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京市中考也專精送玄殿舍舂案
專題一、科學探究
題型解讀
科學探究題一般以生活中常見物質的化學成分或化學現(xiàn)象作為試題的主要內容,以實驗為研究手段展開研究。試
題通常按照問題情境、查閱資料和探究過程構建。探究實驗的過程一般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猜想或假設、設計
實驗、完成探究、得出結論、評價與反思等幾個方面。由于題干中文字、圖片、信息、數(shù)據(jù)較多,要回答的問題邏輯
性強,要求具備較強的分析、理解、表達能力,所以科學探究題成為中考化學中的一個難點。
題型訓練
類型1控制變量對比實驗探究
1.科學探究小組在探究酸的性質時,做了如下實驗: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試管中加入6毫升鹽酸,觀察到黑色
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藍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試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常溫下無明顯現(xiàn)象。為什么會產(chǎn)
生這種差異呢?
[建立猜想]①兩種酸溶液的pH不同G主:pH相同,則單位體積溶液中H'數(shù)目相同);
②兩種酸溶液中的不同。
[實驗過程]
實驗次數(shù)試劑實驗條件實驗現(xiàn)象
0.2克CuO粉末和6毫升pH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
1常溫
為0的鹽酸藍色
0.2克CuO粉末和6毫升pH
2常溫無明顯現(xiàn)象
為0的硫酸
0.2克CuO粉末、6毫升pH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
3常溫
為0的硫酸和0.35克NaCl藍色
0.2克CuO粉末、6毫升pH
4為0的硫酸和0.35克常溫無明顯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常溫下,pH相同的鹽酸和硫酸與CuO反應現(xiàn)象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是促進了反應的進行。
2.[通州二模]同學們對“影響金屬與鹽酸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
金屬與鹽酸反應劇烈程度受哪些因素影響?
[作出猜想]I.與鹽酸的濃度有關;H.與溫度有關;1H.與金屬的種類有關。
[進行實驗]
鹽酸的質金屬絲消
實驗編號金屬溫度/C
量分數(shù)/%失的時間/s
①鋁絲520450
②鋁絲820t
③鋁絲1020240
④鋁絲103065
⑤鐵片1030125
[解釋與結論](1)鋁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2)由實驗①③可知,猜想I(填“成立”或“不成立”)。
⑶為了比較鹽酸與金屬反應的劇烈程度,除了用金屬絲消失的時間作為觀測指標外,還可以選擇
(4)能表明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的實驗編號為。
[反思與評價]
(5)在實驗②中,鋁絲消失的時間(用e表示)的取值范圍是。
(6)有同學認為通過實驗④⑤并不能證明“猜想與假設HI”成立,理由是一
3.同學們運用對比的學習方法探究堿的性質。
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
觀察固體表面向兩塊固體表面滴加稀鹽酸振蕩3個塑料瓶
露置5分剛從瓶中
露置20分剛從瓶中^0
鐘后的取出的
鐘后的取出的(CO^(coi)
NaOHNaOH
NaOHNaOH[A.]B叫畫
是襠
飽和飽和水
NaOH石灰水小
表面表面
冒氣泡無氣泡溶液
潮濕干燥
(1)由實驗一、二可知,氫氧化鈉會吸收空氣中的,因此要密封保存。
(2)實驗三中觀察到3個塑料瓶變癟的程度為A>B>C,對比A瓶與(填“B”或"C”)瓶的實驗現(xiàn)象,可證
明CO?能與NaOH發(fā)生反應。
(3)同學們設計如下兩種方案鑒別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兩種飽和溶液。
實驗一實驗二分析
滴加兩種方案中均觀察到A試管
微熱
碳酸鈉溶液內出現(xiàn)白色渾濁,則A中溶液
(不考慮水分蒸發(fā))
為____________________;實
驗二的設計原理是
i1
AB
(4)某同學發(fā)現(xiàn)工業(yè)上使用的氫氧化鈉固體標簽如圖T8—1所示,于是對其成分進行了探究。
氫氧化鈉
含量>96%
凈重500g
圖T8-1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中含有什么雜質?
[查閱資料]
①在化工生產(chǎn)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轉化為產(chǎn)品。
②工業(yè)上制取NaOH的反應原理是:2NaCl+2H2。理型2NaOH+H/t+C12t,然后蒸發(fā)溶劑獲得NaOH固體。
③堿性的Na£Q,溶液與中性的CaCk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提出猜想]氫氧化鈉中含有的雜質為碳酸鈉和氯化鈉。
提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o
[進行實驗]取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并將溶液分成兩份。
步驟1:向一份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酷溶液;
步驟H: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過量稀鹽酸。
[實驗結論]兩份溶液中均有明顯現(xiàn)象,證明雜質中一定含有碳酸鈉。
[反思評價]①上述實驗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是步驟(填“I”或“II”)。
②該同學想進一步證明固體中的氫氧化鈉,實驗方案是
4.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劑成分及其含量進行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1)該牙膏摩擦劑由碳酸鈣、氫氧化鋁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產(chǎn)生.
(2)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
[設計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T8—2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測定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
依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裝置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O
(2)C中觀察到有沉淀產(chǎn)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過程中需持續(xù)緩緩通入空氣,其作用有o
[解釋與結論]實驗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
所用鹽酸所得沉淀
實驗次數(shù)樣品質量/g
質量/g質量/g
第一次8.00501.95
第二次8.00501.98
第三次8.00501.96
欲計算樣品中碳酸鈣的含量,應選擇的數(shù)據(jù)是o
[反思與評價]
(1)有人認為不必測定C中沉淀的質量,只要測定裝置C在吸收C02前后的質量差,一樣可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
數(shù)。實驗證明按此方法測定的結果明顯偏高,原因是0
(2)反思實驗過程,小剛同學提出應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測定準確度。他提出的下列各項措施中,不能提高測定
準確度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在加入鹽酸之前,排盡裝置內的CO?
b.滴加鹽酸的速度不宜過快
c.在A與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
d.在B與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
5.興趣小組在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時,進行實驗并將實驗情況記錄如下。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15mL10%
甲的稀硫酸
無明顯現(xiàn)象
組//
鋁片
15mL10%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產(chǎn)生氣
的稀鹽酸
乙:鋁片表面有泡的原因:
組氣泡產(chǎn)生
鋁片.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問題]甲組實驗中為什么沒有氣泡產(chǎn)生?
[猜想與假設]阻止了鋁與稀硫酸反應的發(fā)生。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鋁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鋁與稀硫酸反
有氣泡產(chǎn)生
___應的發(fā)生
[反思與評價]乙組實驗中使用的鋁片也有氧化膜,卻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
同學們認為可能是鹽酸中的氯離子對反應產(chǎn)生了影響,設計以下實驗繼續(xù)探究。
實驗序號123
上
1稀鹽酸試劑A-1試劑B
實驗操作
5mL10%5mL10%5mL10%
/的稀硫酸/的稀硫酸/的稀硫酸
L鋁片◎L鋁片者L鋁片
實驗現(xiàn)象有氣泡產(chǎn)生有氣泡產(chǎn)生無明顯現(xiàn)象
⑴實驗(填序號)不能證明“鹽酸中的氯離子對反應產(chǎn)生影響”,理由是
(2)對比實驗2和實驗3,能證明“鹽酸中的氯離子對反應產(chǎn)生影響”。
試劑人是—_溶液,試劑8是__溶液。
6.[西城二模]同學們通過以下實驗,探究某些酸、堿、鹽之間能否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查閱資料]
BaSO』是白色固體,難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
[實驗一]同學們取4支試管,分別加入一定量4種溶液于試管中,再分別滴加少量的稀硫酸。
實驗裝置實驗現(xiàn)象
1號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
各滴加滴
I5象
55%稀硫酸
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2號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
B80B象
3號試管中……
2mL10%2mL10%2mL10%2mL10%4號試管中有白色沉
NaOHNaClNaCOBaCl
232淀產(chǎn)生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1)3號試管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一
(2)4號試管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提出問題]3號、4號試管中的現(xiàn)象能證明硫酸與Na£0:,、BaCk發(fā)生了復分解反應;1號、2號試管中均沒有觀察
到明顯現(xiàn)象,如何證明硫酸與NaOH、NaCl是否發(fā)生了復分解反應?
[實驗二]同學們又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驗裝置實驗現(xiàn)象
(各滴加3滴酚酸5號試管中,滴加酚甌;溶液
F溶液,再逐滴滴
|力口5%的稀硫酸后,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
_________A.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8B由紅色變?yōu)闊o色
6號試管中始終無明顯現(xiàn)象
2mL10%2mL10%
NaOH溶液NaCl溶液
(3)5號試管中的現(xiàn)象能證明NaOH與稀硫酸發(fā)生了復分解反應。圖T8—3為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從微觀粒子變化的
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
[反思與評價]
(4)同學們發(fā)現(xiàn)3號、4號試管中的微粒數(shù)也有變化:4號試管中的Ba-、S0.+因生成沉淀而減少,3號試管中減
少的微粒是。
(5)欲進一步探究2號試管中的兩種物質是否發(fā)生了復分解反應,又補充了以下實驗。
溶液變紅
現(xiàn)象1
該實驗證明兩種物質不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請結合實驗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①滴加石蕊溶液的目的是?
②試劑]和現(xiàn)象]分別是。
(6)根據(jù)此次探究活動,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
A.酸、堿、鹽之間并不是都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B.從微觀上看,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某些離子相互結合使離子數(shù)目減少
C.判斷化學反應發(fā)生,可依據(jù)有新物質生成,也可依據(jù)某一反應物消失
D.證明復分解反應沒有發(fā)生,可驗證某一反應物依然存在
7.[朝陽一模]在一次化學實驗中,同學們將飽和硫酸銅溶液逐滴加到5mL飽和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到以下異
常實驗現(xiàn)象。
實驗序號滴加CuSO,溶液的量實驗現(xiàn)象
產(chǎn)生藍色沉淀,但振蕩后沉淀消失,形
①第1?6滴
成亮藍色溶液
產(chǎn)生藍色沉淀,且沉淀逐漸增多;振蕩
②第7~9滴
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漸變成黑色
已知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銅,寫出生成藍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
[提出問題]實驗①中藍色沉淀為什么消失?
[查閱資料]
I.氫氧化銅在室溫下穩(wěn)定,70?80℃時分解生成氧化銅。
II.銅酸鈉[Na£u(0H)」溶于水,溶液呈亮藍色。
[猜想與假設]
I.藍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氫氧化銅發(fā)生分解反應;
H.藍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氫氧化銅溶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形成亮藍色溶液。
甲同學認為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乙同學為驗證猜想II,進行了如下實驗。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5mL5%5mL10%5mL20%5mL30%1號試管……
NaOHNaOHNaOHNaOH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i11Jc2號試管藍色固體不消失
3號試管藍色固體減少
1234
4號試管藍色固體消失,得到亮
藍色溶液
0.5gCu(OH)z固體
[解釋與結論]
(1)1號試管中現(xiàn)象為。
(2)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結論與反思]
⑴進一步查閱資料可知,氫氧化銅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解生成銅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⑵丙同學推知飽和硫酸銅溶液與飽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他依據(jù)的實驗現(xiàn)象是
8.[東城二模]在一次化學實驗中,兩組同學都完成了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但觀察到了不同
的實驗現(xiàn)象。
[進行實驗一]
實驗組甲組乙組
2%CuSO4子1l%NaOHf
溶液]江治溶液1mL?
實驗操作
l%NaOH_U2%CUSO4_L
溶液3近1溶液3mLY
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藍色沉淀產(chǎn)生藍綠色沉淀
已知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銅,寫出生成藍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
[提出問題]乙組產(chǎn)生的藍綠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閱資料]
①堿式硫酸銅是綠色晶體,在水中溶解度極小,能溶于稀酸溶液;
②堿式硫酸銅的組成不固定,一般可用Cu2(0H)2S0,表示;
③BaCk溶液和含有SO廣的溶液反應能生成BaSO,(白色沉淀),例如,BaCk+H2sO」「BaSOJ+2HC1。
[猜想與假設]藍綠色沉淀是堿式硫酸銅。
[進行實驗二]
實驗步驟主要實驗操作現(xiàn)象及結論
取乙組實驗后的混合物過濾得到藍綠色沉淀
②取藍綠色沉淀,用蒸儲水洗滌多次無明顯現(xiàn)象
③向最后一次洗滌液中滴加BaCL溶液無沉淀產(chǎn)生
取洗滌后的藍綠色沉淀于試管中,滴加
④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藍色溶液
稀鹽酸
⑤取少量藍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實驗結論:藍綠色沉淀是堿式硫酸銅
[解釋與結論]
(1)步驟③的實驗目的是?
(2)步驟④中的稀鹽酸能否用稀硫酸代替?。
(3)步驟⑤滴加的試劑是o
[反思與評價]
(1)甲組同學在本組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下列實驗:①過濾,取藍色沉淀于試管中;②滴加
沉淀顏色變?yōu)樗{綠色;③重復實驗二中的步驟①?⑤。經(jīng)實驗驗
證,氫氧化銅也可以轉化為堿式硫酸銅。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乙組同學認為在自己組原有實驗的基礎上,繼續(xù)滴加,可以將堿式硫酸銅轉變?yōu)闅溲趸~。
通過實驗,也驗證了他們的猜想。
(3)為了確保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實驗的關鍵是。
類型2物質成分探究
9.堿式氯化鎂[Mg(OH)Cl]受熱能分解,它分解后產(chǎn)物是什么?小科進行了探究。
[猜想]Mg(0H)Cl分解后產(chǎn)物可能有:Mg、MgCb、MgO、HC1氣體、HQ、CL.
老師告訴他產(chǎn)物就是上述猜想中的其中幾種,并提示CL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實驗一]取少量的Mg(OH)Cl放入大試管中,按如圖T8—5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加熱過程中觀察到足量硝酸銀溶
液中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一段時間后,沉淀不再產(chǎn)生,大試管口也沒有液滴形成,管內有固體剩余,無其他現(xiàn)象。由此
推知Mg(OH)Cl分解后產(chǎn)物中有氣體,無其他氣體。
[實驗二]取少量實驗一的剩余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沒有氣泡產(chǎn)生。由此推知Mg(Oll)Cl分解后產(chǎn)物
中沒有。
堿式氯化鎂
圖T8-5
[實驗三]再取少量實驗一的剩余固體,加入足量稀硝酸,固體全部溶解,再滴入AgNO,溶液,無沉淀產(chǎn)生。由此
推知Mg(0H)Cl分解后產(chǎn)物中沒有。
[結論]Mg(OH)Cl受熱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10.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堿的化學性質實驗時,用到了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
(1)甲同學不小心將這兩種溶液混合在一起,結果產(chǎn)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現(xiàn)象,說明氫氧化鈉溶液變質
了。寫出變質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同學們對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產(chǎn)生了興趣,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03;
猜想二:(寫化學式)。
[進行討論]甲同學取少量待測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認為猜想一成立。乙同學不同意甲同學的觀
點,理由是O
[設計實驗]請你驗證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①取一定量的待測液于試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
猜想二成立
②充分反應后靜置,取上層清液加入無色酚酰溶液—
反思評價]在實驗室中,氫氧化鈉應保存。
11.某同學查閱資料得知,實驗室常用電石(主要成分是Ca&)與水反應制取乙煥(GHz),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2+2H20=Ca(0H)2+C2H2t(電石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也不與NaEOs溶液反應)。在實驗室中,該同學
把一定量的CaQ加入NaKOs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并對濾液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NaOH、Na2C0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Ca(0H)2.
[分析與推理]若猜想一成立,說明實驗中加入的CaCz量少,CaCz與水反應生成的Ca(0H)2與NazCOs反應后,Na£Q,
剩余;若猜想二成立,說明實驗中加入的CaCz正好,與水反應生成的Ca(OH”與岫2?)3恰好完全反應:若猜想三成立,
說明實驗中加入的CaCz量多,CaCz與水反應生成的Ca(OH)?與Na£Oa反應后,Ca(0H)2剩余。由以上分析可推知:反應
后濾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可能存在的溶質是和,對可能存在的溶質
需要進一步實驗驗證。
[實驗驗證]
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序號
猜想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
實驗一向其中加入過量稀鹽無氣泡產(chǎn)生
酸
不成立
猜想三成立,發(fā)生反應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
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二向其中滴加適量碳酸
鈉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1)若向CuCk溶液中加入少量CaQ,充分反應,可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同時出現(xiàn)藍色的(填
化學式)沉淀。
(2)實驗室保存電石應注意。
12.小維與家人聚餐時,對火鍋燃料“固體酒精”產(chǎn)生了好奇,于是他與同學對其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該固體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鈣和氫氧化鈉按一定的質量比混合制成的;
②氯化鈣、氯化鋼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問題]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體酒精中氫氧化鈉是否變質?
[作出猜想]猜想一: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猜想二:固體酒精中氫氧化鈉已變質。
[實驗探究](1)如圖18—6所示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結論。
,內壁涂
>有澄清
石灰水
岑藐酒精
圖T8-6
(2)取少量固體酒精于燒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靜置,發(fā)現(xiàn)杯底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試管中加入稀鹽
酸,固體溶解并有氣泡產(chǎn)生,則生成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結論]①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②固體酒精中氫氧化鈉已經(jīng)變質。
[拓展延伸]為進一步確定固體酒精中是否還含有氫氧化鈉,小維與同學繼續(xù)探究。
(3)他另取少量固體酒精,加水溶解后,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配溶液,酚猷;溶液,于是得出固體酒精
中還含有氫氧化鈉。
(4)小維的同學認為他的實驗不能證明固體酒精中一定有氫氧化鈉剩余,理由是
他們另取上層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鋼溶液,充分反應后滴加氯化鐵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淀,他們一致認為固體
酒精中氫氧化鈉有剩余。
[反思交流](5)實驗中,加入足量氯化鐵溶液的目的是一。
(6)實驗室中氫氧化鈉應保存。
13.[豐臺一模]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某小組同學進行了如圖T8—7所示的實驗。
I.探究堿的化學性質
①實驗甲隨著稀鹽酸的不斷滴入,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②實驗乙滴加氫氧化鈉濃溶液后,觀察到氣球變鼓。
③實驗丙觀察到試管內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II.探究廢液成分
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甲、乙、丙三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廢液缸中,最終看到廢液渾濁并呈紅色,由
此產(chǎn)生疑問。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
BaCk溶液呈中性,且Na2C03+BaCl2=BaC0:,I+2NaCl。
[討論交流]
①廢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質:碳酸鈣、指示劑、水和。
②還含有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同學們有如下猜想:
猜想1:碳酸鈉;
猜想2:氫氧化鈉;
猜想3: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猜想4: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
[實驗設計]
同學們認為需要先驗證猜想4是否成立,所需要的試劑是。若猜想4不成立,則需要進行后續(xù)
實驗,請你完成表格。
實驗操作預計現(xiàn)象預計結論
猜想1正確
—沒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猜想2正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3正確
[進行實驗]同學們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得出了猜想2成立。
[反思拓展]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類型3信息類探究
14.央視頻道《是真的嗎?》欄目中有一段視頻:將“錫紙”剪成一段兩頭寬中間窄的紙條,然后兩頭分別連接
電池的正負極,觀察到“錫紙”立即燃燒。據(jù)此,小晟同學取某種“錫紙”進行了探究。
(1)“錫紙”燃燒的原因:“錫紙”兩端接入電池兩極后造成短路致使“錫紙”燃燒,從燃燒的條件分析:開始
“錫紙”不燃燒但短路后卻能燃燒的原因是(填“與氧氣接觸”或“溫度達到著火
點”)。
(2)探究“錫紙”中金屬的成分:“錫紙”中的金屬是錫嗎?
[查閱資料]①“錫紙”是錫箔或鋁箔和紙黏合而成;
②鋅粉是一種深灰色固體;
③錫(Sn)與酸或鹽溶液反應生成+2價的錫鹽。
[提出猜想]猜想I:“錫紙”中的金屬是錫;
猜想H:“錫紙”中的金屬是鋁。
[進行實驗]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分析與結論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結合金屬活動性順
取打磨后的“錫紙”片放入“錫紙”表面有深灰色固體序可知猜想_________(填“I”
試管中,滴加氯化鋅溶液析出或“II”)成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討論]①實驗中打磨“錫紙”的目的是。
②下列物質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鋅溶液完成上述實驗的是(填序號)。
A.氯化銅B.硝酸銀C.硫酸鈉D.硫酸亞鐵
[拓展應用]電器短路會引起火災,我們要嚴加防范。如果電器著火應該采取的滅火方法是
15.“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具有漂白、殺菌、消毒功效。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瓶敞口久置的
“84”消毒液成分產(chǎn)生興趣,展開探究。
[提出問題]該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質有哪些?
[查閱資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和氯化鈉。NaClO為有效成分,有腐蝕性并易與空氣中CO?
反應(2NaC10+C0z+H2()=2HC10+Na2co3)。NaClO溶液、HC10都具有漂白、殺菌、消毒功效。HC10不穩(wěn)定,受熱或光
照會發(fā)生分解。
[分析討論]小組同學經(jīng)過討論,認為該消毒液中的溶質一定有,可能含有NaClO.Na2c。3、HC10中的
一種或多種。
[實驗過程]I.向裝有有色布條的試管中加入適量該消毒液試樣,布條長時間不褪色。
II.另取適量該消毒液試樣于試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鈣溶液,靜置,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
[得出結論]實驗過程I中有色布條不褪色,說明該消毒液試樣中的溶質不含—
實驗過程H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綜上所述,該消毒液試樣中的溶質為。
[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貯藏時應注意;一般不用“84”消毒液對蔬菜、水果進行消
毒,其原因可能是?
[拓展延伸](1)次氯酸鈉與稀硫酸可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2)次氯酸鈉與鹽酸反應可生成有毒的氯氣,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與潔廁靈(主要成分為鹽酸)混合使
用。
16.[豐臺二模]某學習小組想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他們按照如圖T8—8所示操作對濃硫酸進行稀釋。某
同學提出鋅和濃硫酸是否也能產(chǎn)生氫氣呢?于是他將少量濃硫酸加入到盛有鋅粒的試管中,發(fā)現(xiàn)生成的氣體具有刺激
性氣味。同學們對產(chǎn)生的氣體很感興趣,于是進行了探究。
[猜想與假設]氣體是:①壓;②SO?;③慶和S02。
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便直接否定了猜想①,原因是。
[查閱資料]a.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它與一些金屬單質反應會產(chǎn)生二氧化硫氣體;
b.二氧化硫能使紅色品紅溶液褪色;
c.氫氣具有還原性。
[進行實驗]
圖T8-9
[解釋與結論](1)同學們稀釋濃硫酸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2)寫出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裝置中氫氧化鈉濃溶液的作用是。
(4)通過此實驗,同學們證明了猜想③正確,請寫出他們依據(jù)的實驗現(xiàn)象:。
[反思與評價]
經(jīng)過討論,小組中某個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有不妥之處,他將上述實驗進行改進,將足量鋅粒換成少量鋅粒,重復
實驗,得出猜想②正確。補全鋅和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2H濃)=ZnS0,+S02t+。請解釋
第一次實驗中得到氫氣的原因:。
17.[門頭溝一模]小明見媽媽買了些取暖袋,他很好奇,打開了一袋,發(fā)現(xiàn)里面是黑色的粉末。小明提出了問
題:取暖袋中是哪種物質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而釋放熱量呢?
圖T8-10
[查找資料]①取暖袋由原料層、明膠層、無紡布袋三部分組成。原料層中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鐵粉、活性炭、
蛭石、可溶性無機鹽、吸水性樹脂(含水)。
②蛭石是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保溫材料,起保溫作用;吸水性樹脂可反復釋水、吸水,起吸水、保水的作用;二
者均不參加化學反應。
③使用時注意事項:不使用產(chǎn)品時請勿拆開密封包裝。
[提出猜想]①可溶性無機鹽可能是氯化鈉、硫酸鈉、碳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
②取暖袋發(fā)熱時,可能是鐵粉、氧氣、無機鹽、水、活性炭幾種物質間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準備]用NaCl溶液、Na2soi溶液、Na2c0:,溶液進行如下實驗,為確定無機鹽的成分小明查閱了如下資料。
NaCl溶液Na2s0,溶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
- 個人專利授權合同樣本
- 小學班級讀書活動方案
- 2025保險公司委托培訓合同
- 代理返傭合同樣本
- 室內設計方案分析-范例
- 高一數(shù)學下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 不銹鋼質量合同標準文本
- 幼兒園教研制度
- 圍擋工程技術標書
- 總裁助理崗位職責
- 2024年封頂儀式發(fā)言稿模版(3篇)
- 連鎖藥店年度規(guī)劃
- 血液透析頭痛的應急預案
- 癌癥治療協(xié)議書范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人科目一考試題庫》
- 小學體育課件《立定跳遠課件》課件
- 新生兒經(jīng)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實踐指南(第三版)解讀
- 肝硬化肝性腦病指南
- 租號協(xié)議書合同范本
- 2018中國技能?賽全國選拔賽“3D數(shù)字游戲藝術”項?技能樣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