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計量及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方程式總結_第1頁
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計量及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方程式總結_第2頁
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計量及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方程式總結_第3頁
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計量及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方程式總結_第4頁
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計量及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方程式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化學計量及其應用(1)“物質的量”是專用名詞,是七個國際單位制(SI)的7個基本單位之一,在表達中四個字不可增減、拆分,不能理解成物質的質量或體積,也不能用“摩爾數”代替。(2)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計量的對象不是宏觀物體,它只適于表示微觀粒子如:H2O,CL-,Na+等微粒及這些微粒的特定組合。(3)使用摩爾時必須用化學式指明微粒的種類,嚴禁指代不明。例如:1molH2表示的意義是1mol氫氣分子,還應明確微粒的內在聯系,如:1molAl2(SO4)3中含2molAl3+,3molSO42-,1molNa+中含質子11mol電子10mol(4)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不是6.02×1023,就像圓周率不是3.14一樣。對于阿伏加德羅常數我們在計算時一般代入6.02×1023(5)阿伏加德羅常數不是一個數,而是有單位的,單位是個/mol習題鞏固:1、下列物質中,與0.3moLH2O含相同氫原子數的物質是()A、0.3moLHNO3B、3.612×1023個HNO3分子C、0.1moLH3PO4D、0.2moLCH42、等質量的下列物質中,所含分子數最少的是()A、Cl2B、HClC、Br2D、HBr3、1molNa轉變為Na+時失去的電子數為()A、3.01×1023B、6.02×1023C、1.204×1023D、6.02×104、某鹽的混合物中含有0.2molNa+、0.4molMg2+、0.4molCl-,則SO42-為()A、0.1molB、0.3molC、0.5molD、0.15mol5、在一定質量的碳酸鈉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是()A、1:1B、1:3C、3:1D、2:36.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80g硝酸銨中含有氮原子數為NAB、0.lmolN5+離子中所含的電子數為3.4NAC、2mol金屬鋁與足量的鹽酸反應,共失去了4NA個電子D、16g氧氣和16g臭氧所含的原子數均為NA7.在一個密閉容器中盛有11gX氣體(X的摩爾質量為44g/mol)時,壓強為1×104Pa。如果在相同溫度下,把更多的氣體X充入容器,使容器內壓強增至5×104Pa,這時容器內氣體X的分子數約為()A、3.3×1025B、3.3×1024C、7.5×1023D、7.5×10228.現有A、B、C三種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應后,得B18g,C49g,還有D生成。已知D的式量為106。現將22gA和11gB反應,能生成D()A、1molB、0.5molC、0.275molD、0.25mol9、2.16gX2O5中含有0.1mol氧原子,則X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21.6B、28C、14D、3110、填寫下列表格:物質分子數質量(g)物質的量/mol摩爾質量(g/mol)氧氣16硫酸3.01×1023水211、0.3mol氨氣和0.4mol二氧化碳的質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含分子數______________,所含原子數____________。12、試回答下列問題:3molNH3分子中所含質子數與_______________molH2O分子中所含質子數相等。(2)等物質的量的CO和CO2所含的原子個數之比是_______________。(3)已知16克A和20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04molC和31.67克D,則C13、科學家正研究在太空建一座把太陽光變成激光的裝置,然后用激光照射添加了催化劑二氧化鈦(TiO2)的水,水就能有效地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即二氧化鈦、激光二氧化鈦、激光2H2O============2H2+O2某同學看到此化學方程式,即想到以下兩點:(1)水在激光和催化劑TiO2的作用下,能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2)每36g水可以分解生成4g氫氣和32g氧氣。你還能想到更多嗎?請將你的想法填寫到下面的空白中(再任寫兩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Na、Mg、Al分別與鹽酸反應:(1)若鹽酸足量,等物質的量的Na、Mg、Al產生H2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_。(2)若鹽酸足量,等質量的Na、Mg、Al產生H2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_,溶液增重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3)若鹽酸等質量且足量,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質量相等,則Na、Mg、Al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4)若鹽酸濃度相等,體積相等,投入的Na、Mg、Al質量相等,反應后有一種金屬剩余,該金屬是________________。15、稀有氣體的不活潑性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也可和某些物質(如F2等)發生化學反應。若將1.5molXe和7.5molF2加入一定體積的容器中,于400℃和2633Kpa壓強下加熱數小時,然后迅速冷卻至25℃,容器內除得到一種無色晶體外,還余下4.5molF2,則所得無色晶體產物中,課后作業:1、相同狀況下,下列氣體所占體積最大的是()A、80gSO2B、16gO2C、32gH2SD、3gH2、標準狀況下,將1g氦氣、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氣混合,該混合氣體的體積約為()A、8.4LB、11.2LC、14.0LD、16.8L3、在相同條件下,下列各組氣體中,分子數一定相同的是()A、14gN2和32gO2B、34gNH3和4gH2C、2LCO2和2LH2OD、11.2LO2和0.5molO24、有下列物質:①0.5molNH3②標準狀況下22.4LHe③4℃時9mLH2O④0.2molH3PO4按所含的原子數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5.等體積的兩容器內,一個盛一氧化氮,另一個盛氮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若容器內溫度、壓強相同,則兩容器內所盛氣體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總數 B、質子總數 C、分子總數D、質量6、448mL某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質量為1.28g,該氣體的摩爾質量約為()A、64gB、64C、64g/molD、32g/mol7、amol氫氣分子和amol氦氣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數B、物質的量C、質子數D、體積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含有NA個氦原子的氦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11.2L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3N在常溫常壓下,11.2LCl2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在標準狀況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9、由二氧化碳、氫氣、一氧化碳組成的混合氣體在同溫、同壓下與氮氣的密度相同。則該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氫氣、一氧化碳的體積比為()A.29∶8∶13B.22∶1∶14C.13∶8∶13D.26∶16∶10、氫氣、氧氣、氮氣各10g,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分子數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11、(1)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潔器,一畝森林一晝夜可吸收62kg二氧化碳,呼出49kg氧氣,即在標準狀況下吸收____________L二氧化碳,合_______________個二氧化碳分子;呼出__________L的氧氣,合____________(2)一定量的液態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燒,反應方程式為:XY2(液)+3O2(氣)=XO2(氣)+2YO2(氣)冷卻后,在標準狀況下測得生成物的體積是672mL,密度是2.56g/L,則:①反應前O2的體積是_______________。②化合物XY2的摩爾質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XY2分子中X、Y兩元素的質量之比為3:16,則X、Y兩元素分別是_________和________。(寫元素符號)12.A、B兩種金屬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是8:9。將兩種金屬單質按物質的量之比為3:2組成1.26g混合物。將此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溶液反應,放出1.344L(標準狀況)氫氣。若這兩種金屬單質在反應中生成氫氣的體積相等,則A的摩爾質量是__________,B的摩爾質量是__________。13、標準狀況下,1LO2的物質的量是多少?1LH2的物質的量是多少?它們的分子數分別約是多少?相同溫度和壓強條件下,體積相等的不同氣體中分子數是否相等?14、標準狀況下,CO2和CO的混合氣體15g,體積為10.08L,則此混合氣體中CO2和CO的物質的量各是多少?15、在一密閉氣缸中,用一不漏氣的滑動活塞隔開,常溫時,左邊充入1/4體積的N2,右邊充入3/4體積的H2和O2的混合氣.若右邊氣體點燃,反應后恢復到原溫度,活塞停留在氣缸正中,則原來混合氣中H2和O2的體積比是多少?習題鞏固1、B2、C3、B4、B5、B6、BD7、C8、D9、CD10、3.01×1023、0.5、32;49、0.5、98;1.204×1024、36、1811、不相等,不相等,相等12、(1)0.3(2)2:3(3)108.25g/mol13、(1)1mol水可以分解生成1mol氫氣和0.5mol氧氣(2)標準狀況下,1mol水可以分解生成22.4L氫氣和11.2L氧氣14、(1)1:2:3(2)1/23:1/12:1/9,22/23:11/12:8/9(3)23/22:12/11:9/8(4)Al15、1:4課后作業1、D2、C3、B4、A5、AC6、C7、BC8、B9、CD10、H2、N2、O2;H211、(1)31564;8.48×1026;34300;9.22×1026(2)①672mL②76g/mol③C、S12、24g/mol27g/mol13、1/22.4,1/22.4,2.69×1022,相等14、CO2:0.15mol,CO:0.3mol15、4:5(氧氣過量),7:2(氫氣過量)高中化學必修1化學方程式總結一、鈉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1.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2.鈉在氧氣中燃燒:4Na+O22Na2O3.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4.氧化鈉與水反應:Na2O+H2O=2NaOH5.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6.氧化鈉與鹽酸反應:Na2O+2HCl=2NaCl+H2O7.鈉與鹽酸反應:2Na+2HCl=2NaCl+H2↑8.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Na2O+CO2=Na2CO3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10.電解氯化鈉(工業制鈉):2NaCl2Na+Cl2↑11.碳酸鈉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Na2CO3+H2O+CO2=2NaHCO312.碳酸氫鈉遇熱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13.碳酸氫鈉與氫氧化鈉反應:NaHCO3+NaOH=Na2CO3+H2O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①Na2CO3+HCl=NaHCO3;②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16.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Na2CO3+CaCl2=CaCO3↓+2NaCl17.候氏制堿法: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②HCO3Na2CO3+H2O+CO2↑18.鈉與四氯化鈦反應:TiCl4+4NaTi+4NaCl19.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①有水環境下:2Na+2H2O=2NaOH+H2↑;NaOH+CuSO4=Cu(OH)2+Na2SO4②熔融條件下:Na+CuSO4Cu+Na2SO420.鈉與硫反應:Na+SNa2S二、鋁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1.高溫灼燒氫氧化鋁:2Al(OH)3Al2O3+3H2O2.電解氧化鋁:Al2O34Al+3O2↑3.鋁與鹽酸反應:2Al+6HCl=2AlCl3+3H2↑4.鋁與氫氧化鈉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5.鋁與稀硫酸反應:2Al+3H2SO4=Al2(SO4)3+3H2↑6.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氧化鋁與氫氧化鈉反應:Al2O3+2NaOH=2NaAlO2+H2O氧化鋁與稀硫酸反應:Al2O3+3H2SO4=Al2(SO4)3+3H2O9.氯化鋁與氨水反應(實驗室制氫氧化鋁):AlCl3+3NH3·H2O=Al(OH)3↓+3NH4Cl10.往氯化鋁中滴加氫氧化鈉至過量:(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漸溶解)①AlCl3+3NaOH=Al(OH)3↓+3NaCl;②Al(OH)3+NaOH=NaAlO2+2H2O11.往氫氧化鈉中滴加氯化鋁至過量:(先無現象,后有白色沉淀)①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②3NaAlO2+6H2O+AlCl3=4Al(OH)3↓+3NaCl12.偏鋁酸鈉與鹽酸反應:NaAlO2+HCl+H2O=Al(OH)3↓+NaCl若鹽酸過量:NaAlO2+HCl+H2O=Al(OH)3↓+NaCl;②Al(OH)3+HCl=AlCl3+3H2O13.偏鋁酸鈉與二氧化碳反應:NaAlO2+2H2O+CO2=Al(OH)3↓+NaHCO314.鋁還原氧化鐵(焊接鐵軌):2Al+Fe2O32Fe(鐵水)+Al2O3(鋁熱反應)三、氯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1.鐵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2FeCl3(棕褐色煙)2.銅在氯氣中燃燒:Cu+Cl2CuCl2(棕黃色煙)氫氣在氯氣中燃燒:H2+Cl22HCl(蒼白色火焰)H2+Cl22HCl(會發生爆炸)4.實驗室制氯氣(濃鹽酸與氧化錳反應):MnO2+4HCl(濃)MnCl2+Cl2↑+2H2O5.工業制氯氣(電解飽和食鹽水):2NaCl+2H2O2NaOH+H2↑+Cl2↑(氯堿工業)6.氯氣溶于水:Cl2+H2O?HCl+HClO7.次氯酸遇光分解:2HClO2HCl+O2↑8.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吸收氯氣尾氣)9.氯氣與氫氧化鈣反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制漂白粉)漂白粉主要成分漂白粉主要成分10.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漂白粉失效)Ca(ClO)2+2H2O+2CO2=Ca(HCO3)2+2HClO11.氯氣與碘化鉀反應:Cl2+2KI=I2+2KCl(檢驗氯氣)四、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1.鐵與水反應:4H2O(氣態)+3FeFe3O4+4H2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e3O43.鐵和鹽酸反應:Fe+2HCl=FeCl2+H2↑4.鐵和稀硫酸反應: Fe+H2SO4=FeSO4+H2↑5.鐵和氯化鐵反應:Fe+2FeCl3=3FeCl26.鐵和氯化銅反應:Fe+2CuCl2=FeCl2+Cu(制造電路板)7.鐵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2FeCl38.氯化亞鐵和氯氣反應:2FeCl2+Cl2=2FeCl39.氯化亞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①FeCl2+2NaOH=Fe(OH)2↓+2NaCl;白色沉淀白色沉淀②4Fe(OH)2+O2+2H2O=4Fe(OH)3紅褐色沉淀(氫氧化亞鐵被氧化)紅褐色沉淀氯化鐵氫氧化鈉反應:FeCl3+3NaOH=Fe(OH)3↓+3NaCl氫氧化亞鐵與鹽酸反應:Fe(OH)2+2HCl=FeCl2+2H2O12.氫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OH)3+3HCl=FeCl3+3H2O13.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14.四氧化三鐵與鹽酸反應:Fe3O4+8HCl=2FeCl2+FeCl3+4H2O15.氧化亞鐵與鹽酸反應:FeO+2HCl=FeCl2+H2O16.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Fe3O4+4CO3Fe+4CO217.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Fe2O3+3CO2Fe+3CO218.高溫煅燒氫氧化鐵:2Fe(OH)3Fe2O3+3H2O19.鐵在高溫條件下與濃硫酸反應:2Fe+6H2SO4(濃)Fe2(SO4)3+3SO2↑+6H2O△常溫下,鋁,鐵遇濃硫酸,濃硝酸被鈍化,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應的進一步進行。20.工業煉鐵:①C+O2CO2②CO2+C2CO③Fe2O3+3CO2Fe+3CO2④CaCO3CaO+CO2↑⑤SiO2+CaOCaSiO3(爐渣)21.檢驗三價的鐵離子:FeCl3+3KSCN=Fe(SCN)3+3KCl【Fe3++3SCN-=Fe(SCN)3】五.硅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1.硅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Si+O2SiO22.硅與氯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Si+2Cl2SiCl4(液態)二氧化硅與碳反應:SiO2+2CSi+2CO↑4.二氧化硅與氧化鈣反應:SiO2+CaOCaSiO35.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雕刻玻璃):SiO2+4HF=SiF4↑+2H2O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7.硅酸鈉和二氧化碳反應:Na2SiO3+H2O+CO2=H2SiO3↓(黏性劑)+Na2CO38.四氯化硅和氫氣反應:SiCl4+2H2Si+4HCl(氣態)9.工業制硅:①SiO2+2CSi+2CO↑

②Si+2Cl2SiCl4③SiCl4+2H2Si+4HCl六.鎂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1.鎂和氧氣反應:2Mg+O22MgO2.鎂和氮氣反應:3Mg+N2Mg3N23.鎂和二氧化碳反應:2Mg+CO22MgO+C4.鎂和鹽酸反應:Mg+2HCl=MgCl2+H2↑5.鎂和水反應:Mg+2H2OMg(OH)2↓+H2↑6.電解氯化鎂:MgCl2Mg+Cl2↑氯化鎂與氫氧化鈣反應:MgCl2+Ca(OH)2=Mg(OH)2↓+CaCl28.氫氧化鎂與鹽酸反應:Mg(OH)2+2HCl=MgCl2+H2O七.溴和碘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1.氯氣與碘化鉀反應(制碘):Cl2+2KI=I2+2KCl2.碘化鈉和硝酸銀反應:NaI+AgNO3=AgI↓+NaNO3淡黃色沉淀淡黃色沉淀3.溴化鈉和硝酸銀反應:NaBr+AgNO3=AgBr↓+NaNO3黃色沉淀黃色沉淀4.溴和碘化鉀反應:Br2+2KI=I2+2KBr5.氯氣與溴化鉀反應(制溴):Cl2+2KBr=Br2+2KCl硫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1.硫和氧氣反應:S+O2=SO22.二氧化硫與水反應:SO2+H2O?H2SO33.二氧化硫與氧氣反應:2SO2+O2?2SO34.三氧化硫與水反應:SO3+H2O=H2SO45.二氧化硫與強堿反應:如SO2+NaOH=Na2SO3+H2O若堿過量:SO2+H2O+NaOH=NaHSO36.二氧化硫與堿性氧化物反應:如SO2+CaO=Ca2SO37.二氧化硫與高錳酸鉀反應:5SO2+2KMnO4+2H2O=K2SO4+MnSO4+H2SO4二氧化硫與過氧化氫反應:H2O2+SO2=H2SO4二氧化硫與氯氣反應:Cl2+SO2+2H2O=2HCl+H2SO4二氧化硫與溴水反應:Br2+SO2+2H2O=2Br2+H2SO4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氧化性):SO2+2H2S=3S↓+2H2O(濃)硫酸和亞硫酸鈉反應(實驗室制二氧化硫):Na2SO3+H2SO4(濃)=Na2SO4+H2O+SO2↑(非氧化還原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