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0 中華民國的創建導學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1頁
3 10 中華民國的創建導學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2頁
3 10 中華民國的創建導學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3頁
3 10 中華民國的創建導學案八年級歷史上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姓名:學科:歷史第周八年級授課時間:課題: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課型:新課第1課時一、學習目標知道中華民國的建立過程;識記《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基本內容和意義;知道清帝退位。二、學習重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作用。三、學習難點中華民國的國體和政體。四、“五步導學”流程(一)課前先學先行(預習檢測)1、中華民國的建立前提:1911年12月,宣布獨立的各省代表齊集南京,推舉海外歸來的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建立標志: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主要措施:①以中華民國紀年,改用公歷。②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陸續頒布了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法令;這些政策法令,有利于社會的發展進步。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制定時間:1912年3月。主要內容:“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規定了人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在法律上,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等。政治體制:確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性質: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帶有鮮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3、清帝退位前提:武昌起義后,清政府委任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代表清廷與革命黨人進行談判。加速退位原因:①時局需要一個強有力地任務來結束動亂、穩定局勢,袁世凱成為不二人選;②革命黨為盡快推翻清王朝的專制統治;袁世凱占據了有利位置。標志: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詔書》頒布,承認中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接著袁世凱通電全國,擁護共和。影響: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一職;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職,成為中華民國新任臨時大總統,中國從此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二)、課堂問題反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三)、課上互動研討(合作探究)探究問題1:1912年的中華民國環節一:中華民國知多少(l)結合上一節課內容簡單歸納中華民國成立時,已經具備了哪些歷史條件?(請從政治基礎、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三個方面進行歸納)政治基礎:武昌起義勝利,全國十多個省獨立,清政府統治已經崩潰。思想基礎:“三民主義”給了革命黨人舍生忘死、前赴后繼進行斗爭的巨大精神力量。組織基礎:獨立各省的代表聚會南京,孫中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2)有位老人說他出生于中華民國三年,你知道“民國三年”具體是指公歷多少年嗎?1911+3=1914年。(3)以下內容為中華民國成立時《大總統誓詞》的全部內容,請結合理解翻譯成白話文。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于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于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白話文:推翻滿清的君主專制政權,鞏固新生的中華民國政府,為蕓蕓民眾謀劃幸福生活和社會,這些是所有國民的愿望所趨。我孫中山(孫文)實在是在遵循它啊,(我的)愿望是能忠于祖國,是為人民大眾服務。滿清專制已被我們推翻,國內沒有再起動亂,中華民國可以屹立于世界諸國之林,被列國公認的時候,我孫文將解除自己臨時大總統的職位。現在就以此向全體公民起誓。環節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知多少(4)請結合所學知識將以下空格處的內容補充完整。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全體國民主權在民,根本上否定①關于國民權利的規定體現資產階級②原則③政治體制、責任內閣制防止專制獨裁,確立民主共和政體意義:是中國第一部④憲法,成為近代中國⑤進程的一座豐碑君主專制;②自由民主;③三權分立;④資產階級;⑤民主。探究問題2:運用“評價法”,探究大事件評價法是歷史學習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在學習了“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創建’’后,請運用此法對以下問題進行探究。環節一:評價辛亥革命具體任務完成情況根本任務完成情況總體評價民族推翻清王朝①反帝②(需要從兩個方面回答)⑦民權建立民國③反封建④民生平均地權⑤為現代化奠定基礎⑥①清王朝滅亡;②未實現民族獨立;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法令;④未徹底反封建;⑤未解決土地問題;⑥未改變社會性質;⑦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動了社會進步,是20世紀中國歷史的一次巨變;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仍然沒有完成,仍需努力。環節二:評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例:從法律性質上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1)結合法律內容分析其體現的特點是什么?倡導主權在民、自由平等、三權分立等。(2)結合該法律的性質、內容分析它的頒布具有怎樣的意義?宣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和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標志著法治取代了人治。自主探究:(四)、課內訓練鞏固(課堂演練)1.以下關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敘述中正確的有(C)①首都是武昌②孫中山擔任第一任臨時大總統③當時中央構成復雜,有革命派,立憲派和封建舊勢力④領導權仍掌握在資產階級革命派手中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南京臨時政府建立后頒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規,其中不包括(C)A.發展實業B.革新教育C.同帝國主義決裂D.保障人權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的最大貢獻是(C)A.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B.使中國家建立起了資產階級的政治體制C.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使袁世凱的權力受到了嚴格限制4.下圖內容反映的主題是(B)A.清朝皇帝在歷史上的消失B.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的過程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結果D.踐行三民主義,創建中華民國5.以下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理解正確的有(D)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民主憲法性質的臨時大法②體現了三權分立原則③集中反映了革命黨人的共和政治思想④具有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以下是1913年的一次有關“我崇拜誰”的民意調查,從表中可以獲得的信息有(B)序號崇拜的人數被崇拜的人物1157孔子261孟子317孫中山411顏淵58諸葛亮、范仲淹67岳飛76王守仁84大禹、陶侃、朱熹、華盛頓等①封建思想的影響依舊強大②不再接受中國傳統文化③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④個人英雄主義思潮涌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自主探究:(五)、課后拓展提升(課后檢測)以下是對中華民國的創建相關內容的探究,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相關問題。探究一:解讀材料材料一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民享有……權利。約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政治體制。(1)上述材料說明了辛亥革命引發了當時中國政治的哪些變化?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君主專制,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權利,使中國政治民主化、社會法制化獲得巨大突破。材料二1912~1919年,中國新建廠礦企業達470多家,投資近1億元,加上原有擴建新增資本達l。3億元以上,相當于革命前50年的投資總和,中國工廠使用的蒸汽動力,1913年為43448馬力,1918年為82750馬力,約增加了1倍。—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2)以上數據反映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變化?反映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因為中華民國建立后頒布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