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爭鋒 全市一等獎_第1頁
美蘇爭鋒 全市一等獎_第2頁
美蘇爭鋒 全市一等獎_第3頁
美蘇爭鋒 全市一等獎_第4頁
美蘇爭鋒 全市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2006.12LYM2◆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國際舞臺上的各種政治力量(國家、集團)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所形成的一種結構狀態。如近代國際格局主要是以英國為霸主的歐洲中心格局。◆本專題主要概述二戰以來國際格局的演變階段:①二戰后初期,形成美蘇兩極格局;②20世紀50年代后期起,逐步出現多極化趨勢: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國、西歐、日本三足鼎立局面;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開始興起。③20世紀80、90年代,兩極格局結束,多極化趨勢加強。導

第一課美蘇爭鋒2006.12LYM4新課標要求:

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本課重難點:

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2006.12LYM5美蘇一、兩極對峙(“冷戰”)格局的形成知1、歷史背景:(1)雅爾塔體制勾畫出戰后世界兩極格局基本輪廓(2)二戰結束后,美蘇兩國在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劇(根本原因)(3)二戰后,美蘇兩國勢均力敵美國:經濟軍事大國蘇聯:政治軍事大國(蘇聯成為美國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國家利益沖突)

“戰時,要保持團結并不太難,

因為有一個打敗共同敵人的目標,

這一點誰都清楚。艱難的工作在戰后,那時,各種不同的利害關系往往會使同盟分裂。”(斯大林·1945于雅爾塔)2006.12LYM6美蘇2、“冷戰”對峙的形成過程:(1)丘吉爾“鐵幕”演說,揭開美國對蘇聯“冷戰”序幕(46年)(2)政治上對抗:美國:“杜魯門主義”(47年)(內容、特點.)蘇聯:“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3)經濟上對抗:美國:“馬歇爾計劃”(48年)(內容、目的、作用、實質)蘇聯:(1949年)經濟互助委員會(4)軍事組織上對抗:美國:“北約”(49年)蘇聯:“華約”(55年)(主要國家、性質、影響)兩極全面“冷戰”對峙材知2006.12LYM7美蘇1、美蘇能夠形成兩極對峙的根本條件是什么?3、從兩極對峙形成中,你認為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格局中地位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思維整理與升華:2006.12LYM8美蘇二、兩極對峙局面下的國際關系1、主要事件:(自主閱讀、歸納)★德、朝兩國分裂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德國分裂(1949年)朝鮮分裂(1948年)和朝鮮戰爭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越南戰爭(61-73年)2006.12LYM9美蘇2、總特點:全面“冷戰”與局部“熱戰”相交織★從兩極對峙的主要表現分析這一時期國際關系的總特點是什么?(“冷戰”對峙的重點在歐洲,“熱戰”的重點在亞洲)3、你如何評價“冷戰”對峙對國際關系的影響?(1)兩極對峙,導致美蘇軍備競賽,兩強相爭導致世界不安寧,使國際局勢出現緊張。(2)客觀上產生一些積極影響:③促使亞非拉國家組成不結盟運動,第三世界崛起①雙方勢均力敵避免新的世界大戰②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長期共存世界整體發展材2006.12LYM10再見!小結:1、兩極對峙(“冷戰”)格局的形成形成原因:①②③形成過程:①②③④對國際關系的影響…2、美國“冷戰”政策實施:(本課重點)(1)含義:(2)原因:(3)表現:①美蘇矛盾激化,為了遏制……②二戰剛結束,美國不敢貿然重然戰火①1947年,杜魯門主義②1948年,馬歇爾計劃③1949年,建立“北約”④1949年,扶植聯邦德國建立2006.12LYM121、20世紀50年代中期,歐洲政治格局的最大變化是A、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形成B、柏林墻的修筑C、德國的分裂D、經互會的成立考考你2、“二戰”后,出現美蘇由盟友走向對抗的根源是

A、美蘇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矛盾和沖突

B、以歐洲為中心的格局被戰爭打破

C、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形成

D、美蘇政治軍事力量形成抗衡◆什么叫“冷戰”?

“冷戰”政策:是指二戰后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所采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對抗形式。【知識鏈接】

“冷戰”對峙:是指二戰后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意識形態等各方面除戰爭以外的對峙和對抗局面。●經濟:工業產量占世界:53.4%出口貿易占世界:32.4%黃金儲備占世界:74.5%◆戰后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軍事:軍隊人數1230萬在56個國家駐軍全球有484個軍事基地1949年前唯一擁有核武器●美國前總統胡佛說:“目前,我們,只有我們掌握著原子彈,我們能夠把自己的政策強加給世界。”感悟歷史◆戰后蘇聯政治軍事實力●軍隊人數:1100多萬,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控制整個東歐地區●反法西斯戰爭使蘇聯在世界上贏得了極高的威望,國際地位空前提高☆蘇聯是戰后惟一可以和美國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感悟歷史

馬歇爾計劃

材料一: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也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我們的任務是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促使政治社會的結構容納自由制度存在。……

——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感悟歷史★依據材料結合教材,分析馬歇爾計劃的真正目的?

材料二:根據馬歇爾計劃,1948—1950年,美國共援歐130多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受援國家被納入美國勢力范圍,成為美國商品市場,不僅在經濟,而且在政治、軍事上都受美國控制。①穩定資本主義制度,遏制社會主義革命;②通過經濟援助控制西歐。“北約”集團15個國家的軍隊近600萬兵力,“華約”集團7個國家軍隊約600萬兵力,雙方千萬大軍處于戰略對峙狀態。美國的1626枚戰略導彈和蘇聯的1910枚戰略導彈,及雙方數以萬計的戰役核導彈,相互瞄準著對方的各種目標,處于待機“按電鈕”之勢,進而導致軍備競賽,爭奪核優勢的斗爭愈演愈烈,國際形勢日趨緊張。只是雙方都害怕毀滅,所以誰也未敢啟動“核按鈕”,發動核大戰。(雙方已擁有130億--160億噸當量的核武器,相當于100萬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感悟歷史★“冷戰”對峙對國際關系產生怎樣影響?為什么雙方未發生直接大規模戰爭?

“北約”簡介

“北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簡稱。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軍事集團。它是美國為了遏制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于1949年由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等12個國家成立,目前北約共有26個成員國。北約國家實行集體防御,即任何一個成員國同其他國家發生戰爭時,北約必須援助。北約由各國派兵組建統一指揮的軍隊,最高決策機構是北約理事會,軍事方面,主要有3個司令部:大西洋盟軍最高司令部、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加拿大美國地區計劃小組。知識鏈接★從材料中可看出“北約”的性質如何?以美國為首的軍事政治集團“北約”與“華約”的對峙2006.12LYM20雅爾塔體系

Yalta

System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美國、英國、蘇聯三國(主要是美、蘇兩國)建立的國際關系體系。1943年,美、英、蘇三國先后舉行了三次首腦會議:德黑蘭會議(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4~11日)、波茨坦會議(1945年7月18日~8月2日)。三次首腦會議形成了以雅爾塔協定為主體的國際關系體系,即雅爾塔體系。

雅爾塔體系的主要特點是:以美、蘇兩國為中心,在歐洲和亞洲建立各自的勢力范圍,形成了兩極對立的戰后國際政治格局。雅爾塔體系是建立在戰后初期國際力量對比基礎之上的,由于各國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和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不斷地改變著戰后世界各種基本力量的對比,使雅爾塔體系受到沖擊。兩極格局的基礎不斷動搖,世界多極化趨勢迅速發展。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東歐局勢劇變,德國統一,華沙條約組織解體,東西方正式宣告冷戰結束,特別是蘇聯解體,標志以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為基本特征的國際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雅爾塔體系完全瓦解。2006.12LYM21不同的社會制度:美國是資本主義強國,蘇聯是社會主義強國。雙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對對方有敵意。

不同的國家利益:二戰后兩國的力量都空前壯大,各自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領袖,兩國的勢力范圍大幅擴張,雙方都認為對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脅。

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形成的最根本因素2006.12LYM22材料一: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這條線背后坐落著中歐古國的首都——

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等地。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于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受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丘吉爾

思考:丘吉爾所說的鐵幕下的國家和地區指哪些地區?指戰后初期蘇軍駐扎的東歐、南歐國家包括德國東部地區.2006.12LYM23材料二:我相信美國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國家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我相信我們必須協助自由國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運。

——杜魯門在關于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的國會特別聯席會議上的演說

思考:材料中“自由國家”指什么國家?“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分別指的是什么?材料表明了美國外交政策的什么特點?2006.12LYM24“自由國家”指資本主義國家。“少數武裝分子”指共產黨武裝。“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指來自蘇聯的高壓和控制美國外交政策的特點是公開干涉其他國家內政,在全球擴張。2006.12LYM25對德國及其柏林的分區占領1961年8月民主德國修建“柏林墻”的情形2006.12LYM27朝鮮戰爭(195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