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唐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害弟,奪得皇位,歷來為史學家所非議。這是因為他違反了A.郡縣制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禮儀制度2.唐太宗大敗東突厥后,對東突厥各部的首領依然給予優厚待遇,仍令他們管理舊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貴族為官。這表明唐朝A.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B.對各族的管理方式相同C.改變了東突厥的風俗習慣 D.國力不足,被迫做出此選擇3.明朝實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雙重監察體制。巡按御史由中央派遣,巡查地方行政、財務、教育、農田、水利、治安乃至風土民情;視問題輕重隨即處理;或回京交有司處置;或交皇帝裁決;按察司為地方常駐監察官,以監察吏治和審理冤獄為主要職責。明朝這一體制(
)A.標志巡視監察制度的開創 B.導致監察區向行政區轉化C.有利于監察的全面和深入 D.完善了地方權力制約機制4.唐初,御史崔仁師審青州謀反的囚犯,他下令脫去犯人刑具,給予飲食、沐浴,在處罰了帶頭作惡的人的同時,對其他犯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進行教育感化,此事得到皇帝贊賞,時評“殺人斷腳,也都有禮可循”。該案例體現了當時A.制度嚴謹 B.禮法兼用 C.輕罪重罰 D.法治松弛5.《全唐詩》中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這體現了科舉制(
)A.進士科備受重視 B.僅有明經和進士兩科C.加強了中央集權 D.擴大了官吏選拔范圍6.明代中后期推行一條鞭法,按人丁和田畝多少征銀;清代前期實行“攤丁入畝",將丁銀并入田賦,統一征收“地丁銀”。以上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B.放松對農民的人身控制C.減輕農民的家庭負擔 D.適應商品經濟發展需要7.在洪武十四年全國推行賦役“黃冊”之前,明朝政府曾在部分地區試行“小黃冊”之法。以下為現代學者發現的明代“小黃冊”記載的部分內容。此文物①可作為研究明代戶籍管理制度的重要史料②記錄了人丁戶口、田產數量、賦稅征派等③印證了明朝繼承前代以職業定戶籍的做法④反映了保甲制有效維護了基層社會的穩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大明律》對救助鰥寡孤獨有專門的律文規定;凡鰥寡孤獨及篤疾之人,貧窮無親屬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克減者,以監守自盜論。這體現了當時(
)A.只有政府救助貧苦無依的人群 B.政府的措施都能落實C.政府重視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障 D.生產力水平非常發達9.呂思勉認為:“廢封建,行郡縣,事最明白無疑,然尤不宜行之大驟如此。以此見天下事之必以漸進,而躁急者之不足以語于治也。”由此可見,在他看來A.秦朝廢分封,行郡縣為錯誤之舉 B.實行分封與郡縣并行體制勢在必行C.制度變革過急不利于國家穩定 D.應該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10.戊戌變法遭到封建頑固勢力的強烈反對,是由于變法詔令(
)A.告誡群臣舍舊圖新,力行新政 B.鼓勵官民上書言事C.諭令各省督撫舉薦新政人才 D.裁減冗員,取消旗人特權11.思想文化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是特定歷史條件下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活動的反映,反過來又指導著人類的經濟政治活動。以下是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思想觀念,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其所恃為后盾者,實為多數之民眾,若知識階級、若農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己。蓋民族主義……其意義皆不外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②今以專制護符孔子入于自由之憲法,則其憲法將為萌芽專制之憲法,非孕育自由之憲法也。③一國之內,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間,產生一小塊或若干塊紅色政權。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國有這種事情④秦以來之為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國誰竊?轉相竊之于民而己。……王侯將相,通國之公仆隸也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12.南京國民政府公務員制度建立于()A.國民政府公布第一部《考試法》之年B.蔣介石對紅軍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之年C.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年D.南京國民政府制定《公務員任用條例》之年13.中國古代貨幣以銅錢為主,后來出現了紙幣,白銀也成為法定貨幣;民國時期,貨幣發行較為紊亂;新中國成立后,人民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關于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以下選項符合史實的是(
)A.北宋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即交子,成為當時的主幣B.明朝初期,白銀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C.國民政府在1948年再次進行幣制改革,開始發行金圓券D.中國人民銀行于1949年在河北成立,開始統一發行人民幣14.1937年,《陜甘寧邊區選舉法條例》規定,“凡居住在陜甘寧邊區區域的人民,在選舉之日,年滿十六歲的,無男女、宗教、民族、財產、文化的區別,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被剝奪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除外”;《陜甘寧邊區議會及行政組織綱要》規定,特區實行議會民主制,議會是邊區的權力機關,邊區政府實行立法、司法、政權權的半分離。這些規定(
)A.無差別地保障了邊區人民政治權利 B.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最終確立C.具有新民主主義與西方民主的色彩 D.成為年輕知識分子奔赴延安的根源15.一般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1949年、1972年、1992年分別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實與三次建交高潮成因相對應的是A.中蘇建交尼克松訪華兩極格局的瓦解B.一邊倒“求同存異”《中美建交公報》C.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上海合作組織成立D.不結盟運動重返聯合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16.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我國確保“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的前提是(
)A.堅持黨管干部原則 B.擴大錄用規模和范圍C.加強民主法制建設 D.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7.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這一方略被寫進憲法是在:A.1954年B.1982年C.1999年D.2002年18.他生前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為建設祖國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國帶領科研團隊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代表。他是(
)A.錢學森 B.楊善洲 C.黃大年 D.楊振寧19.20世紀90年代以后,德國主張改變福利基金使用中的盲目性和低效率,將個人自助和社會互助結合起來,鼓勵個人購買商業保險。這有利于A.改變德國經濟發展結構 B.促進保險行業私有化改革C.擴大福利政策覆蓋范圍 D.兼顧社會效率與社會公平20.古代雅典民主以普遍信奉公民美德的原則為特征,即公民獻身于城邦,公民的私人生活隸屬于公共事務。雅典人認為,只有通過城邦,才能恰當地實現自我,并過上一種高尚的生活。這強調的是古代雅典A.城邦的政治利益是第一位的 B.公民美德的實現離不開城邦C.公民的地位低于城邦的地位 D.城邦中公私界限存在不明確21.以下對雅典民主制的敘述錯誤的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B.過于泛濫的直接民主導致了權力的濫用與誤用C.克利斯提尼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D.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22.《權利請愿書》和《大抗議書》都涉及的問題是()A.宗教自由問題B.稅收問題C.軍事問題D.對外關系問題23.12-16世紀,歐洲國家先后出現對羅馬法進行注釋、評論和解釋,并將其基本原則和概念適用于法律實踐的熱潮,史稱“羅馬法復興”。據此可知,這些歐洲國家(
)A.希望歐洲實現統一并走向繁榮昌盛 B.為推翻君主制度而尋找依據C.意圖借鑒羅馬法構建新的社會秩序 D.實現了人人平等和公正至上24.當代經濟史學家非利斯·迪恩估計,英國在1700——1780年之間國家總產出增長了67%,這一時期英國經濟迅速發展主要得益于A.工業革命推動B.對外擴張加快殖民掠奪C.對外貿易發展D.光榮革命之后政局穩定25.14世紀前“英國的上流社會人士講法語,并以和法國聯姻為榮”。百年戰爭過程中,英國民眾普遍感覺到法語是“敵人的語言”。1399年英王享利四世登基時就用英語發表即位演說,1400年亨利六世創辦了英語語法學校。這主要是由于當時英國(
)A.民族國家觀念日益增強 B.與法國矛盾已經不可調和C.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 D.已使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26.2016年7月,據美聯社報道:英國白金漢宮方面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接受了卡梅倫的請辭。此事可以用來說明英王A.在位時間長B.掌握最高權力C.掌握行政權D.是英國的象征27.1883年初,美國國會通過《美國文官法》明確規定,“任何公務人員都沒有權力利用職權或個人影響去強迫別人或別的團體采取政治行動”。這一規定旨在(
)A.倡導主權在民的思想. B.保持行政運行的穩定性C.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 D.確保官員選拔公平公正28.西方國家基層治理的主要特點是A.市場運營 B.政府主導 C.順其自然 D.基層自治29.當前,一大批發展中國家持續快速發展。金磚國家的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的比重上升至23%,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的比重接近40%。這表明(
)A.新興市場國家主導國際經貿發展 B.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深刻變化C.新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已形成 D.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下降30.作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的德國人約翰·拉貝,目睹了當時日軍的暴行,并用日記記錄了下來,這就是著名的《拉貝日記》。同時,拉貝還保存了80多張現場拍攝的照片和詳實說明。《拉貝日記》作為研究南京大屠殺可靠史料,其關鍵理由是A.日記內容的精彩性B.作者情感的傾向性C.日記形式的多樣性D.作者經歷的真實性二、材料分析題31.唐太宗作為中國古代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在他統治期間,出現了“貞觀之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亂。……突厥貧弱,吾收而養之,計其感恩,入于骨髓,豈肯為患!且彼與薛延陀嗜欲略同,彼不北走薛延陀而南歸我,其情可見矣。”——《貞觀政要》材料二關于貞觀之治,不同時代的人們從不同角度出發,主要有如下一些評價:①貞觀之治之所以為人稱道,在于政治風氣開明,成為后世政治楷模。②貞觀一朝雖僅為經濟恢復時期,但在邊疆問題上不全取守勢,而能主動出擊并獲得顯著戰果。——據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整理(1)材料一中唐太宗提出了哪些處理民族關系的主張?結合所學,指出這些主張反映了唐太宗怎樣的治國理念。(2)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請您選擇對“貞觀之治”的其中一種評價,扼要予以展開。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五尺道是連接云南與內地的最古老官道。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從修筑道路入手開發和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僰道(今四川宜賓)地區開山鑿崖,修筑通往滇東北的道路。始皇統一中國后,又派常安繼續修筑這條道路,五尺道從蜀南下經僰道、來提(今云南昭通)后到滇池。這條道路盡管狹窄,卻和秦始皇在全國其他地方修筑的寬達五十步的“馳道”具有同等重要意義,是云南與蜀的重要商道。——摘編自李進《秦朝的邊疆經略》等材料二
孫中山的民族觀經歷了漢族主義,五族共和,到大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在吸納世界近代民族國家的思想后,孫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國內各族而成一中華民族的思想:“夫漢族光復,滿清傾覆,不過只達到民族主義之一消極目的而已,從此當努力猛進,以達民族主義之積極目的也。積極目的為何?即漢族當犧牲其血統、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于誠,合為一爐而冶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摘編自朱其永《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的歷史演進與內在邏輯》材料三
在我國,漢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數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懸殊很大。中國如果采取聯邦制,就會在各民族間增加界墻,增加民族糾紛。所以我們不采取這種辦法,而要實行新的政策。——周恩來(1957年3月25日)(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國(朝)統治者管理西南地區采取的措施,并簡析對當時社會產生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在1919年發生“轉化”的原因,并指出這種“轉化”對孫中山以后的政治行為產生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政策”產生的積極意義。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教育發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稱為“序”的教育機構。西周形成了“學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戰國私學興起,開始了后世官學與私學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學和“焚書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殘。漢代在長安設“太學”并開始“以儒取士”。隋煬帝楊廣開創進士科考,唐至宋不斷完善科舉制。元代在普通國子學之外設立蒙古國子學和回回國子學,促進了多民族文化發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學為正統,把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的固定格式,大興“文字獄”。由于控制加強,書院制發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學化了,導致古代中國教育之路越走越窄。——摘編自劉瑛《中國古代教育變革大事、特點及啟示》材料二從歷史的角度,基督教對中世紀教育的壟斷是由歷史的延續性和階段性決定的。延續性是指中古西歐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政化因子都是有繼承性的,承自羅馬時期,且繼續以變化的形式影響后繼的教育發展;而階段性是指中世紀早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特殊性造成了基督教對中世紀早期教育的壟斷現象。——王美君《西歐中世紀基督教教育的再認識》(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教育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階段性”角度分析中世紀早期基督教壟斷教育的原因,指出推動上述壟斷局面變化的中國因素。
答案解析1.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李世民的做法明顯違背了嫡長子繼承制,B正確;AC屬于地方行政制度,排除;禮儀制度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B。2.A材料“仍令他們管理舊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貴族為官”體現的是唐朝時期羈縻安撫政策,是開明民族政策的表現,A項正確;唐朝對各族的管理方式并不相同,排除B項;唐朝并未改變東突厥的風俗習慣,排除C項;唐朝國力強盛,排除D項。故選A項。3.C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巡按御史和按察司職責范圍不同,各司其職,有利于更全面和深入地發揮監察機構的職能,C項正確;材料反映了明朝監察體制的完善,不能認為是巡視監察制度的開創,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監察區向行政區轉化,排除B項;監察機構與地方權力機構不是相互制約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4.B根據材料“唐初,御史崔仁師審青州謀反的囚犯,他下令脫去犯人刑具,給予飲食、沐浴,在處罰了帶頭作惡的人的同時,對其他犯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進行教育感化,此事得到皇帝贊賞,時評‘殺人斷腳,也都有禮可循’”,可得出,該案既嚴懲了帶頭作惡的人,又對其他犯人以禮感化,這說明該案例體現了禮法兼用,故B項正確;材料不能體現制度嚴謹,故A項錯誤;“重罪輕罰”與材料主旨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法治張弛有度而不是法治松弛,故D項錯誤。5.A結合所學內容可知,“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說明進士科考取的比較困難,也由此體現了時人對進士科的推崇和重視,A項正確;唐代科舉不僅僅只有明經和進士兩科,排除B項;材料中的說法體現了對進士科的重視和推崇,不能體現加強中央集權和擴大官吏選拔范圍,排除CD項。故選A項。6.A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條鞭法和“地丁銀”制度簡化了賦稅征收標準,其主要目的是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A項正確;材料所述賦稅征收標準的變化一定程度上減輕農民的家庭負擔,但這是其客觀產生的影響,而不是目的,排除B項;賦稅征收標準的變化不一定減輕農民的負擔,廣大農民仍有沉重的賦稅負擔,排除C項;材料所述賦稅征收標準的變化客觀上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這是其客觀產生的影響,而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D項。故選A項。7.A由材料可知,何增壽一家的“小黃冊”記載了人丁戶口的具體數量和成丁狀況、田產數量、賦稅征派等內容,是研究明代戶籍管理制度的一手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①②符合題意;材料顯示何增壽一家是普通的農民戶籍,沒有體現以職業定戶籍的做法,③與題意不符;材料內容顯示何增壽曾經擔任過甲首,說明明朝在地方推行里甲制,沒有體現出保甲制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的作用,④與題意不符。因為①②符合題意,所以A項正確;③與④與題意不符,排除BCD項。故選A項。8.C明朝法律中對“鰥寡孤獨及篤疾之人”的社會救助有專門律文規定,體現了當時政府對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障的重視,C項正確;題干中體現的是政府對貧苦無依人群的救助,但不能體現當時只有政府救助貧苦無依的人群,排除A項;題干中為法律規定,不能提現政府的措施都能落實,排除B項;對“鰥寡孤獨及篤疾之人”的社會救濟不能反映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明朝的生產力也達不到高度發達的水平,排除D項。故選C項。9.C根據材料“廢封建,行郡縣……以此見天下事之必以漸進,而躁急者之不足以語于治也”可知,材料認為廢封建的措施未免操之過急,使得社會缺乏適應的階段,即呂思勉認為制度變革過急不利于國家穩定,C項正確;材料中呂思勉認為廢封建,行郡縣不利于社會的穩定,但沒有強調秦朝廢分封,行郡縣為錯誤之舉,A項錯誤;材料內容評價了廢封建,行郡縣的措施,沒有強調實行分封與郡縣并行體制,B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是漢武帝時期實行的“推恩令”,材料內容沒有體現“推恩令”的相關信息,D項錯誤。10.D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戊戌變法期間。ABCD項都變法的內容,但ABC項內容并不是對封建頑固勢力的既得利益形成打擊,不會引起反對,但D項則會清政府部分官員、旗人的利益構成打擊,必然會遭到封建頑固勢力的強烈反對,故D項正確。11.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所恃為后盾者實為多數之民眾,若知識階級、若農夫、若工人、若商人”,“蓋民族主義……其意義皆不外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等,是1924年提出的新三民主義的內容,“今以專制護符孔子”分析孔教和專制的關系,是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的觀點,“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間,產生一小塊或若干塊紅色政權”是1930年代初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君主是大盜竊國”和“王侯將相是人民的公仆”是19世紀末嚴復反對君主專制的維新思想,這四句話的先后順序是④②①③,C項正確;其它排列均存在錯誤,ABD三項不符合題意。12.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公務員制度最終建立,故選B項;A、C、D三項對應的時間分別是1929年、1931年、1929年,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13.C根據所學知識,1948年國民政府進行幣制改革,開始發行金圓券,C項正確;宋朝誕生了最早的紙幣交子,但其不是當時的主要貨幣,排除A項;明朝中期起,白銀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排除B項;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于1948年,排除D項。故選C項。14.C根據材料“凡居住在陜甘寧邊區區域的人民,在選舉之日,年滿十六歲的,無男女、宗教、民族、財產、文化的區別,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特區實行議會民主制,議會是邊區的權力機關,邊區政府實行立法、司法、政權權的半分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邊區政府的民主一部分借鑒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又具有新民主主義色彩,C項正確;A項錯在無差別,排除A項;國民黨公布了國共合作宣言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最終確立,排除B項;D項材料無從體現,排除D項。故選C項。15.A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緊隨蘇聯之后,社會主義陣營呈現出承認新中國的高潮。進入70年代后,隨著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得到恢復,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以及西方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掀起第二次建交高潮;從90年代起,中國先后同周邊國家實現了關系正常化。此外,中國積極發展同亞非拉和東中歐國家的關系,A項正確。通過分析判斷BCD三項錯誤,事件與三次建交高潮不能一一吻合。B項當中,“求同存異”1955年、《中美建交公報》1978年。C項中,日內瓦會議1954年、萬隆會議1955年、上合組織2001年。D項里面,不結盟運動1961年、重返聯合國1971年、加入WTO——2001年。因此選擇A。16.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確保“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的前提是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貫徹中國共產黨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則下,逐步實現干部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現代化,特別是在干部管理體制上不斷加強法制建設,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制度,A項正確;擴大錄用規模和范圍、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都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17.C在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治國方略,正式寫入憲法修正案,故C項正確;1954年制定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不符合題意,故A項錯誤;1982年也沒有將依法治國這一方略被寫進憲法,故B項錯誤;2002年也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故選C。18.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大年生前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為建設祖國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國帶領科研團隊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代表,C項正確;符合題干人物介紹的是黃大年,排除ABD項。故選C項。19.D材料“將個人自助和社會互助結合起來,鼓勵個人購買商業保險”體現的是鑒于福利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德國政府對傳統的福利制度進行改革,兼顧了效率與社會公平,D項正確;材料與改變德國的經濟發展結構無關,排除A項;材料與保險行業的私有化改革無關,排除B項;材料與擴大福利政策的覆蓋范圍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20.A根據“公民獻身于城邦,公民的私人生活隸屬于公共事務”可知,古代雅典重視城邦利益,認為城邦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故選A;材料沒有涉及公民美德的信息,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城邦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并非公民的地位低于城邦的地位,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城邦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公私界限很明確,排除D。21.C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C錯誤,符合題意;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數雅典公民的政治民主,廣大奴隸、婦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A不符合題意;雅典的直接民主導致權力濫用和誤用,B不符合題意;雅典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公民大會,D不符合題意。22.B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權利請愿書》沒有涉及宗教自由的問題,故A項錯誤。《權利請愿書》和《大抗議書》都抗議國王的苛捐雜稅,故B項正確。《大抗議書》沒有涉及軍事問題,故C項錯誤。《權利請愿書》和《大抗議書》都沒有涉及對外關系問題,故D項錯誤。23.C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2-16世紀是歐洲資本主義萌生、興起和擴張的時期,此時對羅馬法的注釋、評論、解釋和適用于法律實踐,是為了從羅馬法中尋找適應當時時代需要的法律觀念和內容,說明羅馬法承擔了時代的需求和價值,這些歐洲國家是想借助羅馬法構建新的社會秩序,C項正確;此時歐洲還沒有意圖進行聯合統一,排除A項;為推翻君主制度提供依據的是啟蒙思想,不是羅馬法,排除B項;實現人人平等和公正至上的說法過于夸張,排除D項。故選C項。24.D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政局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故D正確;工業革命是18世紀60年代,故A錯誤;對外殖民擴張不是國內經濟發展主要原因,故B錯誤;C與材料中原因不符合。25.A結合所學可知,材料現象“1399年英王享利四世登基時就用英語發表即位演說,1400年亨利六世創辦了英語語法學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英國民族國家觀念日益增強,A項正確;B項太絕對,排除B項;C項是在17世紀,排除C項;D項表述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26.D據所學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力進行了明確的限制,標志著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的逐步確立。十八世紀中葉,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議會取得了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權,國王“統而不治”,只是最高權力的象征。據此分析,材料中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的象征,故選D;A與材料無關;B、C說法違背史實。【點睛】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力進行了明確的限制,標志著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的逐步確立。十八世紀中葉,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議會取得了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權,國王“統而不治”,只是最高權力的象征。27.B根據材料“任何公務人員都沒有權力利用職權或個人影響去強迫別人或別的團體采取政治行動”可知,《美國文官法》要求任何公務人員沒有權力去干涉及影響其他的政治活動,體現了嚴格保持中立的原則,這種做法有利于使政府行政避免受到政黨政治的影響,旨在保證公共權力運行的穩定,B項正確;主權在民的思想,與文官中立原則沒有關系,排除A項;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也與文官的中立原則沒有關系,排除C項;保證選拔公平都與材料中的文官中立原則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28.D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西方國家地方政府享有自治權,地方官員和議員都是當地選舉產生,需要對當地選民負責,所以西方國家基層治理的主要特點是“基層自治”,故D項正確;“市場運營”是經濟發展方式,不是基層治理的特點,故B項錯誤;“政府主導”是日本二戰后的發展模式,故B項錯誤;“順其自然”是中國道家的治國理念,與題意不符,故C項錯誤。29.B根據材料可知,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體現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說明國際力量對比正發生著深刻變化,B項正確;“主導”表述夸大,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新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還未形成,排除C項;材料體現不出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排除D項。故選B項。30.D史料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其真實性,能夠為歷史研究提供幫助,所以《拉貝日記》作為研究南京大屠殺的可靠史料,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的真實性,故選D項;精彩性、傾向性和多樣性不是歷史史料最重要的考量標準,排除ABC項。31.(1)主張:民族平等;民族間相互信任;感化少數民族。(任意兩點)理念:以民為本;“存百姓”;文德治國。(任意兩點)(2)選擇①:選官不拘一格,用人揚長避短;完善科舉制,提高進士科地位;在決策上,虛懷納諫;注完善三省六部制,保證決策政令的正確制定;從民本思想出發,慎用刑法;文德治國,崇儒尊孔。(寫道其中3點)選擇②:派兵討伐,隨后采取“戰而后和”的政策;在東突厥設置羈縻府州;在西突厥設置安西都護府;冊封西北各族的后嗣。(寫道其中3點)(1)主張:根據“蓋德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則骨肉不免為仇亂”得出民族平等;民族間相互信任;根據“吾收而養之,計其感恩,入于骨髓,豈肯為患”得出感化少數民族。理念綜合材料內容可知是以民為本;“存百姓”;文德治國等。(2)本題任選其一進行闡述即可。如選擇①,根據“貞觀之治之所以為人稱道,在于政治風氣開明”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貞觀時期選官不拘一格,用人揚長避短;完善科舉制,提高進士科地位;在決策上,虛懷納諫;注完善三省六部制,保證決策政令的正確制定;從民本思想出發,慎用刑法;文德治國,崇儒尊孔。如選擇②,根據“在邊疆問題上不全取守勢,而能主動出擊并獲得顯著戰果”可知貞觀時期派兵討伐,隨后采取“戰而后和”的政策;在東突厥設置羈縻府州;在西突厥設置安西都護府;冊封西北各族的后嗣。32.(1)措施:設郡縣;修驛道;修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影響:促進西南地區開發,加強與中原的經濟聯系;利于信息傳遞與政令暢通,保證這一地區的政治控制與有效管理;密切與少數民族地區關系,有利于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士在藥物使用中的重要角色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國際視野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業醫師考試資料分享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創新文化試題及答案
- 藥物開展研究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垂直深入的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問題解析試題及答案總結
- 2025年執業醫師考試醫療法規試題及答案
- 志愿服務文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試題及答案
- 主管護師考試營養支持技術試題及答案
- 2025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考試題庫(含答案)
- 糧油倉儲管理員(三級)理論知識考試題及答案
- 投壺課件教學課件
- 【MOOC】中國稅法:案例·原理·方法-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專題04全等模型-半角模型(原卷版+解析)2
- 2024水電站輸水發電系統運行安全評價導則
- 砍伐樹木的勞務合同范本
- 2024年食品安全知識考試題庫
- 2024年保密工作培訓
- 短視頻內容課件
- 品類創新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