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課標要求:
1、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2、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一、前提:秦朝的統一二、內容:1、中央:⑴
皇帝制度
⑵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2、地方:郡縣制三、影響
周幽王為了討褒姒歡心,竟烽火戲諸侯!一、秦朝中央集權制形成的前提:秦朝的統一1、秦統一的經過申后褒姒宜臼立褒姒為后,取消宜臼的太子地位!后來,周幽王違背了周公定下的宗法制度犬戎鎬京申申侯對女兒及外孫被廢,十分憤怒,就聯合犬戎攻鎬京。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占鎬京,幽王被殺,西周亡。周天子諸侯齊
桓
公楚
莊
王吳王闔閭(東周)周室東遷
分封制、宗法制(春秋)諸侯割據混戰(戰國)各國紛紛掀起富國強兵的改革變法運動,人民渴望統一秦的統一諸侯勢力強大“兩制”漸漸崩壞
封建經濟的發展秦商鞅變法成效最大
從諸侯爭霸到秦朝統一
咸陽秦秦兼并六國想一想①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實力超過其他國家②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A、任用外來人才;B、正確的戰略和策略(遠交近攻)
探究一:秦國能兼并六國,完成統一的條件有哪些?客觀原因:主觀原因:①社會基礎:經濟發展,民族、地區間聯系加強。②政治基礎:兼并戰爭,出現局部統一。③民心基礎:長期戰亂,人民渴望統一。④地理因素:位居關中,易守難攻。⑤民族融合:春秋戰國時期以來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有利于統一。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2、秦完成統一的影響⑴政治上: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⑵經濟上:統一貨幣、度量衡,車軌⑶文化上:統一文字,焚書坑儒⑷軍事上:修筑長城、北擊匈奴,
南平越族⑸法律上:頒布《秦律》⑹交通上:修筑通達全國的
馳道、直道,修建靈渠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二、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歷史概念解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專制主義:是就國家政權的主宰和中央決策方式而言的,即皇權至上、皇帝獨裁;中央集權:是就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而言的,具體指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從中央。中央:①皇帝制度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縣制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原因政治:國家的統一經濟和階級:封建經濟的發展
①封建的自然經濟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以保證小農經濟的生產和再生產;
②新興的地主階級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來鞏固其統治地位,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保護其土地所有制度。理論基礎:法家的中央集權和“法治”思想
古代人們稱祖先或神明為“皇”。“帝”是上古人們想象中主宰萬物的最高天神。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詔令是“議帝號”。群臣商議后向秦王建議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號”,請王為“泰皇”。秦王不以為然,自認為德高三皇,功過五帝,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始皇曰:“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1、皇帝制度的建立⑴名稱來源⑵特征“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皇位世襲皇帝獨尊皇權至上(核心)(3)本質:君主專制,即皇帝是封建國家政權的主宰和權力中心。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三公諸卿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監察百官百官之首全國政務軍務(虛有其位)2、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秦朝中央官僚機構的特點、作用第一,它是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行政體制。“三公九卿”分工嚴密,各司其職,而又互相牽制,最終大權操縱在皇帝之手;加強皇權統治的同時又能防止皇帝決策的失誤。
第二,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將作少府等官職就是為皇室專設的,是為皇帝私家服務的。
3、郡縣制的全面推行
材料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同鎮)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史記》
材料二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史記》
(1)指出材料一主張的實質是什么?(2)材料二反對的理由是什么?“安寧之術”主要是指什么?(3)上述爭論的結果如何?實行分封制。分封諸侯國將重蹈覆轍,諸侯割據。推行郡縣制度。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⑷閱讀教材P10—11并結合材料歸納郡縣制全面推行的背景、內容、影響。①歷史原因:分封制的弊端(相當大的獨立性,容易分裂割據)②現實目的:為加強中央集權(采納李斯建議)③實施基礎: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已陸續在新兼并的地區設郡縣①郡是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其最高行政長官是郡守,負責承受中央命令,督責所屬各縣;②縣是郡的下一級行政機構,其長官是縣令或縣長,負責治理民眾、管理財政、司法、獄訟和兵役。③縣以下是鄉、里基層行政機構。此外還有負責地方治安的“亭”;④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調動任命,不得世襲。郡縣制的特點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A、背景:B、內容:C、作用: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特點:地方權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權力集中到皇帝。秦朝這套金字塔般的統治機構的建立標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確立。
地方權力集中中央權力集中皇帝中央集權專制主義不同點:分封制郡縣制官員產生方式劃分標準與中央的關系影響相同點:鞏固自己的統治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性質:世襲產生,有封地
皇帝任免,無封地
以血緣關系為基礎按地域劃分易形成分裂割據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1)目的:諸侯是周王的臣屬,服從周王的命令,但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郡縣是中央政府下屬的地方行政機構,地方絕對服從于中央(3)作用:在不同時期都曾在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發揮過重要作用探究二:比較郡縣制與分封制有什么異同?郡縣制既然能夠加強中央集權,為什么秦朝卻很快覆亡?
柳宗元回答說:因為秦朝統治者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群眾,“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應,揭竿而起一下子推翻了秦的統治。“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你認為秦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議一議周之失在于制,不在政;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兩個制指什么?秦朝的滅亡原因:暴政:(1)苛稅(2)酷刑(3)重役(4)土地兼并嚴重古人對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實的是:
A.“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維(禮義廉恥)不張……故萬民離叛”
C.“所以殄滅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乃舉措暴眾而用刑太極之故也。”→農民起義推翻統治D三、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⑴積極:⑵消極:①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②有利于促進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能調動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抵御外敵、進行工程建設等)。③初步奠定了祖國的疆域,推動了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A、對秦朝:B、對后世: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和完善。中央集權制之下的專制統治易形成暴政,導致了秦的短命。秦滅六國實現統一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變法使秦國勢力日益強大B、秦國在統一過程中采取了正確的策略C、統一的條件成熟且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D、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和過人的膽識嶺南地區歸屬中央王朝版圖始于
A.西周B.秦漢
C.西晉D.隋唐BC練一練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發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儒家學說成為統治思想
B.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C.宗法式家庭制度形成
D.世卿世祿制最終形成B關于秦朝設郡的數目,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國維《秦郡考》考證共有48郡,譚其驤《秦郡新考》推定為46郡。某同學在考證秦朝設郡的具體數目時,收集到以下幾個方面的資料,其中最可信的應是A.《漢書》的記載B.民間的傳說
C.史學家的研究論文D.秦簡的記載D右圖中秦代磚文為“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踐此萬歲。”其中“海內皆臣”反映的歷史信息主要是A.交通發達,水陸并用B.疆土遼闊,臣民眾多C.國家統一,皇帝集權D.法律嚴苛,覆蓋全國C《全球通史》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新皇帝……廢除了所有的封建國家和王國,將廣闊的國土劃分為若干行政區,每一行政區都配備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負責的官員。”這段文字說明
A.周天子實行分封制
B.秦始皇實行郡縣制
C.漢高祖實行郡國并行制
D.漢武帝實行刺史制B中國古代用封建官制取代世襲制,適應了君主專制的需要,主要是因為A、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B、擴大了統治基礎C、君主控制了用人權D、實現了選賢任能據分析統計,《孟子》一書中關于水利的談話有11次,都涉及黃河洪水泛濫殃及鄰國。從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來看,解決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國減少戰爭,專力治黃B.各國加強協調,分工治黃C.統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D.各自為政,加強治理(07廣東單科)20世紀90年代,陜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書時加蓋了印章的泥塊),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這一發現可以印證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實B.出現了造紙業的事實C.實行了郡縣制度的事實D.用泥制陶的事實柳宗元說:“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兩個“制”分別是指A.分封制和郡縣制B.宗法制和郡縣制C.禮樂制和中央集權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權制秦朝開始使用的“皇帝”稱號與夏、商、周的“王”相比,本質區別是A.具有神化君權的特點B.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力C.古代政治發展的產物D.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表現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這則記功石刻說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統一六國C.漢武帝開拓疆土D.忽必烈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裝修建材采購合同協議
- 解除勞動協議書范本
- 舞臺演出合作協議書范本
- 裝修翻合同協議
- 花唄調解協議書模板
- 蓬萊生豬買賣合同協議
- 西峽活動板房合同協議
- 菜店向飯店供貨合同協議
- 補貼發放協議書模板
- 營業部經營合同協議
- 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三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6月月考數學試題
- 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散文閱讀》課件
- 智能高速鐵路概論 課件 第六章 高速鐵路智能運營V2
- 傷寒論全398條全文-順序
- 新修訂公司法專題講座課件
- 產后運動康復 天津
- 機修鉗工高級技師理論題庫
- MOOC 大學英語視聽導學-湖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實施策略
- 《海上風電場安全標識設置設計規范》
- 企業端午節前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