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_第1頁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_第2頁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_第3頁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_第4頁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四章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階段特征

世界環境

引言第一,政治上:《辛丑條約》簽訂后,帝國主義“以華治華”,使中國兩大矛盾趨于匯流,集中表現為人民群眾同清政府和北洋軍閥的矛盾。民族資產階級在改良失敗以后,轉而通過革命道路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但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北洋軍閥繼續推行專制獨裁,資產階級為維護民主共和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第二,經濟上: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使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為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創造了條件。第三,思想文化上:嚴重的民族危機使各種新思潮興起。立憲思潮、革命思潮傳播了西方民主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與“實業救國”,以及民主科學思潮,推動了民主革命的進一步發展1、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導致列強在爭奪霸權和殖民地的問題上產生新矛盾,最終引發一戰;2、社會主義運動有了新發展,列寧主義誕生,十月革命勝利3、亞非民族解放運動出現新高潮。時間:

1901——1915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列強以華治華中國近代化

民族資本主義短暫的春天

日本加緊侵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北洋軍閥的統治經濟政治思想

干涉中國革命

三民主義(民主共和)

實業救國知識體系:列強以華治華中國近代化

民族資本主義短暫的春天

日本加緊侵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北洋軍閥的統治經濟政治思想

干涉中國革命

三民主義(民主共和)

實業救國知識體系:高考考點統計:見《備考指南》命題趨勢:本單元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終結的歷史,有其高潮,但也有其衰落的表現。在過去高考中考題內容涉及的比重較大,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涉及過,考查的題型以選擇題居多,也有填空、問答題。其中問答題均為包羅單元知識的綜合性題目,從未出現考查本單元的問答題。近年考查的重點是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列強侵華、武昌起義、北洋軍閥的特點及反動措施等,應加強對辛亥革命這一內容的綜合了解。同盟會考點是以往高考的重點內容,且題目較難。應進一步加強對同盟會考點的掌握,并注意對三民主義進行評價。應以資產階級革命派捍衛民主共和的斗爭為線,認識革命派不斷失敗的教訓。對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這一史實,聯系前后的史實,進行系統歸納、比較,作系統掌握。1、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出現了兩次大論戰,分別是什么?試加以比較。重難點透視與典型題例:論戰性質(最大不同)內容相同點維新派與頑固派革命派與?;逝少Y產階級和封建勢力的較量,屬國體之爭資產階級不同派別之爭,屬于政體之爭維新派只提出提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的主張內容更廣泛深刻,革命派不僅僅提出實行民主政治,還提出改變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主張。(1)都圍繞著要不要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而展開(2)都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3)都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運動的傳播和開展。例:1、資產階級革命派與維新派主張興民權的不同之處是A.主張給人民一些基本的民主權利B.主張給資產階級以參與政權的權利C.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建立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D.反對保留君主,主張建立共和政體2、20世紀初,革命派和?;逝烧搼穑推鋵嵸|而言是A.資產階級革命派與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B.洋務派和頑固派論戰C.資產階級不同政治團體的學術交流D.資產階級就中國實行何種政體的論戰

2、什么是三民主義?如何評價它?名稱政綱基本內容進步性局限性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進行“民族革命”用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主張獨立,建立“民族的國家”進行“政治革命”(即平民革命)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國民一律平等進行“社會革命”核定全國地價,實行土地國有,由國民共享,做到“家給人足”是三民主義的前提?!胺礉M”推翻帝國主義侵華工具清政府,體現反帝反封建和實現民族獨立的要求是三民主義的核心。從理論上解決了奪取政權和建立政權問題。是三民主義的補充和發展,是孫中山經濟思想的核心?!捌骄貦唷笔琴Y本主義的土地綱領,是近代史上第一個把解決土地所有制與發展資本主義聯系在一起的革命綱領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土地綱領不徹底,沒有從根本上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同時,沒有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無法廣泛動員群眾例:1、之所以說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主要是因為它A.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上的要求B.提出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張C.適應了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要求D.提出平均地權,解決農民土地問題2、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與孫中山“民生主義”的相同點是A.都反對封建土地制度B.都要實行土地國有C.都要把土地無償分給農民D.都要平均分配土地3、孫中山將解決土地問題引入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最早是在A.第一次國共合作時B.同盟會時C.中華革命黨時D.興中會時4、(2005廣東)孫中山認為,西方國家貧富不均,勞資矛盾尖銳,“社會革命其將不遠”,中國應該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粹主義5、同盟會革命綱領的“平均地權”方案在本質上A.是一種平均主義的綱領B.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C.沒有改變地主土地所有制D.實行后廢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6、理論上解決了當時革命派迫切需要解決的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問題是孫中山A.民族主義B.民主主義C.民權主義D.民生主義7、作為辛亥革命指導思想,“三民主義”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A.沒有反映中國人民的民主要求B.沒有表達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利益要求C.沒有提出反封建土地綱領D.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

3、武漢位于湖北省中部,長江與漢水將武漢分為漢口、漢陽、武昌三部分,通稱武漢三鎮。武漢是一座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近代風云激蕩,武漢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試列舉在近代武漢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1、近代初期,根據中英《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有關條款,漢口對外開埠2、洋務運動中張之洞在漢陽建立中國第一個近代化鋼鐵企業——漢陽鐵廠;3、1911年,辛亥武昌首義,一舉推翻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4、1921年,武漢共產主義小組成立,1922年,江岸車站為京漢鐵路全線罷工總指揮部;5、北伐戰爭中,國民政府由廣州遷都武漢;6、1927年,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漢政府策劃了“七·一五”反革命事件,7、1927年,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4、試從辛亥革命失敗原因分析一場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辛亥革命之所以沒有取得成功,須從以下方面加以分析:1、資產階級革命派始終沒有一個徹底的反帝綱領。2、資產階級革命派始終沒有一個徹底的反封建綱領。三民主義沒有徹底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因此得不到農民的支持。3、資產階級革命派始終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裝力量。4、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政黨也是松散的。同盟會建立后并沒有嚴密的組織和紀律武昌起義勝利后又吸收舊官僚和立憲黨人。所以,一場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必須有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2、必須有堅強正確的革命政黨;3、必須聯合廣大的農民,解決土地問題;4、必須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軍隊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5、辛亥革命是如何促進中國近代化的。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化過程中不可或確的重要一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建立民族獨立國家是實現國家近代化的前提,辛亥革命在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的背景下,把發展資本主義和救亡圖存結合起來。1、政治: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結果,同時也是它對中國現代化發展最大的貢獻,就是是它邁出了中國政治從專制向民主轉化的重要一步,它鏟除了中國封建勢力最頑固的堡壘,宣告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時代的結束。2、經濟: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實業救國成為歷史的主流,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短短幾年內就有了顯著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3、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觀念深入人心。相關練習:結合史實說明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

1、政治上:中國政局發生重大變化?!缎脸髼l約》簽訂后,一方面。清王朝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另一方面,清政府實行所謂的“新政”和“預備立憲”,使君主專制的形式發生了變化,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但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確立了北洋軍閥的統治,袁世凱死后,中國出現了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2、經濟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20世紀初,在帝國主義列強對華投資的刺激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繼續發展,成為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影響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中國無產階級隊伍進一步壯大,為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化,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階級基礎。3、思想上:民主共和成為主流隨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得到廣泛傳播,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為了反對袁世凱掀起的尊孔復古逆流,資產階級激進派掀起了新文化運動,大力宣傳民主和科學,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6、試比較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的關系?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是近代前期中國人民進行抗爭探索的三次斗爭,也是中國走向近代化過程中的三大運動。1、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的關系:(1)相通之處:洋務運動為維新變法運動準備了一定的社會基礎,戊戌變法是以洋務運動的經濟成就為物質基礎。百日維新中提出的經濟措施,如裁軍練兵、修筑鐵路、舉辦郵政等,也是洋務派的主張(2)對立之處:從政治思想上維新派對洋務派持批判態度。2、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的關系。(1)相通之處:維新派與革命派在19世紀90年代幾乎是“同時并起”,它們都是在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基礎上,為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而進行的社會變革,并體現了中國近代史上各階級進行探索的歷史脈絡。(2)對立之處:康、梁主張君主立憲,繼續保持清統治;而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政府。康有為反對觸動封建土地所有制,孫中山提出“平均地權”。

例: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相似的因素是A.發展資本主義B.救亡圖存C.強調變革D.受西方進化論影響

2、下列關于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確的是①都是中國近代化歷程的里程碑②都是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的政治運動③都試圖建立近代資產階級政治體制④辛亥革命對戊戌變法既是否定又是發展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相關練習:《近代史研究》載文指出:“回顧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的中國歷史,人們發現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三次歷史活動譜成中國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間的內在聯系體現了中國近代化的基本進程及其特點。”聯系所學知識,簡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在探索中國近代化方面各自作出的主要貢獻及其彼此間的內在聯系。

(1)洋務運動,引進技術,培養人才,創辦中國第一批工業企業。客觀上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為戊戌變法奠定了基礎。(2)維新運動,吸取了洋務運動的教訓,從根本上改變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是民族資產階級倡導近代化的首次嘗試,它加速了人民的思想解放,為辛亥革命的發生奠定了思想基礎。(3)辛亥革命,吸取維新變法的教訓,開展武裝斗爭,最終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從此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其變革社會的手段和途徑不同于維新變法,但二者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資本主義近代化為目標的運動。7、辛亥革命后到五四運動之前,中國國內政治斗爭的焦點是什么,具體有哪些表現,斗爭的實質是什么,說明了什么問題?

1、焦點:民主共和與專制復辟的斗爭2、表現:

①辛亥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后,袁世凱大搞專制獨裁,刺殺宋教仁,孫中山領導二次革命。②袁世凱復辟帝制、賣國,革命黨人進行護國運動,袁帝制夢破滅。③1917年張勛復辟,孫中山發表《討逆宣言》,發動逃逆運動,張勛復辟失?、芏戊魅鹬匦抡莆毡本┱嗪?,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為維護共和制度,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但最終失敗。3、斗爭的實質: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斗爭。4、認識:①兩次復辟的失敗,說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任何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行為都是注定要失敗的。②資產階級革命派經過多次斗爭,但仍未改變中國社會的性質,說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資產階級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相關練習1:20世紀初到五四運動前,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1、半殖民地程度的深化(1)列強調整侵華政策?!缎脸髼l約》簽訂后列強的侵華政策由“瓜分”轉為“以華治華”,扶植清王朝和北洋軍閥,作為在華統治的工具,加強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的控制。(2)擴大侵華利益。辛亥革命前后,列強利用中國政局不穩的有利時機,策動中國邊疆地區獨立,加劇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3)中國的反對政府賣國。清王朝和北洋軍閥政府為了維護自己在中國的統治利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甘當帝國主義的在華統治工具。2、半封建化程度的深化

(1)政治上,晚清政府實行的“新政”和“預備立憲”,在維護君主專制的前提下,使傳統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始發生變化,此后的辛亥革命最終推翻了清王朝的專制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民主共和的基本政治原則。(2)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經濟的解體,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近代化。(3)思想上:辛亥革命使封建傳統思想受到沖擊,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進一步傳播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相關練習2:為什么說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社會矛盾的總爆發?

1、《辛丑條約》簽訂后,在帝國主義對華投資的刺激下,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有所發展,但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限制和阻礙,這是辛亥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2、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而《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必須嚴禁中國人民和清朝官吏進行各種形式的斗爭,表明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使中國社會的兩大主要矛盾匯合和進一步發展,這是辛亥革命爆發的具體原因。3、清政府的“新政”和“立憲”騙局及鎮壓保路運動激化了這些矛盾,使之成為革命的直接原因。相關練習3:見《備考指南》79頁33題8、孫中山是我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試對其一生的偉大革命業績加以總結。

1、發動領導辛亥革命:①、1894,孫中山建立中國資產階級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決心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895,孫中山、陸皓東準備發動廣州起義;領導民主革命思想傳播和革命派與保皇派的論戰。)②、1905,孫中山領導成立同盟會,提出其政治綱領并闡發為三民主義。③、1911,籌劃黃花崗起義。④、1912,領導成立南京臨時政府,中華民國就任臨時大總統和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維護民主共和斗爭①、辛亥革命后,為維護民主共和領導進行了反袁二次革命、護國運動。②、為維護民主共和領導進行了反張勛復辟。③、為維護《臨時約法》領導進行了反段的護法運動。3、促進第一次國共合作①、1914,組建中華革命黨。②、1920,領導第二次護法運動。③、1924,領導召開中國國民黨一大,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合作政治基礎。④、1924,孫中山北上努力推動和平統一中國與國民會議運動;發表較徹底的反帝反封的“北上宣言”。結:孫中山是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其與時俱進、不懈斗爭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相關練習1、見《備考指南》78頁32題

相關練習2、見作業9、北洋軍閥統治的階段劃分1、來歷:清末對遼寧、河北、山東等北方沿海各省統稱為北洋,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管轄。1895年,清政府派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歸北洋大臣節制。1911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所建軍隊即為北洋軍,所以把袁世凱建立的政權,稱為北洋軍閥政權。2、興衰(1)形成階段:A、1895年,袁世凱由清政府授權在天津小站編練新軍。1905年,袁建立了北洋新軍六鎮,形成了北洋軍閥勢力的雛形。B、1912年,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依靠這支反動武裝,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2)發展階段:1912年袁世凱竊國起到1916年斃命。(3)衰落階段:1916年袁斃命到1926年7月北伐開始前。(4)覆滅階段:1926年7月開始北伐到1928年東北易幟。3、性質:封建軍閥統治(代表大地主和大買辦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利益,同時帶有一定的資本主義近代化的特征)。4、特點:以封建地主階級為其主要社會基礎,采用近代兵制,割據稱雄,擁兵自重。各派軍閥大都是帝國主義在中國進行統治的工具。10、中國近代前期我國民族工業是如何一步步發展的(其發展的條件和表現個是什么?帶來怎樣的影響?)

階段時間歷史條件主要表現影響

產生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外資侵入,摧殘萌芽,分解自經,擴大市場,洋務刺激滬粵津等沿海(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

隨著近代工業的出現,中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誕生初步發展19世紀末甲午戰敗,帝侵加劇,自經再破,政府寬限中國出現了一個

興辦工業的浪潮資階登上舞臺,為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提供經濟、階級基礎進一步

發展20世紀初

革命掃除障礙、一戰放松侵略、政府政策支持、民眾運動響應1912-1919年,“短暫春天”,二二四(紡織+面粉;實業救國+民主共和;南張北周二榮)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為中國由舊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化,為中共成立,提供了階級基礎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在近代經歷了產生、初步發展、進一步發展“三大熱潮”,它的共同點有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以輕工業為主②都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③一直受到中國反動政府的嚴厲限制④始終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往往對外國資本主義有依賴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11、根據所學知識史分析影響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有利、不利因素分別有哪些?1、影響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有利因素:(1)外來技術的引進。如洋務運動。(2)外來經濟侵略的客觀影響。(3)政府開放的政策,如清末甲午戰爭后的政策,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措施。(4)相對有利的國際環境,如一戰的影響。(5)重大政治變革的推動,如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推動。(6)新式學校的創辦,新式人才的培養。2、阻礙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不利因素:(1)政治腐敗、專制統治,不利于近代工業的發展。(2)外來侵略的加深,特別是主權的進一步喪失,嚴重地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3)封建經濟的阻礙,影響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4)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外來技術壟斷),管理經驗缺乏等等。總之,阻礙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相關練習1、見《備考指南》77頁31題相關練習2、概述1840—1919年近代工業在中國產生和發展的基本線索,具體分析民族工業出現“黃金時代”的原因1、中國近代工業的基本線索:(1)1840年,英法等國在沿海通商口岸設立船塢、工廠。(2)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先后興辦了一批軍事工業和民族工業,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在廣東、上海等沿海地區出現了以輕工業為主的民族工業。(3)1895年《馬關條約》簽定后,大量外資在華興辦工業,民族工業有一定發展,但處境艱難。(4)1914—1918年(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出現了“黃金時代”。2、中國民族工業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是(1)辛亥革命的影響;(2)南京臨時政府的支持(3)“實業救國”思潮的推動(4)群眾性的抵制日貨運動的響應(5)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相關練習3、見作業背景(略)興起(略)發展高潮結局評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經濟基礎資產階級隊伍的壯大——階級基礎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思想基礎民主革命團體的建立——組織基礎民族矛盾的激化——政治背景同盟會的成立論戰一系列武裝起義武昌起義和湖北軍政府的成立中華民國成立帝國主義干涉革命性質意義失敗原因及教訓袁世凱竊取勝利果實背景(略)興起(略)發展高潮結局評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經濟基礎資產階級隊伍的壯大——階級基礎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思想基礎民主革命團體的建立——組織基礎民族矛盾的激化——政治背景同盟會的成立論戰一系列武裝起義武昌起義和湖北軍政府的成立中華民國成立帝國主義干涉革命性質意義失敗原因及教訓袁世凱竊取勝利果實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成立及其政治綱領1、同盟會成立1905年;孫中山、黃興、宋教仁;東京機關刊物:________________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盟會政治綱領(“16字綱領”):3、三民主義(孫中山把政治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

<<民報>>第一個全國性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中國近代史上兩次重要論戰比較分析一覽表革命派與?;逝烧搼穑?905——1907年;革命派《民報》VS保皇派《新民叢報》時間:主要陣地:名稱時間領導人特點同盟會影響下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同盟會影響下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革命黨人發動的武裝起義

萍瀏醴起義廣州黃花崗起義1906年劉道一1911年孫中山黃興孫中山黃興鎮南關起義浙皖起義秋瑾徐錫麟高潮:武昌起義的成功時間:革命成果:革命影響:成功原因:成立了“湖北軍政府”.

全國幾十個省區相繼宣告獨立,清朝統治土崩瓦解。1.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不斷壯大(階級基礎)2.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高漲(群眾基礎)3.文學社、共進會的組織、宣傳(組織基礎)4.湖北新軍前往四川,武漢兵力空虛(有利條件)5、湖北新軍的革命首創精神。(主要原因)1911-10-10(農歷:辛亥年)史稱--辛亥革命.中華民國的成立1、概況(84頁)時間、都城、國旗、紀元、領導人性質:以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主體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2、內外政策:對內:頒布一系列法令和措施《臨時約法》對外:承認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繼續有效

E.確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共和政體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A.中華民國主權在民;

B.國內各民族平等;

C.國民有人身、居住、集會、結社、宗教自由

D.有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內容:意義:(國家)(民族)(國民)(政體)

F.實行責任內閣制,內閣總理可監督總統(內閣)帝國主義破壞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前:武昌起義后:中華民國成立后:扶植清政府準備干涉(支持清政府)——“嚴守中立”(扶植新代理人)——“南北議和”(84)(1)對民國:軍事威脅、外交孤立、經濟封鎖(87)(2)對袁:扶植袁世凱奪權辛亥革命的功績和教訓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為……創造了……推動了……推翻了……沉重打擊了……性質:功績:教訓:1.政治:2.經濟:3.思想:4.國際:北洋軍閥的統治袁世凱專制賣國袁世凱復辟帝制張勛復辟段祺瑞獨裁賣國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討逆運動護法運動北洋軍閥實行獨裁專制資產階級維護民主共和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北洋軍閥的統治袁世凱專制賣國袁世凱復辟帝制張勛復辟段祺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