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知識(傳說、習俗、詩詞)_第1頁
中國傳統節日知識(傳說、習俗、詩詞)_第2頁
中國傳統節日知識(傳說、習俗、詩詞)_第3頁
中國傳統節日知識(傳說、習俗、詩詞)_第4頁
中國傳統節日知識(傳說、習俗、詩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傳統節日古詩詞習俗1精選2021版課件中國:“中華”、“華夏”、“神州”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有56個民族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五千余年的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文明史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精選2021版課件什么是中國傳統節日?1.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2.中國古代的這些節日,都與節氣、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宗教儀式等有關系。3.到漢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4.來源傳說、文化習俗、詩歌等。3精選2021版課件有哪些傳統節日?4精選2021版課件1、元宵節的起源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

早在2000多年前的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佛教有正月十五日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5精選2021版課件

另說:起源于“火把節”6精選2021版課件2、元宵節的習俗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獅7精選2021版課件猜猜看一個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打一植物)身披花棉襖,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蟲,豐收立功勞(打一動物)。(打一動物)草上飛。(打一字)多一半。(打一字)8精選2021版課件《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3、元宵節的詩詞9精選2021版課件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10精選2021版課件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之后,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11精選2021版課件1、清明節的來歷與傳說重耳和介子推的傳說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12精選2021版課件3、清明節的習俗掃墓蹴鞠插柳吃青團13精選2021版課件4、清明節的詩詞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日園林寄友人唐賈島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14精選2021版課件1、端午節的來源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15精選2021版課件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文化名人2、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16精選2021版課件源于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廟(蘇州)17精選2021版課件源于紀念孝女曹娥曹娥廟(浙江紹興)

18精選2021版課件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2、端午節的習俗五色繩戴香包19精選2021版課件

端午節的習俗

賽龍舟賽龍舟,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后來,端午節、賽龍舟先后傳入鄰國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韓國江陵端午祭慶典20精選2021版課件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筒粽”(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21精選2021版課件佩香囊和懸艾葉、菖蒲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艾和菖蒲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有殺蟲滅菌、凈化空氣的功效。22精選2021版課件3、端午節相關的詩詞

【端午】

(唐)文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23精選2021版課件1、七夕節的起源七夕節也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女孩子最為重視的日子。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24精選2021版課件牛郎織女的傳說

25精選2021版課件2、七夕節的習俗

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為牛慶生曬書曬衣吃巧果26精選2021版課件

【古詩十九首】之一(漢)樂府詩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3、七夕節相關的詩詞

27精選2021版課件

鵲橋仙(宋)秦觀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28精選2021版課件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又稱“月夕”、“八月節”、“團圓節”。29精選2021版課件1、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唐代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盛行于宋朝,明清時已與元旦(即春節)齊名,成為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30精選2021版課件嫦娥奔月的傳說

31精選2021版課件吃月餅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的《夢梁錄》。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2、中秋節的習俗32精選2021版課件賞月

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祭拜月神。唐宋時期,中秋賞月、玩月更為盛行。33精選2021版課件【中秋月】

(宋)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3、中秋節的詩詞34精選2021版課件【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35精選2021版課件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1989年,我國將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36精選2021版課件1、重陽節的的由來與傳說恒景除魔傳說37精選2021版課件登高賞菊飲菊花酒2、重陽節的習俗

38精選2021版課件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

39精選2021版課件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40精選2021版課件賞菊并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

41精選2021版課件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除了插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42精選2021版課件3、重陽節相關的詩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43精選2021版課件

登高[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44精選2021版課件【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45精選2021版課件46精選2021版課件

春節是中國農歷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物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NewYear’sEve)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1、春節的由來和傳說47精選2021版課件

關于“年”的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之夜出來傷害人畜。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的老人,她告訴鄉親們在門上貼上大紅紙,半夜時候,屋內一直點著燭火,屋外放爆竹,這樣“年”就不敢進村了。村民們按照這種做法,怪獸果然被嚇跑了。后來人們知道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拜年)。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48精選2021版課件掃房(除塵):春節前將室外屋內,房前屋后,徹底進行打掃干凈,迎新春。意思是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辭舊迎新。2、春節的習俗49精選2021版課件年夜飯: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具體食譜,南北各異,民族各異。50精選2021版課件餃子、年糕、春卷年年有魚大雞大利51精選2021版課件除夕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又叫“熬年”。52精選2021版課件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歌舞、曲藝、魔術、雜技等節目,是年夜飯之外的文化“盛宴”,每年全球都有超過十億人觀看全球華人的大聯歡全中國的“年會”53精選2021版課件放鞭炮、貼春聯54精選2021版課件拜年與壓歲錢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