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屆高考閱讀題中不同點研究與猜題訓練
考點:
1.(宋)侯蒙《臨江仙》(宋詞)一一同樣的物象,不同的象征義
2.孫犁《蘆花蕩——白洋淀紀事之一》(小說)---致性與微區別
3.孟浩然《早發漁浦潭》
4.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節選)》與皎然《觀王右丞維滄洲圖歌(節選)》
5.(2022杭州二模)薛小林《皇恩浩蕩:漢代鄉里宴飲的政治維度》
6.韋莊《含山店夢覺作》與郭震《宿漁家》
7.(唐)竇鞏《早秋江行》與(宋)晏殊《訴衷情》
8.《隨園詩話卷三》與《隨園詩話卷七》
【考點研究】
1.人物描寫的不同點
(1)異——靜態描寫(神態描寫),動態描寫(動作描寫);
(2)異——描寫、議論結合,純用描寫。
2.景物描寫的不同點
(1)異——風格不同
(2)異——手法不同:直接(正面)描寫;想象和聯想(虛寫)。
(3)異——時空角度的意象
3.抒情方式的不同點
(1)異——唱嘆抒情,以理寫情。
(2)異——哲理,情感
4.說理方法的不同點
5.同一意象的不同點
(1)異——個人,時代
(2)異——意象的修飾與不加修飾
①意象的修飾:修辭(比喻,擬人,象征),多感官描寫;②不加修飾:白描。
(3)異——意象色彩:冷色調意象,暖色調意象
【考點示例】
一、(宋)侯蒙《臨江仙》(宋詞)一一同樣的物象,不同的象征義
1.“夕陽紅”象征個人的時來運轉,大器晚成。
2.“夕陽紅”象征歷史的滄桑變化。
示例(宋)侯蒙《臨江仙》
文本臨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方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寫作背景】據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
年畫其形貌于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臨江仙》詞題其上。后一舉登第,官至宰相。
問題《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上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
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侯蒙詞一樣,都運用了“夕陽紅”意象,但其象征意義各不相同,
請作簡要的比較。
答案①侯詞的“夕陽紅”象征個人的時來運轉,大器晚成。②《三國演義》開篇詞的“夕陽紅”象征
歷史的滄桑變化。
譯文一直沒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沒做上官,過著隱居的生活,誰肯信服呢?而今才顯現了名聲和蹤
跡:畫工將我畫在風箏上,那么我正好借著風力,乘風直上。
在半空中,風慢慢吹來,我覺得身體漸漸平穩了,只覺得要飄到月宮去了。此時正是雨后,
夕陽西下之時,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羨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二、孫犁《蘆花蕩——白洋淀紀事之一》(小說)-----致性與微區別
1.一致性與微區別——寫人方法(孫犁《蘆花蕩——白洋淀紀事之一》)
2.寫人描寫一一①靜態描寫(神態描寫),動態描寫(動作描寫);②描寫、議論結合,純用描寫。
3.圓形人物——英雄人物(缺點:自信吃虧。如“老頭子”),藝術效果(真實性)。
4.標題——“紀事”暗示現實主義
示例孫犁《蘆花蕩一一白洋淀紀事之一》(小說)-----致性與微區別
文本蘆花蕩
——白洋淀紀事之一
孫犁
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
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
窩里躲避地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敵人監視著葦塘。他們提防有人給葦塘里的人送來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隊伍會跑了出去。可
是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
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漂回來,船艙里裝滿了柴米油鹽,有時還帶
來一兩個從遠方趕來的干部。
撐船的是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甲】老頭子只穿一條藍色的破
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著一根竹篙。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可
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晴卻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
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頭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圍廣得很:里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干部。而且
不帶一枝槍。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
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
一天夜里,老頭子從東邊很遠的地方回來。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老頭子載
了兩個女孩子回來。她們是冀中區的,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在炮火里滾了一個多月,都發
者瘧子,昨天跑到這里來找隊伍,想在葦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針。
鬼子小火輪上的探照燈突然照向她們,兩個女孩子的臉照得雪白,緊接著就掃射過一梭機槍。
老頭子叫了一聲“趴下”,一抽身就跳進水里去,踏著水用兩手推著小船前進。
大女孩子還是負了傷。他們已經離葦塘很近。老頭子爬到船上去,他覺得兩只老眼有些昏花。
可是他到底用篙拔開外面一層蘆葦,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那小船轉彎抹角鉆入了葦塘的深處。這時那受傷的才痛苦地哼哼起來。小女孩子安慰她,又
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緊張,也沒怎么樣,誰知到了這里,反倒……一聲一聲像連珠箭,射穿
老頭子的心。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
沒女,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日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
這老臉呀!他叫著大菱說:“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
兩個孩子全沒有答言,老頭子覺得受了輕視。他說:“你們不信我的話,我也不和你們說。
誰叫我丟人現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們看吧!”
小女孩子說:“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
老頭子狠狠地說:“為什么不能?我打他們不用槍,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來看吧!
二菱,明天你跟我來看吧,有熱鬧哩!”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小火輪開的離葦塘
遠一些,鬼子們又偷偷地爬下來洗澡了。十幾個鬼子在水里泅著。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從荷花
淀里卻撐出一只小船來。[乙]一個干瘦的老頭子,只穿一條破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沒
一蒿地撐著,兩只手卻忙著剝那又肥又大的蓮蓬,一個一個投進嘴里去。
他的船頭上放著那樣大的一捆蓮蓬,是剛從荷花淀里摘下來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這樣
新鮮的東西?來到白洋淀上幾天了,鬼子們也還是望著荷花淀瞪眼。他們沖著那小船吆喝,叫他
過來。
老頭子向他們看了一眼,就又低下頭去。還是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船,剝著蓮蓬。船卻慢慢
地沖著這里來了。
小船離鬼子還有一箭之地,好像老頭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轉了一個圓
圈,又回去了。鬼子們拍打著水追過去,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
眼前是幾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樁子,日久天長,也許人們忘記這是為什么埋的了。這里的水卻
是鏡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鬼子們追上來,看著就扒上了船。老
頭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風一樣繞著鬼子們轉,蓮蓬的清香,在他們的鼻子尖上掃過。鬼子們像是
玩著!捉迷藏,亂轉著身子,抓上抓下。
一個鬼子尖叫了一聲,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東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鋒利的鉤子穿透
了他的大腿。別的鬼子吃驚地往四下里一散,每個人的腿肚子也就掛上了鉤。他們掙扎著,想擺
脫那毒蛇一樣的鉤子。那替女孩子報仇的鉤子卻全找到腿上來,有的兩個,有的三個,鬼子們痛
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動彈了。
老頭子把船一撐來到他們的身邊,舉起篙來砸著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
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
風飄撒。
在那葦塘的邊緣,蘆花下面,有一個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葦葉遮掩著身子,看著這場英雄的
行為。
1945年8月于延安(有刪改)
問題1請從人物形象特點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角度,分析文中甲、乙兩處畫線句子的差異。(6分)
答案①甲處突出“老頭子”很精神,乙處突出他的愜意和狡黠。
②甲處是靜態描寫,乙處是動態描寫(或:神態描寫一一動作描寫)。
③甲處描寫與議論結合,乙處純用描寫。
④甲處形與神構成反差(或:對比手法),乙處明與暗構成反差(或:明暗雙層結構)。
問題2有論者以為,孫犁的小說在現實主義的基調中融入浪漫主義的筆調。試從環境描寫、形象刻畫、
敘事風格三個方面簡要分析本文如何體現上述特征。(6分)
答案①環境描寫:小說描寫了白洋淀與蘆花蕩的自然環境,這是現實主義;寫戰爭,描寫景物卻富有
美感,這是浪漫主義的筆調。②形象刻畫:“老頭子”是冀中平原百姓支持游擊隊抗戰的典型,
是現實主義:他一個人沒有硝煙的戰斗充滿傳奇色彩,是浪漫主義的筆調。③敘事風格:行文簡
潔明快,是“紀事”筆風;敘述帶有強烈的抒情性,歌頌意味突出,語言詩化風格明顯,有浪漫
主義的氣質。
問題3分析本文結尾的妙處。(4分)
答案①語言簡潔,篇幅簡短,意蘊豐富。②照應前文諸多內容,結構謹嚴。③二菱觀戰,看似閑筆,
能有力襯托主人公“老頭子”的英雄壯舉,有力地深化主題。④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
(每點1分,兩點3分,答出3點給4分)
問題4小說為什么要特別指出“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4分)
答案①"老頭子”這一性格特征是小說構思的關鍵,統率下文。因為過于自信,所以有讓大菱受傷的
失誤。因為過于自尊,所以有第二天一個人沒有硝煙的戰斗。
②使英雄形象更顯真實和豐滿。
【考題對接】
一、孟浩然《早發漁浦潭》
早發漁浦潭①
孟浩然
東旭早光芒,渚禽已驚聒。臥聞漁浦口,稅聲暗相撥。
日出氣象分,始知江路闊。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飲水畏驚猿,祭魚時見獺②。舟行自無悶,況值晴景豁。
【注釋】①漁浦潭:今浙江富陽縣東南。時詩人在此處漫游。②水獺捕魚為食,常捕魚陳列于水邊,有如
陳物而祭,稱為祭魚,亦稱獺祭。
1.同樣寫早行,《早發漁浦潭》與《早發》相比,抒發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早發
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長。孤燈憐宿處,斜月厭新裝。
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清秋無限恨,殘菊過重陽。
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碉的一項是()
A.前四句寫詩人與漁人早起的行動驚擾了水邊宿禽。
B.五六句寫光線變化使視野更開闊,細節真實生動。
C.詩人取景于日常,用語平實質樸,風格清淡自然。
D.本詩于敘事中寫景,筆觸生動,堪稱“詩中有畫”。
3.“猿”是古詩詞中常見意象。下列詩句寫“猿”與其他三項寄寓情感不同的一項是()
A.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B.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C.猿愁魚踴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韓愈《湘中》)
D.前路不知何地別,千山萬壑暮猿吟。(徐禎卿《送蕭若愚》)
一、孟浩然《早發漁浦潭》【答案】
1.《早發漁浦潭》:描繪了早晨漁浦潭及作者江上早行所見景象,明朗開闊,活潑有生機,表達了詩人旅
途之閑淡悠然及對美麗江景的喜愛與置身自然的喜悅。
《早發》:描繪了清秋早晨郊野客棧及周邊的景象,凄清蕭瑟,荒蕪冷寂,表達了詩人羈旅的孤獨寂寞及
對家鄉的思念。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早發漁浦潭》這是一首舟行途中之作。作者以樂觀的情緒,欣賞途中的壯麗景色,展現出一片高朗開闊
的詩境與心境。開篇“東旭早光芒”,已構定全篇基調。舟行早發,隨著時間的推移,由熹微“早光”到
“日出氣象”,再到“晴景豁”,構成一段完整的過程,漸次展現出由靜而動的‘生態與由朦朧到開豁的
景象。結句點明“無悶”的心態,更以“晴景豁”照應開篇,在完整結構的同時,表現出詩人積極開朗的
精神風貌。
《早發》一詩,通過“星河”“孤燈”“斜月”“寒露”幾個意象,描寫了清秋早晨郊野客棧及周邊凄清
蕭瑟,荒蕪冷寂的景象,襯托作者羈旅的孤獨寂寞之情。“清秋無限恨,殘菊過重陽”,點明作者在本應
家人團聚的重陽佳節卻獨自遠行,從而表達詩人對家鄉的思念。整首詩抒發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
的思鄉之意。
2.A【解析】A.“詩人與漁人早起的行動驚擾了水邊宿禽”錯誤,根據“臥聞漁浦口”來看,應是詩人尚
在睡中,卻被船外水禽噪聒聲驚起。
3.A【解析】A.“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借啼不住的猿聲烘托行舟飛進,表達作者暢快和興
奮的心情;其余選項都是表達作者寂寞悲涼的感情。
【譯文1】
東方旭日早早露出光芒,沙洲上水鳥鬧鬧嚷嚷。
睡臥中聽說已到漁浦潭邊,槳兒隱隱地把水撥響。
太陽出來照耀得景象分明,才知道江面上如此寬廣。
美女們貪睡常愛晚起,撥開水沫照著倩影梳妝。
舟行只怕驚擾飲水的猿猴,不時見到水獺爬到岸上。
乘船而行自然沒有煩悶,更何況遇晴日景象開朗。
二、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節選)》與皎然《觀王右丞維滄洲圖歌(節選)》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節選)
杜甫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壯哉昆侖方壺①圖,掛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②水與銀河通,中有云氣隨飛龍。
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
觀王右丞維滄洲圖歌(節選)
皎然
滄洲誤是真,萋萋忽盈視。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颯然風至草不動,始悟丹青得如此。
滄洲說近三湘口,誰知卷得在君手。
披圖擁褐臨水時,脩然③不異滄洲叟。
[注]①方壺:神話中的東海神仙。這里泛指高山,并非實指。②赤岸:泛指江湖的岸。③偷(xiao)然:
自在超脫的樣子。
1.這是兩首題畫詩,但不盡相同,請結合詩句,分別從畫作的風格和詩人再現畫作的手法簡要分析其不同
之處。
2.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詩的前四句寫王宰不愿受時間的催迫而倉促作畫,十日五日才畫一水一石,極力贊揚王宰一絲不茍的
創作態度。
B.“尤工”兩句以對比高度評價王宰畫作在構圖布局等方面曠古未有的技巧,在尺幅畫面上繪出了萬里江
山的景象。
C.兩首詩都摹寫畫作。在王維的《滄洲圖》里,我們可見水中沙洲,萋萋春草,畫中人斂起衣裳,采摘水
中香草。
D.皎然的詩作中首句是全詩的樞紐,下面的詩句著力用墨,反復渲染,全詩呈現出脈絡清晰、結構完整嚴
密的特征。
二、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節選)》與皎然《觀王右丞維滄洲圖歌(節選)》【答案】
1.①畫風不同:王宰的畫作壯觀(壯闊、雄渾),由“壯哉昆侖方壺圖”可見;王維的畫作有遠離塵俗的
閑淡(恬淡、超然、淡遠),由尾句“脩然不異滄洲叟”可見。②杜詩側重于對畫作的直接(正面)描寫,
寫山從昆侖到方壺,寫水由洞庭、長江到日本東,夸張地表現出畫作氣象闊遠。③皎然詩側重于觀畫的感
受(想象、虛寫),詩歌通篇都是從觀者的主觀感受側面表現出畫作的傳神之處。
【解析】從畫作的風格看,杜甫詩中“壯哉昆侖方壺圖”,昆侖山高、壯美的,“與銀河通”“云氣隨飛
龍”處處體現出壯闊,雄偉之境。皎然詩中“脩然不異滄洲叟",參看注釋脩然是指自在超脫,遠離塵囂,
可得出超然閑適之境。
從表現畫作的手法看,杜甫詩中“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中有云氣隨飛龍”是直接或正面描
寫。皎然詩“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詩人欣賞王維畫作時,仿佛自己真到了滄州,斂起衣裳,采摘
水草,這都是詩人想象的。詩人通過想象以及主觀感受來表現畫作的生動傳神,精湛的技藝。
2.C【解析】C.“我們可見水中沙洲”錯誤。皎然詩中“滄州誤是真,萋萋忽盈視",由“誤”“忽”兩
字,可見詩句后邊的內容是想象,而不是眼前景。
【譯文1】
十天畫完一條河,五天畫完一塊石頭。他作畫不愿受時間的催促貿然從事,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后,才從容
不迫地將真跡留于人間。掛在高堂白壁上的昆侖方壺圖,山嶺峰巒,巍峨高聳,蔚為壯觀。圖中的江水以
洞庭湖的西部為源頭,一直綿延流向日本東部的海面,猶如一條銀絲帶,場面十分壯觀,岸邊的水勢非常
浩渺,縱目望去,好似天水相接,連為一體,與銀河相通。畫面上云霧迷漫,飄忽不定,云團飛動。在狂
風激流中,漁人正奮力駕船向岸邊駛去,山上的大樹被狂風吹得傾斜了。王宰的畫在構圖、布局等方面堪
稱天下第一。
三、(2022杭州二模)薛小林《皇恩浩蕩:漢代鄉里宴飲的政治維度》
基層民眾的宴飲活動,可以分為政治性、宗教性和生活性三種類型。政治性宴飲是由國家政權出于特
定目的而舉辦的宴飲活動。皇帝賜醯是庶民最重要的政治性宴飲。
漢代的皇帝在即位、立皇后、立太子、封禪、出現祥瑞及軍事勝利之時,往往大赦、賜爵并賜醺。所
謂“醯”,《說文》解為“王德布,大飲酒也”。賜醯的對象往往是“天下民”,以基層社區“里”為單
位進行賞賜,即“賜民百戶牛酒”。“大醯”就是在皇帝的恩賜下,天下百姓在自己居住的里落中舉行群
聚歡宴的活動。為什么漢代的皇帝會特別熱衷于賜醛呢?皇帝的統治除依賴軍隊和官僚系統之外,還需要
通過各種軟性的手段,塑造皇帝的形象,傳播皇權主義意識,使百姓崇拜皇帝、認同統治,心悅誠服地接
受被統治的地位,如此才可長治久安。在王朝的重要政治時刻,皇帝通過賜醯建造出奇異的“政治景觀”,
成千上萬的基層社區都持續好幾天暢飲皇帝賜予的“牛酒”,觥籌交錯、狂歡喜悅,感受著浩蕩皇恩。
皇帝的賜醺是對基層社會古老飲酒習俗的改造和利用,以此將國家權力的觸角延伸到基層社會。鄉飲酒
禮源于氏族時期的集體聚餐宴飲,貫穿其中的精神是對長老和賓客的尊敬。但是后來鄉飲酒禮趨于繁復瑣
細,成為社會上層維護宗法制度和貴族特權的手段。但是在庶民社會中,鄉飲酒禮的古義得到維系,基層
聚落仍然通過宴飲中的各種規矩、禮節和儀式,來強化社區里的尊老慈幼的觀念和以齒為尊的秩序。無論
是政治性的宴飲,還是其他宗教性、生活性的宴會,通過座次位置、菜肴數量、敬酒次序等規矩禮節以達
到確立和強化基層社會秩序的功能,是一以貫之的。
皇帝但凡“賜爵”必會伴隨著賜醯,兩者之所以相須而行,是由于皇帝意圖以宴飲的形式,將爵位體
現的“以爵位尊”的觀念灌輸到百姓的意識之中,并及時地以群聚宴飲中的各種規矩、儀式來確認賜爵之
后的新秩序,表明爵位政治身份的高低就是社會身份的尊卑。在大多數情況下,皇帝普遍賜爵給天下男子,
年齡越高者遇到皇帝賜爵的次數越多,”由于民爵賜予而產生的有爵者的爵位的等差,結果與齒位并不矛
盾而趨于一致了“。但以齒為尊的民間秩序是原生態的,皇權并沒有介入其中,所以不能體現皇權的存在
和影響。而在皇帝普遍賜爵大醯之后,以爵為尊成為基層社會秩序的構建原理,皇權的觸須遍布到基層社
會之中了。
宴飲也是地方官吏與鄉里百姓溝通的渠道和方式。基層官吏在休日應該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區,“設酒
肴,請鄰里”,這樣才是“從眾”的行為方式。與鄰里宴飲共樂,對于協調官民關系,塑造政權的親民形
象,自然有一定的幫助,所謂“酒禮之會,上下通焉,吏民相親“。當然,這種“上下通焉”的酒宴,大
概是邀請民眾中德高望重的父老,范圍有限,但目的是達到吏民相親,以取得民眾的支持。
此外,致仕(舊時指交還官職,即辭官)的官員,大多數都會回到自己的鄉里養老,宴請鄉里也是當時
的一般慣例。以一場宴飲互動作為鄉里對自己仕宦生涯支持的感謝,也作為自己重回鄉里的一個儀式,以
鞏固自己在鄉里的地位。漢代的致仕制度對保持鄉里社會的活力,維護鄉里的基層秩序都具有一定的意義。
當然,這些宴飲并不是常規的,而且也不會發生在沒有出官員的鄉里,意義是有限的。
(薛小林《皇恩浩蕩:漢代鄉里宴飲的政治維度》有刪改)
L皇帝賜醯和基層官員組織的宴飲有哪些不同?
2.下列關于文中“基層民眾的政治性宴飲”的相關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基層民眾的政治性宴飲通常在皇帝即位、封禪或軍事勝利等時候,由皇帝對百姓進行恩賜,使其在里落
中進行群聚性的宴飲活動,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圖。
B.賜醯作為基層民眾的政治性宴飲之一,可以用柔性的方式塑造皇帝的形象,加深百姓對于政權的認同,
在維護統治方面是軍隊和官僚系統的重要補充。
C.基層官吏每逢休日邀請鄰里中德高望重的父老參加宴飲活動,這種活動盡管人數有限,但有助于塑造政
權的親民形象,同時協調平日里緊張的官民關系。
D.大多數漢代官員致仕后回到鄉里,按照慣例舉行宴飲活動,借以向鄉里表示感謝,就能鞏固自己在鄉里
的地位,有效保持基層社會的活力。
3.下列說法不行金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漢天子在一些重要的政治時刻往往會賜醺,即要求天下百姓在自己居住的里落中舉行群聚歡宴的活動。
賜醯是庶民最重要的政治性宴飲活動。
B.鄉飲酒禮受皇權改造和利用的影響,宴飲過程中的規矩、禮節和儀式變得更加繁瑣,成為了上層社會維
護宗法制度和貴族特權的重要手段。
C.皇帝大費周章建構以爵為尊的社會秩序,來取代原生的以齒為尊的社會秩序,很多時候改變了百姓間的
尊卑地位,體現出皇權的存在和影響。
D.無論是賜醺還是基層官員組織宴飲,百姓都能與鄰里宴飲共樂,這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簡單,而是有助于
協調官民關系,塑造政權親民形象的政治手段。
三、(2022杭州二模)薛小林《皇恩浩蕩:漢代鄉里宴飲的政治維度》【答案】
1.①對象不同:前者是天下百姓,后者是鄉里德高望重的父老。
②時機不同:前者只在國家重大政治時刻舉行,后者休日或致仕后舉行。
③效果不同:前者有利于增強百姓對皇帝的認同,后者有利于增強百姓對官員的認同。
【解析】結合“賜醺的對象往往是‘天下民'”分析,皇帝賜醺的宴飲對象為天下百姓。
結合“這種‘上下通焉’的酒宴,大概是邀請民眾中德高望重的父老”分析,基層官員組織的宴飲的對象
為民眾中德高望重的父老。
結合“漢代的皇帝在即位、立皇后、立太子、封禪、出現祥瑞及軍事勝利之時,往往大赦、賜爵并賜醺”
分析,皇帝賜醺的宴飲一般在國家重大政治時刻舉行。
結合“基層官吏在休日應該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區”“致仕(舊時指交還官職,即辭官)的官員,大多數都會
回到自己的鄉里養老,宴請鄉里也是當時的一般慣例”等分析,基層官員組織的宴飲一般在休日或致仕后
舉行。
結合“需要通過各種軟性的手段,塑造皇帝的形象,傳播皇權主義意識,使百姓崇拜皇帝、認同統治,心
悅誠服地接受被統治的地位,如此才可長治久安”分析,皇帝賜醺的宴飲一般有利于塑造皇帝的形象,傳
播皇權主義意識,使百姓崇拜皇帝、認同統治,心悅誠服地接受被統治的地位。
結合“但目的是達到吏民相親,以取得民眾的支持”“以鞏固自己在鄉里的地位”等分析,基層官員組織
的宴飲利于取得民眾的支持,增強百姓對官員的認同。
2.B【解析】A.“基層民眾的政治性宴飲……由皇帝對百姓進行恩賜”錯誤,文章倒數第二段說“宴飲也是
地方官吏與鄉里百姓溝通的渠道和方式……對于協調官民關系,塑造政權的親民形象”,不僅僅是皇帝,
還有地方官吏。
C.“每逢休日”錯誤,結合“基層官吏在休日應該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區”分析,是在休息日回去邀請,不
是每逢休日就必須回去;”邀請鄰里中……”錯誤,倒數第二段說的是“大概是邀請民眾中……”,文中
只是猜測,且“民眾”范圍大于“鄰里”。
D.“就能鞏固自己在鄉里的地位,有效保持基層社會的活力”錯誤,絕對化。結合“以一場宴飲互動作為
鄉里對自己仕宦生涯支持的感謝……漢代的致仕制度對保持鄉里社會的活力,維護鄉里的基層秩序都具有
一定的意義”分析,原文意思是能達到“以鞏固自己在鄉里的地位,有效保持鄉里社會的活力”的目的,
并不是說一定就能達到這個目的的。
3.C【解析】C.“取代”錯誤。結合“皇帝普遍賜爵給天下男子,年齡越高者遇到皇帝賜爵的次數越多,
'由于民爵賜予而產生的有爵者的爵位的等差,結果與齒位并不矛盾而趨于一致了分析,文中二者趨
于一致,并非“取代”。
四、韋莊《含山店夢覺作》與郭震《宿漁家》
含山店夢覺作
[唐]韋莊
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閑揮袂客天涯。
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
宿漁家
[宋]郭震
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
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隨船送到家。
[注]①韋莊(約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人(今陜西西安東南)人。曾流離吳越等地。②郭震:字
希聲,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詳。
1.兩首詩都寫到“燈前”,這兩處“燈前”各自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6分)
2.韋莊在詩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現感情的?請簡要分析。(5分)
四、韋莊《含山店夢覺作》與郭震《宿漁家》【答案】
1.雖然兩首詩都寫到“燈前”,但是,這兩處“燈前”所表達的詩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韋詩的“燈前”透
露出詩人的孤獨與無奈。郭詩的“燈前笑說”描寫了漁人待客的熱情,主客之間無拘無束、愉快交談的生
活情象,從而引出了下文漁人笑說的內容,用平易樸素的語言表達出艱辛人生中的詩意美。
【解析】解答此題,要注意到,雖然題目只是問的兩個“燈前”所表達的不同意思,答題時必須緊扣這個
基調。
2.韋莊在詩中用虛實相生的方法來表現自己的感情。詩的首聯先寫“實”,寫自己“等閑揮袂”“別家”
“客天涯”的豪邁和瀟灑;詩的第二聯寫“虛”,虛寫自己的“燈前一覺”所做的夢。這“夢”是“江南
夢”,即思家夢。詩人將離家的苦悶轉入到夢境,以此寄寓自己現實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
用“山月斜”映襯自己的“惆悵”和孤獨,“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詩人的感傷表露無遺。
【解析】解答此題,要學會運用一些賞析詩詞的術語來概括,比如,對抒情詩,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觸景生情、融情于景等;對說理詩,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等。其他還有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等。
【譯詩1】常常在外漂泊流離,習慣了離別家鄉親人;隨意地揮一揮衣袖,就遠走做客他鄉。
孤燈之下,一覺醒來,仿佛剛才睡夢中回到了江南;心情惆悵,起身出屋,看見一輪明月,已經斜掛山頂。
【譯詩2]世代在海邊生活,幾間小屋上面覆蓋著雪白的蘆花。
白天在海上捕魚雖然辛苦,但晚上歸來,有青天明月、大海濤聲伴送到家,真是開心愜意。
五、(唐)竇鞏《早秋江行》與(宋)晏殊《訴衷情》
早秋江行
(唐)竇鞏
回望溫城遠,西風吹荻花。暮潮江勢闊,秋雨雁行斜。
多醉渾無夢,頻愁欲到家。漸驚云樹轉,數點是晨鴉。
訴衷情
(宋)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盲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1.結合詩句比較兩首詩寫景藝術的差異。
2.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無確的一項是()
A.竇詩首句照應標題,點明此詩為早秋時節沿江而行時對所見景物有感而發。
B.晏詞中,上片的“天氣欲重陽”和下片的“憑高”相照應,尾句點出主題。
C.兩詩均借助“雁”這一意象,表達抒情主人公離別時的不舍和羈旅的愁苦。
D.兩詩都注重煉字,通過“回望”“驚”和“目斷”等動詞傳達主人公心境。
五、(唐)竇鞏《早秋江行》與(宋)晏殊《訴衷情》【答案】
1.①意象選擇上,竇詩選擇“荻花”“暮潮”“晨鴉”等冷色調意象,氛圍冷清;晏詞選取“芙蓉”“金
菊”“紅樹”等暖色調意象,色彩鮮明。
②寫景順序上,竇詩由暮到晨,按時間順序描摹秋景;晏詞則重空間順序,上片由近及遠,下片近觀、遠
視、仰望相結合。
③表現手法上,竇詞側重白描手法;晏詞則巧用擬人、比喻修辭手法,多感官描寫。
【解析】由題干可知,這是針對“寫景藝術”設題,主要從意象選擇、寫景順序、寫景技巧等方面分析。
從意象選擇來看,竇鞏《早秋江行》寫“荻花”“潮”“雨”“雁”“鴉”,“荻花”是西風吹拂,“潮”
是暮時之潮,“雨”是秋天之雨,“鴉”是清晨之鴉,景象色調清冷;晏殊《訴衷情》寫“芙蓉”“金菊”“紅
樹”“碧天”等景物,芙蓉黃菊斗艷,樹木紅黃相間,景象色調鮮明奪目。
從寫景順序來看,竇鞏詩歌中,從“暮潮”到“晨鴉”,按照時間順序寫景;晏殊詩歌從“芙蓉金菊”到
“遠村”“紅樹相間”,這是由近及遠,下片中“流水”到“碧天”到“鴻雁”,有近觀,有遠望,有仰
視。
從寫景手法來看,竇鞏詩歌對“荻花”“暮潮”“秋雨”等景象的描寫不加修飾,使用白描。晏殊詩歌中
寫“芙蓉金菊”“斗”,這是擬人,寫“遠村秋色”“如畫”,這是使用比喻;“馨香”是嗅覺,“紅樹
間疏黃”是視覺,使用多種感官。
2.C【解析】C.“兩詩……表達抒情主人公離別時的不舍”錯誤,這兩首詩歌都是抒寫羈旅的愁苦,如第
一首的“頻愁”,如第二首的“路茫茫”,并沒有抒發離別時的不舍。
【譯詩2】在節氣接近重陽的時侯,芙蓉和金菊爭芳斗妍。遠處的鄉村,秋色如畫中一般美麗,樹林間從濃
密的紅葉中透出稀疏的黃色.真是鮮亮可愛。
中原地區,秋雨少,秋水無波,清澈明凈;天高氣爽,萬里無云,平原仰視,上天寬闊沒有邊際,前
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遠望,看到鴻雁飛來,引起頭腦中無限的思念。
六、《隨園詩話卷三》與《隨園詩話卷七》
[甲]
夫用兵,危事也;而趙括易言之,此其所以敗也。夫詩,難事也;而豁達李老易言之,此其所以陋也。
唐子西云:”詩初成時,未見可管處,姑置之。明日取讀,則瑕疵百出,乃反復改正之。如此數四,方敢
示人。”此數言,可謂知其難而深遭之者也。然有天機一到,斷不可改者。余《續詩品》有云:“知一重
非,進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鑄而定。”
——摘自《隨園詩話卷三》
[乙]
陸餓日:“凡人作詩,一題到手,必有一種供給應付之語,老生常談,不召自來。若作家,必如謝絕
泛交,盡行麾去;然后心精獨運,自出新裁。及其成后,又必渾成精當,無斧鑿痕,方稱合作。”余見史
稱盂浩然苦吟,眉毫脫盡;王維構思,走入醋甕;可謂難矣。今讀其詩,從容和雅,如天衣無縫。深入淺
出,方臻此境。唐人有句云:“苦吟僧入定,得句將成功。”
一一摘自《隨園詩話卷七》
1.[乙]文中引用陸^的話比較了“凡人作詩”和“作家作詩”的區別。請用自己的語言對比加以概括:
凡人作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作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兩段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2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試題及解答
- 模擬合同藝人簽約協議模板
- 員工忠誠協議書范本
- 商品灰混凝土購合同協議
- 員工餐協議書范本
- 商城合作協議書范本
- 武清家具運輸合同協議
- 售樓部正規合同協議
- 和國企合作合同協議
- 員工老板工作協議合同
- 2025年消防設施操作員(監控類)考試復習重點題(附答案)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政治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應急管理普法知識競賽參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題)
- 鄰水現代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鄰水國有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2025年公開考試招聘工作人員(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配電房防火安全施工技術措施
- 地鐵乘客滿意度影響因素組態效應分析:出行鏈視角研究
- 數學三角形的高、中線、角平分線教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數學下冊
- 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SF-36-含評分細則)
- 中國古建筑文化與鑒賞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清華大學
- 30題紀檢監察位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