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稅收的效率與公平_第1頁
財政學:稅收的效率與公平_第2頁
財政學:稅收的效率與公平_第3頁
財政學:稅收的效率與公平_第4頁
財政學:稅收的效率與公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財政學講義(六):稅收的效率與公平內容稅收對經濟影響的初步分析超額負擔超額負擔與最優稅收最優稅收理論的應用:壟斷商品定價稅收歸宿一、商品稅:原理與實踐(一)稅收對經濟影響的初步分析考慮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

征稅前的均衡–P*Q*

PriceQuantityDemandCurveSupplyCurveP*Q*征稅以后

PriceQuantityDemandCurveSupplyCurveP*Q*SupplyCurveincludingtaxP**TaxQ**征稅對經濟的成本收益分析消費者在單位商品上的支付增加(不好)政府收入增加(可能是好的)給定消費者收入不變,消費總量下降(不好)企業的供給下降。(因為完全競爭市場,企業利潤總是為零,所以這個影響是中性的)問題:稅收成本+稅收收益=?稅收收入=稅收x購買量

PriceQuantityDemandCurveSupplyCurveP*Q*SupplyCurveincludingtaxP**TaxRevenueQ**稅收收入=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損失

PriceQuantityDemandCurveSupplyCurveP*Q*SupplyCurveincludingtaxP**ExtraPaidbyConsumersQ**稅收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稅收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這一下降相當于消費者收入下降稅收對經濟的影響:資源的轉移,降低了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Thispersonwaspreparedtopaythismuchforthegood.

PriceQuantityDemandCurveSupplyCurveP*Q*SupplyCurveincludingtaxP**Q**Actuallyhadtopayless.

PriceQuantityDemandCurveSupplyCurveP*Q*SupplyCurveincludingtaxP**Q**Butafterthetaxdidnotbuythegoodsothisvaluewaslost

PriceQuantityDemandCurveSupplyCurveP*Q*SupplyCurveincludingtaxP**Q**Addingallthesevaluesthengivessociety’stotalloss.

PriceQuantityDemandCurveSupplyCurveP*Q*SupplyCurveincludingtaxP**Q**(二)稅收的超額負擔超額負擔(Excessburden)是指由于稅收歪曲經濟決策,社會福利的損失超過所征收上來的稅收收入。無謂損失(deadweightloss)稅收超額負擔超額負擔的影響因素補償性需求曲線的彈性越大,超額負擔越多。隨著稅率的提高,超額負擔按其平方值增加。征稅之前,消費者在被征稅商品上支出越多,稅收產生的超額負擔越多。(三)超額負擔與最優稅收商品稅改變了各種商品之間的相對價格:改變了私人部門的激勵扭曲了市場結構最優稅收應盡量降低超額負擔1.一次總付稅(LumpSumTax)一次總付稅可定義為納稅人必須支付一定數額,而與納稅人的行為無關。使得預算約束線移動到HI的一次性總付稅滿足消費者的效用損失等于稅收收入結論:一次總付稅沒有超額負擔。一次總付稅既然一次總付稅如此有效率,為什么沒有得到廣泛使用?不考慮人們的經濟狀況而讓每個人繳納相同的稅額是不公平的。因為信息不對稱,讓不同人繳納不同的稅額成為不可能。2.最優商品稅——比例稅假設我們的目標是以最小的超額負擔來籌措支出需要的資金.假設不使用一次性總付稅收.有三種商品:–

物品X,Y,和閑暇–

價格分別是PX,PY,andw.時間稟賦是固定的:預算約束可以表示為:情形一:

所有商品都能被課稅如果所有的商品都能被課稅,征收同樣的從價稅率將會產生:情形一:

所有商品都能被課稅政府可以通過對所有商品(包括閑暇)征收同樣的稅率來獲得一次總付的錢這樣做是有效的:沒有超額的負擔.情形二:并非所有商品都能被課稅可能不能對非市場化的東西征稅.假設只能對商品X和Y征稅.總體來說,不可避免地會有超額負擔.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在收入約束條件下選擇對X和Y的稅率來最小化超額負擔.最優商品稅最優商品課稅:逆彈性法則逆彈性法則的含義:只要商品在消費中不相關(即不是補充品也不是替代品),稅率應當同彈性成反比例.當商品Y的彈性相對較小時,應該對它多收稅.最優商品課稅:逆彈性法則對彈性較小的商品比如說食品和藥品征稅是“公平”的嗎?是不公平的.稅收系統的另一個標準是縱向公平:應當在具有不同的支付能力的人們之間公平地分配稅負.(四)增值稅——商品稅的現代形式定義:以商品或服務的市場增值額為課稅對象的一種稅。根據財政部國庫司公布的數據,2014年,國內增值稅收入為30850億元,占全國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19158億元的25.89%;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14424億元,同比增長3%;出口退稅11356億元,同比增長8%。1、增值2、增值稅稅率1.基本稅率:17%

適用基本稅率的應稅項目:(1)納稅人銷售貨物或進口貨物(下述適用13%的貨物除外);(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2.低稅率:13%

適用低稅率的應稅項目:(1)農業產品;(2)糧食、食用植物油;(3)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制品;(4)圖書、報紙、雜志(5)飼料、化肥、農藥、農機、農膜(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3.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的征收率:為考慮對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公平,將其征收率統一定為3%。4.零稅率:適用于出口貨物(通過退免稅方式實現)3、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

指經營規模達到規定標準、會計核算健全的納稅人,通常為年應征增值稅的銷售額超過財政部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小規模納稅人

指經營規模較小、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提供準確稅務資料、實行簡易辦法征收增值稅的納稅人。4、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5、增值稅類型增值稅轉型效果評價分地區增值稅收入增值稅有效稅率差異稅率差異損失(五)營業稅根據財政部國庫司公布的數據,2014年,營業稅17782億元,同比增長3.2%,占稅收收入的14.92%。考慮營改增收入轉移因素后增長10.1%。分行業看,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商品房銷售額下降影響,房地產營業稅5627億元,增長4%;建筑業營業稅4789億元,增長11%;金融業營業稅3817億元,增長20.3%。營業稅的納稅人

按照《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

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營業稅的課稅對象是在我國境內有償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所取得的營業收入,其征收范圍是通過稅法列舉稅目的方式加以規定的。按照行業、類別的不同共設置九個稅目,按照行業、類別的不同共設置九個稅目:1.交通運輸業2.建筑業3.金融保險業4.郵電通信業5.文化體育業

6.娛樂業7.服務業8.轉讓無形資產9.銷售不動產(六)營改增(七)消費稅二、所得稅五、個人所得稅稅收實現財富的轉移,有利于縮小居民可分配收入的差異但稅收降低了納稅人的工作激勵納稅人對稅收的反應抑制了政府利用稅收手段實現社會公平的作用稅收要衡量效率與公平(一)收入稅的超額負擔:勞動供給圖中,總的勞動供給是固定的,橫軸距離OO’是全社會可利用的勞動總量,

OO’上的任何一點,都代表著勞動在家庭與市場間的某種配置VMP表示家庭勞動的邊際產品價值VMP曲線向下傾斜,表示勞動在家庭部門的邊際收益遞減。勞動在兩個部門間的最優配置是使得勞動在兩個部門的邊際產品價值相同。這里,均衡狀態是OH*小時用于家務,O’H*小時用于市場工作。勞動收入稅的超額負擔人們將會花更多的時間從事非市場工作。家庭生產時間從OH*增加到OHt,而市場生產時間從O’H*減少到O’Ht。超額負擔等于圖中三角形abe.(二)稅收與公平我國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財產租賃所得;

財產轉讓所得;

偶然所得;

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455元3%0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455元至4155元10%10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155元至7755元20%55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7755元至27255元25%100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30%275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35%550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7505元45%13505(四)高收入人群收入稅高收入人群稅收2007年收入$400,000以上人群(前1%)的總收入占到23.7%,1970年僅占9%這部分人的平均收入稅稅率為22.4%,納稅額為$4500億,占GDP($140,780億元)

的3.2%,占到收入稅總額40.4%。如果22.4%增加到29.4%,收入稅增量占GDP1%;如果增加到43.5%,收入稅增量占GDP3%,而這部分人的可支配收入也是1970年的兩倍。問題是:會不會降低高收入人群的工作激勵?高收入人群的最優收入稅考慮增加對高收入人群的個稅稅率,對政府稅收來講產生兩種效應:稅率上升,稅收增加(政府稅收收益稅收收益):稅率上升,工作激勵下降,勞動供給下降,稅收減少(政府稅收成本):高收入人群的最優收入稅高收入人群稅收起征點與a收入稅收彈性的影響如果彈性=0.9(高?),那么最優邊際稅率是0.42(現在水平)如果彈性=0.57(現行最高的估計),那么邊際稅率是0.54如果彈性=0.15,那么邊際稅率是0.80三、資本所得與財富資本所得資本收入=財富回報美國個人財富=3.5*GDP=$50Tr中國:有形資產金融資產財富的不平等財富不平等什么導致了財富的不平等個人財富的來源生命周期:勞動性收入資本性收入儲蓄行為饋贈和遺產生命周期收入稅Atkinson-Stiglitz:在生命周期里的資本收入不應該收稅,對勞動收入收稅理由:生命周期里的財富差異主要來自于個人能力的差異,通過勞動收入稅可以調節這些能力的差異,而資本收入稅降低了人們儲蓄的激勵。

Fromjusticeview:seemsfairtonotdiscriminateagainstsaversiflaborearningsistheonlysourceofinequality.生命周期理論的問題現實中生命周期里財富的差異還可能來自方面:個人資本回報率的差異勞動收入轉化成資本收入的差異繼承遺產稅Inequalityininheritancescontributestoeconomicinequality:seemsfairtoredistributefromthosewhoreceivedinheritancestothosewhodidnotHowever,itseemsunfairtodoubletaxthedonorswhoworkedhardtopassonwealthtochildren)Doublewelfareeffect:inheritancetaxhurtsdonor(ifdonoraltruistictodonee)anddonee(whichreceivesless)[Kaplow,'01]遺產稅的影響reduceswealthaccumulationofaltruisticdonors(andhencetaxbase)[noverygoodempiricalevidence,Slemrod-Kopczuk01]reduceslaborsupplyofaltruisticdonors(lessmotivatedtoworkifcannotpasswealthtokids)[nogoodevidence]inducesdoneestoworkmorethroughincomeeffects(Carnegieeect,decentevidencefromHoltz-Eakin,Joulfaian,RosenQJE'93)四、稅收轉嫁與分擔

稅收歸宿之前,我們分析了稅收對“餡餅”大小的影響;稅收怎么影響“餡餅”的分配呢?財政經濟分析得出的最有價值的見解之一,乃是實際納稅者不一定是被征稅者。確定一種稅收或公共項目的真實歸宿是公共經濟學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稅收歸宿(TaxIncidence)就是研究由納稅人承擔的稅負轉由負稅人承擔的問題,研究這個問題的目的在于說明特定稅收負擔最終是由哪些社會群體承擔的。由于大部分稅收的稅負擔具有可轉移性,即直接納稅人不一定總是最后負稅人。

(一)基本概念

納稅人(TaxPayer)是指稅法上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TaxBearer)是指實際承擔稅負的單位和個人。納稅人是法律上的稅收主體,負稅人是經濟上的稅收主體。稅負轉嫁(TaxShifting)納稅人在市場交易過程中通過改變價格的方式將一部分或全部稅收負擔轉移給負稅人,這個過程稱為稅負轉嫁。稅負歸宿(TaxIncidence)。稅收負擔的最終分布稱為稅負歸宿。

(二)稅收歸宿的組別劃分

生產者、消費者和要素供給者生產要素收入水平地域跨代1.生產者、消費者和要素供給者

考慮節約征收成本,大部分稅收面向生產者征收。生產者可以通過提高商品的銷售價格將自己應納的稅款轉嫁給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壓低要素價格將稅負轉嫁給要素供給者。如果產品價格上升,我們說稅負已被向前轉嫁給消費者,因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他們的實際收入下降了。如果要素(中間產品)價格由于需求減少而下降,我們則說稅負已向后轉嫁。按生產者、消費者和要素供給者劃分組別是研究稅負歸宿慣用的一種方法,尤其是在局部均衡分析中。但它對于課稅商品的“生產者”究竟是誰的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注意。事實上,“生產者”可能是企業家、資本家和工人的復合體。在許多情況下,稅負在這些團體之間的劃分有一定的重要性。2.按生產要素劃分一種稅收對勞動和資本這兩種主要生產要素收益的影響是很多經濟學家關注的問題。可以通過研究稅收對資本和勞動相對需求的效應,在考慮了供給方面的反應后,研討稅收對工資和資本收益率(租金價格)的效應。3.按收入水平劃分

經濟學家在思考整體稅負擔的社會分布或某一稅種的稅負轉嫁時,經常采用這種劃分方法。一個經濟體中是高收入階層承受較重的稅負擔還是低收入階層的稅負擔較重?初衷本想照顧低收入者的一種稅制改革結果又會如何?

稅收效應可按對應于處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個人的位置來討論。

4.按地域劃分

一個稅收對不同地區可能產生不同效應。例如農業價格支持政策會使農業生產地區受惠,使農產品消費地區受損。在更廣泛的關于國際影響的范圍內,這一問題同樣存在。

如果美國改變對外投資的稅收處理方式,哪些國家得益或受損?5.跨代影響

稅收對不同代人有不同影響。一種稅制改革可能使20世紀80年代的人付出而使21世紀的人受益。(三)稅收歸宿基本法則法則一:納稅人不一定是負稅人法則二:誰是納稅人不影響稅收歸宿法則三:稅收歸宿取決于(供給或需求)彈性思考:房地產交易稅的稅收歸宿買方:契稅:成交價或評估價(高者)×1.5%(商用用房或大于144平米的稅率為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