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營養師三級技能復習_第1頁
公共營養師三級技能復習_第2頁
公共營養師三級技能復習_第3頁
公共營養師三級技能復習_第4頁
公共營養師三級技能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食物搭配要合理主食與副食、雜糧與精糧4膳食制度要合理定時定量進餐,成人一日三餐,兒童三餐以外再加點心(二)照顧飲食習慣,注意飯菜的口味在可能的情況下,既使膳食多樣化,又照顧就餐者的膳食習慣。注重烹調方法,做到色香味美(三)考慮季節和市場供應情況熟悉市場可供選擇的原料,并了解其營養特點(四)兼顧經濟條件既符合營養要求,又使進餐者有承受能力第一頁1第二頁,共78頁。二、理論依據

(一)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

(二)2007新版膳食指南和膳食寶塔(三)食物成分表(四)營養平衡理論1三種宏量營養素比例平衡蛋白質占10%-15%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5%-65%2優質蛋白質與一般蛋白質保持一定的比例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優質蛋白質占總蛋白質至少1/3以上第二頁2第三頁,共78頁。3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平衡脂肪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30%范圍內飽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7%左右單不飽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比例在10%以內第三頁3第四頁,共78頁。三、制定方法計算法1.確定用餐對象全日能量供給量:首先考慮參照DRIs中能量的推薦攝入量(RNI),根據用餐對象的年齡、性別、勞動強度確定集體就餐對象的能量供給量標準可以以就餐人群的基本情況或平均數值為依據,包括人員的平均年齡、平均體重,以及80%以上就餐人員的活動強度能量供給量標準只是提供了一個參考的目標,實際應用中還需參照用餐人員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整第四頁4第五頁,共78頁。飲食特點、食品選擇原則、烹調方法學齡前兒童學齡兒童青少年第五頁5第六頁,共78頁。已知某男性為教師,年齡32歲,身高175cm,體重80kg(1)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175-105=70(kg)(2)體質指數BMI=80÷1.752=26體型為超重,職業為教師,其勞動分級為輕體力勞動(3)全日能量供給量=標準體重(kg)×標準體重能量需要量=70×30=2100(kcal)第六頁6第七頁,共78頁。2.計算宏量營養素全日應提供的能量

能量的主要來源為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占10%-15%/RNI,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5%-65%已知某人能量需要量為2700kcal,若蛋白質占15%、脂肪占25%、碳水化合物占60%,則:蛋白質2700kcal×15%=405kcal脂肪2700kcal×25%=675kcal碳水化合物2700kcal×60%=1620kcal第七頁7第八頁,共78頁。3.計算三種能量營養素每日需要數量

換算:即1g碳水化合物產生能量為(4.Okcal),lg脂肪產生能量為(9.Okcal),lg蛋白質產生能量為(4.Okcal)求出全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蛋白質405kcal÷4kcal/g=101g脂肪675kcal÷9kcal/g=75g碳水化合物1620kcal÷4kcal/g=405g第八頁8第九頁,共78頁。4.計算三種能量營養素每餐需要量一般三餐能量分配比例:早占30%,午占40%,晚占30%早餐:蛋白質lOlg×30%=30g脂肪75g×30%=23g碳水化合物406g×30%=122g中餐:蛋白質101g×40%=40g脂肪75g×40%=30g碳水化合物406g×40%=162g晚餐:蛋白質101g×30%=30g脂肪75g×30%=23g碳水化合物406g×30%=122g第九頁9第十頁,共78頁。5.主副食品種和數量的確定

(1)主食品種、數量的確定:糧谷類主食的品種主要根據用餐者的飲食習慣來確定,北方習慣以面食為主,南方則以大米居多根據上一步的計算,早餐中應含有碳水化合物122g,若以小米粥和饅頭為主食,并分別提供20%和80%的碳水化合物所需小米粥重量=122g×20%÷(8.4/100)=290g所需饅頭重量=122g×80%÷(44.2/100)=220g第十頁10第十一頁,共78頁。(2)副食品種、數量的確定:根據蛋白質質量確定計算步驟如下:l)計算主食中含有的蛋白質重量2)用應攝入的蛋白質重量減去主食中蛋白質重量,即為副食應提供的蛋白質重量已知該用餐者午餐應含蛋白質40g、碳水化合物162g。假設以饅頭(富強粉)、米飯(大米)為主食,并分別提供50%的碳水化合物,由食物成分表得知,每100g饅頭和米飯含碳水化合物分別為44.2g和25.9g,按上一步的方法,可算得饅頭和米飯所需重量分別為184g和313g由食物成分表得知,100g饅頭(富強粉)含蛋白質6.2g,100g米飯含蛋白質2.6g,則:主食中蛋白質含量=184g×(6.2/100)+313g×(2.6/100)=20g副食中蛋白質含量=40g一20g=20g第十一頁11第十二頁,共78頁。3)設定副食中蛋白質的2/3由動物性食物供給,1/3由豆制品供給,據此可求出各自的蛋白質供給量動物性食物應含蛋白質重量=20g×66.7%=13g豆制品應含蛋白質重量=20g×33.3%=7g4)查表并計算各類動物性食物及豆制品的供給量若選擇的動物性食物和豆制品分別為豬肉和豆腐干,則:豬肉(脊背)重量=13g÷(20.2/100)=64g豆腐干(熏)重量=7g÷(15.8/lOO)=44g5)設計蔬菜的品種和數量:根據季節的蔬菜供應情況,以及與動物性食物和豆制品配菜的需要(葉菜一半以上)6)確定純能量食物的量脂肪總含量減去食物提供的脂肪量即為植物油量第十二頁12第十三頁,共78頁。食譜評價

(1)能量和營養素計算:DRIs(2)食物結構分析:平衡膳食寶塔(3)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是否適宜(4)優質蛋白質占總蛋白質的比例是否恰當(5)三餐能量攝入分配是否合理(6)評價烹飪方法:調整油、鹽、糖的用量,味道、風味與RNI/AI相差在10%上下,可認為合乎要求每天(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每周(維生素、礦物質)第十三頁13第十四頁,共78頁。食譜調整1能量:數量、品種、水分、烹飪方法和用油量2價格:能量-價格比值=食物的能量(kcal)/食物實際支出價格(元),數值越大說明越有利3脂肪:類別、少油、烹飪方法4餐次5蛋白質6美味:常用味覺物質第十四頁14第十五頁,共78頁。某營養師為一位男性辦公室人員進行膳食指導,該男性身高165cm,體重70kg,營養師擬使蛋白質所提供的能量占全日總能量的15%,脂肪為25%來配制膳食,一日主食為粳米,副食為雞蛋、牛肉,雞蛋所提供蛋白質占副食的40%,試根據表1、表2計算該男性一日所需的粳米、雞蛋、牛肉各為多少?(食物數量以可食部分計,計算過程保留一位小數,最終結果保留整數)(25分)第十五頁15第十六頁,共78頁。第十六頁16第十七頁,共78頁。1標準體重:165-105=601分2體型:BMI=70÷1.65÷1.65=25.7,為超重2分3能量目標值:30×60=1800kcal2分4蛋白質供能:1800×15%=270kcal1分脂肪供能:1800×25%=450kcal1分碳水化合物供能:1800×60%=1080kcal1分5蛋白質的數量:270÷4=67.5g2分脂肪的數量:450÷9=50g

碳水化合物的數量:1080÷4=270g1分6粳米的量:270÷77.9%=347g2分7粳米提供的蛋白質量:347×7.4%=25.7g2分8副食提供蛋白質的量:67.5-25.7=41.8g2分9雞蛋提供蛋白質的量:41.8×40%=16.7g2分牛肉提供蛋白質的量:41.8×60%=25.1g2分10雞蛋的量:16.7÷13.3%=126g2分牛肉的量:25.1÷20.2%=124g2分第十七頁17第十八頁,共78頁。案例分析下列是某位營養師進行食譜編制的步驟,您認為有無錯誤?若有,請指出,并給出正確的步驟。程序1確定全日能量需要程序2食譜能量和營養素計算程序3油和鹽程序4根據餐次比計算每餐營養素目標程序5副食品種的確定程序6確定宏量營養素需要程序7檢查差距和調整程序8食譜編制程序9主食數量的確定第十八頁18第十九頁,共78頁。1.有錯誤2分2.順序錯誤1分程序2~程序9順序錯誤正確的順序為6、4、9、5、3、8、2、78分3.缺乏步驟缺乏確定蔬菜品種、數量步驟3分4.步驟不完全副食未確定數量3分主食未確定品種3分第十九頁19第二十頁,共78頁。程序1確定全日能量需要2分程序2確定宏量營養素需要2分程序3根據餐次比計算每餐營養素目標2分程序4主食品種、數量的確定2分程序5副食品種、數量的確定2分程序6蔬菜量確定1分程序7油和鹽2分程序8食譜編制1分程序9食譜能量和營養素計算2分程序10檢查差距和調整1分第二十頁20第二十一頁,共78頁。某營養師要為一位成人編制一日食譜,請根據以下提示為他編制方案設計。

1、確定其能量需要量的方案設計。

2、食譜編制方案的設計。

3、食譜調整方案的設計。

第二十一頁21第二十二頁,共78頁。1、確定其能量需要量的方案設計。(1)了解該成人的基本信息,如年齡、職業(2分)(2)用身高計測量身高,用體重計稱量體重(2分)(3)計算BMI,判定其營養狀況(2分)(4)計算標準體重(2分)(5)據營養狀況、職業性質、標準體重確定能量需要量(2分)2、食譜編制方案的設計。(1)確定宏量營養素目標及宏量營養素的供給數量(2分)(2)根據食物成分表確定主食量及種類(2分)(3)確定副食量及種類(2分)(4)確定蔬菜種類及數量 (2分)(5)確定油脂量(2分)3、食譜調整方案的設計。(1)食譜營養素的計算(2分)(2)能量食物調整(1分)(3)能量價格調整,計算能量價格比例(1分)(4)味覺調整(1分)第二十二頁22第二十三頁,共78頁。食譜編制過程中,如何注意蛋白質互補?并簡述蛋白質營養評價過程。根據我國居民目前普遍存在的鈣攝入不足的現狀,請提出您的膳食建議。第二十三頁23第二十四頁,共78頁。要充分發揮食物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在調配膳食時,應遵循三個原則:(1)食物的生物學種屬越遠越好。如動物件和植物性食物之間的混合比單純植物性食物之間的混合要好。(2)搭配的種類越多越好。充分發揮各種食物在營養上的互補作用,使其營養全面平衡。(3)同時食用最好,次數越多越好。因為單個氨基酸在血液中的停留時間約4h,然后到達組織器官,再合成組織器官的蛋白質。而合成組織器官蛋白質的氨基酸必須同時到達才能發揮互補作用,合成組織器官蛋白質。第二十四頁24第二十五頁,共78頁。1)增加鈣含量豐富的食物:牛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制品、深綠色蔬菜、蝦皮等

2)增加促進鈣吸收的有利因素:氨基酸、乳糖、VC等

3)減少不利于鈣吸收的因素:植酸、草酸、高膳食纖維、高脂肪、高蛋白等

4)堅持戶外有氧運動第二十五頁25第二十六頁,共78頁。某人一天食譜如下,在不考慮定量分析的前提下,指出食譜不合理之處并提出食物選擇及烹飪的建議。早餐面包、牛奶午餐炸雞腿,陽春面,蘋果晚餐炸雞排,羊肉串,大米粥,薯片第二十六頁26第二十七頁,共78頁。(一)身高(身長)1.身長:3歲以下兒童(1)使用器材:標準量床校對:平坦放置,刻度尺面向光源,頭板有無松動,0點與頂面是否重合,用鋼尺校對10cm誤差不超過0.1cm體格測量-知識要點第二十七頁27第二十八頁,共78頁。(2)測定步驟:①將量板放在平坦地面或桌面②讓母親脫去小兒鞋帽和厚衣褲,使其仰臥于量板中線上③助手固定小兒頭部使其接觸頭板。此時小兒面向上,兩耳在一水平上,兩側耳廓上緣與眼眶下緣的連線與量板垂直;④測量者位于小兒右側,在確定小兒平臥于板中線后,將左手置于小兒膝部,使其固定,用右手滑動滑板,使之緊貼小兒足跟,然后讀取讀數至小數點后一位(0.1cm)第二十八頁28第二十九頁,共78頁。2.身高(1)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計檢查立柱是否垂直,連接處是否緊密,有無晃動,零件有無松脫鋼尺校對:2m誤差不超過0.5cm第二十九頁29第三十頁,共78頁。(2)測試方法:①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攏,足尖分開成60度,足跟、骶骨部及兩肩間區與立柱相接觸,軀干自然挺直,頭部正直,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②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右側,將水平壓板輕輕沿立柱下滑,輕壓于受試者頭頂。測試人員讀數時雙眼應與壓板平面等高進行讀數,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0.1cm)(3)注意事項:①應選擇平坦靠墻的地方放置,刻度尺應面向光源②測試人員每天測試前進行校正③嚴格掌握“三點靠立柱”、“兩點呈水平”④水平壓板與頭部接觸時,松緊要適度,頭發蓬松者要壓實、頭頂的發辮、發結要放開,飾物要取下⑤讀數完畢,立即將水平壓板輕輕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壞第三十頁30第三十一頁,共78頁。(二)頂一臀長(坐高)測試者左手提取嬰幼兒下肢,使膝關節屈曲,大腿與底板垂直,右手移動足板使其接觸嬰幼兒臀部。讀取圍板上的刻度讀數即為嬰幼兒的頂—臀長,以cm為記錄單位。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第三十一頁31第三十二頁,共78頁。(三)上臂圍×(1)受試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緊張,體重平均落在兩腿上(2)被測者充分裸露左上肢,手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3)測試人員站在被測者身后,找到肩峰、尺骨鷹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用軟尺測量并用油筆標記出左臂后面從肩峰到尺骨鷹嘴連線中點處(4)用軟尺起始端下緣壓在標記的肩峰與尺骨鷹嘴連線中點,水平圍繞一周,測量并讀取周長注意:1)受試者要自然站立,手臂自然下垂,肌肉不要緊張2)位置要定位準確,否則測量結果偏差較大3)一般都測量左側手臂,但也有測量右臂第三十二頁32第三十三頁,共78頁。(四)體重1.使用儀器:杠桿秤嬰幼兒-減差法準確度:以備用的10kg、20kg、30kg標準砝碼,分別進行稱量,檢查指示讀數與標準砝碼誤差是否在允許范圍(0.1%)靈敏度:置100g重砝碼觀察刻度尺抬高了3mm或游標向遠移動0.1kg而刻度尺維持水平位時則達到要求2.測試方法:①測試時,杠桿秤應放在平坦地面上,調整零點至刻度尺呈水平位②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站立秤臺中央。測試人員放置適當砝碼并移動游碼至刻度尺平衡。讀數以kg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3.注意事項:①每天使用時,要觀察杠桿秤是否有螺絲松動,并及時擰緊②每天使用前均需校正杠桿秤③受試者站在秤臺中央,上、下杠桿秤動作要輕④測量體重前受試者不得進行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第三十三頁33第三十四頁,共78頁。(五)頭圍:3歲以下兒童1.使用儀器:無伸縮性材料制成的卷尺2.測量方法:測量者立于被測者的前方或右方,用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于頭部右側齊眉弓上緣處,軟尺從頭部右側經過枕骨粗隆最高處回到零點,讀到0.1cm。測量時軟尺應緊貼皮膚,左右對稱,長發者應將頭發在軟尺經過處向上下分開第三十四頁34第三十五頁,共78頁。(六)皮褶厚度:×使用儀器:第三十五頁35第三十六頁,共78頁。1.肱三頭肌部皮褶厚度(1)測試方法:①受試者自然站立,被測部位充分裸露②找到肩峰、尺骨鷹嘴部位,并用油筆標記出右臂后面從肩峰到尺骨鷹嘴連線中點處③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將被測部位皮膚和皮下組織夾提起④在該皮褶提起點的下方用皮褶計測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開皮褶計卡鉗鉗柄,使鉗尖部充分夾住皮褶;在皮褶計指針快速回落后立即讀數。要連續測量3次,記錄以毫米(mm)為單位,精確到0.1mm(2)注意事項:①受試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緊張,體重平均落在兩腿上②把皮膚與皮下組織一起夾提起來,但不能把肌肉提夾住第三十六頁36第三十七頁,共78頁。2.肱二頭肌部皮褶厚度①受試者自然站立,被測部位充分裸露②受試者上臂放松自然下垂,測試人員取肱二頭肌肌腹中點處(基本與乳頭水平),為肩峰與肘鷹嘴連線中點上1cm,并用油筆標記出該點③順自然皮褶方向,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將被測部位皮膚和皮下組織夾提起來第三十七頁37第三十八頁,共78頁。3.肩胛下角皮褶厚度①受試者自然站立,被測部位充分裸露②測試人員用油筆標出右肩胛下角位置③在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cm處,順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向與脊柱成45角),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將被測部位皮膚和皮下組織夾提起來第三十八頁38第三十九頁,共78頁。4.髂嵴上部皮褶厚度①受試者自然站立,被測部位充分裸露②在腋中線上,髂前上脊與肋骨下緣連線中點處,45角捏起皮褶5.腹部:肚臍右側2cm,垂直方向捏起皮褶第三十九頁39第四十頁,共78頁。(七)腰圍1.使用儀器:無伸縮性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讀至0.1cm2.測量方法:①被測者自然站立,平視前方②要兩名測試員配合。測試員甲選肋下緣最底部和髂前上嵴最高點,連線中點,以此中點將卷尺水平圍繞腰一周,在被測者呼氣末,吸氣未開始時讀數。測試員乙要充分協助,觀察卷尺圍繞腰的水平面是否與身體垂直,并記錄讀數3.注意事項:①勿用力挺胸或收腹,保持自然呼吸狀態②測量誤差不超過1cm第四十頁40第四十一頁,共78頁。(八)臀圍1.使用儀器:無伸縮性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讀至0.1cm2.測量方法:①被測者自然站立,臀部放松,平視前方②要兩名測試員配合,測試員甲將卷尺置于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以水平圍繞臀一周測量。測試員乙要充分協助,觀察卷尺圍繞臀部的水平面是否與身體垂直,并記錄讀數3.注意事項:①放松兩臀,保持自然呼吸狀態②測量誤差不超過lcm第四十一頁41第四十二頁,共78頁。(九)胸圍1.使用儀器:無伸縮性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讀至0.1cm2.測量方法:被測者處于平靜狀態,兩手自然平放或下垂,兩眼平視,取站立姿勢。兩名測量者分別立于被測者前面和背面,共同完成測量過程。測量者甲用左手拇指將帶尺零點固定于被測者(男孩及乳腺尚未突起的女孩)胸前乳頭下緣,乳腺已突起的女性可以鎖骨中線第四肋間高度為固定點;測量者乙拉帶尺使其繞經被測者的右側后背以兩肩胛下角下緣為準,經左側面回至零點,交與測量者甲。測量者甲報數,讀數至0.1cm第四十二頁42第四十三頁,共78頁。3.注意事項:(1)被測者呼吸均勻,處于平靜狀態(2)注意在平靜呼吸時讀數(3)軟尺輕輕與皮膚接觸,過松過緊都會影響結果(4)兩名測量者應分工合作。站在被測者前面的測量者甲進行測量,測量者乙協助找好背部測量標準點,并注意被測者的姿勢是否正確,有無低頭、聳肩、挺胸、駝背等,及時糾正(5)肩胛下角如摸不清,可令被測者挺胸,摸清后恢復正常第四十三頁43第四十四頁,共78頁。1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成人肥胖度=[實際體重(kg)-標準體重(kg)]/標準體重(kg)實際體重在理想體重±10%正常±10-20%超重或瘦弱±20%肥胖或極瘦弱2粗略估計公式:兒童標準體重(kg)=年齡×2+7(3歲以下)標準體重(kg)=年齡×2+8(3歲-青春前期)身高(cm)=年齡×7+70(3歲-青春前期)評價-知識要點第四十四頁44第四十五頁,共78頁。3Kaup指數:[體重(kg)/身高(cm)2]×104

學齡前<10為消耗癥,10-13為營養不良,13-15為瘦弱,15-19為正常,19-22為良好,>22為肥胖4Rohrer指數:[體重(kg)/身高(cm)3]×107

學齡兒童和青少年>156為過度肥胖,156-140為肥胖,140-109為營養狀況中等,109-92為瘦弱,<92為過度瘦弱5比胸圍=胸圍(cm)÷身高(cm)×100兒童6身高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cm)×1000兒童第四十五頁45第四十六頁,共78頁。7體質指數(BMI):18歲以上成人BMI=體重(kg)/[身高(m)]2我國BMI:BMI<18.5是體重過低,18.5~23.9為體重正常,24.0~27.9為超重,>28為肥胖8腰圍:

男性>85cm女性>80cm9腰臀比:正常成人

男性<0.9,女性<0.85,超過此值為中央性肥胖10皮褶厚度:肩胛下角、肱三頭肌、腹部男1010-4040女2020-505011體重:嬰兒前半歲=出生+月齡×0.6后半歲=出生+3.6+(月齡-6)×0.5第四十六頁46第四十七頁,共78頁。群體生長發育評價方法:標準差法、Z評分法、百分位數法、中位數百分比法體重不足:年齡別體重發育遲緩:年齡別身高消瘦:身高別體重第四十七頁47第四十八頁,共78頁。某女性,45歲,來營養室咨詢是否有必要減肥,作為營養師請回答下列問題:(25分)1.判斷其體型需要準備哪些測量工具?2.測量身高時,要求測量姿勢“三點靠立柱”“兩點呈水平”,具體是指什么內容?3.若測量結果為:身高160厘米,體重73公斤,腰圍82厘米,臀圍95厘米。請根據以上測量數據對該女性的體型進行判斷(寫出具體判斷指標)。真題解析第四十八頁48第四十九頁,共78頁。在進行體格測量時,某位調查員用鋼卷尺測量了一位20歲學生的身高,所測數據為175cm,用體重計測得體重為90kg,腰圍98cm,臀圍101cm。毛細血管脆性試驗結果陽性,其余檢查未發現異常。在測量腰圍時,該位調查員按下列步驟進行測量:被測者自然站立,低頭含胸,測量者選擇被測量者腰部最粗部位作為測量點,將鋼卷尺繞腰一周,在吸氣末呼氣初開始讀數,并記錄讀數。(20分)試分析:(1)按照一般情況,該學生的標準體重應為多少?(2)請計算該學生的BMI值,并根據腰臀比評價其營養狀況類型。(3)該學生可能有哪些營養相關性疾病?可能與哪些營養素攝取過多或不足有關?(4)在進行所有體格測量時,有無不正確之處,請加以說明。第四十九頁49第五十頁,共78頁。1.準備測量工具:身高計、體重計、無伸縮性皮尺(軟尺)各1.5分,共4.5分2.具體內容:兩肩胛間、尾骨、足跟;耳屏上緣、眼眶下緣每點各2分,共10分3.BMI=28.8,>28為肥胖各2分,共4分腰圍82>80厘米為肥胖1.5分腰臀比=82/95=0.86,>0.85為中心性肥胖各2分,共4分此女性有必要進行減肥。1分第五十頁50第五十一頁,共78頁。(1)按照一般情況,該學生的標準體重應為多少?175-105=70kg(2)請計算該學生的BMI值,并根據腰臀比評價其營養狀況類型。90÷1.752=29.3998÷101=0.97屬于中央性肥胖(3)該學生可能有哪些營養相關性疾病?可能與哪些營養素攝取過多或不足有關?肥胖—與能量攝取過多有關維生素C缺乏—與維生素C攝取過少有關腰圍①應有2人配合進行測量1分②站姿不對,應平視前方,不含胸1分③部位不對,應為肋下緣最底部與髂前上嵴最高點的連線中點處1分④測量時間不對,應在呼氣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1分⑤不應選用鋼卷尺,而是無伸縮性的卷尺1分身高⑥身高不應用鋼卷尺測量,而是用身高計(身高坐高計)測量臀圍⑦不應用鋼卷尺,而是無伸縮性卷尺第五十一頁51第五十二頁,共78頁。擬對一人群進行常規體格檢查,主要測量其身高、體重、皮褶厚度、血壓四個指標。作為一名公共營養師,請完成以下內容:1、請選擇開展此項工作所需儀器,并將答案填寫在相對應的橫線上。(每空1分,共4分)身高體重皮褶厚度血壓儀器:杠桿式體重計、皮褶厚度計、身高計、皮尺、血糖儀、血壓計、聽診器2、請寫出測量皮褶厚度的常用部位,并任選其中一個皮褶厚度測量部位,說明其測量方法。(6分)3、請寫出血壓的判斷標準。(3分)理想血壓、正常高值、高血壓4、請寫出體質指數計算公式及其評判標準(中國標準)。(7分)第五十二頁52第五十三頁,共78頁。①皮褶厚度測量的部位:(1)肱三頭肌(2)肩胛下(3)腹部(4)髂前上嵴(5)肱二頭肌②測量方法(1)校正儀器0.5分(2)選中測量部位的描述1分(3)暴露測量部位0.5分(4)捏起皮褶(注意方向)0.5分(5)確認無肌肉附著0.5分(6)卡上測量器具0.5分(7)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0.5分理想血壓:<120/80mmHg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高血壓:≥140/90mmHg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

<18.5為消瘦、18.5~23.9為正常、24~27.9為超重、≥28為肥胖第五十三頁53第五十四頁,共78頁。實驗室樣品收集-知識要點意義、程序、注意事項第五十四頁54第五十五頁,共78頁。1頭發樣本意義(1)采用頭發樣本檢測其中無機元素的含量可以用來評價機體的營養狀況和作為環境中某些元素污染的評價指標。測定頭發中鈣、鐵、鋅、銅、硒、鎂、鉻、鉛、錳等元素,可反映機體內相應元素的水平(2)頭發的采集與其他生物樣本的采集不同,不會對人體造成直接的影響,容易被兒童和家長接受。(3)樣本保存和運送方便,需要量少,保存時間長,有利于大樣本量的收集部位:剪取被測者枕部發際處至耳后從發根部起2~3cm第五十五頁55第五十六頁,共78頁。工作程序程序1:被測者自然站立或坐在凳子上,披散頭發程序2:收集者站在被測者身后,讓被測者稍微低頭。右手握剪刀,從發根1~2cm處剪斷程序3:將頭發放到干凈的塑料杯或塑料試管或紙袋中,只保留近端3-5cm(1-2g)程序4:將盛有頭發的容器密封好,登記編號和姓名程序5:室溫保存第五十六頁56第五十七頁,共78頁。尿液樣本意義用于測定人體蛋白質和氨基酸代謝用于測定水溶性維生素的耐受實驗和研究水溶性維生素的代謝用于評價機體水溶性維生素的營養狀況用于研究人體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的需要和代謝情況研究和評價尿酸和藥物等的代謝情況第五十七頁57第五十八頁,共78頁。種類及含義:任意尿、24h尿、晨尿、餐后尿、白晝尿及夜間尿、負荷尿取樣:任意尿至少12ml,其余至少50ml保存:(1)冷藏于4℃(2)加入化學防腐劑1)福爾馬林2)甲苯3)麝香草酚4)濃鹽酸5)碳酸鈉6)氯仿7)混合防腐劑第五十八頁58第五十九頁,共78頁。糞便樣本意義了解消化道疾病判斷消化器官功能腸道傳染病營養代謝實驗:3天第五十九頁59第六十頁,共78頁。種類:常規、濃縮保存(1)固定保存:適用于寄生蟲及蟲卵檢測。糞便可在聚乙烯醇(PVA)、硫柳汞-碘-甲醛(MIF)或其他的固定液中保存數周(2)冷藏保存:紙盒裝的糞便標本不應直接放入冰箱,否則容易失水干燥。用有蓋玻璃容器可延長冷藏保存時間,但冷藏時間不能太長(2-3天)(3)運送培養基保存:采集腹瀉病人的糞便標本。用作致病菌檢測,需保存于運送培養基中(4)0.05mol/L硫酸保存:做氮平衡實驗時收集的糞便(5)冷凍保存:用于礦物質代謝研究的糞便樣品第六十頁60第六十一頁,共78頁。營養咨詢和教育-知識要點1食品選購指導:飲料2烹飪營養指導:影響及減少營養素損失措施3膳食結構4增加膳食纖維的途徑5食物中毒的預防6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污染7食品腐敗變質對人體的危害8如何儲存食物9體重維持原則第六十一頁61第六十二頁,共78頁。某社區邀請一位營養師做有關如何預防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的講座,請寫出講座提綱。第六十二頁62第六十三頁,共78頁。營養科普寫作-答題技巧1認真審題,以專業知識回答2提綱要點包括:題目、定義、現狀、原因、危害、解決方法3需寫至二級目錄,并簡要敘述第六十三頁63第六十四頁,共78頁。真題解析案例分析(16分):有一位營養師擬在社區為居民進行一次有關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營養宣教,這些居民年齡50歲以上,文化程度初中畢業,且沒有基本營養知識,也未接受過任何營養或健康教育。下面是這位營養師撰寫的講稿提綱,請您分析一下,是否符合營養宣教的要求?如不符合,存在哪些問題?1題目:缺鐵要吃保健品2什么是貧血,介紹缺鐵性貧血的概念3造成貧血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吸收不好4貧血的預防:只有通過保健品第六十四頁64第六十五頁,共78頁。簡答題:請針對我國當前高血壓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高;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的特點,擬對某社區開展“合理飲食,降低血壓”的營養教育。請做出一份營養教育提綱。(20分)營養咨詢和教育:某市老科協欲舉辦關于老年人骨質疏松的專題討論,您作為受邀的營養師,請寫出營養教育提綱。(20分)×第六十五頁65第六十六頁,共78頁。(1)題目補鐵要吃保健品—應強調合理營養(2)什么是貧血,介紹缺鐵性貧血的概念---還應介紹缺乏葉酸也可引起貧血,生活中要排除(3)貧血對健康的危害—未介紹(4)造成貧血的原因①攝入不足—未介紹(5)貧血的預防①選擇適宜的食品--未介紹②促進鐵的吸收與利用(促進和抑制因素)--未介紹③飲食的誤區--未介紹④強化食品或保健食品的選擇--未介紹全面第六十六頁66第六十七頁,共78頁。①題目(鮮明,突出高血壓)②什么是高血壓?③高血壓發病的現狀或流行資料④與營養相關的危險因素(飲酒、肥胖、食鹽、脂肪等)⑤高血壓的危害(心、腦、腎等)⑥飲食防治要點(控制總能量、減重、限酒、限鹽、控制脂肪、增加鉀等)第六十七頁67第六十八頁,共78頁。SOAP[主觀詢問(subjective)、客觀檢查(objective)、評價(assessment)和營養治療計劃(plan)]營養咨詢法S.詢問飲食營養狀況:飲食史、飲食習慣、膳食調查、烹調加工的方法等O.營養狀況檢查:測量身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