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
第一單元氯、漠、碘及其化合物
第1課時氯氣的生產原理及其性質
學習目標導航
i.知道氯氣的生產原理和實驗室制備方法。(重點)
2.了解氯氣的物理性質、掌握氯氣的化學性質。(難點)
3.知道氯氣的主要應用。
K3EKXC氯氣的生產原理
[基礎?初探]
教材整理1海水中的化學物質
1.元素種類:80多種。
2.氯化物:主要為氯化鈉,其次為氯化鎂、氯化鈣、氯化鉀等。
3.濱元素:被稱為“海洋元素”,原因是:99%以上的澳蘊藏在海水中,
總儲量達1XIO14to
4.碘元素:含量豐富,達8Xl()i。t。
教材整理2氯氣的工業制備——氯堿工業
(1)電解裝置和反應現象。
帙,匕產生一色氣也到1上產生一色丁體
種食欲水
(2)電解產物的驗證。
/一粉肽溶液
實驗濕潤的淀粉
碘化押試紙
操作L從b管口處形管左偵
u收集的氣體y溶液
試管移近酒精燈以
實驗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
后,發出“噗”的響溶液顏色變紅
現象紙變藍
聲(或爆鳴聲)
實驗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鐵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石U形管溶液中有
結論棒上逸出氫氣墨棒上逸出氯氣NaOH產生
通電
(3)反應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t+Cht。
(4)用途:氯堿工業,用于制備氯氣、氫氧化鈉、氫氣等產品。
教材整理3氯氣的實驗室制取
⑴裝置
△
(2)反應方程式為MnO2+4HCl(濃)一MnCb+C12t+2H2O。
----------------------O微思考O----------------------
用含有4mol的濃鹽酸與足量MnO2反應,能否產生1molCI2?
【提示】不能。濃鹽酸變稀后不再反應,生成Cb小于Imol。
[合作?探究]
實驗室制取氯氣的裝置如下,請探究以下問題:
(1)氣體的制取和收集裝置一般分為幾部分?
【提示】一般分為:發生裝置、凈化裝置、收集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
(2)制取的氯氣中含有哪些雜質?如何除去?
【提示】氯氣中混有鹽酸揮發出的HC1氣體和水蒸氣,可通過飽和食鹽
水和濃硫酸除去O
(3)選擇氯氣收集方法的依據是什么?還可以如何收集?
【提示】選擇氣體的收集方法主要依據氣體的密度和水溶性,氯氣的密度
比空氣大,可溶于水,而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較小,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
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
(4)如何驗證氯氣收集滿了?
【提示】①將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靠近盛氯氣的集氣瓶口,若觀察到試
紙立即變藍,則證明已集滿。②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靠近盛氯氣的集氣瓶口,
觀察到試紙先變紅后褪色,則證明已集滿。
[核心?突破]
氯氣的實瞼室制法
1.實驗裝置
飽
和
食
才
=鹽
叱
水
除
俗
畫
|^|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餐|
2.幾點說明
(1)制取時要注意反應物是“濃鹽酸”,反應條件是“加熱”,隨著反應的
進行,鹽酸的濃度逐漸降低,一旦鹽酸成為稀鹽酸,反應將不再進行。
(2)若無MnCh,可以用KMnCU、KzCnO、KCIO3等氧化劑代替,如2KMnCU
+16HC1(濃)=2MnCb+2KCl+5cI2t+8H2O。
△
(3)制備氣體的類型:固體+液體一>氣體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或排飽和食鹽水法。
(5)凈化方法:
用飽和食鹽水除去HC1,再用濃H2s04除去水蒸氣。
(6)實驗結束后,先使反應停止并排出殘留的CL,再拆卸裝置,避免殘留氣
體污染空氣。
[題組?沖關]
1.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導學號:16380096】
A.“氯堿工業”是用直流電對精制飽和氯化鈉溶液電解
通電
B.根據氯堿工業的原理,若電解氯化鉀溶液,反應為2KC1+2H20=
2KOH+C12t+H2t
C.氯堿工業產生兩種氣體,一種無色,一種為黃綠色
D.地球上的海水可以供人們使用,因此節約用水是沒有意義的
【解析】由于海水中含有較多的鹽類,因此不能作為生活用水,人類和很
多其他生物的生長都需要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很有限,而且能利用的淡水
還有不少已被污染,因此節約用水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答案】D
2.下列關于實驗室用Mn02制取C12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MnCh與濃鹽酸共熱
B.緩慢加熱反應
C.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C12
D.多余氯氣常用較濃的堿液吸收
【解析】由于濃鹽酸易揮發,故必須緩慢加熱以減少HC1的揮發;C12的
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故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12極易與堿反應:C12+
2Na0H=NaCl+NaClO+H20,故應用較濃的堿液吸收多余的Cho
【答案】C
3.(2016?杭州高一檢測)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來制取氯氣,該裝置由A、
B、C三個基本裝置組合而成,請回答下列問題:【導學號:16380097】
(1)該制取氯氣的裝置有一個錯誤,請指出錯誤:
(2)說出A、B、C三個基本裝置的名稱:A是裝置,B是
裝置,C是裝置。
(3)C裝置中燒杯內所裝液體是溶液,要得到純凈的氯氣,還要增加
什么裝置:-
(4)寫出A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析】(1)燒瓶容積比較大,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應該墊上石棉網;
(2)典型的制氣裝置分為四部分:氣體發生裝置一氣體凈化裝置一氣體收集裝置
一尾氣吸收裝置,本題缺少氣體凈化裝置(依次盛放飽和食鹽水和濃硫酸):(3)
一般用堿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氣防止污染;氯氣中混有氯化氫氣體,用盛有飽和食
鹽水的集氣瓶除去氯氣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4)MnCh和濃鹽酸反應制取氯氣的
△
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MnCL+Cbt+2氏0。
【答案】(1)加熱時燒瓶底部缺少石棉網
(2)氣體發生氣體收集(或集氣)尾氣處理
(3)NaOH用盛有飽和食鹽水的廣口瓶除去氯氣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用盛
有濃硫酸的廣口瓶除去氯氣中混有的水蒸氣
△
(4)MnO2+4HCl(濃)一MnCb+Cbt+2H2O
【規律方法】(1)氣體制備裝置:
①一套完整的制氣裝置,一般包括四部分:
氣體發生裝置|一|氣體凈化裝置|一
氣體收集裝置|一|尾氣處理裝置
②氣體實驗裝置的安裝順序:
a.由下到上(如制氯氣的發生裝置安裝順序是:放鐵架臺一擺酒精燈一固定
鐵圈一放置石棉網一固定圓底燒瓶)。
b.從左到右(如制氯氣:發生裝置一凈化裝置一收集裝置一尾氣處理裝置)。
c.先塞后定(把帶導管的膠塞在燒瓶固定前塞好)。
(2)常用氣體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適用于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氣體。
②排空氣法:適用于同溫同壓下密度與空氣密度相差較大的且不與空氣中的
任何氣體反應的氣體。它又包括:
a.向上排空氣法:適用于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
b.向下排空氣法:適用于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氯氣的性質
[基礎?初探]
教材整理1氯氣的物理性質
顏色氣味狀態密度溶解性毒性
黃綠色刺激性氣味氣體,但易液化比空氣大能溶于水有毒
教材整理2氯氣的化學性質
氯氣是一種化學性質很活潑的非金屬單質,能和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直接化
合。
1.C12與金屬的反應
(現象:產生黃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煙產生
NaJ----
-----"(I方程式:2Na+Q,-點燃2NaCl
(現象:產生超色煙
^方程式:2Fe+3。2-2FeQ3
(現象:產生棕黃色煙
Cu)
-1方程式:Cu+J婆CuJ
2.C12與H2反應
點燃
氫氣在C12中燃燒,其化學方程式為H2+CI2=2H。,工業利用此法制鹽
酸。
3.氯氣和水的反應
⑴方程式:CI2+H2OHC1+HC10
(2)次氯酸:
弱酸性
比碳酸酸性弱
不穩定性,光,+
HCL------->2HC1O=2HC1+0,T
>有漂白性,有殺菌、消毒作用
(3)氯氣和堿的反應。
①氯氣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反應:
方程式:2Na0H+Q,NaCl+
'a。—NaClO+H,0
一應用:制造消毒液,破收氯氣尾氣
C1—
2_方觸:2Ca(0H),+2Q,=
Ca(OH),?*
-------CaCl,+Ca(C10)2+2H,0
1-應用:葡I造漂白粉"
〃主要成分Ca(CO)2、CaCb
有效成分Ca(C10)2
②漂白粉,
漂白原理Ca(ClO)2+CO2+H2O=CaCO3I
、+2HC1O
-----------O微體驗O-----------
判斷正誤
(1)氯水與液氯是一種物質()
(2)干燥的氯氣能使有色布條褪色()
(3)漂白粉就是Ca(C10)2,是一種純凈物()
(4)物質燃燒必須在氧氣中進行()
【提示】(1)X(2)X(3)X(4)X
[合作?探究]
對氯氣性質的探究
根據氯氣的性質探究以下問題:
(1)氯氣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如何聞氯氣的氣味?
【提示】用手輕輕地在瓶口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氟氣飄進鼻孔。
(2)氯氣與變價金屬反應生成高價還是低價產物?
【提示】高價產物。和鐵生成氯化鐵,和銅生成氯化銅。
(3)氯氣如果發生了泄漏,人們應該怎么逃生?消防員如何處理?
【提示】因為氯氣的密度大于空氣,人們應該逆風向高處逃生;消防隊員
應用堿液噴灑。
(4)氯氣溶于水的混合物叫氯水,氯水中含有哪些微粒?
【提示】氯水中分子有:C12、H2O、HOO;陽離子有:H+;陰離子有:
OH,C「、CIO,
[核心?突破]
氯水的性質
1.氯水的成分
(1)氯水中的化學反應及物質的電離。
CI2+H2OHC1+HC1O,H2OH++OH-,
光照
HC1OH++C1O~,2HC1O—2HC1+O2t0
(2)氯水的成分——“三分子、四離子”。
一H一
H2O-
三分子Nb四離子-cr
02-------氯水------
fCicr
HC1O-
-OH-
2.氯水的性質
(1)性質:氯水成分的多樣性決定了其性質的多樣性。
氧
化
性能夠氧化Fe2\Br\I"等
一
一
生
成
沉加入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淀
一
-
不
穩
定在強光下照射敏水有氣泡產生
性
使濕潤的行色布條或品紅褪色
使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
加活潑金屬、碳酸鹽產生氣泡
(2)涉及的重要的化學方程式
2FeCl2+C12=2FeCl3
HCl+AgNO3=AgCl!+HNO3
光照
2HC1O—2HC1+O2t
2HC1+Na2co3=H2O+CO2f+2NaCl
Zn+2HCl==ZnCh+H2f□
[題組?沖關]
題組1氯氣的性質
1.下列關于氯氣的敘述中,正確的是()【導學號:16380098】
A.氯氣在常溫下能與鐵反應,故不能用鐵罐存放液氯
B.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種物質
C.光照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可以用來制取氯化氫
D.用氯氣對生活用水進行消毒的原因是氯氣本身能夠殺滅細菌
【解析】氯氣能夠與絕大多數金屬在加熱的情況下發生反應;液氯是純凈
物,氯水是氯氣的水溶液,是混合物;光照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會發生爆炸;
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殺菌消毒作用。
【答案】B
2.(2016?六安高一檢測)下列各化合物不能由單質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A.FeChB.CuCh
C.AlChD.FeCh
【解析】金屬在和氯氣反應時,生成最高價。
【答案】A
題組2氯水的性質
3.下列實驗現象,與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號內物質)沒有關系的是()
【導學號:16380099】
A.將CaCO3固體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無色氣泡產生(H+)
B.氯水呈淺黃綠色(Cb)
C.將AgNCh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C廣)
D.新制氯水使紅色布條褪色(HC1)
【解析】A項:由于氯水中存在HC1,則發生反應CaCO3+2HCl=CaC12
+H2O+CO2t,表現出酸性,即H+的性質;B項:氯氣為黃綠色氣體,溶解在
水中使其水溶液呈淺黃綠色;C項:能發生反應HCl+AgN03=AgClI+HNO3,
表現出C「的性質;D項:新制氯水使紅色布條褪色是次氯酸的漂白作用,故D
項錯誤。
【答案】D
4.新制備的氯水顯_______色,說明氯水中有分子存在。向氯水
中滴入幾滴AgNCh溶液,立即有________生成,說明氯水中有存在。
藍色石蕊試紙遇到氯水后,首先變紅,但很快又褪色,這是因為
氯水經光照后,顏色逐漸消失,并放出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解析】新制備的氯水中溶解的C12使其顯淺黃綠色。新制備的泉水中含
有CF,當加入AgN03時,會發生反應Ag++Cr=AgClI0藍色石蕊試紙遇
氯水變紅,說明有H+存在,很快褪色,則是因為HQO起漂白作用。HC10不穩
定,見光易分解放出02。
【答案】淺黃綠Ch白色沉淀cr溶液中有H+顯酸性,HC10又有
光照
漂白性而使試紙褪色022HC10=2HC1+02t
學業分層測評(九)
(建議用時:45分鐘)
[學業達標]
1.(2016?衡陽高一檢測)關于氯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導學號:
16380100]
A.盡管氯氣的化學性質很活潑,但是干燥的液氯能用鋼瓶貯存
B.氯氣和液氯是兩種不同的物質
C.可以用濃硫酸除去氯氣中的水蒸氣
D.氯氣有毒,它曾在戰爭中被用于制造毒氣彈
【解析】液氯是氯氣的液態形式,兩者為同一物質。
【答案】B
2.關于電解氯化鈉溶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電解時在陽極(接電源正極)得到氯氣,在陰極(接電源負極)得到金屬鈉
B.在陽極附近有黃綠色的氣體產生
C.在陰極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酰試液,溶液呈無色
D.電解一段時間后,將電解液全部轉移到燒杯中,充分攪拌后溶液呈中性
【解析】A錯,陰極得到H2和NaOH,無單質鈉產生;C錯,加入酚酬
后呈紅色;D錯,溶液中有NaOH,呈堿性。
【答案】B
3.(2016.昆明高一檢測)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我們要善于利用
學過的知識,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保護自己。如果發生了氯氣泄漏,以下自救
方法得當的是()【導學號:16380101】
A.只要在室內放一盆水
B.向地勢低的地方撤離
C.觀察風向,順風撤離
D.用濕毛巾或蘸有純堿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離
【解析】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應向地勢高的地方逆風撤離。
【答案】D
4.(2016?杭州高一檢測)實驗室制取HC1氣體的反應原理為:NaCl(固)+
△
H2SO4(ya)=NaHSO4+HCl3則實驗室制取下列各組氣體時,所用氣體的發
生裝置相同的是()
A.H2B.CO2
C.ChD.O2
△
【解析】該實驗原理為固+液——?氣,故選制氯氣。
【答案】C
5.實驗室用下列兩種方法制取氯氣:①用含4moiHC1的濃鹽酸與足量的
MnCh反應;②用87gMnO2與足量濃鹽酸反應。若不考慮HC1的揮發,則反應
后所得氯氣的物質的量()【導學號:16380102】
A.方法①比方法②多B.方法②比方法①多
C.兩種方法一樣多D.無法比較
【解析】首先,實驗室制C12時,當濃鹽酸濃度逐漸變小后將不再反應產
生C12,其次,根據反應方程式知,參加反應的HC1與MnC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4:1,所以含4molHC1的濃鹽酸不可能全部反應,所得Cb的物質的量小于1
mol,而87gMnCh完全反應生成1molCb,所以方法②比①所得的氯氣多。
【答案】B
6.(2016.成都高一檢測)在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種分子和離子,下列實驗現象
和結論一致且正確的是()
A.新制氯水使紅玫瑰變為白玫瑰,說明有Cb
B.加入石蕊試液,試液變紅,說明該溶液一定不含HC10
C.將KHC03固體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氣泡產生,說明有HC10
D.光照新制氯水有氣泡逸出,該氣體一定是02
【解析】A中氯水起漂白作用的是HC10,錯誤;B、C中使氯水表現酸
性的主要是HC1,錯誤;D中氯水中的HC10分解生成02。
【答案】D
7.(2016?長春高一檢測)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導學號:16380103】
A.漂白粉是純凈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中含有次氯酸,所以漂白粉能使染料等有機色素褪色
C.工業上將氯氣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次氯酸能殺死病菌,所以氯氣可用于自來水的消毒
【解析】漂白粉與漂白液都是混合物;漂白粉能使染料等有機色素褪色的
原理是漂白粉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次氯酸,而不是漂白粉中含
有次氯酸;工業上將氯氣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
【答案】D
8.如圖所示,從A處通入新制備的C12,關閉B閥時,C處的紅色布條看
不到明顯現象;當打開B閥后,C處紅色布條逐漸褪色。D中裝的是()
elNaOH
碧?溶液
①濃硫酸②NaOH溶液③H2O④飽和NaCl溶液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本題解題關鍵在于明確HC10有漂白作用,干燥的Cb不具備漂
白作用。應先判斷A處通入的C12是否帶有水蒸氣。根據B閥門打開時,紅色布
條褪色,說明A處Cb為潮濕的;潮濕的C12在B閥關閉時通過D,看不到C處
紅色布條有明顯變化,說明D處溶液吸收了氯氣或者吸收了潮濕氯氣中的水蒸
氣。因此正確選項為C。
【答案】C
9.實驗室用MnCh和濃鹽酸來制取氯氣,主要操作有:①將蒸儲燒瓶固定
在鐵架臺上;②把酒精燈放在鐵架臺上,根據酒精燈確定鐵圈的高度,固定好鐵
圈,放好石棉網;③用藥匙向蒸儲燒瓶中加入MnCh,再向分液漏斗中加濃鹽酸,
并將導管放入集氣瓶中;④檢查氣密性;⑤在蒸僧燒瓶上裝好分液漏斗,連接好
導管。最好的實驗操作順序是()【導學號:16380104】
A.②③④①⑤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⑤④③D.②①③④⑤
【解析】實驗裝置的安裝順序一般為“從下到上(即放鐵架臺一放酒精燈
f根據燈焰的大致高度確定鐵圈位置),從左到右”,且制備氣體時,加入藥品
前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否則就要錯選A、B、Do
【答案】C
10.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一個電解氯化鈉溶液的裝置圖,a為飽和食鹽
水,X、Y是兩個石墨電極,通過導線與直流電源相連。實驗開始時,同時向U
形管兩邊各滴入幾滴酚麟試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X極附近觀察到的現象是
(2)檢驗Y電極反應產物的方法是
(3)電解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解析】電解NaCl水溶液,與電源正極相連的一端產生Cb,與電源負
源相連的一端產生H2和NaOH。
【答案】(1)放出無色氣體,溶液變紅
(2)把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放在Y極一側的支管口,試紙變藍
通電
(3)2NaCl+2H2O—2NaOH+H2t+C12t
11.某學生應用下圖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質的性質,其中氣體A的主要成分
是氯氣,雜質是空氣和水蒸氣?;卮鹣铝袉栴}:【導學號:16380105】
(1)該項研究(實驗)的主要目的是
(2)濃硫酸的作用是o與研究目的直接相關的實驗現象是
(3)從物質性質的方面來看,這樣的實驗設計還存在事故隱患,隱患存在于
o請在圖的D處以圖的形式表明克服事故隱患的措施。
【解析】C12本身無漂白性;C12與H2O反應生成的HC1O有漂白性,C12
有毒,C12易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Ch+2Na0H==NaC10+NaCl+H2O0
【答案】⑴探究C12與HC1O誰有漂白性
(2)吸收氣體A中的水蒸氣B內的布條不褪色,C內的布條褪色
(3)02污染空氣如下圖所示:
12.為探究氯水中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質,某化學興趣小組做了
如下實驗:
(1)觀察氯水顏色,發現氯水呈黃綠色,證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
(2)向氯水中滴入碳酸鈉溶液,有氣體生成,說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
⑶在盛有氯水的試管中的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
(4)將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中,溶液顯紅色,起作用的微粒是
,過一會兒,溶液的顏色逐漸褪去,起作用的微粒是;
(5)向氯水中滴加A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
(6)氯水經光照后,顏色逐漸消失,并放出的氣體是,溶液的酸性
(填“增強”、“不變”或“減弱”)o
【解析】(1)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有CL、HCIO、氏0、H+、C「、C1CT和
OH-,含有C12,使溶液呈現黃綠色;⑵滴入Na2c03溶液有氣體生成,證明溶
液呈酸性,含H+;(3)氯水能使有色布條褪色,說明具有漂白性,證明氯水中含
有HC10;(4)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中,溶液呈紅色,說明有H+存在,很
快褪色,則是因為HC10起漂白作用;(5)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生成,證明氯水中有C「;(6)HC10不穩定,見光易分解放出02,并生成鹽酸,
由于HC10為弱酸,而鹽酸是強酸,故溶液酸性增強。
【答案】(l)Ch(2)H,(3)HC10(4)H+HC10(5)CP(6)02增強
[能力提升]
13.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中部,觀察到的現象是()
【導學號:16380106】
ABCD
【解析】氯水中的H+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氯水中的HC10能使之褪
色,使蘸到的中間部分變為白色,四周仍有一圈紅色。
【答案】B
14.實驗室制備氯氣的裝置如下圖。圖中涉及氣體發生、除雜、干燥、收集、
尾氣處理裝置,其中錯誤的是()
【解析】裝置③的導管長短錯誤,應長進短出。
【答案】C
15.下列有關漂白粉的說法正確的是()【導學號:16380107】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b
B.漂白粉和明研處理自來水的原理是相同的
C.漂白粉最好在弱酸性環境下使用
D.漂白粉不用密封保存
【解析】A中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10)2;B中漂白粉對自來水消毒是
使其轉化為HC1O,HC1O殺菌、消毒,而明磯凈水是利用A13+生成A1(OH)3膠
體,原理不同;D中漂白粉在空氣中易失效,反應為Ca(C10)2+CO2+
H20=CaC03+2HC10,應密封保存。
【答案】C
16.下圖表示在沒有通風櫥時制取純凈的氯氣時設計的裝置圖,圖中A、B
是可控制的彈簧鐵夾。
濃鹽酸
(1)燒杯中盛放的液體是,其作用是,水槽中盛放的液體
是O
(2)簡述操作過程:(從氯氣已經產生開始)在收集氯氣之前,應_______;
當氯氣純度合乎要求時,應__________________,
當氯氣收集完畢時,應O
(3)將8.7gMnCh與含HCI14.6g的濃鹽酸共熱制Cb,甲同學認為可制得
C127.1g,乙同學認為制得C12的質量小于7.1g,你認為________(填“甲”或
“乙”)同學正確,原因是。
【解析】用飽和食鹽水可洗去C12中混有的HC1,又使C12損失較少,故
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C12。處理制C12的尾氣最好的試劑是強堿溶液。由于
濃鹽酸會揮發,稀鹽酸不能反應,故用濃鹽酸制C12時,HC1不能完全反應。
【答案】(l)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12飽和食鹽水
(2)打開B夾,關閉A夾打開A夾,關閉B夾關閉A夾,打開B夾
(3)乙①濃鹽酸易揮發;②隨著反應進行,濃鹽酸濃度會降低,稀鹽酸將
不再反應
第2課時氧化還原反應
-----------------------------1學習目標導航?---------------------
1.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概念。
2.理解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化合價升降與電子轉移的關系。(重難點)
3.會分析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重點)
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
[基礎?初探]
教材整理1元素化合價變化與電子轉移的
關系
以Ch和Na反應生成NaCl為例。
1.分析
〃①Cl-C「,得到1個電子,
化合價由。降到一1
,今得電子化合價降低,失電子化合價升高
②NafNa+,失去1個電子,
、化合價由0升高到+1
2.結論:①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
②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反應過程中有電子的轉移,包括電子的得失和共用
電子對的偏移。
教材整理2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幾個概念
1.氧化劑和還原劑
反——氧化劑: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遇到蚯的物質。
應
物|——還原劑: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物質;
2.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反氧化反應:失去電子的反應,還原劑發生氧化
應
類還原反應:卷到電子的反應,氧化劑發生還原
型
3.氧化性和還原性
物
氧化性:氧化劑所表現出的謾虹的性質;
質
性
還原性:還原劑所表現出的失曳子的性質。
質
。微體驗。
判斷正誤
(1)氧化還原反應中一定有氧元素參加()
(2)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3)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可能只有元素的化合價的升高,而無化合價的降低
()
(4)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得電子的物質是還原劑,失電子的原子被還原()
(5)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價都改變()
【答案】(1)X(2)X(3)X(4)X(5)V
[合作?探究]
對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探究
[探究背景]
為探究物質氧化性的強弱,現進行以下實驗:取一定量的Mn(NO3)2溶液依
次進行操作,現象記錄如下。
①滴加適量的NaBiCh溶液,溶液變為紫紅色。②繼續滴加適量H2O2,紫紅
色褪去,并有氣泡產生。③再加入適量的PbO2固體,固體溶解,溶液又變為紫
紅色。④最后通入足量的S02氣體。查閱資料得以下信息:
a.祕(Bi)元素為+3時較穩定,NaBiCh溶液為無色,Bi3+無色。b.Mi?+無色,
MnOI呈紫紅色。c.鉛元素常見的價態是+2和+4,+2較穩定,PbSO4是一種
白色沉淀。d.H2O2+SO2=H2SO4o
[探究問題]
(1)根據實驗①中的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提示】向Mn(NO3)2溶液中滴加NaBiCh溶液時,溶液變為紫紅色,說
明有MnO"生成,即Mi?+被氧化成MnO3,BiO,被還原成Bi3+,所以氧化性
NaBiO3>NaMnO4o
(2)根據實驗②中的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提示】向所得到的NaMnCU溶液中滴加H2O2,紫紅色褪去,說明MnOI
被還原成Mr^,H2O2被氧化成O2,所以氧化性NaMnO4>H2O2。
(3)根據實驗③中的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提示】向含Mi?+的溶液中加入PbCh固體,固體溶解,溶液又變為紫紅
色,說明M/+又被氧化成MnOI,PbCh被還原成Pb2+,所以氧化性PbO2>
NaMnO4o
(4)請嘗試推測實驗④中的現象是什么?
【提示】MnOI可以將S02氧化成SO1,SOK和Pb2+結合生成白色的PbS04
沉淀。所以現象是紫紅色褪去,溶液變為無色,生成白色沉淀。
(5)分析上述現象,NaMnCU、H2O2、PbCh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什么?
【提示】PbO2>NaMnO4>H2O2o
[核心?突破]
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比較方法
1.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比較
被還原
II
氧化劑+還原劑^=還原產物+氧化產物
IT
被氧化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特點:比什么性,找什么劑,產物之性小于劑。
2.根據元素的活動性順序
(單質的還原性逐漸減弱)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H-I——I~~I——I―I~~I—I—I~I~I—I~~I——>
K?Ca2"Na,Mg2'AP,Zn"Fe"Sn?Pb"(H,)Cu"H『Ag?
E(陽離子的氧化性逐漸增強)
r—n(單質的氧化性逐漸減弱)
|灼FClBrIS
畬-1~1——?---1-----1-------
四F-Cl'BrI'S2'
(陰離子的還原性逐漸增強)
特點:上左下右可反應,隔之愈遠愈易行。
3.根據反應條件判斷
當不同氧化劑作用于同一還原劑時,如氧化產物價態相同,可根據反應條件
的難易來進行判斷。反應越易進行或越劇烈,則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例如:
△
4HC1(濃)+MnO2=MnCb+2H2O+C12t
16HC1(濃)+2KMnO4=2KCl+2MnCh+8H2O+5C12t
氧化性:KMn04>Mn02o
判斷還原劑還原性的原理類似。
4.根據氧化產物的價態高低判斷
當變價的還原劑在相似的條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劑時,可由氧化產物元素
價態的高低來判斷氧化劑氧化性的強弱。即在相同條件下,使還原劑價態升得越
高,則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
△△
例如:2Fe+3Ch=2FeC13Fe+S=FeS
氧化性:C12>So
判斷還原劑還原性的原理類似。
[題組?沖關]
題組1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概念
1.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導學號:16380108】
A.失去電子的物質是氧化劑
B.氧化反應的本質是得電子
C.原子得到電子后,元素的化合價一定升高
D.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解析】還原劑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氧化劑得到電子,
一'定條件
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故A、B、C錯誤。302-203不是氧化還原
反應。
【答案】D
2.下列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反應中當有一種元素被氧化時,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
B.反應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價都發生變化
C.某元素從游離態變成化合態,該元素一定被氧化
D.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反應物,不是氧化劑,就一定是還原劑
【解析】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升降的元素可能是一種,也可能是
兩種或多種,故A錯誤;元素從游離態變化合態,其化合價可能升高也可能降
低,所以該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還原,C錯誤;反應:C12+H2O=HC1+
HC1O中H2O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D錯誤。
【答案】B
題組2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比較
3.已知2NaA+B2=2NaB+A2
2NaA+C2=2NaC+A2
2NaB+C2=2NaC+B2
2NaC+D2=2NaD+C2
則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導學號:16380109】
A.A2>B2>C2>D2B.B2>A2>C2>D2
C.C2>B2>A2>D2D.D2>C2>B2>A2
【解析】利用在同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氧化產物的氧
化性”的規律可分析如下:
由2NaA+B2=2NaB+A2得出氧化性B2>A2,
由2NaA+C2=2NaC+A2得出氧化性C2>A2,
由2NaB+C2=2NaC+B2得出氧化性C2>B2,
由2NaC+D2=2NaD+C2得出氧化性D2>C2,
故氧化性D2>C2>B2>A2O
【答案】D
4.鐵釘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會附有紅色物質;銅絲浸入AgNCh溶液
后,表面會附有銀白色物質。則在Cu、Fe、Ag中,的還原性最強,在
Cu2+>Fe2+、Ag+中,的氧化性最強。
【解析】反應的兩個化學方程式
①Fe+CuSO4=FeSO4+Cu
還原劑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
②Cu+2AgNO3=Cu(NO3)2+2Ag
還原劑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
據①還原性:Fe>Cu,氧化性:Cu2+>Fe2+
據②還原性:Cu>Ag,氧化性:Ag+>Cu2+,故還原性:Fe>Cu>Ag,氧
化性:Ag+>Cu2+>Fe2+
【答案】FeAg1
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表示法及方程式的配平
[基礎?初探]
教材整理1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的表示
方法——雙線橋法
△
以H2+CUO=CU+H2O為例:
-----------------0+2Ao+1
標變價|―+CuO-Cu+HO
Q2
+2△0+1
雙
+CuOCu+H7O
G
失2xe-被氧化
-----------------0+2△0、.
失|—+CuO^=Cu+H,O
得2—被還原
教材整理2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化合價升降法
以反應3NaC10+NaI=NaIO3+3NaCl為例:
(1)標變價:標明反應前后化合價有變化的元素的化合價。
+1-1+5-1
NaClO+Nal——Nai03+NaCl
(2)列變化:根據化合價的變化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與數目。
得到2-
NaClO+Nal——NalO,+NaCl
I____]3
失去6e一
(3)得失相等:通過求最小公倍數使得失電子總數相等。
得到2e「x3
3NaC10+NaI——Na。+3NaCl
If3
失去6e—
(4)定系數: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配平其他物質的化學計量數,配平后,將單
線變為等號。
3NaC10+NaI=NaIO3+3NaCl
-------------------O微思考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封包機針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農業植保員資格考試評分標準及解讀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勞保復合布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冷拉光圓棒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從行業趨勢看如何利用區塊連技術進行知產保護的市場教育推廣
- 臨床技能操作規范與人員績效提高研究
- 辦公室環境中的醫療保險政策與護理實踐
- 以數據為引擎推動健康醫療服務升級發展
- 利用區塊璉技術創新教育資源配置以提升信息的可見性和真實性
- 從文化角度談藥學教育與醫學倫理的融合
- 敏捷開發管理咨詢合同
- 病區安全管理新護士上崗前培訓課件
- 汽車調光玻璃行業專題報告(技術路徑、市場空間、競爭格局等)-2024-08-零部件
- 12G614-1 砌體填充墻結構構造
- 老年人血脂異常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
- GB/T 44127-2024行政事業單位公物倉建設與運行指南
- 工裝裝修合同電子版
- 2024年鄉村振興(產業、文化、生態)等實施戰略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Q195L板坯工藝方案
- 2024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二)
- 14-10 投資項目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