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課標實驗版選修二 近代中國的民主思想與反對專制的斗爭單元測試“江南聯賽”一等獎_第1頁
人教課標實驗版選修二 近代中國的民主思想與反對專制的斗爭單元測試“江南聯賽”一等獎_第2頁
人教課標實驗版選修二 近代中國的民主思想與反對專制的斗爭單元測試“江南聯賽”一等獎_第3頁
人教課標實驗版選修二 近代中國的民主思想與反對專制的斗爭單元測試“江南聯賽”一等獎_第4頁
人教課標實驗版選修二 近代中國的民主思想與反對專制的斗爭單元測試“江南聯賽”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近代中國的民主思想與反對專制的斗爭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1.“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實質是()A.對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維護B.謀求民族獨立自強C.對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肯定與仿效D.樹起了嶄新的愛國主義旗幟【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鴉片戰(zhàn)爭后萌發(fā)的新思想的實質就是向西方學習,尋求強國御侮之道,“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下列對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主張的正確理解是()A.以“自強”和“求富”為根本出發(fā)點B.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客觀評價C.借助西方科技維護中國的傳統封建制度D.用“中學”來對抗“西學”的傳播【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對“中體西用”概念的理解。洋務派主張用西方先進科技來維護本國落后的封建制度,其根本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A項不是其根本出發(fā)點;B、D兩項不符合“中體西用”中中學與西學的關系。3.下列關于近代中國民主思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張之洞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B.早期維新派認為“君民共主”制度最好C.康有為提出“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的主張D.孫中山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解析】選C。本題考查近代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主張。提出“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的是資產階級革命派在興中會創(chuàng)建時的誓詞,而康有為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故C表述不正確。A、B、D均與史實相符,故選C。4.近代史上,頑固派“其貌則孔也,其心則夷也”的指責主要針對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張()A.魏源B.李鴻章C.康有為D.孫中山【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依據基礎史實進行分析推斷的能力。由“其貌則孔也,其心則夷也”可知此人表面推崇孔子,實質宣揚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康有為打著孔子的旗號宣傳維新變法的思想。故選C。5.洋務思潮、維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興衰反映了近代前期歷史發(fā)展的主流。下列關于中國近代前期歷史發(fā)展主流的表述中,最為確切的是()A.推翻清朝統治,發(fā)展資本主義B.爭取民族獨立,反對外來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國勢力D.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中國社會近代化【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對近代前期中國社會發(fā)展主流的理解能力。近代社會前期,中國社會面臨兩大任務:一是爭取民族獨立,擺脫外來民族壓迫;二是實現近代化、發(fā)展中國,無論哪一社會階層它們均為實現這兩大任務努力爭取。題干中的思潮的演變正是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反映。6.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采用代表漢、滿、蒙、回、藏的五色旗為國旗,體現了三民主義中的()A.民族主義理念B.民權主義價值C.民生主義思想D.民主主義內涵【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主義概念的認識。五色旗表明了孫中山民族平等的思想,這應該體現在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理念當中。7.1913年2月,一位國民黨領導人在國民黨湖北支部舉行的歡迎會上說:“我們此時要致力于選舉運動,……要在國會里頭,獲得過半數以上的議席,進而在朝,就能組成一黨的責任內閣。”這位領導人是()A.孫中山B.蔡鍔C.宋教仁D.袁世凱【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依據基礎史實進行分析推斷的能力。依據1913年、國民黨、國會、責任內閣等關鍵詞可以判斷是指宋教仁,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宋教仁改組國民黨之后國民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他希望能組建責任制內閣限制袁世凱的權力。8.民國初年,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為爭取和維護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斗爭方式有()①舉行雙邊談判②采用政黨政治③運用法律手段④進行武裝斗爭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史實的分類歸納能力。各選項可對應的史實有:①——南北和談;②——組建國民黨;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④——二次革命,故①②③④均正確。9.據統計,自武昌起義至1913年底,國內新成立的公開團體有682個,其中政治類團體312個,主要集中在京、津、滬、寧等地,而京、滬兩地又占1/2以上。出現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清末“新政”的推行B.民主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C.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D.《臨時約法》規(guī)定了民主權利【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統計信息表明中國政治團體發(fā)展迅速且比較集中,這是辛亥革命推動的結果,是《臨時約法》規(guī)定了民主權利的影響。10.(2011·陜西師大附中模擬)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的相同點有()①孫中山的號召或領導②都是武裝斗爭③矛頭指向北洋軍閥④沒有改變社會性質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二次革命、護國運動的矛頭指向北洋軍閥,而辛亥革命是指向清政府,故③錯誤;①②④都是相同點,故B項正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1題18分,第12題13分,第13題16分,第14題13分,共60分)11.“文明的進程就是一部人類不斷爭取自由和平等的歷史。”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伏爾泰在給他的一個反對者的信中寫道:“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愿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材料二“組成國民議會之法國人代表認為,無視、遺忘或蔑視人權是公眾不幸和政府腐敗的唯一原因,所以決定把自然的、不可剝奪的和神圣的人權闡明于莊嚴的宣言之中……第六條法律是公共意識的表現。全國公民都有權親身或經由其代表去參與法律的制定。法律對于所有的人,無論是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第十一條自由傳達思想和意見是人類最寶貴的權利之一……第十七條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人權宣言》(1789年8月26日頒布)材料三“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zhàn)禍,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聯合國憲章·序言》(1945年10月)材料四1999年3月24日,北約以“保護人權”之名,對南聯盟發(fā)動了代號為“盟軍”的空襲行動,將南聯盟拖入戰(zhàn)爭的深淵。科索沃戰(zhàn)爭的規(guī)模雖屬局部,但影響卻十分深遠。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受到了粗暴地踐踏,聯合國的權威大大受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開了干涉別國內政的危險先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恣意妄為。請回答:(1)材料一所示的著名思想家的主張是什么?(2分)(2)材料二是如何闡明“自然的、不可剝奪的和神圣的人權”?在當時有何進步作用?(6分)(3)在“爭取人權”方面,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的歐美和中國發(fā)生了哪些重大歷史事件?(6分)(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共同問題是“人權問題國際化”,試結合兩則材料對此作出簡要評價。(4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材料信息和綜合歸納概括的能力。第(1)題依據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據材料一的信息進行歸納;第(2)題要依據材料二進行歸納提煉;第(3)題緊扣時代和地域準確再現史實并作概要列舉說明;第(4)題聯系相關的課本知識作出評價說明。答案:(1)天賦人權,人人都享有自由的權利。(2)內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不可剝奪的人權等。進步作用:闡明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基本原則,否定了封建專制特權。(3)中國: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歐美:法國大革命、美國解放黑人奴隸等。(4)進步性:反映了世界人民反對戰(zhàn)爭、渴望和平的愿望。局限性:為某些大國干涉別國內政、發(fā)動戰(zhàn)爭提供了借口。12.(2011·哈師大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數千年之腐敗,其禍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隸性而來,不除此性,中國萬不能立于世界萬國之間。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鉗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藥,萬不能愈此病。——《梁啟超年譜長編》材料二國者何?積民而成也。國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愛國者何?民自愛其身也。故民權興則國權立,民權滅則國權亡。為君相者而務壓民之權,是之謂自棄其國;為民者而不務各伸其權,是之謂自棄其身。故愛國必自興民權始。——梁啟超《愛國論》材料三欲興民權,宜先興紳權;欲興紳權,宜以學會為之起點……自時務學堂、南學會既開后,湖南民智驟開,士氣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梁啟超《戊戌政變記》(1)材料一中的“病”與“藥”分別指什么?(4分)(2)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核心思想。(2分)(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梁啟超宣傳其政治主張的方式及其影響。(7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獲取信息、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第(1)題“病”與“藥”分別是借指什么,在材料一中仔細推敲能夠找到答案;第(2)題從材料二分析“愛國”“興民權”等信息可知其核心在于“救亡圖存、興民權”;第(3)題與所學宣傳民主思想的方式相結合并歸納其影響。答案:(1)“病”:奴隸性;“藥”:自由。(2)核心思想:興民權,救亡圖存。(3)方式:辦學會、建學堂、創(chuàng)報刊、寫文章。主要影響:促進了思想啟蒙;激發(fā)了愛國熱情;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發(fā)展。1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蓋責任內閣之要義,即總統不負責任,而內閣代總統對于議會負責任是也。——宋教仁《國民黨歡迎會演說詞》材料二我現在不怕國民黨以暴力奪取政權,就怕他們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權,把我擺在無權無勇的位置上。 ——袁世凱材料三請回答:(1)1912年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最大的政治愿望是什么?(2分)(2)材料一宋教仁主張的責任內閣的實質是什么?對袁世凱的權力有何威脅?是否能把袁世凱“擺在無權無勇的位置上”?為什么?(5分)(3)根據材料二以及材料三的圖片分析,袁世凱用什么手段解決了他的“就怕”?解決了“就怕”,袁世凱下一步干了些什么?(5分)(4)孫中山先生曾題寫一副挽聯:“作公民保障,誰非后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這副挽聯是為誰而作?(2分)(5)宋教仁被刺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解析】本題考查辛亥革命后,以宋教仁為代表的革命黨人以與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專制勢力之間斗爭的史實。首先閱讀理解材料,獲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其次緊扣試題設問,準確再現史實說明和分析問題。答案:(1)實行議會政治。(2)實質:主張資產階級政黨政治。威脅:運用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選舉,削弱袁世凱權力。不能。理由:因為袁世凱代表著北洋封建軍閥的利益,中國的封建勢力仍然很強大;議會政治不可能把袁世凱趕下臺。(3)手段:用政治流氓的暗殺手段刺殺了宋教仁。勾當:解散了國民黨,解散了國會,廢除了《臨時約法》;頒布了《中華民國約法》,實行了洪憲帝制復辟。(4)宋教仁。(5)宋教仁力圖重組內閣。14.閱讀下列圖片:請回答:(1)圖一中的“猿”是指什么?試以典型史實說明圖示寓意。(5分)(2)兩幅圖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題實質上是什么?(2分)(3)圖二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