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1頁
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2頁
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3頁
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4頁
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測試題高二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2×32=64分)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創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思想體系??鬃铀枷塍w系的核心是[2分]

A.克己復禮

B.寬刑薄賦

D.民貴君輕

2.下列對孔子“仁”的學說理解正確的是①主張強調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③主張以德治民④反對任何社會變革[2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東西,如果他們相信荀子的理論,可能對小孩采取的態度是[2分]

A.認為孩子的本性是惡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會改正錯誤

B.認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錯誤是一時糊涂

C.認為孩子的本性是惡的,必須嚴厲地懲罰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認為孩子犯錯本性造成,而是環境不好,應擇善而居

4.下列哪一事件為“百家爭鳴”局面結束的標志[2分]

A.秦統一六國

B.焚書坑儒

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佛教傳入

5.為中國傳統文化體系奠定基礎的是[2分]

A.孔子創立儒學

B.“百家爭鳴”

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理學的出現

6.在戰國時期顯赫一時的法家后來衰敗下去,主要是因為法家的理論[2分]

A.不利于確立中央集權制度

B.不利于緩和社會矛盾

C.沒有反映地主階段的利益

D.不借鑒古代統治方式

7.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論中哪一項不利于新興地主階級的發展。[2分]

A.“道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B.“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

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

8.秦始皇“焚書坑儒”摧殘了先秦文化,鉗制了思想。他的這一作為主要是針對[2分]

A.儒學的獨尊地位

B.主張分封的思想

C.妄議朝政的儒生

D.企圖判亂的六國舊貴族

9.儒家學說到漢代被注入新的血液,是指[2分]

A.提出了“人定勝天”觀點

B.取得了獨尊地位

C.提出了“大一統”主張

D.吸收了道教思想

10.漢武帝之所以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是因為①儒家理論有助于維護政治統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③儒家理論使皇權得以神化[2分]

A.①②

B.②③

D.①②③

11.從“焚書坑儒”到“獨尊儒術”的變化,反映了秦漢時期:[2分]

A.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趨完善

B.儒法兩派之爭已有分曉

C.“仁政”最終取代“法治”

D.封建統治思想日趨成熟

12.被董仲舒發揮了的儒學的大一統思想,能被漢武帝采納,實際上是因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2分]

A.孔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韓非子的思想

D.墨子的思想

13.理學對儒學的發展表現在[2分]

A.重視個人的道德素養

B.探討宇宙自然的規律

C.認識道德價值的內涵

D.研究儒家學說的經典

14.無論“焚書坑儒”,還是“罷黜百家,表章‘六經’”,其本質都是[2分]

A.為加強中央集權制造輿論

B.剔除不適應當時社會需要的思想

C.為削弱諸侯(王國)勢力提供理論依據

D.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

15.關于“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與“大一統”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2分]

A.思想上的統一鞏固政治上的統一

B.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

C.政治上的統一確保思想上的統一

D.適應中央集權的需要

16.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漢代,中國思想界逐漸由“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其所反映的根本性問題是[2分]

A.中國思想文化出現倒退

B.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

C.商品經濟發展受到限制

D.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加強

17.宋代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由此導致的社會行為現象是()[2分]

A.知識分子埋頭科舉不問政事

B.封建的倫理道德行為規范形成

C.早期民主啟蒙思想在潛滋暗長

D.農民起義受到社會的廣泛譴責

18.下列關于宋明理學的評述,正確的是()①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③王陽明創立“心學”使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④理學和心學成為明清兩代的官方哲學[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儒家思想開始受到近代社會思潮的批判,始于()[2分]

A.明朝后期

B.鴉片戰爭時期

C.維新運動時

D.新文化運動時期

20.下列所提到的歷史現象或事件中,李贄應該會持反對意見的是[2分]

A.花木蘭替父從軍

B.梁祝化蝶相隨

C.商鞅變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21.明清之際,出現了一些早期民主啟蒙思想家,他們思想的共同特點是[2分]

A.以“異端”自居

B.具有樸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張發展商品經濟

D.批判君主專制制度

22.明末清初,顧炎武強調做學問要“經世致用”,這主要是基于()[2分]

A.八股取士使得知識分子不講求解決實際問題的學問

B.清朝大興文字獄使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事

C.君主專制日益強盛

D.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需要

23.明末清初產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2分]

A.抗清斗爭的高漲

B.對文字獄的抗爭

C.西方民主思想的傳入

D.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24.韓非子主張實行君主專制,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依據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正確的評價是[2分]

A.都是進步思想

B.前者反動后者進步

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專制主義統治

25.今天我黨大力倡導“以德治國”,對此,我們可以繼承發揚儒家學說中的[2分]

A.“和為貴”和“仁”的思想

B.農本思想

C.有教無類思想

D.民為貴,君為輕思想

26.我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突出,主要是因為[2分]

A.農業發展的需要

B.手工業發展的需要

C.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

D.是在封建迷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7.《齊民要術?序》中說到:“舍本逐末,賢者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此段話表明[2分]

A.目的是發展商品經濟

B.反映出重農抑商的思想

C.告誡統治者應舍本逐末

D.《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

28.與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相比,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最能體現首開風氣的一點是[2分]

A.介紹并傳播西方農學知識

B.我國古代農業的百科全書

C.被譯為多種外文影響廣泛

D.提出了有價值的農學理論

29.《齊民要術》與《農政全書》[2分]

A.都記載了少數民族的畜牧業生活;

B.都介紹了西方先進的水利技術

C.都對傳統農學進行了總結

D.都形成了完整的農學體系

30.傳統中醫學的成就主要是下列哪三項①經絡學說②四診法③吃藥輸液法④針灸療法。[2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下列關于四大發明的評述,正確的是:[2分]

A.造紙術發明于東漢;

B.現存最早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作品是唐朝的《金剛經》;

C.雕版印刷術省時省物,效率很高;

D.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屬于木活字。

32.2022年是偉大的航海家鄭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下圖是他當時下西洋時的雄偉壯闊的情景。他之所以能完成這樣的壯舉,離不開下面哪些條件①明朝初年中國國力強盛②龐大而堅固的海船③有羅盤針辨方向④有牽星術辨位置[2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題:(共27分)

3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韓非子?有度》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保ǔΓ笘|西方向)《鬼谷子?謀》稱:“鄭(國)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保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據《萍洲可談》載,北宋時有人在廣州看到“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辈牧先厚R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中說:“——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鹚幇羊T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材料四:魯迅在《電的利弊》中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被卮穑?1)材料說明司南至遲發明于何時?司南和指南針在哪些方面發揮了辨別方向的功能(4分)(2)應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內容?(3分)(3)材料四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問題?(3分)(4)指南針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說明了什么?(2分)[13分]

34.閱讀材料材料一戰國后期,諸子已開始嘗試以自己的學說統一思想。……《呂氏春秋?不二》篇宣稱:“聽眾人議以治國,國危無日矣?!薄肮室粍t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彼枷氪笠唤y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詮堘纺?、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材料二(李斯上秦,建議秦始皇采取強硬措施)“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架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也,醫樂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鼻厥蓟什杉{了李斯的建議,從而造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戰國時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學術空氣被窒息,廣袤的思想原野上,萬馬齊喑?!詮堎J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材料三“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加抟詾橹T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薄肮胖跽呙饔诖耍枪誓厦娑翁煜?,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于國,設庠序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民以禮,故其刑罰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薄浴稘h書?董仲舒傳》回答:(1)三則材料反映了當時思想界怎樣的發展趨勢?原因何在?(3分)(2)材料表明,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自戰國到西漢先后進行了哪些努力?如何評價?(6分)(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