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訓家風征文范文(通用17篇)_第1頁
家教家訓家風征文范文(通用17篇)_第2頁
家教家訓家風征文范文(通用17篇)_第3頁
家教家訓家風征文范文(通用17篇)_第4頁
家教家訓家風征文范文(通用1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家教家訓家風征文范文〔通用17篇〕家教家訓家風征文范文〔通用17篇〕家教家訓家風征文1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的家規家訓是——老實做人,這是爸媽對我的要求。記得在我七八歲的時候,爸爸到山上去打藥了,他穿著一雙老土的水鞋,穿著一身破舊衣服,臉上布滿了皺紋,兩鬢都斑白了。爸爸走時叮囑我:“小月,你在家里好好把作業做做,把書看看。”我把頭點了點,爸爸的身影一會兒就消失了。我正準備做作業的時候,看見桌子上有東西閃閃發光,啊!是爸爸的錢,我望著這些錢,嘴巴不停地嚼了起來,我心里想:“把這些錢拿去買東西吃了算了,反正爸爸也不知道是我拿的。”我就拿著錢飛快的向小店跑去,我買了一大堆的東西吃,吃得津津有味,突然想起了作業還沒有做好。于是跑回家去,嘩嘩地寫起作業來。不一會兒,爸爸回來了,他輕輕地推開門,我看見爸爸回來了,心里又緊張又害怕。爸爸叫我過去,問:“我放在家里的錢是不是你拿的”我低下頭,爸爸嚴肅地又重復了一遍。“我,我沒拿。”我小聲地說。媽媽聽見了說:“你們在干嘛,大聲嚷嚷的”爸爸說:“如今你女兒長本領了,拿錢不成認,還學會了扯謊。”我跑進了自己的房間抽噎了好久。媽媽來到房間里,和藹對我說:“今天,你犯了我們的家規,好好去向你爸爸道個歉。我回到客廳小聲地對爸爸說:“對不起,我不該拿錢去買東西吃。”爸爸說:“做錯事沒關系,只要知錯能改就行。”這件事使我終生難忘。“做人要老實,有錯就該”這家風家訓一直陪伴我長大,使我終身受益。家教家訓家風征文2良好的家風,塑造今天的我們;嚴格的家訓,創造了我們尊敬守禮的行為習慣;富有哲學的家教,賜予我們美妙的將來。我的家風從小到大,爸爸媽媽都厭不其煩的告訴我:“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不要隨隨意便收別人的禮物。”于是,如今的我養成了不收人家禮物的行為習慣。一家人應該團結一致,不可以打鬧,這樣才能和和美美,還有,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們在一家人面前就應該實話實說,不該遮遮掩掩,這樣才像一家人,這同時也是爺爺的心愿。我的家訓諸葛亮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我們從小就應該養成節約的好習慣,不可以鋪張浪費;做事情應該靜下心來,心里不得急躁。從小樹立遠大理想,成長過程中一直不停的向它奔去。我的家教沒有夢想的孩子是沒有將來的,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冰心小時候,我有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但我相信我一定會成功!雖然沒有媽媽的支持,但我有爸爸的祝福。從小到大,媽媽沒有支持過我任何事,認為我什么事也不會成功,但我無所謂,因為我有父親的祝福,他,值得我尊敬,我更不會讓他絕望。我的父親,雖然患有殘疾,但他卻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小時候就特別尊敬我的父親,也特別聽他的話……“我一定會成功的!”——贈與我的演藝夢。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家教!我以它為之驕傲!家教家訓家風征文3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氣。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氣氛即構成了家風。換一句話說,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標準,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家人違犯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分。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導。家訓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標準,違犯家訓,就會遭受道德的譴責。尊重師長,孝敬老人是我家的家風。孩子在平時耳濡目染,看樣學樣,從小就知道孝順。上學后接觸了《弟子規》、《孝經》通過背誦及聽故事對孝順有了更深地理解。記得從很小的時候,周欣逸就知道尊重和心疼長輩。深得長輩的喜歡,喜歡她的懂事乖巧。待人真誠、寬容、仁慈是我們的家訓。真誠、仁慈可贏得大家的友誼與信任;寬容可修養自己性情,遇事不鉆牛角尖。孩子自小都能和孩子們好好相處。在交往中只要不違犯原那么,我們也不妄加干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我們的家規。從幼兒園開場自己穿衣洗臉、洗腳到后來自己洗頭、整理自己的小屋,都做得很好。獨立、自立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難題不會困惑,在無人能幫助時不會難過。有了家規家訓后,教育過程中貴在堅持,并在堅持中也得學會放手。在不違犯原那么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自己去總結。去形成自己的為人處事風格,將家風在傳承的同時,發揚下去。家教家訓家風征文4爸爸告訴我:“中國是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禮儀大國,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規”。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好的'家風、家訓,不僅傳承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更能表達中華民族的綜合程度。“百善孝為先”,在我出生剛六個半月時爺爺就得腦血栓癱瘓在床。從我記事起,就看見爸爸,媽媽每天累呼呼下班回家后,還要照顧我和爺爺,奶奶也是忙里忙外的,都沒人陪我玩,我就很生氣地問奶奶:“為什么你們每天都這么忙”?奶奶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你還小,爺爺又生病了,都需要大家的照顧”。我聽后堅決地跟奶奶保證:“也要像爸爸和媽媽一樣照顧爺爺奶奶,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如今,每天下學回家我都會給爺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家看到后都夸我:“孩子真是長大了”。記得我上一年級時,有一次因為和同桌都在課桌上亂畫被教師留校了,等到媽媽和同桌的媽媽來教室接我們時,同桌突然大哭起來,他媽媽就趕緊哄他,并幫他一塊擦桌子,而我媽媽卻站在那,臉色特別陰沉,用嚴厲的目光瞪著我,我也賭氣地自己擦起桌子來。回到家后,媽媽讓我站到墻邊,很認真地對我說:“做錯事就應該敢于成認,做一個知錯能改的好孩子”。后來,我也漸漸理解了媽媽所說的話,嚴格的家訓引導我成為一個有素質教養的人。同學們,今天我們是家長的寶貝,明天我們是祖國的將來,大家一定要學會尊老愛幼,遵紀守法,努力學習做一個對家庭,對祖國有用的人!家教家訓家風征文5“誠信是做人的根本,立業之基”誠信,這種家風,比任何金銀財富都珍貴……媽媽的那個時代,經濟條件不好,外祖母沒有工作,只得讓外公在家編籠子,養家糊口。媽媽說過,籠子是那個時候生活的一局部,竹籠生意不錯,但假如貨多,忙不過來,就會讓外祖母跟六個女兒幫助,鋒利的竹條編起來很費事,假如底盤沒弄好形狀很容易畸形。竹條太長,又很容易被打到。媽媽跟跟我講過,她有一次幫助拿竹條的時候,不小心被竹簽劃破了,但還是不停地幫助,一家人一起,速度也快,有的時候貨太多,就得熬夜通宵編。但無論多忙,他們會準時把客人要的貨物送到。絕不遲延。外祖母總教導他們的女兒:“做人一定要說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有一次,我跟同學約好了去玩,因為天氣太枯燥,太陽又大,就不想出去了。到了點,媽媽看我還沒出去,便問道:“你不想出去了嗎?”我點了點頭,媽媽嚴肅的說:“怎么可以?做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你跟他做朋友,不守誠信,那你們之間還會有信任嗎?”媽媽說的有道理,我不能做沒有信任的人,媽媽剛剛講完了,我便飛快的跑了出去……老實守信,這是做人的根本,愿這種好家風一直流傳下去。家教家訓家風征文6“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煉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漫步、購物。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我也非常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其次是節省,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省興家,浪費可恥。”這個粗淺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響著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如今;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于我嚴格的家教。“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表達在學習上,也表達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爸爸愛鼓搗他的電腦,媽媽不會操作時,爸爸輕點鼠標,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爸爸的同家教家訓家風征文7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正是在這種成長環境中,我們體會著父母的言傳身教、老一輩的諄諄教導,在生活中學到了很多。我的家庭是幸福的四口之家,在這個家庭中成長,從咿呀學語的小嬰兒到如今亭亭玉立的女孩,伴隨我的就是在父親從小到大的教導。父親老實憨厚,性子溫和,待人和藹,他的一生平淡無奇,卻讓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吃虧是福。那是家里剛建好房子的時候,一家人喜氣洋洋,圍坐在一起,一向不善言談的他開口說:“房子總算建好了,是件好事啊!”我能聽得出他語氣里帶著的釋懷與喜悅。房子是建好了,但費事事接連而來了。下著傾盆大雨的那天夜里,窗外電閃雷鳴,感覺就像的什么大事就要發生一樣。“咚,咚,咚!”,“開門啊!”一陣敲門聲和叫喊聲打破了小屋里的寧靜。父親連忙起身,翻開門,笑臉盈盈地說道:“快快快,進來坐,外面還下著雨呢!”我探身一看,一個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正氣勢洶洶,一臉氣憤地站在門口。“咦,這不是前幾個月出去打工的隔壁老張嗎?”父親見他不肯進來,非常不解,“老張啊,有什么事進來說吧!”這時,家教家訓家風征文8快過年的時候,家里來了一次大掃除,我把自己的房間清掃得一塵不染,全家都沉浸在過年歡慶的氣氛中。我用抹布把書桌書柜抹干凈,用完就往洗手池一扔,恰巧爸爸看見了這一幕,大吼一聲,嚇得我魂飛魄散,我以為發生了什么大事,戰戰巍巍地走到爸爸面前。爸爸說:“你仍抹布干什么!用完后就扔了是嗎?你洗干凈了沒?”爸爸便不再多說,叫我重新把抹布洗凈,規矩的疊成四方塊,擺在那兒。我恭恭敬敬地把抹布疊好,放好,真像遵從圣旨!以后,我就不再毛手毛腳了,做事就認真的去做。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就受到束縛的我,也覺得一個人的修養是培養出來的。雖然有許多條條框框,但按照它去做,人會有很大的改變,給人的印象,那種氣質就與眾不同。我們家的家訓、家風就是做人本分,待人忠誠和藹。學習工作努力認真、實在徹底。生活起居方面不可貪涼,注意干凈衛生,注意小節,一絲不茍,細節決定成敗。莫言說過:“家風最主要的就是學習,重視學習,重視文化,重視對兒女的教育和培養,再一個就是重視與人友善和平地相處。”確實是這樣,不管多少年,家風家訓都得傳承下去,這就是一面鏡子,反射出社會風氣。家訓、家規、家教、家風都是公民道德的頭。家教家訓家風征文9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教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省,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快放假的時候,教師給我們留了一項作業,做一件孝順老人的事。我的腦海里想呀想,最后決定,還是給奶奶揉腿吧!說完,我趕緊跑回家,回到家后,才發現奶奶不在家,于是我便等了起來,終于,奶奶回來了。我看到奶奶手里提著兩包菜就趕緊跑過去,幫奶奶提了一包,東西放下后,我連忙讓奶奶坐了下來,說:“奶奶,我給您倒杯水吧!您邊喝水,我邊給給您揉腿。”奶奶說:“好的,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說完我便給奶奶揉起腿來,奶奶笑著說:“你揉的真舒適。”我開心的笑了,對奶奶說:“奶奶,我以后要經常給您揉腿”。奶奶笑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說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家教家訓家風征文10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就像糧食一般,不可缺少。而當我呱呱落地時“孝順、老實”就伴我隨行。我家的家風首先是老實之風。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老實守信,因為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的花瓶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花瓶一不小心被我們打碎了,回到家我并沒有立即向媽媽成認錯誤。過了兩天,媽媽說她的花瓶不見了,怎么也找不著。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著我說:“馨方一定知道媽媽的花瓶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并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老實的好孩子。爸爸說:“花瓶打碎了還可以再買,而老實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我看著爸爸,用力的點了點頭,并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靈的深處。我家的另一個家風是孝順之風。百善孝為先。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刻在我腦海里。他們從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里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是陪著笑臉,不停的哄奶奶開心。事后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了,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著她。”去年暑假爺爺生了一場大病,一個暑假,媽媽在照顧病重的爺爺,因為這場病爺爺不能說話了,媽媽在背后不知流了多少眼淚。這些我都看在眼里。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后也一定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做孝順的女兒。樹立和繼承端正的家風,是正能量的傳遞。有了這些優良的品質,我們的家,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更加幸福。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教家訓家風征文11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高快樂興地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吃晚飯。光頭強的電視快要開場了,我把還剩半碗的飯放一邊,說剩下的飯我不吃了。爺爺很不快樂,說不能浪費糧食,這些飯我是可以吃完的,不能因為要看電視就剩飯。爸爸這時候和我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爸爸小時候在____長大,爺爺上班要按時出門。爸爸就把碗里剩下的米飯倒到水溝。后來被爺爺發現了,爸爸被爺爺狠狠地懲罰。原來,爺爺小時候,國家比擬窮,糧食經常不夠吃,常常吃不飽飯,卻要做很多事情。那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飽飯,所以爺爺特別珍惜糧食。爺爺說,米飯來之不易,那天看到爸爸浪費糧食就特別生氣。爸爸挨罰后,就記住了不能浪費糧食。爸爸說,如今國家富強了,家里不再擔憂吃飽飯的問題,但是節儉節約、不鋪張浪費的傳統不能丟。養成良好的習慣,將來對我會很有幫助。這時候,奶奶說起以前的事,買東西要憑票,買米用糧票,買肉用肉票……逢年過節,更要起個大早,天不亮就要趕到鎮上去排隊,起碼要等四五個小時才能買到定量的菜。特別時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很不愛惜糧食,結果糧食被浪費完后,沒有吃的,大家只能餓肚子,去山上挖樹葉吃。如今想來,真是艱辛啊!聽著聽著,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時吃飯還總是挑三揀四。如今想想,爺爺奶奶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這兒,我看著桌上的飯菜,慚愧地笑了笑,然后漸漸地吃了起來,恍然間發現本來不愛吃的食物原來也是那么的可口。在特別的日子里憶苦思甜,雖然那個時代的灰暗早已遠去,但我們的光明生活確是要需要我們的“成長”才能一直到永遠!家教家訓家風征文12我出生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我們家的家風是“節儉節約、樂于助人、老實守信”。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洗完手沒有關水龍頭就急急忙忙的去看電視了,剛走到客廳門口就聽到了媽媽的一聲大吼:“劉淙涵,你洗完手怎么不關水龍頭呀?”我滿不在乎地對媽媽說:“你如今關上不就行了。”媽媽很生氣的說:“我們要節約用水,水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資,沒有了水人類就無法生存,大地的植物也會枯死。”聽了媽媽的話,我懂得了要有節儉節約的好習慣。爸爸和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樂于助人。有一天我和媽媽放學回家,剛到一樓的門前就看見四樓阿姨領著剛學會走路的小弟弟回家。阿姨左手拎著許多菜,右手領著小弟弟,可是小弟弟哭鬧著不想自己走,想讓媽媽抱。我想:“阿姨拿著這么多菜肯定抱不了小弟弟。”于是,我對阿姨說:“阿姨我來幫你拎菜,你抱著小弟弟吧!”阿姨說:“你能拎動嗎?”我說:“別看我人小,力氣可大了。”說著我把阿姨手里的菜拿過來一口氣兒拎到了四樓。阿姨說:“謝謝你小伙子,你真是一個又能干又懂事的好孩子。”我的心里快樂極了。爸爸媽媽還了我做個老實的孩子。有一天,我們留了許多作業,回到家寫到很晚都沒寫完。于是我就耍了點小聰明,少寫了幾遍英語。媽媽檢查作業的時候,發現我寫的很少,就問:“作業都做完了嗎?”我心虛地說:“我寫完了。”媽媽看到我心虛的樣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嚴厲的對我說:“扯謊是壞孩子,要做一個老實的孩子。”我慚愧地低下了頭。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扯謊了。我要向爸爸媽媽學習,從小就做一個節儉節約、樂于助人、老實守信的人。家教家訓家風征文13家風是什么,就是做人的理念,生活理念。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里的故事,一段家里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在我們家有著許多的規矩,世世代代傳承下來,這沒有什么失傳的說法,家中培養出來的任何一個人都受到了管束,所以一個人展現出來的模樣就是家風的表達。從我有記憶時開場,每到夏天我就會坐在涼椅上乘涼,抱個大西瓜啃。幼時個子矮,雙腳著不了地,很不舒適,我為了尋求一個舒適的姿勢,就把腳搭在了扶手上。我邊晃著腳丫子邊啃著西瓜,好不愜意!外婆走了出來,看見我把腳丫子打在扶手上,先是一愣,接著就把我從涼椅上扯了下來,動作里滿滿地利落、干脆,沒有絲毫的疼惜。我被外婆弄疼了,皺著眉頭不滿地嘀咕:“干什么呀!西瓜都要弄掉了!”外婆尖尖的嗓子開場了說教了:“你一個女孩子家,坐就要有個坐像,把腿搭在扶手上干什么呀!害不害臊啊!你穿了裙子的話不就…”一大堆話從外婆的嘴中溜出,一點也不磕巴。我呆住了,承諾以后規矩點。小孩的天性,易犯錯,又難改。自從上次被外婆說教一頓后,我就不敢在外人面前那么“瘋狂”了,自己偶然那樣坐著,也漸漸覺得不適宜了,應該淑女一點。這個壞習慣改了,又有另一個缺點了。我吃飯時,竟然把腳踩在凳子上。我吃飯吃的正香,突然,腿上傳來劇痛,我不禁叫出聲來,嘴里含著飯,還模糊不清。媽媽狠狠地打了我的腿,我瞅了瞅腿,紅了一大塊!我自己都心疼了,心里怨道:“媽,我還是不是你親生的啊!下手未免忒狠了吧!”我發誓,痛改前非!家教家訓家風征文14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既然國有國法,校有校規,那么家就應該有家風。每個人的家里都有家里的家風,像“尊敬老人”“懂得謙讓”……而我家的家風是“要講誠信。”而我有時雖然沒遵守家風,但我也會盡快改正的。而我之前就有過這樣的事。那天,教師發月刊,我剛領完月刊,有一位同學就向我借看這本雜志,我也容許了他我會在看完后借給他,結果一連兩天我都忘記借給他了,看著他失落的表情,我想:“這次可不能再忘了。”晚上,到了家,我第一件事就把那本雜志放進了書包,心里想:“這次就不會忘了。”第二天早上到了教室,我就把雜志借給了他,看著他漸漸開心了的表情,我的心里有了些慚愧。之后,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嚴肅的教育我,說:“明明幾天前就容許了別人的事情,如今才兌現諾言,你這樣做會在別人的心目中失去信任的。以后可不能這樣了!”我也容許了,并想:“以后可不能不遵守家風了”。第二次發刊時,那位同學也還是向我借雜志,我也還是做出了同樣的答復。晚上,我寫完作業后,正打算拾掇東西時,突然想起我對同學承諾結他雜志的話,就馬上把雜志放到書包里了,第二天,我如期的把雜志借給了他,看著他開心的表情,我也感到很快樂,想到:“這次我遵守我的家風——誠信待人了。家風是一個家的規矩,是要嚴格遵守的。我家家風是誠信待人,簡單說就是要講誠信,說到要做到。老子曾說過“輕諾必寡信”《袁氏世范》里也說過“仁者,天之道也;仁之者人之道也。”可見誠信是非常重要的,而我覺得,我家家風不但是我家的一個規矩更是能在別人心上樹立行任的最好方法。家教家訓家風征文15家風,看到這個詞很多人可能會問什么是家風,我想家風就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主旋律。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的家風有三條:一是節省,二是惜時三是孝順。接著就來說一說吧!先說我家的節省之風。我的家在農村從小就養成了節儉節約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自然而然地傳到他們的女兒——我身上。記得從我懂事起每當吃飯媽媽就叮囑我“你要愛惜糧食,農民伯伯種糧食很不容易。不要往桌子上撒,碗里要吃得干干凈凈。”我當時并不是很理解,但我很聽話,還是按照媽媽的話做了。后來上學了,我學了古詩《鋤禾》之后,才真正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再說我家的惜時之風。媽媽每天匆匆忙忙地趕回家,一邊叮囑我“快點寫作業”,一邊急忙趕到廚房做飯。利用做飯的空隙,還要洗臟衣服,手還沒擦干就來到我的書桌旁檢查我的作業,還催促我快點兒寫,并認真地說:“時間在不經意間就溜走了,假如不抓緊地話,就白白浪費了。抓緊省下時間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媽媽的一言一行感染了我,從而我也學會了珍惜時間。最后說我家的孝順之風。我的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而他們也是那樣用心做的。記的那次姥姥生病住院。媽媽一連好幾個星期在醫院里照顧姥姥。出院后又把姥姥接回家,并細心照顧。給姥姥端茶倒水噓寒問暖。還安排我去陪姥姥聊天。爸爸給姥姥買了許多好吃的,我都有點讒得流口水了。爺爺生病時,爸爸不顧白天工作的辛苦,晚上去陪爺爺。看著父母的一舉一動,我想,我也要做個孝順的人。繼承和發揚好的家風,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有了優良的家風,我們的小家一定會更加幸福,祖國的大家庭一定更加和諧!家教家訓家風征文16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規,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是一家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而在我們家,也有家規,它就是如何做人。有一句話說得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小父母就這樣教育我,也正是這種教育,了我如何做人。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小伙伴在一起踢足球,玩的熱火朝天只聽一聲“砰”我把自己家的玻璃踢碎了,把我們嚇得小心臟都快跳出來了,說時遲,那時快,一轉眼,我們逃得連個影都沒有了。當爸爸媽媽下班回來的時候,看見被打碎的玻璃,氣的火冒三丈,把我拽出來進展“審問”,“說,是不是你做的”“不,不是我”。我一向有個缺點,說謊就結巴,爸爸見我結巴,斷定是我,便對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