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髖、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護理1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護理概念術前準備術后護理措施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2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髖關節置換術概念人工髖關節置換是指由傷病引起的髖關節功能障礙而采用人工設計的假體替代材料植入體內以改善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的外科介入的方法。膝關節置換術概念人工膝關節置換是指由傷病引起的膝關節功能障礙而采用人工設計的假體替代材料植入體內以改善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的外科介入的方法。3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髖關節假體膝關節假體4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全膝關節置換術后5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髖關節置換術后全髖關節置換術后6整理課件手術適應癥髖關節手術適應癥原發性或繼發性骨關節炎髖關節發育不良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頸囊內骨折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創傷性骨關節炎某些類型的骨腫瘤某些類型的髖部骨折1、關節炎保守治療不能緩解的嚴重疼痛。
2、X線片顯示關節間隙消失并有關節不穩。
3、固定的或漸進畸形加重膝關節手術適應癥7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髖關節手術禁忌癥各種炎癥神經性病變髖部肌力缺乏骨骼發育未成熟者未控制的重要臟器疾病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有困難者病理性肥胖下肢嚴重的血管性疾病髖關節周圍皮膚缺失膝關節手術禁忌癥1、膝關節化膿性感染。
2、伸膝裝置無力。
3、無痛性膝關節病。8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自愿接受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身體狀態良好,如果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疾患,要經過系統的內科治療,病情平穩方可手術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病情尚穩定。血沉和C反響蛋白等指標的檢測,是評價病情是否穩定的較好標志停服非甾體類藥物,如阿斯匹林,芬必得,扶他林,戴芬,英太青等,以防止術中、術后出血或腎功能影響全身隱匿性感染病灶,例齲齒、中耳炎,鼻竇炎等需要及時治療。髖、膝關節患者術前條件9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術前評估、服藥史、疾病史各系統功能、營養狀態、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血管超聲檢查術前用藥:鎮靜劑、抗生素、激素、低分子肝素鈉心理護理皮膚準備:功能鍛煉助步器應用便器的使用
髖、膝關節術前護理10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術前晚準備:禁食禁飲,促進休息和睡眠,個人衛生術日晨準備:測量生命體征,備皮,更衣,除去一切飾物、假牙,排空膀胱髖、膝關節術前護理11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術后護理措施生命體征的監測出院健康宣教體位護理疼痛護理引流管護理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功能鍛煉12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
-----生命體征的監測
持續心電監護24h全麻病人吸氧嚴密觀察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變化觀察并記錄切口滲血情況觀察患肢末梢血供、皮色皮溫、感覺運動,足背動脈搏動及腫脹等情況13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
------體位護理髖關節置換術后體位平臥位時,患肢置中立、外展位,術后患肢置于髖關節外展10~30度、屈曲10~15度中立位,術后患肢膝關節下墊一軟枕防患肢過度屈曲和伸直;患肢穿“丁〞字鞋或抗外旋石膏固定,防止患肢外旋;雙腿間放一楔型軟枕,防患肢內收。同時忌雙腿交叉和盤腿的動作,以防人工假體脫位。翻身時要保持髖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線上,防止髖關節內收、內旋。體位14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
-----體位護理平臥位時,腘窩處置一海綿墊,保持膝關節屈曲10-15度。術后一天內,應平臥,術后6小時內不宜用枕頭。術后一天以后,可取半臥位,但床頭抬高不宜超過30度,以防止髖關節向后脫位。
無特殊體位要求髖關節置換術后體位膝關節置換術后體位15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
-----體位護理術后一周,可取床頭抬高45度-60度的臥位,但不宜超過90度。術后二周內,以平臥為主,禁止側臥位。術后二周以后,允許向健側側臥,但兩下肢之間放置枕頭,保持兩肢外展位。術后三月以后,允許向患側側臥位。
無特殊體位要求髖關節置換術后體位膝關節置換術后體位16整理課件全髖、膝關節置換術護理
-----體位護理髖關節置換術后體位患者使用便器時,切忌屈髖,應將骨盆整個托起,防止脫位根據醫囑,術后3-4天,病人下床活動,并學會正確使用助步器。適用于初期的行走訓練,為使用拐杖或手杖作準備A助步器向前移動后B邁出健肢,再移動患肢跟進膝關節置換術后體位
無特殊體位要求17整理課件髖、膝關節置換術后護理
----疼痛護理
人工髖、膝關節置換術對機體的創傷較大,在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即感到切口疼痛,并可持續72小時甚至更長。有效解除病人疼痛,可保證睡眠和良好的心里狀態。常使用鎮靜劑或止痛劑。18整理課件髖、膝關節置換術后護理
----傷口負壓引流管護理
傷口置負壓引流管的目的是吸出人工關節周圍殘留積血,以減少傷口內血腫形成,減少感染時機。護理時應注意:①保持引流管的負壓狀態和引流通暢。②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正常50~250ml/d,色淡紅,假設引流液≥300ml/d,色鮮紅,應及時處理。③引流管的位置應低于切口位置30cm,以防傷口逆行感染。④24h引流液<50ml時,可拔出引流管。19整理課件髖、膝關節術后護理
-------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1〕局部感染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感染多發生于術后早期。預防感染的關鍵是加強手術前后各個環節的護理。提高病人機體抵抗力:肥胖、糖尿病、飲酒、類風濕、應用過量激素、住院時間長的病人易發生感染。術前協助病人積極治療慢性病。指導其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的飲食。合理使用抗生素。術后充分引流,以免局部血液瘀滯引起感染。注意觀察局部有無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癥表現,術后體溫持續升高,尤其是術后3天后疼痛加劇,應考慮為急性感染。術后其他部位的感染可增加人工假體感染的時機,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都應積極預防和處理。20整理課件髖、膝關節術后護理
-----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2〕深靜脈血栓〔DVT〕和肺栓塞①DVT的觀察和護理措施:DVT多發生在術后1~4天,大局部病癥較輕,少數病人可有疼痛,小腿腫脹、低熱,容易被手術創傷性反響或傷口疼痛所掩蓋。常見的護理措施有:術后早期進行踝、膝關節的主、被動屈伸動作以及早期下地活動;靜脈輸液宜在上肢為佳,一般不使用止血藥物。肺栓塞觀察和護理措施:DVT繼發肺栓塞是該手術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多發生在術后2~3周,突發胸悶、劇烈胸痛、紫紺、脈速,咯血,動脈血氣分析提示低氧血癥,應考慮為肺栓塞。一旦發生,應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同時報告醫生,配合醫生給予氣管插管或切開,大劑量抗凝或溶栓治療。術后鼓勵病人進行深呼吸、多咳嗽可以有效預防肺栓塞的發生。21整理課件髖、膝關節術后護理
-----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3〕預防髖關節脫位的護理措施術前指導病人進行功能鍛煉,防止髖部肌肉萎縮。術后正確搬運病人。術后防止過度內收屈髖,穿矯正鞋保持外展中立位。重視康復訓練指導:囑咐病人不可過早負重,術后6周內屈髖不超過90°,并防止屈曲內旋動作等內容。22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根據身體恢復狀況分階段進行〔一〕住院期間的康復訓練1.術后第1-3天,以促進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為主的康復措施,到達根本消除肢體腫脹,各組肌群能協調舒縮。方法〔術后第1-3天〕屈伸踝關節5-10次/h,每一動作持續3秒23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轉動踝關節3-4次/d,每次重復5遍24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健側伸屈髖膝一組/2h、30次/組,每次持續10秒。25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2.術后第4-7天此期病人已可進食,體力漸恢復訓練以增強肌力、恢復髖關節活動為目的方法〔術后第4-7天〕每天3-4次,每次10遍重復練習26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伸髖、膝27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臀部收縮28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髖外展29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髖外展股四頭肌收縮30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直腿抬高31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髖后伸32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3.術后第8-14天此期以增加關節活動度髖關節主動屈曲達900為目的。方法〔術后第8-14天〕下地練習術側與骨盆平行移動下坐練習屈髖<90度,高椅子站立練習患側在前、健側在后站立抬腿扶手站立患肢抬高、以上每項3-4次/天站立后伸練習每天3-4次,每次2-3遍33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將步行器放在手術側的腿旁,向床邊移動身體將手術腿移到床下,防止手術髖外旋健腿順勢移到床下,將身體轉正,扶步行器站立
34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35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術后15-21天此期由助行器過渡到扶腋杖方法〔15-21天〕助行器→雙側腋杖站立穩步后,可扶助行器待重心穩定,改用腋杖3-4次/天、5-20分鐘/次術后第21天以后第三周扶雙腋杖第六周扶單腋杖第九周棄拐行走36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二〕出院康復訓練以站立及行走練習為主1.由助行器改為雙腋拐行走時間:術后第14-21天非骨水泥全髖置換適當延長時間方法:雙拐前移1足距離↓重心越過雙拐連線↓健側前移越過雙拐連線
20-30cm如此交替進行37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2.繼續站立抬腿及后伸練習方法患側在前、健側在后扶手患肢向前抬起〔屈髖屈膝〕及向后抬起3.上下樓練習大局部患者術后第21天可以練習方法:上樓梯時健腿先邁上臺階,再將術側跨上下樓梯時先將雙拐移到下臺階,再將術側邁下臺階,最后健側邁下臺階38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三〕家庭用品的準備樓梯扶手帶扶手坐椅坐椅墊腳凳洗手間準備可靠的扶手及椅子39整理課件髖關節術后康復訓練及本卷須知〔四〕康復訓練過程中本卷須知端坐屈髖<90°6周內不要開車防止劇烈運動及摔倒平臥屈髖屈膝禁二郎腿、兩腿交叉禁坐矮凳〔72cm〕禁髖外旋禁從高處跳下40整理課件膝關節置換術后功能鍛煉功能鍛煉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的患者,必須進行康復訓練,這是由膝關節的解剖結構所決定的,而且康復訓練的效果直接影響患者膝關節的功能。但在出現高燒、傷口嚴重出血、肢體嚴重腫脹,有血栓形成時,不能進行康復訓練。
1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1~3天):
患者疼痛較重一般不主張活動關節,可以抬高患肢,盡可能地主動伸屈踝關節和趾間關節,開始進行股四頭肌等肌肉收縮訓練,每小時進行3~5分鐘。促進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41整理課件膝關節置換術后功能鍛煉2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4~14天):
患者的疼痛已明顯減輕,此時,康復鍛練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膝關節的活動,膝關節屈伸活動范圍應到達0o~90o。以上。必要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被動運動。有條件時,在醫生的指導下借助膝關節連續被動活動器(Continue
Passive
Machine
,CPM機)進行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建議使用CPM機的方法:術后第4天開始每天連續使用6~12小時,開始伸屈范圍在0o~45o。以后每天,伸屈范圍增加10o,出院時應到達95o以上。CPM訓練強度和頻率可逐漸增加。對早期迅速恢復關節功能有很大的幫助。但對不使用CPM機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床上膝關節的屈伸活動;床邊膝關節的屈伸鍛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辦公室裝修協議書
- 租用辦學協議書
- 職工勞動協議書
- 負債歸屬協議書
- 手機店入股合同協議書
- 自考保過協議書
- 夫妻按揭房約定協議書
- 股票賬戶協議書
- 簽訂工資協議書
- 賠償修車協議書
- 國家開放大學《財務管理#》形考任務1參考答案
- 產程中人文關懷精選課件
- 人力資源工作時間節點表
- 2021年高考地理真題試卷(廣東卷)含答案
- 19QAKE質量保證關鍵要素(Quality Assurance Key Elements)稽核手冊
- 下土地嶺滑坡穩定性分析及風險計算
- 【小升初】北師大版2022-2023學年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六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一)含解析
- 水文專業有償服務收費管理試行辦法(附收費標準)(共42頁)
- 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 課件(19張幻燈片)
- 肺癌患者護理查房--ppt課件
-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管理辦法》(2015年4月1日起實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