠化中有著不行或缺的地位,在校園種植設計中,小灌木既可做色塊或曲線來綠化點綴綠地或草坪,也可做綠籬作隔離帶。這些灌木的色塊、曲線、綠籬,應用于如河邊、道路兩旁、喬木下等不同位置,能起到美化和增加綠量的作用。

(3)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凡能掩蓋地面的植物,除草本植物外,木本植物中之矮小叢木、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木均可能用作園林地被植物用。學校目前常用的地被植物13種,在種植地被植物時,考慮其具有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可以在全光、半陰、干旱、潮濕多種不同的環境條件生長,還可彌補上層喬木的緩慢生長,形成良好的整體景觀效果,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都可收到較好欣賞效果。如麥冬、萱草、石蒜、吉利草、絡石等均是優良的地被植物,抗性強,不易患病病蟲危害,因此可在校園綠化中大力推廣。

2.1.3鄉土植物。敬重自然,愛護自然生態環境,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使人類擁有良好的生存和進展空間。園林種植設計只有在愛護和利用自然植被與地形生境的條件下,才能制造出自然、美麗、和諧的園林空間。實踐學校植物種植設計亦是如此,在植物配置方面,盡量采納鄉土植物進展種植設計,表達學校地方植物特色,也到達傳播地方文化目的。百草園,從四周山林、村民家中移栽的豆腐柴、清風濕等植物。百果園,植物選擇上也是遵循鄉土樹種原則,種植了楊梅、無花果、甌柑等12種溫州常見的果樹。田園,種植著溫州應季的蔬菜瓜果,不僅營造了田園景觀特色,也讓學校保存了傳統農業特色。當學生置身于以地方植物為特色的景觀中,在觀賞和學習的同時,使得溫州地方文化的學問潛移默化傳播于學生之間。

2.2科普教育植物選擇

實踐學校的校園科普教育植物應基于素養教育為前提,在滿意師生觀賞景觀功能的同時,還具有提升學生科普教育作用,從而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植物學問,使實踐學校的校園真正發揮作為學生素養教育的其次課堂功能。經過實地調查統計,實踐學校基于素養教育的科普植物選擇為:名師林植物種類56種、百果園植物種類12種、百草園植物種類89種、溫室大棚植物36種。

2.2.1名師林。學校名師林是由64位溫州市首屆名師名校長獲得者種下的64棵大香樟形成的紀念林,樹下的大卵石刻著每位教師的名言警句。另外,旁邊的桃李林以桃樹和紫葉李為主,外圍香樟、茶花、梅花等,寓意尊師重教,桃李滿天,在這樣布滿師生柔情又詩情畫意的校園里,處處飄逸著教育的氣息,教育學生珍惜今日,珍惜師生之情、同學之情。此處植物總計56種,列出代表植物14種。

2.2.2百果園。百果園是訓練學生進展農業勞動操作的學習區域,讓學生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此處的植物選擇上也是遵循鄉土樹種原則,種植了楊梅、無花果、甌柑、柑桔、石榴、柿子樹、李樹、梨樹、櫻桃、桃樹、香泡、桑葚等12種溫州常見的果樹,既可供學生科普教育,讓學生能夠熟悉這些常常吃到的果樹,又可做為優良的綠化樹種美化著百果園。

2.2.3百草園。百草園主要是以盆栽的形式,植物以溫州民間常見常用的草本草藥為主,陣列式的大缸擺放在學生集會的廣場上,讓學生隨時隨地地觀看和學習溫州常見的中草藥學問,如車前草、爵床、白花苦菜等89種草藥,有些植物還是用溫州方言予以注明,在讓學生學習草藥學問的同時又可領會溫州方言的魅力。

2.2.4溫室大棚。溫室大棚是以現代智能化溫室為目標建立而成的科普性植物基地,主要以熱帶植物和現代農業水培蔬菜為主,讓學生熟悉不同地區的植物,又可了解和學習現代的農業技術學問。

3.基于素養教育的植物教育教學課程討論

經過專家的引領和幾年的探究,目前學校的綜合實踐課程遵循領域模塊工程的構造進展設置。領域,是指本實踐學校課程的第一層核心構架,是由表達共同的課程價值觀和課程目標的課程模塊組成的整體。模塊,是本基地課程構造中的其次層根本構架,是表達領域共同課程價值和課程目標,但具有不同課程內容和課程資源的課程板塊。工程,是本基地課程的第三層,也是詳細到學生活動層面的詳細課程內容主題,相當于詳細的科目。學校目前設置生存體驗、素養拓展、科學實踐、專題教育四大領域的實踐活動,目前本校課程構造由生存體驗領域、素養拓展領域、科學實踐領域、專題教育領域四大領域組成,下設9個模塊。其中校園植物課程是基于實踐學校素養教育的前提,學校通過先期規劃和后期的調整不斷完善校園植物資源,從季相景觀植物、喬灌植物、地被植物、鄉土植物和科普學問教育上選擇植物種類,形成特定的校園植物景觀功能分區。從2023年開頭我們就利用校園植物資源嘗試開設系列綜合實踐教學探究,經過屢次的實踐與修改,最終形成了實踐學校特色植物教學的綜合課程,并出版了《校園植物與園藝》一書。目前校園植物與園藝模塊的植物課程有如依托名師林景觀開展的校園植物調查、校園植物鑒賞、校園植物創意畫等課程,依托溫室景觀的熱帶植物鑒賞、植物種養實踐、植物DIY等課程,依托百果園開展的果樹識別課程,依托鄉土植物開展的自制植物果凍課程、溫州常見草藥識別等等。這些課程充分的將植物與其他學科相相互結合,與地理學問、美學學問、定向拓展學問、中醫學學問、生活常識等相結合;利用這樣的綜合形式,更能表達植物的美學功能,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對植物產生深厚的興趣,充分表達了綜合實踐課程的綜合性、自主性、實踐性、生成性。

4.結論

作為素養教育的新型載體,實踐學校秉承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的辦學理念,通過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積極體驗,促進學生的安康成長。因此實踐學校的校園植物規劃,不是簡潔的公園,它是為學生供應綜合實踐活動的景觀園林。

(1)基于素養教育為前提,一方面以景觀多樣性植物與科普性教育植物為主,另一方面與校園植物文化相結合,在滿意師生觀賞景觀功能的同時,還具有提升學生美學情操和教育作用,使實踐學校的校園真正發揮作為學生素養教育的其次課堂功能。

(2)充分發揮校園植物資源的教學作用,探究學生素養教育的校園植物課程,開發出校園植物與園林、園藝、農業相結合的校本課程,進展校園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