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學
教育科學學院陳秀麗
脊髓
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神間腦丘腦經腦下丘腦小腦延腦系腦干橋腦統脊神經中腦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交感神經植物性神經副交感神經第二章
腦與心理
第一節
周圍神經系統與心理一、脊神經共31對,主管頸部以下的身體感覺和身體運動兩種神經元及功能:感覺神經元〔與感受器相連〕傳入運動神經元〔與反響器相連〕傳出脊神經具有四種不同的機能成分: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于皮膚、骨骼肌、腱和關節;一般內臟感覺纖維,分布于內臟、心血管和腺體;一般軀體運動纖維,支配骨骼肌的運動;一般內臟運動纖維,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體。二、腦神經共12對,大多分布于面部的肌肉、粘膜、腺體等部位;只有第10對,分布于內臟器官。機能:分為感覺神經、運動神經與混合神經腦神經由腦部發出,共12對:1.嗅神經:2.視神經;3.動眼神經;4.滑車神經;5.三叉神經;6.外展神經:7.面神經:8.聽神經:9.舌咽神經;10.迷走神經;11.副神經;12.舌下神經。其中第l、第2和第8對為感覺神經,分別傳遞嗅覺、視覺、聽覺和平衡覺的感覺信息:第3、第4、第6、第11和第12對為運動神經,分別支配眼球運動、頸部和面部的肌肉運動以及舌的運動。第5、第7、第9和第10對為混合神經,其中第5對負責面部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第7對支配面部表情、舌下腺、淚腺及鼻黏膜腺的分泌,并接受味覺的局部信息;第9對負責味覺和唾腺分泌等;第10對支配頸部、軀體臟器的活動,還負責一般內臟感覺的輸入。三、植物神經系統由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體等內臟器官的運動神經元所構成。交感神經系統:功能應付緊急情況時產生興奮副交感神經系統:功能保持安靜時生理平衡二者在功能上有拮抗作用下丘腦是植物神經系統的主管中樞。第二節
腦的結構和功能
一、腦的結構〔一〕腦細胞神經元,也稱神經細胞。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的根本單位,固特稱之為神經元。結構:胞體、樹突和軸突一個神經元通常有多個樹突,但只有一個軸突。從細胞體發出的這兩種分支,通常稱為神經纖維。軸突的周圍包以髓鞘〔myelinsheath〕,具絕緣作用,以防止神經沖動向周圍擴散。軸突的末端有分支狀的小突起,稱為神經末梢〔terminalbutton〕。終紐的功能是將神經沖動傳至另一神經元。突觸相鄰兩神經元之間,事實上并不連接,其間有一小的空隙,叫做突觸,即神經元的軸突末梢與另一些神經元的胞體和樹突根底的區域。在神經沖動的傳導上,突觸的功能是極為重要的。神經元的細胞體與軸突,在傳導神經沖動〔神經興奮〕時,只能將之傳送至末梢,而末梢與另一神經元的傳導,那么是靠突觸局部所發生的極為復雜的生理化學作用。兩種傳導方式:神經元內:神經沖動傳導〔電沖動〕神經元間:突觸聯系〔化學方式〕
〔二〕中樞神經系統1、脊髓上接延腦,位于脊椎管內,灰質和白質由神經元的細胞體聚集而成的神經組織,呈灰色,稱為灰質;由神經元的神經纖維〔軸突〕聚集而成的神經組織,呈白色,稱為白質地位:低級中樞作用a、傳入和傳出的中間站b、調節局部軀體運動,完成簡單條件反射2、腦中樞神經系統的高級部位由大腦、小腦、腦干、間腦和邊緣系統所組成。〔1〕大腦:位于腦的最高部位,分左、右兩半球。大腦是高級心理過程的司令部,如,注意、感知、學習、記憶、思維、運動及情緒等。〔2〕小腦:位于大腦后面,稱第二大腦,自動導航員。功能:協助大腦維持身體的平衡與協調動作。〔3〕腦干:腦干上承大腦半球,下連脊髓,呈不規那么的柱狀形。經由脊髓而傳至腦的神經沖動,呈交叉方式進行。對于維持生命最根本的活動起著重要作用。稱為“生命中樞〞,調節呼吸、消化、血液循環等。由延腦、橋腦和中腦組成。延腦居于腦的最下部位,與脊髓相連;其主要功能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腦橋位居中腦與延腦之間。腦橋的白質神經纖維,通到小腦皮質,可將神經沖動自小腦一半球傳至另一半球,使之發揮協調身體兩側肌肉活動之功能。這就是它被稱其為腦橋的由來。中腦位于腦橋之上,恰好是整個腦的中點,故名。中腦是視覺與聽覺的反射中樞,舉凡瞳孔、眼球、肌肉、虹彩以及毛狀肌等活動,均受中腦的控制。網狀系統居于腦干之中央,系由許多錯綜復雜的神經元集合而成的網狀結構,故名。網狀系統的主要功能為控制覺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層次的意識狀態。〔4〕間腦:丘腦和下丘腦。丘腦:丘腦呈卵圓形,由白質神經纖維構成,左右各一,位于胼胝體的下方。傳入和傳出神經通路的“中轉站〞。下丘腦:下丘腦位于丘腦之下,體積雖小,而功能極大。情緒中樞、內臟調節中樞。〔5〕邊緣系統:邊緣系統的位置不十分確定,一般學者認為包括由下丘腦、一局部丘腦和大腦內側的一些皮質結構所組成,包括杏仁核、海馬、邊緣皮層等,功能復雜,與記憶,動機,行為,情緒等有關。〔一〕大腦結構1、大腦的構成大腦是腦的最前的局部。大腦的表層為大腦皮質,由灰質構成;大腦皮質下方大局部那么由白質構成。大腦中間有一裂溝,由前至后將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中間由胼胝體相連。每一半球從前到后可分為額葉、頂葉、顳葉和枕葉四個分區。在中央溝之前與側裂之上的部位,稱為額葉,為四個腦葉中之最大者,約占大腦半球的三分之一;側裂以下的局部,稱為顳葉;中央溝之后與側裂之上的局部,稱為頂葉;頂葉與顳葉之后,在小腦之上大腦后端的局部,稱為枕葉。有140億個神經元,其數量不存在個體差異。其他細胞,稱為神經膠質細胞,估計約有1000億個,數量有個體差異。
2、大腦皮層分區和機能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與特定功能相連,有感覺區、運動區和聯合區A、感覺區及其機能:包括軀體感覺中樞〔觸覺中樞,與頂葉相關〕、視覺中樞〔枕葉〕、聽覺中樞〔顳葉〕、嗅覺中樞〔額葉〕特點:除嗅覺外都是對側交叉支配。感覺區的功能與身體各部位的關系,也是上下顛倒的。B、運動區及其機能位于中央前回,是軀干和四肢中各肌肉運動單位在皮層的投射區。主要功能:支配調節身體姿勢、位置及軀體各部位的運動特點:對側交叉支配運動區的上下顛倒現象,可由圖2-8左半部看出;管制足趾與膝蓋的部位,居于最上方,管制口部活動的部位,居于最下方。C、言語區及其機能主要位于左半球運動性言語中樞〔說話中樞〕法國醫生布洛卡,1861年發現〔布洛卡區〕——額葉后下部聽覺性言語中樞〔聽話中樞〕1874年,德國神經學家溫爾尼克區發現——顳葉后下部視覺性言語中樞〔閱讀中樞〕書寫中樞皮層的聯合區及其機能是具有多種功能的神經中樞。在每一半球上,均有兩個聯合區。主要功能:信息的整合加工,高級心理過程的加工從額葉一直延伸到運動區的一大片區域,稱為前聯合區。前聯合區的功能,主要是與解決問題時的記憶思考有關。后聯合區,分散在各主要感覺區附近。〔二〕腦功能的各種學說1、顱相說顱相說是關于顱骨外形與性格相關的學說。19世紀初,德國醫生、解剖學家加爾首先提出,之后,他的弟子普茨海姆采用了顱相說一詞。主張顱骨的外部形狀與內部腦的結構相關,并相信心理特征與顱骨形狀之間有一定的相關。“心理表現為許多機能,這些機能在大腦內有其對應的位置〞。2、定位說各種機能是由大腦的一些特定區域負責的。真正定位理論的提出始于19世紀60年代失語癥的研究。大量腦功能實驗結果和臨床觀察的事實。該理論認為人的神經系統的不同部位各有其功能,并排在不同的等級上。處于最高等級上的是大腦皮層,以下依次為基底節、間腦、小腦、腦干、脊髓。代表人物有法國醫生布洛卡〔18-19世紀〕、加拿大神經學家潘非爾德〔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著名腦科學家斯佩里〔20世紀五六十年代〕。定位理論對腦的功能做出靜態的、局部的描述。3、整體說4、機能系統說這是前蘇聯著名神經心理學家魯利亞在二戰期間提出來的。他認為,腦是一個動態的結構,是一個復雜的機能系統。大腦皮層的機能定位也是動態的和系統的,他把腦分為三個緊密相互聯系的機能系統第一機能系統為調節激發與維持覺醒狀態的機能系統,也稱動力系統〔腦干的網狀結構、邊緣系統〕。第二機能系統是信息接收、加工、儲存的系統〔大腦皮層的后部〕。第三機能系統也叫行為調節系統,負責編制行為程序、調節和控制行為〔額葉的廣闊腦區〕。
他認為,人的各種行為和心理活動是三個機能系統彼此作用、協同活動的結果,同時每個機能系統又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5、模塊說1976,美生理學家加查尼加這種學說認為在結構和功能上,人腦是由高度專門化的、相對獨立的模塊組成的。模塊之間復雜而巧妙的結合,是實現復雜而精細的認知功能的根底。人腦所形成的功能模塊是一種快速、特異的信息過程。對腦運轉狀態的動態的、全局性描述在視覺研究領域發現,猴子的視覺與31個腦區有關;顏色、運動和形狀知覺是兩個大的功能模塊,它們之間的精細分工與合作是視覺的神經根底。6、泛腦網絡論認為人的大腦和脊髓可從宏觀到微觀分為:回路、神經元群、神經元和分子序列四級層次網絡。主張從不同層次研究人的大腦,在相互聯系中看待大腦。
總結:定位說:把腦的機能與腦的某一部位嚴格對應起來。整體說:大腦是統一的機能整體,腦的各種機能是由大腦整體負責。機能系統說:任何一種心理活動是三個系統相互作用,協調活動的結果。模塊說:強調不同的模塊執行不同的功能,模塊的結合保證認知功能的實現。第三節腦與心理活動
一、腦的開展與心理開展〔一〕腦的進化1、神經系統的發生單細胞動物:草履蟲內漿與外漿分化——神經系統產生的前奏多細胞動物:水螅網狀神經系統——未分化的感覺2、神經系統的進化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環節動物:蚯蚓-神經節鏈狀神經系統——感覺產生心理反響始于環節動物。條件反射實驗—蚯蚓走T型實驗箱節肢動物:昆蟲-神經索節狀神經系統——特定、專門化的感覺——對氣味、顏色、形狀反映——心理反映形式低等脊椎動物——管狀神經系統神經管前端膨大的局部首先形成了腦泡,后來開展出五個獨立的腦泡:前腦、間腦、中腦、延腦和小腦 魚類背式神經系統—知覺神經組織為空心,利于興奮傳遞與物質交換區分為中樞和周圍神經,腦的出現。兩棲類動物的前腦開展成為兩個半球。爬行類動物開始出現的大腦皮層。鳥類學習能力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空間知覺3、人腦的進化〔1〕腦量的變化從獼猴到晚期猿人的腦容積增長情況腦重的變化也可反映腦量的變化腦指數〔2〕皮層相對大小及其結構的變化〔3〕新機能區的出現言語區從低等脊椎動物到高等脊椎動物,腦進化的特點:〔1〕腦的相對大小變化腦指數來衡量脊椎動物腦的相對大小。腦指數是用腦的實際的大小與預期的腦的大小的比值來表示。
物種腦容積〔毫升〕腦指數鼠貓羅猴猩猩人2.325.3106.4440.01350.00.401.012.092.486.30常見的幾個物種腦的大小的比較
進化特點之一:腦重占體重的比例增加〔2〕皮層相對大小的變化大腦的開展初期與動物嗅覺機能的開展有關,與嗅覺有關的皮層稱為舊皮層。后來開展起來的稱為新皮層。新皮層到了哺乳動物才得到巨大開展。
假設用皮層指數〔實際的大小與期望大小比值〕的來表示,人類新皮層的容積是非靈長類動物新皮層容積的3.2倍。
進化之二:大腦新皮層的容積增大。
〔3〕皮層內部結構和功能的變化
結構上:
小腦:低等動物占比重大;人占的比重小。新皮層:動物新皮層容積小;人的容積大。
功能上:
人腦的功能更復雜。
例如,視覺區的數量,松鼠有4個,貓12個,梟猴,人至少20個。人腦和動物腦在結構和功能上存在巨大的差異。進化之三:結構、功能更復雜.〔二〕個體開展1、腦重量的增加兩次腦激增2、腦皮層結構復雜化出生前后
#二、腦與認知〔一〕腦與記憶大腦可儲存5億本書的知識量?!記憶記憶的三個階段—登錄、穩固、再現外顯記憶內側顳葉內隱記憶杏仁核、小腦遺忘〔二〕腦與創造1、打破心理定勢2、超越線性思維3、相信直覺〔三〕想象與腦想象—把原有表象加工改造為新形象。再造想象創造想象夢想#三、腦與情緒〔一〕腦與人的七情六欲〔二〕快樂中樞與痛苦中樞
#四、腦與行為〔一〕腦與性別差異第一,成熟時間的差異第二,腦結構上存在差異第三,智力方面各有優勢和缺乏第四,大腦左半球受損后,語言機能損失或出現障礙的,女性不如男性明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火鍋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洗衣液產業規劃及發展研究報告
- 2025-2030水玻璃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檢測設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融資發展機會研究報告
- 2025-2030智能手表產業規劃及發展研究報告
- 2025-2030新型建筑材料產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手工皂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賓館酒店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在職成人教育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危險品運輸車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8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青桐鳴高三4月大聯考數學試題及答案
- 初級會計師考試歷年真題試題及答案
- 真需求-打開商業世界的萬能鑰匙
- 2025屆湖北省武漢市高考數學一模試卷含解析
- 平凡之路歌詞
- 教師資格證統計表
- 氣柜施工方案
- 《膀胱結石的護理》PPT課件.ppt
- 制造型企業的營銷策略分析
- 旋風式除塵器使用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