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東漢的興衰_第1頁
第14課東漢的興衰_第2頁
第14課東漢的興衰_第3頁
第14課東漢的興衰_第4頁
第14課東漢的興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王莽

,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太祖,也稱建興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

、王永之弟。23年在位。導入新課

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于亂軍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赤眉綠林

王莽覆滅后,繼之而起的東漢政權的創立者,與西漢不同,他們多是貴族階層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呢?東漢的興衰第14課東漢的建立與“文治”外戚干政與宦官之禍道教興起與佛教初傳

了解東漢的建立。知道東漢外戚、宦官專權造成的社會動蕩。知道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產生。課程標準1.使學生了解西漢的滅亡與新朝的建立。知道劉秀建立東漢政權的經過。了解劉秀“文治”的主要內容。知道尚書臺制度與加強皇權的關系。知道東漢外戚、宦官專權的表征和后果。知道道教興起和佛教傳入的社會背景和大致過程。了解道教與東漢末年黃巾大起義的關系。2.使學生了解歷史的時序,清楚西漢、新朝與東漢三個政權之間的更迭情況。使學生理解在皇權過于集中以及皇帝幼年即位等因素的聯合作用下,知識與能力東漢中后期出現了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從而學會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對歷史事物進行考察。

3.通過對東漢中后期自然環境特征與社會歷史狀況之間關系的介紹,使學生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歷史之間的關系,從而掌握從多個角度搜集信息、解釋歷史問題的能力。4.了解歷史的多種呈現方式。通過觀察漢墓出土的東漢陶院落和陶樓的照片,了解東漢以外戚、宦官為代表的豪強地主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以及東漢末年塢壁林立的私人武裝割據局面。1.通過對新末農民起義和黃巾起義社會背景的了解,使學生感悟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反抗壓迫與剝削的堅決態度,以及對平等、安定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理解“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歷史教訓。情感態度與價值觀2.通過對光武帝劉秀“文治”政策的學習,理解“文治”對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深遠影響。3.通過對東漢道教興起與佛教傳播社會背景的了解,使學生認識到,“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從而形成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重點:

東漢政權的建立過程。東漢外戚、宦官專權造成的社會動蕩,以及這種局面形成的原因。東漢中后期宗教滋生與傳播的社會背景。道教興起與黃巾起義。佛教傳入內地的經過。難點:

東漢外戚、宦官專權局面形成的原因。東漢中后期宗教流行的原因。一、東漢的建立與“文治”

西漢后期土地兼并日益嚴重,階級矛盾也不斷激化,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政權建立新朝,西漢滅亡。但王莽政權很快又被農民起義軍推翻。王莽畫像東漢開國皇帝劉秀

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南陽蔡陽人,西漢宗室后代。王莽篡漢后,劉秀兄弟在家鄉組織民眾發動起義,在戰斗中劉秀的勢力逐步壯大,并先后平定了各地的割據勢力,于公元25年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稱光武帝,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史稱“光武中興”。東漢疆域1.退功臣進文吏2.興儒學3.尚書臺制度“文治”1.退功臣封武將功臣為侯,讓他們回家休養,不在參與朝政。除了邊防需要外,內地各郡不再保留軍隊。2.興儒學用儒生為官太學、私學興盛三綱五常被確立為根本3.尚書臺制度

東漢光武帝鑒于西漢末年大權旁落于貴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權力集中于君主,凡機密之事全部交給尚書,以此制約三公。因而加重了尚書的職權。因尚書的官署在宮禁內而稱為太閣,故有尚書臺之稱。二、外戚干政與宦官之禍

外戚,亦稱“外家”、“戚畹”。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歷史上,帝王年幼時,外戚往往干政擅權,甚至有改朝篡位者,如西漢末的王莽與建立隋朝的楊堅等。

宦官是中國古代京城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先秦和西漢時期并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則全為被閹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

東漢中期,皇帝都年幼繼位,皇太后、太后臨朝。外戚勢力興起。

皇帝長大后,又重用宦官鏟除外戚。三、道教興起與佛教初傳一、道教的出現興起時間:東漢中后期早期形態: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內容、途徑:以神仙信仰為核心內容,以煉丹法術為修煉途徑。

四川>成都>都江堰>青城山>五洞天道教第一座國家級道觀—洛陽上清宮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原始形態太平道、五斗米道(天師道)。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后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玉皇大帝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一、佛教初傳1.傳入的時間和路線佛教傳入路線圖從經到西漢末年古印度絲綢之路中原地區河南洛陽白馬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傳是公元前6-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后被尊稱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