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北京市順義區市級名校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北京市順義區市級名校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北京市順義區市級名校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北京市順義區市級名校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北京市順義區市級名校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北京市順義區市級名校高考歷史必刷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時間很長,問題很多,情況很復雜。但簡要一點,也可以概括為三場大辯論:第一場是儒墨之爭;第二場是儒道之爭;第三場是儒法之爭。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A.儒家學說成為各派眾矢之的 B.爭鳴涉及人生和治國方面C.各家流派矛盾尖銳不能調和 D.儒法之爭實質是顯學之爭2.“從世界史的觀點來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對‘新的、不同類型”的正確理解是A.確立了現代政黨制度 B.實現了民族的獨立C.確立了議會主權的原則 D.開創了現代政體的新形式3.1929年12月28日,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召開。會上,一致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8個決議案,史稱古田會議決議。決議的其中項內容:“強調必須加強黨的組織建設,規定每連建立一個黨支部,每班建立一個黨小組,嚴格黨的紀律。”決議這項內容旨在A.批判王明左傾錯誤的危害 B.確定中國共產黨對紅軍的領導C.突破國民黨的政治封鎖 D.闡釋紅軍的革命任務4.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涉及中國主權問題的條約是①《凡爾賽和約》②《四國條約》③《限制海軍軍備條約》④《九國公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當個體小農在繳納糧食稅以后,蘇維埃政府一開始打算不用貨幣、不經私商,由國家以工業品換取農民多余的糧食和農產品。但實踐證明這種直接的“商品交換”是行不通的,為此,蘇維埃政府A.廢除余糧收集制 B.實施“一五”計劃C.推行農業集體化 D.恢復商品貨幣關系6.宋代另設“審官院”,分為東西兩院,對官員進行考課銓注,東院負責文官,西院負責武官。又別置“三班院”,來銓衡內廷供奉及殿直官。據此可推知,宋代A.機構辦事效率低下 B.選官方式發生變化C.重文輕武名不符實 D.相權被進一步分化7.1938年初,當國民黨軍向黃河以南大撤退、日軍繼續向中國腹地進軍時,八路軍采取“敵進我進”的策略,發動游擊戰,占領廣大農村,形成犬牙交錯的戰爭形態。八路軍的這一戰略()A.推動了抗日戰爭轉人相持階段 B.迫使日軍放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C.說明敵后戰場成為抗日主戰場 D.表明游擊戰成為抗戰的主要作戰方式8.1787年美國憲法原文中并沒有使用“奴隸”或“奴隸制”這樣的詞,凡是涉及奴隸的地方,憲法使用“所有其他人口““服勞役的人”“現在某些州存在這樣的人口”。但是,憲法中又有“五分之三條款”“逃奴條款”和“奴隸貿易條款”,這些條款A.旨在消除南北方的矛盾 B.宣揚了美國優先的思想C.說明憲法條文的傾向性 D.默認了奴隸制的合法性9.北宋在科場考試中,命題并不以儒者為限,多雜出老莊之書,且在思想、學術、文學及藝術上對各個流派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態度。這反映出北宋A.儒學正統發生動搖 B.道家思想成為主流C.學術氛圍較為寬松 D.理學不受政府重視10.1975年歐共體與46個非加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區)國家簽訂《洛美協定》,消除以往雙方的不平等色彩;1988年歐共體與經互會相互承認并建立了正式關系;2003年77個非加太集團成員國與歐盟15國簽訂《科托努協定》取代《洛美協定》。這系列活動表明西歐A.在國際合作中彰顯自主意識 B.拉攏發展中國家以擴大影響C.戰略爭奪重點轉向第三世界 D.放棄冷戰思維維護世界和平11.“中國古代地方行政體系不是簡單的修補,而是在不斷創新與完善”。以下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①商方國聯盟②秦郡縣制③漢刺史制④唐三省六部制⑤元行省制A.②④ B.②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12.美國學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通史》中有這樣一段話:“19世紀下半葉,受進化論和科學分類學的影響,西方史學家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為不同類型,并孤立考一品確察各自發展的歷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據主導地位。20世紀以后,隨著相對論的傳播,西方史學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區之間的‘相對性’和‘關聯性’轉移,體現‘全球互動的’世界史便應運而生。”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研究西方史學必須精通西方自然科學理論B.文明史觀與全球史觀都是研究世界歷史的主要方法C.西方近代史學發展與科學方法論的發展密切相關D.相對論基礎上產生的全球史觀比文明史觀更科學合理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唐初依靠良性運行的均田制,府兵制亦農亦兵的征點制度方可實施,然而流民客戶激增,土地兼并的發展這兩者的雙重作用之下,均田制難以維持良性運行而崩潰。(天寶)八,折沖諸府至無兵可交。開元十年(722年),諸衛府兵自成丁從軍,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雜徭,浸以貧弱,逃亡略盡,百姓苦之。張說建議:請召募壯士充宿衛,不問色役(免除各種徭役),優為之制,逋逃者必爭出應募,上從之。旬日,得精兵十三萬,分隸諸衛,更番上下。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頒布了《命諸道節度使募取壯丁詔》:宜令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各量軍鎮閑劇,審利害,計兵防健兒等作定額,委節度使放諸色征行人內及客戶中招募,取丁壯情愿充健兒長任邊軍者,每歲加於常例,給田地屋宅,務加優恤。——據《全唐文》卷31《玄宗十二》等整理(1)根據材料,概括唐玄宗兵制改革的歷史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玄宗兵制改革的影響。14.(20分)江西大地上涌現出朱熹、陸九淵、辛棄疾等一批思想家、文學家及建筑世家樣式雷家族,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江西文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江西信州鵝湖寺。一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哲學辯論會展開了。這場辯論會由當世大儒呂祖謙邀集,意圖調和朱熹和陸九淵兩派科網爭執。陸九淵的弟子朱亨道參加了鵝湖之會,據他的記載說:嘗從鵝湖之會,謂“朱子欲人先博覽而后返之守約,象山欲先發明本心而后使之博覽。”鵝湖之會將朱陸分歧公開化、系統化、尖銳化。——據徐兵博《讀史要略》等整理材料二素有“詞中之龍”稱譽的南宋詞人辛棄疾,與江西大地結緣,曾三任于江西,落職閑居江西二十多年,最后終老于此。政治失意、英雄失路的辛棄疾,將郁結于胸間的豪邁之氣,催發出600多首詞篇,一半成于江西。如詞作“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追憶金兵緊追祐皇太后至江西,給贛南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血淚歷史,表達了詞人抗爭不已的決心。——摘自虞文霞、王河《宋代江西文化史》材料三江西永修縣雷氏家族先后負責設計建造了故宮、頤和園等重要皇家工程,被譽為“樣式雷”。他們非常重視子弟即“樣子匠”的教育。第二代雷金玉“由國學生考授州同”,第三代雷聲徵亦為“國學生”。他們對古典園林建筑有發自內心的責任感、使命感。雷氏除要子弟在樣式房當差學習、實踐一應差務,還派他們前往木廠實習。雷金玉及兒孫們承辦頤和園工程設計與營造,充分利用山水形貌,設計出一系列巧思妙想、渾然天成的景觀。故宮養心殿是樣式雷世家的另一杰作,其歷史價值可歸納為:個人歷史價值,在這里皇帝跟普通大眾一樣只是一個“居客”;專業學科歷史價值(建筑學),即反映“學科人”歷史信息的重要實例;國家歷史價值,即作為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場所的養心殿。——摘自梁思成《中國建筑與中國建筑師》等(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指出“鵝湖之會”中“朱陸”的分歧,概述這一時期儒學的新發展。(2)用一句話概括辛棄疾在宋代詞壇的地位。結合材料二,扼要說明辛棄疾詞的特色。(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請選擇闡述:①指出“樣子匠”培養中凸顯的素養,并簡述頤和園“巧思妙想、渾然天成”的體現。②指出養心殿在故宮中的具體位置,結合史實說明故宮養心殿的“歷史價值”。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儒墨道法的爭論實質反映了不同流派基于本階層的利益,對宇宙人生、社會現實,闡述自己的主張,故B項正確;“各派”一說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不能反映各派思想不能調和且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儒法之爭實質上是治國策略之爭,排除D項。故選B。2、D【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美國獨立后建立了分權制衡的民主共和制度,開創了現代政體的新形式,D項正確;政黨制度、確立議會主權是英國,排除AC兩項;民族獨立不能說明創造“新及不同類型”的國家,排除B項。故選D。3、B【解析】

根據材料“強調必須加強黨的組織建設,規定每連建立一個黨支部,每班建立一個黨小組,嚴格黨的紀律。”可知通過在軍隊基層中建立黨小組,通過黨小組,黨支部,黨組織層層加強對軍隊的領導,即確定中國共產黨對紅軍的領導,故選B;A是遵義會議內容,排除;CD內容在古田會議上沒有體現,排除。4、D【解析】

1919年-1920年召開的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中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故①正確;1921年--1922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九國公約》使中國重新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故④正確,所以選D;《四國條約》是美英法日四國簽訂的,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與中國無關,故②錯誤;《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是美英法日意五國簽訂的關于各自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的總噸位,與中國無關,故③錯誤,所以ABC錯誤。5、D【解析】

根據材料,“實踐證明這種直接的‘商品交換’是行不通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解決這一問題,蘇俄政府恢復了商品貨幣關系,D選項符合題意;糧食稅是廢除余糧收集制以后所采取的措施,A選項錯誤;實施一五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B選項不符合題意;農業集體化政策是為了配合工業化進程,不是為了解決“商品交換行不通”的問題,C選項錯誤。6、D【解析】

審官院和三班院涵蓋了整個官僚系統的銓衡,而宰相是百官之首,兩院的設置是對相權的分化,D正確;題干主旨是官員考課,而非政府機構辦事效率,排除A;考課不等于選官,B排除;東西院分別負責文武官員考課,這是職責劃分,不存在輕重之分,故與重文輕武無關,排除C。7、A【解析】

八路軍采取的措施在日軍背后開辟了廣大的敵后抗日根據地,有利于遲滯日軍的行動和進攻,從而推動了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故選A項;打破日軍意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是淞滬會戰,排除B項;八路軍此時的戰略并不能說明敵后戰場成為抗日主戰場,更不能說明游擊戰成為抗日的主要作戰方式,排除CD項。故選A。8、D【解析】

1787年美國憲法中雖然“奴隸”或“奴隸制”這樣的詞,但是卻有“五分之三條款”“逃奴條款”和“奴隸貿易條款”。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條款實際上默認了奴隸制的合法性,故D正確;1787年憲法不是為了消除南北方的矛盾,故A錯誤;材料和美國優先的思想沒有關系,故B錯誤;這些條款體現的是對奴隸制度模糊性,不能體現出傾向性,故C錯誤。9、C【解析】

北宋科考命題不以儒者為限,多雜出老莊之書,且在思想、學術、文學及藝術上對各個流派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態度,說明當時學術氛圍較為寬松,C正確;宋代在主流意識上依然是儒學為正統,地位并未動搖,A、B排除;材料未涉及政府對理學的態度,排除D。10、A【解析】

據題意可知,歐共體與世界多個國家和經濟組織簽訂經濟協議,消除了雙方間的不平等思想和建立正式關系,由此體現了歐共體的自主意識,故選A;歐共體是與其他國家和組織建立平等關系,不是為了擴大影響,排除B;CD與題意主旨不符,且無法體現,排除。故選A。11、D【解析】

夏朝建立我國第一國家政權,但這個政權還有許多氏族社會的特點。商朝采取方國聯盟形式的內服外服制度是對夏代制度的創新,同時是地方行政制度,故①符合題意;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秦朝推廣郡縣制,郡縣的主要長官由朝廷直接任命,故②符合題意;漢武帝實行刺史制度以加強對地方的監察,東漢末年,刺史發展成州牧,成為最高地方行政長官,故③錯誤。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制度,不是地方管理制度,故④不符合題意;為了在空前遼闊的疆域中實行有效統治,元代創設行省制度,故⑤符合題意,故選①②⑤組合,故排除ABC,D符合題意。故選D。12、C【解析】

依據題干“19世紀下半葉,受進化論和科學分類的影響”“20世紀以后,隨著相對論的傳播”等信息可見,材料突出的是方法論的發展對西方近代史發展的影響。故答案為C項。A項,材料中未說明研究史學必須精通自然科學理論這一信息點,排除;B項,材料中未涉及世界歷史研究方法的信息點,排除;D項,材料中體現不出全球史觀比文明史觀更科學合理,排除。【點睛】推斷(理)型選擇題解答時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過必要的推理來確定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推理時要掌握正確的指導思想,如歷史規律、邏輯關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時要注意歸納歷史現象、總結歷史規律并掌握運用。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均田制遭到破壞,農民破產和逃亡;府兵制兵源枯竭,士兵逃亡。(2)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穩定了軍隊;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節度使擁兵自重,為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埋下隱患。【解析】

(1)根據材料“均田制難以維持良性運行而崩潰”“府兵制亦農亦兵的征點制度方可實施,然而流民客戶激增”可知均田制遭到破壞,農民破產和逃亡;根據材料“其家又不免雜徭,浸以貧弱,逃亡略盡,百姓苦之。”可總結出府兵制兵源枯竭,士兵逃亡。(2)根據材料“委節度使放諸色征行人內及客戶中招募,取丁壯情愿充健兒長任邊軍者,每歲加於常例,給田地屋宅,務加優恤”結合所學可以總結出由朝廷供給資糧,長期戍邊形成募兵制,保障了兵源,穩定了軍隊;但是加劇了政府的負擔。同時節度使權力增大,為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埋下了隱患。14、(1)分歧:朱熹主張格物致知;陸九淵主張發明本心。新發展:朱熹建立了理學體系;心學的出現,完成了重建儒學信仰理論任務;使儒學進入嶄新的階段。(2)地位:豪放派詞的集大成者;特色:豪邁的創作手筆;強烈的愛國情懷;關心人民疾苦;個性鮮明。(答出任意三點即可)(3)①素養:個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崇尚實踐。體現:以園外數十里的西山群峰為背景,把玉泉山的寶塔納入全園的畫面之中;又以西堤的柳色將西部的圍墻遮擋起來,巧妙地消除園子的西部界限,使有限的園子顯得無限深遠,構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幽美意境;全局著眼,建筑雖多而不顯雜亂,景物分布廣泛而不顯分散,形成山水秀麗、景色萬千的人間仙景。(寫出兩點即可得分)②位置:內廷(西六宮南側)。歷史價值:養心殿是清朝皇帝居住和理政的地方,也是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養心殿體現了樣式雷世家的建筑思想,為研究清朝皇家建筑提供重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