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凱海棠春天A區項目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初步設計)專篇_第1頁
金凱海棠春天A區項目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初步設計)專篇_第2頁
金凱海棠春天A區項目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初步設計)專篇_第3頁
金凱海棠春天A區項目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初步設計)專篇_第4頁
金凱海棠春天A區項目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初步設計)專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凱海棠春天A區項目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初步設計)專篇目錄TOC\o"1-2"\h\z\u1、設計依據 頁3、建筑專業3.1節能設計說明一、建筑設計(1)建筑群的規劃布局、建筑物的平面布置與立面、剖面設計與自然通風的情況;[4.1.1]根據總體布局,結合場地特點,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滿足各單體建筑的使用功能,確定每幢建筑的平面形式。戶型平面設計中合理組織套內功能空間。做到動靜分區,潔污分區,合理處理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就餐空間與居寢空間、居寢空間與工作空間、便浴空間與盥洗洗滌空間的關系。各功能空間均具有適宜的尺度,避免了房間形態上的比例失調。室內交通組織短捷,不穿行主要功能空間,符合人的生活行為規律。大部分戶型做到了“明廚、明衛、明臥、明廳”的“四明”格局。每戶兩間居住空間和客廳朝向主要景觀。臥室設置低窗臺大玻璃(內加防護欄桿),起居室至陽臺為落地玻璃門,從而擴展了廳內的景觀視野,提高了舒適度。(2)建筑物的主要朝向及體形系數;[4.1.2、4.1.3]本項目朝向為正北。(3)外窗可開啟面積(含陽臺門面積)與外窗所在房間地板軸線面積比,每套住宅的通風開口面積與地板軸線面積比情況;[4.1.4]外窗可開啟面積(含陽臺門面積)與外窗所在房間地板軸線面積比均大于8%,每套住宅的通風開口面積與地板軸線面積比均大于5%。(4)空調器(機組)室外機布置情況,空調器(機組)室外機置于凹槽時說明凹槽的凈寬度及自風機出風口起算凹槽的深度;空調器(機組)室外機間的排風口相對時說明其水平間距;室外機采用的遮擋或裝飾;室外機安裝采取的減振措施;[4.1.5]本項目預留空調機位,室外空調機位的安裝符合安全可靠,有利于通風換熱的原則。在建筑外立面豎向凹槽內布置室外機時,凹槽寬度不小于2.5m,室外機置于凹槽深度不大于4.2m。空調室外機的排風口相對時水平間距大于4m。(5)建筑物的外墻采用自保溫系統時,自保溫填充墻及熱橋保溫隔熱構造情況。[4.1.6]本項目采用外墻外保溫系統。二、圍護結構熱工設計(1)不透明圍護結構各部位保溫材料熱工參數[4.2.1、4.2.2、4.2.4(3)、4.2.14]不透明圍護結構部位主要節能材料厚度(mm)干密度(kg/m3)導熱系數(W/(m.K))導熱系數修正系數燃燒性能等級其它參數屋面難燃型擠塑聚苯板80350.031.2B1壓縮強度≥150KPa(上人屋面及地面≥250KPa)外墻保溫纖維增強改性發泡水泥保溫板401800.0551.25A抗壓強度≥0.70,抗拉強度≥0.12外墻砌體普通燒結頁巖空心磚砌體2008000.541.00A外壁厚≥25mm,強度等級不低于MU5.0Mpa,孔洞數>12,寬度方向孔洞排數≥5架空樓板巖棉板(垂直纖維)501000.0481.30A壓縮強度≥80KPa,抗拉強度≥100KPa,憎水率≥98%,酸度系數≥1.8地面難燃型擠塑聚苯板50350.031.2B1壓縮強度≥150KPa(上人屋面及地面≥250KPa)分戶樓板或功能轉換處樓板全輕混凝土451151~12500.311.2A強度等級不低于LC15級備注:其他要求列中填寫除前面各列內容以外的主要參數,如抗壓強度、砌體孔洞數、孔排數、壁厚要求、憎水性、質量吸水率、酸度系數等。(2)透明圍護結構材料熱工參數[4.2.1、4.2.4(1)、4.2.8、4.2.9、4.2.10]透明圍護結構類型窗框型材規格玻璃品種規格傳熱系數W/(m2·K)太陽得熱系數可見光透射比氣密性等級外窗多腔塑料型材(窗框窗洞面積比25%)(6透明+12A+6透明)2.600.750.716(3)說明建筑各朝向外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窗墻比滿足《標準》要求的設計情況;[4.2.3、4.2.4(2)、4.2.5]樓棟窗墻比均滿足外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窗墻比滿足《標準》要求。(4)外窗(包括幕墻)遮陽設置情況,設置正面活動外遮陽的外窗傳熱系數修正系數取值;[4.2.6]本項目主要推拉外門窗有陽臺等自遮陽措施,無活動外遮陽設置。(5)樓梯間、走廊、電梯間的外窗開啟情況;[4.2.7]本項目樓梯間、走廊、電梯間的外窗具有可開啟外窗。(6)屋頂天窗面積與房間地板軸線面積比值;[4.2.9]本項目屋頂無天窗。(7)外墻外飾面層采用建筑反射隔熱涂料時說明其性能指標和修正系數β1取值;[4.2.11]本項目外墻外飾面層沒有采用建筑反射隔熱涂料。(8)平屋面采用種植屋面時說明覆土種植面積與平屋頂面積的比值、構造、種植土類型和厚度及種植屋面當量熱阻取值;[4.2.12]本項目無種植屋面。(9)多功能建筑的不同功能空間的隔墻及樓板傳熱系數取值標準[4.2.13]本項目隔墻采用普通燒結頁巖空心磚砌體,傳熱系數為1.55。(10)建筑外墻和屋面的熱橋部位,供暖、空調房間與土壤直接接觸的地面和供暖、空調地下室(半地下室)與土壤直接接觸的外墻防結露設計的措施;[4.2.14、4.2.15]本項目外墻均采用外保溫構造,外墻采用纖維增強改性發泡水泥保溫板+普通燒結頁巖空心磚砌體。屋面采用難燃型擠塑聚苯板保溫。地面采用難燃型擠塑聚苯板保溫,架空樓板采用巖棉板(垂直纖維)。滿足《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居住建筑節能65%(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50-071-2016)第4.2.15條規定,屋面部位不會發生結露。(11)每個供暖空調空間滿足供暖和空調季節新風量要求的方式,設置新風口時其凈面積與該空間的地板軸線面積比值;[4.3.5]本項目1#~5#無需設置新風口,6#~8#的能耗房間均設置自然通風口。三、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5.0.1、5.0.2]簡要說明項目各樓棟外墻、屋面、底部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分戶墻(含樓梯間隔墻、外走廊隔墻、功能轉換隔墻)、分戶樓板、功能轉換樓板傳熱系數、供暖、空調房間與土壤直接接觸的地面和供暖、空調地下室(半地下室)與土壤直接接觸的外墻熱阻值、外窗傳熱系數、屋頂天窗、朝向窗墻面積比是否達到權衡判斷基本要求,各樓棟權衡計算結果以表格形式列出。本項目所有樓棟圍護結構各項指標均滿足權衡判斷基本要求,權衡判斷計算結果見下表:樓棟設計建筑計算(kWh/m2)參照建筑指標限值(kWh/m2)1#32.5532.782#32.5532.783#32.5532.784#32.5532.785#32.5532.786#32.5532.787#32.5532.788#32.5532.78四、安全設計[4.1.7、1.0.7](1)各保溫系統保溫材料、防護層材料、填縫材料、飾面材料名稱、厚度及其燃燒性能等級,外墻上門窗的耐火完整性(有要求時應說明);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的防火封堵措施及防火封堵材料名稱、厚度及其燃燒性能等級;屋面保溫材料:屋面采用難燃型擠塑聚苯板80厚,施工厚度100厚,難燃型擠塑聚苯板燃燒性能為B1級。外墻外保溫材料:外墻砌體采用纖維增強改性發泡水泥保溫板+普通燒結頁巖空心磚砌體。纖維增強改性發泡水泥保溫板燃燒性能為A級,普通燒結頁巖空心磚砌體燃燒性能為A級。架空樓板構造安全措施:巖棉板(垂直纖維)粘結面積為滿粘,采用耐堿玻纖網格布/12.7×12.7Φ0.9熱鍍鋅鋼絲網復合錨固件固定,錨固件每平米不少于6個,錨固在混凝土基層的厚度不小于25mm。地面保溫材料:地面采用難燃型擠塑聚苯板50厚。注:依據倒置式屋面應用技術規程JGJ230-2010,屋面保溫材料的施工厚度應增厚計算厚度的25%。以上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均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版)。(2)防火隔離帶設置部位、材料與厚度、粘貼與錨固要求,加強網規格及設置要求,屋面防火隔離的防水設計;本項目無需設計防火隔離帶。(3)各保溫系統對基層性能的要求,保溫材料的粘貼方式、粘貼面積;外墻外保溫系統中,普通燒結頁巖空心磚砌體強度等級為5.0,外墻保溫材料纖維增強改性發泡水泥保溫板粘結面積不少于60%,錨固數量不少6顆/每平米。錨固深度不小于25mm;架空樓板構造安全措施:巖棉板(垂直纖維)粘結面積為滿粘,采用耐堿玻纖網格布/12.7×12.7Φ0.9熱鍍鋅鋼絲網復合錨固件固定,錨固件每平米不少于6個,錨固在混凝土基層的厚度不小于25mm。(4)各保溫系統加強網類型及設置要求(普通部位與特殊部位的抗裂、防沖擊加強措施);外墻外保溫系統中,建筑物首層、易受沖擊或碰撞部位墻面抹面層內鋪設雙層耐堿玻纖網。架空樓板保溫材料:采用耐堿玻纖網格布/12.7×12.7Φ0.9熱鍍鋅鋼絲網復合錨固件固定。(5)各保溫系統保溫材料的錨固要求(普通部位與特殊部位設置要求、根據基層材料不同說明錨栓的規格和有效錨固深度);外墻外保溫系統中,纖維增強改性發泡水泥保溫板錨固數量不少6顆/每平米。錨固深度不小于25mm;架空樓板構造安全措施:巖棉板(垂直纖維)粘結面積為滿粘,采用耐堿玻纖網格布/12.7×12.7Φ0.9熱鍍鋅鋼絲網復合錨固件固定,錨固件每平米不少于6個,錨固在混凝土基層的厚度不小于25mm。(6)外墻外保溫系統變形縫設置要求,填縫與密封材料類型;變形縫處應填充聚乙烯泡沫塑料條,填塞深度應大于縫寬3倍,且不小于100,單不宜超過250;縫口設置變形縫蓋縫,蓋板宜采用鋁板或不銹鋼板。(7)外墻外保溫系統托架設置要求,托架的材料、規格與錨固要求;保溫系統下端設置鋁合金托架,勒腳部位托架離散水坡頂高度不應小于20mm,且應滿足建筑結構沉降而不導致外保溫系統損壞的要求。坡屋面保溫系統的防滑措施(相關標準有要求時應說明);坡屋面應設置鋼筋網,并且保溫板應用膠粘劑粘貼,防止板材滑落。(9)標準要求的外墻外保溫系統和外門窗抗風壓性能計算值、標準最小值及設計值,玻璃的安全性能(類型、厚度與最大單塊面積);外門窗抗風壓性能為4級。五、專項論證說明[1.0.5](1)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時的論證內容與論證結論;本項目無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2)建筑高度超過150m的論證內容與論證結論。本項目建筑高度小于150m。3.2綠色建筑設計說明一、節地與場地規劃選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凤城市| 丹江口市| 三台县| 潍坊市| 桓仁| 蕲春县| 双江| 沂源县| 东丰县| 吉首市| 扶余县| 伊宁市| 台州市| 富顺县| 雷波县| 民丰县| 扶余县| 上犹县| 宣汉县| 靖远县| 吉林省| 项城市| 合江县| 建始县| 丰都县| 云龙县| 酉阳| 河曲县| 高唐县| 扶绥县| 炉霍县| 三原县| 蒲城县| 犍为县| 巴南区| 兴安县| 梅州市| 东源县| 寻乌县|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