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江西省九江市湖口二中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江西省九江市湖口二中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江西省九江市湖口二中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江西省九江市湖口二中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江西省九江市湖口二中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江西省九江市湖口二中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廣州灣作為法國租借地,在抗戰時期各方政治勢力云集。盡管背景復雜,立場不一,但民眾積極開展和參與各類抗日救亡活動,掲露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暴行,聲授前線的抗日將士,救助戰爭難民。由此可見,廣州灣的抗戰A.呈現出不分黨派全民參與的特點 B.得到了法國政府的大力支持C.得到了國共兩黨軍隊的全力配合 D.執行了中共全民族抗戰路線2.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中,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沒收地主階級土地之政策,而以減租減息作為抗日戰爭時期解決農村土地問題的方針。這一方針A.成為中共全國性的土地綱領 B.壯大了正面戰場的抗戰力量C.形成了全面抗戰路線的核心 D.有利于開創敵后抗戰新局面3.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觀摩了西安城郊的一個村莊村委會選舉后說:“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國的近五十萬個村莊一樣,他們很快就要透過選舉推舉你們當地的領導,……只要有選舉,人民就有決定權,……你們的成就是一個窗口。”這個“窗口”是指A.人民真正實現了當家作主 B.為政府機構的產生提供依據C.直接選舉制度全面推行 D.基層民主得以進一步擴大4.《史記·平準書》記載,漢武帝采納桑弘羊的建議:“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踴,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边@一政策本質反映了A.打擊富商大賈 B.鼓勵經商致富C.加強中央集權(中央集權的加強) D.穩定全國物價5.下表是近代上海外企變化統計表。據此判斷A.世界大戰削弱了西歐在上海經濟地位 B.世界大戰也影響美蘇大國在滬的投資C.在滬外企變化反映列國在華勢力消長 D.從在滬外企變化中可看到民企的發展6.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人們歡慶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然而時任美國駐蘇聯使館參贊的喬治?凱南發出了一段驚人的論調:他們以為戰爭結束了,而戰爭才剛剛開始。事實上,剛開始的是A.一戰 B.二戰 C.冷戰 D.韓戰7.“百家”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流派的概稱?!妒酚洝ぬ饭孕颉氛J為百家主要為儒、墨、道、名、法、陰陽六家;《漢書·藝文志》則認為百家主要為儒、墨、道、名、法、陰陽、農、縱橫、雜、小說十家。由此可知A.漢代史學彰顯民本思想 B.秦漢時期社會階層分化加速C.漢代史家敢于秉筆直書 D.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文化繁榮8.英國技術專利制度起源于12世紀。如圖為1700年到1800年期間,英國紡織業的發明數量與專利總數圖。由此可知A.專利制度促進了英國工業革命發展B.工業的發展與政府專利制度易成反比C.強烈的專利意識是英國強盛的根源D.專利制度推動英國近代科技正式形成9.1792年,英特使馬戛爾尼來華。他曾邀請清軍將領??蛋矙z閱英國使團衛隊演習新式武器操練,??蛋舱f:“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作,諒來沒有什么稀奇!”??蛋驳脑捳Z反映出A.清朝統治階層對西洋武器非常熟悉B.??蛋矊ξ餮笪淦鞯南冗M認識不夠C.當時清王朝統治階層自大的心態D.清王朝統治階層不了解世界變化10.“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國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的這句話說明國際關系中A.國家利益是各國政策的出發點和終極目的B.共同利益者或成朋友,利益沖突者或為敵人C.“朋友”和“敵人”會因利益的變化而轉化D.朋友的敵人是敵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11.宋代民事立法較之唐代有大規模發展,內容廣泛,條文細密,涉及所有權、債、財產繼承、契約關系等十幾個方面。宋代民事立法發展表明A.社會治理體系實現法制化 B.經濟發展強化私有權觀念C.政府對經濟活動控制加強 D.私有財產權得到法律保護12.古希臘作家阿里斯托芬在《呂西斯特拉特》中曾記載了一種“透亮”的服裝,稱其為“阿摩戈斯服裝”,美國學者瑞切特認為“阿摩戈斯織物”就是絲,并認為這種織物通過進口獲得。20世紀30年代,考古學家系統發掘了雅典的克拉米克斯公墓并發現被燒過的輕薄的紡織品殘跡。60年代,德國科學家亨特及其科研團隊對紡織品殘跡進行了鑒定,認為這正是原產自中國的家蠶絲。諸多學者基千上述檢測結果,結合其他地區的考古發現對古代中國絲綢西傳的問題提出了不同看法。21世紀初,再次對克拉米克斯公墓出土的紡織品樣品進行檢測,此次采用了更多更先進的技術,檢測結果出乎意料——這些樣品里面并沒有絲的成分,科學家檢測到了亞麻等四種紡織品的成分。當然,盡管此次重新檢測使用了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是中國絲綢何時進入古希臘地區并未形成最終定論。這說明A.文獻記載必須通過考古挖掘和科學鑒定的印證才可信B.墓葬出土的文物并不能否認古希臘人使用絲的可能性C.現有科學技術的鑒定還無法滿足弄清歷史真相的要求D.運用科學技術對考古文物進行鑒定會讓歷史難以定論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食品安全治理理念起源早.《禮記》規定,“禽獸魚鱉不中殺,不粥于市”。隨著商業發展,食品安全問題逐漸地突顯出來。到了漢代,政府作為食品安全治理的主要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漢律規定,“諸食脯肉,脯肉毒殺、傷、病人者,與盜同法”。唐代是食品安全管理關鍵期:與食品安全法規建設的同時,唐朝在宮廷中設置尚食局和太官署,專門負責掌管膳食安全,同時在民間設立行會進行管理,行會的管理納入到官員考核范疇。在此期間藥食同源理念得到較大發展,并涌現出一批藥學著作。例如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北宋對食品安全的治理達到了歷史新高度,對違法亂紀者實行“重刑”。清朝法律在食品安全監管上從對人的處罰轉移到問題食品上,并執行嚴格的食品安全抽檢制度?!幾在w向豪等《中國食品安全治理理念的歷史追溯與反思》材料二19世紀前期,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食品安全問題日漸突出。19世紀中期,《柳葉刀》雜志對食品質量衛生調查報告,引起英國輿論界的空前支持和響應。在此情況下,英國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摻假問題,并在1860年通過了《食品摻假法》,授權地方當局成立“公共分析師”.但是“沒有建立中央機關,確保食品安全的責任完全是地方性和可選性的”。1875年英國最終通過《食品與藥品銷售法》,擴大了地方委員會權力,增加分析師人數,最重要是擴大中央控制權力。此后經過一系列改革,地方政府委員會終于成為主管英國食品安全的重要機構。在該機構的努力下,到20世紀初英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初步完善?!幾晕盒沱悺队称钒踩⒎ǖ臍v史考查》(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和近代英國在食品安全治理上的異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860年英國《食品摻假法》的背景。并綜合上述材料談談外國食品安全的啟示。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紀中期,美國人發明了晶體管和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誕生。為了將日本變為“遏制共產主義的防波堤”,美國在50年代中后期積極向日本轉移先進技術。五六十年代,日本頒布文件扶持半導體產業發展。與緊盯軍方訂單的美國半導體企業不同,日本企業致力于打造利用晶體管的大眾化民生用品,如晶體管收音機等電子消費產品。70年代后期,日本最大的五家計算機公司與通產省的電子技術綜合研究所組成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研究組合”。從此時起,日本集成電路產業迅猛發展,以半導體芯片為核心的電子產品深受美國消費者歡迎,沉重打擊了美國的電子產業。1986年,日本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半導體生產國。隨后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先后兩次與美國簽訂半導體協議。通過協議,美國剝奪了日本半導體存儲器生產經營的自由,同時規定美國半導體產品在日本的市場份額提升一倍。1993年,美國在世界半導體市場占有率方面重新奪魁,還強化了微處理器等高附加價值尖端產品的優勢。而日本的半導體產業作為一個整體,在全球半導體市玚被評價為“不再重要”?!獡T昭奎(《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與日美貿易摩擦》等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后,西方國家組成“巴黎統籌協會”對我國所需的新技術、新設備進行封鎖禁運。1956年,我國將半導體作為急需發展的最新技術列入了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此后,北京大學、中科院等科研院校為我國培養了第一批“土生土長”的半導體人才。1958年,我國第一枚晶體管試制成功。到20世紀70年代,我國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半導體工業體系。但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我國半導體企業規模小,技術相對落后,普遍缺乏市場觀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為世界半導體產業轉移的核心地區,世界大型半導體公司均在中國布局。經過數十年努力,我國半導體產業取得了很大進展,逐漸引起美國的不滿,中美半導體領城的貿易摩擦不斷?!獡觚埮d《集成電路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二)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歷史》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日本半導體產業崛起的原因,并分析20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打壓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進程的特點。(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日本相比,中國應對中美半導體領域貿易摩擦的有利條件。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中各方政治勢力及民眾都積極支持抗戰,可見抗戰時期的廣州灣呈現出不分黨派全民參與的特點,A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法國政府大力支持中國抗日,B項排除。C項中“全力配合”在材料中無體現,排除;D項錯在把所有活動都歸結為中共領導,排除。故選A。2、D【解析】

據材料1937年8月可知,全民族抗戰已經開始,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行抗日,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沒收地主階級土地之政策轉變為以減租減息作為抗日戰爭時期解決農村土地問題的方針”,這有利于開創敵后抗戰新局面,D正確;據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而不是“中共全國性的土地綱領”,A說法有誤;據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有利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而國民政府奉行的是“片面抗戰路線”,故B與題意無關;全面抗戰路線的核心是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C說法錯誤?!军c睛】1937年8月的陜北洛川會議提出了全面抗戰路線的方針。3、D【解析】

材料是改革開放后,關于中國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情景的描述,說明基層民主得以進一步擴大,故選D;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實現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排除A;農村基層選舉和政府機構無關,材料信息不能說明直接選舉全面展開,排除BC?!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像其他遍及中國的近五十萬個村莊一樣,他們很快就要透過選舉推舉你們當地的領導”,聯系所學我國基層民主建設成就分析解答。4、C【解析】

據材料“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踴,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可知,漢武帝采納桑弘羊的建議,設立了管理市場的大農官,以貴賣賤賣來穩定物價,使政府參與市場交易,維護了社會經濟穩定,利于加強中央集權,C正確;A不是材料主旨;材料沒有涉及“鼓勵經商”,而是抑商,B錯誤;材料目的是穩定全國物價,增加政府收入,加強中央集權,D不是材料主旨。5、D【解析】

戰爭局勢導致上海外企不斷減少,由此可以推斷出民企的發展,D正確;二戰期間在上海的企業,只有瑞士和蘇聯設廠,而瑞士屬于西歐,排除A;一戰期間蘇聯并未在上海投資,這并不是因為世界大戰,而是因為蘇聯解決國內問題,排除B;二戰后蘇聯在華投資超過美國,但是并不能證明蘇聯在華勢力超越美國,排除C。6、C【解析】

“他們以為戰爭結束了,而戰爭才剛剛開始”指的是在熱戰之后,還有冷戰的對峙,而喬治?凱南也與冷戰這一理論的提出有關,故C正確;ABD項不符合題意。7、D【解析】

從《史記》和《漢書》中均可看到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流派眾多,可見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文化繁榮,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漢代史學彰顯民本思想,A項錯誤;材料主題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而不是秦漢時期的社會變化,B項錯誤;C項中“敢于秉筆直書”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故選D8、A【解析】

材料時間是1700—1800年,圖中說明專利總數在1765年后增長加快,推動紡織業的發明數量加快,1765—1800英國正在進行工業革命,紡織業是英國經濟的排頭兵和科技集中應用領域,A項正確。B項錯在“反比”,排除;C項材料無法看出專利意識,先進制度才是強盛根源,排除;D項1687年牛頓經典力學體系建立標志近代科技正式形成,材料時段為1700—1800,排除。故選A。9、C【解析】

依據材料中??蛋矊τ谖餮蠡鹌鞯牟恍家活?,體現出清朝統治者的盲目自大的心態,故C正確;當時的清朝統治者對西洋武器并不熟悉,排除A;材料不是說明??蛋矊ξ餮笪淦鞯南冗M認識不夠,根本就不想認識,排除B;清王朝統治階層不了解世界變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故選C。10、A【解析】

國家利益是各國政策的出發點和終極目的,故A正確;共同的利益有時候也會成為敵人,排除B;材料不是說明“朋友”和“敵人”會因利益的變化而轉化,排除C;D項與材料中“國家利益”的出發點不符合,排除D。故選A。11、B【解析】

宋代民事立法涉及所有權、債、財產繼承、契約關系,這說明宋代的私有權觀念比唐代有所加強,即經濟發展強化私有權觀念,故B正確;此時的社會治理體系遠未實現法制化,故A錯誤;材料主旨不是說明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控制,故C錯誤;古代社會不是法治社會,故D說法錯誤。12、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可知,從《呂西斯特拉特》關于絲的推測到20世紀30年代對克拉米克斯公墓的發掘,到60年代對紡織品殘跡鑒定再到21世紀初的更多技術鑒定均不能對中國絲綢何時進入古希臘地區形成定論,故墓葬出土的文物均不能對《呂西斯特拉特》關于絲的推測進行印證,無法得出是否古希臘人使用絲,故B項符合題意;文獻記載具有一定真實性,并非全靠考古挖掘和科學鑒定的印證,排除A項;題干并未強調現代科學技術對歷史真相探尋的作用,排除C項;運用科學技術對考古文物進行鑒定可以使歷史定論證據更加可靠,排除D項。故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相同:充分發揮政府主體作用;重視法律治理;治理主體呈現多元化;設置機構,重視食品的抽檢管理。不同:中國強調重刑,英國重視輿論監督。中國由中央政權主導食品安全治理,英國地方政權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2)背景:工業革命后,食品安全問題突出;民眾生活水平提高,對食品安全重視;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影響;民主政治發展,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啟示:重視多元監督;加強食品安全立法;強化食品安全檢查等【解析】

(1)相同:根據“政府作為食品安全治理的主要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漢律規定”、“英國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摻假問題,并在1860年通過了《食品摻假法》,授權地方當局成立‘公共分析師’”等信息可知充分發揮政府主體作用;重視法律治理;根據“同時在民間設立行會進行管理”、“執行嚴格的食品安全抽檢制度”、“地方政府委員會終于成為主管英國食品安全的重要機構。在該機構的努力下,到20世紀初英國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初步完善”等信息可知治理主體呈現多元化;設置機構,重視食品的抽檢管理。不同:綜合上述材料可知,古代中國和近代英國在食品安全治理上的不同主要是在監督手段和主導者的差異上。(2)根據“19世紀前期,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食品安全問題日漸突出……《柳葉刀》雜志對食品質量衛生調查報告,引起英國輿論界的空前支持和響應”可知1860年英國《食品摻假法》的背景主要是工業革命后,食品安全問題突出;民眾生活水平提高,對食品安全重視;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影響;民主政治發展,政府治理能力提高。綜合材料二內容可知,在食品安全上應該重視多元監督,加強食品安全立法和強化食品安全檢查等。14、(1)原因:政府的大力扶持;不斷調整發展戰略,推動產業升級;抓住世界產業轉移的機遇,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相結合;引進技術與創新發展相結合;美國的支持;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影響:重創了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影響日本科技現代化的發展;維護了美國公司的壟斷利潤,確保了美國在半導體市場的絕對優勢;為美國對后發國家高科技發展采取限制政策提供了先例。(2)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發展(長期遭受西方國家技術封鎖);大致與世界先進國家同期起步;從封閉、半封閉發展到融人全球化潮流;雖經歷曲折,但總體水平不斷提升;從適應國家計劃需要轉向服務于市場經濟需求;受政治環境和政策影響較大。(3)國家主權獨立自主;綜合國力強大;國內市場廣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半導體科技創新實力的迅速增強;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經濟全球化的深人發展;多極化趨勢的增強(新興力量崛起,單邊主義受到更多抑制)?!窘馕?/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