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應該選擇怎樣的教育方式_第1頁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應該選擇怎樣的教育方式_第2頁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應該選擇怎樣的教育方式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應該選擇怎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從出生到成年,可以分成幾個階段,每個成長階段孩子的發育、認知和成熟度不同,教育方式和風格也是需要同步調整的,如果教育不能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個性需求,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那我后期跟大家的分享討論,也是依據這個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特征來討論的。孩子成長階段細分可以分為六個階段,分別是:0-2歲(情感依戀期),2-3歲(觀察期),3-6歲(陪伴期),6-12歲(教練期),12-15歲(人格尊重期),15-18歲(人格平等期),也就是接近成年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特征的理解,直接關系到對于孩子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是否符合和滿足孩子成長的需要。先說0-2歲,這是一個情感依戀建立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依戀父母或者是其他第一撫養人,孩子每天和誰接觸的多,就對誰最有安全感和依戀感,這種依戀感是后期對孩子教育和“控制”的基礎,也是孩子后期對于自身情感控制能力的基礎,有很多早期缺乏情感依戀的孩子,后期很容易出現早戀,或者深受情感困擾,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一顆種子,只有放在溫暖濕潤的土壤里,才能快速扎根。第二階段,2-3歲,孩子已經初步有了自己的意識,也即將進入第一次小叛逆期,因為前兩年的情感依戀,孩子會認為父母就是世界,而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習慣于父母對自己的有求必應,可是現實達不到預期就會出現反抗、排斥、痛苦和拒絕,咱們表面上看就是叛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很多孩子出去游玩走路累了想讓媽媽抱著,但是兩三歲的孩子差不多都有四五十斤了,和一歲多的孩子二十來斤相比體重上已經增長了很多的,所以大多父母是很難承受長時間抱著走路,在父母累了想放下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反抗和叛逆,所以我們要適當冷處理做引導,觀察孩子的變化,逐漸讓孩子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要學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如果父母不能及時調整改變,讓孩子這種慣性持續下去,孩子就容易得“巨嬰癥”,內心無法和不愿突破那層父母的保護膜,所以這個階段,需要對孩子學會撒手,讓孩子自己逐漸獨立、摸索和思考,就像種子已經生根發芽,但是小芽還沒有成為小苗,馬上要努力破土而出了。3-6歲,這個年齡段一般都開始上幼兒園了,從小班、中班到大班和學前班,這個年齡段孩子開始進入新的世界(學校其實也算半個社會),開始出現迷茫不知所措,眼前一片未知,需要我們作為引路人,每天帶著孩子去做該做的事情,也不需要過多的獎勵或批評,孩子這時候對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好什么是差還沒有太多的概念,需要父母進行引路前行,比如時間管理:幾點起床、穿衣、吃飯、刷牙、睡覺,幾點識字、閱讀、算術、鍛煉、游戲等等,衣服怎么穿、游戲怎么玩等等,孩子喜歡聽自己沒有聽過的人生道理,可以多給孩子用多種方式講一些道理,比如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包括一些寓言故事、哲理等,每天可以親子閱讀,總的原則就是多多陪伴,孩子就像小苗已經破土,需要一根架子引導著植物的藤蔓去爬。6-12歲是孩子最有靈性的時候,也是孩子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上小學后,由于學校、社會、老師、同齡人的影響,幫助孩子了解很多新事物,吸收很多新知識,孩子就像已經出芽的嫩苗開始瘋狂吸收陽光雨露,學習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強,很多事物不像上一個階段那樣需要父母不斷的引導帶動,而是一點就通,靠習慣和興趣自我努力,但同時,這個階段最大的特點是孩子自覺性沒有建立起來,缺乏自律、自控力,缺乏自律性的原因是缺乏興趣和專注,因為對什么都感興趣,對什么都好奇,往往容易這山望著那山高,喜歡摸摸這看看那,所以最重要是培養孩子專注力,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孩子有了興趣,自然會專注,然后再將專注的習慣進行平移,培養興趣重在讓孩子在做的過程中體驗到愉悅感,比如玩游戲經常獲勝等,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植物已經通過吸收陽光自我快速成長,但容易分叉,需要我們偶爾糾正,時不時給予幫助,從而幫助找到更好的方向。12-15歲是孩子青春發育期,也是由童年向青少年發展的過渡階段,孩子生理上開始出現第二性征,心理上開始出現獨立意識和反抗精神,而同時身高體重快速增長,也有了反抗的能力,這個階段孩子的變化比較大,屬于高自尊、高脆弱、高敏感階段,作為父母不能再像之前那樣給孩子講道理或者教孩子怎么做事了,一方面孩子該懂得道理都聽過很多遍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已經有了反抗意識和能力,對道理是很排斥和抵抗的,孩子這個階段渴求個性獨立和尊重,彰顯個性以證明自己,這個階段對孩子的教育開始出現兩極分化,要針對孩子的個性特征有針對性的展開,比如,如果孩子過去一向都比較優秀,可以通過外力適當打擊,讓孩子有受挫感激發孩子的不服輸精神,通過名人案例激發孩子不甘平凡的精神等等,如果孩子一向都比較普通,可以通過夸大法贊美、欣賞孩子的成就,要么讓孩子感受到自己進步帶來的受尊重感,要么讓孩子感覺慚愧對不起這個夸贊等等,基本原則是尊重孩子,欣賞和激勵,即便采取打擊刺激也不要帶有情緒和主觀力量,而要用客觀結果讓孩子自發認識到,孩子這個階段就像即將含苞待放的花蕾即將結出果實。15-18歲,孩子接近步入成年,已經初步能理解父母,認為和父母是平等的,有很多孩子沉迷網癮后每天肆無忌憚的玩手機,父母的話根本聽不進去就因為此,只是孩子還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孩子在經濟上還需要依賴父母,但精神上是獨立平等的,父母不能再通過說教和嘮叨來影響和改變孩子,孩子對父母的鼓勵夸獎以及批評打擊也已經出現免疫,正是因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弱,包括生活、社會和學校、書本考試等,父母都無法給孩子灌入更多新的營養,所以很多家長很不適應,還在試圖繼續“控制”孩子,這樣孩子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