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2、嘗試依據(jù)動物的形狀特征判斷其過冬方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3、激發(fā)對大自然中的動物的探究愛好,能積極參加爭論和游戲活動。
活動預備:
頭飾卡片、小動物圖片假設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愛好。
1、出示掛圖:"圖片上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氣怎么樣?"(很冷)"冬天我們是怎樣過冬的?"2、寒冷的冬季來了,我們每個小伙伴都穿上大棉襖,戴上帽子和手套,開空調、取暖器、常在室內活動、加強熬煉等這樣我們就再也不怕冷了,但是我們的動物伙伴,松鼠、小燕子、蛇等會是怎樣過冬的呢?小伙伴想知道嗎?那這節(jié)課,老師就告知你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二、初步了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1、板書課題:動物過冬。
2、傾聽故事:《動物過冬》〔略〕3、爭論:聽了這個故事后,都知道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引導幼兒回答援助幼兒理解貯存、遷徒、冬眠、換毛的詞匯?!?、出示教學掛圖。
〔1〕、圖上都有哪些動物?
〔2〕、這些動物是以什么方式過冬的?
〔3〕、出示動物過冬的四種方式、卡片。
讓幼兒加深對動物過冬的四種方式貯存、遷徒、冬眠、換毛有肯定的記憶。
〔4〕、領讀、教讀動物過冬的四種方式。
三、分組說說動物過冬的方式。
總結:熊和烏龜都是冬眠過冬的,由于他們在冬天來臨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個冬天他們就可以睡覺,不吃東西了,還有一些其他的'動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動物;螞蟻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過冬的,由于冬天出去找食會很冷,所以提前把整個冬天的糧食預備好過冬,還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儲食過冬的;由于天冬天的時候南方比較溫和,所以天鵝和燕子會選擇南飛過冬,除了天鵝和燕子會南飛過冬,還有許多候鳥會南飛,像杜鵑、大雁、黃鸝、丹頂鶴,他們都是隨著氣候的改變而遷徙的鳥。
大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狀況及其危害性。
2、培育幼兒關懷和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預備:
1、棉花、香煙、瓶子。
2、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
3、自攝的有關空氣污染源的錄象片。
活動過程:
一、了解空氣蒙受污染的狀況。
1、我們每時每課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xiàn)在空氣質量發(fā)生了改變,下面請小伙伴們仔細看錄象,想一想這些事情對空氣有沒有影響。
2、放映自攝錄象片,請幼兒觀看。
鏡頭一:滿天飛揚的塵土;
鏡頭二:汽車、摩托車排出的廢氣;
鏡頭三:工廠煙囪飄出的黑煙;
鏡頭四: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
鏡頭五:燒香、放鞭炮時潦燒煙霧;鏡頭六:正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
3、爭論:剛才我們看到了許多污染空氣的事,這些事對人類會有什么危害?
二、感知不潔空氣對人體的危害。
1、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小試驗,方法是先在瓶子里放一團潔白的棉花,然后把一支點燃的香煙放進瓶子。
2、在等待試驗結果的過程中,播放自制電腦教學軟件《人體上半身內部器官****圖》,重點突出呼吸道,顯示空氣在體內的循環(huán)現(xiàn)象及其過程。
3、爭論:剛才我們看到了空氣在人體內的“流淌”過程,請你們想一想假如人吸進了含有尼古丁的空氣,會有什么影響?
4、向幼兒展示試驗結果——瓶子及一部分棉花被熏黑了,請幼兒聞一聞瓶子里的氣味,說說自己的感受。
5、在屏幕上顯示人體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后,呼吸器官受損的'狀況。顯示方法是設置一道黑色氣流進入呼吸道,把整個呼吸道染成黑色。
6、小結:假如我們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簡單得感冒、氣管炎、哮喘病,嚴峻的還會導致肺癌,對我們人體危害很大。
三、學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1、鼓舞幼兒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氣的行為,讓空氣變得更干凈。
2、老師操作鼠標,在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上找污染空氣的行為,假如選擇正確,背景天空變成淺藍色,并涌現(xiàn)紅色“★”圖案;假如選擇錯誤,那么背景仍為灰色,并涌現(xiàn)“╳”圖案。
3、引導幼兒爭論如何減削空氣污染,愛護身體健康。〔如:種植花草樹木、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在生活區(qū)焚燒垃圾等〕活動延伸:留意觀測日常生活中還存在哪些污染空氣的事,并能從自身做起,愛護環(huán)境,減削污染。
大班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知并描述勺子的反射現(xiàn)象,產生探究的欲望。
2、記錄自己的試驗結果,體驗發(fā)覺的樂趣。
3、萌發(fā)對鏡子的新奇心,體驗鏡子游戲的歡樂。
活動預備:不銹鋼勺子〔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幼兒記錄用紙、筆;鏡子假設干;老師記錄紙〔大張〕
活動過程:
一、比較鏡子和勺子。
1、引導幼兒觀測勺子與鏡子。師:老師為你們預備了鏡子和勺子,請你認真的觀測一下,你有什么發(fā)覺?
2、幼兒溝通自己的發(fā)覺。
3、引導幼兒用摸、看的方法發(fā)覺勺子與鏡子成像的不同之處。師:為什么鏡子和勺子照出來的人不一樣呢?幼兒大膽猜想,講解并描述。老師可引導:我們一起來摸摸看,再認真的看一看勺子是什么樣的!鏡子呢?幼兒再次溝通。
4、老師小結:鏡子的面是平的,而勺子一面是凹進去的〔豐富凹面〕,一面是凸出來的'〔豐富凸面〕那凸出來的那一面叫什么呢?用勺子玩“照鏡子”的游戲,感知并描述勺子的反射現(xiàn)象。
〔1〕引導幼兒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來照照自己,有什么發(fā)覺?記錄在紙上。師:現(xiàn)在就用勺子來玩一個照鏡子的游戲,看看用凹面照,人是什么樣子的,用凸面呢?用勺柄呢?然后把你的發(fā)覺記錄在紙上?!蔡崾居變憾嗾諑状巍?/p>
〔2〕幼兒溝通觀測記錄的結果。
〔3〕老師小結:用勺子凹面照出來的人,頭在下面,身體在上面;用凸面照出來的人,頭在上面,身體在下面;用勺柄照出來的人又細又長。
二、遷移閱歷:凹面鏡與凸面鏡在生活中的運用。
1、引導幼兒聯(lián)系生活閱歷,講講凹面鏡與凸面鏡在生活中的運用。師:今日我們發(fā)覺了勺子里也有個哈哈鏡,其實凹面鏡與凸面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處呢!你在哪里看到過它們?
2、幼兒溝通。
3、老師補充。
凸面鏡:老花鏡、望遠鏡、顯微鏡、放大鏡、幻燈機、照相機鏡頭、汽車〔摩托車〕后視鏡、路況反射鏡〔交叉路口及山路轉彎處設的凸面鏡〕、商店墻角頂端裝設的監(jiān)視鏡。
凹面鏡:近視鏡、散熱鏡、手電筒,探照燈,自行車尾燈,汽車燈、手電筒、車前燈。
大班科學教案4
注:在試驗結果欄里用數(shù)字1、2……依次排出各種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紅棉布黃絲綢藍聚脂面料綠人造絲紫羊毛
猜測試驗結果三、幼兒試驗,記錄結果。
1、“怎樣才能知道你們幫小紅選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種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強的呢?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就知道了?!?/p>
2、幼兒動手操作,老師講解試驗要求:如下圖
3、幼兒記錄試驗結果,并爭論試驗中的`發(fā)覺。
4、幼兒依據(jù)試驗結果,開展爭論,在日常生活中依據(jù)各種面料的吸水性來遷移閱歷。
小結:我們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氣性好的布料做我們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貼身的內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風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擋風。
四、幼兒再次試驗,了解布料相同、液體種類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為幼兒提供幾種不同的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讓幼兒任選相同的一種布料分別放入不同的液體,再次進行試驗。
2、幼兒操作,并記錄試驗結果。
大班科學教案5
設計意圖:
為協(xié)作“遠離禽流感”的宣揚,我園設計了“病毒”這一科學活動,指在激發(fā)幼兒探究的愛好以及自我愛護的意識。
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激發(fā)幼兒探究的愛好。
2、初步了解〔流感〕病毒,加強自我愛護的意識。
預備:
顯微鏡、錄像、圖片、細菌標本、病毒示意圖、健康小衛(wèi)士粘貼標識〔幼兒人數(shù)相等〕。
過程:
一、放錄像〔兒童醫(yī)院門診及有關禽流感的報道〕你們看到了什么?“文章。出自。"聽到了什么?——幼:小伙伴生病了、、、、禽流感為什么會生???傳染的禽流感?——幼:由于感冒、怕冷、缺少熬煉。得禽流感最主要的緣由是什么?——幼:病毒
二、播放病毒有關資料
1、在顯微鏡下你看到了什么?
——幼:細菌?不知道是什么。
2、你們觀測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們請醫(yī)學院的叔叔給我們講解一下好嗎?
三、醫(yī)生講解內容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病毒并不可怕,科學能戰(zhàn)勝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么?
小結:科學家本事真大,發(fā)覺了這么多反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沒有想過為了人類的健康,也做一個科學家呢?我們應當怎么做?——幼:不許禽流感病毒進入我們身體內、多熬煉、開窗、不到疫區(qū)、大預防針。幼兒制作宣揚圖片。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怎樣來預防禽流感的傳播,其他的'人還不道,你想用什么方法來告知他們?〔爭論:可以給他們看圖片,給他們看預防禽流感的錄象,可以徑直說給他們聽?!辰袢绽蠋熃o大家預備了很多的材料,有圖片有筆請你們來做宣揚廣告,告知大家怎樣預防禽流感,好嗎?〔分組合作宣揚圖〕
結束:現(xiàn)在讓我們來做健康小衛(wèi)士,每個小伙伴貼上標識,讓我們去告知其他班的小伙伴吧!幼兒拿著宣揚畫出活動室。
大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觀測陀螺旋轉時色調的改變。
2、探究學習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活動重點:
觀測陀螺旋轉時色調的改變。
活動難點:
探究學習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活動預備:
1、彩色陀螺玩具、自制陀螺一個。
2、火柴棒、大頭針、較硬的`圓形紙、彩筆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觀賞彩色陀螺。
1、老師出示陀螺玩具引導幼兒觀測陀螺的顏色和圖案。
2、老師分發(fā)陀螺玩具請幼兒分小組玩一玩。
3、陀螺轉起來的時候它的顏色有什么改變?
二、爭論制作方法。
1、小伙伴想不想自己做一個有趣的陀螺?
2、爭論: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
3、老師出示制作好的陀螺供幼兒觀賞,說說有哪七彩色。
4、師幼共同總結制作步驟:a、在圓形紙上用七彩顏色進行裝飾,并勻稱涂色。b、在紙的中心先用大頭針戳一個洞,再把火柴棒插入洞內,用大頭針時留意安全。
三、設計制作。
1、幼兒取材料操作,老師啟發(fā)幼兒運用七彩色大膽的進行裝飾,畫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2、活動中再次提示幼兒涂色勻稱、艷麗,用大頭針時留意安全。
四、陀螺旋轉競賽。
1、幼兒轉動陀螺,啟發(fā)幼兒思索:為什么靜止時能看到七彩色,一轉動就看不見了呢?
2、不同的陀螺旋轉時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3、思索:圓形陀螺會旋轉,那方形、三角形、多邊形等外形的陀螺會不會轉呢?
4、請小伙伴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做,玩一玩不同外形的陀螺。
活動反思:
在最末環(huán)節(jié)可以引導幼兒觀測發(fā)覺陀螺旋轉時七彩色會混在一起,快轉時會變成白色的現(xiàn)象。幼兒假設還感愛好,可開展“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等競賽。
大班科學教案7
活動目的:
1、發(fā)覺動物為了生存而采用的幾種自我愛護的方法。
2、萌發(fā)探究動物神秘的愛好。
3、培育幼兒對事物的新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試驗。
4、培育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究的愛好。
活動預備:
故事《隱身妙招》。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傾聽故事《隱身妙招》。
1、師幼一起傾聽故事。
老師:今日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隱身妙招》,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對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里說了什么?故事里有些什么動物?
2、老師:聽到了故事里有些什么動物?
老師結合孩子的回答小結:故事里有大老虎、枯葉蝶,蜥蜴,青蛙。
3、老師:老虎來了,小動物們都躲到哪里去了?為什么老虎找不到他們?出自:大;考。吧"〔引導幼兒說說這些動物的防身妙招。這些動物用了一種什么方法來愛護自己的?〕——幼兒回答:躲起來。
老師小結:對了,它們都躲起來,隱身。由于它們身上的衣服和四周環(huán)境的顏色很像。讓自己身上的顏色變得與四周環(huán)境接近,把自己躲起來,讓老虎發(fā)覺不了自己?!?/p>
4、結合圖片觀測與比較:看看枯樹葉上有什么?枯葉蝶。〔原來枯葉蝶同枯樹葉一模一樣〕草叢里有誰?青蛙〔原來綠綠的青蛙躲到了綠綠的草叢里〕你們能看出蜥蜴在哪里嗎?在泥土上〔蜥蜴的皮膚和泥土的顏色是一樣?!乘岳匣⒄也坏竭@些小動物。
二、防身絕技。
1、老師:原來,動物們都特別聰慧,除了這些動物,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愛護自己的方法?〔幼兒自由說,如變色龍、狐貍、壁虎、烏龜、刺猬?!?/p>
2、老師小結:小伙伴知道的可真多啊,聽說森林里的小動物每個都有自己的防身絕技,你知道變色龍、狐貍、壁虎、黃鼠狼自我愛護的方法嗎?現(xiàn)在我們去聽聽小動物的介紹吧!
老師: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扮演各種動物的聲音:如變色龍——變色,啦啦啦,我是奇妙的變色龍,我身體的`顏色能變,敵人來了我不怕;狐貍——裝死,要是我遇到敵人,我會立刻往地上一躺,來個裝死,誰也不會吃掉我這只死了的狐貍〔出示負鼠,負鼠也是裝死〕壁虎——斷尾,我是壁虎,我遇到敵人我的尾巴會斷掉,敵人就不敢碰我了。黃鼠狼——臭氣味,哈哈,我要是遇到敵人,我會發(fā)出臭氣味,敵人聞到臭氣味就不敢靠近我了等等。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慧的,想了很多方法來愛護自己,有的————有的————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3、游戲:對錯。
老師:現(xiàn)在我要考考大家有沒有記住這些小動物的防身絕技,老師出示各種動物圖片,請你們舉手回答是誰?是用什么方法愛護自己的?
三、自我愛護。
1、老師:動物們都有愛護自己的好方法來躲過危急,那我們小伙伴在活動、游戲中,是怎樣愛護好自己的?——幼兒爭論、溝通。
2、老師:今日我們學到了一些動物的防身絕技和愛護自己的方法,相信我們會變的更聰慧。在活動、游戲中,學會用正確的方法愛護好自己。
反思:
計算機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使得教學活動突破時空的限制,把文字、圖形、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結合在一起,正由于這樣的優(yōu)勢,計算機技術作為主要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正漸漸發(fā)揮出它的巨大作用,它的參加讓我們的教學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活動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由于幼兒自身特點——識字不多、知識面窄,他們獵取知識的途經是比較單一的,往往是從父母、電視為獵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而家長的知識面也是有限的。這樣就很難滿意幼兒成長所需的知識量,影響了幼兒的進展。而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個信息資源系統(tǒng),它蘊含著我們所需的各式各樣的信息和資源,應有盡有。孩子們可以和家長一起從網(wǎng)絡上查找想要了解的知識,這樣,在查找的過程中,孩子們和家長都從中學到了很多、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識。這大大地豐富了幼兒獵取知識、信息的途徑,使他們的知識面更為廣泛,也為老師的活動開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愛好、探究的欲望。
大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試驗使孩子們了解物體放到水中有沉出現(xiàn)象。
2、培育孩子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愛好和動手技能。
3、培育孩子們的細致觀測技能。
4、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愛好。
5、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認真觀測發(fā)覺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討論科學現(xiàn)象。
重點難點
1、這節(jié)課的重點在于讓小伙伴們知道水有向上托物體的力〔浮力〕。
2、難點是漂移的物體在肯定狀況下也能下沉。
活動預備
能盛水的`家具〔如:盆、桶等〕并加滿水,小皮球、小石頭、干木塊
活動過程
1、讓孩子們輪番感受水的浮力。老師先讓孩子們將小皮球放在盛滿水的盆中,小皮球浮在水面,然后叫他們用手把小皮球按到水底,讓孩子們感受水有把球向上托的力,再把手松開,小皮球立刻浮到水面上。問孩子們:小皮球被我們按到水底,一放開手小皮球為什么自動浮起來?我們按小皮球的時候手有什么感覺?小伙伴都說:手被彈開的感覺。結論:這是水中有浮力。
2、讓孩子們把石頭和干木塊分別放入水中,觀測沉浮狀況:石頭很快沉到水底,而干木塊卻浮在水面上。提問孩子們:為什么石頭沉到水底,而干木塊又浮到水面上?結論:石頭重,簡單下沉;而干木塊輕,簡單浮在水面上。
3、讓小伙伴們說一說,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是幼兒園大班的科學常識課,主要通過實踐來了解,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讓他們更好的感覺到學科的樂趣,讓孩子們自己發(fā)覺問題,使他們樂于觀測、樂于嘗試,發(fā)覺問題再去解決問題。
2、每一個孩子都能積極的加入到活動中,可以很好的從各個角度發(fā)覺問題。
3、在今后做活動要預備多些設備,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動手做,讓他們對學習感到愛好。
4、假如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將會將試驗物品換一換,再讓它們嘗試更多,孩子們更深一步了解沉與浮。
小百科:力指物體在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中,各表面受流體〔液體和氣體〕壓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發(fā)覺了浮力原理。
大班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污水凈化的過程,掌控多層過濾方法。
2.敢于大膽嘗試,勇于探究與表達。
3.萌發(fā)幼兒養(yǎng)成愛護水資源和節(jié)省用水的好習慣。
活動預備:
1.水污染的視頻。
2.毛巾、海綿、紗布、飲料瓶假設干。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
1.今日老師帶來了一給謎語,請小伙伴們猜一猜是什么:“用手抓不起,用刀切不開,煮飯和洗衣,都要請它來?!?/p>
2.老師和幼兒一起爭論:水有什么用?我們生活中離得開水嗎?
二、了解水體污染的狀況。
1.老師播放一段水被污染的視頻。
2.水為什么會這么臟?看了這么臟的水你有什么感覺?
三、嘗試凈化水。
1.瞧!這就是從河里打來的水,多臟啊!你有方法能讓臟水變潔凈嗎?
2.老師介紹桌上物品,鼓舞幼兒運用物品大膽嘗試。
3.請幼兒共享操作結果:
⑴我把紗布放在空瓶口上,把臟水倒進去,水很快就流進瓶子里了。紗布上有些臟東西,但水還是臟的。
⑵我把海綿放在空瓶口上,把臟水倒在海綿上,水漸漸地流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比之前的要潔凈一點。
⑶我把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臟水倒進去,毛巾變臟了,水變潔凈了一點。
4.老師小結:
⑴紗布上的空隙比較大,臟水一下子都流過去了。
⑵海綿上的空隙比較小,能把臟東西抓住,水就變得潔凈一點。
⑶毛巾上有很多毛毛,就像許多的小手,能把水里的臟東西粘住,所以水就變得潔凈了。
5.引導幼兒再次操作:逐步增加毛巾的'塊數(shù),來回過濾瓶子里的水,試一試水有什么改變。
6.幼兒共享試驗結果:
⑴先疊了兩塊毛巾再倒臟水,比較之前的只用一塊毛巾,水變潔凈一點了。
⑵放三塊毛巾后把瓶子里的水重新倒進新瓶子里,水更潔凈一點。
⑶接著放四塊毛巾再把瓶子里的水倒一遍,發(fā)覺水變清了。
⑷放5塊毛巾時,把瓶子里的水再倒進去,水變得很潔凈、清亮了。
7.老師小結:
毛巾里的毛毛一遍一遍的把臟水里臟東西粘住,沒有臟東西的水就變得越來越潔凈、清亮了。
四、結束部分。
老師總結:我們人類很需要水,缺少水的人會很難過,嚴峻的還會暈倒,甚至死亡。水是我們人類最珍貴的財寶。我們要節(jié)省用水,愛護水資源。
大班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感受不同味道,嘗試運用圖表記錄,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覺。
2、了解各種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進展對食物的辨別技能。
3、培育觀測,比較技能。
4、初步培育幼兒用已有的生活閱歷來感受味道。
活動預備:
1、設置“味道王國”的情境,擺設各種味道的食品,如檸檬、糖果、山楂、咸鴨蛋、辣椒、咖啡、咸菜、苦瓜等。
2、為幼兒預備每桌一套分別裝有白開水、白糖水、白醋、咖啡、白酒、鹽水的品嘗杯和品嘗棉簽。
3、味道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表情,導入活動。
1、今日老師請來一些表情寶寶,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渤鍪颈砬閳D片〕
2、這是甜寶寶,和甜寶寶打個招呼,看看甜寶寶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你吃到什么東西時會有這樣的表情?〔引導幼兒仿照表情〕
這是咸寶寶,和咸寶寶打個招呼,看看咸寶寶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你吃到什么東西時會有這樣的表情?
這是酸寶寶,和酸寶寶打個招呼,看看酸寶寶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你吃到什么東西時會有這樣的表情?
這是苦寶寶,和苦寶寶打個招呼,看看苦寶寶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你吃到什么東西時會有這樣的表情?
二、品嘗各種食品,感受不同味道。
1、今日老師要帶你們到“味道王國”去,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請你們嘗一嘗,在品嘗之前先洗洗手。小伙伴可以自由地去品嘗,在品嘗的過程中,你要記住自己品嘗的是哪一種食品,它是什么味道,把你嘗到的味道記錄下來,等一下大家說一說?!怖蠋熓痉镀穱L的方法〕
讓我們一起去探究味道的奧秘吧!〔幼兒自由品嘗食品嘗道〕
2、組織幼兒談自己品嘗的感受。
小伙伴,“味道王國”里都有什么食品?剛才小伙伴品嘗了什么食品,它是什么味道的?嘗到酸味時,你有什么感覺?這種味道會使你想起什么事情?嘗到甜味、苦味、辣味、咸味時,又有什么感覺?你會想到什么?
三、通過操作感受,使幼兒了解舌頭的品嘗作用。
1、小伙伴,咱們剛才品嘗了那么多的味道,這些味道是怎么嘗出來的?
2、下面老師為每個小伙伴預備了一些品嘗杯,請小伙伴再嘗一嘗,它們分別是什么,你是怎么嘗出來的?〔為幼兒提供試驗材料,老師示范并指導幼兒運用正確的方法來進行品嘗〕
3、小伙伴告知老師剛才你是怎樣試驗的?各種味道是靠什么品嘗出來的?
4、小伙伴真聰慧,通過試驗我們知道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舌頭為什么會嘗出味道呢?原來我們的舌頭表面有很多小突起,這些突起叫味蕾,味道就是通過味蕾品嘗出來的。別看我們的舌頭不大,可是它的各個部位卻有不同的分工。舌尖對甜味比較敏感,舌頭的.兩側前端對咸味比較敏感,舌頭兩側后端對酸味比較敏感,舌根對苦味和辣味比較敏感。
四、進行發(fā)散思維,了解更多的味道。
1、你還吃過什么東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導幼兒說出更多酸、甜、苦、辣、咸味道的東西?!?/p>
2、除了甜、咸、酸、苦,你還知道其它的味道嗎?〔引導幼兒說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后甜、又酸又甜等。〕
五、結束活動。
小伙伴,剛才咱們說出了很多的味道,下面咱們來做“小小調味師”來制作各種不同味道的飲料,看誰調的飲料味道美?!补奈栌變捍竽憞L試,制作出和別人不同的味道。〕
小百科:味道一般意義上的味道指味覺,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等。
大班科學教案11
設計意圖
科學活動“插花”,是我們對導向式教學活動進行的一次嘗試?!安寤ā眮碓从谏睿葤伣o幼兒一個明確的任務——“插花”,讓幼兒圍繞任務去嘗試驗索,從中發(fā)覺問題——“怎么插花瓶都會倒”,老師激發(fā)幼兒解決問題的欲望——“怎樣使花瓶不倒”,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兒完成。探究過程對幼兒很有挑戰(zhàn)性,“任務=材料+創(chuàng)意”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表達。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發(fā)覺物體不易倒的緣由。
2、探究多種使物體不易倒的方法,培育探究的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形成大膽質疑、積極探究的意識,并體驗勝利的'歡樂。
活動預備每組礦泉水瓶、娃哈哈瓶、塑料花、泡沫塊、小石頭、橡皮泥、各種盤子、蓋子、硬板等假設干。
活動過程
一、拋出任務“插花”,發(fā)覺花瓶易倒,引起探究愛好
1、師:老師做了許多花,想請小伙伴幫忙把花一朵一朵插在花瓶里(礦泉水瓶)。
2、老師請一幼兒將三朵花插在瓶子里,提問:花插在花瓶里,涌現(xiàn)什么狀況?(花瓶很簡單倒)
二、初步探究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在比較中了解不易倒的緣由
1、師:今日帶來的花瓶都是簡單倒的,我們要想方法使花瓶不易倒。我給你們預備了許多材料,等會每人拿一朵花插在一個花瓶里,請你們用最短的時間使“花瓶”不易倒。假如你勝利了就請你貼上自己的號碼,將花瓶放在花壇上(地面有條線)。
2、幼兒自由探究,老師觀測。
3、幼兒操作后溝通。
師:風來了,要看看誰的花瓶比較穩(wěn)固。(用紙對每個花瓶扇一扇)
預設:
幼兒行為一:同樣裝了石頭,一個倒了,而另一個不倒。
老師的對策:拿出來比較。
師:剛才用了同樣的風力、為什么都裝了石頭的花瓶,一個倒了一個沒倒呢?
幼:由于這個瓶子石頭裝得比較少……
師小結:對,石頭裝多了就比較重,能使花瓶更穩(wěn)固。
幼兒行為二:用光碟,一個放上面,一個放下面。
老師的對策:
師:這兩個都是用了“光碟”。這個為什么倒了,而這個不倒呢?
幼:一個放在上面,一個放在下面。
師小結:對,重的放在上面反而更簡單倒,而粘在下面使花瓶的底盤變大了。
三、探究多種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培育探究意識1、師:桌上還有許多材料,這回要請你想出跟剛才不一樣的方法去試一試,你可以使多個花瓶站穩(wěn),比比誰想的方法最有創(chuàng)意。在花瓶上也貼上自己的號碼。
2、幼兒自由探究,老師指導。(孩子可以想出兩個以上方法)
3、溝通爭論。師:我們來看看你們都用了哪些方法。
預設:
幼兒行為一:會用多種材料,探究出不同的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如:增加重量、使底盤變大、將花站直。
老師對策:考慮進人下一環(huán)節(jié)“探究不借助材料,使花瓶不倒”,對幼兒提出更高的要求,進展他們的逆向思維技能。
幼兒行為二:大多數(shù)幼兒都采納增加重量一種方法。
老師對策:調整計劃,轉變原先預設的第四環(huán)節(jié),改為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幼兒繼續(xù)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花瓶不易倒。
四、不借助其他材料,探究使花瓶不倒的緣由,進展幼兒的逆向思維技能1、師:現(xiàn)在桌上就只有很多花和花瓶,你們有沒有什么方法使花瓶不易倒?
2、幼自由探究。
3、展示幾種勝利的方法。如:將幾束花插在一個瓶子里,將小瓶放在大瓶里再插上花。
師:我也有一種方法可以使花瓶不倒(老師將花莖折短再插在花瓶里),知道為什么嗎?我們在區(qū)角活動中再去試一試是什么緣由。
大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的重要性
2、初步培育環(huán)保的意識
活動預備
1、沒有破的塑料袋人手一個
2、每小組透亮塑料瓶大小各一個,吸水手帕一塊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日啊,老師為你們來帶了一個有趣的試驗,看我的桌子上現(xiàn)在有什么。
有半瓶水的大塑料瓶,兩塊一樣的小手帕,和一個小的塑料瓶
2、不會濕的小手帕
老師示范試驗:
1〕將小手帕浸入水中,證明小手帕是吸水,會濕的。
2〕將手帕放入小塑料瓶中,壓倒瓶子底部。再將小塑料瓶開口朝下壓入水中。
請幼兒猜想小手帕的結局
3〕拿出小塑料瓶,將小手帕取出,請個別幼兒上來親自觸摸看小手帕是否濕掉。
3、是什么讓小手帕不會濕
師:誰能告知我,為什么手帕沒有濕。是不是什么東西把手帕愛護住了呢?
師:對,就是空氣,這是不是告知我們空氣是看不見的。
4、幼兒體驗試驗
幼兒分組試驗,體驗空氣壓入水中的感覺,體驗空氣的存在。
試驗結束后,請幼兒談談有什么感覺〔壓下去要用力,從而感受空氣〕
5、空氣的味道
分發(fā)潔凈的'不漏塑料袋,請幼兒去教室里抓一袋空氣回來。抓到后立刻回到座位上,并且微微打開塑料袋,讓空氣漏一點出來,聞一聞,看空氣是否有味道。
6、我們需要空氣,潔凈的空氣
請幼兒想象沒有空氣的世界。
挖掘幼兒對臭臭的空氣的閱歷,請他們講一講,在設想以后聞到的一貫是這種臭臭的空氣會怎么樣。
7、愛護環(huán)境
既然空氣這樣重要,沒有潔凈的空氣,我們就無法生存,所以我們要愛護環(huán)境。那小伙伴可以做什么呢。
愛護植物,不亂認垃圾,提示家長們愛護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種植植物,愛惜動物。
大班科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測,傾聽,操作,使幼兒知道蚯蚓的形狀特征,生活習性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2、通過活動使幼兒懂得要愛護蚯蚓。
3、進展幼兒觀測技能及激發(fā)他們探究的愛好。
活動預備:
1、六只盆:盆里有泥和蚯蚓
2、每人一只小盆子,一雙筷子;
3、每組一盆水,抹布;
4、蚯蚓示范圖,錄音,圖書等。
活動過程:
一、觀測蚯蚓,知道其形狀特征
1、觀測泥土,查找蚯蚓。
盆子里的泥土是怎么樣的?〔泥土上面有一個個小洞洞〕這是怎么回事呢?泥里藏著什么呢?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
2、觀測蚯蚓的形狀特征。
〔1〕蚯蚓長得怎么樣的呢?它與其它動物不一樣在哪里?
〔2〕幼兒觀測蚯蚓“走路”時的動作,用手仿照蚯蚓走路時一伸一縮的現(xiàn)象。
小結:蚯蚓的身體圓又長,象細細的管子,而且身體滑滑的,軟軟的,有很多節(jié)組成。它與其它動物不一樣,它沒有眼睛,鼻子,耳朵,身體下面也沒有腳,它是靠身體一伸一縮向前蠕動的,有些時候還會把身體卷起來。
二、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
1、小試驗:將蚯蚓放入水中,觀測蚯蚓會怎么樣?
2、出示放在同一容器中的干濕兩種泥,讓幼兒觀測,泥有什么不一樣呢?〔一邊干一邊濕〕
3、找一找蚯蚓在什么地方呢?想一想蚯蚓為什么在這個地方呢?
小結:蚯蚓喜愛在潮濕的泥土中生活。
三、了解蚯蚓與人類的'關系
1、蚯蚓生活在泥里吃什么呢?〔幼兒自由爭論,并自己在教室里查找圖書,圖片等答案?!?/p>
2、蚯蚓有什么作用?
小結:蚯蚓吃的是泥里腐爛的東西,有時鉆出泥土吃地面上腐爛的樹葉,它在泥里生活,使土壤變得松散,莊稼,植物就長得好了,它的糞便還可以作肥料,蚯蚓還可以做中藥,它也是家禽,家畜,魚最喜愛吃的飼料。
3、蚯蚓的本事真大,但是有一些地方蚯蚓不多,所以我們人類想出了一個好方法,就是把蚯蚓養(yǎng)起來,然后把它送到需要的地方,為人類服務。
四、延伸活動:
1、和幼兒一起到田野里去找蚯蚓。
2、自然角中飼養(yǎng)蚯蚓,讓幼兒觀測蚯蚓松土的現(xiàn)象。
3、做蚯蚓再生的試驗,讓幼兒了解蚯蚓生存繁殖的非常本事。
大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了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
2、讓幼兒節(jié)省用水,珍惜水資源。
3、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對事物的新奇心、探究和求知欲。
4、進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技能。
5、培育幼兒的觀測力和動手操作技能。
【活動預備】:
多媒體、海綿假設干、水桶、透亮器皿、冰塊、桌子、金屬(小鑰匙)、小花灑、木塊
【活動難點】:
孩子們對雨水的形成過程的理解,對此老師除了有簡明的表達講解以外,還會利用道具進行簡約的演示,形象地說明雨水形成的循環(huán)過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老師組織幼兒輕松開心地入場坐好。(音樂)
2、(播放雷電聲→雨聲)利用多媒體等道具營造夏天雷電雨時的氛圍,通過聲音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受。
3、老師提問:剛剛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會想到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打雷閃電的聲音、下雨的聲音)
〔二〕基礎部分
1、老師提問:你聽過的雨聲是怎樣的呢?(霹靂啪啦、滴答滴答……)你們知道,雨水是怎么來的嗎?想知道嗎?
2、水的形成--觀測圖片〔雨水形成循環(huán)圖〕老師用語:請小伙伴們一起寧靜地、仔細地觀測這幅圖,答案就在里面。
老師提問:告知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老師給小伙伴自主觀測與思索的時間,鼓舞小伙伴動腦筋、積極發(fā)言)。
老師解說:雨水是這樣形成的-太陽激烈的照耀,地上的水受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氣變成了許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變成我們看見的云朵,當云朵里的小水滴越積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從天空中掉落下來,這就是我們看見的雨啦!你們看,就像這樣……
(1)解說:把海綿當做云朵,當云朵里的水分不多時,還很輕(讓幼兒感受海綿的重量)太陽照耀下的空氣中充斥水分;
(2)給海綿注入水分,解說:當云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太重,于是從天上落下來,這就是雨了。小伙伴,明白了嗎?
(3)請個別小伙伴體驗。
3、水的形態(tài)--冰
(1)老師用語:小伙伴,水除了有液體、氣體的形態(tài),還有其它形態(tài),是什么呢?(搖動裝有冰塊的盒子,引起小伙伴的新奇心與思索,引導幼兒說出"冰")
(2)請小伙伴摸一摸冰塊,說出感覺。(冷冷的)
(3)老師用語:水一經冷凍,就變成"冰"的狀態(tài)了。
(4)提出問題:冰又怎么變成水的呢?(預備水的'三態(tài),讓孩子觀測與思索)
4、水的作用老師引導:水這么奇異,它有什么用呢?(喝、清潔、游戲等等)與幼兒談話,適當利用語言和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讓幼兒自主思索,作出閱歷談,知道水的用處許多,我們都需要水。
老師提問:小伙伴,假如沒有了水會怎樣呢?
引導幼兒說出沒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特別重要。我們要珍惜水資源,不糜費水,可以怎么做呢?(水龍頭關緊、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
〔三〕結束部分
1、水的游戲操作游戲預備:預備三個透亮水罐、水、海綿、乒乓球三個游戲玩法:把小伙伴平均分成三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音樂掌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yè)學院《臨床檢驗儀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護理職業(yè)學院《嵌入式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臨床免疫學檢驗課件 第3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備學習資料
- 西安海棠職業(yè)學院《隸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硬筆書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級學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版資金監(jiān)管委托協(xié)議樣本
- 二零二五全新美食城檔口出租協(xié)議
- 二零二五版學生托人接送免責協(xié)議書范文
- 游戲開發(fā)回顧與展望
- 多維數(shù)據(jù)循環(huán)嵌套分析-全面剖析
- 數(shù)學全等三角形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
- 《旅游策劃實務》課件-《秦嶺北望 千古》長安西安五天四晚親子家庭定制游方案
- 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1
- 建設單位保證安全生產措施方案
- 2025年新音樂節(jié)明星藝人歌手演出場費報價單
- 2025年人保應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版)讀寫教程2(思政智慧版) 教案 Unit 5 Striving for financial health
- 幼兒園獲獎公開課:大班科學活動《茶》課件
- GB/T 34571-2024軌道交通機車車輛布線規(guī)則
- 認知與實踐:AI技術在高校圖書館應用現(xiàn)狀調研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