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窗教案優秀7篇_第1頁
大班窗教案優秀7篇_第2頁
大班窗教案優秀7篇_第3頁
大班窗教案優秀7篇_第4頁
大班窗教案優秀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班窗教案優秀7篇大班窗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跳繩活動,情愿通過不斷練習逐步把握跳繩的技能。

2、能嘗試手腳協調地進行跳繩游戲。

3、學習跳繩的方法,理解跳繩時手、腿的動作。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培育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活動預備:

跳繩人手一根、口哨、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活動:小青蛙旅游

二、基本部分

1、認識跳繩、明確活動內容。

2、觀看、示范跳繩,觀看技巧。

〔1〕請幼兒嘗試跳繩,教師觀看幼兒的表現。

〔2〕請會跳的幼兒說說自己是怎么跳繩的并示范。

〔3〕教師示范并講解跳繩時手、腿的動作要求準時機技巧。

3、幼兒練習跳繩

4、測試、記錄幼兒進展狀況

〔1〕情境:小青蛙長大了,鼓舞幼兒大膽表現。

〔2〕分組測試、記錄各幼兒進展狀況。

三、結束部分

1、自由練習

2、放松活動:拍拍腿,揉揉手臂。

活動反思:

跳繩是我們班在中班第二學期就開始的活動,幼兒如今已經能把甩繩和跳繩的動作連貫在一起。個別新來的幼兒需要指導,我制作了跳繩記錄表,讓幼兒自己進行記錄。

小百科:跳繩,是一人或眾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動動作的運動游戲。

大班窗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身邊感興趣的小動物,了解小蝸牛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2、喜愛觀看大自然,有了解四周的事物和現象的興趣,好奇愛問。

3、能通過收集、觀看、繪畫等多種活動進行探究。

4、學習運用已有閱歷進行簡潔的猜測,能大膽與同伴溝通。

5、使幼兒把握一些蝸牛的生活基本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1、有觀看蝸牛的興趣,能大膽溝通自己的觀看發覺。

2、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知道蝸牛對農作物的危害。

活動預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捉蝸牛,每人預備一個盛有蝸牛的昆蟲盒。

2、《學前班科學活動上冊》第1至2頁。

活動過程

一、觀看活動:蝸牛的外形特征。

1、幼兒自由觀看昆蟲盒里的蝸牛,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發覺。

2、教師引導幼兒歸納小結蝸牛的外形特征。

提問:〔1〕蝸牛是什么樣子的?

〔2〕蝸牛的頭上有什么?它的眼睛長在哪里?它的觸角有什么用?捕捉蝸牛時,為什么經常看不見它的頭?

〔3〕蝸牛的殼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用?

〔4〕蝸牛的怎樣走路的?蝸牛爬過的地方為什么會有一條線呢?

二、商量活動:蝸牛的生活習性。

1、蝸牛喜愛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

2、它是怎么過冬天的?

小結:蝸牛生活在墻邊、草叢、樹根、葉子反面等陰暗潮濕的地方。它喜愛吃綠色植物,特殊是蔬菜。蝸牛冬天躲進殼里,用粘液封閉殼口,十分耐饑。由于蝸牛的腹足會分泌粘液,粘液粘在地上就會留在一條白線。為了愛護自己,它經常在頭縮進硬殼里。

三、談話活動:蝸牛的危害。

引導幼兒看《學前班科學活動課上冊》第1頁,了解蝸牛的危害。

四、游戲活動:幼兒學蝸牛爬。

五、畫一畫:我見過的蝸牛。

教學反思

活動前對幼兒已有的閱歷估計過高,有的幼兒雖常常捉來蝸牛玩,但沒認真觀看過。當談到蝸牛喜愛吃什么時,對于老師而言也比較困惑,因為平常的司空見慣使我不再留心去觀看。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孩子們大膽猜測、分工合作、動手嘗試,并且持之以恒地做好記錄,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究發覺了蝸牛愛吃實物的隱秘。由此我得到啟示,從小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科學活動能力,培育愛觀看、善思索、勇探究、樂合作、勤表達等良好習慣,對其日后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進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小百科:蝸牛并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全部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只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

大班窗教案篇3

一、活動目標。

通過觀看、擺放感知物體的遠近關系,并能嘗試用水粉表現陽光下的樹林,初步積累寫生閱歷。

二、活動重點。

表現陽光下的樹林。

三、活動難點。

理解近的物體清楚,遠的物體模糊,能初步表現。

四、活動預備。

1、各種樹模板〔清楚和模糊兩種〕

2、深綠、淺綠、黃色、橘黃、咖啡、黑色皺紙碎片。

五、活動過程。

〔一〕觀看:感知各種樹,初步感知物體遠近關系。

師:你們觀察了哪些樹?它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二〕擺放:理解遠近關系。

1、實物擺放

〔1〕師:這里有很多樹,請你們來擺擺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為什么?

〔2〕幼兒分組擺放。

〔3〕師總結:近的樹葉子清楚放在前面,遠的樹模糊放在后面。

2、皺紙表現樹

〔1〕師:樹有哪些顏色?〔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皺紙。〕這么多顏色呀,那么我們先用皺紙來試試看,做一幅陽光下的樹林。

〔2〕師生共同撒皺紙

邊撒邊小結:近的樹顏色對比劇烈、筆觸小,遠的樹顏色相近、筆觸大。

〔三〕自由創作。

師:你想畫哪些樹?哪些在前,哪些在后?還有些什么?

這些樹可以用什么筆觸來畫?

〔四〕觀賞溝通。

師:誰的樹林最美?

大班窗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借助四季花圃設計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將物體分成兩份和四份。

2.探究各種圖形四等分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3.通過種花的活動體驗園丁的辛勤勞動,培育幼兒綠化意識。

4.讓幼兒懂得簡潔的數學道理。

5.提高規律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預備

正方形花壇圖片一張,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各種樣子花壇卡片若干;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話題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圖片。

師:這里有一些是特定季節的花朵,你能說說它們是在哪個季節開花的嗎?

2.在教師的示范下,幼兒在白紙上繪畫這四種花,并剪下。

〔二〕實例操作,理解學問

1.出示正方形的花壇。

師:裴老師家的小院子里要建筑一座小花壇,預備種上剛剛的那四種花,小朋友請你們幫我想一個方法,在這個花壇里種上四種花卉,并且讓每種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樣多呢?〔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小結:要把正方形的花壇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塊,才能保證四季的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樣大。

3.師:觀看一下這個正方形的花壇,怎樣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塊呢?你是怎么分的?還有沒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樣的分法?

4.教師小結:用對折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后再對折一下,就能得到四塊樣子、大小都一樣的花壇了。

5.師:小朋友,我們來想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還用過對折的方法?〔整理跳繩、折疊小手帕等〕

〔三〕問題拓展,升華課堂

1.出示各種樣子的紙〔長方形、圓、橢圓〕。帶著幼兒再次認識一些這些圖形。

2.師:花園里還有很多各種各樣樣子的花壇,都要種上四季花卉,請你們試著把花壇分成大小不一樣的4塊。

3.布置任務,幼兒從三種圖形中任選一種自己喜愛樣子的花壇進行等分活動。

4.完成任務,溝通挑戰成果:

〔1〕誰分的是長方形花壇?你是怎么分的?還有其他方法嗎?

〔2〕圓形花壇怎么才能平均分成4塊呢?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3〕橢圓形花壇的分法和哪種樣子的分法是一樣的?

5.幼兒將課堂開始時畫的花粘貼在花壇上。

〔四〕延長活動

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壇能分成4塊同樣大小的花壇嗎?怎么分呢?

活動反思:

今日的數學教學中,我預備了一些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等〕。我邀請幼兒自己來動腦筋先將圓形分成兩份,并且分出兩份的要一樣大。調動了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學習的最好老師,正式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有效的和幼兒互動起來。幼兒都特別情愿的嘗試,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更能讓幼兒去集中精神思索如何能將物體進行二等分,也能大膽的嘗試各種方法。但是幼兒對“二等分〞這個詞是很生疏的,這是需要老師幫助更好的理解。經過這一環節,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的數學學習成為他們自愿進行的、歡樂的事情。也使幼兒思想集中,開始討論怎么樣進行二等分。通過學習二等分之后,已經初步形成了分的概念。接下來的四等分,幼兒們就更簡單把握。

接下來的環節“分蛋糕〞,是要求孩子進行四等分。這個提材特別好,使幼兒認識到生活中的很多場景充滿著數學學問,使孩子能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并且能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整個活動下來,幼兒漸漸認識到運用數學學問來解決現實問題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會自愿從數學的角度來思索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即運用數學學問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這次活動收獲頗多,做為一個教師應當更注重數學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小百科:在初等幾何中,二等分是指對幾何圖形進行對稱等價的分割,這里既有線,也有面。為了實現二等分,進行面積分割多對應的圖形,以軸對稱圖形為主。

大班窗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復習7的組成,練習用數的組成、分解學問進行7的加減運算。

2、學習7的加減,能依據推理列算式,進一步理解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活動預備7以內的數字卡片、課件、幼兒用書第1冊第47頁、鉛筆。

活動過程

1、復習7的組成,列出7的分合式。

〔1〕拍手對數:教師拍手和幼兒拍手合起來是7下。

〔2〕填數活動。給7的組成填上合適的數。

2、新授7的加減法:

〔1〕教師演示課件出題,請幼兒列算式。先列加法,再列減法。

①"樹上飛來了1只小鳥,后來又飛來了6只小鳥,請問,如今書上一共有幾只小鳥?"引導幼兒列出加法算式1+6=7."假如是先飛來了6只小鳥,有飛來了1只小鳥呢?"怎么列算式?6+1=7,讓幼兒發覺將加號兩邊的數互換位置以后,總數不變。

②引導幼兒依據推理的方法,列出7的第一組減法算式:7-1=67-6=1〔2〕請幼兒依據7的分合式,自己探究將7的其它幾組算式列出來,教師指導。

〔3〕利用快問快答的形式,反復練習7的加減法運算。

3、組織幼兒翻開幼兒用書,觀看圖意,填寫正確的數字或算式,穩固7的加減法。

活動延長

請幼兒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練習7的加減法,學習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字問題。

大班窗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遇到高興,不高興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傾訴。

2、能體驗他人情感,關注他人,共享他人的快樂,不快樂,并查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引導幼兒應當以主動、樂觀的看法面對生活。

4、會用簡筆畫的形式表現人們高興和不高興時的樣子。

5、幼兒能主動的回答下列問題,增添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預備:

1、課前請家長協助幼兒記錄自己在一周中有哪些不高興、高興的事

2、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3、律動:《表情歌》《多開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律動《多開心》

導入:小朋友們,做完這個律動你們覺得心情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一些表示心情開心的詞,如:快樂、高興、歡樂等〕

二、基礎部分:

1、提問:在小朋友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你們還經受過哪些開心的事?說一說,讓小朋友們和你一起共享好不好?

2、小朋友們真美好,你們有過這么多高興的事快樂的事。但是,我們不行能事事都順心,你們遇到過哪些不順心的事,說出來,讓小朋友們幫你想想方法,好不好?

3、生活中誰都會遇上煩心事,誰都有不開心的時候,當你遇到苦惱的事時,你會怎么讓自己變得歡樂?

教師小結:每天我們都應當以歡樂的心情去面對每一件事。我們不高興時,可以告知老師,小朋友,讓大家幫助你;還可以聽聽音樂、跟爸爸媽媽說說、好好睡一覺、看個動畫片、到室外去散散步、等等。

三、看錄象〔大頭兒子--心情娃娃〕,引導幼兒商量。

〔1〕心情娃娃說的話代表的是誰的心情?

〔2〕為什么心情娃娃會說那些不禮貌的話?

〔3〕心情娃娃有什么本事?

心情娃娃的本事可真大,他能時刻提示我們保持好心情,你們想不想也擁有一個心情娃娃呀?看!老師也做了一個心情娃娃。

〔4〕幼兒繪畫并制作“心情娃娃〞

四、結束部分

心情娃娃的表情也不豐富呀!我們一起來唱一首《表情歌》讓心情娃娃的表情更豐富些好不好?

大班窗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將數字1―8根據規則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設計手機號碼。

2、主動動腦,嘗試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

活動預備:

1、課前讓幼兒收集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或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