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課件貼敷療法業務學習_第1頁
醫學課件貼敷療法業務學習_第2頁
醫學課件貼敷療法業務學習_第3頁
醫學課件貼敷療法業務學習_第4頁
醫學課件貼敷療法業務學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敷貼療法是祖國醫學中一種獨特的養生保健治病法,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選用某些特定藥物,用介質(如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藥液等調成糊狀,或用油脂(如凡士林等)制成軟膏、丸劑或餅劑,或將藥末撒于膏藥上,再敷貼于穴位、患處(阿是穴)等部位,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氣,從而發揮調五臟、行氣血、和陰陽作用,達到養生保健、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中醫外治療法。貼敷療法的定義貼敷療法的定義明《本草綱目》“治大腹水腫,以赤根搗爛,入元寸,貼于臍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則腫消。”宋《太平圣惠方》“治療腰腿腳風痹冷痛有風,川烏頭三個去皮,為散,涂帛貼臍,須臾即止。”東漢《傷寒雜病論》唐·孫思邈在《孫真人海上方》“小兒夜哭最堪憐,徹夜無眠苦通煎,朱甲末兒臍上貼,悄悄清清自然安。”將貼敷和穴位關聯記述了烙、熨、外敷、藥浴等多種外治之法,而且列舉的各種敷貼方,有證有方,方法齊備,如治勞損的五養膏、玉泉膏春秋戰國時期,《靈樞·經脈篇》“足陽明之筋……頦筋有寒,有熱則筋緩,不勝收放僻,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緩者……。”貼敷療法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里,人們用樹葉、草莖之類涂敷傷口治療與猛獸搏斗所致的外傷,逐漸發現有些植物外敷能減輕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傷口的愈合清《醫宗金鑒》采用蔥白搗爛加麝香少許敷臍,加以冷熱刺激,以治療小便癃閉點滴難出之證;明《本草綱目》“治大腹水腫,以赤根搗爛,入元寸,貼于臍心,以(一)中醫理論原理1、理同內治:病從外入、由表達里,即有外治以應之,故先取其外。病由內生,形諸于外,由里達表,亦可以外治,非外治者不能治內。敷貼療法同樣通過經絡“內聯臟腑、外絡肢節”和“運行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到達五臟六腑、五官九竅和四肢百骸,發揮其治療作用。2、藥同內治無論內服湯藥和穴位敷貼,所選用的藥物均有各自獨特的四氣五味、作用歸經和升降沉浮等屬性,通過君、臣、佐、使的相互配伍組合以祛除病邪。

貼敷療法的基本原理(一)中醫理論原理貼敷療法的基本原理(二)現代醫學理論原理1.整體作用(1)透皮吸收作用(2)水合作用

溶質的分子或離子與溶劑的分子相結合的作用稱為溶劑化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水合離子),這一過程放出熱量。對于水溶液來說,這種作用稱為水合作用,屬于化學變化。(3)表面活性劑作用(4)促進吸收的作用2.局部作用(1)抗菌抗病毒作用(2)祛腐生肌作用(二)現代醫學理論原理經絡的作用繞過胃腸屏障而直達病灶口服藥物都是通過胃腸吸收而達全身各個部位(不論是有病需要藥物的部位還是無病不需要藥物的部位),最后由肝臟解毒、排出。為了達到治病目的,在為一個部位治病的同時使全身各個部位都受到了藥物的毒害,也加重了肝、腎解排毒負擔。與口服藥相比較,敷貼療法用藥繞過胃腸屏障而直達病灶,用藥量小,對身體其他部位幾乎無毒副作用,肝、腎解排毒負擔小。隨著透皮技術、緩釋技術在穴位貼敷療法中的應用,藥物作用于病灶更直接、更持久。人體經絡系統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溝通表里,貫穿上下。敷貼療法是將藥物敷在特定的部位,即腧穴。穴位為經氣游行出入體表之所在,敷貼之藥于穴位之上,藥氣速到經脈,攝于體內而達到病所,從而達到調節臟腑氣血陰陽之效,祛邪外出之功。因此,敷貼療法不但能治療局部病變,還可以通過藥物對腧穴和經絡及臟腑的作用,治療全身疾病。因為穴位皮膚角質層較薄,較周圍皮膚阻抗力為低,以及經絡系統是低電阻的運行通道。因此,藥物敷貼于特殊經穴,能迅速在相應組織器官產生較強的藥理效應,起到單相或雙相調節作用。敷貼藥物,切近皮膚,徹于肉理,如同內服藥物在腸胃內分清別濁,能將藥之氣味透過皮膚直到經脈攝于體內,融化于津液之中,具有內外一貫之妙,隨其用藥,能祛邪,拔毒氣之外出,抑邪氣以內消;能扶正,通營衛,調升降,理陰陽,安五臟,挫折五郁之氣,而資化源。基于以上兩點,穴位貼敷療法可收到穴效、藥效的雙重效應。作用原理敷貼之藥物的作用經絡的作用繞過胃腸屏障而直達病灶口服藥物都是通過胃腸吸收而達器具(1)粉碎器:用以粉碎,研磨、碾壓飲片(2)粘貼劑:固定物貼敷療法的器具、藥物及劑型器具貼敷療法的器具、藥物及劑型常用藥物凡是臨床上有效的湯劑、方劑,一般都可以熬膏或者研末作為敷貼用藥以防治相應疾病。也就是所謂“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敷貼療法臨床常用藥物大致可分三類:1)通經走竄、開竅活絡類藥物:

如冰片、麝香、丁香、薄荷、樟腦、皂角、乳香、沒藥、花椒、肉桂等。此類藥物具有芳香通絡作用,能夠率領群藥開結行滯,直達病所,拔病外出。

2)刺激發泡類藥物:

如白芥子、斑蝥、生姜、甘旱蓮草等。此類藥物對皮膚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膚充血、起泡,能夠較好地發揮刺激腧穴作用,以達到調節經絡臟腑功能的效果。3)氣味俱厚類藥物:

如生半夏、附子、川烏、草烏、巴豆、生南星、蒼術等。此類藥物氣味俱厚,藥力峻猛,這類藥物在臨床應用時,應注意掌握用量及敷貼時間,不宜用量過大,敷貼時間也不宜過長。

常用藥物采集天然的新鮮生藥,洗凈搗爛,或切成片狀,直接敷貼于穴位之上。如將桃仁、杏仁、梔子、胡椒、糯米搗爛,加蛋清,敷穴位治高血壓。半邊蓮搗爛外敷治療毒蛇咬傷。又稱粉劑,是將藥物研碎成粉末混合拌勻而成。本法制作簡便,劑量可隨意增減,藥性穩定,儲存方便。藥物敷貼時,可將藥末直接撒布在普通膏藥中間貼于穴位上。粉末接觸面較廣,易于發揮藥效。糊劑,實際上是散劑的進一步加工。它是將藥物研磨成細末后,用賦形劑(如醋、水、酒、雞蛋清等)把藥粉調和成糊狀即成。糊劑可增強敷貼的粘著力,并能使藥物緩慢釋放藥效,延長藥物作用的時間,緩和藥物毒性。糊劑制作方便,但要求現制現用,擱置時間不可過長。餅劑、丸劑、硬膏劑、軟膏劑、膏藥膠布等等新鮮草藥散劑糊劑其他0常見劑型采集天然的新鮮生藥,洗凈搗爛,或切成片狀,直接敷貼于穴位之上賦形劑的選擇賦形劑能夠幫助藥物的附著,促進藥物的滲透、吸收,因此,賦形劑選用適當與否,直接關系到保健、治療的效果。

水:可將藥粉調為糊劑、餅劑等,既能使敷貼的藥物保持一定的濕度,又有利于藥物附著和滲透。鹽水:性味咸寒,能軟堅散結、清熱、涼血、解毒、防腐,并能矯味。酒:性大熱、味甘、辛。能活血通絡,祛風散寒,行藥勢,矯味矯臭。可起到行氣、通絡、消腫、止痛等作用,促使藥物更好地滲透吸收以發揮作醋:性味酸苦、溫。具有引藥入肝、理氣、止血、行水、消腫、解毒、散淤、止痛、矯味矯臭作用。應用醋調和敷貼藥,可起解毒、化瘀、斂瘡等作用。蜂蜜:性涼味甘,具有促進藥物吸收的作用,有“天然吸收劑”之稱,不易蒸發能使藥物保持一定濕度,對皮膚無刺激性,具有緩急止痛,解毒化瘀,收斂生肌功效。雞蛋清:

能清熱解毒,含蛋白質和凝膠,能增強藥物的粘附性,可使藥物釋放加快,但容易干縮和變質。賦形劑的選擇(一)適應癥:內、外、婦、兒、五官科(二)禁忌癥:1.沒有絕對的禁忌癥2.對藥物過敏者應慎用3.孕婦慎用4.危、急、重癥患者應慎用藥物貼敷療法的適應癥和禁忌癥藥物貼敷療法的適應癥和禁忌癥(一)優點:穩定、快速、安全、廉價、廣泛(二)注意事項:1.治病遵內治之理,重視辨證論治2.貼敷部位(穴位)要按常規消毒3.合理選擇調和劑4.穴位貼敷后要外加固定,以防止藥物脫落或移位5.貼敷部位不宜連續貼敷過久,應交替使用,以免藥物刺激太久,造成皮膚潰瘍6.頭面部、關節、心臟、及大血管附近不宜用刺激性太強的藥物發皰7.孕婦不宜在敏感部位貼敷8.小兒貼敷要謹慎9.注意患者的藥物反應藥物貼敷療法的優點和注意事項(一)優點:穩定、快速、安全、廉價、廣泛藥物貼敷療法的優點和應用舉例丹毒金黃散外敷應用舉例丹毒金黃散外敷123丹毒的原因病原菌為溶血性鏈球菌皮膚或黏膜的破損處而侵入潛伏于淋巴管內引起復發123丹毒的原因病原菌為溶血性鏈球菌皮膚或黏膜的破損處而侵入階段一階段二階段三階段四禁忌一切發物患者應靜息安養,勿勞累適當隔離戒酒類、辛辣刺激物中醫指導階段一階段二階段三階段四禁忌一切發物患者應靜息安養適當隔離戒中藥散劑——金黃散外敷祛腐生肌、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提毒外出丹毒的外治中藥散劑——金黃散外敷丹毒的外治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如意金黃散姜黃、大黃、黃柏、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熱毒瘀滯肌膚所致的紅腫、腫痛,跌打損傷等植物油或蜂蜜調敷亦可用醋、酒、清茶等調敷外用,一日數次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如意金黃散姜黃、大黃、黃柏、蒼術、厚樸、醫學課件貼敷療法業務學習中藥敷藥操作介紹中藥敷藥操作介紹Step1Step2目的評估記錄,評價準備Step3Step4流程Step5終末處理Step6Step1Step2目的評估記錄,評價準備Step3達到通經活絡、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目的2緩解因各種瘡瘍、跌打操作等病癥所引起的局部腫脹、紅、熱、疼痛,以及咳喘、腹瀉等癥狀.1目的中藥外敷的目的是什么?達到通經活絡、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目的2緩解因各種主要臨床表現、既往史、藥物過敏史敷藥部位的皮膚情況心理狀況等主要臨床表現、既往史、藥物過敏史敷藥部位的皮膚情況心理狀況等準備用物環境護士病人準備用物環境護士病人生理鹽水棉球擦洗皮膚上的藥跡敷藥部位有紅、腫、癢反應,立即停止,及時處理再次核對,根據敷藥面積,取大小合適的棉紙或薄膠紙,將所需藥物用油膏刀均勻地攤平于棉紙上,厚薄適中加紗布或棉墊,以膠布或繃帶固定,松緊適宜、美觀而牢固核對床號、姓名、診斷,解釋、適宜體位、充分暴露敷藥部位、保暖,必要時屏風遮擋整理床單位,協助衣著,舒適臥位,用物終末處理四周對折后將攤藥超過紅腫范圍敷于患處攤藥準備敷藥包扎觀察整理清潔皮膚流程生理鹽水棉球擦洗皮膚上的藥跡敷藥部位有紅、腫、癢反應,立即停5方面綜合病人配合,體位舒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