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4】(葉麗娜) 說課一等獎_第1頁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4】(葉麗娜) 說課一等獎_第2頁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4】(葉麗娜) 說課一等獎_第3頁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4】(葉麗娜) 說課一等獎_第4頁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4】(葉麗娜) 說課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0課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黑中有亮

暗中有光課程標準:1.了解北洋軍閥的統治及特點;2.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本課線索CONTENTS草木蕭疏枯木逢春病樹爭陽壹貳叁“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于是失望、頹唐得很了。”——魯迅一個空前混亂的年代,一個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亂時代,思想自由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一個說真話的時代,一個出大師的時代。——陳欽《北洋大時代》——民主與專制的拉鋸——夾縫生存下的迸發——激進與保守的碰撞北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立誓人某某,為救中國危亡,拯生民痛苦,愿犧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權利,附從孫先生,……永守此約,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極刑。

——中華革命黨入黨誓詞新舊并存亂象橫生草木蕭疏壹——民主與專制的拉鋸1912年1916年1928年袁世凱統治時期軍閥割據時期1913.111914.51914底1915.121915.51912.3.10袁北京就職“宋教仁案”袁公布《中華民國約法》,改為總統制袁發布《修正大總統選舉法》袁簽訂“中日民四條約”袁稱帝,年號“洪憲”,將民國改為帝國黎、段“府院之爭”張勛擁溥儀復辟段破壞《臨時約法》,拒絕恢復國會任期十年,可連選連任1913.3袁解散國民黨1913“二次革命”1915護國戰爭1917年1917護法運動袁氏竊國,專制回籠1.帝制共和兩抉擇一、北洋軍閥時期的政治亂象孫氏抗爭,舉步維艱孫中山革命路袁世凱復辟路張氏復辟失敗,段氏再造共和袁取消帝制,6月病逝1916.31913年3月20日夜晚,宋教仁由上海啟程前往北京,被刺殺于上海滬寧火車站。緣由:組織內閣限制專權二次革命(又稱“癸丑贛寧之役”)革命派失敗告終革命軍VS北洋軍“中日民四條約”是袁世凱政府與日方因“二十一條”多次談判最終確定的修正案,通過出賣國家利益爭取日本的支持。1.在山東,日本不僅得以繼承德國的一切利權,還得到中國政府關于山東內地或其沿海島嶼一概不租讓于外國等許諾。2.在南滿,日本得到延長租借地及鐵路期限、其臣民得任便居住、往來并經營農工商業及租用土地等權利。——《中日民四條約》

◎護國戰爭形勢圖美日矛盾的激化黎元洪段祺瑞以黎元洪為首的總統府集團與以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集團之間爭權奪利的斗爭府院之爭直系軍閥皖系軍閥奉系軍閥滇系軍閥桂系軍閥晉系軍閥1920直皖戰爭1922,1924兩次直奉戰爭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

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2.軍閥割據現混亂軍閥混戰割據政治上分崩離析圖示反映了軍閥割據時期的政治有何特點?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孫中山

孫中山看透了西南軍閥名為護法、實為爭奪地盤的面目,認識到依靠軍閥不可能達到護法救國的目的。英美日本日本歷史的曲折反復府院之爭張勛復辟再造共和袁世凱稱帝在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時期,專制現象仍頻頻出現。袁世凱皇帝夢83天,張勛復辟僅12天,宛如一場接一場的鬧劇。復辟帝制的狂想均告失敗。這,說明了什么?中國社會的專制傳統濃厚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思維拓展一:民國初年民主共和之路艱難曲折的原因是什么?政治:長期封建專制統治的影響;經濟:小農經濟占主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思想: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思維拓展二:

1926年,有報紙評論說:“自從蔣介石抬出三民主義,大出風頭以后,許多人都覺得主義是值錢的,于是乎孫傳芳標榜三愛(愛國、愛民、愛敵),東三省有人主張三權(民權、國權、人權)。聽說四川有些軍人到處請教人替他們想個主義玩玩。”這種現象反映了當時()A.政治宣傳促使各界思想趨同B.標榜主義成為軍閥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經成為社會潮流D.各地軍閥對三民主義理解存在差異C外交:由被迫接受轉向主動出擊3.一戰勝利展覺悟“我秉國鈞,長期貧弱,終于誤國。今有機會可乘,所希之利益,寡多份量,雖不敢必,而友邦表示親誼,予我援助,確有佐證,必委而去之,以求茍安,而整理庶政,擴張國力,……無可為資,后此更以何術以圖振作。”——段祺瑞大覺悟:弱國無外交!中國人必須抗爭自救!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在歐洲的華工枯木逢春貳——夾縫生存下的迸發

當我們百年后重新回看北洋時代時,我們發現,這是一個中國王朝政治解體走向憲政民主國家的過渡時代,除了軍閥混戰政治動蕩外,那時也留下了很多正面的東西,比如,那時的中國開始嘗試民主,……經濟飛速發展,被經濟學家稱為:“中國民族資本發展的黃金時期。”——陳欽《北洋大時代》時間國別減少比例1915年與1914年相比歐洲列強約1/51918年與一戰前相比英國1/21918年與一戰前相比法國1/31918年與一戰前相比德國停止出口歐洲列強對華商品輸出表

民國初年頒布興業條例法規86項。《公司條例》,《公司注冊規則》,《商人通例》,《商會法》,《商標法》……

--張靜如《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社會之變遷》16頁-17頁一戰期間,列強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特點:主要集中于沿海,以輕工業為主。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實業法令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1.工業化的勃發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狀況階段19C60、70Y甲午戰后1895民國初年一戰期間19121919國民黨統治前期19271937國民黨統治后期19491956開始興起初步發展短暫春天沉重打擊陷入困境消亡短暫發展新的春天蕭條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出現的短暫的春天,“一戰”后不久很快就陷入的低谷,它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官僚資本主的形成嚴重制約民族資本的發展B.帝國主義侵略是阻礙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C.戰爭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D.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呈波浪形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B

“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1912年3月《時報》除舊布新易服飾2.社會生活新氣象剪發辮禁纏足,倡女權改稱謂,廢跪拜病樹爭陽叁——激進與保守的碰撞

新文化運動1.鞏固共和,傳統激變背景政治: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逆流思想:國民思想專制愚昧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概況興起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旗幟:民主、科學主要陣地:北京大學和《新青年》內容一所包容的大學一份全新的雜志一群激進的青年

近代史上的北大開民主風氣之先,人才薈萃,其中尤以屬兔的三名教授聞名中外。俗稱“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陳獨秀,小兔子是胡適。胡適曾俏皮地說:“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據此判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

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采取“兼容并包”方針,使北大學風煥然一新B.

中兔子: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口號C.

小兔子:提倡白話文,發表《文學革命論》,文學革命由此開始D.

三只兔子所倡導的新思想,最終成為改造中國的思想武器(2019.4·浙江高考·10)有學者研究新文化運動時注意到:陳獨秀創辦《新青年》時,以為可以轟動一時,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銷行無多,每期僅印一千份。1917年起,為數漸增,日后達一萬五六千份,大專學校及中學學生爭先購閱,才算真正轟動一時,這種狀況與其反對舊道德的言論固然有關,但更與引起青年“新鮮的趣味”因素直接關聯。這種因素是()A.“自強求富”B.“實業救國”C.“民主共和”D.“文學革命”AD(1)思想革命(核心):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①民主:不僅指民主制度,更強調自由平等博愛等民主精神。②科學:不僅指科學知識,更強調科學精神。(2)道德革命(前提):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一個貞烈的女孩子》阿毛:“爸爸呀,你當真看著我餓死嗎?”┄┈王舉人:“阿毛,你怎么這樣的糊涂?我自從得了吳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節,成你一生名節,做個百世流芳的貞烈女子。……死后第二天,縣太爺派人送來“貞烈可風”四個字的一方匾額。禮教吃人(3)文學革命(手段):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蝴蝶二首》[唐]徐夤縹緲青蟲脫殼微,不堪煙重雨霏霏。鳴蟬性分殊迂闊,空解三秋噪夕陽。《蝴蝶》

胡適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2.顛覆傳統,重構新篇新文化運動后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李大釗成為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第6卷第5號封面《新青年》后期開始廣泛的宣傳馬克思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目錄馬克思學說批評俄國革命之哲學基礎馬克思學說我為什么要做白話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老子的政治哲學

楊之華沈劍龍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脫離戀愛的關系。

翟秋白楊之華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戀愛的關系。

沈劍龍瞿秋白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朋友的關系。

——上海:《民國日報》,1924年11月27日

故事:楊之華是沈劍龍的老婆,兩人關系不好,楊在生下一個叫獨伊的孩子后,離家出走。她來到上海參加婦女運動,后考入上海大學,在那里她和大她一歲的瞿秋白相愛了。楊之華的哥哥和沈劍龍是同學,見到這種情況,就把沈劍龍請到家里來,想讓他們當面鑼對面鼓地自己敲。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沈劍龍和瞿秋白一見如故!沈對瞿十分尊敬,對瞿的人品和才學更是十分的仰慕。瞿秋白、楊之華、沈劍龍三個人在楊的母親家里談了兩天后,沈把瞿、楊二人接到自己的家里繼續談,又是各自推心置腹,訴說衷腸的兩天。后來瞿又把楊、沈二人接到常州瞿家,那時瞿家早已破落,家徒四壁,一張椅子都沒有,三個人就坐在一床破棉絮上交流心聲。三個人在三個不同的地點,連續不斷地吐露自己心中的愿望和對生活的追求。最后就有了我們前面看到的三則啟事。沖擊封建禮教從一則啟事談影響:——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如春雷一般……驚醒了無數青年……影響了一代人……也影響了一個時代……

《新青年》創刊對中國文化從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貢獻,是對儒家思想的批判,顛覆了其延續兩千余年的獨尊地位與話語霸權,從而使人們從儒家思想的禁錮中解放了出來。——鄭大華、王余輝《循著中國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1918年,金陵女子大學的化學實驗室內。3.萬象更新,思想覺醒積極意義: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推動了思想文化革新,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4.激進過后的反思北洋軍閥:不想看污蔑新文化運動是“異端邪說”,“洪水猛獸”傳統文人:看不起謾罵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是“眾叛親離”,“人頭獸鳴”青年學生:想多看如饑似渴,“新青年”被譽為青年的“良師益友”下層群眾:看不見從來沒聽說過陳獨秀,更不知道民主科學為何方神物。局限性:①對西方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看待存在絕對主義的傾向。②局限于青年知識分子,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北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面對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還原那段被扭曲的歷史,反思中華民族近代深重災難之緣起,挖掘那一時期追求思想自由的人文精神,……!——《北洋大時代——還原北洋時代真相》(北洋)時代既是亂世也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時代……可謂是黑中有亮,暗中有光。黑暗光明政治經濟思想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