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語文7上第7課散文詩二首(教案一)_第1頁
2023年人教版初中語文7上第7課散文詩二首(教案一)_第2頁
2023年人教版初中語文7上第7課散文詩二首(教案一)_第3頁
2023年人教版初中語文7上第7課散文詩二首(教案一)_第4頁
2023年人教版初中語文7上第7課散文詩二首(教案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人教版初中語文《散文詩二首》(教案一)

備課素材

一內容解讀

《金色花》

1.開篇點題,大膽假設

文章一開頭作者就大膽假設,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和母

親捉迷藏,表現了孩子的活潑可愛。金黃的色彩,象征著母愛的光輝,

也象征著孩子回報母親的心愿,為下文的想象奠定了基礎。(第1—3

段)

2.三次嬉戲,母子情深

作者緊接著寫了“我”變成金色花后,與母親的三次嬉戲。第一

次是在母親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第二

次是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第三

次是在母親拿著燈去牛棚時,突然落到母親面前,恢復原形。三次嬉

戲生動地描繪出了孩子頑皮、淘氣、天真無邪的特點,而無論變成什

么都要在母親身邊,體現出了孩子對母親的依戀與喜愛之情。(第4

一7段)

3.母子對話,美麗圣潔

最后兩段是寫母子之間的對話,充滿嬌嗔、愛意,體現出母子之

間的深情。“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可以想見,孩子不見了,

媽媽是多么著急,這種惶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

喜,自然嗔怪孩子?!拔也桓嬖V你,媽媽?!备侵蓺馐?,嬌憨可愛。

(第8、9段)

《荷葉?母親》

1.引子開頭,鋪墊下文

作者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由父親的朋友送的蓮花聯想到故

鄉的紅蓮,并交代了三蒂蓮與“我們”三姊妹之間的關系,暗示花即

人,花瑞即人祥,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了充分的鋪墊。先寫蓮花的

來歷,以此作引子,為后文寫荷葉母親做了鋪墊。“八年之久”“故鄉”

等詞語表現了作者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第1—3段)

2.雨打紅蓮,情景感人

“煩悶”寫出了“我”在雨夜中的心情,為后面寫“感動”蓄勢。

文章在此重點描寫了雨打紅蓮的場景,雨愈下愈大,紅蓮被打得左右

鼓斜,使“我”的內心很“不適意”?!按虻米笥夜男薄币痪鋵懗隽思t

蓮被大雨摧殘的嚴重之態。母親喚“我”回屋時,“我”看見荷葉護

蓮的情景,“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母親保護女兒的同時荷葉正保護

著紅蓮,暗示了荷葉呵護紅蓮就像母親呵護孩子。(第4—8段)

3.托物抒情,點明主旨

作者的心情由“煩悶”“不適意”到“感動”,這是文章感情發展

的線索。最后一段作者直抒胸臆,把子女比作紅蓮,把母親比作荷葉,

抒發了對偉大、無私的母愛的贅美之情。同時點明主旨,深化情感。

(第9段)

二技法總結

《金色花》

合理想象

印度詩人泰戈爾把兒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新奇而又合理。金色

花是印度圣樹所開的金黃色碎花,這樣的比喻贅美了兒童的純真、可

愛。作者運用“金色花”這一意象,把孩子的形象描寫得活靈活現。

全文以一個活潑、調皮、可愛的孩子的口吻寫成,富有童趣。

《荷葉?母親》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一種在所描寫的景物之中融入作者的主觀感情的寫

作手法。運用這種手法作文,能使情與景高度融合,所寫的景融入感

情色彩,所抒發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從而達到景中有情、情以

景顯、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作者從自家園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

雨中的蓮花。在雨中,作者發現荷葉覆蓋在蓮花上面,這一,情景觸動

了自己,于是作者產生了聯想,想起了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景,水到渠

成地贊美了母愛的無私、偉大。

三主題概括

《金色花》用充滿童稚的想象,細膩地表現了孩子天真、可愛又

頑皮的特點,含蓄巧妙地表達了孩子須臾不離媽媽的難舍難分的深厚

感情。

《荷葉?母親》借景寫入,托荷贅母,以荷葉為紅蓮遮蔽風雨喻

母親為兒女遮蔽人生的風雨,歌頌了偉大、圣潔的母愛,表達了對母

親由衷的感謝和愛戀之情。

1.作家作品

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一生創作豐富。早期作

品有詩集《暮歌》《晨歌》和劇本《修道士》《國王和王后》等。1903

年起陸續發表長篇小說《小沙子》《沉船》《戈拉》,劇本《摩吉多塔

拉》《郵局》《紅夾竹桃》,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

鳥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說。詩歌格調清新,具有民族風格,帶有神秘

色彩和感傷情調。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

他的創作對印度文學的發展影響很大。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作家、詩人。1919

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憔悴》

《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

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俊逸的

小詩,后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冰心體”。1923

年出國留學前后,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

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2.文體知識

散文詩

散文詩,兼有詩歌與散文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歌的

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有詩的情緒和幻想,有散文的外觀

和內涵。在內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在形式上有散文的外

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韻美和節奏感。散文

詩一般表現作者基于社會和人生背景的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

下思想情感的波動。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題材上的豐富性,也決定了它

短小靈活的形式。

“冰心體”

冰心創造了“冰心體”?!氨捏w”也被茅盾稱為“繁星格”“春

水體”。冰心善于提煉口語,使之成為文學語言,她能把古典文學中

的辭章、語匯吸收,注入現代語言中,形成了“清麗”“典雅”的散

文風格,帶有濃重的抒情性,給人以如詩似畫的美感。廣大讀者對這

種語言交口稱贊,以至把后來的既表現出白話文的流暢、明晰,又有

文言文的洗練華美的語言,統稱為“冰心體”。

3.作品背景

《金色花》是《新月集》的代表?!缎略录分械脑娖?,主要譯

自孟加拉文詩集《兒童集》。泰戈爾懷著對孩子深厚的情感、對自己

童年的回憶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寫出了這部充滿童稚想象和純

真感情的優美動人的詩集。

1919年,中國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進入了反帝反封建的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當時,有相當一部分進步的思想家、文學家常

宣傳以“愛”來改變人生、改革社會,這恰恰切合了自幼在愛、自由、

民主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冰心的本性。因此,在時代思潮的感召下,她

的作品形成了由母愛、童真、自然這三部分構成的“愛的哲學”的體

系。冰心想把“母愛”作為改造世界的原動力,用“愛”來感化世人。

所以,某些自然景象能立即觸動她溫柔的情懷,使她聯想到偉大的母

愛,并由衷地發出對崇高母愛的贊美。本文的創作靈感來自荷葉在風

雨中遮蔽紅蓮的自然景象。作者看到這一景象,想到了母親與兒女之

間的親情,就用荷葉來比喻母親,贅美母愛。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并蒂(di)梗上(gdng)匿笑(ni)

禱告(dao)

徘徊(huai)流轉(zhuan)蔭蔽(yTn)

2.根據拼音寫字詞。

muyu(沐浴)zT(姊)妹t\ngt\ng(亭亭)zhe

(遮)蔽心xCi(緒)

3.解釋下列詞語。

(1)匿笑:偷偷地笑。

(2)花瑞:花帶來的好兆頭。

(3)菌藥:荷花的別稱,文中指紅蓮含苞未放。

(4)鼓斜:傾斜,歪斜。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兩首散文詩在思想內容、感情基調、構思角度、語

言風格等方面的異同。

2.反復朗讀,在朗讀中理解作品的內涵,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

和語言風格。

3.初步感知散文詩的特點。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

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這首《游子吟》可以說是贊美母愛的千

古絕唱。提到母愛,你也一定有很多話要說。那么,怎樣寫母愛呢?

是寫冷暖問候,還是寫病痛關愛?有沒有一種新穎的寫法呢?今天,

我們一起品讀兩位大師筆下的母愛,看看他們是如何描繪母愛的。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學生朗讀兩首散文詩,圈點自己特別有感觸的詞

句,準備與同學交流分享。

2.整體理解。

兩首散文詩表達的情感有何相似之處?你更喜歡哪一首?借助

課后提示,與同學交流閱讀感受。

三研讀課文,品味詩意

1.朗讀《金色花》,想一想,這首詩用什么樣的語氣和節奏來朗

讀比較合適?標畫朗讀符號,如停連、重音等,在自己認為必要的地

方寫上朗讀提示語。

【明確】這首詩朗讀的語速應“舒緩”,以“喜悅、歡快、溫馨、

深情”的語氣來讀更合適,對應的關鍵詞句有“笑嘻嘻地”“在新葉

上跳舞”“悄悄地開放花瓣兒”“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

上”“我不告訴你,媽媽”等。

2.再讀《金色花》,讀的過程中在腦海里想象文中描繪的這三個

場景,適當補充內容,然后用文字描述成生動的畫面。

【明確】課文中寫到了三處場景,提示語分別是“當你沐浴后”

“當你吃過中飯”“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里去”。

預設:早晨,當你沐浴后,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

小院時,你正準備祈禱,突然空氣中傳來一縷縷金色花的清香。咦,

這香氣從哪來的呀?我偷偷地笑了,但馬上屏住氣息,一聲不響……

3.選擇這首詩中的一個場景,根據剛才的想象補充畫面,設計

“我”與“媽媽”的角色對話,練習后分小組展示。

【明確】要結合整篇課文表達的“我”對母親的依戀、“媽媽”

對“我”的“疼愛”這樣的主題來想象設計對話,注意補充恰當的動

作、神態等。

4.對比朗讀下列幾組句子,仔細體會課文中“媽媽”與“我”

對話時的語氣和情感。

對比朗讀一: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改動)“你這壞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對比朗讀二: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改動)“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對比朗讀三:

(原文)“我不告訴你,媽媽。”

(改動)“我不告訴你。”

【明確】同樣的內容,變換語序、標點、稱呼之后,說話時的語

氣會有所變化。通過比較,我們容易體會到課文中“媽媽”說話時充

滿了擔心、關心和疼愛,體會到“我”與“媽媽”說話時調皮、撒嬌、

親昵的語氣,以及文中“我”對“媽媽”熾熱的愛。

5.朗讀展示。再讀課文《金色花》,小組推薦優秀同學展示,師

生共同點評。

四課堂小結

“我”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別的事物?結合整首詩

的思想情感,參考提供的資料,寫出你的發現。

資料: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印度圣樹,木蘭花屬植物,

開金黃色碎花。在泰戈爾生活的印度,金色花是美麗的圣樹。

【明確】詩歌運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金色花”在印度的文

藝作品中常被用來表達圣潔的、崇高的情感?!敖鹕ā本褪悄莻€無

比純真、對母親充滿依戀與親昵的孩子,也象征著這種孩子依戀母親、

母親疼愛孩子的人間偉大、純真的情感。

五布置作業

為媽媽唱一首歌或吟一首詩或洗一次腳……注意觀察媽媽的表

情,并結合自己的內心感受,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隨筆。

六板書設計

f玩捉迷藏——看媽媽工作]

,讓媽媽嗅花香

金色花J三次嬉戲J投影到書頁上[母子情深入性美好

!落到地上現出原形

母子對話——充滿愛意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題為《荷葉?母親》,讀完后回想一下,文中哪幾個地方

寫到了蓮花、荷葉。

【明確】父親的朋友送的蓮花;九年前在故鄉園里乘涼時祖父對

“我”說起了三蒂蓮;半夜里凋謝的白蓮,被大雨打得左右鼓斜的紅

蓮,被大荷葉傾側覆蓋的紅蓮。

2.再讀課文,借助課后的閱讀提示,想一想文章標題為什么把

“荷葉”與“母親”并列在一起。

【明確】文章最后一段:“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

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這里表明,

詩歌直接把母親比作在大雨中遮蓋紅蓮的荷葉。

二研讀詩歌,領會主旨

1.默讀課文,圈點勾畫關鍵詞句,想想“我”的情緒經歷了怎

樣的變化。

預設:“覺得有些煩悶”——“仍是不適意”“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深深地受了感動”。

2.自讀課文一般都有旁批和閱讀提示,課文后的閱讀提示說:

他們的作品,善于擷取細小的物象,捕捉剎那間的靈感,抒發內心豐

富的情感。再次朗讀課文,想一想文中“捕捉剎那間的靈感”體現在

哪里。

預設1:“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

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

預設2:“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

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明確】荷葉覆蓋雨中的紅蓮,本是自然景象?!昂鋈豢匆姟斌w

現了作者捕捉到剎那間的靈感;把母親比作荷葉,把“我”比作紅蓮,

把“我”人生經歷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等比作“心中的雨點詩歌連

用多個比喻,采用了象征手法,用荷葉覆蓋雨中的紅蓮,象征母親對

兒女的永遠庇護,象征偉大無私的母愛。

三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