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蟲防治應急預案5篇_第1頁
害蟲防治應急預案5篇_第2頁
害蟲防治應急預案5篇_第3頁
害蟲防治應急預案5篇_第4頁
害蟲防治應急預案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害蟲防治應急預案5篇害蟲防治應急預案2023-07-1418:30:05|滔祥推薦文章害蟲防治應急預案5篇

害蟲防治應急預案怎么樣?“今年入春以來,我省西部地區病蟲害形勢嚴竣。”有許多人噴農藥,防止病蟲害。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害蟲防治應急預案。

害蟲防治應急預案(篇1)

一、主要蟲害及害狀甘藍蟲害有23種,主要有鱗翅目害蟲:小菜蛾、菜青蟲(菜粉蝶)、百斑粉蝶、甘藍夜蛾、銀紋夜蛾、甜菜夜蛾、犁劍紋夜蛾,菜螟、小地老虎、大造橋蟲;同翅目害蟲有菜蚜和油菜潛葉蠅;半翅目害蟲橫紋菜蝽;直翅目害蟲短額負蝗;地下害蟲蠐螬、金針蟲和螻蛄。

主要害蟲害狀:(1)菜青蟲(菜粉蝶):初期危害形成許多蟲孔,遇天雨時誘發軟腐病。(2)小菜蛾:2齡前啃食葉肉,僅留透明表皮;3齡后咬穿葉片,將葉緣咬成缺刻,有時吃光葉肉僅留網狀葉脈;可傳播軟腐病。(3)菜螟:鉆蛀性害蟲,危害心葉及葉片,可傳播軟腐病。(4)甘藍夜蛾:2齡前啃食葉肉,僅留透明表皮;3齡后咬穿葉片,或將葉緣咬成缺刻,甚至吃光葉片。(5)菜蚜:刺吸植物汁液,使菜葉變黃,卷縮變形,生長不良影響包心。

鱗翅目害蟲均為蛾類成蟲,夜間活動,具有趨光性,蝶類成蟲白天活動,幼蟲5齡前晝夜活動取食葉片,5齡后蛾類僅夜間活動;同翅目油菜潛葉蠅取食葉肉,造成透明蟲洞;同翅目菜蚜、半翅目菜蝽均吸取汁液;直翅目負蝗若蟲為害葉片;三種地下害蟲取食根莖,小地老虎等截斷根莖。

二、綜合防治方法1.農業措施(1)輪作倒茬。選用三年未種植過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種植。(2)清潔田園,凍、曬土垡。及時清除地內前茬包括田艮、地邊,消滅病殘體及蟲卵、害蟲窩藏地;同時深翻土地,夏季曬垡,冬季凍垡,減少病蟲害基數。(3)選用抗性品種。其中春季栽培品種為:極早熟栽培品種“8132”、“中甘12號”,早熟品種“中甘21號”、“秦甘45號”,中熟品種“中甘15號”、“珍奇”,晚熟品種“慶豐”、“超綠”。秋季栽培品種為早熟品種“中甘16號”、“珍奇”、“秦甘60”,中熟品種“中甘9號”、“秦甘70”晚熟品種“秋抗”、“冬寶”、“秦甘80”,越冬品種“寒綠”。(4)種子處理。曬種2天后,用55℃(兩開兌一涼)再用70%百菌清250倍液浸種30分鐘。(5)適期播種。(6)應用防蟲網,培育無病蟲壯苗。(7)科學施肥澆水,適當稀植,改善、優化生態條件。(8)及時拔除病株、清楚田間雜草,減少病蟲傳播源。

2.物理防治(1)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蛾類成蟲;(2)用黃板誘殺菜蚜;(3)用糖醋液誘殺。

3.生物防治(1)蘇云桿菌制劑(Bt)500~1000倍,殺滅鱗翅目害蟲。(2)24%雷通懸浮劑(促脫皮仿生殺蟲劑)500倍殺滅鱗翅目害蟲。(3)%蟲藤殺蟲劑600~800倍噴霧防治。(4)毒餌誘殺。炒麩子拌%晶體敵百蟲,在田間放成小撮,誘殺小地老虎。

4.化學防治(1)5%定蟲隆1500~2023倍液噴霧。(2)%氯氟氰菊脂乳油(功夫)2023~2500倍液噴霧。(3)10%聯苯菊脂乳油1000倍液噴霧。(4)%齊墩螨素3000~4000倍液噴霧。(5)5%氟蟲氰懸乳劑劑17~34毫升/畝加水50~75公斤液噴霧。(6)%硫雙滅多威懸乳劑1500倍液噴霧。(7)20%蟲酰肼1000倍液噴霧。(8)%高氯乳油1000倍液噴霧。

害蟲防治應急預案(篇2)

維護生態、維護發展是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新時期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進入到綜合治理的階段,國際國內、林業生產鏈條等都將生態維護、環境平衡列為治理森林病蟲害的重要目標和任務。新時期要明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概念和定義,把握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內涵與外延,形成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策略和原則,建立有針對性、有效率性的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方法和要點,組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新平臺,實現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目標與價值。

1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概述

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是林業對常見、高發、烈度強的病蟲害進行綜合治理的一系列工作的總稱,根據FAO(國際糧農組織)對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定義,結合我國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實際,本研究認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定義為: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綜合利用各種防治方法的優勢,預防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局限性,通過預防為主的策略,形成林業病蟲害治理的方案和措施,使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優勢得到發揮,各類林業病蟲害治理的長處得到保障,在高效率、高速度的基礎上,達到對林業病蟲害綜合而全面的控制和防治。

2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策略

2.1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生態策略

林木和病蟲害在環境中屬于生態鏈條上的不同位置,彼此之間存在互為制約和互為依存的關系,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應該立足于生態這一大體系,通過生態的調整改變病蟲害發生、生存和消長的內外環境,進而做到對病蟲害的有效控制。也可以通過對林木內外環境的調整,確保林木生長態勢的穩定,進而做到對病蟲害的有效預防。在對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要從選種、育苗、種質和養護等過程入手,將生態理念整合在實際過程之中,調節生態系統的關鍵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建立起林木生長的生態條件,營造林業病蟲害不利于繁衍的環境條件,控制林業病蟲害的發展頻率與危害程度,有效提升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質量和水平。

2.2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安全策略

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工作中既要保證人員的安全,也要確保林業的安全,還要做到對整個環境生態的安全。在林業病蟲害治理過程中會應用機械、設備、農藥、生化制品,這些器具和藥品會造成對人員的傷害,應用不良會給生態系統帶來安全影響,進而達不到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效果和要求。因此,要建立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安全理念,對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安全風險進行全面防護,采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安全預案和應急方案等方法,使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安全措施得到不斷完善,形成安全體系對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全面覆蓋,使他們相互補充、相互制約,在取長補短的基礎上,實現林業病蟲害的綜合治理,。

2.3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保護性原則

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并沒有將化學藥劑和農藥等高效率藥品摒除在治理工作的選擇之外,這就需要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做好對林木生長環境的保護工作。要選擇針對性強、消殺效率高、低污染、低殘留的農藥作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基礎性藥劑,預防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產生對環境、生態、人員的毒害和污染,有效維護林業病蟲害天敵的生存、生長系統,進而控制林業整體的環境與生態因素,有效保護生態和自然的調節與維持能力。

2.4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經濟性策略

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工、設備、農藥、制劑的投入,這些費用的產生會對林業病蟲害治理的資金投入帶來壓力,如果資金鏈條出現困難,林業病蟲害的危害就得不到全面控制,進而加劇經濟、林木、資源的生態損失。在設計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方案,實施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實際工作中要強化經濟性策略,要將防治和應急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經濟性上,提高資金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工作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對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要做到盡早發現和及時處理,控制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的開支和浪費,為開創更為高效的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新模式打下經濟基礎。

3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要點和方法

3.1推進林木種植規劃科學性的提高

在林業工程建設和林木種植規劃中,既要考慮到林木的功能和價值,同時也應該控制林木品種的配置,進而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提供長遠規劃和支持。特別要針對本地區發生嚴重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

3.2合理使用化學和農藥試劑

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化學防治勢在必行,應及時實施靶標防治。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盡可能地選用具有選擇性、低毒、對環境污染小的藥劑,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3.3優化農藥施用技術和手段

在傳統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大多使用常規噴霧方法進行農藥噴施,這種施藥方法容易造成大量的農藥浪費,使大量農藥流失到非靶標環境中,影響生態穩定,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環境,達不到林業病蟲害治理的目標和功能。因此,必須對現有施用(特別是噴霧)技術進行改造,而對集中大面積的森林病蟲害,經過周密設計,可以擇機采用航空噴灑技術進行防治,提高噴灑效率,降低農藥在非靶標環境中的投放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害蟲防治應急預案(篇3)

堅持“政府主導、部門指導、市場引導、農民參與”的原則,按照有組織、有章程、有人員、有臺賬的“四有”要求,以防治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稻飛虱等“三病三蟲”為重點,爭取政策扶持和項目支持,加大施藥機械、防治農藥和防治用工等資金補貼,大力發展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全面提升水稻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水平。

二、目標任務

一是加強示范引導。做到市有萬畝示范區、村有千畝示范片、組有百畝示范方。二是提高統防統治覆蓋率。全市大田統防統治率年增5個百分點。三是推廣科學防治。實行主防與兼防結合、殺蟲劑與殺菌劑結合等“兩個結合”。四是實現“三個20%”和“三個100%”。化學農藥使用量下降20%以上,生物農藥使用率提高20%以上,病蟲害防治成本下降20%以上;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覆蓋率100%,示范區、項目區統防統治率100%,水稻等糧食農產品優質率100%。

三、工作要求

1、規范組建防治組織。植保專業合作社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的種糧大戶、農藥經營企業和農民噴霧器機手等登記組建而成。具體條件:1)有資質的農藥經營戶,要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有相關專業知識,有與農戶簽訂的病蟲害統防統治協議(300畝以上,且服務的農戶不跨村),無不良經營記錄;2)種糧大戶,承包耕地面積要在500畝以上;3)噴霧器機手,年齡在50周歲以下的男性,身強力壯,有相關專業知識和防治經驗,有與農戶簽訂的病蟲害統防統治協議(300畝以上,且服務的農戶不跨村)。

植保專業合作社申請統防統治相關補貼的程序:由申請人提出申請,鎮(街道)統防統治服務站審核后報市統防統治服務中心批準。市統防統治服務中心根據每個合作社統防統治承包面積,按照300畝/臺的標準配備噴霧器。已配過噴霧器的合作社,不重復配給。市財政根據農戶實際參加統防統治面積(計稅口徑),按照每畝不超過10元的標準,“一卡通”發放統防統治費用補貼到農戶手中。

2、選用推薦農藥品種。植保專業合作社在統防統治服務范圍內,可自主選擇農藥供應企業和《推薦目錄》中的農藥品種。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允許農民自己提供《推薦目錄》中的農藥品種,但必須是“三證”、標貼齊全的品種。對弄虛作假,特別是使用非推薦農藥品種,給農民造成損失,引起矛盾的,經調查后屬實的,將追究相關人員的經濟責任。

3、規范農藥銷售行為。農藥供應企業要向零售商提供正式發票,并加強票據管理,定期開展檢查,要繳納經營保證金,對發現弄虛作假行為的,沒收其經營保證金。農藥零售商要據實開具蓋有農藥批發企業印章的發票,對發現銷售非推薦品種而開具推薦品種發票的,取消其參加統防統治資質。植保專業合作社要分品種、分供應企業對發票進行匯總統計,以備維權和考核,對發現植保專業合作社購買、使用非推薦品種而出具推薦品種發票的,取消其下年度統防統治資格。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廣泛宣傳。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是指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由具有一定植物保護技能的人員組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化服務組織,利用先進的設備和手段,對較大面積的農作物病蟲害統一實施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近幾年的實踐證明,病蟲害專業防治具有成本低、防效好、效率高等優點,是提高病蟲防治組織化機械化程度、解決千家萬戶分散防治技術難到位的關鍵性措施,是現階段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提升植保公共服務能力的有效途徑。各地應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現場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專業防治的好處、做法和典型,使各級領導、有關部門和廣大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到專業防治對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為推進專業防治和統防統治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害蟲防治應急預案(篇4)

一、我國林業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的現狀

(1)缺乏科學合理的病蟲害防治工作規范。我國現階段的病蟲害防治手段較為落后,與國外先進的手段和技術相比,在工作規范、工作手段和流程中都較為欠缺,沒有借鑒學習國外的防治經驗,在國內還是以噴灑農藥為主,沒有取得較好的病蟲害防治效果。農藥的藥量與防治病蟲害的效果之間有直接的聯系,會影響周圍的環境。我國目前沒有明確規定的農藥使用用量,在使用農藥時中亂用、濫用,缺乏規范性以及科學性。農藥使用用量過多時,農藥中的有害成分威脅著周圍植物的生存,造成環境污染,這與防治過程的初衷相違背;如果農藥用量較少,就無法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工作人員沒有較高的專業技術和專業素養。在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時候,需要對森林植被、病蟲害種類、和對植物的類型、生長環境等理論知識有較深的研究,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分析,這就要求了工作人員對林業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的專業素質較高。目前,在我國缺少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具備專業技術和素養的人員較少,缺乏一定的專門培訓機構,許多從事林業的工作人員缺乏專門的培訓,在工作中缺乏相應地專業知識,不能夠對森林的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來提出防治措施,所以在進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時候,沒有充分的理論知識支撐,使得病蟲害防治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如何推進林業技術的提高核病蟲害的防治

(1)合理規劃森林,加強造林能力。森林植被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最為重要的是環境的影響。在進行造林工作時,要根據不同類型的樹木所適合的生長環境的差異性,來確定不同的造林方案,對地域條件進行充分的分析,考慮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等因素來制定最適宜的種植方案,利用較好的種植技術來實現造林,并與當地環境條件相符合。在病蟲害嚴重的地區,可以適當引進抗病蟲害較強的樹種,改善當地原有抗病蟲害不強的植被,推進樹木對于病蟲害的防疫能力。在造林時,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對植被間距、種植方法都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選擇不同樹種交叉種植來促進整個森林結構的抗病蟲害能力,充分發掘可種植的空間,通過這些舉措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控制農藥的使用,減少環境污染。

(2)建立信息化森林管理系統。為了更加有效的推動病蟲害防治工作,必須關注林業管理的現狀,混亂的林業管理會引發較大規模的病蟲害,并導致病蟲害發作時間頻繁,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一系列的森林管理系統,加強對林業的管理監督,能夠及時的發現安全隱患,采取及時有效的方式來控制病蟲害的擴散,大大減少病蟲害造成的損失,確保森林的健康環境。

(3)選擇生物防治手段,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生物防治手段是一種較為先進科學的方法,能夠有效防治病蟲害,并且對環境的影響較小,相較于傳統的農藥防治方法來說,有許多優點,改善了傳統農藥防治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應該加強生物防治法的使用程度,推廣開來,實現防治病蟲害工作的理想成果。這種新型的生物防治方法就是按照生物鏈的關系,在自然界中利用林木害蟲的克星,通過自然界一定的規律,對病蟲害進行消滅和控制,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實際的環境來控制天敵的數量,防止出現新型的污染和病蟲害。

(4)推進生物農藥的使用。生物農藥不同于傳統的以化學成分為主的農藥,不具備有毒有害物質,對環境的影響較小,并且在長期使用下也不會使病蟲害產生相應地抗性,因為這種農是在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利用病蟲害的天敵進行防治。傳統的農藥不能從根本上防治病蟲害,使得森林防治工作效果越來越差,防治工作越來越難,而選擇生物農藥之后,可以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效,還避免了病蟲害產生抗性,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對病蟲害防治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病蟲害的防治方面,應當合理規劃森林,加強造林能力、建立信息化森林管理系統、選擇生物防治手段,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推進生物農藥的使用,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林業健康發展。

害蟲防治應急預案(篇5)

苗圃的蟲害分為地上蟲害以及地下蟲害等兩個主要類型。地下的蟲害主要對苗圃種植的嫩芽、根部以及幼芽等形成威脅,嚴重之時會導致頂芽出現孔洞或者是引起苗木的死亡,并且進一步的出現側枝叢生以及苗斷等嚴重情況。而地上蟲害威脅的來源則主要是各種食葉害蟲,使得苗木的生長出現明顯的變緩跡象,逐步的影響越冬物質的儲備以及苗木的出圃,在地上蟲害當中,主要的蟲害類型有黃刺蛾、黃卷葉螟等等。全面的針對病蟲害的類型以及發生規律進行分析,將有助于更好的預防病蟲害,進而保證苗木的生長。

1地下害蟲類型以及防治對策分析

在苗圃種植的地下蟲害當中,主要的害蟲有蠐螬、小地老虎等兩個種類。首先是小地老虎,又可以將其稱作為切根蟲,屬于夜蛾科目。在一些老苗圃種植地以及低洼的地帶尤其嚴重。一般的來講小地老虎主要威脅的對象是苗圃的幼苗,蟲害會逐步的切斷幼苗與地面相互連接的根部,進而引起整個植物的死亡,導致出現側枝叢生等情況,使得種植和培育的價值喪失,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害。小地老虎的發生規律,在每年的4月20日至5月20日發病的情況最為嚴重,在樹苗高度長至約5厘米至10厘米之時,也有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小地老虎病蟲害。其成蟲在晝夜之時出現,而白天則全部躲避在陰暗部位。在溫度約為20攝氏度左右之時,害蟲的活動最為頻繁。針對小地老虎的防治,需要很好的掌控其發生規律,并且掌握其出現的時間,進而通過有效的措施進行合理的預防。首先需要對培育的土壤進行處理,使用殺蟲粉加水進行稀釋,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噴灑在培育的土壤之上,制作成毒土。其次,則是進行人工撲殺,在清晨之時觀察苗圃之內的苗木,如果發現被咬斷的幼苗則需要及時的使用小刀沿斷面附近刨土,進而殺死幼蟲。最后,還可以通過藥劑防治的手段,使用敵百蟲、滅掃利乳油或者是殺螟松等,對土壤表面進行噴灑,合理的防治蟲害。

在地下蟲害當中另外一種類型是蠐螬。蠐螬是大黑金龜子幼蟲,屬鞘翅目,金龜子科。以幼蟲危害楊樹幼苗,咬斷幼苗鄰近地面處的莖部、主根和側根,嚴重時常造成苗木死亡。(1)發生規律。蠐螬在土中活動情況與土壤溫度有密切關系,春季土溫達5℃時開始出現并且活動,13—18C時是最適宜活動溫度,超過25℃后向深土處移動。(2)防治方法。1)配制毒士。利用敵百蟲以及其他類型等殺蟲粉劑配制毒土,在整地深翻前,均勻撒施地面。翻入土中。2)人工捕殺。結合中耕除草,破壞蠐螬適生環境,進行人工式的捕殺。3)灌水減輕危害。5月上中旬楊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